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迷訪談計畫(12)-就這樣在京都讀書工作13年了。優雅低調的台灣女孩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無法返京所訂下的京都迷訪談計畫,就這樣一路延宕發表,到這一篇,終於到了最終篇了,其實這系列的訪談文字,大部分在三月就都全部完成了,但是因為發懶,到了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天慌地亂的,就這樣都已經進入處暑過的九月了,終於要發表最後一篇,上次就曾經提過了,最後兩篇訪談,我會留給目前住在京都的台灣朋友,上次分享的是對日本傳統與藝術非常專研的厭世京都,最後一位,則是一位已經在京都13年,唸完碩博士論文,也在京都生活工作的低調美女haiyo。
認識haiyo也是因為粉絲團的關係,當時看到她讀的是京都的龍谷大學,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馬上就想到了京都雙壁的作家-萬城目學所寫的小說-鴨川荷爾摩,裡面四個進行荷爾摩比賽的京都大學,其中朱雀組,就是龍谷大學,後來,那陣子還到另一位台灣朋友,她說她準備要去立命館大學念博士,有沒有這麼巧呀,剛好都是鴨川荷爾摩的大學與隊伍,哈!
雖然和haiyo只是網路聯繫的朋友,但是感覺她是位很謙虛低調的女孩,她的博士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感覺很專業,在她的文字裡,更能感受到她是個喜歡享受慢步調的人,真的好適合在京都,她有一年的時間,願意騎上40分鐘的腳踏車去上學,真是令人佩服不已。文章裡的許多問題,她也回答的非常詳盡,果然是做研究的高材生,介紹了很多京都的好店家與散步的地方,還有真正與京都人相處的事,透過haiyo在京都生活的眼光與推薦,或許大家可以進入更悠閒更緩慢的京都,她提到她的夢想是在京都買一間有緣側的老屋(誰不想呢,哈哈),非常期待,也祝她夢想成真,還是非常謝謝haiyo願意參加這個計畫,也期待日後能帶家人在京都與她相聚。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嗎?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您好,我叫haiyo,來到京都已經邁入第13年了。在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京都留學。在大學時學的是日文,但因為認為語言僅是一種溝通工具,使我想要利用這個工具再擁有屬於自己的專業。我在日本的碩博班念的是社會學,主要研究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報紙,社會學系在日本不算太冷門的科系,主要分一般社會學以及社會福祉兩種。而我念的新聞學也是包含一般社會學之內,與台灣的社會學系印象有很大的差異。在漫長的留學期間,一開始在日式餐廳打工,後來開始接觸口譯翻譯以及教學等工作。目前為日企正社員從事翻譯工作。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工作)的原因是甚麼?
其實我認識京都是透過一位曾來京都交換留學的大學同學,我記得她結束交換留學時,一邊拿著相機的照片,一邊跟我述說關於京都的美好,讓我對於這座古都有很好的印象。同學當初也笑笑地跟我說,以我這樣慢步調的個性,可能不適合東京大阪那種大城市,京都可能最適合我。沒想到因為這句話,我就待了13年。
311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吧!那時候家人也希望我回台灣,但是剛好同時博班也錄取了!雖然掙扎但還是想繼續學業。在外國生活的確會遇到很多挫折或是困難,比起求學上的困難,我覺得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比較多。
例如,租房子的時候仍是有不少房東不想租給外國人,要不然就是要日本國籍的連帶保證人,對於保證人還有許多職業年收等等的條件。除了保證人還要繳納預付房租,禮金押金以及火災保險等等,在日本搬一次家就需要花上25~30萬日幣。這個是比辛苦的地方。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或日常生活)嗎?
