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天賦之路】
只要有專注和熱情,生命的火光終會帶領你,穿越人生的迷霧。
.
讓我先說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年輕人的故事吧!
.
他,在士林夜市旁長大,十六歲還是淡水商工餐飲科學生時,就在亞都飯店巴黎廳當學徒。如今,四十歲的江振誠(André Chiang),已是國際餐飲圈表現最出色的台灣人之一。
.
敢尋夢的人太少
二○一○年,江振誠所主掌的新加坡Jaan par André餐廳,名列知名「英國聖貝勒格利諾」全球五十大餐廳第三十九名。他身上傳奇無數,兩度被《時代》(Time)雜誌封為「印度洋最偉大的料理」,餐飲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將他列為「二○○六年全球最佳一百五十位主廚之一」,「探索頻道」(Discovery )更選他為「二○○六年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
.
二○一四年底,他終於回到台灣,在台北大直開設他的「RAW」,在餐飲界造成很大的轟動,許多人都說它是目前全台灣最難訂位的餐廳,也剛剛獲選二○一五年英國「餐廳與酒吧設計獎」亞洲最佳餐廳。
.
江振誠從來沒念過大學,卻在競爭激烈的法式料理中,從台灣出發,一步步站上國際頂尖的法式料理舞台;他走過的路,充滿荊棘,卻是一條跟隨內心熱情的尋夢之旅。但,請恕我直言,台灣的「江振誠」真的太少了。
.
環顧周遭,我看到更多年輕朋友對未來感到迷惘,失去方向者比比皆是,我的痛心更甚。因此,我想對年輕人說一些重話:很多人即使讀到大學,拿到碩士、博士,也是白讀,因為並非自己的天賦所在、天命歸屬,因為他們並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潛力與熱情,結果只在職場與生活得過且過,浪費生命。
.
沒有主見、受媒體盲目影響
有一次,我受邀到某技職大學演講,這所大學由專科升格成大學時,放棄了一些本職學能很扎實的科系,例如:他們關掉機械科,校長說,因為沒人想讀,年輕人覺得讀機械就是「黑手」,大家都崇拜高科技,要念應用電子、應用××科、應用××工程,這樣才顯得自己有「出脫」(台語,出息),家長介紹起來也才有面子。
.
其實,與那些名稱聽來很時髦、但所學不知為何的科系相比,「機械科」不管在什麼社會,永遠都會有需求,不管我們生活型態怎麼變,各行各業的專精技術工人,都絕對不過時。這種只看表象、不探索本質的心理,其實代表一大群深受媒體影響、盲從主流的年輕人。
.
我看到很多民意調查,問大學生最崇拜的企業家,結果毫不令人意外,全是台灣最會「賺錢」的企業家;而媒體報導最多、最頻繁登上雜誌封面的,也全是富豪名流或企業家。但媒體常常只報導最表層的一面。最終,年輕人離開學校,最嚮往加入的企業,不外乎是獎金最多、薪水最高、聽來最體面的大公司。但是,這些企業是否製造公害?是否剝削勞工?有沒有官商勾結?有沒有善盡社會責任?類似探索,鮮少有媒體報導。
.
觀察力淺薄,只看得見表象
我也看到,在我當亞都飯店總裁的那些年,有些年輕人因為讀了我的書,一心想到亞都實習,結果往往耐不住幾個月,就離開了。倒茶、端水、伺候客人,這些服務業最普通的工作,很多人的腰是彎不下來的;處在飯店的第一線,直接面對面接觸來自各方的客人,第一次挫折可以忍受,第二次挫折咬牙硬撐,到了第三次挫折,就提出「我不幹了!」
.
在淺薄的觀察力下,不少年輕人看到的都是表象。例如:只看到待遇跟環境是否「夠好」,卻看不到理想;看到旅館光鮮亮麗的一面,卻看不到服務別人背後的辛苦,當然也無法體會「顧客的飲食顧問」(當時我為亞都飯店第一線服務人員所下的定義:熱愛飲食藝術的專業人員),以不亢不卑的態度提供客人各項專業建議,所得到的成就感。
.
