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沙遊治療探索親密關係
#最適合缺乏安全感的未婚伴侶
#你追他跑是常態
#由海苔熊來進行
我們希望招募在感情裡「焦慮與逃避依戀配對」的未婚伴侶,並且透過沙盤遊戲來探討你們在伴侶關係當中所共同面對的議題。
本研究之所以採用沙盤遊戲,是因為在我的實務經驗,以及許多研究報告中,都提到:沙盤遊戲可以讓我們意識自己在伴侶關係當中,沒有察覺到的想法、感受與議題。
若是您符合以下條件,也有興趣探索自己與伴侶的關係,並且願意接受沙盤遊戲的討論形式,竭誠歡迎您報名來參加我們的研究:
1.在這段關係當中,明顯感受到其中一個人比較偏向焦慮依戀,很害怕被遺棄,另外一個人明顯偏向逃避依戀,不喜歡太過親近,兩人經常因為這樣的狀況而有所爭執。
2.您與伴侶雙方的年齡介於22~30歲之間,且雙方屬於一對一的戀愛關係當中。且交往時間大於六個月。
3.雙方都願意一起來參加整個研究流程,每週一次,共計6-8個星期。
4.伴侶雙方都居住在台北,或者每週固定要回到台北。因為研究者的沙遊治療室兩間都在北部,一個在大安區,一個在北投區,報名前可能須衡量交通狀況。
5.因為研究需要,本研究的進行過程中,會請您談談兩個人的相處情形,或是各自的成長經驗等。同時,為了讓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本研究也會對您進行心理測驗的施測。
6.為了保障您的隱私權以及相關權益,您在本研究當中所提供的所有資料,都將會以匿名的方式進行處理。且這些資料也僅將用於論文撰寫以及後續投稿之用。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對您的伴侶關係進行理解與評估,而並非對您進行心理治療或伴侶治療。不過您可以透過本研究,更加明白您與伴侶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潛藏在兩人之間的衝突議題。而本研究在研究結束後,也將提供您透過心理測驗的分數,以及一次性的伴侶諮詢(90分鐘)。而在本研究的過程中,您無須負擔任何費用。
如果您對本研究有興趣,歡迎填下列表單報名,我們會盡快篩選適合參與本研究的對象,並且給您答覆。倘若您對沙盤遊戲有興趣,而自己剛好又是「焦逃配」其中的一員,竭誠歡迎你一起來參加,有興趣的夥伴,歡迎填寫下面的問卷,我們會經過評估之後篩選適合研究的伴侶,不論您是否符合研究需要的條件,我們都會回信告知篩選結果。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生:程威銓
指導教授:黃宗堅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aFgrAmTVdh3CWJ7J6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萬的網紅超直白Chaozhib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隆重推出第二頻道啦~~要開始拍一些以前的風格了 算是比較做自己吧哈哈~雖然也不知道成效會怎樣 不過自己開心最重要~大家可以幫我訂閱喔 ----------------------------------------------------------------- 每周五固定更新 ❤ 有任何問題都可...
「諮商 研究所 比較」的推薦目錄: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超直白Chaozhib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Hello Anna Tarot 安娜塔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心得] 諮商所考試心得(政大/彰師/高師/嘉大) -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諮商研究所詢問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研究所要選哪間?5點評估考哪間研究所!【你所不知道的心理 ...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諮商研究所比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諮商研究所比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諮商輔導研究生自助學習社團| 文/ 王禾樂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心理學系大學排名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問題] 唸心理諮商到底該不該到國外讀? thythy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問題] 心諮系畢業都在做什麼工作?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心得] 諮商心理所考取心得分享(一)錄取分數及書單分享讀書方式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心得] 110心輔/心諮所正取心得(非本科)(筆試) - 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心輔所補習班PTT - 台北市補習班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Re: 想讀心理諮商系:該讀研究所還是重考? - 看板CareerPlan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請益] 北部私立諮商所的比較| graduate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諮商研究所比較-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上收到群組訊息,覺得應該很多讀者需要這個機會,各位焦慮型 vs. 逃避型依戀的未婚伴侶,來幫幫 海苔熊 的博士論文XD
====================
我們希望招募在感情裡「焦慮與逃避依戀配對」的未婚伴侶,並且透過沙盤遊戲來探討你們在伴侶關係當中所共同面對的議題。
本研究之所以採用沙盤遊戲,是因為在我的實務經驗,以及許多研究報告中,都提到:沙盤遊戲可以讓我們意識自己在伴侶關係當中,沒有察覺到的想法、感受與議題。
若是您符合以下條件,也有興趣探索自己與伴侶的關係,並且願意接受沙盤遊戲的討論形式,竭誠歡迎您報名來參加我們的研究:
1.在這段關係當中,明顯感受到其中一個人比較偏向焦慮依戀,很害怕被遺棄,另外一個人明顯偏向逃避依戀,不喜歡太過親近,兩人經常因為這樣的狀況而有所爭執。
2.您與伴侶雙方的年齡介於22~30歲之間,且雙方屬於一對一的戀愛關係當中。且交往時間大於六個月。
3.雙方都願意一起來參加整個研究流程,每週一次,共計6-8個星期。
4.伴侶雙方都居住在台北,或者每週固定要回到台北。因為研究者的沙遊治療室兩間都在北部,一個在大安區,一個在北投區,報名前可能須衡量交通狀況。
5.因為研究需要,本研究的進行過程中,會請您談談兩個人的相處情形,或是各自的成長經驗等。同時,為了讓研究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本研究也會對您進行心理測驗的施測。
6.為了保障您的隱私權以及相關權益,您在本研究當中所提供的所有資料,都將會以匿名的方式進行處理。且這些資料也僅將用於論文撰寫以及後續投稿之用。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對您的伴侶關係進行理解與評估,而並非對您進行心理治療或伴侶治療。不過您可以透過本研究,更加明白您與伴侶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潛藏在兩人之間的衝突議題。而本研究在研究結束後,也將提供您透過心理測驗的分數,以及一次性的伴侶諮詢(90分鐘)。而在本研究的過程中,您無須負擔任何費用。
如果您對本研究有興趣,歡迎填下列表單報名,我們會盡快篩選適合參與本研究的對象,並且給您答覆。倘若您對沙盤遊戲有興趣,而自己剛好又是「焦逃配」其中的一員,竭誠歡迎你一起來參加,有興趣的夥伴,歡迎填寫下面的問卷,我們會經過評估之後篩選適合研究的伴侶,不論您是否符合研究需要的條件,我們都會回信告知篩選結果。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生:程威銓
指導教授:黃宗堅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aFgrAmTVdh3CWJ7J6
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木的一匙溫柔
本周分享的木的選書《在診療室遇見老子》大家抽了沒,這期的選書是小編本人非常喜歡的,在生活、工作、家庭、關係中總會有讓人不順心與不舒服的時刻,我們總說「會過去的、會度過的」;旁人也沒有立場多說什麼,只能在身旁陪著你、無聲地為你加油。
但在這種不舒服的時刻裡,如何穩住自己、如何安穩自己,仍是屬於自身的課題。
❣️身為心理師,我們沒有比較厲害
「心理師」聽起來是一個好像很會處理情緒、反思自己、調適挫折的志業,但不免俗地說,心理師和一般人無異,面對生活上的不如意、工作的挫折、不公不義的委屈等,所感受到的情緒也不會因而變得比較少,甚至有時候會在「我是心理師欸,我是不是不應該有這麼多情緒」的迷思中,對自己更加嚴厲。
❣️不舒服的過程會持續一陣子
你是否也曾經有一陣子,感覺到生活不再像是過去一樣那麼輕鬆,心中有個部分卡住了,總覺得做什麼事情都不再舒心?即便日常一樣、活動一樣、從事的事物一樣,但就是提不起勁、甚至感覺到自己疲憊不堪?
