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晚上,我在家正准备吃饭的时候,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微信,「在餐厅等约会对象,坐在等待区,排队的人真多,我觉得自己真漂亮,大概是因为在等一个期待的人吧;我等的人呢,也觉得他真好看,大概是因为我对他有滤镜吧。」
一条甜度过高的微信差点让我呛着,顿时觉得眼前的这顿晚餐变得有点寡淡。
朋友从上一次分手后,单身一年多,期间断断续续有约会,但都没有结果。 这次的缘分来的有点离奇。 朋友是南京人,他们是在做核酸的时候认识的。 那天晚上,他们在操场上连夜排队做核酸,男生排在朋友的后面,等着等着就开始聊天,加了微信。 后来,男孩就约朋友出来见面。
也许是因为男生长得挺帅,朋友欣然赴约。 吃饭的时候,一问才知道,男生是95后。 身为80后的她内心万马奔腾,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罪恶感。
第一次约会聊得很开心,但她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没有想过能和95后有什么长久的发展,没料到男生每天不间断的问候,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让他们有了第二次约会。
于是,她带着一个对未来的巨大的不确定和敞开,走了出去。
她出门的时候不知道这顿饭会带她去向何方,但觉得微风吹在脸上心都在荡漾——那就够了。
在我的高中时代,爱情的萌芽或许起源于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趴在课桌上犯困,巧妙地利用前排男生的后背遮挡住(自以为)老师的视线。 我看着前面男生的白衬衫,觉得有一种不知明的情绪弥漫了全身。
上一次回老家,因为要装修老房子,我收拾出很多学生时代的信件,有一个小盒子,装了很多小纸条。 那是大学时代的男友,他的寝室和我的寝室正好斜对着,都是三楼。 我们剪了一根几十米长的钓鱼线,窗户中间有一个竖槓,钓鱼线绕过竖槓,从我这边的窗框扔下去,再从他的窗户那里拽上来,拉直系成了一个环。 抬头看,没有人看得到两栋楼之间穿了一圈钓鱼线。 我们用一个小夹子,挂了铃铛,夹了小纸条,拉到对方那里。 铃铛的声音叮叮当当,轻轻脆脆,一下一下划到彼岸。 有一天夜里,我似乎在梦里听到铃铛的声音,惊醒了过来,往窗户边探头看了一下,果然看到停留在窗边的纸条。
这根钓鱼线后来成为我们的校园一景,由于动静太大,在学校老师的监督下,由我们亲自「咔嚓」剪断而告终。
我忍住笑意看着当年写的这些小纸条,都是一些不知所云的傻话,忘了当时发生的事情,只记得寂静夜空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铃声。
最近上线的《摩登情爱》第二季。
关于普通人的爱情,《摩登情爱》这个系列非常好看。
这个系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从《纽约时报》的同名专栏「摩登情爱」中的故事改编而成,这些故事由读者投稿,每一个都曾经真实地发生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
所以它们看上去丰富,多元,但并不夸张、猎奇,有一些甚至算得上平淡。
在最近上线的第二季第三集里,一对陌生男女相识在从戈尔韦开往都柏林的火车上。 整节车厢那么多人,但只有那一个是令你看得顺眼的。 交谈了一路,爱情悄悄萌芽。
每当人们被爱情击中的时刻,四周总会响起交响乐,陌生人也会为你奏乐,走在马路上,脚下会盛开出花朵,天空中也总是挂着彩虹。
出于一种浪漫的念头,他们没有留联系方式,只是约好两周后在这个车站相见。
而疫情的蔓延,成为和平年代爱情最大的阻碍,爱尔兰全面封锁,居家隔离的禁令,让他们最终没能在火车站相遇。
男人凭借火车上依稀的印象,找到女孩所在的街道开始蹲点...... 最终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重逢,因为这个故事的原型,主人公在火车站分开之后,也的确至今没有再见上面。
看完有一点遗憾,但又觉得,这不就是爱的本来面目吗? 不期而遇,悄然而至,却又有可能无疾而终。
看《摩登情爱》至少让人相信,爱仍然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滋生,在每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得到爱,爱并非只有完美的,优秀的,睿智的人才能拥有。 爱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也是最公平的一样东西,它全然不看你的出生,也全然不顾你是否努力。
那么,真爱又为何那么难求? 降临的频率又那么稀有?
