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有愛 行動無礙】
鹿港東區扶輪社,在創社後,對於教育、弱勢關懷不餘遺力,近年累積捐贈縣內學子近千萬,嘉惠千名學子,在108年捐贈一台反毒專車,疫情期間也捐贈面罩、防護衣等,對縣政府、對公益的支持不餘遺力、有目共睹。
這次扶輪社由社長陳進洲代表捐贈輪椅55台、四腳拐100個、助行器100個及便盆椅20個等身心障礙輔具,以及辦理6場培訓課程,總價值超過80萬元,將透過本縣輔具資源中心的媒合,讓有需要的身心障礙朋友可以租借申請,有助於減輕民眾購買輔具的經濟負擔。彰化縣總人數約125萬9千多人,身障朋友約7萬人,這次扶輪社再次發揮大愛的精神,幫助有需要的身障朋友減輕負擔。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經過一塊聳立於道路旁的路牌,不論其顏色是藍、綠、黃色,不論被馬路的沙塵掩蓋、被陽光曬得褪色,抑或光鮮亮麗,對Gary而言,都盛載著不同的故事。他總能夠從路牌的顏色、字體、排位、中英文字元大小、路牌身處的位置等等元素,講出那塊路牌的特色、故事、演變歷程等等。 Gary自小就喜歡發堀埋藏於道路、路牌...
課程 資源中心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澎湖食魚教育慢魚運動
澎湖孩子要懂魚,更要懂得吃魚。「食魚教育」是保護海洋重要一環,透過「慢魚運動」(Slow Fish)能更友善對待海洋,縣府與湖西國小合作編印「澎湖食魚教育導覽圖鑑」就是最佳教材。
「澎湖食魚教育導覽圖鑑」由湖西國小鄭謙遜校長歷時2年、每月至少2次至漁市場實地調查完成,以淺顯的文字詳實記錄澎湖常見魚種,透過認識魚進而瞭解海洋,「吃在地」、「吃當季」學會慢慢吃魚,永續海洋資源。
在「食魚教育」實踐方面,合橫國小、鳥嶼國小及文澳國小等校規劃食魚牆、食魚學習步道等,將「食魚教育」融入校園環境,傳遞食魚不浪費、慢慢抓、慢慢吃等「慢魚運動」觀念。
2021年澎湖海洋年,我鼓勵澎湖各國中小學百花齊放,設計創意課程,藉由生動的環境體驗,充實學生們的海洋知識。
#澎湖食魚教育導覽圖鑑線上版
請至「澎湖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教學素材區下載
課程 資源中心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來到 #臺中市身心障礙者社區資源中心(西屯區) 與第一線的社工夥伴們分享 #親職溝通技巧與介入策略。
每個身心障礙者家庭都具有不同的壓力來源,也存在著不同樣貌的生活問題,於是造就第一線社工人員進行家庭訪問時,常會面臨許多不同的困境,進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後續的資源是否能夠有效介入,因此要如何建立互信的親職溝通管道將會是許多第一線夥伴很重要的一項課題。
今天有位社工夥伴問我一個問題,當家庭拒絕接受療育資源的時候,我們將要如何提供協助?
🤔我們可能要先思考家庭拒絕的原因在哪?
1️⃣目前仍屬於否認階段,還無法承認或是接受孩子是需要療育。
2️⃣受到家庭或是家族的內在壓力,無法坦誠或是公開孩子的問題。
3️⃣先前的療育經驗不好,造成對療育已經失去信心與信任。
4️⃣孩子難以照顧,無法輕鬆或是有效率的帶出門。
5️⃣家庭人力照顧不足,無法騰出多餘的人力可以進行接送。
6️⃣家庭經濟不佳,擔心沒有經費可以負擔額外的療育費用。
7️⃣家長本身親職功能缺乏,不知如何尋求資源或是配合執行。
.