工作倦怠、生活倦怠、承受長期的壓力後的彈性疲乏...這樣不舒服的時刻並不會馬上消失,也並非我們從事了紓壓的活動,就能夠「立刻」得到轉圜與救贖,而是需要透過時間、耐心、與不斷地整理自己才能夠稍稍好轉。
❣️失落的事件也許不同,但練習重新接納自己的歷程是相似的
「我最近失戀了,我不知道該如何忘掉他」
「轉換工作的過程中,好害怕適應不良」
「努力讀書考研究所,結果都不好,對自己感到失望」
「工作上的困境解決不了,每天上班都感到痛苦」
不論面對的困境為何、讓現階段的你感到挫折與辛苦的事件為何,我們無從去比較痛苦程度,而是理解不論哪一個階段、面對哪一項困境都讓人感到不舒服。
但很多時候在面對這些情境的過程中,最讓人不適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透過這個事件,引發了我們內在其他對自己不好的感覺,像是...
「原來我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好...」
「我是不是挫折忍受力很低...才會適應不好」
「是不是我做錯選擇了...如果...會不會比較好...」
「每次被分手的都是我...我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這些對自己不好的、評價的、批判性的感受,是真正讓我們感到痛苦、走不出來的部分,甚至影響到了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自信、認同感,因此,即便努力的去轉移注意力、利用各式紓壓方式幫助自己放鬆,也許能夠舒緩部分緊繃與低落的情緒,但對於自身的認同,還是需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夠重新找回來。
❣️接納自己是一段長遠的路
雖然木的在文章中,不斷強調的一個核心是練習接納自己、不評價自己,但小編們其實也和大家一樣,一直在練習著、從生活中嘗試著。
我們的生命階段中也發生過許多讓自己挫折與難受的時刻,而除了運動、瑜珈、更努力生活等應對方式外,我們也練習依賴身邊的人或是心理諮商,好好說一說,透過說的過程中整理自己,也透過自我書寫的方式嘗試理解自己,這些都是我們練習接納自己的過程,往往也是透過這些整理,讓我們意識到那些評價自己的聲音,進而去挑戰、反思、度過。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時常被逼著因應情境而不再相信自己、質疑自己
木的小編們也是如此,我們不會說度過就會變成更好的人,而是在選擇面對、練習面對的過程中,我們學著成長為更喜歡自己的人
#失落 #挫折 #挫折忍受力 #壓力 #生活 #工作 #倦怠 #自我照顧 #覺察 #意識 #自我成長 #自我反思 #心理諮商 #台北心理諮商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麗莎圖文插畫家
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超直白Chaozhib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隆重推出第二頻道啦~~要開始拍一些以前的風格了
算是比較做自己吧哈哈~雖然也不知道成效會怎樣
不過自己開心最重要~大家可以幫我訂閱喔
-----------------------------------------------------------------
每周五固定更新 ❤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到以下連結私訊我喔
超直白Instagram(影音)➪ https://pse.is/MESTM
(圖文)➪https://pse.is/J272Z
超直白Facebook➪ https://pse.is/G8X9Z
圖文合作請洽➪ 洽毛毛蟲文創
kate@indot.com.tw(凱特)
影音合做請洽➪ 壹玖捌捌有限公司
huihong5932@gmail.com(洪小姐)
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內容簡介:
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無法說。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
深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專書。
你的孩子不說話嗎?
或是到某個特定環境就全身僵硬,不肯開口?
你覺得他只是太內向、害羞,
或認為他再大一些,自然就會說話。
但孩子可能正為「選擇性緘默症」所苦,急需你的接納、陪伴與協助。
台灣家長面對「選擇性緘默症」時,可能的5大迷思:
‧「他個性比較內向、文靜,等時間久了,他就會說話。」
‧「她在家裡會說話,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
‧「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長大了就會好』,別擔心。」
‧「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孩子才會不敢說話。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
‧「她是『大隻雞晚啼』,像她爸,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
在不以為意、漠視與逃避下,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的疾病,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長期被漠視或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並不是執拗、任性或被寵壞,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那是無聲的吶喊。
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課業走下坡,甚至因此被霸凌,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更無法向大人求救,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若老師或父母未適時察覺,予以協助,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被囚禁在「選擇性緘默症」的牢籠裡。
理解、接納以及給予孩子正向經驗的累積,是王意中心理師認為最能開啟「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冰封內在的一把鑰匙,也是突破「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心牆的絕佳方式。書中特別細膩又完整地從父母、老師以及親師溝通的角度,提出各種協助「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早日擺脫焦慮,讓孩子融入人群與社會的方法與技巧。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
著作包括《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王意中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Hello Anna Tarot 安娜塔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親愛的你們,最近好嗎?
今天這個占卜關於“找尋靈性名字”
什麼是靈性名字呢?
Anna覺得是你自己感覺更能幫助你連結宇宙能量的一個名字。
你看了影片之後,
可能腦海裡浮現的是一首詩、一幅畫,
一道光、一個感覺。
讓自己感覺一下,找尋靈性名字一點都不急,
有時越放鬆的時候,連結得越多!
不一定是今天或明天有靈感,
也不一定是一個月兩個月之間有靈感,
靈性名字冒出來時,可能不只一個,
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唷!
希望未來想來參加工作坊的朋友,
我們可以以靈性名字相會唷!
還有影片中想要跟你們說的重要消息,
就是Anna最近體力上有點負荷太大,
因研究所開始上課、
爸爸身體偶爾有些小狀況。
Anna正在尋找助理或小編,
成為Anna的新夥伴,
可以協助Anna處理一些行政上或預約時間,
目前正在詢問一位信任的朋友。
謝謝你們的支持!謝謝你們的回饋,
希望能有好消息唷!
🍭🍭🍭🍭🍭🍭🍭
親愛的你們,
ANNA有很多留言還沒有回,
請多多包涵,
但我都會去看唷!
也看到已經有許多朋友提供關於塔羅工作坊的建議,
目前比較多人喜歡塔羅+心靈成長的形式,
Anna收到你們的需求囉!
還是可以繼續提供你們的意見唷,
詳細內容預計在4月中會公佈唷!
感謝你們^^
🍭🍭🍭🍭🍭🍭🍭
目前3月的諮詢預約滿囉,
其他朋友請預約4月份好嗎?