在梁文道、刘擎、周濂的新节目《角落的夜晚》,三个男人非常认真地讨论了这个话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梁永安也讨论过同样的话题:为什么相爱变得越来越难?
大概是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快速地变化,不论是求学、求职还是迁移,整个中国都在移动,爱情被一次次打断;
大概是因为,两个人要走在一起,必然要寻找共同性,妥协需要妥协的,付出应该付出的。 而在现在的青年文化里,第一条守则就是不委曲自己,大家已经丧失了愿意为对方多付出一些的能力。
大概是因为,爱情产生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功能化,以前念书的时候我们希望有校园恋爱,工作时希望有办公室恋爱,但如今人们似乎更渴望爱情在一个专门的场景下诞生,它似乎已经隔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走出校园之后,职场并不是爱情萌芽的理想环境,生活中又很难遇到新人。 约会软件里左滑和右滑的效率的确很高,每张照片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秒,每天能匹配成功三四个人,但是就算匹配成功之后,也没有动力开口说话。
在现实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爱情,是没有预设的,它不受对方的年龄、职业、背景、性别的约束,它是一种原始的吸引与冲动。 而在相亲或约会软件上认识的人,经过了一轮一轮的数据筛查,挑选出来与你最匹配的那个人,但最匹配的那个人,可能对你而言毫无吸引力。
就算有一天,你幸运地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接下去真正的考验开始了,ta是否也喜欢你呢?
心中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虽然少了很多乐趣,但至少拥有平静。 而一旦爱上一个人,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笨蛋,就像把生命的某个部分交了出去,就像是上帝即将要按下一个按钮,决定你的悲喜,除了听候发落,你别无他法。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所有爱情课上学到的招数都不作数,招数或许能换来关系,但招数换不来真心。
这个过程,实在太煎熬了。
少数得到爱情的幸运儿能够得到什么呢?
正如刘擎所说,「爱情非常奇妙,当你进入那种经典的浪漫爱情时,在世界上的另一个人那儿,你能得到彻底的、无限的、至高的承认——你是最好的。 爱情,是上天给凡人的恩宠。」
陷入爱河中的人是不需要心理咨询的,爱能够实现心理咨询所能实现的终极目标:全然地接纳自己。 它借着爱情之手,借着另一个人对你的无限的认可,整个世界都只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让你全然地接纳了自己。
在所有的作家和文学家中,关于对爱情的阐述,最击中我心灵的,是史铁生。
我曾经在台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病隙碎笔》,将我喜欢的字句用黄色的蜡笔画下来,结果发现整本书都是一片一片的黄色。
他说:
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 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这样的敞开,并不以性别为牵制,所谓推心置腹,所谓知己,所谓同心携手,是同性之间和异性之间都有的期待,是孤独的个人天定的倾向,是纷纭的人间贯穿始终的诱惑。
所以爱是一种心愿,不在街上和衣兜里,也不在储蓄所。 睁着俩眼向外找,可以找到救济(包括性方面的救济),仅此而已。
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 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靨遮蔽的陷阱。 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颤惭,仍有未息的对沟通的渴盼。 你还是要去吗? 不甘就范? 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
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 爱,即分割之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或者竟是,向地狱要求天堂。 爱所以艰难,常常落入窘境。
所以爱的奉献这句话奇怪。 左腿怎么能送给右腿一个完整呢? 只能是两条腿一起完整。 此地狱怎么能向彼地狱奉献一个天堂呢? 地狱的相互敞开,才可能朝向天堂。
我们生来孤独地来到人世间,我们努力赚钱,努力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个时代所有的舆论,所有的便利条件都在极力向我们证明,单身可以过得很好。 但我们寻求爱情,并非是因为无法独自生活,而是因为,拥有了爱情,我们得以实现从人类出生时起就拥有的渴望:走出孤独,回归乐园。 我们向另一人毫无保留地敞开,获得了毫无保留的接纳,我们因此,获得了自由。
真爱如此难得,因为不易,才足以成为信仰。
本文作者:伊登(Eden),休闲学硕士。 悲观人生,乐观生活。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本文配图来源于《摩登情爱》第一季、第二季,版权属于原作者。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茶桌異聞:從送肉粽到紅眠床34則鹿港怪談紀實」介紹 訪問作者:殺豬的牛二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人修老屋要掀頂日曬,一曬三年? 為什麼有的商家,往往日落就收店,片刻不敢留? 為什麼送肉粽儀式總要鋸樹送樹,鋸梁送梁? PTT飄板推爆經典系列 從最多人津津樂道的送肉...