過去在各種場合演講,我不斷強調:年輕人要懂得傾聽自己,清楚自己的天賦何在;也要學會觀察,下精準判斷;面對世俗潮流,要有勇氣提出主見;更重要的是勇於嘗試,甚至挑戰自己的極限,為生命創下更大格局。對我來說,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的年輕人,都必須具備的五大基礎能力。
.
【能力一:「傾聽」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有興趣,又有能力,兩項優勢相輔相成,也許可以達到最適天賦的最佳結果。但在這之前,你要學會傾聽你的內心,到底你真正喜愛的是什麼?哪方面是你真正可以施展、發揮的領域?
.
【能力二:「判斷」未來的價值】
好比在很多職業學校,「調酒」變成很熱門的選課,年輕人大都覺得,花式調酒可以將酒瓶往上甩,把手伸到背後接瓶子,非常酷帥,幻想著「調酒師」未來應該也是搶手工作。
.
但如果有位年輕小伙子帶著這項技藝到職場,我想除了幾個以酷為號召的PUB外,在真正的餐飲行業中,可能一點用處都沒有。因為如果他只學會A瓶酒加幾盎司、B瓶酒加幾滴之類的小伎倆,一直停留在「求其技,沒有深思其藝」的層次,可能連真正的品酒能力都付之闕如。
.
【能力三:拿出「主見」找到「真愛」】
現在,國際品酒教學的基本條件,是舌頭能分辨千百種味覺層次,味蕾具有精準品味的能力,以及培養對於所有酒類產區、製作流程有深入了解的「侍酒師」(sommelier)。法國的侍酒師屬於國家級考試,日本也有「日本侍酒師協會」,是一門值得傾注精神鑽研的領域。
.
因此,年輕人要有能力判斷哪些能力是真金不怕火煉,能夠保證你的未來,不怕被潮流起落淘汰;也要了解,工作能力不等於生活能力,更不是每個人都要爭第一名,而是要在心中建立一套明晰的價值觀。
.
【能力四:「實踐」與「學習」】
七○年代初期,我因為工作關係,開始頻繁出入歐洲,我看過一大堆歐美的學生,用非常低廉的五塊美元過一天,到歐洲自助旅遊;我也曾看過,許多年輕學生,在歐洲各大美術館裡,或靜坐幾小時畫素描,或對各項展覽記錄心得。就像呼吸有深有淺,這些年輕人從傳統的教室走出來,拋開書本,展開他們自發性的「深學習」。
.
八○年代,我看到經濟成長後的許多日本青年,做同樣的事情,甚至到了九○年代,我看到很多韓國、新加坡青年學生走同樣的路。
.
綜合過去幾年在世界各地的觀察,我發現,每個國家到了一定階段,都有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背包一背,帶著滿腹的好奇心,走上探索世界(自己)之路。可是,同樣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在旅遊的路上,我卻很少看到台灣青年。台灣年輕人彷彿缺席在這場探索世界的旅程中。
.
當然,在交通旅遊這麼便捷的今天,台灣也有不少年輕人出國體驗人生,有人休學旅遊,有人到各國民宿體驗生活,甚至這幾年還流行打工渡假(working holiday),去紐西蘭摘奇異果、剪羊毛,這些磨練也許讓語言流利一些、生活能力更強,但這種打工渡假,跟之前我在巴黎、倫敦、慕尼黑的美術館、博物館,看到年輕人大規模深入學習,是有差別的。
.
【能力五:對世界「好奇」】
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台灣年輕人對世界沒有好奇心。沒有好奇心的原因,出在我們的學校及社會教育,非常缺乏「世界公民」的觀念,也就是對整個世界現勢概不關心。
.
