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命危機 #DoorLock #驚悚 #獨居
這部電影的分鏡跟剪接真的很棒,前面在處理女主角發現常有人來敲門或是試圖打開自家門鎖,還有似夢非夢的部分,一點一點用很日常的方式(所有人都會遇到,甚至會因此緊張或焦慮的聲響與動靜)來堆疊緊張感
劇情雖然中規中矩,但是剪接很棒,所以緊張感真的很夠,看得人忍不住疑神疑鬼,總覺得每個出現的角色都有問題。最後揭露的真相讓人一方面恍然大悟一方面覺得女主也真是太倒楣了根本特別吸引變態(犯人則非常符合推理原則,會讓人下意識排除)
基本可以當分鏡示範了阿,看完的感覺是:自力救濟很重要,要會自救
另一方面是深刻感受到單身女子的困擾,一個人住,工作收入還沒辦法長期穩定的時候即便是覺得住處不太安全也不一定有能力搬去其他地方,這部分超寫實的阿
#運用蒙太奇與剪接手段製造懸疑
#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變態
#推理小說慣用手法 #癡漢變態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短評 #影評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粒方不插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76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本片取材自DC最著名的反派人物「小丑」,DC小丑起源電影。《醉後大丈夫》導演陶德菲利普斯擔任製片、編劇與導演;繼傑克尼克遜、希斯萊傑與傑瑞德雷托之後,瓦昆菲尼克斯成為在大銀幕上第四位接下「小丑」這個角色的演員,看他如何從一個失敗的喜劇演員,一步一步成為高譚市最邪惡、最頂尖的...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的推薦目錄: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Wei-Lun Hsie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新聞] 「東西被動過」孔曉振個人套房遭變態入侵- 看板KoreaStar 的評價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人會迷信,來自恐懼; 人要相信,才會無懼。 >>時間不會重來 ... 的評價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夢》46.負面情緒與恐懼是真正的毒素。物質與反物質。夢中 ... 的評價
- 關於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3招應對Instagram、Facebook「社群媒體焦慮症候群」! 的評價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Novel小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誰在門那邊 Into the Darkest Corner》
By Mr.V
《玻璃王座》短評抽續集: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1544865636046/
書友們對於夢中情人的定義是什麼?
或許對很多人而言,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
體貼和關心是最重要的一部份
長相才是附加價值,綜合以上所談論的條件
斷定這人是自己狗屎運千百年才能運到真命天子(女)XDDDD
但是對方所給予的 <3 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書中的重點是恐怖情人,對方愛的無法自拔
他想要妳、擁有妳、束縛妳
二十四小時待命就像是便利超商不打烊
只為監控妳的一舉一動
不要以為是對方嫉妒他人能看見妳的眼眸燦笑
而是他憎恨妳竟然除了他還能對別人笑 :)
恐怖情人是現在最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因為沒有人能夠全盤認識一個人
加上不知道對方的能耐 o.O ,能瘋狂能到何種地步
亦步亦趨的緊追在後,卻又保持距離讓他人無法發覺他的怪異
因為如此讓凱瑟琳產生嚴重的強迫症和恐慌症
使她必須不斷回頭,祈禱不會看見令她畏懼的身影
使她必須不斷檢查,拜託不會看見令她驚駭的改變
愛情的渴望使人盲目 B|
書中也有提到李對凱瑟琳第一次施暴時,她選擇回到他身邊
因為凱瑟琳害怕自己無法再遇到一個(表面)那麼愛她的男人
人人都不想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所以她也選擇放棄安全離開,繼續待在他的身邊
愛情是人人一生中都想追尋的情感,帶來的物質更是無法言語
但是有時尋找的寶藏有可能只是危險的開端
除非自己也是屬於其中的一份子,不然不要輕易開啟
想必誰也不想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家中的變化,不是嗎?
----------~分隔線~----------
書名:誰在門那邊 Into the Darkest Corner
作者:伊莉莎白.海涅斯 Elizabeth Haynes
譯者:韓宜辰
出版社:麥田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9月28日
橫跨愛與暴力兩界,穿梭正常與幻覺之間,占有慾與檢查狂的極致衝撞。
一份無所不在的愛,帶來的不是幸福甜蜜,卻是挑戰你的理智,緊踩你的神經!
凱西每天下班後都選一條不同的地鐵路線回家,並且在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下車後再徒步──每天的徒步路線也不一樣。她在閃避什麼?
