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已經多久沒有見證如此旋風式橫掃的國片票房奇蹟了,四月一日上映至今已突破一億六千多萬的成績,連續好幾個平日單日皆創下千萬票房,單單第二個周末假日,全台三天衝出六千多萬的驚人數字,最近天天瞠目結舌盯著每日統計,兩億大概這禮拜結束後就會是囊中物,而且,還只是開端。目前已經不是兩億或者三億票房的問題,是究竟會可怕到創下什麼樣的紀錄,第一次觀賞後用「氣勢萬鈞」來形容《當男人戀愛時》,這四個字,不但體現於茄子蛋的音樂、兩位主角的愛情故事,更體現於這部電影逆勢成長的驚人數字,讓人不禁開始思考,縱觀今年破億的賣座國片中,到底什麼樣的電影,在行銷不遺餘力之餘,創造出的渲染力會足以令觀眾們難以抗拒,甚至是趨之若鶩。
⠀⠀⠀⠀⠀
這一路想來真的不可思議,還在文章中寫道,數月前,第一次見到導演殷振豪時,內心暗自訝異,態度客氣謙虛,外表斯文清瘦,與預期的「豪邁」、「粗獷」等形容詞天差地遠,乍看之下絲毫不像是拍出多支如此草根味濃烈的創作者,被反差勾起的好奇心也因此油然而生。這位與我同年的年輕導演,竟然有能力完美揉合詞曲、歌唱、演員加上影像的魔法,竟然讓不識台語的孩子開口唱起了台語歌,讓不理解台灣味的外國人淚流滿面,那些滄桑,混濁,懊悔,驀然回首,欲說還休,都成了五味雜陳的醍醐味,在心底,在眾裡,揚起陣陣漣漪。
⠀⠀⠀⠀⠀
目前為止院線看了三遍,並不是說無懈可擊到值得一刷再刷,但整個過程都是舒服、輕鬆、享受且沒有壓力的,心甘情願沉醉在這樣老派的世界裡,有台味,有俗氣,有純真,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密感,純真很稀有,所以才需要好好珍惜。
⠀⠀⠀⠀⠀
而在相同的時間點三度落淚,偏偏不僅止於愛情,更是其背後的親情,蔡振南與邱澤的壓軸對手戲,這條故事線寫的好,真的很好。愛情從世界邊緣將他找了回來,浪子再「飄撇」、再灑脫,其實都有放心不下的人,他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呵護著你,你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關心著他,如此無法斬斷的羈絆讓我們理解到,即使生命走到盡頭,人生也不見得就是終點,會有更多的溫柔,覆蓋在遺忘的模樣、日常的笑容裡,愛情,親情走到最後其實都是同一個輪廓。此刻花正盛開,且看此時陽光。
⠀⠀⠀⠀⠀
翻拍是這樣的,不比原創劇本輕鬆,多數原創劇本也並非無中生有,總是鎔鑄了創作者自己的過去、他人的經驗,以及無數前作的影響在其中;即使是改編作品,《當男人戀愛時》徹頭徹尾為一部屬於台灣囝仔的故事,無庸置疑,擁有一部好的台灣電影,並且得到主流市場的廣泛認可,絕對是大家所樂見的,能寫下今天的紀錄,除了恭喜還是更多的恭喜。
⠀⠀⠀⠀⠀
⠀⠀⠀⠀⠀
⠀⠀⠀⠀⠀
▍延伸閱讀:
⠀⠀⠀⠀⠀
《當男人戀愛時》,但願那海風再起,只為那浪花的手。
https://bit.ly/3dTBw7I
走到盡頭翻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直覺得 #天橋上的魔術師 是部很難推薦的作品,不只是因為它打破了現在電視劇慣有的節奏與直白,更因為它所觸及的議題會令有些人感到不適甚至是厭煩,但看完最後兩集我還是很想說,這是今年不容錯過的好戲,從幕後的細膩到田調的紮實,從導演的調度到演員的演出,都讓人在沈浸於故事之餘,更深深為整個劇組的用心而感動。
#戲劇就是最強大的魔術
「這部戲就像三百多位劇組人員的讀後心得,不只是編劇,包含攝影、美術、造型,每一個人都讀了這本書,再用他們的專長去理解它,每一個呈現出來的細節,都是對吳明益老師的致敬。」——《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記錄》
身為吳明益老師的書迷,《天橋》更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也曾經覺得這大概是最難翻拍的一本,除了要如何完美還原已經消失近三十年的中華商場,書中散文式且諸多留白的寫法,沒有明確的故事線,不同短篇的角色亦無太多連貫,都使得連續劇化變成一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文學作品的改編都會面臨到一個最大的問題,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在讀到同一段文字時,腦海可能會浮現一百種想像,但影像化就必須將那些想像定型成一個具體的畫面。改編作品就像是劇組的讀書心得,當然一定無法滿足所有讀者的想像,但我始終相信,一個「有愛」的改編,就能讓人看見原作的光芒與力量。
而我要說,我深深為這個劇組的「讀後心得」給折服。為了增添戲劇性跟故事黏著度,劇組的確添加了許多原作所沒有的情節,但當我辨識出某些拆解的元素出自書中哪些篇章時,反而有種發現彩蛋的樂趣。而小黑人、石獅子、斑馬等特效場景的呈現,更是超乎我所想像,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第九集,用泡泡的聲效取代具象化的金魚,還有最後整個台北被潮水淹沒的畫面,讓人在如夢似幻之中感到難以言喻的哀傷。我就像劇中的孩子們那樣,心甘情願的沈迷於劇組所創造的魔術裡。