路的彼岸作者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星期五的晚上,我在家正准备吃饭的时候,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微信,「在餐厅等约会对象,坐在等待区,排队的人真多,我觉得自己真漂亮,大概是因为在等一个期待的人吧;我等的人呢,也觉得他真好看,大概是因为我对他有滤镜吧。」
一条甜度过高的微信差点让我呛着,顿时觉得眼前的这顿晚餐变得有点寡淡。
朋友从上一次分手后,单身一年多,期间断断续续有约会,但都没有结果。 这次的缘分来的有点离奇。 朋友是南京人,他们是在做核酸的时候认识的。 那天晚上,他们在操场上连夜排队做核酸,男生排在朋友的后面,等着等着就开始聊天,加了微信。 后来,男孩就约朋友出来见面。
也许是因为男生长得挺帅,朋友欣然赴约。 吃饭的时候,一问才知道,男生是95后。 身为80后的她内心万马奔腾,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罪恶感。
第一次约会聊得很开心,但她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没有想过能和95后有什么长久的发展,没料到男生每天不间断的问候,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让他们有了第二次约会。
于是,她带着一个对未来的巨大的不确定和敞开,走了出去。
她出门的时候不知道这顿饭会带她去向何方,但觉得微风吹在脸上心都在荡漾——那就够了。
在我的高中时代,爱情的萌芽或许起源于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趴在课桌上犯困,巧妙地利用前排男生的后背遮挡住(自以为)老师的视线。 我看着前面男生的白衬衫,觉得有一种不知明的情绪弥漫了全身。
上一次回老家,因为要装修老房子,我收拾出很多学生时代的信件,有一个小盒子,装了很多小纸条。 那是大学时代的男友,他的寝室和我的寝室正好斜对着,都是三楼。 我们剪了一根几十米长的钓鱼线,窗户中间有一个竖槓,钓鱼线绕过竖槓,从我这边的窗框扔下去,再从他的窗户那里拽上来,拉直系成了一个环。 抬头看,没有人看得到两栋楼之间穿了一圈钓鱼线。 我们用一个小夹子,挂了铃铛,夹了小纸条,拉到对方那里。 铃铛的声音叮叮当当,轻轻脆脆,一下一下划到彼岸。 有一天夜里,我似乎在梦里听到铃铛的声音,惊醒了过来,往窗户边探头看了一下,果然看到停留在窗边的纸条。
这根钓鱼线后来成为我们的校园一景,由于动静太大,在学校老师的监督下,由我们亲自「咔嚓」剪断而告终。
我忍住笑意看着当年写的这些小纸条,都是一些不知所云的傻话,忘了当时发生的事情,只记得寂静夜空里,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铃声。
最近上线的《摩登情爱》第二季。
关于普通人的爱情,《摩登情爱》这个系列非常好看。
这个系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从《纽约时报》的同名专栏「摩登情爱」中的故事改编而成,这些故事由读者投稿,每一个都曾经真实地发生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
所以它们看上去丰富,多元,但并不夸张、猎奇,有一些甚至算得上平淡。
在最近上线的第二季第三集里,一对陌生男女相识在从戈尔韦开往都柏林的火车上。 整节车厢那么多人,但只有那一个是令你看得顺眼的。 交谈了一路,爱情悄悄萌芽。
每当人们被爱情击中的时刻,四周总会响起交响乐,陌生人也会为你奏乐,走在马路上,脚下会盛开出花朵,天空中也总是挂着彩虹。
出于一种浪漫的念头,他们没有留联系方式,只是约好两周后在这个车站相见。
而疫情的蔓延,成为和平年代爱情最大的阻碍,爱尔兰全面封锁,居家隔离的禁令,让他们最终没能在火车站相遇。
男人凭借火车上依稀的印象,找到女孩所在的街道开始蹲点...... 最终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重逢,因为这个故事的原型,主人公在火车站分开之后,也的确至今没有再见上面。
看完有一点遗憾,但又觉得,这不就是爱的本来面目吗? 不期而遇,悄然而至,却又有可能无疾而终。
看《摩登情爱》至少让人相信,爱仍然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滋生,在每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得到爱,爱并非只有完美的,优秀的,睿智的人才能拥有。 爱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也是最公平的一样东西,它全然不看你的出生,也全然不顾你是否努力。
那么,真爱又为何那么难求? 降临的频率又那么稀有?