從遠的政治面說起,一九七一年,中美斷交,台灣失去聯合國席位後,長達四十多年的孤立與被排斥,使得多數台灣人民對國際社會感到嚴重的疏離。
.
照理說,有視野的政府,在國際政治處處碰壁、走不出去時,更要積極運用不同管道接觸世界、了解世界,尤其重要的是,讓青年學習與世界同步。但台灣正好相反,我們整個教育系統對於國民世界觀的養成付之闕如,當然,也無法教導出對自己以外世界產生好奇心的年輕人。
.
國際觀是種心態,不僅要有能力接觸國際資訊,還要能與世界連貫,才不會只用狹窄心態看問題。
.
我有一位曾長居德國的朋友,他的小孩告訴我:「我們班上大半同學,高二時都曾在學校政策配合下,出國當交換學生。」德國的學校和社會提供年輕人很充裕的管道,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因為跳到別人的環境,經過多元的試誤碰撞,最終才會更了解自己的選擇。
.
金魚缸裡養不出鯨魚,所以我要對年輕人說一句重話:如果你沒有自信、沒有希望、不想離開自已的舒適圈,只要待在游泳池裡划船,而不願挑戰大海冒險,你等於在二十幾歲就斷送自己的未來了。
.
文/嚴長壽
=======================================
.
你找尋自己的方向了嗎?
你了解自己的天賦嗎?
什麼工作,能引起你的熱情呢?
.
如果你正在探索自己,正在尋找方向,
我會非常的推薦你來體驗睿光老師的一日天賦工作坊。
.
在工作坊中,除了透過塔羅、色彩去看見你深心內處的渴望,老師還會透過星盤,點出你這輩子的天賦所在⭐️
.
這麼棒的課程,一起來參加吧。
👉愈早知道自己的天賦,就愈能活出你的生命與色彩!
.
3/21(六) 天賦工作坊
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vrFmhDaoszi3Vr47
.
#3/22(日) 阿卡西工坊坊
#連報2場還有優惠喔!
.
文章來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194
調酒師科系 在 野放上班族-野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非所用」怎麼辦?對目前科系不感興趣,又不知道熱情在哪裡,我該休學嗎?|Soho自由工作者問答系列】
-
🔻「網友提問」🔻
(回覆請見下方,謝謝你喔!! ^^)
-
您好~我是今年在餐飲業實習的學生,實習到現在三個多月了,但我發現其實我對餐飲業並沒有熱情,「不能說喜歡但也不討厭」,畢業也不想從事餐飲業,會選擇餐飲業純粹是因為父母的職業,再加上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就糊裡糊塗的選擇讀餐飲,我現在很苦惱,是不是該休學,但卻又不知道休學之後的我,要做什麼?畢竟我沒有特別喜歡做的事,也沒有特別厲害的專長⋯⋯說服不了爸媽讓我休學,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是不是吃不了苦是大家口中的草莓族,每天都在思考未來要做什麼,所以現在真的非常迷惘⋯每天上班都不開心,因為我手腳不靈活頭腦也不太靈光,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不適合這份工作⋯想請問您能給我建議嗎😭😭😭
.
——
.
