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生存的基礎
═════════════════════════
自信是人生的基礎,基礎不穩,人的一生都會很艱難。
而通常第一個摧毀孩子自信心的,就是父母。
═════════════════════════
自信是什麼?
不如我們先從什麼不是自信開始談好了。首先,你一定會同意,自信不是自負,更不是自傲。性格上充滿自信的人,應該是很受歡迎的人。我們怎麼會喜歡跟那些自負的人在一起呢?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談一談,為什麼我們喜歡跟充滿自信的人在一起。
■ 自信讓人幸福,缺乏自信讓人煩
記得奇異公司(GM)的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退休的時候,寫了一封信給所有的股東和員工。
信裡說他在奇異公司工作了二十六年,他給公司最大的兩個貢獻就是:首先,他把奇異公司塑造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其次就是他把奇異的專業經理人變得更有自信,因為有自信的人,常常能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你注意到了嗎,如果有自信的人能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那麼缺乏自信,就常常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一個團隊、一個家庭中,常常有人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日子就會越來越難過。
看來,威爾許將「自信」列為自己重要的貢獻之一,真的很有道理。
■ 長大後缺乏自信,源於小時常遭父母批評
我聽過很多有關自信的比喻,另有個故事說:有一個人要買房子。房屋仲介帶他去看一幢相當不錯的房子,周圍的環境很好,離學校也很近,公園就在旁邊,價格也很公道。但是這位仲介說,這個房子有一個缺點,就是地基不夠穩。請問,還有人想買這幢房子嗎?
自信就是人生的基礎。基礎打得不穩,一生都會很艱難。
自信既然那麼重要,我想問一下各位父母,我們常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嗎?學校有沒有教學生如何培養自信?
那麼父母該怎麼樣才能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呢?在討論這點前,我想先談談父母做了什麼,可能無意間會傷害到或降低孩子的自信。
父母如果常常批評、責備孩子,常拿自己小孩跟別人小孩做比較,孩子就會較沒有自信。很抱歉,我必須說,很多父母常習慣性的批評孩子,可能是父母自己以前也常受批評之故。不幸的是,經常受父母苛刻批評的小孩,長大後往往做什麼事都缺乏自信。
■ 一個口吃小女孩的故事
多年前,我到一所國中的家長會去演講。演講完後,開始進行問答時間,有位媽媽舉手站起來說話,她說這次是她提議邀請我來演講的。
因為她女兒在這所學校念國二時,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有些男生還會模仿她說話,讓她女兒變得越來越退縮、膽小。
有一天她發現女兒在家裡朗誦詩歌,就問女兒在幹什麼,女兒說:「我被選上班代表,參加詩歌朗誦比賽。」媽媽聽了很高興,就跟女兒說:「我陪妳去。」
到了會場才發現,那是一場特殊學童的詩歌朗誦比賽。媽媽在現場看到有自閉症、喜憨兒的小孩。媽媽好難過,什麼時候我的女兒已經被列為有學習障礙小孩。媽媽知道她的女兒不是智商低,只是有口吃的毛病而已。
就在這時候,有個朋友介紹她送女兒去試試卡內基訓練,聽說會有幫助。媽媽就幫女兒報名了。報名的時候並沒有說是為了矯正口吃,所以她女兒在我們班上,就和大家一樣,被視為正常的同學。
例如每位同學都要上台分享,每週一次,沒有人例外。所以你可以想像這個女孩第一次在三、四十個同學面前講話,有多恐懼。
但是卡內基訓練的基本原則是,用正向的回饋取代負面的批評。所以講師就對這位同學說,恭喜妳能在這麼多人面前,很有勇氣的跟大家溝通,然後全班同學都熱烈鼓掌。
到了第二個星期,女孩再來上課時,明顯比上一個星期講得更流暢了,講師也真心讚美她進步很多。就這樣,連續十二週的課程結束後,她女兒口吃的毛病改善了。後來,女兒還就讀北一女。這位媽媽哽咽的說,她很感謝卡內基訓練,眼中滿是淚水。
如今這個女孩一定已經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也可能已經結婚了。我很難想像,如果這個女孩還是一直抱持著退縮、自卑的心態,現在不知會怎樣?人生的際遇就是這麼的不可思議。
■ 善用「黃金十五分鐘」的陪伴
父母在家裡也一樣,當你停止批評、責備,時常慷慨、真誠的讚美和肯定你的孩子,他的毛病或難題可能就應刃而解了。但你認為,讚美孩子的努力和優點很容易嗎?坦白說,並不容易,但卻非常值得去做。
例如,口吃是內心缺乏自信,表露在外的現象,我們要處理的是問題的病因,當這個女孩內心的自信增強之後,外顯的口吃現象就消除了。
每個家庭的孩子多少都有一些問題或缺點,處理內在的根本原因,永遠比只是處理外在的行為、現象有用得多。有時候父母對孩子充滿關懷與感興趣的眼神與表情,就能增加孩子的自信。
但很多爸爸媽媽會說,太忙了,上班工作壓力很大,回家還有好多家事要做,回家後要休息。沒心情、沒時間陪伴孩子,或跟他們玩,怎麼辦呢?
