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孩子主動分享情緒的時刻」
-
你曾經留意過,孩子是用何種方式,試著和你聊心事嗎?
-
「睿睿!」我和孩子開心的用相擁打招呼
原以為睿睿這次也會急呼呼地拉著我的手
要和我分享他的積木傑作
有些意外的是,睿睿微笑地看著我說:
「小羊老師,我今天有一件傷心的事」
即便睿睿的表情毫無異樣,心情也沒有不好
但我的情緒雷達還是響了起來
放下手邊的東西,很快蹲下來平視睿睿
讓他感受到,我很重視他所開的話題
「怎麼說?發生什麼事了呢?」
睿睿說,他從玩具箱裡找到一根很漂亮的魔法棒,他很珍惜
弟弟看到也很喜歡,吵著也想玩
睿睿便借給他,千叮萬囑要保護好
沒想到
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弟弟把魔法棒敲斷了
上面的星星和下面的棒子直接分離
-
「那是我好珍惜的…」睿睿的表情越來越沮喪
「弟弟以為塑膠不會壞掉,就一直敲,我叫他不要敲,他還敲」
在一旁聽著的弟弟,有點內疚、又有點委屈的說:
「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它會破掉」
「弟弟不是故意的,他以為只要不是玻璃,就不會破掉了,沒有想到會壞掉」
我先簡單闡述了一下弟弟的立場,再轉頭和弟弟說:
「那是哥哥好珍惜的,他也提醒你了」
「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可是哥哥因為魔法棒壞掉,也真的很難過」
「塑膠雖然掉在地上不容易破掉,但用力敲還是會壞掉的,你知道了對嗎?」
弟弟用非常微小的幅度點點頭,不太敢看哥哥
哥哥無奈又沮喪,看著其他地方,空氣凝結了幾秒
-
「後來魔法棒去哪裡了呢?我可以看看它有沒有機會被修好嗎?」
我打破沉默,與他們一起思考─還有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事?
「阿嬤丟掉了,因為接不回去,黏不住」
看來魔法棒被宣告死亡了
哥哥理性地說著
但身體還是誠實主動地動了起來
牽著我的手,帶我來到魔法棒所在的垃圾桶前
我撿起還是乾淨狀態,但頭身分離的魔法棒,端詳思索著
「我想到一個辦法!雖然沒辦法變回原來的樣子,但我想到新的點子了!」
哥哥一聽,眼神帶著些許期待
不只是想要玩具被修好的期待
更多的是,他感受到有人真的在意他的失望與難過
他的遺憾被重視了,而且願意陪他一起想辦法
除了恢復原狀,原來還有其他可能與希望
-
最後,我保留了上面的星星,黏住底部的破洞,改造成了水晶球
過程中,弟弟也主動過來說要幫忙,用小小的手指努力固定著
哥哥在一旁看著,最後也加入改造:「我可以負責黏這裡嗎?」
完成後,兄弟倆都很興奮,七嘴八舌研究著這顆水晶球的玩法
「太好了!我們一起把它變得更酷了,弟弟也有很努力地主動幫忙修理唷!」
我偷偷強調了弟弟的努力
想讓哥哥心中隱約怪罪弟弟的情緒,有些釋放與釋懷
「謝謝弟弟」哥哥真誠地說著,寵溺的抱了弟弟
弟弟傻笑後,也一直稱讚著哥哥的水晶球
事情便暫時告一段落了
-
如果當下,我沒有選擇與他們一同專注此事
只是聽了、給些反應,就繼續其他活動
也許兄弟倆的情緒,也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
一樣可以開心玩、一樣時間久了就忘了
情緒本就來來去去
透過其他活動,讓哥哥轉移注意力,也是種方法
🌟但當下,我更想好好珍惜與把握
孩子願意主動和我分享心事的瞬間🌟
他懂得情緒與因果了
他試著努力過但落空了
他感受到失望委屈,但還沒想到方法解決
他信任我,願意和我分享這些歷程
因為他知道,他收到的會是他需要的同理與反應
🌟他不只是在分享心事,更是在求助,與產生學習同理、愛人的機會
|
.
