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動到穩定,從穩定到寧靜。
正念日記練習。願文字的力量祝福自己,祝福大家。
3/14
祝福親吻額頭。
大家說,今天情人節。帶不走的遺憾和眷戀,就暫且擱下吧。
我是盪鞦韆,自由自在,自由的快樂。你是翹翹板,需要有人,一起笑。襯托的笑。
我歌舞凌亂,我月影徘徊。李白,這樣孤獨,這樣華美。
生活很沈悶,但只要跑起來就會有風。身體很沈,但只有願意波動就會飛。沒有關係的,能到哪就到哪。慢慢亦漫漫。歸零以後,才知道真正的愛,必須是先愛自己。
教課空堂間總是希冀填滿口腹。而我卻重複點了一樣的東西。豢養自己的愛,渴望愛,渴望愛的那個自己。我在空白的碗裡找自己。在無邊寬容裡允許自己。
3/12
瑜伽撫平心緒波動。
瑜伽經第一章,開啟我的人生旅途。
從靈魂到肉身,從肉身到靈魂都有所連結,強大交流。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在體位法時,唯一要做的就是緩和而悠長的呼吸。觀照自己,照顧自己,勇氣以及專注。心之所在,即身之所在。覺知到心的平穩以及安詳,離開體位法後依舊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
今天很難得上六堂瑜伽課。老師學生角色交錯。也很難得覺知到身體的過度操練影響了神經系統亢奮。
柔軟中生起的勇者。願所有人練習英雄式系列,也練習當自己的英雄。是美人也是英雄。是蝴蝶也是坦克。緣起性空。無常即常。唯有好好的愛自己,關愛自己。
緣起性空是去年德中老師進階課程時,寫下給未來自己的提醒。昨天與他們相遇,反覆又找了一些文章。提醒自己,明白這是多元的世界。鼓勵自己,好好照顧自己。
3/11
覺醒的序曲。
回味昨晚跳現代舞。
現代舞或讀書是我唯一紓壓的方法。每天用身體工作,瑜伽體位法,練習規律中尋找穩定。而現代舞則是黑幕裡閉眼打開靈魂,打破四壁,真正的解放奔馳。
多次墊起腳尖,用身體,用感官本能,伸手凝視那看不見的,生活書頁留下的空白。
我們學習不思、不想。
隨舞中接納自己。允許那些擦肩而來,也允許他們離開。生命裏的某些東西都拋開。
相信自己是安全的,溫暖的。給予身體完整、完全、完滿的自由。感受自己無限的張力。這是真正端詳自己的時刻。
感謝昨晚。融化掉心中的憂患悲傷。原原本本的自己展開在我眼前。
3/9
我的天地很小。
看日影閃爍,聽鳥鳴啾啾,側倒在腿旁的小貓咪陪媽咪賴床。
早晨的太陽光裡,飄著,浮著。品嚐永痕的滋味。
落葉,話語掉落大地,在同學的沈默裡開花結果。吸氣好似外放,伸展。吐氣好似一趟回歸之旅。精細的身體、智覺、性靈往內收攝。在一吸一吐之間,慢慢的平衡自己。凝聚自己。
3/8
早上陪伴亞斯孩子。孩子一見到我立馬飛撲過來。這是我的想像。其實他是往司令台,放下水瓶和外套。終於解放身體的姿態跳躍迎接體育課。
環抱的意義,使身體,不再荒涼。
每次孩子躲懶抱我,就像魔杖揮舞,點化當下,萬物靜好 。
觀察其他老師教學,我總是想起瑜伽八支裡的誠實。練習,是心受到身體的挑戰,或身體受到心的挑戰?一心追尋老師呈現出來的肢體,或者單純的感知體驗自己,從而對體式有新的見解?
