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是為了回家、陳子良的回家路
.
逃家--> 回家(自我認同)--> 成家--> 再回家(社會實踐)
.
陳子良的故事,也是一個同志尋求自我認同的故事。
故事的一切、從「逃家」開始,
為什麼要逃家?
(社會壓迫的痛苦,家庭創傷,主流價值暴力,尋求自我認同)
.
從後現代「#敘事觀點」來看陳子良的生命故事。
.
逃,是一種很重要生命「動能」,
我們一方面在保護自己、一方面在為自己的生命尋求「出路」。
.
第一次回家:陳子良逃到美國以後,開始尋求自我認同,同志身份認同,把自己找回來,這是他第一次回家
.
子良的「成家」之路,改寫了台灣傳統同志的生命故事。
.
「為父則強」?為了保護孩子,他如何衝撞體制?衝撞主流價值與教育體制的精采故事。
.
越衝撞越有力量。
在衝撞中,一個新的陳子良誕生了。
一個行動者、社會正義倡議者、一個人文關懷者、
用榮格的說法是:「中年生命的 #第二次誕生」。
用馬斯洛的說法是:「生命的 #自我實現」。
.
這是一個生命如何從生活壓迫中、找回自己、找回生命主體性、
透過自覺與實踐、漸漸走向成熟圓融的生命故事,
這也是一個人、「回家」的精采故事。
-----------------------------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心理師與多元家庭倡議者的深度對話
.
【同志的「回家」與「成家」之路~同志所遭逢的暴力經驗理解與創傷治療】專題演講
.
在與家人出櫃之前,沒有人能篤定自己不會遇到朋友親身經歷的、自己耳聞的、新聞報導的「家庭革命」。家,是許多同志嚮往獲得支持的地方,也是許多同志遭逢暴力對待的來源。本會邀請陳子良老師以及周志建老師分別以創傷治療及敘事療癒的觀點,引領你我治癒傷疤。
.
課程時間:2021年7月9日(五)13:30-17:00
.
進行方式:Google Meet線上會議室
.
課程講師:
.陳子良(退休物理治療師/多元家庭倡議者/「兩個爸爸」作者)
.周志建(旭立文教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敘事私塾主持人)
.
課程簡介:
一、暴力與創傷概念。
二、認識暴力的本質,以及暴力經驗對一個人身心的影響。
三、「創傷治療」:幫助參與者理解創傷療癒的身心互動概念。
四、「敘事療癒」:透過對話與故事,幫助參與者對自身暴力與創傷經驗有所覺知、探索,進而重新「解構」自我暴力經驗、進行「自我療癒」。
.
課程詳情與報名:https://forms.gle/ojgdwUvFv5TsJZ8b7
*海報內時間誤植,應為「13:30-17:00」
.
學會已經重新開啟報名囉、想參加的朋友、報名要快喔。
.
#兩個爸爸、好書預購中
輔導諮商出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看到的網路調查*,不知道大家可以忍受到那裡?(這問題應該是針對異性戀,所以才會寫異性好友,其他性取向的朋友可以把這裡的「異性好友」想像成「有可能跟他發展關係的對象」)。
你呢,你可以接受到幾分?(我總覺得這個和你愛他的程度有關⋯⋯)
*圖片來源: https://pttweb.tw/s/2USprj
——
最近在讀相關文獻,所以另外補充幾個研究
1.國內外研究[1][2]發現,相較於一對一關係的伴侶,開放式關係伴侶伴侶比較能夠忍受自己的伴侶和其他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親密行為。
[1]Mogilski, J. K., Reeve, S. D., Nicolas, S. C., Donaldson, S. H., Mitchell, V. E., & Welling, L. L. (2019). Jealousy, consent, and compersion within monogamous and consensually non-monogamou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48(6), 1811-1828.
[2]康依婷, 陳敬堯, 朱均虹, 管昱翔, 張書渝, & 綦珮如. (2019). 台灣成年早期未婚者多重親密關係態度之分析. 輔導與諮商學報, 41(1), 55-76.