🔻「問題回覆」如下🔻
-
哈囉,你好!! ^0^
-
真的是辛苦了,拍拍拍~~
-
哈哈說實在的,像這種可能會影響你未來人生的重大決策,我真的沒辦法去幫你決定,因為畢竟最後要「承擔決定後果的人」還是你。不過我可以依據自己的經驗,給你一些建議做參考,希望可以給你勇氣去「為自己做出決定」,然後為自己的選擇「努力、負責」。
-
其實你不用太過擔心,像這種「糊裏糊塗的進了一個校/系」、「擔心未來學非所用」又「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熱情是什麼」的情況很常見。這世上好多人都和你一樣,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麼特別厲害或感興趣的事情,好像做什麼都不太靈光,我以前也是🙈。哈哈哈看到你的問題時,就在想:「要不是爸媽 & 科系不同,這簡直就是當年的我啊」!!🤣🤣
-
如果你是已經有「明確的興趣/熱情」&「擅長事物」的人,我一般都會站在「夢想樂天派的角度」XDD 鼓勵你衝了!勇感追夢吧!!🔥🔥🔥
-
但你的情況不是。你現在還是處於「迷惘狀態」,不是很清楚自己的興趣熱情,對目前所就讀的餐飲科系「不討厭也不喜歡」,就算爸媽現在就立馬同意你休學,說:「好啊去啊!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吧!」,你也會一時想說:「蛤!蛤!什麼?那我要做什麼??」🤣🤣🤣 哈哈哈哈真的很像大學時期的我。
-
我大學念的是「政治經濟學系」,雖然面試時都會微笑肯定的說「我就是對 ”政治經濟” 很感興趣,所以才選擇就讀的!(搭配充滿熱情的眼神🤩)」,但事實上,主要的原因不過也和許多人一樣,是「剛好選填的志願&分數符合」罷了!(逃~~🤣🤣)
-
🔸一、學習本身就是有趣的,所學總有一天會出其不意地派上用場!🔸
-
雖然「政治經濟學」並不是我人生最大的興趣與熱情,但乖乖地唸完大學四年,我確實也一點都沒有後悔。
-
因為學習「每一門知識與專業」都是「有趣的」,尤其在你「並不特別討厭它」的時候。
-
而且不經意地,在人生某個特別的時候,這些知識和訓練,確實就真的會大大幫助到你!(哈哈就算你現在「完全想不出來」它「到底會有什麼用」。)
-
以我自己來說:
「政治經濟學系」的訓練,讓我的「自我學習」&「尋找資訊/資源」能力大幅提升。「媒體識讀」能力也加強了,更有能力去深入研究、判讀資訊的可信程度,並做出比較明智的選擇。能夠「獨立完成工作」,可以做「領導者」也能進行「團隊合作」。有辦法「公開演說」、「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邏輯能力」也增強了。比較願意去「接受和自己意見不同的觀點」,然後綜合各方想法去完善自己的不足...。那些大學時覺得「很沒用」的課程、報告和小組討論(老師對不起🙈🤣🤣),都讓我增加了許多「軟實力」,也完整了現在的我 (感人~~XDD)。
-
大學畢業後,我便到英國攻讀「行銷碩士」,研究所所學對之後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有幫助 (會選擇就讀「行銷科系」,是集結家人、親友的建議&自己探索出來的興趣後,所發現的 “新方向”。所以說,多和身邊人討論還是很有用的啊!XD~~)。現在離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用「行銷能力」來「自由接案」,實現我理想的工作模式,也「行銷自己的個人品牌」讓更多機會可以因此找上門。出社會之後,真的覺得「行銷是很實用的生存技巧」,好像不管各行各業都可以用「行銷知識」來讓自己的事業&職涯發展更上一層樓!
-
🔸二、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不同的出路可能性吧!🔸
-
建議你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其它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更多的職涯可能性」。
-
反正「休學了也不知道要幹嘛😆」,就先不用杞人憂天的煩惱「現在該不該休學」了。等你確定自己的「興趣 & 熱情」之後,再來說服爸媽辦休學也不遲呀!🙈🙈🤣
-
如果沒有靈感要從哪件事情著手展開「生涯探索」的話,可以仔細想想以下這 5 個問題:
-
1.有沒有哪件事情,是你堅持了好多年都沒有放棄的?
-
2.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現在想到,心裡還會悸動的?
-
3.有沒有哪件事情,你可以花比較少的精力,就能做得比一般人更好?
-
4.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好想嘗試,卻一直沒有機會去做的?
-
5.有沒有哪個人的職涯生活,是你特別嚮往、憧憬的?