不好意思請你們等我!
今天這個占卜還是屬於大眾占卜唷,
並不能完全符合個人狀況,
請依直覺選出自己想聽的唷!
祝大家都走在幸福的路上,或通往幸福的路上!
🌳🌳🌳🌳🌳🌳🌳🌳🌳🌳🌳
如果有漏掉你的留言沒有回應到,
但你很希望Anna給你回饋的,
歡迎私訊我唷!!
再次感謝大家!
💃💃🌾💃💃💃🌾💃💃💃🌾
我們在這裡相遇即是有緣。
👉👉Anna的占卜理念
首先我先說Anna塔羅占卜的理念,
如果能接受,再進行預約唷!
👉👉因為Anna本身是學心理諮商先(六年前),然後再接觸靈性學(三年前),
所以我的塔羅風格不定位在算命,
而是陪談+以塔羅牌輔助各一半,我習慣用的這副托特塔羅牌比較偏靈性學習,所以,有時候它反應的是內心裡面可以怎麼調整,而不希望當作是算命、或先知道自己的未來命運這個走向唷!
使用塔羅牌看問題,其實也是一個能量上的檢測。
我們看看當下的狀況,和你跟牌的連結,反應出一些心靈建議。
如果跟建議一起成長,
也許後面的結果會不一樣。
這是一個成長、修正、再出發的一個過程,
而不是一個決定性的過程唷!
當然Anna也有學習偉特塔羅牌和奧修禪卡,
目前最喜歡托特塔羅,
再來是奧修禪卡。
偉特塔羅在牌面上給的訊息有時候蠻清晰的,
但Anna喜歡藝術,所以覺得托特最美啦!
(個人偏好)🍭🍭
如果算命的話,
我想紫微斗數或星座命盤可能更精準些。
💃💃💃🌾💃💃💃🌾💃💃💃🌾
塔羅是一個屬於靈性的東西,有時候你覺得它很準,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意念影響它的結果。
(不一定是妳想測的那個人的意念,畢竟人有自由意志,我們不能像個偷窺者一樣去得知他人意志,而且思緒瞬息萬變,只能說用塔羅呈現的牌面,輔助你更深層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但是,關鍵還是在你身上!!!💪💪
Anna的心靈塔羅,就是走心靈路線,
我相信要周遭的人事物有所改變,
最重要的是先修煉自己,
回到自己的內心,
然後,「為自己的選擇做決定」!
Anna幫你看牌、解牌,塔羅有心靈建議的方向,
請不要把要怎麼決定的力量都交給Anna做決定:「那Anna,妳告訴我該怎麼辦?」
那你就把生命的選擇權交給他人了!
這樣,你在經歷的事情當中,
沒辦法體驗成長,下次可能又會經歷類似事件,
因為,你的人生功課沒有做完,老天爺是不會放過你的!🍭🍭
所以,有些人在詢問問題時,我已經感覺到你問跟對方的關係裡,對方已經很不珍惜你了,
或答案很明確了,
Anna反而會勸你不用占卜,
因為我聽你講時就看到答案了,
如果還不直接給你一個建議,那我良心過不去,
這筆費用Anna寧可不收。
除非你和他的關係真的是若即若離,
有時開心,有時他又讓你猜不透,
那可以抽塔羅牌做為參考!
只是參考唷!!
因你還是要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啊!哈哈~
🍭🍭🍭🍭🍭🍭🍭🍭🍭
👉👉時間限制
再來,塔羅牌比較適合算近期的事情,
通常3~6個月的事情感應最多,
最長就是一年,
假如超過這個期間的問題,
可能就超過塔羅牌的服務範圍囉!
💃💃💃🌾💃💃💃🌾💃💃💃🌾
👉👉問跟他人關係的限制
所以如果要問跟他人的關係,
👉(×)塔羅不能算:他是否愛我?
👉(O)而是可以探討:兩人關係現在的狀況如何?
👉(O)或是心中想的那個他目前對兩人的關係看法如何?
所以我希望可以是討論的方式進行,
而不是Anna鐵口直斷唷!
🌱🌱🌱🌱🌱🌱🌱
💃Anna安娜的靈性直覺怎麼開啟的:
🍀某天陪朋友去測字算命,我們走進一間長了藤蔓、花朵的小木屋,那裡有位睫毛灰白,眼神慈祥的老太太。
👼她一看到我就說:“小姑娘,妳能看穿別人的靈魂”!
那時我不懂那是什麼意思,也覺得很疑惑。
後來有次失戀,太痛苦了,我想要尋找原因,就去上了塔羅牌課,沒想到,眉心輪、心輪就此打開... ...🙌
🌷🌱 🌷🌱 🌷🌱 🌷🌱 🌷🌱 🌷🌱
如何找到更多Anna塔羅的網頁
FB:Anna安娜塔羅
IG:hello_ms_anna
👉塔羅諮詢服務請私訊
e-mail: helloanna520@gmail.com
Line@:http://line.me/ti/p/%40bzn6149s
微信ID:annahelloanna520
最後,有人會想要上Anna開的塔羅工作坊嗎?
你們希望是什麼形式或想要什麼內容呢?
是心靈成長?
單純塔羅牌?
藝術成長?
或是塔羅結合心靈成長?
因最近有幾位朋友詢問,
如果你有興趣的麻煩留言讓我知道,
也歡迎跟我說你們的需求,
跟我說什麼時段你們方便,
Anna來思考一下方式唷!