跟你分享一個好消息: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時間不需要太長。所謂「黃金十五分鐘」就夠了。在吃完飯後,陪伴孩子十五分鐘,專注的面帶笑容看著他,與他互動,就會有加強自信的效果。不信試幾個星期看看。
■ 不要只讚美課業,更要稱讚他的分享、善舉
我很想給你一個建議,那就是讚美的時候,千萬不要只讚美孩子的功課、學業成績好。
書念得好當然很可喜,但是當你的小孩幫助別的同學,願意跟別的小孩分享文具,或參加了一次公益活動時,就更值得你讚美了,這些都是能增進他自信的機會。而且讓你想像不到的是,這些肯定對他們有重大意義。
有位在某大學裡教書的林教授,他的經驗最值得關注。他的兩個兒子都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但現在都待在家裡沒有工作,只因為去應徵了一、兩次工作,但都沒被錄用,就從此心灰意冷。
有一天林教授興奮的跟老大說,他有個朋友願意錄用他,要他準備一下,可以去上班了。想不到,這個大兒子聽了後卻不以為然,反而問他爸爸急什麼,還說家裡不是還有兩棟房子用他們名字買的嗎?真讓林教授無語問蒼天。
要是林教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學業之外,也能加強他們的自信,那麼當他們遇到挫折,受到打擊的時候,就有充分的自信處理挫折感,再度從低潮站起來。
還有就是自信堅強的人,比較能拒絕誘惑。回想我在青少年時期,由於功課不好而留級,自信真是跌到谷底。
就在這段時間,有同學給了我一根香菸,我沒有說「不」的自信,怕他不跟我一起玩怎麼辦。我擔心拒絕的結果是被排除於朋友圈之外,所以就把菸接過來抽了,這一抽就是三十年。
中間我不知戒菸多少次,每次都沒戒成。最後,終於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戒掉了,這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件大事。幸好沒造成什麼重大疾病,但想想當初要是能有自信拒絕,就不至於受那三十年的種種折磨了。
抽菸雖然有很多害處,但吸毒、性關係、賭博等殺傷力更嚴重。聽說這些問題在校園也越來越多了,要是我們的孩子缺乏自信,不敢拒絕這些誘惑,怎麼辦?
■ 多留意孩子的優點,再用自在的方式讚賞他
其他還有兩性交往的問題,分手的時候也需要自信支撐。我很高興我的兒女,還有孫子、孫女們,都有驚無險的走過來了。他們會和前任男女朋友好好的分手。有信心將來還會遇到更好的伴侶,後來也真的都遇到了更好的一半。他們有些同學就因失戀而陷入長期低潮,真的很可惜。
關於自信方面我談的特別多,是因為感觸特別深。孩子的青少年時期大概就從國一到高三吧,這段時程的可塑性最強,對未來一生的影響也最大。
我好希望父母能了解,在孩子青少年階段的投入與付出,特別是在自信方面,可能是他們未來幸福、健康、成功的關鍵。你可能需要練習留意孩子的優點,然後用自然又自在的方式讚賞他。你準備好了嗎?