在梁文道、刘擎、周濂的新节目《角落的夜晚》,三个男人非常认真地讨论了这个话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梁永安也讨论过同样的话题:为什么相爱变得越来越难?
大概是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快速地变化,不论是求学、求职还是迁移,整个中国都在移动,爱情被一次次打断;
大概是因为,两个人要走在一起,必然要寻找共同性,妥协需要妥协的,付出应该付出的。 而在现在的青年文化里,第一条守则就是不委曲自己,大家已经丧失了愿意为对方多付出一些的能力。
大概是因为,爱情产生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功能化,以前念书的时候我们希望有校园恋爱,工作时希望有办公室恋爱,但如今人们似乎更渴望爱情在一个专门的场景下诞生,它似乎已经隔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走出校园之后,职场并不是爱情萌芽的理想环境,生活中又很难遇到新人。 约会软件里左滑和右滑的效率的确很高,每张照片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秒,每天能匹配成功三四个人,但是就算匹配成功之后,也没有动力开口说话。
在现实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爱情,是没有预设的,它不受对方的年龄、职业、背景、性别的约束,它是一种原始的吸引与冲动。 而在相亲或约会软件上认识的人,经过了一轮一轮的数据筛查,挑选出来与你最匹配的那个人,但最匹配的那个人,可能对你而言毫无吸引力。
就算有一天,你幸运地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接下去真正的考验开始了,ta是否也喜欢你呢?
心中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虽然少了很多乐趣,但至少拥有平静。 而一旦爱上一个人,就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笨蛋,就像把生命的某个部分交了出去,就像是上帝即将要按下一个按钮,决定你的悲喜,除了听候发落,你别无他法。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所有爱情课上学到的招数都不作数,招数或许能换来关系,但招数换不来真心。
这个过程,实在太煎熬了。
少数得到爱情的幸运儿能够得到什么呢?
正如刘擎所说,「爱情非常奇妙,当你进入那种经典的浪漫爱情时,在世界上的另一个人那儿,你能得到彻底的、无限的、至高的承认——你是最好的。 爱情,是上天给凡人的恩宠。」
陷入爱河中的人是不需要心理咨询的,爱能够实现心理咨询所能实现的终极目标:全然地接纳自己。 它借着爱情之手,借着另一个人对你的无限的认可,整个世界都只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让你全然地接纳了自己。
在所有的作家和文学家中,关于对爱情的阐述,最击中我心灵的,是史铁生。
我曾经在台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病隙碎笔》,将我喜欢的字句用黄色的蜡笔画下来,结果发现整本书都是一片一片的黄色。
他说:
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 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这样的敞开,并不以性别为牵制,所谓推心置腹,所谓知己,所谓同心携手,是同性之间和异性之间都有的期待,是孤独的个人天定的倾向,是纷纭的人间贯穿始终的诱惑。
所以爱是一种心愿,不在街上和衣兜里,也不在储蓄所。 睁着俩眼向外找,可以找到救济(包括性方面的救济),仅此而已。
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 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靨遮蔽的陷阱。 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颤惭,仍有未息的对沟通的渴盼。 你还是要去吗? 不甘就范? 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