(預計是4月中課程簡章出來,5月份開課)
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諮商研究所詢問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諮商研究所 詢問. 研究所. 2020年8月18日23:36. 大家好, 我目前是讀商科的學生, ... 傳/中原這4所為目標去報名準備考試, 請問各位這4所,大家會比較推薦那所比較好? ... <看更多>
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研究所要選哪間?5點評估考哪間研究所!【你所不知道的心理 ...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youtu.be/9BDQHNHbxNg 【考研(下)】考 研究 所要補習嗎?要考哪一間?準備考試要讀什麼書呢?:https://youtu.be/wHc57TJFl6Y 【 諮商 所研究生 ... ... <看更多>
諮商 研究所 比較 在 [心得] 諮商所考試心得(政大/彰師/高師/嘉大) -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這篇文章非常長,我想詳細地描述今年報考的學校,自己的準備心得
也算是順便紀錄這段考試準備期的心路歷程
零、前言
小弟有幸今年錄取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約莫去年11月底下定決心考試時,從版上諸多心得
中獲得許多幫助,因此想說也打一篇上榜心得,讓往後有想走這條路的朋友們參考一下。
我的背景比較曲折XD 大學時期念114材料科學,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深感興趣,考進了114
學習科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組,在碩士班修業期間因為諸多痛徹心扉的人際和感情經驗,
偶然接觸諮商,在與許多老師聊過並自我探索後,決定畢業後並在服役結束後再度投入
研究所。
今年我只報考四所學校:政大、彰師、高師和嘉大,今年的日程真的衝很大,所以我擇政
大捨清華、擇彰師捨中教、擇高師捨國北。
至於為什麼不報考很多人認為十分優秀的台師和國北,台師是因為我不是很習慣他們的研
究風氣,國北是因為報名時我壓根認為自己考不上XD
並不是說其他學校就比較容易,而是當時聽說國北的出題非常彈性,我決定開始認真準備
時約莫11月底,覺得時間根本不夠讓我去做太多元的準備,只能專心做比較基本的考題準
備(選擇、基本申論題等等),所以才選擇高師大而放棄國北(我很喜歡高雄這座城市XD)
當然至今回想起來,會發現各校考題都各有特色,能進入哪一所學校是緣分,就像今年政
大的考題也非常特別,接下來會一一細談。
一、考試結果與成績單
彰師大正取
初試(60%):
輔導諮商: 46 (35%)
測驗與統計:84 (25%)
心理學: 89.5(30%)
英文: 67 (10%)
加權後分數:70.65(進複試最低錄取分數:67.05;英文門檻:52.49)
複試(40%):
輔導與諮商專業學術興趣與潛能:88.33 (50%)
輔導與諮商專業實務能力: 79 (50%)
總分:75.86 (正取最低分:74.6)
--
高師大正取
初試(50%):
輔導與諮商:54 (25%)
心理學: 38 (25%)
複試(50%):
團體面試: 89.5(50%)
總分:67.75 (正取最低分:67.75)
--
嘉義大學正取
初試(50%):
諮商理論與實務:17 (25%)
諮商心理學基礎:49 (25%)
加權後分數:16.5(進複試最低錄取分數:15)
複試(50%):
專業知能及態度:92.5 (30%)
溝通表達能力: 93.75(10%)
思辨組織能力: 92.5 (10%)
總分:62.88 (正取最低分:61.23)
--
政大備取10
初試(50%):
輔導與諮商:54
心理學: 81
測驗與統計:55
加權後分數:31.6667 (進複試最低錄取分數:28.3334)
複試(50%):
資料審查: 80.67 (10%)
口試: 73 (40%)
總分:68.9337 (正取最低分:74.9347)
二、筆試準備過程、用書
我大約11月底左右開始全力衝刺(我十一月中退伍),因為距離第一間政大的考試時間約莫
只有兩個月,所以時間非常緊湊,在衝刺之前我的進度僅有Corey的諮商理論看過兩遍以
及清山的統計看一遍,其他進度都是零,因此扛著龐大的壓力嘗試在短時間內消化所有內
容。至書籍的選擇大部分都是從版上的心得中找到的,但除了幾本比較基本一定要看的之
外,其他書就看自己的時間而定。
11月底~12月中:
這段時間目標在於把幾本重要的書看過至少兩次,第一次劃重點,第二次做成筆記。
包含:Corey聖經、清山統計、變態心理學、普通心理學、輔導原理與實務、量化研究法
兩冊、諮商理論與技術、家族治療。
我在規劃上,早上看諮商、心理學,下午看統計跟測驗,晚上則是看比較輕鬆一點的輔導
原理和諮商技術,睡前半小時翻一下DSM。一天的念書時間大約是早上九點半到晚上十二
點,中午休息一小時,晚餐時間休息兩小時。
休息時間除了吃飯之外一邊看心理師的文章。短短兩周的目標是至少要記住每本書裡面有
提到的內容,也就是看到這個名詞會有點印象就可以了。
會多念一本家族治療是因為Corey裡面談的並不清楚,至少多世代、溝通分析、結構、策
略、經驗人本等學派要知道他們在做些什麼,我自己則多看了一個客體關係。
12月中~1月:
開始做考古題,因為我當時第一志願是擺政大,所以我打算在考政大前只做政大考古題。
這段時間的規劃是白天看諮商理論和心理學,而且只看自己做的筆記,書就先放一邊了,
因此速度會快一點,傍晚寫考古題,有時間就再看一下測統。
在做考古題過程中會發現自己非常多漏掉的地方,因此我開始補看教育心理學和加強生理
心理學,並且熟記量化研究法中的各種量表、測驗類型。
看教心的原因是很多學校都挺注重Piaget、Vygosky之間的比較,政大今年甚至考了不同
時期的建構論之間的差異。而生心需要花時間去記複雜名詞,特別是英文名詞。
生心的部分有些會與變態心理學重疊,大腦哪些部位會影響人們那些功能,而該部位失常
就會導致某些障礙症等等,這在各學校的考題中都出現過。
這兩周的目標在於知道怎麼應用知識,能夠把念的東西有條理地論述出來。我自己是用電
腦在寫考古題,所以自己仍需要斟酌一下手寫的速度。不過電腦打的好處是可以盡情地把
想寫的寫完,到時考試時,能夠從腦中提取的內容就會多一點(因為曾經有寫出來過)。
1月~1月中:
其實我在準備考試的後半段有將近一半的時間都沒在看書的內容,而是從過往多元的考題
中去找相對應的paper或資料,像是BPD、ADHD的處遇,自閉症類群障礙的處遇、辯證行為
治療、人際歷程取向、正念減壓、正念認知治療、電腦適性化測驗等等書上鮮少提到或描
述不夠完整的東西。台灣碩博網和輔導學報蠻容易找到的。
找資料花的時間很多,這些時間的消耗也無形中帶來許多壓力,幸好有一些在各大學念博
士班和當助理的朋友協助我下載文獻QQ
1月中~考試:
最後的衝刺期,把所有筆記內容都再熟記一次,考古題看過之後大約會知道一些重點以及
該怎麼論述。最後這段時間我已經近乎把自己逼到極限,無論在網路中看到的資訊或日常
跟家人、朋友的對話中,我都會強迫自己從諮商和心理學的角度去思考。這樣的現象代表
什麼心理狀態,這個議題可以用哪個學派去應用等等。這樣的思考訓練也會有助於自己在
考場上的論述。
考試當天:
其實盡全力準備後,在考試當下不會太緊張,而且考完也會有一種解脫感,反而不會患得
患失,現在回想起來感覺有點過癮XD我自己會先把所有題目都看過一遍,然後在寫的時候
也同時在組織其他題目的論述,如果一有想法可以立刻註記起來。
政大考完後過三天考嘉義大學,但政大的衝刺讓我身體出了點狀況,考前一晚全身都痛痛
的,考試當天早上則是按著自己的腹部在寫考卷。因此考完政大後我打算就讓自己休息到
考嘉大,接著就準備輕鬆過年了~
考完嘉大到過年結束這將近兩周的時間會看一些比較輕鬆的讀物,像是Rogers的成為一個
人、Yalom的存在心理治療、客體關係理論、團體治療等等。
團體治療最主要是為了參加複試才看的,至少可以稍微了解一下自己在團體中可以進行那
些觀察,以及各自扮演的角色。
至於選擇個人中心、存在主義和客體關係作為衍生讀物的原因是,我認為個人中心與存在
主義所談的內容比較廣泛,也比較好應用,在論述一些實例個案時,帶入個人中心或存在
主義的思想是相對容易講出一些東西的,而大多的心理問題都跟社會關係有關,所以客體
關係理論的論述也會很好應用,且客體關係是相當難理解的理論,能夠疏通其邏輯,對於
自己在理解一些心理問題的脈絡時會有幫助。
直到三月中考彰師和高師的這段期間,除了繼續複習之前的筆記之外,又多找了許多資料
來唸。兩間師大會考相當多的心理學、諮商的英文名詞,甚至有神經障礙症和藥物的配對
,這部分的加強很重要。
Corey那本書上沒提到的生涯諮商(包含生涯建構論)、意義治療法、情緒焦點治療、亞洲
諮商學派都需要另外找資料來補強。
心理學的部分蠻常出現Kelly的建構論、Holland六邊形理論是普心比較少提到的,除非要
另外看一本人格心理學(建議有時間可以看一下)。近幾年很夯的正向心理學和諮商、心
理學本土化概念盡量都了解一下。正向心理學近幾年有考過,政大今年則考了你對於未來
諮商理論走向的預測。
而且很剛好地今年政大跟嘉大同時都考了試題反應理論,為了避免剩下兩所又考出來自己
卻只能發呆,看一下IRT與古典測驗理論之間的幾個差異也很重要。
幾個知名的測驗工具也需要記一下,像是Beck憂鬱症量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量表(例如
PCL-5)、魏氏智力測驗等等。高師考了好幾次的創傷後議題,今年的彰師有二十幾題都是
測驗的東西,非常困難。
總共三個半月的準備期,基本知識的筆記看了十來遍有,而準備末期幾乎都只看補充資料
和paper,而學位論文通常會幫你把一個理論的脈絡整理得很完整,非常推薦。
以下是我的書單,大概簡單講一下每本書帶給我的收穫。
諮商與輔導:
1.修蕙蘭(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原作者:G. Corey)
。台北市,雙葉。
諮商理論聖經,可以了解幾個主流學派的脈絡和概念,要多注意文章中提到的列點式重點
以及各學派對Stan的個案概念化,缺點是一些比較支線的理論沒提到。
2.李茂興(譯)(1997):《諮商與心理治療 - 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原作者:G.
