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有說,
做任何事情,
謙卑就對了。
對山謙卑,
對人謙卑,
對自己也謙卑。
謙卑不是沒自信,
自信也不需要用奇怪的方式表達。
不過祖靈與火災的關聯我是覺得沒有關系QQ
--------------------------------------------------------------
轉自 @角鴞水鹿 在 台灣山岳論壇的文章:
這是我長年在部落的心得,請大家參考並給予建議
說真的,非原住民啊,還是不要隨便拿各原住民族的祖靈來開玩笑,現在就發生高山火災了吧,關於這個部分,我就分兩段來講個故事吧。
遠因:最初,在知名社群影音平台上,出現了某些登山探勘人物,意外發現了布農族的家屋遺址,面積龐大,他們形容這處遺址並沒有出現在日治時代地圖上,所以就錄影了許多片段,上傳到社群影音平台,但是後來被部分布農族人看到後,希望能撤回影片,而錄影方卻堅決不撤,甚至有人說這也是一種紀錄,可以更清晰的協助族人追溯過往,但一些族人認為,這裡是祖先長眠之處,並不適合踏入,族人們若要前往,也都會做儀式後前往,以避免會有不祥的事件發生,然後族人竟然看到一群沒有經過儀式,更非布農族人的其他民族不僅踏入家屋,還拍片上傳影音平台,當然希望能撤掉以表對祖先的尊敬與避免不祥,後產生意見不同的對立至今,好的,針對上述事情,我做一下不專業分析,假設是我發現的話,我會如何做:
1、關於族人方,當初反彈的布農族人說,那裏是他們的舊部落,是祖先居住過的地方,不可以亂闖入,然後又說那裡曾經有上千的族人居住過,是祖先口傳留下來的事情,所以地圖上並沒有,所以堅決反對其他族群的人用各種形式踏入舊部落與祖先的頭上,甚至拍片外傳,這樣對後代不好,所以反彈。
2、關於探勘方,上述族人方的看法在跟探勘方產生不同意見時,主要大概是探勘方認為反彈的族人根本亂說話,他們認為族人說那裡曾經有過上千人的布農人住過是亂說,也認為反彈方族人張冠李戴,亂把舊部落隨便就套在自己身上,認為那裡不見得就是你們祖先居住過的地點,還硬要說探勘方是觸犯了samu禁忌,所以不撤影片。
好了,上面是簡單的總結說法,兩方都有我的朋友,我也盡量用我自己覺得最客觀的方式來回答,畢竟我不是要再挑起爭端,而是要給後輩們建議,找出未來碰到類似事情的時候,最恰當的做法。
1、以我自己在各族群間的理解,有時候族人在講話時的邏輯與使用的形容詞,會跟漢民族不同,多數漢民族在講時間、人數、亦或是其他數字型的描述時,會用較為精確的數字來表達,但是對於原住民族來說,那就是個形容詞而已,所以我可以理解族人說的上千人居住在那邊的上千,其實要表達的並不是真正的上“千”人,而是指那裡曾經居住了非常多的族人,“千”,不是確切的數字,只是“形容”而已,再舉個登山人都知道的例子,每每爬山爬到一半,遇到布農族人,問說還有多久,舉例,布農人可能會說還有半小時就到了,結果我們一走,兩小時才到,就是這個情形,所以並非族人亂說,是那種布農族式的邏輯再用漢語表達出來後的落差所造成,關於這一點,其實是漢民族朋友們應該都不會理解與感受到的事情,以至於產生誤解,如果全程都用布農語表達,反而不會有這種形容上的落差。
2、探勘方如果是我,我有能力走到不知名的舊部落,我也拍攝了很多影片,但是接下來的事情,我就會以不同的方式處理,首先,我也承認與贊同原探勘方說的,就是有能力走到這個地方,發現這個地圖上沒有的龐大舊聚落,然後攝影拍下紀錄影片,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何況影片拍攝後,回去剪接後製,真的可以作為未來在部落中給族人子孫們的紀錄與教育,這真的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後面的發展卻都變了樣,待我第三點來講了。
