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公共電視《農村的遠見》11/12(二)晚上十點播出
【1971年,當最後一隻優雅美麗的東方白鸛消失於豊岡的天空後,豐岡人這才發現,經濟上無限度的開發是造成東方白鸛消失最大的原因。在兵庫縣、豐岡市役所、民間團體與當地農民的共同努力下,他們自源頭釐清問題所在,從復育東方白鸛、恢復自然環境、推廣生態教育、到推出東方白鸛農法等不同面向努力。終於在30多年後,豐岡人完成了與東方白鸛之間的約定,成功復育放飛,東方白鸛重回豐岡的天空。《農村的遠見https://www.facebook.com/EternalFarmVillages/】
{內文}
為了生命的延續,你願意付上多大的代價呢?5年 10年 15年嗎?如果仍然失敗呢?於是日本豐岡和東方白鸛共生的故事,顯得那麼動人和不凡。
(松島興治郎\東方白鸛文化館名譽館長)
東方白鸛是一種體型很大的鳥,也長得很漂亮,這種鳥給人一種很溫和的印象,所以也有幸福的象徵,牠們是很大隻的鳥,會到附近的田裡覓食,和正在忙農事的農民在一起,從遠方看起來,就像和農家的婆婆一起除草似的,牠就是給人這種親和感的大鳥
像是豐岡人一份子的東方白鸛,1971年最後一隻野鸛正式滅絕於日本的天空。把東方白鸛逼上絕路的是砍伐,濕地變成耕地旱田以及農藥。換句話說,是非常典型的現代農家為了增加生產,改善生活帶來的必然結果。但是,固執的日本人沒有把結果停留在必然。豐岡,日本兵庫縣之北,一個距離大阪關西機場3小時車程的優美城市,展開整整25年,黑暗又挫折不斷的復育東方白鸛之路。
(日本豐岡復育東方白鸛之一:繁衍)
(松島興治郎\東方白鸛文化館名譽館長)
我們透過很多管道,想要從國外引進一些東方白鸛幾經交涉後,終於從當時的蘇聯,也就是現在俄羅斯的伯力引進送來的六隻是很年輕的鳥,一看就知道是今年才出生的年輕鳥,幼鳥終於破殼而出了,蛋破開的瞬間大家驚呼連連,有些人高興得鼓掌歡呼,到這一刻,復育工作終於踏出了第一步
(日本豐岡復育東方白鸛之二:野放環境預備)
(佐竹節夫\東方白鸛濕地網負責人)
如果把牠們放回比以前更差的環境,當然只有失敗一途,明知失敗還去做就是笨蛋了吧,但已經決定要放飛了,怎麼辦才好呢?就是選定幾個區域劃分為生物棲息空間,也就是將這些空間劃定為牠們覓食的地方,東方白鸛喜歡明亮的濕地,所謂明亮的濕地,就是把較長的草除去,露出水面讓陽光充分照射,使其變得明亮
(日本豐岡復育東方白鸛之三:一場農業和觀念的革命)
(青山直也\豐岡市農民)
現在有機農法的做法和以前完全相反,譬如在冬天的時候放水,這種想法在冬天會下雪的這裡,是難以想像的,但沒想到做了之後,才知道這樣反而更有效率,農事變得不煩瑣,而且真的可以深深感受到自然界的力量,這麼棒的想法,也是我改做東方白鸛農法以後才了解,並深深被感動,但畢竟因為不使用農藥,收穫量就會稍微少一點,因為雜草會偷走一些養分,收穫量會少一點,針對這一點我還在研究對策,希望用無農藥栽培,能種出有同樣收穫量,味道又好的米,農事又輕鬆,而且還要賣得好價錢,這樣好像有點太貪心了,但要是能四項兼備那就太完美了
(小學生野地教學)
為什麼要在秧苗長大一些之後才插秧,因為秧苗太小就會先被蟲子跟雜草吃掉
一方面,擴大無藥農法的田地面積,如此東方白鸛就有的吃,另一方面,將生態融入國民和社區教育,這樣東方白鸛就能活下去。這是整整25年漫長的等待 預備 溝通,2005年,東方白鸛終於重返豐岡的天空。
(中貝宗治\豐岡市市長)
秋篠宮殿下和王妃將鳥籠打開時,東方白鸛迅捷有力地飛向高空,當天有將近一萬人圍觀,大家一起發出了驚呼聲第一隻東方白鸛放飛的時候,有一聲「太棒了」的叫聲,那就是我叫的
因為復育,今天的豐岡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命力,改變土地,改變每一口米飯,讓失去生命的重新復活了過來。21家當地企業出資成立了<東方白鸛本舖>,販售採用無藥農法,經過認證的農產加工品。在地婦女還組成"不是女孩"團體志工性的將廢耕地變成一塊塊濕地。
("我們不是女孩"團體\田結村社區團隊)
我覺得是對我們田結地區的愛,哈哈會說得太噁心了嗎
這是環境和經濟能雙贏的證明,是日本豐岡了不起故事!