起床洗漱後開始泡咖啡做早餐。是的!日本沒有美而美也沒有永和豆漿那種早餐店,基本上早上都是自己煮。像我這樣慢步調的人,還是無法像一般日本人選擇不吃或是在便利商店抓個麵包飯糰果腹。目前即使已經成為社會人,我還是寧願早起兩小時慢慢地吃早餐享受早晨。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這題蠻難的。如果要說的話就是來京都的第一年,什麼都不太知道,聽留學生的學長姐說京都都是用腳踏車代步的。所以我就騎了一年腳踏車上學,單程就要40分鐘,至今想想真的十分青春。但也因如此,我比很多人知道京都的小路,沒有紅燈就可以一路向北或向南的捷徑。往往這種道路是樸實卻很有味道的。
以前有很長的時間在圖書館,常常都是唸到關門。有一次身心俱疲出了圖書館要騎車回家,停車場滿地的黃色銀杏葉,像是絨毛地毯一樣,非常的美。看著看著竟然不自覺流出淚來,可能是身心太累,突然看到這樣的美景,內心突然非常感動。現在想想真的蠻浮誇的。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我覺得是京都人的性格吧!我想大家都有聽過京都人很難相處,講話也不好好說,總是拐彎抹角的。我覺得這蠻真實的,也真真切切感覺到。因為在京都的時間長,同時期的留學生朋友也各自發展,目前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以在地京都人為主。
這樣說吧!老京都人是無意識覺得優越於其他地區的人。這種與生俱來的優雅以及自信到現在還能感受到的。我與熟識的老京都人朋友曾聊過這個話題,我也蠻直接問說為什麼你們京都人這麼難相處?他笑著說,是啊!他也這麼覺得!他接著說,他從小被奶奶教導絕對不能給人帶來困惑以及麻煩。所以,即使是多年的鄰居,掃門前的地時也是絕對不能越界。這樣的教育之下,對於還不熟悉的友人更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不失禮儀的作法。
這樣的想法是深植老京都人的生活,所以衍生出許多場面話。常見的例子如:京都人覺得你說話太過冗長,會說你這錶真好真漂亮。實際意思是請你注意時間。或是你在京都人家作客,京都人問你要不要吃茶泡飯?其實是想要讓你回家等等。
有人會說京都人陰陽怪氣,話都吞在肚子,不好好說。依我看來,這是他們慣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吧!其實在熟識之後,京都人也是會付出真心來交往的。只是他們真的很慢熱很慢熱,到他們真心認同你的時候,這份友情也會長長久久。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櫻花跟楓葉的季節。比起其他城市,京都的櫻花與楓葉更有一種雅致。即使在京都多年,看過的櫻花楓葉太多太多,但還是在這兩個季節裡,讓我有一種「京都にいて良かった!(身在京都真好!)」的深刻感受。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騎腳踏車吧!京都市真的不大,若真的有時間我會建議可以租借電動腳踏車慢慢自己探險。京都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你會看到什麼風景。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街景,也會讓你感受到京都的美好。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我喜歡兩個區域,一是目前居住的四條烏丸區域。一是四條大宮周圍。烏丸區域大部分的人認為是銀行與辦公大樓的集中地,但其實也是祇園祭舉辦地點。周圍也有很多傳統產業的店鋪,可以享受在都會中感覺傳統的優雅。另一個區域是四條大宮,以前阪急電鐵還沒有烏丸跟河原町站時,四條大宮便是最終站,所以附近聚集了很多很道地的店家。很多都是觀光客比較難知道的在地店家,這個區域算是京都市中心的下町,所以其實對外國人都是蠻和善的。直到今天還是很常到這一帶與朋友聚餐。這裡很京都,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京都,而是很容易親近的京都。
訪談文章一樣非常長,haiyo因為回答的都很詳盡,也介紹很多好店與好地方,所以這裡就不全文貼出了,歡迎想看的朋友,繼續點留言的訪談文章詳讀喔!照片用了大家最想念的京都銀杏地毯,我想很多人都曾經被不經意遇見的銀杏與楓葉地毯打動過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9萬的網紅蔡阿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Ttoday| 蔡阿嘎9歲時相繼失去至親 對父母的回憶只剩一張照片 訂閱蔡阿嘎Youtube頻道:http://ppt.cc/3lup 蔡阿嘎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ithGaLoveTaiwan 蔡阿嘎Instagram:http://instagr...
