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常 - 《農民被剝削了嗎?》(2010.12.07)
十一月二十三日發表《內地價管山雨欲來乎?》,網上吵得熱鬧。聽說網上客罵老人家者眾。那是我寫得用心的文章,分析客觀,雖然價值觀我是站在農民那邊的。我問同學罵的是在罵什麼,得到的回覆有幾方面,主要是農產品之價雖然上升了不少,但被中間人剝削一通,農民還是苦不堪言也。
#干預市場政策皆不利窮人
要先澄清另一點。有些讀者認為價管農作物會協助市區的窮人,有劫富濟貧之效。此見也,違反了所有經濟學原理,觀察力弱得離奇。不用讀過經濟,普通常識可教。價格管制怎可以難倒富有的人呢?我敢賭身家,無論政府怎樣價管,富人總有辦法找到好東西吃。在一個稱得上是市場經濟的社會中,沒有任何政府管制可以難倒富有的人!這是經濟學的黃金定律。當年戴維德等大師就解釋得清楚:所有針對富人的政策都難不倒富人。例如提升得快的累進稅制,富人有拆解之道,負擔的主要是中層人士。價格管制呢?受損的主要是窮人。他們要排隊輪購,而輪到的永遠是質量最差的產品。
任何干預市場的政策皆對窮人不利,因為他們的選擇範圍最小。幫助窮人的可靠辦法是增加他們自力更生的機會。私人捐錢,處理得好,對這機會的增加有助。北京要盡量鼓勵私營的慈善工作。
轉談農民被中間人剝削這話題,我要舉一些實例。
例一。三十多年前,在美國盛產紅蘋果的華盛頓州,兒女只幾歲,每年十月的果熟時節,我帶他們到該州的東部採摘紅蘋果。從西雅圖去要駕車兩三個小時。那裡不少果園讓顧客自己採摘,可選最好的,比市場見到的頂級貨式還要好。果園的主人準備了紙箱給顧客載果,果價每磅美元五角。我們每次採摘必滿載而歸,分送給親友。在西雅圖的超市,同樣但品質略低的紅蘋果零售二元五角。換言之,自己到果園採摘較好的,其價僅超市零售的五分之一。親自到果園採摘的五角之價,比大手到果園收購的「中間」商人之價大約高二角。從這例子看,通過幾層才輪到在超市零售,其價大約上升了八倍。
#中間人怎能剝削
這就是問題。沒有誰阻止任何人親自到果園採摘,但駕車及時間的成本高,不是要讓孩子們開心一下我不會去。另一方面,任何人都可以投資作中間人,這行業歷來競爭激烈。人手之外,作這種中間人需要有大貨車,有冷房,而最大的投資是容易致命的氮氣倉庫,可保鮮逾一年。後者的效果是把不同季節的果價拉平,導致果熟時節的零售果價上升。有好幾層的中間人,好幾層的交收,每層皆競爭激烈,而最後到了超市,賣不出去的腐爛了,作廢,其成本要算進賣得出去的零售價之內。我們看不到在哪裡果農被中間人剝削了。
例二。今天在中國,近城市的菜農想到一項生意。他們把菜地分割為多塊小幅,替顧客種瓜種豆種菜。每小幅每年收幾百元,顧客要求種什麼菜農就種什麼,成熟時通知顧客。明顯地,只是近城市的農地才可以做這種生意。完全沒有中間人,剝削之手不存在。問題是這種租地兼僱農的顧客不多,大部分近城市的菜農還是通過中間人出售。換言之,市民與農民有不用中間人的選擇,但絕大部分選擇要通過中間人的市場。如果被剝削了,是他們選擇被剝削的。
#無法剝削實例
例三。幾年前上海市場的鰂魚賣二元一斤,難倒了我這個老人家。不管養魚的地方是多近,搬運活生生的魚是很麻煩的事。對內地養魚的成本我有足夠的可靠資料,二元一斤強可支持當時的飼養成本,沒有空間處理其他。當時我以為可能是賣剩的貨尾,要割價,但在不同時間再到市場看幾次,還是二元一斤。
例四。我親自作中間人處理過一種叫黃皮的水果,是上佳品種,因為有點投資可以免費任摘,因而值得嘗試。一小籮十斤,其實是騙了四斤,行規也。三斤是籮與枝葉的重量,加報大數約一斤。四十五元一小籮放出去是批發價,「賺」得的錢剛好是零!我的成本是非專業的成本(不要忘記有免費任摘之利)。小籮本身要錢,採摘時節聘請臨工費用高。黃皮在樹上經過風吹雨打,要剪裁一番才能出售,也要錢。最頭痛的是運輸。離出售地點一百六十公里,車費、油費、路費等加起來不得了。中型貨車五百元是起碼的收費。只為求資料,我用小貨車,費用四百。非專業,盡量節省,打個平手。如果要付果園普遍收的在樹上兩塊半一斤,我會蝕足那麼多。我用足自己的天才本領去剝削所有參與的勞動力,免費採摘打個平手。
#跑進經濟學實驗室
希望對經濟學有興趣的同學明白,要解釋世事,作研究,在刊物上找到的數據一般不夠詳盡,也不可靠。自己在街頭巷尾到處觀察有助,但也不足夠。為了彌補這些不足,我往往親自下注投資,小量的,近於一律虧蝕,但學得很多。
為了研究訊息費用,一九七五年我親自坐在香港廣東道的行人路上賣玉;為了證明傳統的價格分歧理論是錯的,八十年代初期我三次在年宵之夜帶着一些學生在街頭賣桔。諸如此類的行為嘗試過無數次,惹來非議。這是經濟學的悲哀。物理、生物、化學等學問,從事者不是天天跑進實驗室嗎?我受到非議的行為只不過是跑進經濟學的實驗室去。代價不少,贏得的是理論的解釋力自成一家,有滿足感。希望正在大修的《經濟解釋》的三卷本可以教同學很多,老人家要傾囊相授也。
(後語:今早聽到內地開始管制學生飯堂的收費。我知道供應學生膳食的利潤甚微。不反對政府補貼貧困學生的膳食,但價管會餓壞他們!)
