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也「#通用」,#設計 多一點巧思,皆大歡喜】文/余虹儀
不曉得有沒有人曾經錯把美國菜單上的「beet」看成「beef」?我有。那有沒有人曾經錯把香港電梯樓層顯示中的「GF」看成「6F」?我也有。
這些錯誤的發生都不是我的視力不好,而是字體大小加上呈現的字體與字距設計,#讓外國人太難辨認了。
許多電風扇的設計,有些風速大到小是以1到3表示,有些則是以3到1呈現。看得懂阿拉伯數字的人們,對於這些數字代表的意思,不見得能有一致的理解。打勾「✓」與畫叉「✕」,在不同國家的意義也迥異。
菜單加上照片、#葷素 或 #易致敏食材 以圖示標明、用風速標誌取代阿拉伯數字⋯⋯使用「#符合所有使用者認知」的符號,需要設計師多做功課多用心:
https://bit.ly/3yYZwyX
讓外國人太難辨認了 在 與外國人相處很難?五招讓你不再害怕交朋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留學#交換學生#外國朋友你還在為如果與外國人相處煩惱嗎!請參考以下五點1. 不要不懂裝懂2. 不要過度謙虛3. 不要一問三不知4. ... <看更多>
讓外國人太難辨認了 在 #讓外國人太難辨認了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मा #讓外國人太難辨認了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不曉得有沒有人曾經錯把美國菜單上的「beet」看成「beef」?我有。那有沒有人曾經錯把香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