瑜伽,讓身體做靈性的修煉。安靜下來,安頓自己,安住於靈魂之中。我們讓身體和心靈做相同的伸展。
我有一個身體,但我不是身體。
#正念 #瑜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Hello Anna Tarot 安娜塔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llo,你們好,我是Anna!🍭🍭 明天就是連假的開始,如果有空的朋友,記得去放鬆走走, 如果還要上班的你們,辛苦了! Anna準備來個小旅行, 回來之後再跟大家分享我去了哪裡唷^^ 今天的測驗是關於改變, 這個改變比較是關於自己想要改變為出發點, 而不是希望他人改變唷! 如果沒有占卜到...
「走 進 靈性修煉的關係之旅」的推薦目錄:
走 進 靈性修煉的關係之旅 在 周奕瑋 Jarvis Ch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ARvelogue周奕瑋的旅人視角・瀨戶內海/豊島】
去年,我踏上三年一度的《第四回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旅程。目不暇給的一星期遠去了,我希望用文字來記錄這趟跳島旅程。
第四站,豊島下篇、豐島美術館。
豐島美術館,是旅程中讓我最震撼的地方。正確點說,應該是裡面的唯一展品《母型》/内藤礼,給了我這股震撼力。我想這是去過的人都認同的,也是我用區區一張明信片完全說明不來的感動。從踏入去的那刻開始,我就體會到連結五感的藝術品,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那是一份隱約迴盪著風聲、鳥聲、和現場迴音的寧靜;
那是一種彌漫著大自然清新的水泥氣味;
那是一片會讓你看得出神的橢圓形天外天;
那是一種表面上靜止,定過神來才發現的澎湃動能。
那,是一個讓你身處另一維度的異空間。
根據展品簡介,藝術家内藤礼運用了豐島上這片面向瀨戶內海的土地、和這個一根樑柱都沒有的水滴型建築(這是建築師西澤立衛厲害的地方,聽說他是以倒扣的方法建成這美術館,這又是另一種神奇),再融合光與風、鳥兒的叫聲、四季的改變、時間的流動,去創造這不斷變化的藝術品。當中的靈魂就是美術館中心的「泉」。這個泉是由館內不同位置不斷冒出的水珠,一點一滴結集而成。水珠透過地面的小孔,像汗水一樣冒出來,再順著地面自然的斜度,四面八方流向低窪的「泉」。泉的上面正正就是那個橢圓形天井,一條固定在這「天空」兩邊的白色幼繩,就像是一個懸浮在半空的白環,隨著風漫舞、伴著光影漂浮。走進這美術館的旅人,在這略大的異空間中,各自找尋屬於自己的角落,坐下來、再靜靜看著、聽著、聞著,感覺著眼前這個萬物之「泉」。
有觀眾曾經留言想我講講到過豐島美術館的感覺。老實說,那份震撼和感動我在離開美術館好一陣子後,仍然存留在感官中。我也很想分享那份感覺。以下內容,只是我的個人觀感,不明白不認同不理解也不需跟我說,有機會的話,就去找尋你的解讀吧。
我是一個正在追求靈性修養的人。現在算是初生嬰孩階段,但慶幸身邊總會出現老師和指引我的人。我曾經聽過一個關於靈魂旅程的概念(是SRT方向的)。簡單點說,是我們每個靈魂都源自於同一個來源(SOURCE)。為了學習、吸收、成長和進步,我們從SOURCE分裂成一個又一個不同的靈魂,繼而來到世上、展開我們的修煉旅程。每個靈魂要學習的課題都不一樣,為了特定的課題而衍生的路線和旅程都不同。我們會以不同性別、背景、身份,再帶着面對課題所需的相應才能來到這世上。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命運,都是為讓我們完成各自的課題而設定的。這概念就像打遊戲機一樣,鍛練HP要去格鬥世界,練MP就去魔法國度。有了合適的場景、相應的才能,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去KO這世要學習的特定課題。經過一世又一世、一段又一段的修煉,我們吸收到的也越來越多,我們會成長、靈魂會澎脹、會豐富、再修成正果,然後回到SOURCE。
這,就是靈魂的旅程。
這是我一直相信的概念。我們每一生都是為學習而來。在修煉的過程我們會有很多經歷,我們會把經歷記下、紀錄,因為我們會修成正果,就是多得這些靈魂旅程的經歷。
我們,是一個又一個同源的靈魂。
又或許應該說,我們本身就是源。
我們,就是那一滴又一滴的水滴,
我們,就是那個泉。
這藝術品最震撼我的,就是把靈魂旅程原原本呈現在眼前。就如它的名字「母型(母體)」一樣。
由踏入美術館的第一刻開始,我就不禁一直望著那些在不同位置冒現的靈魂水滴。
有些水滴流得很快,但去到某個位置就停頓很久。
他,應該有些該學習的課題一直學不到、衝破不來吧?