「謙虛生活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虛定義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 教育學習 ... 的評價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遜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遜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人性亦智亦愚- 骄傲与谦虚...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虛作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虛作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達克效應是什麼?這理論說蠢人囂張智者謙虛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虛的重要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虛的重要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謙虛生活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天舅舅在家庭群組分享的文章我好喜歡,分享給大家。
《厚道~不是糊塗,而是一種品格!》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個需要我瘋狂出差的工作,那時每年要去好幾次德國。每次去德國,我都會住同一家簡單乾淨的商務飯店,飯店大廳櫃檯的旁邊,有個小桌子擺放著檸檬冰水和一次性杯子,供顧客們免費使用。有時候早上,還會看到它們給晚起又趕著上班的客人提供的咖啡牛奶和新鮮出爐的牛角麵包。
這些免費供應,都是和飯店的餐廳直接有利益沖突的,換句話說,喝了免費的檸檬冰水咖啡,可能就會少買或不買飯店大廳咖啡廳的飲料;吃了免費提供的牛角麵包,可能就乾脆選擇不包早餐。
有一次我跟櫃台的經理聊天,想知道他們的想法是什麼。他笑著跟我說,他在英國念旅館管理,有一堂課,老師請The Ritz-Carlton Hotel 的總經理來講課,這位總經理對他們說:「如果你走進一家好的酒店,提出一個要求,你就會被滿足。如果你走進一家極好的酒店,你甚至不需要提出要求。因為,真正飯店經營的精明,不是利潤,而是客戶的忠誠度。
經商,貌似靠的是精明,其實,精明的極致,是厚道。」
後來每次我入住,我都覺得我那趟旅程,特別安心。
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暫時吃小虧卻長久贏得厚道美名的例子可以信手拈來,當然,反之亦然。
年輕的時候,我們願意跟一個人深交,可能是因為有彼此需要的能力,可能是因為有互利的利益。但是,年紀大一些你才會知道,能讓你安安心心交往的,都不是一個人的能力或聰明,而是他的人品。
可能是他很誠實,可能是他很正義,可能是他很善良,也可能只是他就是很堅持對你的承諾。
而這些說得出來說不出來的一些信任感,其實都不是精明聰慧,而是,厚道。
我們仔細想想,認識得這麼多人當中,回想起來,什麼時候我們用「這個人很精明」來表達你的稱讚?而那些你脫口說出「他真是個好人」的人,不都是厚道的人嗎?
回到那個飯店櫃台經理。
那天他說完了The Ritz-Carlton Hotel 哲學後,微笑地對我說:「我們從來沒有因為擺放了咖啡麵包,而讓我們的餐廳受到多大的損失,我們卻因為這樣,讓我們的客人包容了我們不足的地方,他們願意相信我們做不好的地方,絕不是因為我們不上心。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我們鬆一口氣的呢?
厚道,不是因為退縮示弱,是因為我們強大到,願意成全。
#以和為貴 #厚道 #謙虛 #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
Ps. 必須得再分享第一千一百零一次! @winnie.eyelash 每次都幫我把睫毛弄得美美的~不用化妝就很有精神啦❤️最近孩子們回去學校和安親班了!各位媽媽們~漂亮起來😜😜😜嘿嘿嘿~快預約吧~
謙虛生活例子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為什麼會有情緒?
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淘汰掉了尾巴卻留下了情緒,就是因為相較於尾巴,情緒是人類在生存上必要的能力。事實上,幾乎所有具備大腦這項器官的生物都能感受到情緒,差別在於相較於其他生物,人類有更複雜的思考能力與處理方式;人類將每一種情緒給命名,並且在面對情緒時,能夠做出更多元的選擇。
憤怒是為了迎戰眼前的敵人而產生,因憤怒所產生的生理變化有助於讓敵人知難而退;恐懼使我們對眼前的危險有所警戒,當我們評估眼前的敵人不是自己有辦法打倒的,此時就必須快速做出逃跑的反應來。
例如貓咪在面對比自己的體型還要更大的敵人時,會弓起身體並且讓原本服貼的毛豎起,這會讓貓咪看起來比原本的體型要大上許多。若敵人沒有因此膽怯,此時貓咪可能會進一步伸出爪子並且發出嘶嘶吼聲,這些反應皆是憤怒所帶來的變化。
但貓咪不會立刻朝敵人撲上去,面對比自己龐大的敵人時,除了憤怒之外也同時會有恐懼;恐懼讓貓咪不會輕舉妄動,而是守在原地先試探敵人,若是在警告對方後察覺自己可能不是對手,當敵人逼近時牠也可以立即做出逃跑的反應。
若沒有了情緒或是刻意去壓抑該有的情緒,很可能會讓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
想像一隻從出生起就被人類照顧到大的貓咪,而且還被奴性重到不行的主人給寵到無法無天;當這隻從未經歷過任何危險,且生存必要的條件皆有人會替牠滿足的貓咪走失時,牠有辦法獨自在野外生存嗎?