-
➡️如果仔細想完了,還是都「沒有任何讓你感興趣的事情」,那就表示...「要不是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讓你對整個生活失去熱情 & 希望,就是你真的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太無聊啦!!」🤣🤣🙈~~~ 趕快多看書、看電影,看雜誌、漫畫也行,多參加活動、多運動或多去戶外走走、多參加感興趣的課程/講座、多學習新事物、多打工/實習/工作、多認識一些有趣的人/好的朋友,或多玩遊戲、多體驗人生...等等,都可以XDD。總之,盡量先「讓生活和視野都豐富起來」,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靈感」和「刺激」呀!
-
比如說:
我大學讀「政治經濟學系」,期間除了顧好課業🙈哈哈哈盡量不要被當之外🤣🤣🤣,也很努力的大力探索「所有自己 “可能感興趣” 的領域」。舉例來說,像是和我所讀科系「延伸相關」的有趣出路:記者、編輯、主播、學者、老師、金融產業、商學領域...等等,我都一項一項很認真的去鑽研、了解。
-
看吧!讀「政治經濟學系」,不一定就要「從政」或當「經濟學家」,也不一定都很「正經」呀!XDDD 所以讀「餐飲系」,也不一定都要當廚師、甜點師、調酒師...啊!
-
一定還有其他更多「延伸的出路可能」,是你可以去探索的。比如:餐飲行銷、餐飲/飯店管理、美食評論家、烹飪YouTuber、行腳節目主持人,或文青風格小店創業家...等等。
-
因為我不是餐飲專業,所以以上只能隨便舉例。如果你自己花時間去思考、探索,或詢問身邊的親友、前輩,一定可以想到更多有趣的相關出路。說不定其中有一條,就正好是你喜歡也有天賦的呢!
-
除了「和所讀科系相關」的出路之外,我學生時期也熱衷探索一些「與所學相差甚遠」的有趣職業選項。像是:作家、攝影師、餐飲業(沒錯,你想逃的曾經是我嚮往的說XD)、舞者/舞蹈老師、動物訓練師...等等。而且對「每一項感興趣的事情」都是投注許多心力,透過「修課/旁聽」、「自主學習」、「直接實作」、「打工/實習」、「參加比賽/訓練」...等等方式,去「深入探索」的喔!
-
🔸三、興趣/熱情是培養出來的,但如果不願投入努力,就永遠沒辦法真正享受興趣、讓興趣成為專業!🔸
-
興趣、熱情,都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培養的過程,就好像是一個「成就感」所帶來的「正向循環」。
-
(1)有一點感興趣/稍有天賦➡️(2)認真學習、實作➡️(3)產生不錯的成果/獲得掌聲➡️(4)得到成就感➡️(1)加深興趣/產生熱情➡️(2)更努力學習精進➡️(3)產生更棒的成果...(形成一個積極的正向循環)
-
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願意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或投入的心力不夠,也是很難找到自己的「職志」的。
-
因為你不會因為「十二萬分的努力」而得到「能力的提升」,與能力提升後所伴隨而來的「優秀成果」和「成就感」,進而加倍努力,那麼這個「正向循環就會中斷」。這件事情也會因為你「不願努力」,而無法「成為你的專業」,永遠都只能是一項「感興趣且略懂一點」的「半調子技能」。
-
就像我從小就很喜歡「寫作」,嚮往有一天能夠「出版自己寫的書」。但是如果我明明對「寫作」有興趣,卻沒辦法督促自己 ”持續”「提筆寫作、投稿、發表」,來「磨練文筆」、「了解被退稿的原因」、「傾聽讀者&市場的聲音」,只是一直看著別人寫文章,幻想寫書、成為作家的日子有多浪漫的話XD。那我永遠也沒有辦法讓「寫作」成為我的其中一項「專業」,沒辦法出版我的第一本職涯書籍《不只找工作,幫你找到好工作》(又在趁機宣傳🤣),未來也不可能會有機會「以此熱情維生」!
——
所以說,「興趣與熱情」是需要「靠自己去探索」的,而其中還必須有願意「持續投入心力」的決心!