有些水滴以飛快流動,甚至撞上另一點水滴。
但就是因為這相遇,讓本來停滯不前的水滴衝破眼前的困局,再向前邁進。
他,應該在對的時點和地方,遇上幫助他的MASTERS吧?
有些水滴不是向下流,而且從兩個方向橫向流動。就像是為了先跟對方匯合而停止向前走。
最後,兩點水聚到一點,再重新向著泉進發。
他們,是在等待對方,再一起經歷和前進吧?
有些水滴,用上自己最後一道力往前。它的目的地,是另一點停滯不前的水滴,終於,它到達那水滴的地方,靠著那道力把停滯的水滴重新推前。另一點水滴也就再次展開旅程了。而用盡最後一道力的它,卻只能奄奄一息的留在那裡。不知過了多久,又有另一水滴帶著力量衝向它。這次被喚醒的是它,它被推向前,繼續前往SOURCE的路。
我,就這樣,看著這一段又一段的靈魂成長旅程。
不同的水滴,用著不同的航道、方式,不同的節奏、速度和時間,漸漸向「源」前進。在到達SOURCE之前,他們經歷的、遇上的都不一樣,
但每點水,都在成長著,澎脹著。
由一點水,成長為份量和力量都越來越大的水串,
最後回歸「泉」,成為它的一部份。
對於有接觸靈修的我來說,那份震撼,是沉著的、是寧靜的,卻是澎湃的。
這星球上有著不同的信仰,我覺得都沒關係。因為每個信仰的核心,都是想我們變成更高的靈魂。
或許你走進這美術館,只會覺得是個甚麼都沒有的水泥建築。
「哦,就是看著那些水珠走來走去吧...」
「好在有個穿窿的天頂,從那裡望出去的天空很美,最衰不能拍照....」
就算是這樣也沒關係。都是那句,人人對藝術品的解讀都不一樣。與此同時大家能獲取的訊息量也不一樣。我跟你可能就是在旅程不同階段的水滴了吧? 我也曾經只是一點小水珠,我也仍未成為份量和力量都夠強的水串,但我知道,我正努力的、踏著這旅途。
這,就是我對豐島美術館《母型》/内藤礼的解讀。為了盡量讓每一位理解,我用了最顯淺的文字和概念。更深層和複雜的就不寫了,靈修的朋友應該能理解更多的。而我的解讀,也不求大家評鑑和回應。如果你剛好跟我擁有同樣頻率的話,我只希望,我可以是那顆推動過你的水滴。
想看更多館內相片的話,可到以下的官網看看。
https://benesse-artsite.jp/en/art/teshima-artmuseum.html
https://pr-benesse-artsite.co-site.jp/picture/2?lang=en#kind_TM
正如節目中的介紹,因為館內不許拍攝,我在節目中也只能給大家看明信片。不過美術館旁的小賣店和咖啡店可自由拍攝。那裡就像縮小版的美術館,雖不及本尊壯觀,但遷就一下角度也可以拍出以假亂真的照片。另外要提醒大家,藝術祭期間入館參觀需預約,而且人很多,不預約的話機會十分微呢。進去時也不可以穿鞋子,記得留意。
這樣子,我的四島藝術祭旅程就結束了。
希望大家也能透過我的文字,感受我看過的這一片風景、經歷過的這場藝術冒險。
下一篇,對,還有下一篇。
是我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滄海遺珠篇」。
我很想去,卻又遺憾地去不了的番外、大島。
➖➖➖➖➖➖➖➖➖➖➖➖➖➖➖
提提大家,以上作品都是我2019年在藝術祭期間觀賞的。有些展品長年展示,有些只限藝術祭期間才公開。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三年一度,下一個三年展出內容也會改變,有增也有減。所以遇上的每件作品,都是「一期一會」。三年後,有緣可以再見,無緣的話只能慨嘆一聲,或期待遇上另一次一期一會了。
