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怀疑,不是Dota Hero讲而已,你们真的点进去打一场就知道在这个版本【打野的重要性】。
天鹰戒回来了、穷鬼盾回来了、打野爪回来了、失踪了十几年的秘法指环也回来了——他们的获取手段不是在商店购买,而是打野掉落!11月27日的凌晨两点,“DOTA2”变成了一个谁都不认识的新游戏。曾几何时,只有在“YY贴”中才能看到的“打野出装备”,如今却被冰蛙带入了现实。62件风格各异、属性奇葩的新装备,让两个新英雄顿时黯淡无光。因篇幅有限的缘故,本篇文章并不会涉及到有关英雄改动的内容——给个信息,船长、狼人和斯文的A杖特效都非常有趣,请务必去游戏中亲自尝试。开头部分,我们要说的第一个东西就是打野掉落!
62件新装备按照掉落时间被分为五个档次——第一档的掉落时间是5至15分钟,所以就不要妄想一个专门的打野位了。如果节奏快起来,掉第一件装备的时候,很可能连对线都对完了。靠酱油拉野,然后在5分钟的时候抱团一波清才是正确的“打野姿势”。第一批装备中除了上面提过的穷鬼盾、打野爪和秘法指环,比较强力的是直接提供12点攻、3点护甲,以及35点攻击距离的浴室把手——注意,这里的35点攻击距离只对近战有效。此外,那个可以挖出赏金符的铲子和芒果树也都非常有趣。但由于人品有限,我在三局游戏中都没有打出这两个装备。
第二档装备的掉落时间是15至25分钟。顺带一提,野区装备可以共享给队友。每个时间段,每个队伍掉第一个装备的概率是百分之十,往后依次减半——也就是说,只要不是特别脸黑,一个队伍在同一个时间段出两三件野区装备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言归正传,第二档装备中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个每分钟多加75块钱,但是会扣35点攻击力的“工资装”,以及那个可以给自家防御塔回血的“修塔锤”。前者可谓是辅助神器——前提是新版本还存在固定的辅助位,要知道现在的假眼已经免费了,后者能在30秒内恢复建筑物40%生命值,可谓是后期阵容居家必备。不过在实际测试的时候,我既没有打出“工资装”,也没有打出“修塔锤”,但出的那个提供视野和吸血的“吸血鬼獠牙”,对核心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装备。由于DOTA这个游戏很少在15分钟之内结束。因此,第二档装备会成为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
第三档装备的掉落时间是25至45分钟,第四档装备的掉落时间则是35至70分钟。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游戏时间内(70分钟内),和玩家们打交道的物品多半就是它们。这两个档次的物品,无论是特效还是属性,都强的夸张——死三次才会掉落的“大宝石”;减少50%扫描CD(且提升团队施法距离)的“望远镜”;加20点力量、开启后魔免1.75秒的“米诺陶之角”;加60点攻击力18点力量且降低攻击间隔的毁灭之锤。单举以上四个例子,我们就不难把这两个档次的装备归于“大件”之列。合适的装备给合适的英雄,战斗力有望翻倍。
最后一个档次的装备只会在70分钟外掉落,他们的属性和特效极其变态,是冰蛙为了控制游戏时长打造的神兵利器——超越急速且对自身施加驱散的“推推鞋”,突出一个来如影去无踪;开启后获得所有神符特效的“熔合符文”,是大人们的最爱;主属性提升百分之80的APEX,说不定是为了纪念V社和EA的新一次合作;洛氏气息满满的“死灵之书”,一次性召唤六本死灵书单位。最后,我们当然不能忽略“凤凰灰烬”——增加30全属性、阻止致死伤害,并回复至满血!还好“凤凰灰烬”使用后会被立刻摧毁,否则,得到它的英雄将变成媲美春哥的存在。
打野送神装,这样的设定估计会让很多玩家感到不适——那职业比赛还有什么好比的?就比哪个人的运气好呗!但凡是能想到这一层的人,大概率是近期没怎么碰过游戏的“云玩家”。实话实说,在7.22版本的末期,DOTA2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枯燥的游戏,让人完全没有打开的动力。用户数量不断流失,排队时间越来越长,天梯改革毫无成效。这样发展下去,短期内虽不至于变成A牌,但长此以往,DEAD只是时间问题。形势所逼,竞技性必须为游戏性让道。