🧐不同原因所衍生的後續處遇也不相同,針對上述的可能原因,若是我,我會這麼做:
1️⃣處在否認階段的家庭,我不會急著或硬要家長現在就要接受,而是先試著與家庭建立信任關係,運用生活相處,逐步引導家長看見孩子的真正問題。
2️⃣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身為外人的我既然無法改變家庭或是家族的想法,也無法鼓勵或要求孩子就要進行療育,那就先從支持主要照顧者的心理開始。
3️⃣不同階段的療育內容不同,每個療育課程的方式也不同,既然事實已經發生,也很難去改變或是彌補,那就從接觸的這一天起,讓家長先從信任我開始。
4️⃣由於每位孩子的生理、心理表現不同,外出的風險也就不同,我會創造團體外出的旅遊機會,邀請家長一同加入,在大家一起分擔壓力下,逐步建立家長的信心。
5️⃣家庭成員並不是只有案主一位需要被照顧,也不是每個家庭的交通都很便利,所以我不會去苛責或要求家長,反而會去思考該如何幫忙解決家長的交通接送問題。
6️⃣當家長都照顧不好自己時,怎麼會有多餘的心思再照顧身心障礙者,所以我會先讓家長安心,思考有哪些資源可以申請,同時也運用這些福利引誘家長配合療育。
7️⃣不是每位家長的教育水準或是親職功能都很好,所以在幫忙找尋資源的同時,我會在軟硬兼施下,要求家長配合,或是直接明確告訴家長就是這麼做。
第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家訪時,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別忘了給自己鼓勵,就算真的做不好,或是結果差強人意,也沒關係,至少盡力而為!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課程 資源中心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每經過一塊聳立於道路旁的路牌,不論其顏色是藍、綠、黃色,不論被馬路的沙塵掩蓋、被陽光曬得褪色,抑或光鮮亮麗,對Gary而言,都盛載著不同的故事。他總能夠從路牌的顏色、字體、排位、中英文字元大小、路牌身處的位置等等元素,講出那塊路牌的特色、故事、演變歷程等等。
Gary自小就喜歡發堀埋藏於道路、路牌之中的故事,他更創立民間組織「道路研究社」,集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道路發展出一分力。
這份熱誠,出自他多年以來對於香港道路的興趣與專注;這份專注,有一部份卻原來出自一個屬於自閉的症狀——亞氏保加症。
「巴膠」童年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一位醫生突然跟我說我有亞氏保加症,是輕度自閉症的一種。當時其實不怎麼困擾著我,因為年紀太小,根本不知道是什麼。」Gary憶述起自童年時代就出現的人生轉捩點,說得輕鬆平常,彷彿醫生只是跟他說他患了感冒似的。
據藥物教育資源中心於2019年的文章指,香港約有一到兩萬宗亞氏保加症個案,患者(有時被稱作「A仔」)大多在與人溝通、待人接物方面會有困難;卻同時會擁有高於常人的智力、記憶力等。目前尚未有藥物能夠根治,只能循緩解專注力不足、穩定情緒去紓緩症狀。
「小學時其實問題不大,尚未成長到需要擔憂學業的年紀,頂多只是怕考試考不好,父母會責罵;在社交上,當時也有志趣相投的朋友。」Gary以奇怪來形容他們朋友的圈子:「我們班上有某幾位同學喜觀巴士,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巴膠』,於是我們自成一角,每天聚在一起聊巴士。」對於其他同學朋友,Gary沒有印象,亦滿不在乎。