3、前述提到如果是我,我該怎麼做,好的,如果我是探勘者,我也拍了紀錄影片,我也理解布農族人這種邏輯與不精確的漢語講法,那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我會抽空帶著地圖,帶著我所拍攝的影片,再到布農的部落去,訪談,先確認可能是現在的哪個部落的祖先,當然若真的要找到確切的後代,也不太可能,但至少可以問到口傳比較接近的部落吧!再來,就是委婉的跟當地族人訴說整個探勘的過程,假如我以東埔部落為例,我就找東埔的族人,再透過族人去找尋獵人,以及較有代表性的人物(例如口述歷史耆老等),再把探勘過程,去到家屋的前後歷程,拍攝過程跟族人說,一起討論,期間也可以先用低姿態,適當的表達對於前往舊部落內部踩踏與拍攝影片的歉意,只要有這些“尊重”的動作出現,我想以我對各族群的認識,族人不僅會接受,甚至會給你更多的資訊,再來,如果我要剪接後製影片,我也可以在拜訪部落後,請族人也入鏡,解釋這個探勘隊所拍攝到的種種,當一個探勘者所拍攝的影片,裡面有了自己族人的後續解釋,不僅表達了對族人充分的尊重外,這樣子的影片公佈出去,價值就會更高,即使這些族人可能真的也不是舊部落祖先的後代,但是至少還是保有了布農族人對於這個地區的觀點與解釋,還是會比較適當吧。
長期以來,我遇到各個族群的人,跟我講述甚至抱怨過所謂的學者,只是用“學者”,用“漢人”的理解,然後一直認為自己是在幫助原住民保存文化或是爭取權益之類的事情,殊不知,漢民族或是學者一直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族人,一定就會跟族人的“認知”有落差,簡單的說,我們要的並不是你想像的,就醬子,所以,要幫原住民族發聲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沒有事先跟族人做充分的溝通,只是網路上你打字我打字,根本不會有共識的,另外,更不要“代表”族人去侃侃而談,除非人家真的已經是把你當自己人看待,或是非常的信任你了,否則,就是一種“越俎代庖”,反而會有更多的衝突的。
好的,一下子寫太多了,關於拿祖靈開玩笑的近因,待下回分解了。
越俎代庖故事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基進黨某個女性主任,因為臉書叫做xx小姐姐,「小姐姐」被認為是中國用語,在一些人施壓下,該主任不得不改名.
.
根據基進黨人士的說法,該人使用xx小姐姐作為代稱起源於選戰期間地方鄉親對主任的稱呼,但即使如此,仍然被以「基進黨比民進黨還獨」這是路邊鄉民都知道的事,所以更應該被框架較高的標準,並指責她對中國用語毫無自覺.
.
說來好笑,如果你去鄉下,喚一聲「小姐姐」(台語),包準每戶人家都會有年輕的女生探出頭來,對,他們就是小姐姐.
.
而且可能有些已經三十幾歲了.
.
人們用小姐姐,遠比中國人近年來風行的「小姐姐」還早,不能說,台灣人用的東西,換到中國人用,就變成中國的,然後必須反對,還要人改名,真不知,這是在反中,還是反台.
.
其實神父並不反對支語檢查.
.
但不要忘了,中國人也是人類,凡是人類,就會進行「模仿」,這是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學理論,因此,不太可能中國人用過的東西,不管它的本質是什麼,他就變成中國人的,而必須反對-這樣子,很容易喪失反對的本質,反抗中國的壓迫與滲透,進而擴大反對不該反對的東西,因為中國人可能會做任何事,用任何用語.
.
所謂防禦,是伐去其不正常的意識,而不是把正常的事物本質,也一併都砍掉,這就不叫防禦了,叫自殺,說的文明些,叫做不相干的起源謬誤.
.
如此一來,中國群體只要不斷採摘他人的語言,人們就開始自我檢肅自身的語言意識,不論其常識、語意、語用、語法,語境,到最後,處處都是中國用語,屬於他人或自己的語言反而被消滅掉,這才是在幫助中國用語無限膨脹,取代本屬於自己的語言自由.
.
支語檢查作為一種非常辦法,是一種捍衛本土文化的防衛機制,也因此,是必須謹慎而且細緻的使用,避免牽連無辜-換句話說,使用者必須有相應的智慧,若沒有,只是看到黑影就開槍,不僅降低這個防衛機制本身的信度,也會淪於任意遷怒於他人的工具.