每當接近自家公寓,凱西先檢查巷子和車庫,再一一檢查整棟公寓的每一扇窗戶,接著仔細查看窗簾是否有異。是什麼,要讓她如此防範?
到了自家門口,她一面回頭望,一面轉動鑰匙,進門後鎖上前門,摸著門的邊緣,確保門跟門框緊密貼合,如此反覆六遍。每次進門,她都要檢查前門,六次。是誰,可能守在門外?甚至,出現在門裡?
進門後,她檢查各個房間的每個細節──餐具盤是否在抽屜裡?叉子是否在左邊?刀子是否在中間?湯匙是否在右邊?地板上是否掉了一顆鈕扣?從前門、廚房到臥室,每天的檢查流程至少反覆十二次。她想找到什麼蛛絲馬跡?
是誰如此揮之不去、無所不在,迫使她如此閃避、防範與檢查?這人做了什麼,足以讓她行為扭曲、內心畏懼至此?凱西又要如何掙脫陰影、克服障礙,找到勇氣活下去?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76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本片取材自DC最著名的反派人物「小丑」,DC小丑起源電影。《醉後大丈夫》導演陶德菲利普斯擔任製片、編劇與導演;繼傑克尼克遜、希斯萊傑與傑瑞德雷托之後,瓦昆菲尼克斯成為在大銀幕上第四位接下「小丑」這個角色的演員,看他如何從一個失敗的喜劇演員,一步一步成為高譚市最邪惡、最頂尖的超級罪犯。
在電影中,瓦昆菲尼克斯飾演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亞瑟佛萊克,一個從小被母親暱稱為「快樂」的人,他因此立志為世界帶來歡樂,他想演出脫口秀,費心地觀察別的喜劇演員,捕捉他們的特性與幽默,但可惜的是,亞瑟一點都模仿不來。無論亞瑟多想讓別人快樂,他回家的路是一條漫長的階梯。在他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後,他一點一點地將內在的自我顯露出來。
小丑。
第76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導演陶德菲利普斯,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社會邊緣人亞瑟佛萊克,他如何從一個失敗的喜劇演員,一步一步成為高譚市最邪惡、最頂尖的超級罪犯。
陶德菲利普斯與瓦昆菲尼克斯兩人聯手,深刻地探索了社會邊緣人亞瑟佛萊克的性格,瓦昆菲尼克斯說:「這不只是一場寫實的角色研究,也將會是一部深入人性的警世預言。」
#跟我一起 #宅在家
#跟我一起宅在家
距離 2005 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已上映 15 年,「黑暗騎士三部曲」仍在影史中有著難以撼動的經典地位,而導演諾蘭一直以來就是大銀幕和傳統影院的忠實擁護者,為了貫策導演的堅定信念,華納兄弟正式宣佈,「黑暗騎士三部曲」將於 5 月 29 日重返大銀幕,影迷們尖叫吧!
「黑暗騎士三部曲」劇照
無庸置疑的經典之作
在全球影迷票選電影排行榜 IMDb Top 250 名單中,《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仍穩居第三名位置,爛蕃茄 94%、《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爛蕃茄 87 %、《蝙蝠俠:開戰時刻》爛蕃茄 84%,諾蘭不只讓超級英雄「踏入了影史神話的王國」,更締造全台 6.5 億票房佳績,全球近 25 億美金票房的優異成績,成功擴大漫畫改編電影的觀眾群,讓蝙蝠俠成為當代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除了影評和票房叫好又叫座之外,《黑暗騎士》還在第 81 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八項提名榮耀,希斯萊傑更幾乎橫掃當年多個獎項,包括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及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等。
《黑暗騎士》劇照
克里斯多夫諾蘭力挺影院
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是電影圈中知名的傳統影業擁護者,他熱衷於使用傳統膠捲拍攝電影,也採用 IMAX 技術製作高品質的觀影體驗,在疫情蔓延之際,全球電影院遭受空前的重大打擊,諾蘭投書《華盛頓郵報》文章曾提到:
「身為一位電影工作者,如果沒有在電影院裡工作的員工和來看電影的觀眾,我的作品永遠不可能完整。」