我們不是要修復痛苦,而是要照護痛苦—梅根·德凡
˙
|
❤️修復與治癒的力量來自個人內在。
比起修好玩具、修好孩子受傷的心
我們更能把握機會的,是以身作則讓孩子感受
我們是如何照顧別人受傷的情緒
如何與他們同在
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讓孩子感受,原來可以這樣被愛著
❣️往後,他也會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這樣去愛人
#質感教育 #質感同理
#因為感受過被好好愛
#更能學會如何好好愛
#把握與孩子質感的交心時刻
#小羊老師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八章---拒絕快樂成癮~徹底掌握恐懼 認清恐懼的目的,並不是要把恐懼從生命中拔除,我們要做的就僅僅是理解它,讓它轉化成生命的能量。換個角度思考,恐懼也幫助我們行事更謹慎,告訴我們:原來我們已經站在原本舒適圈的極限了,我們可以再往前,我們有機會再進步。 賽可樂姬精心為本書製作專屬的APP聲音書,...
質感教育 在 小羊老師 T.M.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彷彿一切努力歸零的自己」
-
防疫警戒持續進行
努力協助孩子適應居家上課
努力生出工作所需的線上方案
努力在家庭、工作、教養中找平衡
努力讓自己擠出一咪咪喘息時間
因應環境劇變而付出如此多努力的你
一切都還好嗎?
關注孩子的內心
陪伴、引導孩子與情緒共處
讓孩子學習,無論身處何種變化中
仍能與自己保持連結、好好愛自己
這是我們很常在聊的
🌟但如同飛機上的安全守則所寫:「救人前先自救」
◤大人協助自己安定的過程
也會是孩子觀察、模仿與參考的例子
◤當孩子能看見身邊的大人
是如何找方法照顧自己、穩定自己
◤孩子也會學習到
當自己遇到變故或脆弱時
可以如何照顧自己
-
因此這次,我想要只邀請你
為孩子努力付出、盡力守護的你
需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務的你
也還在努力適應劇變的你
一起感受,內在最誠實的聲音
-
因為改變,需快速做出各種因應與調整
原本逐漸步入正軌,卻說變就變的衝擊
面對這些,你的心,都還好嗎?
-
曾經覺得自己的情緒管理越練越好
卻在與孩子、家人密切相處幾個禮拜後
那彷彿瓦斯般,一點火花就會觸發爆炸的自己
又突然回來了
曾經覺得自己日漸強壯、愈發有份量
拚上一切付出的自己,終於快要換得實質上的收穫
卻在突如其來的大環境改變中
彷彿再次被生命欺騙,又將淪為一場空的焦慮與無助感
好不容易揮別的,徬徨無力的自己
又突然回來了
-
「以為有在進步的自己,原來沒有…」
💔你的心裡,有冒出過這樣的聲音嗎?
-
這些焦慮徬徨、挫折無助、憤怒無力,都是真實存在的
但它們不是你,也不代表你
這些情緒,是失望的產物
而失望,是一種結論
當我們發現
生活劇本沒有照著我們想要的演出
那些脫稿演出,又不是我們期待的樣子
理想與現實間產生落差
使我們覺得,這些「脫稿」的改變都是「糟糕」的改變
我們對生活失望、也對自己失望
-
然而脫稿,就代表糟糕嗎?
這是客觀事實,還是腦袋的經驗談呢?
-
|
.