溫馨提示:如果想在藝術祭以外期間到豊島的話,可以在高松港坐船前往。班次由1小時~3小時不等,而且根據不同日子和月份會有班次調整,詳情可參考官網(https://www.t-ferry.com/schedule/#link01),船程約35分鐘。由於豊島距離岡山縣較近,所以亦可從岡山縣的宇野港出發,由宇野港出發的船會先後抵達豊島的家浦和唐櫃,所以大家可以自行選擇登島位置。班次約2小時一班,到家浦的船程普通船約40分鐘、高速船約25分鐘,而到唐櫃的船程普通船約1小時、高速船約40分鐘。
豐島上篇連結按此⬇️
https://www.facebook.com/343078569084131/posts/3463518653706758/
豐島中篇連結按此⬇️
https://www.facebook.com/343078569084131/posts/3469527226439234/
#JARvelogue
#日本旅
#瀨戶內海
#瀨戶內藝術祭2019
#第四回瀬戸内芸術祭
#ArtSetouchiTriennale
#豊島
#豊島美術館
#周奕瑋的旅人視角
走 進 靈性修煉的關係之旅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所有的藝術,都可以淨化這個社會與人心!】
臺北市立美術館「江賢二:回顧展」甫落幕,而藝術家的畫布仍持續綻放繽紛色彩。江賢二,旅居歐美30年、1999年返臺後在2008年前往臺東定居。
遷徙移居的生命經驗引導藝術家逐步開創風格迥異而視覺語彙多元的系列作品,而這些都在回顧展中完整呈現。
讓我們再一次走入藝術家的世界,看見當代美學大師 #江賢二 每個時期不同的光彩...
——————————————
➡嚴長壽先生談江賢二藝術園區規劃:https://bookzone.pros.is/RPM7S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文茜的世界周報》FB搶先播:江賢二回顧展。台北市立美術館.最後一天6/28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3月28日起至6月28日舉行「江賢二:回顧展」,展出藝術家從1960年代到現在的創作歷程,包含旅居歐美30年、1999年返臺後,以及2008年前往臺東定居,遷徙移居的生命經驗引導藝術家逐步開創風格迥異而視覺語彙多元的系列作品,都在回顧展中完整呈現。
江賢二(1942年生)於1965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系畢業;之後,旅居美國紐約逾30年之久。不同地區的文化與氣息,在江賢二的藝術創作中留下深刻印記。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自學院學成的年輕藝術家遠赴巴黎、紐約。異鄉追尋創作的過程中,藝術創作與生活現實無可避免地拉扯,因而留下許多色調深沉的作品。早年江賢二刻意將畫室窗戶全部封起,在阻絕自然光的狀態下完成畫作。
江賢二1990年代返臺期間,意外在過去熟悉的故鄉廟宇遇見不曾留意的創作靈感,作出「百年廟」系列,成為藝術家返臺的第一批代表作。早年旅外期間,江賢二在巴黎創作了「巴黎聖母院」系列。若與回臺所作「百年廟」系列相比,兩者皆運用深沉的畫面捕捉宗教殿堂的精神體驗,藝術家透過藝術性的創作觀點,跨越文化與信仰的隔閡、點亮動人的靈性光源。