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 爱,即分割之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或者竟是,向地狱要求天堂。 爱所以艰难,常常落入窘境。
所以爱的奉献这句话奇怪。 左腿怎么能送给右腿一个完整呢? 只能是两条腿一起完整。 此地狱怎么能向彼地狱奉献一个天堂呢? 地狱的相互敞开,才可能朝向天堂。
我们生来孤独地来到人世间,我们努力赚钱,努力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个时代所有的舆论,所有的便利条件都在极力向我们证明,单身可以过得很好。 但我们寻求爱情,并非是因为无法独自生活,而是因为,拥有了爱情,我们得以实现从人类出生时起就拥有的渴望:走出孤独,回归乐园。 我们向另一人毫无保留地敞开,获得了毫无保留的接纳,我们因此,获得了自由。
真爱如此难得,因为不易,才足以成为信仰。
本文作者:伊登(Eden),休闲学硕士。 悲观人生,乐观生活。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本文配图来源于《摩登情爱》第一季、第二季,版权属于原作者。
路的彼岸作者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是冬日的阳光,在失望时带来温暖;家是坚固的小船,在困难时驶向彼岸;家是拂面的春风,在懦弱时带来希望;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 家是一只船,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温馨。 可有的人却忘了有个家。 故事是这样的:
「你叫什么名字?」
「小虎」
「请提供你的身份证!」
「没有带」
「你是否记得你的身份证号码?」
「不记得」
「那麻烦提供一下家庭住址」
「抱歉,真不记得了,吸毒吸的脑子坏了,记性很差!」
看他真诚的眼神,应该不是忽悠我的。 我心里一阵惊叹,不可思议,天哪,居然有人连自己的家庭住址了都忘了,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呀。 眼前这个不记得身份证号码,不记得家庭住址,打扮非常时尚,看似阳光灿烂、神清气爽的年轻人,怎么也看不出有十几年的吸毒史了。 然而,他在吸毒的道路上已经是位老司机了,这些年吸了戒,戒了吸,反反复覆很多次了。
故事从我刚刚说的那段对话开始,经访谈了解,他是一个理发师,从事理发行业已有10多年,在店里也有小有名气,收入更不赖。 在不小心沾染毒品后,被强制隔离戒毒所,经过民警的教导和关怀,自己也下定决心,决不再沾毒。 毕竟,毒品已经毁了他的上半生,因吸毒,与妻子离婚,还有个上初中的儿子,在强戒期间由母亲抚养。
一天,孩子知道他又吸毒了,一个人哭着在母亲家喊着:「爸爸,我们三口之家已经散了,难道你还要爷爷奶奶这个家也散了? 我想有个家,温暖的家。 爸爸,求求您,别再让人担心了,别再让我们抬不起头了......」「爸爸,你还记得你有个家吗?」 后来,母亲转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哭了,哭得很难看,像个傻瓜。
他说,从那以后,心里也暗自下决心,孩子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曾经的家也散,总不能再给孩子丢脸。 现在的他,已经重新开始为生活奋斗了。 因有门好手艺,理发店的老板以股份的形式邀请他去上班,并且配合社区管理,积极做康复检测,家人也很欣慰,尿检都由其妹妹陪同,家人没陪同的情况下,也会发视频告知。 现已社区康复一年多时间了,尿检均呈阴性。
现在的他,生活积极向上,积极参加各类敬老院的公益活动。 他说:我想给老人一点温暖,让他们在年老孤独时候有一点家的温度。 当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儿子营造一个安心的家,让他可以快乐健康地成长。
小虎,谢谢你,终于想起了有个家。 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希望你经得起诱惑,珍爱生命,珍爱家庭,远离毒品。 禁毒人的工作很累,但看到因毒品而倍受折磨的他重新绽放生命的绚丽,一切都值得。
(这是一个禁毒人向我转述的故事,为所有辛勤付出的禁毒工作者点赞! )
路的彼岸作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茶桌異聞:從送肉粽到紅眠床34則鹿港怪談紀實」介紹
訪問作者:殺豬的牛二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有人修老屋要掀頂日曬,一曬三年?
為什麼有的商家,往往日落就收店,片刻不敢留?