.
這時,就不是支語檢查了,只是看不順眼把你幹掉.
.
「小姐姐」一詞,其實牽涉到言語的自然性,也就是不管是什麼語言,只要有姊姊或是年輕女性,牽涉到排行,或表示親近,都有可能會誕生「小姐姐」或「小姊姊」這樣的用法.
.
通常「小姐姐」或「小姊姊」可以指的是家中排行較末的姊妹,對於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身上,如同「姐姐」,可以指對一般年輕女性的暱稱,「小姐姐」也可以如此使用,小有拉近距離,親暱的意思,相較於「姐姐」來說,就是年齡層更接近自己,或者是關係更加親暱的稱謂.
.
舉個例子來說,當一個小男孩看到蘋果姐姐在表演,蘋果姐姐大概20來歲,是一種姐姐,而這個小男孩跟隔壁的姐姐一起去看,年紀跟他差不多,但比他略大,這個姐姐跟蘋果姐姐比起來,就不是同在一個層次之中,就叫她「小姐姐」.
.
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中,又會脫口而出小姐姐呢?比如一個媽懷了一胎,就會脫口而出「你要當小姐姐了喔」,這明明,是極其自然的事,或者是母親對孩子說,「你叫隔壁的那個小姐姐過來」,這時,小姐姐可以指的是年幼的姐姐.
.
在神父來說,我喊小姐姐大概快二十幾年了,從小喊到大,從南喊到北,在北部,我有一個乾姐姐,排行最末,我管她叫「小姐姐」(小tsé-tsé),南部我也有一個堂姐,排行亦最末,也如此叫她.
.
在格林童話中,有一本故事叫做「小弟弟與小姐姐」(Brüderchen und Schwesterchen),這本書的翻譯也令日本傷透了腦筋,他們起先翻「兄と妹」,又翻「小さな兄弟と小さな姉妹」,因為實際上應該是一個姐弟的故事,但英文是集合名詞, Little Brother and Little Sister,這就容易搞混.
.
所以我要註明一個兄弟姊妹的故事,小姊姊,little sister就會被如此出現.
.
至於在中國又是怎麼回事呢?他們風行「小姐姐」也不過這一兩年的事情,而且還是來次二次元的敬稱,針對自身喜歡的偶像LoveLive!裡,μ's偶像組合成員的暱稱,還稱什麼,一般人不能隨便用,在神父看來,他們不過就是在既成的語彙裡,框架出來當成指涉特定人物的詞彙,根本只是借用,不能越俎代庖,說什麼稱小姐姐會冒犯acg圈,這根本是乞丐趕廟公的說法.
.
至於LoveLive!的粉絲,為何會用「小姐姐」來稱呼他們的偶像,邏輯也和一般語言的語用性相當,就是對於年輕女性的年齡層相對的微妙感受,相較於設定為高中生的動畫偶像,應該叫做妹妹,但實際上幫他們配音的聲優,又多為二十來歲,為了表示最大的愛意和敬意,把稱他們「姐姐」的年齡鴻溝給去除了,稱為「小姐姐」.
.
換句話說,比姐姐還小的姐姐,更親近自己的姐姐.
.
後來開始氾濫,在中國網路中,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變成稱呼漂亮或有萌屬性的年輕女子.
.
而她的詞源又來自日語「ねえちゃん」,簡單來說,對中國人就是外來詞彙,中國人普遍反日,卻又模仿日本的詞源,這可以看出語言的模仿性質和自然生成的邏輯,是難以令人察覺和防備的,台灣人就算抗中,也沒必要把小姐姐看成是全然的中國用語.
.
在漫畫暖暖日記中,有一隻公的花栗鼠常常被他姐姐欺負,這個姊姊名字就叫小姐姐しょうねえちゃん,是該名花栗鼠的二姊.
.
像「小姐姐」這種詞彙,除了是語言中的常態,基本上也是無害的,根本沒必要為反對而反對.
.
因此在鄉里之中,都是一群年紀偏大的長輩,看到有年輕的女性,便叫她「小姐姐」,其實也不為過,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看到大姊姊,要縮短距離,叫她「小姐姐」,也不會令人意外.
.