预告片刚出的时候,就有不少观众指责电炎绝手和英雄联盟中的某个英雄非常相似。由于我并不是双修玩家,像不像也无可奉告。不过,新版本的前哨建筑八成就是源自风暴英雄。这个新建筑所在的位置是原来的边路商店——没错,现在无法在边路购买道具了,顺便一提,赏金符刷新的位置也被移到了前哨的所在地。10分钟后,地图上的两座前哨就处于待激活的状态——每座前哨需要单个英雄持续施法6秒才能激活,和风暴英雄里一样,持续施法的队友越多,激活的越快。被激活的前哨可以为队伍提供额外经验、附近地区的视野,且可以作为TP的落脚点。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时期不论控制一座或是两座前哨都只会获得一次经验奖励。不过,为了阻止对手获得额外经验,优势方的队伍有必要将前哨全部拿下。
和以往那些增加每分钟经验或金钱的改动一样,前哨除了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会加速游戏的节奏。之所以会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改动花那么多笔墨,是因为这项改动说明——冰蛙并不介意“剽窃”其他游戏中的元素。火了一万年的风暴英雄虽然被暴雪抛弃,但并不说明这个游戏就一无是处,恰恰相反,风暴英雄可以说是“走得最远的DOTA类游戏”。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的“风暴元素”,甚至是“LOL元素”被冰蛙并入DOTA。插一句,新版本的多个A杖特效其实就来源于游廊里的RPG地图。这即便是抄袭,也并无不妥。
7.22版本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让中路变成了一个“拼补给”的地方。DOTA1的时候,中单用鸡的特权只限于运瓶。发展到后来,两分钟内除了中路不能用鸡。再到后面,如果你在五分钟的时候动了一下信使,都会让中路玩家忍不住破口大骂——这倒不是因为没素质的玩家都集中在中路,而是因为五个人用一个鸡的设定实在是太不科学!尤其是在对线期三路告急的时候,一个信使根本不够用。反应在职业比赛上,除了让酱油把恢复装拉满,另一个现象就是让所有队伍都越来越偏向那些占线能力强,或自身携带恢复技能的英雄。
加速模式广受好评的一个设定就是每个玩家有独立的信使,新版本,虽然每个人的信使不像加速模式里那么变态——但由于信使会随着英雄升级而升级,满级的信使还是非常厉害的。英雄五级的时候,信使从鸡变成鸟。10级带加速(6秒持续时间,+50%移动速度,120秒冷却),15级会插眼,20级有两秒钟的无敌(200秒冷却),25级时可以使用所有物品。关于最后这点,“老玩具”们应该不陌生——DOTA1时代曾有过一个叫“小鸡臂章”的恶性BUG。在本篇文章撰写之时,STEAM里的小更新正在不断涌现,希望DOTA2不要重现当年的悲剧。
单人单鸡的时代,杀鸡的奖励相比过去自然有所降低——这仅限于低等级,因为现在的杀鸡奖励会随着小鸡等级的提升而提升。不过,因为小鸡每升一级都会增加10电移动速度和10点生命,再加上越来越强的技能,杀鸡的难度也会水涨船高。此外,小鸡的复活时间也和等级有关——一级的鸡复活CD50秒,30级的小鸡复活时间245秒。但因为是单人单鸡了,弄死信使再也不能怨天尤人。对于某些“用鸟习惯不太好”的选手,“鸡停塔下人接鸡”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把更新说明读了好几遍,外加实际尝试了三把匹配游戏,我还是没搞清楚7.23的游戏节奏到底是变快还是变慢。往快这边走的改动,除了上面提过的前哨,以及早期就能通过打野获得的强力道具,还有免费的假眼、出生自带三本TP,以及范围覆盖整个地图的击杀财产结算。
往慢了说,很多老道具的价格不降反增——点金手又贵了100块,防御塔的血量和攻击力都有所增加,塔防的持续时间野多了一秒。当然,上面说的这些加一起,产生的影响可能都不及“30级满天赋”这个改动。有一说一,游戏中有部分英雄的天赋确实是“只能加一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蓝猫——即便新版本对“魔法免疫”这个设定做了很大的调整,但估计大多数人依旧不会考虑那个超负荷那边。不过,大部分天赋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让玩家陷入两难的境地,这点在玩美杜莎的时候体现的非常明显——25级的1000魔和分裂箭带特效,两个我都想要!