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我們有著更複雜的群體規則,我們需要遵循著自己國家的文化與價值觀生存;若是不讓自己表現出跟大多數人一樣的行為,將會引來許多異樣的眼光甚至受到譴責。有些文化與價值觀,是不允許人們將某些情緒顯露出來,或是認為刻意表現出某些情緒是種美德。
我們對於文化與價值觀的認定,是從原生家庭就開始學習的,而嬰兒大腦的發育也跟外界刺激息息相關;當我們接觸到外界刺激時,杏仁核會先做出反應使我們感受到情緒變化,接著由前額葉接管面對情緒時該做出的反應。
由於嬰兒的前額葉尚未發展完全,因此初生的嬰兒在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時,只能夠用最直接的方式,也就是哭泣,讓照顧者知道自己有需求需要被滿足。照顧者面對嬰兒的需求所做出的反應,也會影響到嬰兒前額葉的發展。當每一次嬰兒的哭泣都有獲得滿足時,他就會習得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相反地,當嬰兒每一次哭泣都沒有獲得回應時,他便會明白哭泣對於解決自己需求是沒有幫助的。
有一些嬰兒獨立派的教養方式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嬰兒建立起規律的生活作息,甚至幾個月大就能夠獨自睡過夜。由於本篇主題並非在育兒教養,百歲派與親密派的利與弊未來有機會再跟大家討論。
原生家庭會教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當然,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在幼兒時期就自行領悟的。
以我為例,當我的父母剛吵完架時,我最好躲起來以免掃到颱風尾;當大人犯錯時,我最好乖乖地閉嘴不要揭穿,以免被罵說我沒大沒小;當大人在責備我時,我最好表現出內疚的模樣以換得輕一點的處罰,即便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當我獲得了什麼成就時,最好不要表現出太高興的模樣,以免被說驕傲自大;當我弄壞了心愛的玩具時,最好不要哭泣或表現出難過的模樣,以免還要受到二次傷害,因為玩具是被我自己弄壞的;當我不想服從父母的命令時,哭泣會比生氣安全些;若我大聲地說我不要就是不要,很可能只會換來一巴掌,而且還是得去做那些我不想做的事。
諸如此類行為與感受互相矛盾的反應會使我們的情緒失衡,這樣的失衡會一直延續到我們成年;若我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嘗試做出改變,那麼失衡的狀態就會影響我們一輩子。
過度的壓抑,或是過度的使用某一種情緒,都會導致情緒失衡。
以壓抑為例,我們內心明明是感到難受的,但表現上卻必須對他人說出「沒什麼」,甚至必須擠出微笑來證明自己沒事;我們也可能內心是感覺憤怒的,但卻必須表現出自己沒有生氣,因為害怕若讓對方察覺到了自己的憤怒,就會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
當我們抗拒接受某一種情緒時,可能會用另一種情緒來掩蓋它。
好比自己被他人給誤解時會產生羞恥感,有些人為了快速消除自己的羞恥感,會利用憤怒來否定羞恥感出現過;明明自己沒有做的事情卻被冠上罪名,如果別人真的以為我是這樣的人那怎麼辦?於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名聲必須表達抗議。
也有些人在面對他人給予自己的肯定時會產生羞恥感。
在我們的文化裡,做人是必須要謙虛的,若是大方地接受他人給自己的讚美,會顯得自己太過驕矜自滿。因此我們必須將內心的喜悅給壓抑住,利用羞恥感來掩蓋自己內心的喜悅;我們可能會感到很害臊,甚至臉紅,接著謙虛地表示「我沒有你說的那麼優秀啦」。
上面的兩則例子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不是很正常的反應嗎?難道被誤會了還要大方表示「對,我就是這種人!」捍衛自己的名聲而表達抗議難道有錯嗎?
這邊指的是情緒失衡的狀態下會產生的問題,當過度使用憤怒來壓抑羞恥感時,可能會出現極端的行為。例如被超個車就要攔下對方,然後破口大罵、動刀動槍的;或是被貼上1450標籤時,就要立刻反罵對方智障韓粉;也可能只是跟媽媽說了聲今天的菜好像沒味道,結果媽媽就爆氣摔鍋鏟大罵「不想吃就不要吃啦!」。
情緒原本是用來幫助生物發現問題與避開危險,但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去學習過認識自己的情緒,也不了解當情緒湧現時它們想告訴我們什麼;某些特定情緒湧現時只會讓我們感到不知所措,並且排斥這樣的情緒出現。
情緒失衡的人,就如同野生動物在面對生存的壓力時,只能夠立即做出戰與逃兩種反應,沒辦法讓自己停下來好好思考問題。過度的壓抑或是放任情緒不但無法好好解決問題,累積的壓力也會逐漸變成生理與心理上的疾病。
例如腸躁症、偏頭痛、失眠、胸悶、肌肉痠痛等等,這些生理上的不適感不見得是因為受到細菌或是病毒的感染。
長期壓抑某些特定情緒,例如絕對不會把憤怒或悲傷表現出來,面對他人的軟土深掘,永遠都是選擇一再退讓;或是過度使用某些情緒,例如總是表現出樂觀開朗的模樣,遇到再大的困難都是告訴自己「笑一笑就過去了」。
這類型的人,很容易出現上述的生理症狀。
