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就是一個點!!
#花東四日遊記
#臺灣熱氣球嘉年華-Taiwan Balloon Festival
#熱氣球露營 #恩妮加媽去哪裡
屬於我們的大氣球!小心願!!!~~
✔️✔️詳細文章介紹-->https://reurl.cc/56Y8v
歐耶!!這應該是我第一次這麼快生出遊記文!😄😄
沒辦法因為熱氣球活動快要結束了,好希望你們都可以去看啊!!!真的很好看!!~~
這是宜蘭花東4日行程真的張張精采,張張好玩,完全沒有碰到地雷,全部都是超強打卡景點!!吃到的都好吃,玩到的都好玩,照片太多無法一一分享,已經濃縮再濃縮了!!
日後想要去花東旅行的這篇文章請必收!!
這次的行程感謝珠家行程王的安排,真的超級棒!!
讓我們對花東充滿滿滿幸福的回憶,太感謝!~~
幫大家彙整好4天行程的資訊,有需要的人請收藏摟!~~
------------------------------------------
DAY1 (我是當天來回,如果你的行程想要4天連下去,第一天晚上就自己在宜蘭或蘇澳找地方睡就好)
宜蘭礁溪老爺酒店自助餐
宜蘭潭酵天地觀光工廠 https://www.facebook.com/hsuslegend/
宜蘭甲鳥園 https://www.facebook.com/produck.tw/
宜蘭頭城運動公園
DAY2
蘇澳服務休息站
蘇花公路-清水斷崖 https://www.taroko.gov.tw/zh-tw/Tourism/AttractionDetail…
花蓮-角落廚房Corner Kitchen https://www.facebook.com/CornerKitchen286/
花蓮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 https://reurl.cc/W5Eg5
花蓮福容飯店 https://www.facebook.com/FullonHualien/
花蓮三番兩次風味餐 https://reurl.cc/Vr3ZN
DAY3
花蓮吉安貨櫃星巴克 https://www.starbucks.com.tw/stores/catalog.jspx
花蓮北回歸線標
台東池上福原豆腐店 https://reurl.cc/MaZoX
台東池上伯朗大道金城武樹
台東鹿野高台福鹿山露營場 https://reurl.cc/ee9eW
台東鹿野高台熱氣球
台東正一茶園田媽媽傅姐風味餐 http://www.551818.com.tw/
DAY4
熱氣球掰掰~~
台東池上大池豆皮豆包豆漿店
花蓮富里六十石山德森有機農莊-金針花大餐
花蓮 Mr. Sam - 山姆先生咖啡館 https://www.facebook.com/mr.sam970/
花蓮 家咖哩 Jiacurry Jiacurry https://www.facebook.com/jiacurry/
--------------------------------
--------------------------------
追蹤我的IG和痞客邦~
🔍IG:「wowshoppingqueen」 https://reurl.cc/xyREz
🔍痞客邦:https://reurl.cc/4Ax4v
好物開團中👉「🛒Liebe Kids 日常美好雜貨社」https://reurl.cc/DR0d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
豆皮觀光工廠 在 當日本oL變成了韓國不良主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清泡麵新世代智慧型工廠★
應該滿多人來日本玩時都會買一碗「日清泡麵」來吃,或是在台灣也都可以輕易買到了!日清食品睽違22年在今年的3月,正式向大眾公開了他們位於滋賀縣的「新世代智慧型工廠」。
在這個工廠一天可以生產400萬個泡麵,每一份泡麵從原料投入開始到包裝完成,只要10分鐘即可完成。在這個智慧型工廠的生產線上設置了700台攝影機,以往很多要由人工來負責的部分,都交由機器人代替,將人力減到以往的50%。管理人員只要在一個稱作「NASA」室的房間集中管理、監控食品的品質及分析情報。
我自己很喜歡看日本的食品工廠介紹,因為當看到平常很熟悉的產品是這樣一步一步做出來的,就覺得很有趣!然而日本很多食品工廠也開放「工廠見學」,讓民眾、學生、觀光客可以一探究竟!也可以製作一份專屬於自己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商品出來!我想應該有些人有來體驗過。
日清食品的創辦人——安藤百福是我們台灣人歸化日本的,大家知道嗎?NHK還將百福先生創辦日清食品的故事拍成了長篇連續劇「まんぷく」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P(很長,共一百多集要有心理準備XD)
另外還有其實日本有些泡麵,在關東&關西地區口味是不一樣的!雖然包裝看起來都很像,不過按照地域不同,裡面的配方比例會稍作調整!比如說關東人愛吃比較濃的湯底,關西人愛吃清淡一點的湯底……大家買的時候可以仔細看你買到的是哪個版本喔>//////<
最後大家可能對「吃泡麵」有著「不健康」的印象,但是日清的公關就強調他們的泡麵是不添加防腐劑的!使用油炸技術使他們的泡麵可以保存6個月。並按照產品種類不同,麵條的粗細及裹的高湯類型都會不一樣!
今天這篇是對日清泡麵一個深入又簡潔的報導:)打完收工!