-
要「學習一個新領域」很難,要「持之以恆的堅持為一件事情努力」更難。但如果那是你「感興趣的事物」,且有機會成為你能夠奉獻一生的「熱情 & 職志」,就很值得呀!
-
可以一直為「追尋自己的興趣 & 熱情」努力不懈,本身不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嗎?~🍻
-
🔻好書推薦閱讀🔻
-
《高績效心智:全新聰明工作學,讓你成為最厲害的1%》
-
博客來:https://pse.is/MMA67
-
➡️ 這本書滿厚的,內容還結合了許多研究成果,但因為作者的口吻輕鬆幽默,輔以超多的案例故事&圖示,所以讀起來很有趣,不會太困難。裡面讓我最有感的理念,就是作者指出:從事一份工作要達到「高績效心智」,除了「感興趣/有熱情」之外,也要「有使命感(對社會有幫助)」,兩者兼備的工作,便有機會成為你一生的「職志」喔!
.
——
.
➡️目前正在嘗試著把一些「自由工作者試驗心得 & 野放上班族生活故事」做更有系統的整理和分享,如果你感興趣、也希望未來能接收到更多相關資訊的email,歡迎填寫一下這個表單,加入我的「特別分享好朋友email群組」哦!🤣🤣🤣💕💕💋>> https://forms.gle/JkQhzZoQNcxu6oVy8
-
🔻歡迎追蹤🔻
-
▪️Facebook:「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LMZ3E
▪️Instagram:「freelance_mkt」https://pse.is/DQJGH
▪️YouTube子頻道:「野羊朗讀」http://yt1.piee.pw/NW5VS
▪️Medium:「野放上班族」https://pse.is/E2YSX
▪️WordPress Blog:「野放上班族」https://pse.is/KDJLY
.
調酒師科系 在 Rabbie 創業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tart with why & what
鼓勵你的孩子去做他想做的
這則TED我認為所有人都應該看一下。
剛好會考剛結束,很快地我們又要面臨學測、求職季...,每個家庭肯定都曾經或正在面對主修科系和職涯的討論。
這位主講人的公司是一間電腦顧問公司,他們開發的套裝軟體是第一個達到年營業額超過百億美元的。他談到一個故事,當年他們一群工程師快被一個大客戶開除了,後來是他們認識的一位調酒師幫忙贏回了客戶。當然這位念哲學的朋友不懂技術,但他幫兩邊重新釐清問題,抛開原本的執著,找到新的解法。
從這個實例之後,他們改變招募人才的方式,現今全公司一千名員工之中,技術及資訊背景的員工不到一百人。他們開始引進藝術家、音樂家、作家...,現在的技術長主修英文。
主講者說,歷屆總統花了大筆預算在STEM(資訊、技術、工程、數學)教育上,科技方面的預算年年大幅成長,人文學科卻沒有受到任何重視。他說這是大錯特錯。
Google、facebook、Apple...這些你歸類為科技公司的高市值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中有65%是要請來做非技術性工作的。
科技教我們如何(how to)建造,但人文方面的專才能提供為何做(why)以及做什麼(what)的思考。
並且,現今科技愈來愈直覺式,而現代系統也愈來愈簡單,換句話說,不需要受過嚴謹的程式訓練才能寫程式。重點是你的思考方式。
各位家長理解了嗎?就算未來主導世界的是科技公司,需要的人才也不會只有理工科。說不定決策者和執行長都是人文背景,你能說不可能嗎?
所以,念哲學沒出路?念藝術沒錢途?這種觀念大大落伍了。
我們需要工程師,也需要其他人才。而且是肯定需要。
「鼓勵你的孩子去做任何他想做的。」當他最後說出這句話時,台下響起如雷掌聲。
而我內心激動。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曾有的天分和學習熱情葬送在這種窄化的社會價值觀底下,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戰爭建立在相關的對立和心碎之上。
希望我們的大人也有幡然覺醒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