至於為什麼不叫阿桑或阿姨?我想如同為女性更應該明白其中道理,例如「おばさん obasan」歐巴桑,原本是對年長女性的敬稱,但近年卻變成暗示女子老,外貌欠佳,女性不喜歡別人稱呼自己隱射出年紀,所以最近連「阿姨」都變成嫌惡用語,這也是前頭粉絲的邏輯,用彌平年齡差距來討好女性,因此,從歐巴桑變成阿姨,阿姨變成姐姐,姐姐再變成小姐姐,這種有點大,但又不能太大,又要隱含一點小的感覺,只能說,投其所好罷了.
.
通常我們會習慣稱,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但在語言之中,並不是那麼工整的,也常出現這種大小置換,從中得到其他意思的用法,以台語而言,阿+親屬稱謂,通常有尊敬或者權位的意涵,阿爸,阿母,阿姊,鮮少稱阿妹,阿弟.但,也有例外,例如「阿妹仔」,是對晚輩常出現的稱呼,且多半沒親屬關係.
.
其他如有藝人稱「小哥」,或者什麼網路用語「小妹哥」,小阿姨,有些女生也喜歡自稱什麼xx哥、二伯、女孩、林北,「小姐姐」根本就無傷大雅.
.
「凡是中國用過的,我們就必須討厭」,這是個簡單邏輯,過往,也有人提出什麼中國喜歡打擊台獨,稱某某是台獨,獨已經被汙名化了,所以我們不能稱自己是台獨,這些,都是把自己的理智某種形式去交給對方做決定.
.
作為防備中國用語入侵的防衛機制,首先要做的,便是精準打擊,不是亂打一通,若是不區分來源,有害無害,一味都塞在「中國」的框框裡,反而連不該塞的也塞了進去,說是要抵制中國用語,卻變成在割讓自己約定成俗的語言習慣.
.
因為自身不當的想像,而強迫他人改名,在我看來,這根本做過頭了,這不是屬於台灣獨立自主的想像,身為台獨立的倡議者,照理說,應該最反對這種施壓而亂改別人名字的行為.
.
要做之前,先界定一件事情,到底是在反對中國用語,還是在反人性,brother.
越俎代庖故事 在 喬安花花 育兒塗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我們總急著表態◢
花花每天都會下樓和鄰居小夥伴一起玩
玩著玩著大家都熟了
這一天,花花看到鄰居小哥哥手上的玩具就開始鬧騰了
「我想玩~我也想玩~借我玩!~~」
鄰居小哥哥都還來不及反應,阿嬤率先幫回答:「好好好~阿明!借花花!」
阿明從來都是貼心懂事又有禮貌的孩子
雖然有點不甘願,但玩具還是直接到花花手上
我真的很尷尬又抱歉
雖然我們也會帶玩具下樓,但玩具從來都是別人家的比較好玩啊...
後來好幾天重複的情形一直上演
阿嬤積極表達善意,雖然我總尷尬地表示不能勉強借玩具
但阿嬤很堅持玩具要分花花玩(我總覺得,阿明應該隱隱覺得花花是強盜吧,一來就要掠奪他的玩具)
再後來,阿明很明顯不太想跟花花玩了
我不太清楚是因為年齡的差距讓他意識到男生跟女生玩不好玩了
還是因為花花的出現意味著他被迫得分享玩具
我知道阿嬤急著釋出善意是因為
之前是我們會帶玩具下來玩(他們玩我們的)、會幫他們擦防蚊液、會帶水/零食分他們吃、會看照著他們兄妹倆
所以急著想還這份情
但是...我對他們兄妹倆的關照不是帶著買彩券的心情
花了100元買樂透就希望能開出1億元的彩金
◤大人的介入意味著友情的結束◢
還有另一個鄰居小姐姐
不知怎地,我總特別關心她的情緒
看她悶悶的我總覺得看起來特別需要關心
所以我之前經常會和她聊聊天,希望排解他的情緒
有時候他會展現一種想和我親近的感覺
我老公常跟我說:「別老在別人女兒面前嘀嘀咕咕,不要雞婆」
我本來不覺得我雞婆,我特別關心她的情緒我也是好心,我錯了嗎?