照片來源:http://0rz.tw/TkTxV 、http://0rz.tw/BEYca 、http://0rz.tw/9PBRv 、http://0rz.tw/oBOzQ
#豆皮泡麵跟有麻糬的泡麵是我們夫妻的最愛
豆皮觀光工廠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4-29影音檔
攝影者粉絲頁: 黃名毅 影像工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圖解台灣、 晨星出版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所有傳統百藝與技能絕活都在此無所保留,本書不僅遇見20種台灣在地傳統老行業,以及世代傳承的老職人生命史,篇篇呈現職人過人的韌性與毅力,尤其職人展現絕活,澆灌了幾世代的使命,才能養成今日的風采,但時代巨輪無情的不停向前,老行業隨又面臨消逝或失傳的窘境。也因此,本書踏上追尋老行業與職人之途,雖無光鮮亮麗,卻處處能見幽微的光明與後輩傳承的希望,是不可錯過的傳世作品。
20.30.40世代看見的職人精神──
光餅+鹹味=鹹光餅,光餅,台式貝果?就得看老順香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
素食者的夢幻食物,手工撈豆皮,堅持不加工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
完全親手打造的手工汽車,只能用讚嘆形容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板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
吹霓虹燈管,是什麼東東,讓職人親口說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
聲音要好聽要傳遠,先需拉皮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
機器能做的事,為何還要一根羽毛一根羽毛的黏?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
吃冰不只是冰涼透心,還能承載幾代人的幸福感
★不只是賣冰── 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
傳統漢餅也能光彩奪人,看年輕氣息的翻轉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
三把刀雕塑的時代,隨時代創新的木雕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
地方美食的訣竅,就在站穩腳步,堅持美味
★方與圓──正莊麻糬
從抗拒到展現手藝,成為最搶手的廟會燈藝品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
還有更多老行業職人〜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
作者簡介:莊文松
筆名柯帕。嘉義縣六腳鄉人。
熱愛書寫有關台灣地方史的旅行散文。從地方誌到社區發展以及人情故事,都是個人書寫的材料。隨筆散見《中華日報》「副刊」。
著有《在二樓窗口讀雨》(麥田,200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遠足,2004);《寶貝觀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晨星,2014);《圖解台灣老地名》(晨星,2017)等書。
作者簡介:林珊
後現代軟骨頭,喜歡躺著不排斥坐著。視沙發為生活不可或缺之傢俱。搜集明信片及電影台詞。
最喜歡的歌詞是:「喜歡養狗,不愛洗頭」及下三句。未來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攝影者簡介:黃名毅
1981年生嘉義人,2011年左右與全家人搬回嘉義縣朴子從農,作物主要為溫室小番茄,並開啟攝影興趣並自學,觀察在地人物生活,題材多以傳統行業、傳藝、農村產業、風景、小人物等人文為主,時常分享各式各樣產業勞動小人物影像。2016年夏天成立黃名毅生活工作室,從興趣兼職轉型以全職攝影為主要的收入及工作,同年底獲得國家地理頻道攝影比賽人物組銀牌;2017年初受邀參與紐約國際藝術展展出,同年獨立出版《大樹下的節氣生活攝影集》;2018年持續接受公部門委託工作,如台南觀光旅遊局、台中建設局、嘉義縣政府、各地農會單位、市公所等計畫案,並從事攝影課程教學,及農產電商平台之農友農產開發及採訪等。
豆皮觀光工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所有傳統百藝與技能絕活都在此無所保留,本書不僅遇見20種台灣在地傳統老行業,以及世代傳承的老職人生命史,篇篇呈現職人過人的韌性與毅力,尤其職人展現絕活,澆灌了幾世代的使命,才能養成今日的風采,但時代巨輪無情的不停向前,老行業隨又面臨消逝或失傳的窘境。也因此,本書踏上追尋老行業與職人之途,雖無光鮮亮麗,卻處處能見幽微的光明與後輩傳承的希望,是不可錯過的傳世作品。
20.30.40世代看見的職人精神──
光餅+鹹味=鹹光餅,光餅,台式貝果?就得看老順香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
素食者的夢幻食物,手工撈豆皮,堅持不加工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
完全親手打造的手工汽車,只能用讚嘆形容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板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
吹霓虹燈管,是什麼東東,讓職人親口說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
聲音要好聽要傳遠,先需拉皮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
機器能做的事,為何還要一根羽毛一根羽毛的黏?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
吃冰不只是冰涼透心,還能承載幾代人的幸福感
★不只是賣冰── 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
傳統漢餅也能光彩奪人,看年輕氣息的翻轉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
三把刀雕塑的時代,隨時代創新的木雕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
地方美食的訣竅,就在站穩腳步,堅持美味
★方與圓──正莊麻糬
從抗拒到展現手藝,成為最搶手的廟會燈藝品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
還有更多老行業職人〜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
作者簡介:莊文松
筆名柯帕。嘉義縣六腳鄉人。
熱愛書寫有關台灣地方史的旅行散文。從地方誌到社區發展以及人情故事,都是個人書寫的材料。隨筆散見《中華日報》「副刊」。
著有《在二樓窗口讀雨》(麥田,200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遠足,2004);《寶貝觀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晨星,2014);《圖解台灣老地名》(晨星,2017)等書。
作者簡介:林珊
後現代軟骨頭,喜歡躺著不排斥坐著。視沙發為生活不可或缺之傢俱。搜集明信片及電影台詞。
最喜歡的歌詞是:「喜歡養狗,不愛洗頭」及下三句。未來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攝影者簡介:黃名毅
1981年生嘉義人,2011年左右與全家人搬回嘉義縣朴子從農,作物主要為溫室小番茄,並開啟攝影興趣並自學,觀察在地人物生活,題材多以傳統行業、傳藝、農村產業、風景、小人物等人文為主,時常分享各式各樣產業勞動小人物影像。2016年夏天成立黃名毅生活工作室,從興趣兼職轉型以全職攝影為主要的收入及工作,同年底獲得國家地理頻道攝影比賽人物組銀牌;2017年初受邀參與紐約國際藝術展展出,同年獨立出版《大樹下的節氣生活攝影集》;2018年持續接受公部門委託工作,如台南觀光旅遊局、台中建設局、嘉義縣政府、各地農會單位、市公所等計畫案,並從事攝影課程教學,及農產電商平台之農友農產開發及採訪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eWA0EWWlS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