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大家,前陣子新北市勞工局發布新聞稿指出,有某間公司的女性員工在去年4月份時就告知主管自己將在8月份結婚,沒想到7月底時,公司卻以她所擔任的職務有縮減人力的需求,因此依照勞基法第11條第4款(業務性質變更,有減少勞工之必要,又無適當工作可供安置)予以資遣,因此勞工憤而向勞工局提出申訴,後續該公司也因此被處以30萬元的罰鍰。
我們過去有分享過一些有關於「就業歧視」的基礎概念,但實務上過去常見因此被處罰的案例大多是以性別、年齡為主,本次是較為少見的被認定資方以「婚姻」為由而對勞方有就業歧視,因此我們就透過新聞中取得的資訊,來分析一下這個案例吧~
關於就業歧視
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規定,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因此如果雇主在面試過程、招募廣告、勞動契約或各項文件中有透露出因為上述的因素設定為聘僱、核薪、考績或甚至升遷的條件時,都有可能涉及就業歧視。
不少違反就業歧視規定的雇主,其實都不是因為犯了在徵人廣告上直接寫了「限OOO」的這種基礎錯誤,反而是因為間接的關聯性而遭到處罰。例如過去有些案例就是因為在招募廣告上寫了「徵洗碗阿姨」(性別歧視)、「限役畢」(年齡歧視)而遭到認定違法,或是在員工辦理育嬰留停時,便對其提出了過往不曾有的限制、要求,因此而被認定具有就業歧視的嫌疑。
因為員工結婚而有不當措施,涉及婚姻歧視
在本次新北市裁罰的案例中,雖然沒有太多細節的描述,但我們仍然可從新聞稿中簡單歸納出幾個該公司被認定違法的原因:
❶資遣結果與結婚事實有高度關聯性
在報導中可以看到資方已經事先知道員工將在8月份結婚,結果卻在7月底就將其資遣,很難不讓人聯想公司是為了規避給予員工8天的婚假而搶先資遣員工。因此從這個案例來看,當個別員工本身或家庭有出現特殊狀況時,公司反而應該要避免瓜田李下之嫌,避免省了小部分的人事成本,卻反而要付出高額的罰鍰。
❷無從舉證有人力縮編的事實
先不論當事人有無結婚的事實,當雇主要主張依照勞基法第11條各款資遣員工時,就必須能夠舉證確實有此法定事由,以第4款「業務性質變更,有減少勞工之必要,又無適當工作可供安置」的規範來說,就必須符合這三個要件才有辦法實施資遣,例如舉出營業項目、經營技術或各部門有哪些調整與改變,並有試著去為員工媒合其他適當之職務,如果窮極一切都沒辦法為員工找到出路,最後才是不得已採用資遣方式終止契約。在本案例中,顯然資方應該是沒辦法舉出具有該法定事由的相關證明,才會被認定違法。
❸主管人員證詞
像這類的案例中,可能因為找不到一翻兩瞪眼的證據,就很難讓主管機關採集到足夠的事證來開出罰單,舉例來說,如果面試官在面試過程中口頭表示我們公司就是只要找女性員工,那求職者又該如何舉證來投訴該公司有性別歧視呢?(一般沒有人去面試會偷錄音的吧)
在此案例中,新北市勞工局有表明「公司管理人員證稱A女士工作經驗豐富且表現極佳,在該部門中僅選擇A女士1人資遣,顯不合理」(該主管似乎已經離職),因此這也就成為主管機關認定資方違反就服法的有利證據。
總而言之,通常會因為員工婚姻狀況進而對其做出不利的處分或措施,不外乎是因為有些公司可能會覺得員工有家庭的話,較難配合公司彈性調動職務、配合加班;然而,也有些公司會覺得員工未婚的話可能會不太穩定,甚至未來可能會因為婚姻而影響到職涯規劃而有太多不確定性。從這兩種極端的考量來看,其實都可以代表以「婚姻」作為判斷用人的標準是沒什麼意義的,未來會影響員工的穩定性、工作表現還是有太多的因素需要綜合考量,與其擔心這些問題又可能會面臨相關法律風險,還不如提高公司的薪資條件與福利,以提高員工留任的誘因吧!
追蹤 @workforce.tw
獲取更多勞動法令小知識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領先全亞洲通過同性婚姻法已經一年了。大家的爸爸媽媽都還在嗎? 根據調查,支持同婚的民眾將近53%,而且有超過9成受訪者認為「同婚通過對個人沒有影響」。不過還是有大約3成認為同婚對社會有負面影響。以全球來看,在疫情下性少數的生活比起一般人更不容易,這次世界都在看我們就來聊聊台灣同婚一年和疫情下...