可能是美杜莎爱好者的呼声感动了冰蛙,新版本,英雄的等级上限被提升到了30级。到达30级后,英雄将获得所有的天赋加成——也就是说,30级才是一个英雄的终极形态。除了美杜莎,幽鬼、火猫、TB、水人、熊德等后期英雄都因为这个改动受到了极大的BUFF。下一个Major里,保不准某些队伍就会刻意把“大哥30级”作为既定战术的一部分,将游戏无限往后拖——顺便打点神装,岂不美哉?其中,因为可以携带12件装备,熊德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英雄。至于节奏较慢的路人局,满天赋的神仙打架恐怕会变成未来的主流。
新的游戏,新的刀塔;
一人一鸡,不要再抢。
最爱打野?眼睛发光;
预祝你们,赢出绿光!
更新游戏篇:
http://www.wan2playgame.com/?p=19327
更新英雄篇:
https://www.facebook.com/DotaHeroMalaysia/posts/2722497871121864?__xts__%5B0%5D=68.ARB7SyKNK9JFjDJE4K9pzjIryerau1MXu0WaYAvFWX1nDeEGxOGso0hFM5WVUTtPPUfXsK3ZVHTeU_3a4VU-7ZGD94mROZbkmvBh_MAUjNhs0Bv32tXB8JcoY5Gejqu9GPafu7oTV8sirswPFgMRYfwvMSS3XeTjKMjX6-H1HGKKr_fxxTDFf8j5Jmj_2DCQEPA2cwa9kdlgwaOaFsIMbHo1ZgvwudllQaIKR16CKHpLQcdz6QAUgUHELsj9wpGHYiEIW3srDL_I27DdfPAnaweAXOBXE3dcBAJC3XS2wucO39GrfWlt8F2ZCqpQCX3sNT1J6id4Xyi94swd9tWXKQDl3A&__tn__=-R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的推薦目錄:
- 關於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Dota Her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开闭原则 - 李天炜 的評價
- 關於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3):依赖倒置原则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程式設計的武功心法【Gamma Ray 軟體工作室】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软件开发六大原则和常用的设计模式- xim9160/STUDY GitHub ... 的評價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国大陆推动陆港澳融合策略作为及其影响
曾建元
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博士
国立中正大学传播学系访问学者
五十年不变的错估
我们谈到香港跟中国大陆的关系,很多人都会提到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跟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会面要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时,邓小平所解释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治理香港方针「五十年不变」的意义。所谓「五十年不变」,只是一个概念,而并不是严格的时间区段,并不是第五十一年就变了。邓小平的意思是,在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之内,中国大陆需要稳定发展的环境,尤其香港在当时对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是个非常重要的对外窗口,所以邓小平要争取时间尽快让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社会经济跟香港的差距会拉近。邓小平明确提到,等五十年后,中国大陆经济发达,到时候跟香港会没什麽差距,就没有变的问题。「五十年不变」裡「不变」原来的意思其实是这样。也就是邓小平要柴契尔夫人安心,强调这五十年是中国需要,希望中国大陆经济五十年后可以跟全世界看齐,而五十年后更不需要担心,因为到时候中国大陆应当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而更可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的领域和香港接近。
中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承诺香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
