青年扛輦
這次壁畫作品在金門金城莒光路上,
這面牆在金門「青年木器」工作室外,
主要在製作傳統木器與神轎,還有廟宇修繕,
這條路剛好也是金門的四月十二迎城隍的必經之處,
於是我就畫了扛輦的意象,
希望慶典那天可以拍到傳統與現代的互動,
應該會滿有意思的~
剛好木器師傅的名字叫做胡青年,
跟作品名稱「青年扛輦」呼應~
—————————
「青年扛輦」
是希望年輕人能夠多去了解傳統文化,
透過想像力再創造新的風貌,
—————————
#青年扛輦 # 57ar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介紹 訪問編輯:楊佩穎 內容簡介: |第一本從學術出發,面向大眾的媽祖普及書| 最扎實的知識深度,最好懂的閱讀體驗 深入淺出介紹-遶境、爐主與頭家、貼香條等常見名詞 帶讀者進入台灣第一女神的神威赫赫 ...
輦 意思 在 57 Art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年扛輦
這次壁畫作品在金門金城莒光路上,
這面牆在金門「青年木器」工作室外,
主要在製作傳統木器與神轎,還有廟宇修繕,
這條路剛好也是金門的四月十二迎城隍的必經之處,
於是我就畫了扛輦的意象,
希望慶典那天可以拍到傳統與現代的互動,
應該會滿有意思的~
剛好木器師傅的名字叫做胡青年,...
輦 意思 在 食物課 Foodie Studi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食物文字課】黑糖芭比
日食 sweets & delights的甜點師江舟航寄來了一箱蓮霧,打開來嚇了一跳,這蓮霧怎麼這麼大!
查了一下,這是農委會農試所新推出的品種台農3號,因為被期待能像芭比娃娃行銷全球,因而命名為「黑糖芭比」,現在在六龜與屏東買得到。
助教每人分了一顆,邊讚嘆邊想到:為什麼蓮霧叫蓮霧呢?
後來在《福爾摩沙植物記》找到一種解答,蓮霧是荷蘭人自馬來半島、爪哇等地引入,在馬來半島的土語中稱為「Liem-bu」(咦?不是跟現在差不多?)
蓮霧在康熙年間的《臺灣府志》還沒有載錄。但在同治年間《福建通志臺灣府》中已經被登錄為台灣物產,當時稱為「染霧」。之後名稱一直跟著土名音譯,像是染霧、軟霧、剪霧、輦霧、南無、菩提果、爪哇蒲桃、蒲桃、洋蒲桃。到現代才有了「蓮霧」這個名字。
挑蓮霧時,記得一個口訣:「黑透紅、肚臍開、皮幼幼、粒頭飽」,意思是果皮暗紅泛黑,底部開闊,表皮有光澤,果實沉甸。也難怪這幾年各種改良的蓮霧品種總以「黑」命名,像黑金剛、黑鑽石等。
回到家,小助教抓著一歲姪女的手來比比看,這蓮霧怎麼看起來又更大了呢?
#真的超大顆的是金剛芭比來著
#土文青甜點師真是水果南霸天
#大助教本來以為蓮霧的名字就是蓮上有霧(紅色上面白白的)
#美麗的誤會(?)
輦 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介紹
訪問編輯:楊佩穎
內容簡介:
|第一本從學術出發,面向大眾的媽祖普及書|
最扎實的知識深度,最好懂的閱讀體驗
深入淺出介紹-遶境、爐主與頭家、貼香條等常見名詞
帶讀者進入台灣第一女神的神威赫赫
媽祖是台灣最具人氣指數的第一女神!祂原是先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時的海上守護神,又隨著人們從沿海漸往平原、內山拓墾,而逐漸發展出農業神的性格。當前,全台灣將近一千座媽祖廟所舉辦的各種活動,總能排滿一整年的行事曆,形成常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媽祖文化」。
媽祖信仰蓬勃發展,數百年來,已在華人世界累積了難以計數的虔誠信徒與鼎盛香火。究竟,媽祖是何許神也?本書從媽祖婆的身世傳說入手,一一提供線索。
媽祖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女神,數百年來,流傳了各種版本救苦救難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在無形中發揮了宗教勸人向善的功能,也間接強化民眾對媽祖的信賴。或許,我們身處的社會,無論生活條件如何進步,依然有著需要神明搭救的自然或人為災難,而媽祖顯聖神蹟恰恰滿足了人們「善有善報」的心理期待。透過歷史文獻、民間傳說和田野調查等素材,爬梳媽祖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而紮根台灣的媽祖信仰,對許多人來說,在看熱鬧之餘,更有著不知其所以然的「門道」。從信仰圈的組織,到祭典的儀式、陣頭、民俗文化等,相關語詞多以閩南語發音為主,致使同一事物出現不同用字、不同說法,或是同一語詞在不同地區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若再加上各地習俗的差異,真的教人眼花撩亂。以學術觀點對媽祖信仰的相關名詞,做簡單扼要的解釋,將有助讀者理解台灣媽祖文化及其內涵。