「身心障礙歧視新聞」的推薦目錄:
- 關於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劉南琦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 志祺七七】原來這樣會產生「無形的歧視」?一起來了解 ... 的評價
- 關於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身障歧視?我兒子這麼聰明為什麼不能考醫學院? - Facebook 的評價
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劉南琦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集未完本集續)
為什麼心理師要鼓勵符合資格的病人辦身心障礙手冊?不想辦不行嗎?辦了別人會知道我辦嗎?
這是個大哉問。心理師什麼都強迫不了你,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都是自己的選擇,想自殺也是,但我可以說說我的理由。
精神病患有很多艱難,明明已經做不到的事情自己卻以為(欺騙)自己可以做到,他們的家屬更是這樣想,無法建立現實感,常常做出看起來很誇張,其實就病情來說很合理的事。
例如,很多馬路三寶,在我看來就是一堆需要就醫吃藥拿證明的人,過馬路不看紅綠燈完全沒在走斑馬線,逆向當順向,他可能還有力氣騎車,但反應能力與定向感就不行了;也許他的記憶也時有時無,出來的時候還記得要買菜,人到目的地就忘了要幹嘛甚至連家都不記得要怎麼回了。
例如防疫戴口罩,這誰都知道。但對於一個本科的病人來說那就不一定了。
他跟別人聊天看似沒問題,表面看起來也好好的,但理解力與衝動控制出了問題,想做什麼就直接做了,一點都不懂得踩煞車。
可能本來口罩戴得好好的,一講話就把口罩拉下來,說是「講話要脫掉口罩比較有禮貌」,但這種簡單事情每天都已經提醒他八百遍了。
又例如,他們隨時會被坑被騙,不一定要智能障礙的人才會被騙,精神或情緒生病的人,也會拖垮原有的認知能力,讓他在面對詐騙集團的時候就像個肥羊。
我服務的一個病患因為常跟周遭的人借錢,幾十塊雖然不多,但他明明每天都有零用錢啊。當他被我碎念時委屈的說,因為我沒錢吃飯啊。為什麼沒錢吃飯?因為我繳完手機費用就沒錢了啊。
為什麼繳完手機錢就沒錢?我只好抽絲剝繭的問。他根本連網路都不會用,竟然每個月要繳個一千多,原來是被某業務誘騙辦了一問三不知的專案,我只好拎著他到最近的門市問個清楚,還好社會處處有溫暖,當我表明身分時,門市人員幫我們改了契約,換最低門檻的方案一個月不到四百塊。
想想看,有類似上述問題的人,如果沒有受到妥善的治療與服務,你猜會怎樣?對,他就會成為社會新聞的那種~~像笨蛋的詐騙受害者,明知故犯違反防疫規定的人,可惡的馬路三寶,以及讓八卦新聞看笑話的人。
*
如果他辦了身心障礙手冊;
還在就學的人,可以接受學校特教資源,接受定期輔導,不管是人際技巧,情緒調適,或者重點學科可以量身設計的學習。
在職場中,有為身心障礙者管道的就業機會,職訓課程,政府甚至設有身心障礙特考。至少這樣管道的就業,可以避免嚴重的霸凌解與歧視,不至於讓他們想工作處處碰壁,反而加重了病情。
在法律上,也可以保障他們不受弱勢角色的危害。也許被騙的錢拿不回來,但至少有人不會落井下石說他們活該。(若要進一步爭取權益的話可以再辦理輔助宣告或監護宣告)
如果沒有這張證明,上面提到的那些資源你通通沒資格用。
不要問那種「難道領有手冊犯罪就可以不必負責」這種泛泛論點,我從來沒說過精神病患犯罪不必負責這種話,而且想藉由裝病規避刑責的人,其實沒那麼簡單可以達到目的,我們不是吃素的,至少有基本的看破手腳的功力。
倒是要提醒我們相關從業人員,麻煩對民眾手冊的申請好好把關,別讓企圖佔社福便宜的人濫用資源。
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多元博物館講堂:身心障礙者真的平等了嗎
聯合國於 2006 年 12 月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簡稱CRPD)」,影響全球 6 億身心障礙者的保障。而我國也經立法院於 2007 年 7 月通過相關施行法,然而社會風氣還是認為照顧身心障礙者,只不過是出於一種慈善的福利,因此無論是個案適性協助或是無障礙環境,在規範上與解釋上,都未正視身心障礙者於生活中遭遇的種種歧視。
-
CRPD第9條即提到無障礙/可近性,即除了建築、道路交通、室內外設施之外,還包括資訊和通訊方面,都要能夠考慮到不同溝通方式的使用者身心障礙者參與社會,居住在社區,若要和所有人同樣享有社區生活、教育、就業、就醫或是休閒活動。
例如電視的偶像劇、電腦的網路新聞和手機介面等,必須考慮到聽障者以及視覺障礙者需要不同的閱讀資訊方式。
-
無障礙/可近性會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夠接近社會資源的能力,而缺乏「平等參與及自立生活」的社會,就有隨著時代演進進一步探討的必要。
-
免費參加,現在報名:https://bit.ly/2PMNisl
——
#法律白話文運動 #國家人權博物館
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領先全亞洲通過同性婚姻法已經一年了。大家的爸爸媽媽都還在嗎?