為什麼送肉粽儀式總要鋸樹送樹,鋸梁送梁?
PTT飄板推爆經典系列
從最多人津津樂道的送肉粽,
帶出過往鹿港的各界異聞
大家都不敢說的那些故事才真正恐怖
睡不著的夜晚,就斟一盞茶,
聽茶行老闆說故事
談論鹿港異聞,大多數人直接想到的就是送肉粽了,
因為這風俗特別,古老而神秘,自然被放大檢視了不少。
對鹿港人來說送肉粽的儀式,真的沒有什麼,畢竟是見多了,
反倒是些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才令人打從心底恐懼。
一九九○年代末,鹿港的觀光才正要開始盛行。
鹿港老房子多,故事多,奇怪的東西也多。
老屋子多,老故事就多。老東西多了,作怪的就多了。
那些事,鹿港人知道,外地人卻是不知。
本書集結鎮誌史料、及作者從老鹿港人口中打聽的故事,
當中穿插有鹿港的民俗文化、過去景象與時代的記憶,
努力的把老一輩口中的風景透過文字記錄下來。
作者簡介:殺豬的牛二
自小在茶桌邊打滾長大,回家鄉鹿港後成了一個茶行老闆,從PTT Marvel板開始,到粉專「牛二的異談茶席」,紅磚上、屋瓦下、花窗裡、茶桌邊,一路泡茶說鬼,沿路查找打聽更多的異聞故事。
這裡的文字是一場深刻的古蹟導覽,在這裡,除了磚瓦、人、還有無數的幽魂。祂們都沒有渡往彼岸,還在這裡等著生人訴說當年的故事。
作者粉絲頁: 牛二的異談茶席
出版社粉絲頁: 台灣東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路的彼岸作者 在 柚智夫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荃鈺小時候是資優生,備受家裡的期待,大考失利後他選擇了「體育」這條路,
但家人通通不看好他,質疑他為什麼要去選一個「冷門」的科系?
社會對於成功的刻板印象,讓他很不服氣,
難道除了「臺清交成」外,別的選擇就注定失敗嗎?
體育大學就只能當運動員?
曾荃鈺最後成了一位入圍金鐘獎的廣播主持人、心智圖講師,替運動員發聲。
「如何最大化運用身旁的資源和機會,去找到自己的價值?」
「人生贏在轉折點,靠的是清空存量思維?」
「如何活出多工、斜槓的精彩生活?」
荃鈺:「人最終希望的,就是被別人記得。我希望別人會覺得我是一個會為人著想的人。」
※感謝這裡胡說、彼岸薄荷的場地和設備贊助,歡迎大家也去聽聽他們的優質 Podcast 喔!
------
►參與本集討論?
歡迎到臉書搜尋「 雷蒙三十」,加入我們的專屬社團
本期的而立人物正在裡面等你來交流喔!
👨🏻💻雷蒙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raymondhou0917
⭕️Facebook 社團:https://raymondhou.pse.is/fbgroupR
⭕️Instagram:https://raymondhou.pse.is/insRY
🔺內容文稿:https://raymondhouch.com/raymondpodcast/
路的彼岸作者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禪心】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https://a88.pics.ee/A2GZ6
https://goo.gl/c45sGX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心靈語坊 【0955567338】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全球健康養生 https://goo.gl/jmxnqA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lrc 歌詞
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常
有這麼一句:
夫妻是相欠債才結為夫
妻:
或是子女是來討債或還債
的。
這樣的說法,是一種消極
的宿命觀,非佛教正信觀
念。
冤親債主顧名思義,
其淺顯解釋為"
有冤即有親、有債即有主
的相對關係。
所謂冤者,是因心理上形
成的一種憎恨心,有時無
關對或錯,對或錯都會形
成怨氣,是執著心所致,
只要自認受屈受辱,不論
事情是非曲直,而是因為
意識生起而執著造成。
至於親,範圍就更廣泛,
有因緣就有親,也是因為
意識生起而執著造成。
以冤親債主觀念是來提醒
自我,
凡事必有前因後果,
故日後起心動念、待人處
事之時必須要廣結善緣。
一般有幾類可能是因為冤
親債主的顯現,而表現他
希求解決內心痛苦執著的
目的:
1.身體病痛的磨難。
2.精神之類的幻覺幻像。
3.經濟上之障礙。
4.血光意外之災。
5.眾叛親離。
6.天劫人禍等。
其實因心理痛苦而執著的
冤親債主,他們要的是真
正的功德---使其能真正
離苦得樂的功德。
就像自己本身所受到的痛
苦,他人的勸慰或幫助皆
是助力,但重點要自己能
放的下。
所謂 "解鈴還須繫鈴人
"!