如果透过陆港澳融合的这件事来看的话,其实这是中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重新定位的策略,意即向资本主义靠拢,来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的现代化。后来历史的变化超乎邓小平预测的乐观。在「六四事件」之后,虽然有波澜,但是邓小平在后来还是利用南巡讲话确立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变,只是更加强调「政左经右」的路线,因而在这之后大量地招揽港资和台资进入中国大陆来协助中国大陆突破一九八九年之后全球的经济封锁,让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国家能够尽快复甦,往现代化方向推进。我们现在也确实看到在经济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谈陆港澳的融合,如果在二、三十年前,图像可能不同,但现在中港关係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就谈最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当中明确说到2007年可以让香港人民决定行政长官跟立法会议员的选举方式是不是要改变。但在2007年前,便为了特首的选举,香港泛民主派和北京之间就展开了较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2003年开始有七一大游行,而这就跟陆港澳融合的问题有关,是北京有意通过香港特区政府完成《基本法》第23条的国家安全立法而引发了这个大游行。国家安全立法是中共尝试透过立法方式,把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的概念延伸到香港,这对香港的特殊性和自主性都会产生很大的衝突,于是就引发了香港回归日的七一游行。
送中等于送终
这让北京开始反省1997年后的中港关系,事实上也从那时开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接下来关于港人自决变更特首选举方式的五部曲又出炉了,北京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释法,限缩了《基本法》赋予的香港自治的空间,更透过释法不断侵蚀香港司法的独立地位。2004年人大两度释法否决了2007、2008年之后香港的双普选,导致香港民间开始积极争取「双普选」的社会集体行动。2013、2014年的爱与和平佔领中环运动及其延伸的雨伞运动和鱼蛋革命,使得中港政治上的对立越发尖锐。2012年习近平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上台,而他跟香港之间的渊源,跟他担任过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兼广东省长的父亲习仲勋有关。
从习近平身上,可以看到他在党国内部夺权的途径,主要是抓国家安全这一块。2014年1月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2015年7月通过新版《国家安全法》,追认国安委为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完成从党到国家的国安系统重整,加以一连串的国家安全立法,让习在这个领域的权力越发巩固。而香港民间从2003年不断去抗拒《基本法》23条国家安全的立法,终于和北京在国安问题上产生对撞。我认为香港司法案件「送中」《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法例(修订)条例草案》的立法问题是一种变相的国安立法,因为它比国安立法更可怕。国安立法至少说有限定国安领域的事务才允许中央人民政府介入,但《逃犯条例》是一般的重罪就可以移送案件到中国大陆审理。习上台之后,在2013年5月,透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通令在大学校院中不准讲包括「司法独立」在内的七种价值;2014年中共第十八届第四次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尽管确立了有个案司法公正和审检独立的制度,却否认了有宪政主义的司法独立这回事,司法必须服从党的领导;2018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首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讲话,宣示:「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在明确反对司法独立的这种情形下,习近平任内推动的国安立法,对于中国大陆内部整个司法,更加造成侵蚀迫害的作用。明确地说,《刑事诉讼法》明定的刑事程序,只要碰到国安案件,对于嫌疑人或被告人身自由的保障通通排除,这是很恐怖的。除了扩大了国安的权力之外,习近平也扩大了国安的概念,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安委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资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都纳为国家安全体系,天下事通通都是国家安全,然当国家安全成为排除刑事诉讼正当程序的法定事由时,这一个不确定法律概念或是包山包海的法律概念的使用,就必然会破坏了罪刑法定主义。国家安全界限变得无边无际,对国安人员执法无异给予了大大的空白授权。在国家安全案子没立案之前的,中国大陆的《刑事诉讼法》还有一套针对犯罪嫌疑人指定居所和监视的制度,就是变相监禁,又在侦讯调查程序中大量运用酷刑逼供取证,这都是非常恐怖的,必定会让港人非常恐惧。很多港人可能都还不知道把人送到中国大陆受审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这超过很多人基于香港经验的想像,真实的比他们想像还更恐怖。
腾笼换鸟
