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前退休或專職投資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
昨天PO文後,收到許多關於辭職、提前退休或專職投資的問題,很多人羨慕這種生活,但卻很少人知道會碰到什麼風險,及應具備的條件,我覺得有必要提醒大家。
.
去年寫過一篇,這邊幫大家複習,順便補充一下
.
當時是以萬用小明為例,假設他原本年薪100萬,年化報酬率可以6%,然後資產已累積到2000萬,每年平均賺120萬,已經超過上班的薪水,符合一般人財富自由的定義,那麼他提前退休或專職投資會碰到什麼財務風險?
.
一、#財務彈性下降
首先他退休後,理論上工作收入會減少甚至歸零,少了一個穩定來源,會更依賴投資收益。
但問題是他投資報酬6%只是長期平均,每年都會有高低起伏,甚至虧損,並不是一個固定收益,所以獲利金額要估的更保守。
再來,信用也是種重要資產,好的債務還可以增加財務的靈活度,但他退休後跟銀行借錢會變困難,條件也會變差。
二、#投資組合風險承受度下降
隨著小明資金越大,風險承受度也會跟著下降。
以前他年輕時資產可能20萬或200萬,就算投資失利賠50%,也不過10萬、100萬,了不起存個幾年就回來了。
但現在賠一半就是1000萬,就算在上班也不知道要賺多久才回來,更何況現在還少了上班收入,回本會更困難。
下圖是美股過去近50年來的跌幅,藍線是標普500,股災時曾有4~5成的回檔,也曾經花了4~6年才收復失土。
即使是股6債4的保守配置(紅線),也曾遇過近3成的回檔,最後花了3年左右才回到原點。
想像一下你資產跌掉600萬到1000萬,然後不知何時解套,在當下絕對會讓你賠到懷疑人生。
小明未來投資期限很長,一定還有機會遇到嚴重股災,必須思考如何避免資產大幅縮水,及套牢期間該如何處理。
三、#資金機會成本提高
既然風險承受度下降,那他就保守點,現金部位拉高可行嗎?
其實這個風險也不小,因為他資金的機會成本提高了。
假如以前有200萬,就算都不投資,一年也只不過少12萬。
但現在假如看空都保留現金,看錯了,一年就會少120萬。
加上退休後更需要投資收益,所以他空手要付出的代價比以前大很多,想要擇時進出股市也變成是件風險很高的行為。
四、#結論
所以小明想要提早退休或專職投資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1.#要累積到多少錢?
通常保守一點,假設長期投資報酬率4~5%,反推回來大約資產是年薪或生活費的20~25倍以上,假如退休後有保險或退休金等固定給付的話,還可以再降低。
年薪代表你辭職的機會成本,生活費則看個人生活品質要求,所以這些數字都是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
資產累積過程也是,投資一定要結合個人特性及理財規劃,不同階段,財務目標及風險承受度不同,方法自然也有差異。
2.#借貸
假如有跟銀行借貸需求,最好在工作條件好時就要去申請,不然辭職後就相對困難。
很多年紀輕輕就在專職投資的朋友常常忽略這一點,比如房貸,當然你有本事全部用現金買也是可以,但資金使用的效率就會比較差。
3.#穩定收益
辭職後,你必須長時間把多數資金都投入市場,以賺取投資收益,但又要能達到穩定的標準。
而且還要有能力處理波動風險(#特別是最大回撤最重要),做好壓力測試,可以通過股災的考驗。
我的經驗是整體投資組合的回撤,最好不要超過兩成,再多就比較危險。
另外風險報酬比最好要拉高,比如目標是用更低的風險,取得接近大盤的報酬,或者雖然跟大盤波動差不多,但能取得更好的報酬。
這次股災剛好就是檢驗的時候,通過這次測試我也得到很多心得,但跟主流觀點不一樣,也很少人提過,之後有時間再分享。
4.#簡化投資
最後,如果能簡化投資策略會更好,因為我認為真正退休就應該好好享受生活,而不是需要花更多時間看盤及研究。
現在市面上雖然有很多財務自由或提早退休的書,但坦白說,很多對於核心部分,如投資或資產配置都寫得太少,或作者認識得不夠完整,光看那些內容很容易產生誤會。
其實財務自由之路比較像通往懸崖,如果還不會飛就已走到懸崖邊緣,千萬不要跳下去。
有興趣的朋友,建議一定要先看完這篇文章,好好評估一下風險跟條件後再說。
#大叔跳崖的經驗談XD
#有幫助歡迎分享
財務彈性下降 在 99啪的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提前退休或專職投資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最近受訪曾聊到一個問題,上班族跟退休族的投資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羨慕別人提前退休,可以開除老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卻很少人知道會碰到什麼風險,及應具備的條件,我覺得有必要提醒大家。
以萬用小明為例,假設他原本年薪100萬,年化報酬率可以6%,然後資產已累積到2000萬,每年平均賺120萬,已經超過上班的薪水,符合一般人財富自由的定義,那麼他提前退休或專職投資會碰到什麼財務風險?
一、#財務彈性下降
首先他退休後,理論上工作收入會減少甚至歸零,少了一個穩定來源,會更依賴投資收益。
但問題是他投資報酬6%只是長期平均,每年都會有高低起伏,甚至虧損,並不是一個固定收益,所以獲利金額要估的更保守。
再來,信用也是種重要資產,好的債務還可以增加財務的靈活度,但他退休後跟銀行借錢會變困難,條件也會變差。
二、#投資組合風險承受度下降
隨著小明資金越大,風險承受度也會跟著下降。
以前他年輕時資產200萬,投資失利賠50%也不過100萬,可能存個幾年就回來了,但現在賠一半就是1000萬,就算在上班也不知道要賺多久才回來,更何況現在還少了上班收入,回本會更困難。
以下圖為例,這是美股過去20年來的跌幅,紅線是標普500,股災時曾有過50%、44%的回檔,最後花了4年10月及6年3月才收復失土。
即使是股6成債4成的保守配置呢(藍線)?其實也曾遇到30%跟22%的回檔,最後花了3年2月跟4年2月才回到原點。
想像一下你資產跌掉600萬到1000萬,然後花個3~4年才解套,在當下絕對會讓你賠到懷疑人生。
小明未來投資期限很長,一定還有機會遇到嚴重股災,必須思考資產可能大幅縮水及套牢期間該如何處理。
三、#資金機會成本提高
既然風險承受度下降,那他保守多放點現金可行嗎?
其實這個風險也不小,因為他資金機會成本提高了。
假如以前有200萬都不投資,一年也只不過少12萬,但假設拉高到2000萬,一年就會少120萬。
加上退休後更需要投資收益,所以他空手要付出的代價比以前大很多,想擇時進出也變成是件風險很高的行為。
四、#結論
所以小明想要提早退休或專職投資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首先假如他有銀行借貸需求,最好在工作條件好時就要去申請。
接著他必須長時間把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市場,以賺取投資收益,但又要能達到穩定的標準。
而且還要有能力處理波動風險(#特別是最大回撤),做好壓力測試,可以通過股災的考驗。
最後,如果他能簡化投資策略會更好,因為我認為真正退休就應該好好享受生活,而不是需要花更多時間看盤及研究。
假如上述幾點多數都能做到,那麼他"或許"可以考慮提前退休或專職投資這件事。
這篇應該澆了很多人的冷水。
哪一種風險最危險?或者還有沒講到的?歡迎大家留言補充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