Corey)。台北市,揚智。
這本書會提到非常多實務案例,也有豐富的名詞解釋,但實務案例偏難,可以拿來訓練自
己組織理論的能力,很燒腦很過癮。
3.樊雪梅、樊雪春(1998):《諮商與心理治療之個案研究》(原作者:G. Corey)。台北市
,五南。
當故事書看,理論編排方式跟諮商與心理治療那本書一樣,可以初步了解各理論如何直接
應用在個案上。
4.陳婉真(2008):《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市,三民。
很有趣的一本書,裡面談到很多個案跟治療師之間的依賴關係以及個案在治療關係中很細
膩的心理歷程變化,會有助於自己從個案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5.沈湘縈、楊淑貞、楊惠雯、胡景妮、簡宏江、吳佳慧(2010):《諮商理論與技術》。台
中市,華都。
很活潑可愛的一本書,談到很多案例,我大概只看一半,休閒時間可以當閒書看一看。
6.許育光(2013):《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多元場域應用實務》。台北市,五南。
很推的一本書,仔細地談到團體工作中不同階段領導者的任務以及成員間關係的變化。當
初是為了準備複試而看的,筆試的話要看你考的學校過往出團體相關題目的次數,沒有的
話可以不用急著先看這本。
7.田秀蘭、林美珠(2003):《助人技巧 : 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原作者:CE. Hill)
。台北市,學富。
我稍微翻過一下,主要是了解助人技巧三個階段大概都在做些什麼,算是一個不錯的參考
架構可以用來論述,對於某些有諮商演練的學校也有幫助。。
8.黃政昌、黃瑛琪、連秀鸞、陳玉芳(2015):《輔導原理與實務(第二版)》。台北市,
心理。
這本最重要的就是三級預防,可以知道學校體系的輔導運作模式以及處遇計畫架構,但更
詳細的個案處遇方式我建議還是直接去找paper來看。
9.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家族治療 - 理論與技術》(原作者: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台北市,揚智。
蠻有趣的一本書,好幾個案例都讓我笑得很開心,會知道眾多家族治療學派的脈絡並且可
以深入認識這些學派的核心概念。Satir、Bowen、Whitaker、Minuchin,至少要記清楚這
幾個人對於家族治療的理解和其基本原則,今年高師大考了一整大題的Bowen,還是英文
翻譯= =
心理學:
1.陳億貞(譯)(2002):《普通心理學》(原作者:RJ. Sternberg)。台北市,雙葉。
內容很基本的一本書,是我大學通識課的指定書籍,但因為時代老舊,感覺有許多東西沒
有編進去,會建議搭配其他普心課本一起看。
2.危芷芬(譯)(2010):《心理學導論》(原作者:ER. Hilgard, & RC. Atkinson)。台北
市,雙葉。
我念這本最主要是想補足生理心理學和情緒這兩個章節,有些翻譯會不太通順,但內容比
上一本完整許多,心理學也同時推薦張春興的現代心理學。
3.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李茂興(譯)(2015):《社會心理學》(原作者:E. Aronson,
TD. Wilson, & RM. Akert)。台北市,揚智。
需要多念社會心理學是因為,有些學校會考社會現象,並且諸多的心理困境是來自於社會
關係以及團體文化,社會心理學的許多理論都有助於解釋一些常見的現象(刻板印象、歸
因、從眾、服從角色等等)特別是東西方文化會有不同的觀念和心理歷程,這本書裡面蠻
完整的。多元文化的思維永遠都是論述中非常需要注意的點。
4.柴蘭芬、林志哲、林淑敏(譯)(2006):《教育心理學》(原作者:A. Woolfolk)。高雄
市,復文。
看教心主要是看Piaget和Vygosky的理論和之間的比較,Dweck的內隱人格理論和成就目標
理論。
5.張本聖、徐儷瑜、黃君瑜、古黃守廉、曾幼涵(譯)(2017):《變態心理學(三版)》(原
作者:AM. Kring & SL. Johnion et al.)。台北市,雙葉。
非常重要的一本書,介紹了各種心理障礙症以及人格障礙症和其相關的病因以及處遇方式
,在心理學考科中會佔很大的比例,我幾乎是快把整本書背下來。大腦的結構、神經傳導
物質、診斷標準、治療方式、遺傳與否,都是需要熟記的,是一本有趣的書,也是我看了
這麼多次仍然不會感到倦膩的一本書。
6.邱發忠、劉政宏、林宜利(譯)(2004):《認知心理學》(原作者:MH. Ashcraft)。台北
市,學富。
這本書的翻譯蠻亂的,之前上政宏老師的課時他也有承認XD 可以找新一點的書,有一些
經典實驗要背下來,像Loftus的虛假記憶、Brown-Peterson作業等等。「記憶」蠻多學校
都會考的,真的沒時間再多看的話至少要把「記憶」這幾個章節看完。
測驗與統計:
1.林清山(2014):《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東華。
聖經,我自己認為淺顯易懂,章節的話至少看到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最後一章的無母數
,有時間可以多看共變數分析和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如果比較沒接觸過統計的人,建議書中的表格自己都要手寫一遍看看,公式切忌死背,統
計最重要的是觀念,每個公式其背後的理論論述一定要很清楚,這本書的文字組織也是相
當完整的。
2.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法(一)》。台北市,雙葉。
3.邱皓政(2011):《量化研究法(三)》。台北市,雙葉。
只看一跟三是因為我認為第二冊的內容跟清山那本很像,裡面談到相當多測驗的種類(師
大體系很愛考),以及量表編制和測驗實施上需要注意的很多重點
信效度的概念是一定要熟記的,量表編制的歷程和測驗的應用也非常重要。今年彰師考了
一大堆測驗種類和情境的配對,從這一套書中我受益非常良多
其他:
1.易之新(譯)(2003):《存在心理治療(上)死亡》(原作者:ID. Yalom)。台北市,張老
師。
2.易之新(譯)(2003):《存在心理治療(下)自由、孤獨、無意義》(原作者:ID. Yalom)
。台北市,張老師。
3.宋文里(譯)(2014):《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原作者:C.