习主政下北京对于香港的步步进逼,面临香港民意的大幅度反弹和反送中运动的大规模抵抗,为什么北京似乎纹风不动,好像没有感觉,无动于衷?其实在占中运动之前,2011年的时候我和香港、中国大陆民主运动和台湾的友人共同成立华人民主书院有限公司,我们在香港的合作伙伴其实是包括了香港几个主要的政党民主党、公民党和社会民主连线。在成立之后,有些中国大陆研究香港的学者,他们来台湾跟我有些接触,因为他们开始关心到为什麽台、港公民社会会连在一起。他们觉得有点不妙,我和他们曾交换了一些意见。当时中国大陆智库学者,曾明确谈到如果香港争取普选和高度自治的抗争不断发展的话,他们担心会对中国大陆内部的统治和稳定产生重大危害。所以大陆学者认为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如果香港对中国大陆的稳定产生危害,那么「腾笼换鸟」,也是他们可以考虑的,就是香港留岛不留人,逼著香港人出走,反正现在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提升了,各国为了做生意,都卖他们面子。上海或深圳在突飞猛进,香港在中国大陆国际贸易的战略地位在下降,过去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时深圳和香港协力发展出来的「前店后厂」模式,就在削弱香港经济发展的基础,让香港的製造业跑到大陆去,香港人也在大陆工作和生活,而香港跟大陆之间的边控,香港政府早已经管不到甚么了,其实香港已经是在「腾笼换鸟」了,北京不断在稀释香港政府对香港人的管控能力。
北京压根就不希望「双普选」实现,现在的妥协版本,顶多也只是让步到由中央人民政府筛选出特首的候选人选,让人民进行有限度的自由投票,这个差额全民选举投出来的,也必然是北京所同意的人选,而且是符合他们的宪法原则,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德江2016年到香港讲的爱国、爱党、爱港的人士。
大湾区融合香港
在2012年习上台之后,可以看到「双普选」和「占中」问题上,香港和北京的碰撞。我在跟中国大陆来的学者非正式谈话中,他们透露了这种「腾笼换鸟」、留岛不留人的最后方案。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构想首度出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论述中,2017年被写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直到2019年初,乃有国务院与中共中央合作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搭配串联大湾区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跟广东省珠海市珠港澳大桥的搭建,将香港纳入大湾区的包围,加大香港对大湾区和大陆的依赖,稀释掉香港的自治。表面上,这是想让香港人有更开阔的生活腹地,通过陆桥,打破海洋对中港间交通的限制,使中港之间最终只剩下人为制度的差异,而这些制度差异要打开都是有可能的。只要香港人民对于大湾区生活的依赖性形成,未来加速通关打破边界,都有可能,到那个时候,香港要争取「双普选」,就算能选,中国大陆也有足够的信心能透过锐实力让香港人民选出北京能接受的人选。北京在香港问题上的融合策略,经过这几年中港关系演化和大湾区计画逐渐成形。2011年以及占中之前我跟大陆学者的谈话中,我发现好像为了一国,也就是为了党国,中共不惜以腾笼换鸟消灭两制的做法和思维似乎正在慢慢得到验证。
送中修例伤害《十三五规划》
对于目前香港《逃犯条例》的修订,我是觉得如果人们要发展出对抗北京的话语的话,要认真去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规划中都谈到香港跟内地的关系,尤其是现在正在实施中的《十三五》,特别谈到要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航运以及贸易三大中心的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融资、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这我们可以理解,但另外谈到支持香港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关于产业升级创新和青年就业,深圳都已经大肆展开了,成就恐怕都超过香港了。但无论如何,《逃犯条例》的修例,就已经直接和根本地冲击到《十三五》对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规划了。一个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的承认中国大陆法制、甚至放弃自身司法管辖权的修例,连香港人都人人自危,外商望之却步,不敢去香港,它要怎麽成为国际法律争议的解决中心呢?要如何做到成为其他国家发生争议时人们所信任的指定管辖法院呢?人到了香港后连人身安全都保障不足的时候,怎麽完善国际法律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呢?这点我们在批判《逃犯条例》的时候,要提醒这关系着怎么维护香港的司法独立,维护它的「一国两制」,更可从中共自己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直接对它提出批判。香港政府目前的作法是完全违背了《十三五规划》的精神,《十三五规划》提出来很多宏伟的目标,都有可能因为《逃犯条例》成为泡影,影响的可能不只有留岛不留人,可能整个大湾区计画的说服力都会受到冲击。