成績欠佳的青年,到今日的IT男與社長
直到中學時期,因為先前參與社交技巧的工作坊,在與人溝通方面,Gary尚且能夠應付;「A仔」的身份與症狀,卻開始為Gary帶來學業煩惱:「好記得在學校有些科目,無論我多用功,把平常玩耍的時間都用在溫習之上,都仍然無法合格。」學校曾經叫他考慮退學,報讀職訓課程,早日為就業作好準備。然而,在職訓學校找不到喜歡科目的Gary,最後沒有聽從學校意見,輾轉之間到了澳洲升學。
Gary成功在澳洲取得大學學位,現在回流香港,從事資訊科技工作。回想到澳洲學習的經歷,他感覺鬆了一口氣:「當地的教育制度,比起香港更能照顧不同需要的學生,也有著更多比較有趣的科目,讓我也能找到自己的專長。」於是Gary開始放下心中成續久佳的顧慮,一邊修讀感興趣,亦力所能及的科目,一邊開始自己研究起港、英、澳三地不同的道路規劃。直至今日,Gary與道路研究社的伙伴,經常會解答市民大眾的疑難、也會就著設計、擺位欠佳的路牌向路政處、運輸處投訴。他們去年更出版書藉,科普道路標誌及交通設計的基本知識。
可以說,因為遠行澳洲,讓Gary走在一條相對平坦的道路之上,在就業市場、在社會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崗位。
香港融合教育的處境
澳洲的高中課程,有著法學、環境研究、多媒體研究、心理學、工作室藝術、舞蹈、戲劇、訊息系統等三十多個專業且分類仔細的範疇供學生選擇;反觀香港,即使政府為SEN(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推行融合教育逾二十年,當初校方給Gary的建議,卻仍然是「不如退學去讀職訓局」。這不單是學校的問題,畢竟香港大部份中學,學生能夠選讀的科目,不外乎文、理、商、工四個大類別,與上述澳洲教育的豐富及仔細程度相去甚遠。
在今日的社會中,Gary最終尋找到自己立足之處,閒時亦能以路牌、道路研究的興趣與專長、以「道路研究社」創辦人的身份貢獻社會。Gary未曾想像過,要是當初沒有赴澳留學,今日會過著什麼生活。然而,香港SEN學童的處境,在融合教育的大方向下,他們的需要是否真的被照顧到,抑或有更多例子,是他們沒有如Gary一般幸運,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與崗位,而在力不從心的位置上苦苦蹉跎、舉步維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gaF-DyzIt0/hqdefault.jpg)
課程 資源中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大家的越南語初級1、2」介紹
訪問作者:阮蓮香
內容簡介:
在臺大、政大等各級機關任教的超人氣越南語名師阮蓮香,將集結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學講義,重新整理規劃並補充內容,以「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六範疇為主旨,重視「聽、說、讀、寫」學習四技能,打造上課和自學均適用的「大家的越南語」此一套書。
越南各大學所屬越南語能力檢定機構,一般將越南語教材程度區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級。但是阮蓮香老師考量越南語語音對外國人學習越南語的重要性,「大家的越南語」此一套書分為「初級1、初級2、中級、高級」四冊。
★《大家的越南語 初級1》是史上最輕鬆易學、全方位的越南語學習書!