要如何以修行來化解「冤
親債主」心中的執著呢?
一、對於「冤親債主」的
觀念要正確:
我們無始劫來,因貪瞋癡
造作無量不善業,跟無量
無邊的眾生結了不少怨
仇。
所有起心動念,無非是
罪、無非是業。
大師說:「凡屬危險大
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
得。」
一碗之肉,冤魂纏繞,一
念殺心,罪債難逃。
我們自己被刀子小小劃傷
就很痛苦了,想想看眾生
被屠殺來吃這有多麼痛
苦!?
這種怨念就像無形枷鎖,
把牠們的痛苦牢牢的鎖
住,讓牠們無時無刻不在
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開
解,深深執著在痛苦中。
牠們痛苦如此之大,
難怪今世遇到殺害牠們的
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討債
── 討回一個公道。
二、跟冤親債主調解時所
必須有的態度:
所謂的解冤釋結,
即是「超度」,讓對方放
下痛苦執著,超離生死,
度於彼岸。
另外用現代話來講,就是
調解、勸導。
因為過去做錯了事,希望
求諒解。
誦經、拜懺的目的就是調
解,如果對方接受了,他
離開,病就會好起來。
(一)懺悔
面對冤親債主,首先要懺
悔。
「懺」跟「悔」都是
「心」字旁,說明心在懺
悔中的重要,
所謂「罪從心起將心
懺」,真誠從內心發露懺
悔。
懺悔時絕不能抱著花錢消
災的心態,他們要的或許
是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讓過往所承受的種種委屈
與痛苦的心情,能在受到
重視的態度下,得以有宣
洩的出口。
重點是,請求他們真心的
原諒,也就是放下。
所以懺悔的第一步是認
錯: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罪障皆懺悔」。
不能以自己的立場來看,
不只是一種「還」的觀
念,而是要站在對方的角
度,體會對方的心情,
因為沒有人願意長久以來
背負著不愉快的心情。
我們真心的懺悔,是成為
解結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更積極來說,藉由懺悔,
表達我們希望對方幸福的
心意,
希望透過我們的懺悔,
能讓對方糾結在內心的痛
苦,得以抒解寬心,願意
原諒我們。
(二)改過
真正的懺悔是,
發願永不再犯。
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
念,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是否會傷害到一切眾生,
並以積極行動力來改變習
性,以免再度造成其他眾
生的傷害,
所謂「隨緣消舊業,莫再
造新殃」,這才是真正的
懺悔。
(三)修行
瞭解凡事皆有因緣,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
者是」。
為徹底解冤釋結,幫助對
方離苦得樂,
理應以慈悲心、真誠心念
佛、念咒、誦經來回向給
冤親債主,
來化解冤親債主內心的仇
恨、解除他們身心的痛
苦、並幫助他們超生善道
或往生到極樂世界,
這樣才能真正解開往昔糾
纏不清、冤冤相報的惡
緣。
不論每日做了什麼功課,
都要回向,
首先回向給十方法界一切
眾生成就菩提,
然後回向給無始劫來所有
的冤親債主:
「願以此功不可沒,回向
○○○的累劫冤親債主,
身心安樂、業障消除、福
慧增長,佛力加持順利往
生佛國淨土。」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天使心語 米米 美玉 心靈之旅 心旅行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 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 文章分享 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 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陳玉珠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 金嗓 音圓 宏音 大道理 勵志篇 心靈舒果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好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六子心世界 就是愛分享 分享 文章 好文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心靈新世界 小陳世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