最后要问,我们台湾现在能够为香港做些什么?我认为我们台湾应该要想办法去帮助香港人来维持住「一国两制」,让香港人能在香港安身立命,并不是把香港人吸引到台湾就好了。我认为更负责任以及从台湾国家安全战略角度来看,我们还是要让香港做为第一线帮我们挡住共产党,因此要让香港持续发展,香港才能留住人,香港的人才会有力量来抵抗共产党的控制和渗透。香港怎样持续发展呢?我觉得我们可以提供保险,我们卖保险给香港,让香港人在台湾移民有更进一步开放的空间,让香港人可以在台湾取得居留权,而且是甚至不用住到台湾来,在香港继续生活着。只要出现状况,还有台湾这个地方可以跑,让他们心理上有安全感。让香港一部份的钱放在台湾,也算是在台湾买了一个保险,万一香港出状况,我们台湾会提供一个安全的保护。对于香港人的短期紧急庇护制度,这部分我相信现在在启动了,香港从事民主或社会运动的人士,可以跑到台湾这一个能够提供他们庇护的地方,很多香港学生就是这样的想法,在反送中运动期间逃到台湾来。我们政府可以规画立场更清楚、做法更简便的方案,帮助香港人维护「一国两制」,让香港人更安心地在香港发展,这样也就可以和中国大陆对香港的政策达成一种平衡和协调。虽然台港双边目前没有官方的对话管道,但民间往来密切,声息相通,我们通过这样的作法,提供香港人民取得台湾居留权的快速通关,安定香港民心,表达的是要求中共遵守其对于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的政治承诺,降低香港朝野和中港政治上的对立和冲击,这也更能促进台港社会互相的支持与合作。这使香港人可以背靠台湾继续留在香港奋斗,也某种程度抵销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香港的效果。
民国一○八年十一月一日
台北晴园
原文刊於議報http://yibaochina.com/article/display?articleId=8271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Hew Kuan Yau 丘光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浅谈AI时代的创意思考
文/丘光耀博士
我天生左撇子,读幼儿园时“学写字”,很是痛苦,老师用木尺,硬要“纠正”我,幸好我爸爸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老师妥协,我才得解放。
我也有点艺术细胞,美工图画,佳作贴堂是家常便饭,小学绘画比赛也经常得奖。课本空白的地方都填满公仔和乱七八糟的图案。
到了中学,我数学不好,但语文科很强。我不爱球类活动,但迷上空手道,尤其在搏击练习时,左撇子的站桩,不论诱敌或重拳出击,均让对手吃苦头。
我爸爸和庄迪君是老友,初三那年因纪律问题(严重逃学),而被迫从巴生中华独中转校到吉隆坡尊孔独中。出身马大数学系博士的庄校长,拍胸膛向我父亲保证,“放学后,我每天在校长室为你儿子补习代数一小时,程度一定追得上”。一个星期后,校长投降,说我右脑发达,左脑迟钝,代数是讲形式逻辑,左撇子很难学好”。我心中暗喜,终于可以“奉旨”不必每天放学见校长。
左右脑分工
自此我开始通过阅读,初步理解到人类脑袋的基本分工,原来左撇子是靠右脑思考,右撇子是以左脑思考。根据多伦多学派的解释,右脑主直观、感性、艺术、图像、联想和创造力,左脑主理性、逻辑、数学、推理和判断力。简言之,左脑是“知性脑”,右脑是“艺术脑”。
我终于找到了合理化我数学差的科学根据,尤其独中的数学程度更深,不能怪我“笨小孩”。当然,我爸爸也发现,我的脑袋并非天马行空,我对时事课题和他的“禁书”很有兴趣,写起议论文来头头是道。我还对爸爸说,“我形式逻辑学不好,但毛主席的辩证法我能读通。”。当我中学同学在读金庸和倪匡时,我不仅读懂李怡70年代全套的“青年自学丛书”,也把家里的老毛禁书都读过,但同一时候,我也是黄玉郎的忠实粉丝,我父亲认为我是怪胎也!
我中学不敢选理科,从大学到研究所,当然更不可能报读自然科学。我是学历史的,历史学属人文/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新史学”亦强调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即要懂得摄取其他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来解释自己专攻的范畴和课题。在读博士期间,我发现,原来左撇子的右脑,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研究上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今天,我应新山Adego Academy 设计学院的邀请,给学生们做一场有关“创意思维”的演讲,据此简单回顾我“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历程,给大家分享未来的设计人,如何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新世代,发挥所长,活出自信及自由的创作人生。
我就简单地讲三个问题:
1、人工智慧是一个懂得“深度思考”(Deep Learning )的机器人脑袋,它能以强大的计算能力,对所云集到的“大数据”,进行快速的学习演算,以找出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规律(建模能力)。简单而言,AI是一种“会学习的电脑程式”,形象一点的例子,如谷歌的AlphaGo,它不只会从大量专业棋手的棋谱中学习,还能从“自我对弈”的经验中学习,再优化和提升出新的棋艺,从而战胜人类的世界围棋冠军。
这么一来,难免人类会开始担心,会不会有那么一天,AI会自我学习到一些我们人类不希望它懂得的知识,进而威胁到人类的自由和安全?