他以此呼籲大家重視電影院存在的重要性。這般熱情讓 IMAX 執行長Richard Gelfond 也直呼:
「諾蘭真的很希望他的電影能重新恢復電影院的生機,我不知道還有誰比諾蘭更努力的推動,就是為了讓電影院能重新營業!」
如果有一部電影能在此刻讓觀眾真正體會進戲院以大銀幕觀影的必要性,肯定沒有比克里斯多夫諾蘭電影更好的選擇,而此次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除了一般數位形式,IMAX 版本將同步回歸,《黑暗騎士》也會有雷射版IMAX 在大直美麗華映演。在近期疫情逐漸緩解時,以大銀幕放映效果重溫經典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就是我們走入影廳,一起凝聚情感的最佳理由。
克里斯多夫諾蘭執導黑暗騎士三部曲
「黑暗騎士三部曲」改編自 DC 經典漫畫角色蝙蝠俠,三部曲包含 2005 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2008 年的《黑暗騎士》,以及 2012 年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三部電影。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以冷靜、寫實的風格,帶領觀眾探索傳奇人物蝙蝠俠的起源,布魯斯韋恩以血肉之軀踏進高譚市最黑暗的街區,面對邪惡勢力打擊犯罪的同時,也一步步戰勝自己的恐懼。諾蘭表示:
「雖然蝙蝠俠是超級英雄,但他卻集恐懼、罪惡等多種負面情緒於一身;布魯斯韋恩除了有錢,他沒有任何超能力,他就是一個比我們更常做伏地挺身的人,但他平凡和貼近現實的人性卻是我們被他吸引且產生共鳴的原因。」
「黑暗騎士三部曲」不只集結了克利斯汀貝爾、「阿福」米高肯恩、「高登局長」蓋瑞歐德曼、「福克斯」摩根費里曼 、「貓女」安海瑟威等演技派巨星,更造就了眾多讓人又愛又恨的超級反派:「小丑」希斯萊傑、「稻草人」席尼墨菲、「忍者大師」連恩尼遜 、「班恩」湯姆哈迪 ,每一個絕對都是觀眾心目中獨具魅力也難以忘懷的存在。
「黑暗騎士三部曲」海報
《蝙蝠俠:開戰時刻》、《黑暗騎士》、《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三部電影將於 5 月 29 日同步大銀幕經典重現,全台將有超過 60 家戲院加入重映計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4ND23aOdgI/hqdefault.jpg)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對你來說,「做決定」這件事情會不會很困難?而你通常會很容易卡在哪些事情上面,難以抉擇呢?
我曾經遇到一個學員,他自稱罹患了「選擇困難症」。
他從報名實體課程開始,就遲遲下不了決定;他很怕自己選了某一期之後,到時候會出差啊、太忙啊,去影響自己的學習而浪費了學費。
好不容易他終於進了教室,他似乎又把我當成土地公,任何事情都要先徵詢我的意見;從小到交通安排,大到選工作、買房子,他總想要透過我幫他做決定,他才敢放心的去執行。
表面上啊,這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但實事上這種決策風格,他常常會惹毛身邊的人。
他也知道自己會鑽牛角尖,可是他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停止這種習慣。於是呢,我就問他:「如果不要想這麼多,直接做一個決定,那會怎樣?」
他就很驚恐的回答我:「怎麼可以呢?做錯決定會有損失,不能這麼草率啊!」
於是我接著問:「可是你再怎麼小心,也不可能事事保證成功。假使真的跟預期不同,那又會怎樣呢?」
他就回答:「失敗了很丟臉,而且會被罵……」這個話講到一半,他突然收回去,有一點欲言又止。
我意識到喔,這背後有故事,就輕聲的問他說:「那被誰罵呢?」
他說:「沒事,他們都不在了……」他的眼神忽然變得有一點迷離,好像是自己的思緒,被拉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
原來啊,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斷的對他耳提面命,說所有的決定都要小心,如果做錯了,輕考試會扣分,重呢,人生會壞掉。
像是某個親戚就是因為誤信了明牌,從此以後家破人亡;或是某個鄰居,就是因為夠幸運,他選對了產業、嫁對了人,從此以後吃香喝辣、生活無虞。
而他的父母親呢,也常常對他叨念,如果當年呢懂得多買兩棟房子,那早就當包租公、享清福了啊!