根據調查,支持同婚的民眾將近53%,而且有超過9成受訪者認為「同婚通過對個人沒有影響」。不過還是有大約3成認為同婚對社會有負面影響。以全球來看,在疫情下性少數的生活比起一般人更不容易,這次世界都在看我們就來聊聊台灣同婚一年和疫情下的全球性少數。
5月17日這一天是國際反恐同日,宣示說不論你是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雙性人、跨性別,也就是我們說LGBT等等不同的性少數,都不應受到暴力和歧視威脅;
灣在這天通過同婚,也就是一種宣示。
台灣同婚合法到現在有3553對同志登記結婚。不過不是同婚法過了就沒事,現在同志團體還在爭取跨國同婚跟平等收養的權利。而且調查裡面也發現,很多同志還是不敢跟職場主管出櫃,擔憂職場霸凌或是升遷機會受阻。同婚通過了,也不代表社會對同志就比較友善,大家還是要繼續加強性別平等教育。
其實台灣的狀況目前不算太差,根據一項針對歐盟27國的新的研究,歐洲大多數男女同志就算結婚後還是會避免在公共場合牽手,也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工作場所感覺受到歧視。在歐盟和英國,每10名受訪者中就有1名受訪者表示,在過去5年中曾遭受過肢體或性攻擊。太多LGBT還是生活在陰影中,害怕被嘲笑、歧視甚至被攻擊。波蘭就甚至還建立了30個所謂LGBT free zone,告訴大家說,我們這裡沒有LGBT。
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在同婚合法後,還是要訂定反歧視法,不只對於性少數,對於少數族群、移民和移工或是身心障礙者的歧視都需要更多法律上的保護。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今年反恐同日就發表聲明說,在疫情大流行之下,LGBT等性少數族群變得更脆弱,也呼籲大家要團結反對歧視,支持所有人自由平等生活的權利。
就以我們鄰近的南韓來說,這一陣子第二波疫情再啟,主要就是因為有一名29歲的男子,他不知道自己感染,就去了梨泰院的5家夜店,前後接觸了5千多人。後來就有媒體報導,特別強調他去了2家同志夜店,引發網路上仇恨同志的言論。南韓社會在同志議題上本來就比較傳統保守,因為這樣現在還有3千多人不敢出面或者是提供假資料,對防疫造成影響。
所以其實台灣在這方面真的是滿進步的。很多回教國家甚至都還有對同志的刑罰,像是伊朗、茅利塔尼亞、沙烏地阿拉伯、蘇丹和葉門甚至是直接判死刑。
最近北非的摩洛哥還有一件很離奇的事。這個同性性行為不合法的國家,最近出現了一樁對同志的仇恨犯罪。一個在IG上有60萬粉絲的網紅,他自己是男跨女的同志喔,但是他說為了揭穿摩洛哥男人虛偽的面紗,拍影片呼籲摩洛哥人下載同志app冒充成同志,去釣出自己的同志家人。
結果這起事件像滾雪球一樣演變成了一場仇恨運動,有一百多人被出櫃,其中一個人傳出自殺。更因為疫情,所以待在家沒事的人就照他的方法,利用app揪出同志家人,因為防疫封鎖,這些被出櫃的人也面臨家暴的風險。結果臉書和IG緊急刪除她的帳號,說不允許這種事。
台灣同婚只是一個起點,比起婚姻來說,更重要的還是平權,既然台灣在這個領域是亞洲第一,希望除了台灣的LGBT可以繼續爭取權利,也可以影響到周邊的國家。想要結婚的同志們,我以過來人的身分歡迎大家入坑,不要後悔就好!如果你對這台灣同婚一年和全球LGBT議題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喔。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身障歧視?我兒子這麼聰明為什麼不能考醫學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身體障礙我就不能當醫生? 八零年代的阿珠媽兒子小明考大學的 ... 當照顧殺人的驚悚 新聞 不停上演 #我們有機會讓悲劇不再發生嗎?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 身心障礙 者. ... <看更多>
身心障礙歧視新聞 在 【 志祺七七】原來這樣會產生「無形的歧視」?一起來了解 ... 的推薦與評價
一起來了解為什麼 身心障礙 者會提倡「自立生活」吧! 志祺七七X 圖文不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