.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
自信就是人生的基礎。基礎打得不穩,人的一生都會很艱難。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父母如果常常批評、責備孩子,常拿自己小孩跟別人小孩做比較,孩子就會較沒有自信。很抱歉,我必須說,很多父母常習慣性的批評孩子,可能是父母自己以前也常受批評之故。不幸的是,經常受父母苛刻批評的小孩,長大後往往做什麼事都缺乏自信。」
短短一段話,就把傳統教養的困難,還有代代相傳的悲劇,點了出來。這邊還沒講到體罰對大腦的損害,也沒有提到撤回愛的教養如何傷到孩子的安全感。
黑老師在好早以前,就開始談慢養哲學,這也是為什麼我相當重視這種教養態度的原因—其實,黑老師比現在大部分的父母,以及老父母,都還要老,這可以讓我們知道,有人還是可以經過思考做了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以前怎麼做現在就怎麼做。
黑老師有四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如果好好研究每個孩子經歷過什麼事,黑老師怎麼應對,結果怎麼樣,這會是很可觀的學習—因為當時我自己深深受益,即便我現在很多細節已經忘記。
祝願您,能多觀照我們怎麼對待自己,重新選擇適合的方式對待自己,培養自信!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讚賞 老師的 說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的禮物
═════════════════════════
我無意鼓勵孩子不要念書,而且我的孩子書都念得很好。
但我也真心想以我的一生作見證,學業好不是一切。
═════════════════════════
記得我在閱讀巴菲特的傳記《雪球》時,印象深刻的是,在這本書中,巴菲特十六次提到卡內基,巴菲特提到自己念中學時,偶然在書架上看到祖父的一本書:《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文授權翻譯書名為《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巴菲特除了很感興趣的閱讀這本書,還發現,要是哪幾天在學校裡,違背了書裡的原則,朋友會離他而去,他就會不開心。要是哪一星期,他按照書裡的原則去做,那段時間同學會更想接近他,他自己也更快樂,新朋友也多起來了。
我們大概很少人有巴菲特的際遇,卻可以一起探討一下,這本書裡的原則有哪些重要的因素,為什麼這些因素會造成這麼鮮明的對比?
■ 負面的人生態度,讓巴菲特的朋友離他而去
這本書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要人們不要批評、責備、抱怨,因為這是一種負面的人生態度。
但要做到這點很難,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是在批評、責備、抱怨下長大的。在學校、在家中,老師與父母常常在我們犯錯時指責我們,甚至後來進入職埸,經理要我們進他辦公室談話,多半也是在我們犯錯時。到後來我們當父母時,也自然的常對孩子批評、責備、抱怨。
想像一下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父母一味的對他們批評、責備、抱怨,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一定是逃避,反抗、為自己辯護。這樣對親子關係會造成負面影響。
常常批評,代表著一種挑剔、苛刻的性格,誰會喜歡與這樣的人交朋友?
責備,常代表態度失控,發脾氣罵人。人在憤怒的時候,什麼誇張的話都說得出口,孩子的自尊心會遭受打擊,搞得親子雙方常悶悶不樂。
抱怨,則是不接納、不包容,甚至不尊重,不視孩子為一獨立的個體。
巴菲特就是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犯了這些負面的行為後,朋友會離他而去。
誠如本書談到的,常常給予他人真誠的讚賞與感謝,聆聽他人說話,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讓他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巴菲特發現,每當他想到要這樣做時,人緣變好了,朋友多了,在學校的時光快樂了。尤其是這個時候,才能影響他人。
■ 道理很明顯,但父母該怎麼做?
坦白說,我們做父母的無論為孩子做什麼,要求孩子做什麼,最終目標不都是希望孩子未來一生健康、快樂、幸福嗎?
那我們的出發點,就是培養正向的人生觀,除了自己要具備,更要幫助孩子建立正向的態度與觀念。
但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或疏忽這個終極目標,特別是在要求他們用功讀書、考取最好的學校時。
如果我問你:「你希望他們從最好的學校畢業,但性格變得怪怪的、很自卑,常常退縮自卑?還是希望他們功課沒那麼好,但常充滿自信,有能力面對困難,克服挫折感?」
我相信大多數的父母會選擇後者:自信。
你希望孩子能從最好的學校畢業,但工作與生活態度消極,懶洋洋的,什麼事都得過且過?還是他雖然念的是普通學校,但充滿幹勁,不輕易灰心放棄,對未來的前途抱著積極態度?
我很有把握,你會選擇的是後者。
讀書時單打獨鬥,工作卻要團隊合作,這就是矛盾所在。你希望看到自己孩子一天到晚悶悶的、冷冷的,一句話都不想說?還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無論功課好壞,都很開朗,滿懷熱忱,經常面帶笑容,樂於與他人溝通交談?