豊見城市農業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聖地之夏] 水の都・三島:《對不起青春》中的源兵衛川 / 李長潔
.
#夏天 #就4要玩水 #三島 #伊豆半島
.
媽媽說:「今天好熱啊,有沒有可以納涼的地方阿~」,當然有,我們就去富士山下水源最為豐沛的城市,三島。如果你有看過日劇《 #對不起青春 》,那些青春美好的高中生就是就讀三島的學校,他們打屁、打架、偷看女生,炎炎夏日在河邊戲水納涼。這樣的意象來自於真實的水文環境,即 #源兵衛川。
.
搭乘駿豆線從三島廣小路站下車,穿過低矮小橋旁的商家,一些住家依傍著清澈的水溝,你發覺三島地區處處蘊含水源,即便是一個小轉角,也時常能撞見一池透明的疏洪水池,裏頭養著芳美水草。母親走過小橋,步行至川邊,綠蔭蔥蔥映照在緩波低淺的源兵衛川上,一股清涼湧上。
.
■ #水的都市 #汙染的變遷
.
富士山的水經過數十年的伏流至此,在鬆軟的土地上湧出,自古稱此地「水の都」。然而在日本經濟起飛的昭和40年代,家庭汙水、工廠廢水、地下水抽取等汙染行為,曾讓源兵衛川積惡累臭,所幸在地方組織推動的「多樣主體連帶」政策下,讓住民、學校、非政府組織、地方企業、社區議會多方參與,透過日常清掃、環保教育、環保人才培育、企業環保認證與監督等措施,源兵衛川方逐漸恢復往日豐美樣貌(渡辺豊博等,2006)。
.
■ #多樣主體連帶的策略
.
今日午後,在川邊也體現了某種活潑多樣。幾名下課的高中女生,脫了鞋,踏著水,笑聲銀鈴,阿斯,額…是好青春可人;另一家人則帶著小孩在水裡看魚;散步在用石塊鋪搭的水面通聯小徑上,一步一塊,像是踏在川上,特別幽靜清涼;對面爺爺緩步走來,有禮地讓在一塊「錯身石」上,讓我們快速通過,還提醒母親這裡要好好欣賞,千萬別走太快了。源兵衛川的水質清透,川底的植物水草與游魚易見,兩岸樹木扶疏倒影,夏日的幻境,富士山的贈物。
.
三島的水資源形成了這個地區的多樣面貌,像是一道鬆軟的、溫柔的、清透的綠色大門,連結著安定雄偉的富士山,與浪漫綺麗的伊豆半島,整個城市都像是正萌青春期,水水嫩嫩,爛漫天真,也有想要變得更好的勇氣。
.
參考文獻: 渡辺豊博, 松下重雄, & 加藤正之. (2006). 源兵衛川での多様な主体の連携による環境保全向上活動. 農業土木学会誌, 74(12), 110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