这并非杞人忧天,盖AI的“聪明”,关键在于它的学习能力,速度一日千里。今天是“弱人工智慧”(Weak AI),明日发展到“强人工智慧”(Strong AI),明日之后再发展到“超人工智慧”(Superintelligence)。说白一些,AI从协助人类快速运算以提升工作效率,发展到能够胜任人类所有的工作,再“进化”到比人类最聪明的大脑还要更加聪明的程度,并能反过来不按人类意志的约束来自我行事,成为人的主人?超AI的到来,成为了科幻电影剧本的灵感,不是我们讲座讨论的范畴。
淘汰的工种
2、今天,我们尚处于“弱AI”的阶段。大数据的快读快算快建模,从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新闻推荐、美图秀秀、谷歌翻译、自动驾驶、无人商店、机器人仓储,已经开始渗入人类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事实上,“弱AI”已经开始威胁到某些重复性、统计性和中介性的工种,如客服、会计、保安、翻译员、记者、保险招来员、推销员、银行柜台人员、司机和搬运工等等。这些被AI取代的工种,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没创意。
AI的学习能力,是建立在海量的数据交换、储存和运算,这些数据,都是干巴巴、冷冰冰的,没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不属于创造性的意识劳动,是形式和数学逻辑,不属审美的范畴,也就是说,我们左撇子用右脑思考的缪斯和灵感,弱AI 还无法替代,但一般人用左脑思考的产出,都是AI赖以运作的原始素材。
坦白说,对于学艺术和搞设计者,开发右脑比左脑更重要。而创意的高低,关键在于联想能力。读过Edward De Bono 著作的朋友,都会同意“水平思考”比“垂直思考”更自由、更扩散和更容易蹦出新点子。而用惯左脑的人,总是保守地将讯息组织和归类得井井有条,而往往越精确有序的讯息处理,越难激荡出精彩的创意。
所以我要恭喜学设计的年轻人,你们在AI时代是最有竞争力的一群,因为AI无法学习只有人类才能识别的真善美。艺术创作是独特的,靠“大数据”建模的只是人类在消费市场的品味分析,靠AI是无法创造出能触动人类灵魂的艺术作品。
创意五部曲
3、如果你搞艺术,又是天生左撇子,你的创意优势无疑会更强。但如果不是,我也准备一些简单训练右脑的小动作给大家参考。如每天改用左手刷牙、梳头,和用左手拿调羹喝汤,再来闭目想象“上帝是黑人”或者“关公是美少女”的图样,或想象把家里的“日常用品”赋予额外的新用途(比如锁匙可以防狼)。除此之外,我也愿意和大家分享香港鬼才文人已故黄霑先生所传授的“创意五部曲”(藏/混/化/生/修),这是广告人的思维模式。
“藏”是指我们平日要博览群书,多吸收各式各样的资讯,多留意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混”是将脑袋中所“藏”的东西,可按条理也可不按逻辑地进行交叉配对、多元混集,看看能否碰撞出什么火花。换言之,“藏”得越多,“混”的选择性就越多。“化”就是指创意的孕育阶段,是对传统思考的扬弃和习惯势力的挣脱。“生”则是新点子的蹦出,如婴孩的瓜瓜坠地。“修”,用黄霑的说法,就是将一个不甚成熟的新点子,用对待你太太和他人通奸所生的婴儿那样来“修理”他,寓意不要太过沉溺在新点子的自我满足感上,一定要对它严加修饰和推敲,并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检验,力求点子的完美。
在“内容为王”,“创意为圣”的AI新时代,靠右脑吃饭的人,比较不容易被机器人淘汰。懂得AI学习规律的人类,更加要发挥我们右脑的独特情感和审美优势,这是机器人无法取代的“意识”,是万物之灵所独有的。
最后,请别忘记,人类迄今只开发了大脑的5%左右,其余95%的巨大能量还潜藏在潜意识的右脑当中。若有一天当人类的自由和安全面对“超AI”的威胁时,或许对抗机器人的就是我们左撇子!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3):依赖倒置原则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3):依赖倒置原则. 定义: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底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 <看更多>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程式設計的武功心法【Gamma Ray 軟體工作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物件導向程式 設計 - SOLID 設計原則 】• SRP 單一職責 原則 • OCP 開放- 封閉 原則 • LSP 里氏替換 原則 • ISP 介面隔離 原則 • DIP 依賴反向 原則 近期 ... ... <看更多>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在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开闭原则 - 李天炜 的推薦與評價
开闭原则是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中最重要也是最“虚”的一个原则。为什么说它最重要呢?因为前面五大原则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开闭原则,开闭原则相当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