阮蓮香老師在《大家的越南語 初級1》規劃兩大部分,同時結合聽、說、讀、寫,務求內容符合「簡單易自學、輕鬆易溝通、日常易實習」的需求,期使越南語學習者能在短期之內開口說出標準越南語並初步瞭解越南文化。本書兩大部分:
.PART 1 發音 第一課~第五課
越南語是由羅馬字母所組成的拼音文字,有29個字母、6個聲調,以及各種母音與子音的拼音方式,所以學習越南語,首先要從認識它的字母發音開始。本書從發音開始,循序漸進,並表格式整理拼音方式,簡單易學,待學習者完全熟悉發音和文字之後,再進入七課正課。
.PART 2 正課 第六課~第十二課
在學習發音之後,進入正式課程。從打招呼、問候、國籍與語言、職業、數字、時間到家庭等,完全沒有基礎的學習者可以從會話、詞彙、詳細的文法解釋、例句中,由淺入深,有系統性地學習並學會越南語。
★《大家的越南語 初級2》「簡單易自學、輕鬆易溝通、日常易實習」
阮蓮香老師在《大家的越南語 初級2》規劃12個主題,結合聽、說、讀、寫,務求內容符合「簡單易自學、輕鬆易溝通、日常易實習」的需求,祈使越南語學習者能在短期之內開口說出標準越南語並初步瞭解越南文化。
作者簡介:阮蓮香(Nguyễn Thị Liên Hương)Katie Juan
學歷:
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歷史系學士
中國北京外語學院中文系進修
臺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國際關係碩士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越南語講師
國立政治大學外語中心越南語講師
輔仁大學越南語講師
警察專科學校越南語講師
外貿協會(ITI)臺北&新竹越南語講師
越南國家社科院中國研究學院前研究員
國家教育研究院「新住民語文課程綱要研修小組」委員
移民署新移民全球新聞之越南語主播
新北市「幸福新民報」節目越南語主持人
行政院新住民事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出版社粉絲頁: 瑞蘭國際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T296aiJbGQ/hqdefault.jpg)
課程 資源中心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sing Yi),簡稱 IVE(TY),是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位於香港新界青衣島的分校,前身為香港科技學院(青衣)。青衣分校面積達6公頃,是各間專業教育學院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分校,校園內建學生宿舍,並有游泳池、健身中心及射箭場等設施。校園的建築物由巴馬丹拿設計,曾獲得1994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1999年,青衣科技學院與柴灣科技學院及七間工業學院合併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並成為轄下的青衣分校。香港科技學院(青衣)於1993年成立,提供原先由兩間前理工學院(今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開辦的高級文憑及高級證書課程。青衣分校開辦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全日制、日間部分時間給假調訓制及夜間制課程,包括文憑、高級文憑、高級證書及衙接學士課程等。
青衣分校設有以下5個學系及1個教學部門:
• 汽車工程系(AE)[1]
• 工商管理系(BA)
• 建造工程系(CN)
• 工程系(ENG)
• 資訊科技系(IT)
• 語文中心(LC)
青衣分校面積達6公頃,由於面積較大所以擁有較多戶外空間。校舍設有賀維雅學習資源中心、體育館、衣帽櫃、標準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健身室和飯堂等。青衣分校建有一座多層學生宿舍,於2016年啟用,可供THEi及IVE學生申請入住。全校有無線WiFi網絡覆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的全日制及兼讀制學生,如所報讀的課程超過六個月,都可使用青衣分校提供的康樂設施。
•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高科院」) 於2012年由職業訓練局(VTC)成立,致力開辦創新獨特的學位課程,涵蓋香港的優勢產業,配合社會及業界對人才培訓的需求。高科院課程以專業為本,與行業建立緊密聯繫,在制定課程綱領時,廣納業界意見。學院學習與實踐並重的教學方針,鼓勵學生應用專科知識及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所有課程均著重本地及海外機構實習,讓學生掌握實務的工作經驗。
• 高科院的獨特之處亦見於我們對通識教育的重視,運用此高等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增進學生專科以外的知識。大部分院校選擇把通識課程集中於第一學年,而高科院把通識課程分佈於各個修讀年期,以深化學生對通識教育的認知。為加強學生溝通能力的語文學習課程,與學生的修讀學科融會,提升語文學習的實務性及趣味。而受資助的海外學習體驗,更可擴闊學生的視野。
• 高科院致力發展的方針,正配合香港特別行玫區政府最近對職業專才教育的大力推動,亦響應於2014年6月成立的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的主要目標。因此,高科院的七個課程獲納入旨在為行業提供適切人才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為各受資助院校中提供最多課程選擇,讓學生通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JUPAS) 報讀。我們所有的課程已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部分課程更獲本地及海外專業團體的認可。
• 於短短數年,高科院成功建立成為一所提供獨特及專業為本課程的定位,回應本地人才培訓的需求,為社會提供適切的人才。
• 簡而言之,高科院提供專業、實務為本的課程,培育幹練人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6Vq4xdws5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cLrfjCMg5nXUeoZXYeK75eTRR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