有意識的經歷無常,可以提升生命的韌度
˙
|
-
當我們能有意識地看見
過去的自己、曾經以為的自己
理想中的自己、實際當下的自己
當我們能有意識的覺察
曾經確切經歷過的、成為過的
現在正在經歷著的、成為著的
便會發現,我們曾走過的痕跡
並不如沙灘漫步,稍不留神就被海浪洗去足跡
🌟反而像一場充滿可能的冒險遊戲
先是在同一塊地圖裡累積經驗值
隨著任務破關,逐漸升等
直到地圖全破關,即將啟程下一塊新地圖
舊地圖會消失,我們也不再需要回到舊地圖
❣️看似一切擁有都歸零的自己
❣️實際上卻是帶著
在上一塊地圖努力累積的所有經驗
以更高等的自己,前往新地圖破關
-
人生瞬息萬變
每一個曾做過的努力
都會好好留在專屬你的存在裡
也許過程起起伏伏,影響了自信心
但,親愛的、正在看這篇文的你
請相信
自信心是終生不斷變動的歷程
看似高高低低的曲線
從整體來看
又會是一種逐漸向上、趨於平穩的狀態
-
當我們遇上了改變、遭遇了失望
當我們開始懷疑起自己曾經的努力與價值時
💖讓我們學著接納自己:
「我感覺很糟糕,我可以看見、接納自己的感受,但我還沒有放棄」
✏️讓我們試著寫下來:
我在發生什麼事的時候,感覺自己很糟糕?
為什麼我在這個狀況下還能這麼努力?
而面對生命如此有韌性的自己
我能不能感激自己看見自己?
為自己擠出兩滴感謝的眼淚?
-
🌟宇宙中有許多需要歸零的體驗與任務
但人從出生開始所經歷、做出的一切
都會持續累積著
🌟看似又遇上相同任務
但不同時刻的你
會用不同狀態的自己去破關
獲得新的領悟與詮釋
-
👇請幫我問問自己:
「是不是無論我做的夠不夠好、別人如何評價我,我都是個值得被愛的人?」
-
不論你心裡的答案是什麼
我都想堅定的告訴你
是的。
你的努力都存在意義,你值得被愛,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自己
你做得到,我愛你。
#質感教育 #質感內在
#相信自己走過的一切都有意義
#相信每種改變都是新的機會
#我們都值得被愛
#也都有能力選擇愛
#小羊老師TML
質感教育 在 小羊老師 T.M.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何自由啟動正向念頭與負向念頭?」
-
為何,壞事總是比好事,更容易記得?
為何,好常沒辦法自由控制正向念頭與負向念頭的出現?
-
你曾經遇過
孩子執意要自己穿鞋,不給幫、不給碰
就算軟硬兼施的表明急著出門了
孩子還是專注在自己的穿鞋世界裡嗎?
你曾經遇過
孩子堅持要完成手邊的作品或遊戲
就算喊了千萬遍
孩子仍無動於衷的繼續手邊動作嗎?
你曾經遇過
伴侶太專注在完成某件事
忘了洗澡、直接睡覺
隔天簡單換個內衣褲就直接出門嗎?
你曾經遇過
家中長輩堅信著某種觀念
即便你化身流言終結者
傳了各種參考資訊過去
長輩仍然堅持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嗎?
-
這些時刻來臨的瞬間
第一個跑進大腦的,是哪一種念頭呢?
是油然而生的憤怒、煩躁、指責
是會心一笑的欣賞、觀察與好奇
還是兩種聲音穿插呢?