2000年起,江賢二的創作續有發展,如往返加州照料親人期間發展出的「銀湖」系列即是一例。「銀湖」系列營造出「如海、如鏡、如雪,亦如星雲」的壯闊畫面,抽象構圖將似寫景又似寫意的景象熔冶於畫面中。
2008年江賢二遷居臺東,藝術家的畫布乍然綻放繽紛色彩,創作出「比西里岸之夢」系列、「金樽」系列。在金樽海岸的天光、海潮、濤聲召喚之下,藝術家封閉多年的窗終於啟開;如今江賢二開窗作畫,畫面中閃耀出過去時期所不曾見的光彩。】
{內文}
(藝術家/江賢二)
像今天你們在拍我工作的,搞不好又會有一個新的系列,我就乾脆就用實驗性來看看嘛
江賢二就讀師大藝術系時受教於李石樵 廖繼春,特別有感於陳慧坤從巴黎,傳遞回來藝術創作的澎湃熱情,因此一心前往花都朝聖,不計代價。
(藝術家/江賢二)
我很喜歡聞這個味道,漁港 有一點點腥味啊,因為我師大畢業在基隆教書,我就故意租一個畫室在水旁邊,每天聞那個味道,而且我那時候就在注意了,居然沒有拿到簽證(的話),我也要跳船,就是一定要出國,就是一定要到巴黎去
當時他曾在省立博物館個展,這兩幅是紀錄中最早的作品,原作已經佚失,1967年江賢二拿著單程機票離境,心想此生不會再回台灣,落地法國才知道他的偶像雕塑家賈克梅第前一年過世,隔年又遇上68學運「五月風暴」,盤纏用盡 無工可打,生活難以為繼,決定和妻子轉進紐約。
(藝術家/江賢二)
紐約那時候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很多經驗都是我們沒有想過,在台灣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的藝術形式,所以好幾年,好幾年我創作不下來
他在沒有窗戶的畫室潛心苦思,用色鬱結 筆觸深沉,全力支持先生的范香蘭,手工訂製服的生意興隆,店裏會掛著江賢二的創作。
(藝術家/江賢二)
每一年我記得九月啦,都會聯合國會開大會,那每一年日本的大使去(開會),夫人就是shopping嘛,我太太的店就在麥迪遜大道,然後(大使)夫人去看,幾乎每一年都有人問說,這個大棺材要不要賣,日本人很喜歡那個味道,很奇怪
江賢二在美國歐洲一待三十年,即使受到藏家青睞,也不願割愛作品,那些都是他棄交絕遊,修煉來的三昧真火。
(藝術家/江賢二)
1982年,我在巴黎畫《巴黎聖母院》系列,還有《遠方之死》就是棺材,我就知道說我一輩子有資格當畫家了,所以那一個系列我一張都沒有賣,(作品)都是我自己的,我比較喜歡精神性的東西,所以我每一次到巴黎,聖母院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我是想要呈現出聖母院裡面那一些,比較莊嚴的那一些光線,然後比較安靜一點的那一種氛圍
照顧年邁的父親1995年江賢二開始,比較頻繁地回到台北,因此受到時空變換流轉的火花激盪。
(藝術家/江賢二)
我已經離開(臺灣)了幾乎三十年,所以回到台北,哇 那幾年真的對我衝擊之大,就有一點像我從巴黎到紐約,在創作《百年廟》系列的時候,靈感源源不絕,「龍山寺」對我來講,小時候我記得父母親都會帶我們在那個附近,廟裡面旁邊生活的機會很多,(這)是第一次長時間三四十年以來,覺得我的藝術跟人跟土地最連結的一個系列
《百年廟》讓江賢二找到留下來的理由,反芻居住加州時的風土印象,再次讓他與昨日之我告別,發展出《銀湖》系列延續藝術生命。
(藝術家/江賢二)