他的父母親不斷的灌輸他,人生只要做對一個決定,就有可能上天堂;但是也可能因為一時看走眼,從天堂掉到地獄,從此不得翻身。
然而像這樣子過於簡略的歸因,讓他完全沒有辦法思考,任何事情的詳細過程;他只會把結果歸因在「單一因素」上面。
進而讓他對於「做決定」這件事情喔,變得越來越焦慮,他深怕自己一不注意,就會變成自己父母口中當中的失敗者。
日積月累下來,他變成是一個「隱性的完美主義者」。他如果沒有辦法保證這個結果是好的,他就會開始拖延、他遲遲不敢下決定。
儘管呢,他總是誠懇的待人,他對品質的要求也不至於吹毛求疵,但是這種需要「正確」的習慣,還是讓他受盡折磨。
特別啊,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過去的成功方程式,一個個的被證明失效;在別人口中當中的「好決定」,放到自己身上卻變成了惡夢。
他就越來越害怕改變,他一想到要跨出舒適區,去做自己那些不熟悉的事情,腦子裡就會充滿災難性的思考;他會覺得對方不會錄用自己、老闆一定會質疑自己的能力…。
不管是生活或者是工作,都會變得越來越僵化;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產業正在走下坡,他要轉型,但卻因為恐懼而動彈不得。
因為他心裡,一直想要當爸媽心目中的乖女兒,他企圖做對一個決定,就讓自己永保安康;而不是喔好好的去面對現實,去長出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於是我試著跟他分析,父母親跟他之間的差異。也許喔,在爸媽那個年代,真的可以透過選對一家公司,從此就做到終老、頤養天年。
而且那個年代,民風保守,很多人呢,他可能只談過一次戀愛,就直接嫁了或娶了,根本不敢認識多一些異性朋友。
再加上結了婚,還不能輕易的離婚,所以選擇伴侶,就會像一場賭博,選錯了,就賠上了一生的幸福,那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啊!
可是時至今日,社會越來越開放,很多過去的禁忌,一個個的被解放;所有顛撲不破的規則,一個個的被改寫。
所以從「抉擇」到「結果」之間,它的關連性會越來越低,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模樣。
這使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只是一種「校正」的刻度,它的目的是要去重新思考我們下一個選擇,可以怎麼做?怎麼做會更貼近自己的期待?
這個時代裡面的「決定」,它意味著它開始了一個持續「修正」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論」。
所以呢,關鍵已經不是「做決定」的那個當下,而是做完決定之後,的觀察跟評估,如果情況不如預期,那該怎麼調整?假如一切順利,那要怎麼樣保持水準?
同時隨時隨地的去掌握最新的趨勢,去適時的去作出一些改變。
換句話說喔,如果你想在21世紀脫穎而出,你必須學會和不確定共處,去建立屬於自己的決策模式;幫助自己在多變的狀況底下,保持冷靜,穩定的朝向你的目標邁進。
否則啊,你越害怕做決定,就代表著你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調整,當你把得失心放得太大,就沒有辦法對現況有真正客觀,而且全面的理解。
甚至於還把選擇權,交給所謂的「權威者」,讓他代替你思考,結果受騙上當,造成更大的悲劇。
如果你身旁真的有人企圖用做對一個決定,來獲得永恆不變的保障;那麼你可以合理懷疑,在他的心中有極大的機率,是想偷懶和推卸責任的。
就像有人結了婚,從此以後,就覺得伴侶必須為自己的幸福負責,而不再去努力的經營關係、時時刻刻的去注意對方的需要,你覺得這樣的婚姻可能快樂嗎?
你越想要一步到位,就越容易死在半路上。
沒有人可以跟你保證,選擇A公司一定會比B公司好,花錢學C技能,就一定能夠賺回D額度的報酬。這是沒有的事!但任何一個決定,都蘊含著失敗的可能。
如果你沒有克服問題的自信,遲遲不下決定,只想躲在猶豫的背後,再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是與世無爭啊、求穩定啊…但事實上,是你的完美主義在作祟,到最後你的命運,就只能掌握在別人手裡。
要能夠擁有「做決定」的能力,首先你一定要能夠擁有「期望值」的概念,而不是「絕對值」的思維。
任何事情都有發生,或不發生的機率,評估可能的機率它的背後,各自去分析不同的結果,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哪一個代價是你負擔得起,而且更符合你的需求?