-
有趣的是
負向念頭,似乎是最快產生的
-
也許是社會制約
也許是身邊家人們也是這樣長大、這樣教育
也可能是因為大腦的保護機制
為了幫助我們在最短時間內
判讀可能對我們生存造成危害的情況
比起正向情緒與記憶
‼️負向經驗會更容易烙印在心裡
並在事件出現時,立即連結上相關的負向經驗
幫助我們閃避可能的風險
-
280萬年以來,人類天生就有預設的軟體—「生存軟體」
古老的模式對於存活或被殺掉,是帶有責任且非常重要的
然而今天,由於它不斷督促大腦去尋找可能出錯的事
或可能對生存構成威脅的事物,導致實用性大不如前
它總是不斷尋找可能傷害你的東西,這樣你可以選擇戰鬥或逃跑
結果導致
‼️大腦演化成可以很快從「壞經驗」中學習
⁉️從「好經驗」中學習卻很慢
舉例來說😡😡😄😄
研究顯示,我們辨識生氣表情的速度比快樂表情快很多
就算我們只是瞥到😡生氣的臉孔😡(只要1/10秒),還未能有意識的讀出那些表情,但大腦中處理情緒和形成新記憶的部分,就已經活化了
心理學家一再發現
大腦會自動觸發負面的情緒,因為相較於程度相當的好事,大腦對壞事的反應較快速、持久,而且更強烈
《摘自:6分鐘日記的魔法:最簡單的書寫,改變你的一生》
-
|
.
我們的大腦有負面的傾向,使得它就像壞事的魔鬼氈和好事的不沾鍋塗料
—Rick Hanson,美國心理學家
˙
|
因此,人類在看見一件失去掌控、不如預期的事
尤其是可以針對特定對象時
很常瞬間反應:「為什麼你不…?」、「他應該…啊!」
-
但,為什麼他要? 為什麼他應該呢?
-
我們所處的世界裡,充滿了二元對立的例子
黑與白、好與壞、美與醜、光與暗
然而,這樣的世界裡
卻不是每件事、每項元素
其對立面的數量都是對等的1:1
一個正向念頭的對面,通常不會只有一個負向念頭
而且似乎,負向念頭的數量,很常是正向念頭的好幾倍
以孩子固執穿鞋為例
❤️正向念頭可能是:
「瞧他堅持的樣子,他真的很想學會這件事,好可愛!」
🖤負向念頭可能是:
「他到底在堅持什麼,又不給人幫,我直接幫他不是快多了嗎?浪費時間」
「他看不出來我在趕時間嗎?等等遲到很麻煩欸」
「怎麼連穿個鞋都還不會,都幾歲了天哪!」… 等等
-
為什麼呢?
這些負向念頭的根源,來自哪裡?
-
🌟也許,來自覺得「自身權益受損」的恐懼
覺得自己的生活被影響了,失去控制感的焦慮與恐懼
覺得自己得冒著需要面對麻煩事的風險,對需面對的未知處境而恐懼
又或者,因覺得自我價值受損,而產生無助與恐懼
─我孩子的表現,代表著我是否是個有價值的成人
─他好,表示我很好
─他表現的不如我預期,我則對自己感到失望
|
.
愛是滿。
是不斷注入、煥發的過程
恐懼與憤怒是缺。
是不斷缺少、啃食的過程
˙
|
下次當大腦又太想保護自己
迅速送上負向念頭時
讓我們試著理解大腦的用意,感謝大腦的保護與努力
同時也試著感受,除了憤怒或恐懼,我們還有沒有別種思維可能
─這時候,如果是愛,會怎麼選擇?
#質感教育 #質感內在
#改變大腦習慣新挑戰
#獲得嶄新的視野
#在關係中獲得內在自由
#愛一直都在心裡
#等待你允許他與大腦合作
#小羊老師TML
質感教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八章---拒絕快樂成癮~徹底掌握恐懼
認清恐懼的目的,並不是要把恐懼從生命中拔除,我們要做的就僅僅是理解它,讓它轉化成生命的能量。換個角度思考,恐懼也幫助我們行事更謹慎,告訴我們:原來我們已經站在原本舒適圈的極限了,我們可以再往前,我們有機會再進步。
賽可樂姬精心為本書製作專屬的APP聲音書,請到手機軟體應用程式中,搜尋「賽可樂姬」。或至官網掃描QR Code前往下載。
官網網址:http://www.koob.com.tw/
欲購買此書,可前往:
金石堂:http://bit.ly/IhTbQr
博客來:http://bit.ly/I56P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