我想你也會選擇後者。
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團隊合作,只會單打獨鬥的人很吃虧。但我們的升學制度就是靠個人單獨用功讀書。到了職場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想辦法的時候,不合群的人即使專業能力很強,但常是最不快樂、最無成就感者,離職率也最高。
■ 用心教導孩子學會分享,幫他人也是幫自己
孩子漸漸長大成人,我最引以為榮的是,他們很願意分享,也會參加公益慈善活動,慷慨的幫助弱勢者。但不幸的是有些人只想到自己,常以自我為中心,可能他們那麼不快樂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中缺少此一高層次的人格發展。
我很慶幸孩子在念小學時,會帶他們去參訪某些弱勢團體中心,自己決定要從零用錢中認捐多少。這個經驗對他們後來人格中的同理心丶關懷社會的態度都有幫助。
無論孩子的讀書成績有多好,如果性格中缺乏堅毅,以後在工作、家庭、生活中遭遇打擊,或陷入低潮,他可能就無力承受。幫助孩子培養堅毅的性格,長遠來看,是孩子最感謝父母的助力之一。
其他還有好奇心、探索力、創意,都是父母能大展身手之處。帶他們去爬山,到公園散步,參觀文物展,一起看場好電影,單獨與孩子談心。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都是在學業考試之外的氛圍中進行的互動。
你一定了解我無意鼓勵孩子不要念書,而且我的孩子書都念得很好。但我也真心想以我的一生作見證,學業好,不是一切。記得賈伯斯曾說,他這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在大一時輟學,他才有時間去學他感興趣的東西了。
我想強調的就是這點,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學習他們有興趣的事,包括求學在內。
.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
一起幫助孩子學習他們有興趣的事,包括求學在內。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3)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我們的文化重視成就,也好競爭,就我的立場來說,常看到這種文化對成長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傷害。尤其成就不好的孩子,好像存在就沒價值了一樣。有些人本來可能大器晚成,結果早年受創,長大之後也欲振乏力了。
我好希望黑老師的苦口婆心,能被聽進心裡。我認識一位媽媽,即使一隻腳都已經準備踏進棺材了,她的老爸爸還是要女兒去念博士、當教授,完全不考慮她目前相當滿意自己的幸福家庭。
就不要說,父母為了孩子求學時的成就,給予孩子的壓力,這麼多年以來,讓孩子只好選擇自我傷害。短視近利,失去了好多,卻又沒自覺,還可能怪孩子軟弱。
祝願您,能多了解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表面上說為孩子好,心裡面一直要透過孩子的成就來證明自己!
讚賞 老師的 說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精彩文章:相信孩子,還是相信言之鑿鑿的大人?】(下)
(續前篇)
我們臨走前,老師再次叮嚀:「我們要求三三明天把玩具帶回來學校還同學,請媽媽協助她。」
離開學校,路上我們都沒說話,因為我理智的腦子一片混亂,但是情感上,即使三三真的這麼做了,也必定有其理由,因此思緒再怎麼混亂,我還是謹守我的信念:「永遠相信孩子。」
等回到安靜的地方,恢復了平靜,我決定和三三展開一場貼近她內在感受的對話模式。
我問三三,今天在學校過得如何?
心情低落的三三回了我一句:「我現在不想說耶。」
我明白她心裡不好受,但問題終究要面對,因此我決定單刀直入的問她:「老師說你搶了同學的玩具,有嗎?」
三三點頭跟我說「有」,她搶了同學的玩具。我必須承認,當我聽到三三親口說的,我的感受真是糟透了。
但是事情已經做了,我必須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
我問三三:「因為那個星沙很漂亮,而你很想要,所以你就搶同學的禮物,是這樣嗎?」
三三點頭說對。
我拍拍她的肩膀,跟她說了個我小時候的故事。
我說,小時候,我跟母親去工廠工作,中午休息的時候,我看到母親同事的一條好可愛的小口紅,我太喜歡那條小口紅了,知道家裡窮,媽媽不可能買給我,於是我就心臟噗通跳的偷拿了那條口紅,後來被母親發現,母親揍了我一頓,我的哭聲響透整個工廠。母親整個下午都沒停手,因為她說我讓她傷心透了,沒把我教好。
故事說完,我跟三三說,我只是想告訴你,媽媽也有過那種好喜歡一件小東西的感覺,好喜歡、好喜歡就好想帶回家,對不對?