Rogers)。新北市,左岸。
上面這三本可以當課外讀物,但存在心理治療(上)這本我不太推XD Yalom花了超多篇幅在
批評佛洛伊德,我想考試應該是比較不會牽扯到這部分XD
4.楊添圍、周仁宇(譯)(2013):《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N. G.
Hamilton)。台北市,心靈工坊。
這本書是我睡前讀物之一,主要是想了解分離個體化的歷程以及邊緣性人格障礙症和自戀
型人格障礙症如何從客體關係去理解,大約三到四個章節。
而且如同上面有提到的,許多心理困境是來自於社會關係,包含家庭或親密關係,因此客
體關係的論述是相當萬用的。
5.DSM - V
很重要,要把各種心理障礙和人格障礙症的診斷背下來,搭配變態心理學一起看,我的睡
前讀物。
三、各學校考科與考試心得
政大:
諮商輔導考得非常活,除了考驗自己對學派的理解和應用之外,還包含著對自己的了解、
對時事議題的觀點。如何運用理論來詮釋社會現象,這次的考題是對於林女作家自殺事件
的看法,以及如何以理論的角度來詮釋自己的經驗。
林作家事件我自己秉持的一個原則是:「我們都不知道她的診斷和衡鑑歷程,所以不要輕
易推論和定義她心理病理狀態的成因」。因此我自己是把重點擺在顯而易見的:「自殺」
、「憂鬱症」和「社會反應」,進而論述。感覺去推論她憂鬱症的成因會是一個陷阱。
最不容易的一題是要預測未來諮商學派的走向,牽涉到自己對於諮商學派演變的脈絡以及
是否有花一些時間去追蹤目前的一些研究取向。心理學考了建構論之間的比較,印象最深
的是自己選一種心理障礙症並以生理、行為、認知的角度分別提出處遇方式。我是以邊緣
性人格障礙症來作答,客體關係理論那本此時此刻完全派上用場XD
測統則考了試題反應理論、針對一些實例的研究結果進行解釋以及對題目所敘述的研究目
的提出適當的分析方法。
整體而言我認為政大非常彈性,測統相對比較制式化一點,但一種研究目的不僅只有一種
分析方式,我認為可以多寫幾種,並且描述不同方式的優點和限制。
嘉大:
題目非常偏門,考了生涯建構諮商、社會正義諮商、意義治療法,以及一題
「contemplative psychotherapy」,坦白說即便考完後我去查資料也是有看沒有懂。
心理學和測驗也有考到生涯建構論和試題反應理論,整體而言考題非常不友善。因此得分
超低但還是進複試了XD
嘉大的考法真的就是運氣流,心理學和諮商無邊無際的理論和領域,你如果剛好有自己查
資料而且剛好有看到,那就會寫。如果只看課本或是一些主流學派,那真的欲哭無淚。
彰師大:
今年彰師不同以往,諮商輔導的考古題數量驟減,而且還多了申論題。但申論題的內容只
是把過去的選擇題改成申論題,考了麻州分類法。但考古題一樣要看,因為也是有占一些
比例,而彰師的考古題答案基本上網路都找的到XD 直接把題目丟估狗就好,因為輔導理論
考得非常細,甚至考到年代、法規等等,所以一定要仔細做完考古題。
心理學我認為蠻容易的,只是仍有一些比較沒看過的英文名詞,但整體而言都是教科書內
可以看到的內容。測驗與統計題目出得非常有水準,第一頁敘述了十幾種測驗方式,並在
接下來的二十幾題選擇題中要你將這些測驗方式正確應用到不同情境中,而且還是假單選
真多選,因此對測驗種類要非常非常熟悉。
英文的部分我基本上是完全沒準備,第一大題的克漏字我將近八成的單字都看不懂,文法
也快忘光了,作文勉強寫完,時間非常趕。不知道是否運氣夠好猜對幾題,我原本以為自
己英文不會過門檻的。但畢竟是累積的東西,如果準備期真的有時間可以簡單背一些單字
,但我自己認為CP值不高所以乾脆不念,只靠自己碩班期間念的大量英文文獻累積的底子
來考試。
高師大:
諮商最難的大概是第一大題,完完整整地Bowen多世代理論,包含翻譯和針對理論題出自
己的經驗和看法,其他考題則相對容易。心理學和測驗考了網路成癮以及跟過往一樣的一
題變異數分析計算,還有名詞和學派配對,當然重複的名詞幾乎沒看過啦,每年都考得不
太一樣。
筆試我自己認為有幾個重點:
1.一定要帶理論,即便是自己的經驗也一定要用理論來詮釋,研究所的語言是理論的對話
,千萬要讓自己在念書期間也一邊練習學術性的思考。可以多參考一些心理師或心理學家
的文章,看看他們如何用理論來寫文章。我自己有在看的是海苔熊、許皓宜、吳姵瑩,失
戀花園、愛心理都是不錯的平台。
2.英文名詞很重要,幾乎每一所學校都一定會有英文名詞的解釋,不管心理學或諮商的教
科書後面都有專有名詞的英文單字,要一邊背一下。
3.要多方面尋找資料,瞭解更多元的諮商學派,只看Corey那本書是遠遠不夠的。
4.有幾個現在社會比較常出現的議題要了解一下,包含憂鬱症、家暴、霸凌、藥物成癮、
中輟,去查資料也會看到相關的處遇方式。
5.自我了解和探索。包含今年政大以及過去有一年高師的考題,都需要深刻地自我探索,
並且知道怎麼論述自己的特質、信念和初衷等等。這部分做好也會對複試會有超大幫助。
四、各學校面試方式以及準備方式
嘉義大學:
因為是團體面試,而且是團體活動,所以我只稍微看了一下團體諮商那本書就上場了。
考試分成兩關
第一關:團體面試,每個人會先拿到號碼牌,貼在自己胸口和後背。並且說明待會的規則
,接著會有人帶大家到一間團體教室。
團體活動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大約十分鐘,這段時間內要盡可能去認識其他人,自我介紹
、聊天等等,然後會有紙筆可以簡單摘要談話內容並且記錄對方的號碼。
短短十分鐘其實頂多認識2~3個人而已,真的就閒聊就好,做自己最實在。第二部分,領
導者會抽號碼,比如抽到10號,那麼剛剛有10號同學互動的人要講一下跟他互動的感覺。
這邊我覺得有個小陷阱,題目是:「跟這個人互動的感覺」而不是「你們剛剛聊了什麼」
,這個重點要抓清楚,不然會變成你在幫那個人介紹他的背景XD
我自己的表達是:「我覺得剛剛跟他互動很自在,我感覺得到我們彼此都努力在傾聽對方
,也嘗試讓話題繼續下去,有一種很想認識彼此的感覺,這樣的對話氣氛反而讓我忘了我
是來考試的。」
然後領導者就給我一個蠻大的肯定。
第二關:個人面試,進入一個小房間,一張桌子一架攝影機,桌上有一份考題,先閱讀大
約三分鐘,然後接著對著鏡頭回答卷上的問題,時間有七分鐘。
一開始要先簡單自介,然後題目有四題:
1.一位老先生說:「老天啊! 花蓮大地震、美國又發生槍擊案,這世界到底怎麼了?」請
問這位老先生在向您傳達什麼訊息?