本書從林默娘的身世,天妃到天后的地位提升,以及從海神到全能神的內涵,慢慢勾勒出媽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女神形象。解釋媽祖信仰文化的名詞,分享台灣的媽祖神蹟故事、乃至於俗諺,羅列重要媽祖廟,以此提供讀者全方位的媽祖知識,既可以看熱鬧,更可以看門道。
◆以學術觀點簡述媽祖信仰文化相關重要名詞
公廟與私廟|角頭廟、庄廟、街廟、聯庄廟、大廟|神明會|會媽與會媽會|爐主與頭家|分靈、分身、分香、漂流|大媽、二媽、三媽|黑面、粉面、金面|南笨港,北干豆|進香與交香|謁祖與祭天香|參香、會香、會親|刈火與刈香|刈山香、刈水香、刈海香|過爐|過火|包香火|請媽祖(迓媽祖)|三月痟媽祖|搶香、頭香、貳香、叄香、贊香|貼香條|進香旗|起駕|起馬與下馬|行轎、停駕與駐駕|陣頭|報馬仔|頭旗、頭燈、三仙旗|莊儀團|執事隊|神轎(媽祖鑾轎)|搶轎|壓轎金|回鑾|遊境與遶境|紅壇|香燈腳| 躦轎腳(躦轎底)|安符|巡香案|吃拜拜|問輦仔|扶鸞
◆介紹全台40餘間重要媽祖廟,可用作巡香、觀光地圖。
澎湖 天后宮|基隆 慶安宮|宜蘭 南方澳天后宮(南天宮)‧昭應宮|台北 北投關渡宮‧大稻埕慈聖宮‧松山慈祐宮‧士林慈諴宮‧台北天后宮(西門町天后宮)|新北 淡水福佑宮‧新莊慈祐宮|桃園 新屋天后宮|新竹 內天后宮‧長和宮|苗栗 竹南龍鳳宮(后厝龍鳳宮)‧白沙屯拱天宮‧苑裡房裡順天宮‧苑裡慈和宮‧中港慈裕宮|台中 旱溪樂成宮‧大甲鎮瀾宮‧梧棲浩天宮‧南屯萬和宮|彰化 北斗奠安宮‧南瑤宮‧鹿港天后宮‧鹿港新祖宮‧鹿港興安宮‧枋橋頭天門宮|南投 竹山連興宮|雲林 北港朝天宮‧麥寮拱範宮‧西螺福興宮‧西螺廣福宮‧土庫順天宮|嘉義 朴子配天宮‧魍港太聖宮‧新港奉天宮‧新港溪北六興宮|台南 大天后宮(全台祀典大天后宮)‧開基天后宮(小媽祖廟)‧鹿耳門天后宮|高雄 旗山天后宮‧燕巢角宿天后宮‧旗津天后宮‧楠梓天后宮|屏東 內埔六堆天后宮
作者介紹:林美容
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出版社粉絲頁: 前衛出版社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輦 意思 在 夫妻廢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很多網友都推薦我們去九皇爺誕,所以昨日我們去了體驗一下華人的盛事。每年的九皇爺誕都在農曆8月30日到9月9日,除咗節日期間會下大雨外,我們發現九皇爺誕大家都有這2個習慣:
.
✅民眾會穿簡單素色服飾??入廟參拜要穿著白色或者素食的衣服。
✅嚴格茹素??所吃的素食必須不沾蛋奶。
以下是儀式慶典的流程。
八月三十:掛高燈、接神(若該年八月沒有三十,就在八月二十九開始)
中午12時把”高燈”掛起,通知各方善信,九皇爺誕開始舉行。晚上(時間由神明通過乩童指示)由主席、執委、爐主、道士、乩童、善信等人,抬著三頂輦橋,到河邊迎接九皇爺。接神回來,有”下馬供”的儀式(類似”開幕”的意思),同時由道士念經、印符。
初二晚:接元帥
也是由神明通過札重指示,在某個時間去接元帥。
初三、初六、初九:犒賞軍兵
這三天的下午開始,煮備數百桶的齋菜來拜祭,犒賞九皇爺的軍兵,過後供善信進食。
初八:過平安橋、過火炕
在廟前空地搭一座臨時木橋,晚上7時開始,男女老幼都可上橋,道士在旁為過橋的人祈福,過了橋萬事平安。約晚上8時,由乩童帶領善信過火坑,赤腳踏著灼燙的火炭,以祈身體平安、洗盡霉運、消災解難。 (善信們必須吃了10天的齋才可參加過火坑,以表誠心,而且據說過火坑時很順利,不會有意外。)
初九:送神
這天晚上,也就是送九皇爺回鑾的日子。全體善信舉行大敬拜,有”送別”的意思。並有舞龍舞獅參與,善信拿著香,齊送別到河邊,沿途住家也設有香案拜別。送神回來後,取下高燈,即意謂九皇爺誕的慶典的過去了。
如果大家有其他補充,歡迎在下面留言告訴我們啊☺️
⭐️PS✨就算大家不相信鬼神,但都要懷着一顆尊重的心去看這個節日,這個節日真的很值得大家過來感受一下氣氛。
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們在吉隆坡的生活吧!
喜歡我們影片的話記得給我們一個Like! 和訂閱我們!
按下小鈴鐺就可以收到我們最新影片的通知!
謝謝大家收看!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吧‼️
快來追蹤我們吧!!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missmikiiiiii/
https://www.instagram.com/couple_618/
FB: https://www.facebook.com/couple618/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節日
#九皇爺誕
#ampang
#吉隆坡
#夫妻在馬來西亞
#走佬去馬拉
#吉隆坡遊記
#couple618
#MM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