那時候回台灣,已經差不多十年左右了,然後每天悶在台北工作室嘛,所以到後來有一點累了,就想到還是搬到海邊來,一開車從宜蘭 花蓮到這邊,有一個朋友正好在我下面附近,已經有一塊地了,我跟我太太就馬上決定說就是這邊
(藝術家/江賢二)
我說你可以帶一本書,買個便當,然後可以混個四五個鐘頭,一大早沒有人的時候很棒。《比西里岸之夢》靈感是從三仙台那一邊原住民小朋友,那時候嚴(長壽)總裁為了輔導他們小孩子,讓他們放學可以不用在外面亂跑,就大家就有時間集中在一起學習音樂 學習打鼓,系列就用《比西里岸之夢》有好朋友形容是我,台東這一個《比西里岸之夢》的系列,是「臨老入花叢」,其實我是在畫整個台東的大環境,我生活的環境,那這些顏色 這些空氣,花花草草的顏色都會影響我
(藝術家/江賢二)
你看(北美館)這一個空間,這次為了這個回顧展做的幾乎跟《比西里岸之夢》又不一樣,這一個系列我把它稱作《金樽》春 夏 秋 冬,越來越立體,跟立體 跟空間 跟光線甚至跟地景都有關係
(藝術家/江賢二)
這個園區,然後我們在一兩個月以後,就會開始蓋我的新畫室,我的新工作室,然後一個陳列室,我把它叫成教堂,差不多十五六米高,我是希望說可以讓它藝術品掛在裡面,感覺有一點像我們到教堂 到修道院,光線有兩個天窗讓它灑下來,然後看到藝術品,我們也規劃了一個叫駐村藝術空間,不管從台北來的藝術家,或者是日本,甚至是美國來的藝術家都可以有機會,在這個大環境裡面,安靜生活一兩個禮拜,然後回到自己的地方,我相信一定會有不一樣的衝擊力,不一樣新的作品出來。
(藝術家/江賢二)
我(回顧展)最後一件作品,是一個比較不一樣的媒材是立體的,配上馬勒 我最喜歡的音樂家第五交響曲慢板樂章,我取名也叫《淨化之夜》,我一直都相信,所有的藝術,都是可以淨化這一個世界,淨化人心的,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會跟我同感。
走 進 靈性修煉的關係之旅 在 Hello Anna Tarot 安娜塔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ello,你們好,我是Anna!🍭🍭
明天就是連假的開始,如果有空的朋友,記得去放鬆走走,
如果還要上班的你們,辛苦了!
Anna準備來個小旅行,
回來之後再跟大家分享我去了哪裡唷^^
今天的測驗是關於改變,
這個改變比較是關於自己想要改變為出發點,
而不是希望他人改變唷!
如果沒有占卜到現在適合改變,
不代表以後不適合唷!
很多人問Anna,現在占卜的結果,
未來有沒有機會改變呢?
答案是:當然有可能囉!
因為我們的意念也可能轉變、環境也會改變,
所以,一切都順著流走囉!
謝謝你們給Anna的支持與回饋,
你們的留言和需求我都有看到,
有時候因為太忙,
可能隔了好多天才回留言,請多多包涵!
如果有漏掉你的留言沒有回應到,
但你很希望Anna給你回饋的,
歡迎私訊我唷!!
再次感謝大家!
💃💃🌾💃💃💃🌾💃💃💃🌾
我們在這裡相遇即是有緣。
👉👉Anna的占卜理念
首先我先說Anna塔羅占卜的理念,
如果能接受,再進行預約唷!
👉👉因為Anna本身是學心理諮商先(六年前),然後再接觸靈性學(三年前),
所以我的塔羅風格不定位在算命,
而是陪談+以塔羅牌輔助各一半,我習慣用的這副托特塔羅牌比較偏靈性學習,所以,有時候它反應的是內心裡面可以怎麼調整,而不希望當作是算命、或先知道自己的未來命運這個走向唷!
當然Anna也有學習偉特塔羅牌和奧修禪卡,
目前最喜歡托特塔羅,
再來是奧修禪卡。
偉特塔羅在牌面上給的訊息有時候蠻清晰的,
但Anna喜歡藝術,所以覺得托特最美啦!