直到有一天,我們在樓下遇到
小姊姊突然又告了花花的狀,她媽媽跟我說:「別特別理她的情緒,你越理她越故意」
這句話根本當頭棒喝
告狀的心理因素有很多點
其中包含:告對方狀以降低對方地位、彰顯自己比較優越、希望吸引大人注意
我後來想想,當我們停止關注小孩的時候
小孩總會製造一些小衝突或告狀來吸引大人的注意
其實小孩的小吵小鬧大人本不該介入
大人唯一應該介入的反而是教他們如何有效地吵架並解決問題,降低後續重複發生同樣糾紛的機率並增加談判能力
大人進入攪局的結果就是紛爭被模糊,情緒被放大、關注被瓜分、還衍生出計較不公平的對待
我們是父母不是這份友誼的裁判
當裁判的結果就是有輸有贏,判決結果只能大家都是輸家
◤討好vs. 討厭◢
討好與討厭真的就是一線之隔
我看了一本書,書上說有第二段故事的這種行為
或許潛意識裡,就是認為「我比你會教小孩」才會有這種越俎代庖,想幫別人教小孩的行為
看完之後我大驚...原來我的潛意識是這種狀態???
但畢竟人不是單一面向、單一行為、單一思考
所以會特別關注某人情緒並希望幫她疏通
可能有更多複雜的心理成分在裡面
有可能是同理心過剩、投影作用等等
但不管是什麼
套句量子力學的觀點:「主觀意識決定客觀存在」
你在別人眼裡就是個多管閒事的討厭鬼
當你提供了別人不需要的協助就是一種多管閒事
而這種多管閒事會讓別人覺得妳相當討厭
你可能原本只是想討好
討好自己也好(修復自己的內心)、討好別人也好(套句老人家最愛說的一句話:「我是為你好啊」)
簡而言之,多管閒事就是多管閒事
我們希望建立健康的關係,所以適當的釋出善意其實也無妨
但我們忘了人與人之間的熟稔程度,作用力和你付出的討好呈反比
越不熟的你越熱心,感覺此人非奸即盜,你是不是圖我什麼?
人與人相處,在三觀還不熟、個性還不熟、家庭背景還不熟的狀況下
觀望或許是最好的討好
◤被討厭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總急著表態
就是因為我們不想被討厭
要知道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很難扭轉
所以第一時間我們都希望能給周遭的人留下起碼不錯的印象
做自己就要被別人討厭的話,那我要做別人嗎?
不論做哪一種人都會遇到批判,那為什麼不老老實實做自己?
在第一段的故事裡,我知道我不可能改變阿嬤什麼
更不可能「教」他什麼(對他而言,我分享我的育兒觀點無疑就是挑戰/糾正/指導他的教育方式)
所以我選擇降低接觸(本來每天帶花花去樓下一起玩,改成中間帶花花去別處玩耍)
他只是一個鄰居阿嬤,我不需要被討厭但我也不希望阿明覺得很困擾
一直以來我都教導花花:你的玩具你自己決定怎麼玩、借誰玩、玩多久(別人的也一樣,但我管不了別人的阿嬤)
阿明或許會覺得不公平,他的玩具會被阿嬤下令立刻借花花
但當他想玩花花的玩具,卻要問花花而不是問我
這種不平等的狀態,我在當下也是充滿為難
但孩子的事我攬過來只是讓他們之間都免除責任
沒有學會分享但學會委屈自己滿足別人
阿明和花花一起玩這件事因為有外力介入已經有點小變質
現在借玩具還要看花花願不願意....
我真的超為難啊
但我當下還是選擇袖手旁觀(揪著心看阿明一臉難過)
回家之後才和花花討論「到底怎麼借玩具」這件事
我希望花花真心懂得怎麼分享自己喜歡的玩具給自己最喜歡的朋友
而不是因為「我媽叫我分他玩」
分享這件事沒那麼快
也不是今天教明天就會
所以在這段時間裡,我和花花都還要繼續保持被討厭的勇氣
關於《分享》這件事的作法我不希望改變,而我也無意改變其他家庭的教育方式
我們總會遇到觀念想法和自己雷同的同類人
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別人要討厭?
那就討厭吧!
#瑪莉專欄
#談情緒觀點
越俎代庖故事 在 成语故事《越俎代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