#每年都看到高喊打菜蟲的白癡一大堆
#經濟學家都知道打菜蟲是腦袋被門夾了
#我發誓我會真的把你活活打死很殘忍的
跑進經濟學實驗室 在 王道一Joseph Tao-yi Wang 的推薦與評價
推薦序:整個世界都是經濟學家的實驗室by 王道一 從十九世紀以來,實驗方法在心理學就有長足的進展,以致心理學很早就有實驗心理學這個次領域,協助心理學能脫離哲學的 ... ... <看更多>
跑進經濟學實驗室 在 P6 李克強經濟學怎論功過? 胡春華入常接棒改革路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692 · Preparing for Hurricane Hilary · 遠處看似火山地獄場景! · 【專家來開講】美國“抗中”吃鱉了! · 台大 實驗室 爆炸起火! · 【#寰宇一把抓】P4 ... ... <看更多>
跑進經濟學實驗室 在 [閒聊] 不是讀經濟學的人一點無聊想法- 看板Economics 的推薦與評價
經濟學?好深奧....
小弟在經濟板看各位先進討論經濟議題有一段時間了,結論是”經濟學真的是博
大精深”,和物理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小弟是學物理的)而且小弟認為經濟學和
物理其實很相似。經濟學家觀察社會的行為,然後建構一個適當的數學模型來描
述這個行為。跟物理不太一樣的地方則是,經濟模型預測的正確度通常不如物理
模型來的正確。不過,(小弟個人認為)這並不表示經濟學家提出的模型比較差,
應該是人或是社會的行為不是那麼容易量化吧,畢竟物理學家要應付的是沒有意
識的原子和分子,它們的行為基本上受到物理定律的限制所以不會有太多突兀的
行為。相比較下,人和社會的行為就複雜很多,而且根本沒有基本的”經濟定律”
來限制人的行為,因此要求經濟模型能準確預測社會或人的行為可能是一種強
求。另外,小弟之所以認為經濟學和物理相似的另外一個理由,經濟學和物理都
有哲學的成分。小弟在學物理的時候教授都會告訴我們不要去問有哲學成分的問
題,例如某某現象”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教授都會告訴我們物理是解釋現象的
學科,不是探討它為什麼會這樣的形上學(聽教授說費曼也是抱持這種觀點)。雖
然教授三申五令告誡不要去鑽這種死胡同,但是小弟認為這種問題”的確存在”。
在經濟學的領域裡,小弟覺得也有這種問題,例如人的理性要怎麼量化?可以說
這個人理性程度80%,另一個人只有30%(應該不能吧),小弟對經濟學涉獵尚淺
只能舉出這個例子,但是小弟相信經濟學裡面一定還有其它的例子。
定性討論 定量討論
前一陣子,跟系上的教授聊天話題聊到經濟學,教授說經濟學做為一門科學有很
大的弱點,就是缺少科學所需的”可重複性”。教授說經濟學在定性討論方面邏輯
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問題是經濟學探討的對象”社會”是全世界最大的系統,沒辦
法在實驗室裡複製一個來對它做實驗。因此教授認為經濟學在定量討論方面不如
物理學來的成功,板上的先進可能認為該教授對經濟學不了解所以才會有如此的
看法,不過教授又說物理學會一直進步是因為實驗物理學家常常可以藉由實驗來
驗證理論物理學家透過邏輯推演寫出的一堆微分方程組是真的還是鬼扯淡。如果
是真的就是該理論逐漸趨於完備,如果是錯的則是代表那些理論物理學家的白頭
髮還不夠多,總而言之,就是不論實驗是否支持理論都是一種進步。相比較之下
,教授說在他眼裡經濟學家通通都是”理論經濟學家”根本沒有”實驗經濟學家”(或
許根本不會有)。物理學可以理論和實驗相輔相成,但是理論經濟學家只能夠把
理論提出來後等著某個事情發生後(像現在的金融風暴或是錯誤的經濟政策帶來
的災難)來驗證理論對不對或是去收集往年的經濟數據來試一下,問題是前者的實驗
代價太龐大了(就好像原子彈丟下去才知道不能丟)後者的問題則是實驗的所有變
因是否都有考慮到(實驗室裡的電磁干擾、震動、儀器本身的雜訊)。教授最後說
經濟學家是個苦悶的理論物理學家,一來隻手難敵雙拳(理論、實驗)進步有限,
二來就算真的想出實驗方法也沒人敢做因為代價太大了(粒子物理學家花幾千億做強
子對撞機算便宜了)一個金融風暴幾兆就沒了。
這只是小弟的一點想法 如果有錯 煩請先進一一指正 這樣才會有正確的認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92.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