而不是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企圖一把翻身,這樣子會落入賭徒的心態,一次不成功,下一次就會放更多的期待,讓自己有一種「非得成功不可」的壓力。
反過來,如果你懂得「摸著石頭過河」,用「修正」的態度,取代「一把定生死」,那麼你已經具備了「做決定」的理性思維。
剩下來就是鍛鍊「做決定」的肌肉,懂得去計算最差的結果,做出合理的歸因;如此喔隨著時間累積,你做決定的準度和品質,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千萬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學員一樣,把別人的成功,歸結到單一因素,企圖把自己擺在神的位置,老想要預測未來,再回推自己現在該做的事,卻把自己卡的更死,更不得動彈啊!
假使你想精進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戒除「完美主義」的習慣,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最新推出的【過好人生學】。這門線上課程,集合了我上千人次的諮詢經驗。
我會跟你分享,為什麼人很容易被卡住?怎麼樣去評估自己的處境?去恰如其分的,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跟決定,既不猶豫也不躁進,去過上一個你想要的人生。
其實任何人或任何事的成功或圓滿,都是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人生本來就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結合。
你企圖透過單一決定來控制人生,你會得到的只有無止境的挫折感。你需要學會跟「不確定」共處,任何決定不意味著此後就不能變更。
你學會「做決定」是幫助你建立修正的基準點,讓你做出下一個更適當的決定。
如果沒有這些參照,你就想像一個想確保行車安全的人,他卻蒙上眼睛、上路開車,那你覺得這樣的人,上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詳細的相關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也幫助了很多人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去過去一個自己更想要的好人生。
期待你的加入,更期待得到你在學習之後的體會、收獲跟發現。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hCUbIwkLkc/hqdefault.jpg)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Wei-Lun Hsie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WoodyWoody與Cicada樂團吉他手謝維倫,首張個人吉他創作專輯。
也許灰暗,也許雜亂,也許矛盾,也許滿佈幻象,
在虛無、表淺、疏離又快速脈動的《漂浮城市》,
奮力且悵然地刷著存在感的,是我與我,內向的,真實生活。
「一個台北人」,它象徵著什麼?包容了什麼?又優越了什麼?
有沒有可能,異鄉和故鄉是同一個地方?離家和回家是同一種想望?
不知道自己是誰,是一種過程嗎?知道了,會有結果嗎?
「什麼得有個開始,什麼得做個結束。」現實的警鐘,能否敲得醒我?
當下只能面對我和我,傾聽那些猶疑、恐懼和顛簸,是勇敢抑或軟弱?
我想隔離的與我想親近的,能否合為一體,成為我在這裡的原因?
當我對宇宙發射快樂,在時空中旅行的快樂,會不會再回返於我?
過去幾年,謝維倫和WoodyWoody與Cicada 一同創作,在「我們」和「我」的吉他聲中探索、切換、創造與成長;2019年5月,謝維倫的第一張獨奏專輯《漂浮城市》問世,這是一張最貼近「做自己」的製作,但是,做自己真的那麼容易嗎?
本專輯以吉他獨奏為核心,九首樂曲或向外連結、或向內沈潛,意識進出之間除了能聽見創作者經年累月打磨拋光的技巧及其細膩且成熟的編曲配置,更收錄了那些只有聲音得以乘載的時空縫隙——那是在既熟悉又疏離的城裡啜癮著自命的不凡,是渴望流動於親友和眾生之間的情誼和羈絆,是唯恐在人群中失去自我的格格不入和焦躁不安,是亟欲跨越舒適和不適的交界地帶,是依賴與獨立終將整合為一的必然……
「在這樣的創作生活裡,我一半時間讓自己開心,一半時間面對現實。」《漂浮城市》是謝維倫刷下對存在的提問;現實是什麼?開心會是一種現實嗎?聽見自己是一種現實嗎?也許在聲線與樂句中,在獨奏和共鳴時,那些答案會在你我的心底亮亮緩緩地升起。
|推薦文|
維倫的音樂創作帶來冒險的勇氣,成熟自由的吉他演奏,讓人想走在大街邁開步伐;望著夜燈下樹影扶疏,湧上的想念都在琴聲裡,守著孤單。
暢快的速度,恣意安放情感於奔放的旋律中,想隨身帶著這張專輯,沿途景色、揚起沙塵伴著威士忌存放在曲子,到一個又一個城市漂蕩。
──王榆鈞
大城市的變化就好像fingerstyle的技法讓人眼花繚亂且出奇不意,但依舊蓋不掉記憶裡曾經留下的美好。
──保卜Baobu Badulu