2.請問在剛剛的團體中,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3.請問如果你是觀察員,你會覺得剛剛的你自己是什麼模樣,跟平常的你有什麼不一樣
4.請描述你自己作為一名諮商者的優勢和特質
第一題情境題意料之外,其他題都還算在預料之中,但因為時間不多,所以盡可能講重點
就好。(我還緊張到忘記自我介紹,大約剩30秒才想到,快速自介了一下)
政治大學:
非常繁瑣,要準備將近10頁的基本資料,包含申請動機、對政大諮輔學程老師的認識、心
理師之路的準備以及自傳等等,還要一份10頁以內的研究計畫。在其他學校筆試還沒結束
前要一邊準備這些真的非常痛苦。因此要考政大的話建議要提早開始構思自己的研究計畫
和興趣,並且花時間了解政大教授的研究領域。
面試分成三關,每個人順序不一定。
第一關:介紹自己的研究計畫,教授會針對你研究計畫提問,包含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方法
、工具。一定要先練習如何介紹自己的研究,並且很清楚自己在理論和工具上的抉擇。
第二關:了解你的申請動機以及了解你的相關背景,教授對我的提問包含自己過去的國際
志工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以及我過往是理工科背景,如何能結合入諮商領域中,還
有對於政大的期待。
第三關:純粹閒聊,教授非常溫暖,一開始會要你自我介紹,然後問說平常怎麼處理自己
的壓力,教授還講了一段我無法參透的話:「這段路很辛苦喔!許多學長姐經歷修課、實
習、論文,都熬了好幾年,真的很辛苦喔!」我當下的回答就只是:「我非常期待!」
政大最終備取很後面,我完全沒針對面試做準備,只想說到現場教授怎麼問我就怎麼回,
憑當下直覺反應。因為我認為我自己有碩士學位,以政大這種學術取向的學校應該會想收
我這種有實戰能力的學生。
後來才發現根本大錯特錯,這次挫敗讓我重新思考自己想成為心理師的原點,真誠地與自
己的過去和自己的內心接觸。
爬梳自己過往的經驗,重新體驗真正觸動自己的時刻,下定決心當心理師時的心境以及重
新感受自己一直以來對社會弱勢的關懷等等。
這樣的回顧和自我對話是奠基我在彰師大和高師大面試能夠更真誠的關鍵。政大我真的準
備非常不足,甚至連自介都在講自己碩班的論文寫了些什麼,跟當諮商師完全打不著關係
。
這是我考試期間一個很重要的轉折,也讓我再次體驗了,作為一名心理師,要隨時能夠保
持彈性、真誠且願意面對自己的課題,這樣的態度,教授是完全感受得到的。「因為自己
有碩士學位,知道怎麼做研究,所以教授會比較喜歡我」這樣的想法隔離了我與初衷的接
觸,也最終讓我嘗到挫折。
彰師大:
不需要準備什麼資料。而因為政大挫敗後的自我重新整理,我練習了如何將自己過往的經
驗結合至想成為心理師的動機,並多練習論述。
除此之外,彰師大有諮商演練,所以盡可能找自己的朋友來練習,時間大概抓七八分鐘左
右,最好是有其他朋友在旁邊當觀察員,一場結束後就立刻討論與回饋。不用準備什麼華
麗的技巧,我自己認為把握好最基本的同理、反映式傾聽就可以了,而且每次練完要知道
自己剛剛在做什麼,有什麼不足的,再來一次會怎麼做。
要練到讓自己踏進考場,完全不會緊張。我在練習時只把握一個原則,也就是:「真誠且
純然地對眼前這個人感到好奇,對他的經歷感到好奇,想要了解這個人。」
當抱持這樣的心態時,表現會更自在,而且會更能與對方同在,考試短短七分鐘,連建立
關係都不夠,所以只要在當下盡量與對方同在,並且讓他願意安心地訴說,那就夠了。
考試分成兩關,每個人順序也都不一樣。
第一關:裡面坐三個教授,都很和藹,就像閒聊一樣。問題大概如下:
1.你是材料工程背景,是什麼機緣會來到這裡? 這題就是在問動機和初衷,因為有事先
整理自己過往的經驗和轉變,所以表達得蠻順暢的。
2.你剛剛說到自己具備心理師的特質,那是你平常生活中的模樣。可以說說看那個模樣是
什麼嗎? 這題則是在問對自己特質的了解以及對心理師的了解。
3.請問一下你選擇彰師大的原因? 這題很基本但我沒準備到,只能當下想到啥就說啥。
但切記,盡量扣緊幾個點,研究取向接近、課程和師資訓練的完整,越具體越好,像我其
中一點談到對於心理學本土化的興趣,也因為過往碩班受的訓練也是以華人本土心理學為
典範,而這跟彰師大幾位教授的取向是一致的,並稍微講了一下心理學本土化的重要性。
4.請問你對彰師大的期待,以及未來想從這邊得到什麼? 這題跟上一題有點像,但比較
是更細部地看看你是否真的了解這所學校,因此我又談了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研究的興趣,
以及彰師大在這方面的師資是相當豐富的。
5.時間剩下三十秒,請問同學還有什麼想說的,能讓我們對你更有印象呢? 這個要提前
準備,我自己是表達了過去偏鄉服務經驗中深刻體認到許多地區資源的匱乏,那邊的孩子
都是善良而充滿勇氣,卻鮮少有人能在他們困頓時接住他們,因此走進偏鄉會是未來重要
的規劃。
在面試時要謹記的是,經驗和目標越具體越好,如果是說:「我對人有興趣」、「我喜歡
聊心事並關心他人」,這樣就比較模糊一點。
比較完整的說法大概像是:「因為大學時期在人際上被拋棄,遇見了幾位願意聆聽自己聲
音的朋友和老師,並且在生活中為了照顧自己的情緒而學習覺察自己,並慢慢在自我對話
中成長。因此想將這樣的力量在未來也同樣帶給需要幫助的人。」
第二關:諮商演練,有兩個教授,一個扮演個案的同學(呃...她剛好也是引導我走進教室
的那位XD)
一開始七分鐘的時間跟個案談話,我遇到的是一位有點安靜的個案,談到自己跟男朋友吵
架並且可能要分手。個案並不是非常想談話的感覺,斷斷續續地,中間也有將近10秒的靜
默,但千萬不要讓自己緊張就開始給回饋之類的。
我先基本同理她的情緒,引導她聊一聊具體發生什麼事情,並稍微反映和整理她剛剛說的
內容。但有點困難的是她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XD靜默一下後,我進一步探討她的社會支
持以及她對於朋友對她說的話,她有什麼感覺。最後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我就進行
自我揭露,分享一下自己也曾經遇到類似莫名其妙就被冷落的經驗。
時間就到了.....