2.可是這並不代表開放式關係的當事人並不會吃醋,一些質性研究結果發現[3][4][5][6],不論是同性戀或者是異性戀的開放式關係,嫉妒吃醋甚至是欺騙在開放式關係當中仍然會出現。
[3] 蔡伊婷(2009) .性解放的出路?異性戀坦誠的多重伴侶關係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4]陳敬堯 (2021) .男同志多重伴侶關係互動經驗之研究[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5] 陳建勳(2017).「做」一段開放式關係:男同志的性愛慾衝突與協商經驗探析[未發表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6]許欣瑞(2014).同志開放/多重關係中的誠信與語言實踐策略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輔導諮商出路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
。
底下金石堂頁面的編輯推薦
對亞斯特質的介紹:簡短而且清楚
。
誰說亞斯白目,是你不了解亞斯伯格
文/錢嘉琪(四塊玉文創編輯)
我個人沒有太多跟亞斯人相處的機會,但身邊幾位朋友家中都有亞斯兒,平日聽他們訴說親子間相處的種種狀況,多少知悉其中的艱難與辛苦。不過這種認識充其量只是隔靴搔癢,直到接下《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的編輯工作,透過作者林仁廷生動有趣的舉證說明,仔細爬梳關於亞斯伯格的種種個性特質和應對方法,存在心裡的迷思像霧一層一層被風吹開,對亞斯伯格自此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
當中最重要的迷思破解,是作者開宗明義指出:「亞斯伯格不是病,它只是一種特質。」他以「一頂脫不下來的帽子」形容亞斯特質,說這頂帽子「會遮陽」也會「阻擋視線」,雖然對個人有所影響,卻絕對不是病,不需要「用藥」醫治,三言兩語導正許多人對亞斯伯格長久以來的誤解。
至於造成這頂「脫不下來的帽子」的主因,是亞斯人處理訊息的神經系統與大腦間的連結錯置,以致無法有效解析情緒訊息(有情緒,但無法解讀,因此難以使用)。為方便讀者了解,作者在書中將亞斯特質引導所發展的處世邏輯統稱為「見理系統」,社會人的處世邏輯為「社交系統」。由於難以解讀情緒,亞斯人的大腦主要依靠認知系統強勢主導,凡事以可見、具體、量化為依據,不講抽象、不可見又籠統的情感,對他們來說,世事理應「先合理再合情」。
看得出來嗎?這一點跟社會人常掛在嘴邊的「合情合理」、「通情達理」、「法律不外乎人情」多麽不同,對亞斯人來說,社會上無處不在的模糊彈性,讓他們充滿迷惑。亞斯人處在以社交系統為主的社會裡,就像左撇子生活在右撇子世界那樣扞格不入,難怪就學、就業階段經常撞壁,挫折不已。而社會人直覺亞斯人難搞、固執且假鬼假怪,是因為只從自己熟知的系統出發,就像戴上有色眼鏡,看出去總有色差。
林仁廷從事諮商心理師二十年餘,擁有豐富的亞斯輔導經驗,不但在書中清楚分析亞斯人的心理世界,更從不同階段著手,一路自兒童、少年介紹到大學、出社會及就業,每個階段會面臨的不同問題,透過志明與春嬌的故事做例子,闡述亞斯人在成長中會遇到的問題,又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出路。編書過程中,我就想著出書後一定要買來送給那些家有亞斯兒的朋友們,讓他們更有方法地與孩子相處,並幫助亞斯兒順利融入社會;我也積極向一般人推薦這本書,了解我們的社會上其實有兩種不同的認知系統存在,其中沒有對錯與好壞,只是各有作用、各擅勝場,打破「亞斯伯格=白目怪異」的刻板印象,徹底撕掉這一紙負面標籤。
。
金石堂:https://tinyurl.com/y8bgg2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