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因為自己受邀於Partnership組織而有機會參與“觀察者會議“
讓我們進入WHA最後議程,回顧並分享不同國家青年醫師的回饋
今年度的世界衛生大會,在一個(我覺得)不意外的情況下結束了
其實在這個debriefings中,除了疫情影響
我們組織觀察到大部分的重點是資源的 #分配技術
分配技術可以像是政策或遠距科技
或是國家戰略上的合作能力或購買力
技術強的國家就是分享自己的做法
我最佩服的就是韓國
疫情下已經全面實施“non face to face“系統
韓國未來的智慧醫療技術應該有超前台灣5年以上的潛力
技術不足的國家
像是哈薩克、薩摩亞、墨西哥,他們都在跟WHO求救了
這個可不是COVID-19時才有的問題
像是 #女性子宮頸癌 #兒童營養 #慢性病負擔 都是這些國家的老問題了
即便透過WHO或UN提供UNFPA(聯合國人口基金)的資源
那也只是錢,這些國家還是會面臨人與資源都調不到的問題
雖然我這邊私下覺得
WHO是個有特定政治立場
而對台灣並沒有達到國際合作宗旨
對台灣的戰略價值不斷在降低
今年還是台灣因為不相信WHO,台灣才能表現這麼好
但是我認為台灣現在參與的WHO的角度
是要盡量釋放資訊,讓這些會員國知道
台灣是有很好的合作資源給這些把WHO當救命纜繩的國家
#讓他們知道台灣的能力和友善態度
#讓他們知道什麼是高價值朋友
我們的經驗,如果再多一點創新跟上
我們是有機會建立全世界新的合作框架的
持續保持優勢,積極態度,台灣終究以被看見
#Taiwan_can_help!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