三三猛力點頭,可能覺得我跟她一樣也犯了錯,所以比較敢抬頭看我。
我說:「三三,媽媽能理解你的好喜歡,我們可以喜歡一樣東西,但是喜歡和把東西帶回家是兩件事,你和我一樣都做錯了。做錯了我們該怎麼辦?」
三三回答:「明天我會去把禮物還給同學,並且跟同學道歉。」
我摸摸三三,讚賞她。
三三突然問我:「媽媽,你怎麼沒有像阿嬤那樣生氣的打我?」
我笑了,我說:「因為我有學到比較好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啊!」
三三問:「那你是怎麼學的?」 我說:「因為我自己有努力看書呀!」
三三給了我一句欣賞,她說:「媽媽,你這樣的方式很好,我比較喜歡你的方式哦。」
我回以微笑。
原以為三三搶奪同學禮物事件就這樣確定了,那是我不熟悉的三三,但我還是試著去體會和理解。但是,三三突然問我一句:「媽媽,我把禮物還給同學後,那我送她的手偶小兔子禮物,能跟她要回來嗎?」
嗯?這句話聽得我有些困惑。
我問:「你有跟她交換禮物嗎?」
三三說:「有啊,她本來要送我星沙,後來反悔了,我就說那我用兔子手偶跟她交換,她就答應了!所以我的兔子手偶可以要回來嗎?」
兔子手偶自然可以要回來,畢竟交換不成,當然就能要回來,只是這樣一來,這事件就並非是搶奪,而是交換呀!搶奪對我來說是多麼重的字眼,那超出我對自己孩子的認知,而現在這樣一核對,交換確實比較像三三平常的應對方式。
我問三三:「既然是交換的,你為什麼承認自己是搶的呢?」
三三說,因為害怕被老師罵,也害怕被同學的阿嬤罵,她不希望再被罵了,所以……她很快承認自己是搶同學的玩具,其實她也沒搞清楚搶和交換有什麼不同,反正她確實有拿同學玩具回家,這是事實。
我花了一些時間解釋「搶奪」與「交換」的差異,並且告訴她,以後得把事情的經過告訴老師,有做的,我們就承認;沒做的,就大膽的說沒做。
但是三三退卻了,她要求我不要告訴老師她有交換禮物,她怕交換禮物也不是好的行為,怕自己因此又被老師罵,也怕對方的阿嬤還是覺得她是搶的,造成老師又來罵她。
種種害怕的情緒在三三的內在裡翻騰,看來三三真的害怕極了。
我安撫了三三的情緒,先不去談論該怎麼和老師說明,轉而討論禮物還回去的時候,三三想做哪些事來補償同學的心情。
最後,三三跟父親要了一個漂亮的小盒子,把星沙裝在裡面,當成禮物盒,禮物在裡面瞬間變得寶貴起來,三三的心情也篤實安定起來。
隔天,兇顏老師請假,我把三三告訴我的事件婉轉的告訴和顏老師,請和顏老師再幫我核對孩子們的認知,並把三三的疑問:「把星沙還給同學後,她能要求同學也還她手偶嗎?」請老師全權處理。
當天傍晚,去接三三放學時,和顏老師主動告知我,她把兩個孩子約來面對面核對,事件果然如三三說的,三三沒有搶,她是用手偶去和同學交換星沙的。至於同學為何說是用搶的?同學說,因為她反悔了,不想交換了,所以就跟阿嬤說她的禮物被三三搶走。
老師告訴同學,不能因為反悔,就說是三三搶她的禮物,這樣會害三三被老師誤會,被老師罵。老師幫孩子們解開了心結。
心結雖解開,但過程依舊讓我感到恐懼。當時我在面對兇顏老師時,那壓力實在逼人,逼得我不得不低頭。大人都如此感到恐懼了,更何況是一個六歲孩子在面對眾多指責時,不難想像她內在壓力有多大了,無怪乎她承認老師和同學的指控,交換來的玩具,變成是搶來的了。
在面對這樣強大的壓力,我的內在情緒轉折,起伏非常大,從錯愕、震驚、羞愧到憤怒。 換做是其他人,可能會在憤怒的點上爆衝出情緒,當下不是對老師憤怒,就是對自己的孩子憤怒謾罵,但因為我守住了「相信孩子必有其理由」的信念,於是憤怒的情緒被轉化了。從憤怒到平和到核對到釐清事件,情緒一直沒有成為主導我處理事件的主人,反而是幫助我釐清真相的推手。
孩子在學校發生的衝突,一直是家長棘手的問題,因為家長永遠是被告知。這意味著,所有的資訊,都是老師看到聽到然後給予家長的,因此資訊已經經過老師的觀點再送給家長。觀點轉了兩手,就會像懶人包的概念一樣,雖然能快速理解事件經過,但那裡頭永遠含著他人(敘述者)的觀點了。
於是,家長們能在這些資訊底下找到事件發生的真正細節,並且永遠「相信孩子」,核對孩子的觀點,是父母處理孩子在學校發生問題時的重要課題。
#文章摘自《孩子永遠是對的》/李儀婷著:https://reurl.cc/eEoNeM
☞8/25線上講座報名連結私訊小編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讚賞 老師的 說話 在 樂器老師的日與夜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家長要求我再兇一點,但同時有家長投訴我太兇有家長不滿我太少讚賞,但同時有家長說我不能讚賞太多即使我再兇,他/她總會繼續放肆即使我還未開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