#生命的故事請小心翻閱
「博取觀眾的眼淚對職業編劇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任務——事實上,哪個人生命史攤開來不是累累傷痕?但既然是生命故事都應該被小心的翻閱,不是騙取眼淚的工具而已,我更希望這個劇集就像是觀音一樣,某句對白、情節,安慰到某個也有自己故事要說的觀眾。」——楊雅喆
電視劇不只將小說拆解,更將人物深化延伸,雖然說從第三集起都能看見導演想帶入某些議題的企圖,然而對我來說,那些並不只是某些人所嘲諷的「政治正確」,而是藉由這些角色所面臨的生命難關,讓觀眾能有所反思與體悟,或甚至是被他們的勇敢給鼓舞。
第三集與第八集,藉由阿猴、小蘭、阿派的三角關係,帶出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的性向摸索,以及如何面對走到盡頭的戀愛。第四集與第五集,在國家監控所造成的悲劇下,更深入想談的是該如何讓孩子接受親人的逝去,排解只有自己倖存的愧疚感。第六集的小八與Nori,帶出跨性別者所面臨的歧視與痛苦,第七集的點媽則因為拒絕理解而永遠失去了孩子。第九集的特莉莎隱晦談及了近親性侵的殘酷,第十集的小不點則被父母的偏心與失職給深深傷害......
我想每個人都能從這些故事中找到幾個共鳴點,那些為了劇中角色所流的眼淚,或許也是為了曾經受傷的自己而流。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楊雅喆導演選擇要溫柔地訴說這些失去,如果成長就是一連串的失去,那麼至少讓我們懷抱著一個希望,那些從我們生命中消失的人,都還在某個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活得好好的。而曾經傷痕累累的我們,有一天也能變好的。
#消失才能記得曾經擁有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吳明益
這部戲從來就不是紀實劇,因為故事從來就不等同於記憶或歷史,故事只存在於記憶模糊之處,因為那份說不清楚的留白而美。魔術師是誰?99樓在哪裡?那些消失的人是離開或者死掉了?每個人其實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我們的記憶就是魔術師,幫我們美化過去,淡化曾經受過的傷。99樓就存在我們的心裡,那些在我們生命中突然消失的人與東西都在那裡,只要我們還記得他們最美好的樣子,那就是真正的擁有。
走到盡頭翻拍 在 黃泱綾 Naom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要來分享一部很感人的電影
在1月4日即將上映了!!
由小說翻拍的《旅貓日記》完全是貓奴會為之瘋狂的電影🎬
✔️跟以往不同的是,這部電影有幫貓咪配音唷!
作者有川浩將貓咪「擬人化」完全是以貓咪的視角、心情、口吻來表達,很好笑很生動。
老實說,開演大概5分鐘我就落淚了😭,因為電影裡有一個橋段拍出浪浪流浪在街頭會遇到的危險。
我會難過是因為我明白當浪浪發生意外,你卻無能為力的保護牠們,在劇情裡的男主角「悟 」他是個貓奴,因為一些意外讓他更加呵護貓咪,但是人生卻會面臨很多現實面,是無法改變也無法強求😔
直到遇到「奈奈」又改變了他的人生。
只是說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還是會面對生老病死,緣分走到盡頭如何放下?故事很溫馨,不求結局是什麼,光是過程就夠讓我刻骨銘心,頻頻掉眼淚了🥺
有一段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就算流浪牠也要守在悟的身邊,再怎樣辛苦,牠還是會找到悟,就為了短暫的相聚,於是我又飆淚了....
這部電影,會顛覆很多人對貓的刻版印象,貓一點都不無情,牠們是有情緒的,有感受的,可以感受到牠的快樂,悲傷,生氣,即使牠們都是一種表情。
當牠認定你,牠會把全部都給你,貓對我來說是需要用內心去感受牠的,這點一直都是很多人不明白。
裡面的奈奈,用近牠的力氣就想要陪伴在悟的身邊,即使是安安靜靜的待在旁邊牠就很滿足了。
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好!
我們人身邊擁有非常多的朋友家人,但是「牠們只有你」所以養了牠們,就要愛牠們照顧牠們到終老。
當然我不能劇透啦,因為裡面滿多點很催淚,要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推薦給你們唷~~~
【旅貓日記】2019年1月4(五)上映快去看吧!
#旅貓日記
#catch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