教授提問時間,大約也是七分鐘:
1.可以描述一下你剛剛大概在做什麼嗎?
因為看了過去許多心得,我知道個案演練中的自我檢討和自我覺察很重要,所以這個問題
我一併將所有檢討和覺察一次講完,談到剛剛應該多探索個案坐在諮商室的感受,並且直
接承認我沒有很能與個案同在,也是我自己需要再多加強的地方。
2.你最後似乎有想嘗試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說一下為什麼嗎?
大概講一下想透過自我揭露拉近跟個案的距離,希望個案能感受到眼前這位是能夠同理她
的。
3.那你覺得你有達到目的嗎? 你覺得剛剛個案的感覺可能會是什麼?
這時我依舊走檢討路線,並且談到個案可能會覺得我在教育她,因為自我揭露的步驟有點
進行太快了,缺乏足夠的聆聽。
時間就到了.....
會緊張是一定的,但千萬要穩住,被教授挑戰時盡量檢討自己,這也會突顯自己確實有認
知到不足以及有自我覺察的能力,並且在自我覺察之餘又能感受個案的狀態。
高師大:
需要準備一份三頁以內的簡歷,因此我第一頁放簡歷,二三頁則放簡單的自傳,自傳一定
要扣緊所有跟想成為心理師有關的經驗。
由於高師大有規定自介時間一分鐘,加上過往的面試心得中都會特別問一些問題,因此我
自己在家裡練了許多回答,而且需要計時,
面試前我自己練了一分鐘的自介、30秒的自介、想成為心理師的動機、選擇高師的原因、
過往印象最深的人際挫折、個人的錄取優勢,這幾題,時間大約都抓兩分半鐘左右。
自介的部分可以著重在報考動機或是未來規畫都可以。
當天面試時,一組四個人,一開始先個別一分鐘自我介紹,然後進行一個小組討論活動,
題目是:「如果我們四個今天是教育部選出來的青年代表,要進行國小到大學的心理衛生
宣導,我們要怎麼做?」
剛好我們組有個同學比較活潑主動,不然前十幾秒鐘大家都乾著,很快地在那位同學組織
下,我們分別從國小開始依序討論到大學。
要很清楚通常自己在團體裏面都扮演什麼角色,像我自己很適合做統整,以及給予一些比
較多元的思考方向,因此我會讓自己在最後發言,並且順帶統整大家的想法。
這是我在團體中最自在的方式,因此做自己就好,但事前仍要做的練習是學習如何在團體
進行過程中一邊覺察和監控自己當下的狀況,以及能同時對他人有所觀察。
後續教授的追問是:「請問你覺得剛剛你在團體中的表現如何,以及你覺得其他人的表現
如何?」依序回答。接著教授是針對個別提問,我被問到的問題是,已經唸過一個碩班,
為什麼會想再念一個,以及對每個人都有問到的,還有考那些學校,如果都上了會選哪一
所。
後面那個問題我認為很重要,主要是想了解你是不是很清楚你報考時的動機,對學校的了
解,還是只是亂槍打鳥,會牽涉到你對自己的研究取向的理解程度。並不一定要回答高師
大,只要自己很清楚自己想唸什麼就好。而且以誠實為主,如果真的是亂槍打鳥,那也誠
實回答就好。
每個人問完個別問題後會再多追問一個:「你認為XX學生階段最重要的課題是什麼?」我
們剛好四個人,所以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各回答一個階段。
高師的面試並不太會跟教授有所互動,幾乎都是一問一答,回答順序也是由教授決定,時
間控管很嚴格,所以自己能事前準備的部分一定要清楚計時練習。
五、結論
報考諮商所的人真的非常多,以我知道的許多人是純粹對於心理學有興趣、喜歡跟別人聊
心事、喜歡分析人的心理歷程,這些動機都很不錯,但今年這樣考下來,我會感覺可能需
要再多探索一下這些動機的來源,
試著跟自己的生命經驗結合,看看是哪一段經驗讓自己有這些興趣或目標,甚至推動自己
想挑戰這個領域,能夠讓這些目標看起來更加具體化會比較容易讓教授印象深刻也算是一
邊回顧自己和重新肯認自己,因為我自己考到最後真的累到有點懷疑感產生XD
念書之餘,可以花一些時間探索自己的生命經驗和自我對話,隨時提醒自己想走這條路的
初衷,畢竟未來的工作是要帶領個案探索他自己,並重新肯認自己、重新認識自己。因此
願意去觸碰自己深層的課題相當重要。
所以政大的挫敗對我來說真的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賦予我一個契機再度重新認識自己和整
理自己。
而且,考到最後真的是鞠躬盡瘁,過程中需要不斷給自己肯定,要感謝自己的堅持。
我一直相信,只要真心想完成一件事情,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協助你,今年的考試我特別
有感觸,除了嘉大之外的另外三所學校,感覺幸運女神真的與我同在,我從未注重的建構
論之間的比較,在考前兩周突然翻到,想說看一看,結果政大真的考出來,而在進教室之
前在走廊上翻的測統筆記,走進教室翻開考卷,就出現在第二題;彰師大心理學交卷前連
改四題選擇題答案,結果都改對;家族治療學派我就特別對多世代的論述很感興趣,所以
特別花了許多時間將其理論脈絡疏通,高師大第一大題就是Bowen的多世代。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感謝自己的努力,以及有形無形的各種推力,讓我能實現理想:)
這真的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一天將近12小時的念書時間,持續三個多月,每天喝咖啡和紅
牛喝到身體怪怪的,但最終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那也就足夠了。
希望想從事心理諮商之路的朋友們,在未來的考試都能順利,我們在諮商的領域相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177.1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26969038.A.B91.html
※ 編輯: trosigh (36.232.177.199), 05/22/2018 14:10:16
嗯...有一些在師大念研所的朋友有稍微提到,師大的教授比較偏重師大體系出產的研究
是相對保守的風氣,無論是課堂的指定閱讀,或是學位論文的引用文獻,都有類似現象
後來選彰師喔~ (再見了美麗的港都QQ)
嗨嗨~ 原來是高師面試同組的同學,恭喜你也上榜了! :)
※ 編輯: trosigh (36.232.177.199), 05/22/2018 21:09: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