情緒的問題,絕對不是轉過身別看就會解決的。逃避或許可以獲得短暫的舒適感,但問題仍舊還是會在原地;若不去解決它,原有的問題將會不斷被新的問題覆蓋過去,最終連自己都難以明白問題的根源究竟在何處。
解決情緒問題需要一步一步來,礙於篇幅問題,今天就先寫到這邊。
各位可以先想想自己平常容易有什麼樣的情緒困擾,例如敢怒不敢言、強顏歡笑、過度反應或是感覺麻木,面對一件該生氣的事情過度的暴怒,或是感覺不到自己的憤怒等等。
接下來我會慢慢分享自己用個體心理學的角度,去閱讀《壞情緒》這本書時所得到的啟發,希望能夠幫助到同樣有情緒困擾的各位讀者們,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次見。
書名:壞情緒,變好事的五堂正向心理課
出版社:方言文化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謙虛生活例子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ETtoday| 蔡阿嘎9歲時相繼失去至親 對父母的回憶只剩一張照片
訂閱蔡阿嘎Youtube頻道:http://ppt.cc/3lup
蔡阿嘎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ithGaLoveTaiwan
蔡阿嘎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yga0721
[公視新聞] (2014.09.26)
以搞笑愛國影片打響知名度的部落客蔡阿嘎,日前上公視「誰來晚餐6」,到愛露營的粉絲家庭共進晚餐,透露想當周星馳第二進軍大銀幕拍電影,更欽羨九把刀從素人、網路作家轉型成電影導演,這兩位都是他的偶像、學習的對象。該集節目將於9月26日週五晚上九點公視播出。
玩心很重的蔡阿嘎,躲在分身大頭佛身後,意外現身粉絲林華江家門口,他那人來瘋的誇張演出,化解了林家迎接晚餐佳賓的緊張氣氛,很快就與林家玩成一片。
蔡阿嘎拍攝的第一支影片是中華棒球隊加油!因中華棒球隊在奧運輸球,中華隊輸給加拿大,於是燒了寫上Roots(加拿大品牌)的衣服洩憤,被網友po在ptt分享,而打開知名度。後續又製作力挺跆拳道選手楊淑君、抵制韓貨的那支片子,而聲名大噪。除了批判時事,他也拍攝『食尚玩嘎』、『台語教學』,以逗趣的方式傳達濃厚的人情味,凸顯台灣正面的特質,與主流媒體系列相抗衡。
擁有百萬粉絲的他謙虛地說:「因為那時候網路拍影片的比較少,我算第一批,也是有堅持下來到現在的,才小有成績這樣。」
林華江稱讚蔡阿嘎的影片:「每次看吃東西的影片都很過癮,感覺都很好吃。」也問蔡阿嘎拍攝影片要達成什麼願望?蔡阿嘎說:「一開始拍其實沒有什麼願望;到前幾年就想如何把影片越拍越好,質感越來越好;現在就想拍電影,躍上大銀幕發表自己的作品。」林華江的露營好友問:「像周星馳第二?」蔡阿嘎點點頭說:「嗯。他是我的偶像耶!」
現在蔡阿嘎努力提昇影片的製作品質,一步步朝實現電影夢邁進。他說:「我希望像周星馳做喜劇,畢竟,要讓人哭比較容易,要讓人笑比較難,希望把歡樂帶給大家。」
他也十分欽羨九把刀從素人、網路作家轉型成電影導演、編劇,創作出叫好又叫座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個人咖啡」等。他更以九把刀為榜樣,累積靈感及題材,加強影片製作的專業能力,培植專業製作團隊、充實專業設備,他說:「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聽到林華江一家愛露營,他也十分羨慕。九歲前,蔡阿嘎相繼失去父母,對父母的回憶只剩下一張照片,親子出遊成了他最嚮往、卻永遠做不到的事。
他也以自己親身的例子開導不再喜歡與家人一起露營的林家女兒:「要好好珍惜每天可以在家裡吃飯,出去自己生活過就會覺得生活不簡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ijjBf5NGGA/hqdefault.jpg)
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遜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謙遜例子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謙遜謙虛、謙遜故事、謙遜例子有關 ... 數學領域:在數學領域,建議教學設計者多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應用在數學的「統. ... <看更多>
謙虛生活例子 在 人性亦智亦愚- 骄傲与谦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骄傲与谦虚骄傲与虚心这对冤家,古今中外,激起多少名人巨擘指点。 ... 那個長輩看到了,就對他說:「你若要生活過得順利, 就必需『常低頭』, 才不會『撞到頭』。」. ... <看更多>
謙虛生活例子 在 謙遜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謙遜例子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謙遜謙虛、謙遜故事、謙遜例子有關 ... 數學領域:在數學領域,建議教學設計者多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應用在數學的「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