(個人偏好)🍭🍭
如果算命的話,
我想紫微斗數或星座命盤可能更精準些。
💃💃💃🌾💃💃💃🌾💃💃💃🌾
塔羅是一個屬於靈性的東西,有時候你覺得它很準,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意念影響它的結果。
(不一定是妳想測的那個人的意念,畢竟人有自由意志,我們不能像個偷窺者一樣去得知他人意志,而且思緒瞬息萬變,只能說用塔羅呈現的牌面,輔助你更深層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但是,關鍵還是在你身上!!!💪💪
Anna的心靈塔羅,就是走心靈路線,
我相信要周遭的人事物有所改變,
最重要的是先修煉自己,
回到自己的內心,
然後,「為自己的選擇做決定」!
Anna幫你看牌、解牌,塔羅有心靈建議的方向,
請不要把要怎麼決定的力量都交給Anna做決定:「那Anna,妳告訴我該怎麼辦?」
那你就把生命的選擇權交給他人了!
這樣,你在經歷的事情當中,
沒辦法體驗成長,下次可能又會經歷類似事件,
因為,你的人生功課沒有做完,老天爺是不會放過你的!🍭🍭
所以,有些人在詢問問題時,我已經感覺到你問跟對方的關係裡,對方已經很不珍惜你了,
或答案很明確了,
Anna反而會勸你不用占卜,
因為我聽你講時就看到答案了,
如果還不直接給你一個建議,那我良心過不去,
這筆費用Anna寧可不收。
除非你和他的關係真的是若即若離,
有時開心,有時他又讓你猜不透,
那可以抽塔羅牌做為參考!
只是參考唷!!
因你還是要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啊!哈哈~
🍭🍭🍭🍭🍭🍭🍭🍭🍭
👉👉時間限制
再來,塔羅牌比較適合算近期的事情,
通常3~6個月的事情感應最多,
最長就是一年,
假如超過這個期間的問題,
可能就超過塔羅牌的服務範圍囉!
💃💃💃🌾💃💃💃🌾💃💃💃🌾
👉👉問跟他人關係的限制
所以如果要問跟他人的關係,
👉(×)塔羅不能算:他是否愛我?
👉(O)而是可以探討:兩人關係現在的狀況如何?
👉(O)或是心中想的那個他目前對兩人的關係看法如何?
所以我希望可以是討論的方式進行,
而不是Anna鐵口直斷唷!
🌱🌱🌱🌱🌱🌱🌱
💃Anna安娜的靈性直覺怎麼開啟的:
🍀某天陪朋友去測字算命,我們走進一間長了藤蔓、花朵的小木屋,那裡有位睫毛灰白,眼神慈祥的老太太。
👼她一看到我就說:“小姑娘,妳能看穿別人的靈魂”!
那時我不懂那是什麼意思,也覺得很疑惑。
後來有次失戀,太痛苦了,我想要尋找原因,就去上了塔羅牌課,沒想到,眉心輪、心輪就此打開... ...🙌
🌷🌱 🌷🌱 🌷🌱 🌷🌱 🌷🌱 🌷🌱
如何找到更多Anna塔羅的網頁
FB:Anna安娜塔羅
IG:hello_ms_anna
👉塔羅諮詢服務請私訊
e-mail: helloanna520@gmail.com
Line@:http://line.me/ti/p/%40bzn6149s
微信ID:annahelloanna520
最後,有人會想要上Anna開的塔羅工作坊嗎?
因最近有幾位朋友詢問,
如果你有興趣的麻煩留言讓我知道,
也跟我說什麼時段你們方便,
Anna來思考一下方式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vdVdlLnDb0/hqdefault.jpg)
走 進 靈性修煉的關係之旅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秘修學徒的高等靈性修練法門》柿子文化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吳若權#幸福書房#靈修我們的生命體驗將必須超脫於個人之上你的觀點才會開始投向更高的境界將你的生命中心轉移到靈魂的深處傾聽到發自內在的聲音今天 ... ... <看更多>
走 進 靈性修煉的關係之旅 在 福音閱覽室- 【 #新書預訂:《走進靈性修煉的關係之旅》】 繼 ... 的推薦與評價
新書預訂:《走進靈性修煉的關係之旅》】 繼忠同學完成靈性修煉尋覓之旅, 再次踏上新旅途。 今次佢將會走進「關係」之中, 默想自己與他人、世界、和神的關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