好聽!聆聽每一首作品自然會產生想像的美麗情境畫面,身體也跟著彈指之間的弦律搖晃,維倫的作品很值得吉他彈奏愛好者細細品味。不多說,安靜地享受音符帶來的遊蕩心情。
──陳建年
(排序照姓氏筆畫)
曲目:
1. 漂浮城市
2. 旅人
3. 商隊
4. 月光下的小鎮
5. 邊城
6. 街燈下的影子
7. 我和我
8. 在這裡的原因
9. 另一個日出
-------------------------------------------------------------------------
#漂浮城市
🎧 收聽/訂購:
https://fanlink.to/SFM-001
🎬〈商隊〉MV:
https://youtu.be/Dvc72rCnXe8
🎬〈我與我〉MV:
https://youtu.be/f5mSJGqZdz8
░ Windie Music 即刻啟程
各平台彙整:https://fanlink.to/SFM-001
[數位平台]
Apple Music / iTunes:https://music.apple.com/tw/album/1486745600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album/1PC40xh4FHJDNb9kIW5mza
KKBOX:https://kkbox.fm/Ua4hUr
MyMusic:https://www.mymusic.net.tw/ux/w/album/show/1311029
friDay音樂:https://omusic.friday.tw/albumpage.php?album_id=1803309
LINE MUSIC:https://www.line-website.com/music-external-link......
謝維倫 Hsieh Wei Lun's FB : www.facebook.com/HsiehWeiLunMUSIC/
E-mail : luenhsieh@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75WxKH2KEs/hqdefault.jpg)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人會迷信,來自恐懼; 人要相信,才會無懼。 >>時間不會重來 ... 的推薦與評價
... 掙扎、甜蜜和痛苦在現實生活中常有的共同存在,我們充分感受到在人生路上總是面對的兩難,而除了2種選擇之外,io用專輯III表達的是更貼近現實生活 ... ... <看更多>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夢》46.負面情緒與恐懼是真正的毒素。物質與反物質。夢中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灵性探索#夢დ讓哲學智慧 貼近生活 https://reurl.cc/944NXV დ 哲学智慧探索 https://reurl.cc/M885Zk დ 生活 正能量語錄 ... ... <看更多>
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 在 [新聞] 「東西被動過」孔曉振個人套房遭變態入侵- 看板KoreaStar 的推薦與評價
媒體名稱:ETToday
新聞連結:https://star.ettoday.net/news/1333422
記者姓名:
蕭采薇
新聞全文:
「回家發現東西被人動過」 孔曉振個人套房遭變態入侵
引發南韓社會討論「居住犯罪」的新片《鎖命危機》,找來不分驚悚、愛情、喜劇等類別,都得以完美詮釋的孔曉振主演,而這也是她再度挑戰驚悚恐怖題材的作品,並表示:「緊張的劇情令我心驚膽顫,我一個人應該不敢看。」
電影《鎖命危機》描述獨居女主角發現家中有東西被動過,更有陌生人試圖闖入,事後更驚覺,原來她的套房裡,似乎就住著另一個陌生人。女主角在片中經歷的不安與害怕,勢必會讓觀眾聯想起自己或身邊的人,都可能會遇到這樣子的犯罪情況。導演李權試圖讓觀眾體會「貼近現實生活的恐懼」,並表示:「現代是必須承受過去所沒有的新的恐懼的時代。」
孔曉振繼電視劇《主君的太陽》、電影《消失的女人》之後,再度挑戰驚悚題材。作為南韓公認最具代表性的演員,光是提到她的名字,就讓觀眾提高對電影的信賴。孔曉振更自信保證:「想要這種驚悚感受的觀眾,這部嶄新的貼近現實生活的驚悚片,絕對可以滿足你的慾望。」
此外,本片也找來曾打造出《信徒》、《惡女》、《哭聲》、《暗殺》、《熔爐》等片的頂尖工作人員,讓製作功力更加深厚。這也讓這部貼近現實生活的驚悚作品,截至目前更已經吸引超過140萬民眾,入場體驗這讓人頭皮發麻的極致恐懼。《鎖命危機》即將在明年1月18日於台灣驚悚上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8.64.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Star/M.1545070106.A.3AE.html
※ 編輯: kkaicd1 (49.218.64.102), 12/18/2018 02:09: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