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名額〞吳怡農應先「壯闊自己」!
號稱要「壯闊台灣」的吳怡農這幾天被大家發現,最該被「壯闊」的,是他自己。
身為政二代的吳怡農,一直是政壇上幸運的「保障名額」,退伍後他「被保障」至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當國防政策諮詢委員;2017年,他「被保障」至行政院擔任參議(參議這個職務為公務員10至11職等,是百分之九十的公務員一輩子努力都升不到的高階職等),後來「被保障」到國家安全會議工作(國家安全會議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公務員想進卻進不去的單位);2019年他未經黨內初選,「被保障」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中山、北松山的立法委員;2020年1月,他在黨中央沒收了台北市黨部主委選舉後,以一人參選的方式「被保障」當選了台北市黨部主委。
2022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據傳他也可能是「被保障」的民進黨候選人之一。一連串「被保障」的好運,在民進黨內是絕無僅有的,也讓民進黨很多民意代表私下不以為然,卻又不敢吭氣,誰叫他不只是新系大老的親戚,更是蔡英文欽點的「小英男孩」,是民進黨刻意栽培的「明日之星」,誰敢不服氣!
吳怡農對別人追問他是否要參選2022台北市長倒是口風甚緊,只說他會努力輔選讓蔣萬安留在台北市當立委,但其實大家都知道,他真正想的是2022蔣萬安當選台北市長後留下來的立委職位補選。至少,中山、北松山很多里長都聽說了,都知道。
民進黨各派系為吳怡農處處開綠燈,保障他當台北市黨部主委,應該是想「摸蜊仔兼洗褲」,讓他在這個職位上可以常常露臉,多跑跑基層,熟悉台北市兼持續保持新聞熱度,將來可選台北市長也可選立委,兩個位置總會撈到一個,但大家都沒想到,「被保障」慣了,既無當主官經驗又無行政經驗,更無處理黨務經驗的吳怡農,才上任三個月就經不起考驗,碰到「趙氏黑色家族」事件,他的表現像個驚慌失措誤入叢林的小白兔,竟然在第一時間說他不知道趙家人的背景,讓人覺得這個主委真的是「好傻」、「好天真」,趙家的爸爸是民進黨市黨部評議委員會召集人(位階跟主委差不多大),趙家姑姑是民進黨部執行長(他的手下第一大將),趙家兒子是黨代表、提名公職人員的選對會委員,這三尊大神在他上面、下面、旁邊,他竟然「不知道」!
吳怡農的無知讓外界看傻了眼,於是有人說他是傀儡,有人說他是「花瓶」。對外界的批評,吳怡農的辯解是「委員會是我召開的」、「我都生氣了」!「在我剩下的一年,會盡我的所能,跟大家站在一起,重新站起來。」
被看破手腳的吳怡農當然要站起來,因為,吳怡農在「壯闊台灣」之前,先得「壯闊自己」吧!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英文 在 李彥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蔡英文主動討萊豬吃》
臺灣人今天含著眼淚吃萊豬 明天抱著牌位吃核食
到國民黨服務後,許多朋友會將高嘉瑜委員的新聞轉發給我,繁忙惱人的工作之餘,看看高委員引吭高歌,或是跟曲棍球先生高來高去,其實還挺舒壓的。
昨天朋友傳給我高委員11月2日,在外交國防委員會質詢外交部次長曾厚仁的影片。難得看到質詢類的新聞影片,高委員認真的眼神截圖,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立刻點開來觀看。
沒想到,短短37秒的影片,卻讓我替高委員直冒冷汗。
高嘉瑜委員問:「決定要開放萊豬,是美國主動要求?還是我方主動拋出善意?」
曾厚仁次長答:「基於我方整體國家利益考量。」
高嘉瑜委員接著說:「但是你這個善意是做給川普,如果最後是拜登,你這個善意會不會變成惡意,變成是害我們的?這就是在外交上大家質疑的,到目前為止,大家也沒有看到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有釋出善意。」
高嘉瑜委員一向快人快語、有話直說,經常不經意的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得罪當道而不自知。
2020選戰期間,一句「把阿扁關回去」,差點讓她五馬分屍,急忙找來扁系的游錫堃、羅文嘉及江志銘站台消毒;
這次在外交國防委員會的尖銳質詢,不但戳破了蔡英文「不能說的秘密」,更直指「民進黨押錯寶選錯邊」「主動討萊豬吃」。
曾厚仁次長看起來是老實人,面對執政黨立委質詢卸下心防,默認了「蔡英文主動要臺灣人吃萊豬」,未來恐怕官位不保。
高委員真的也要多小心,快人快語之餘,不見容於民進黨當道,恐怕未來的道路也難行。
臺灣人更要小心,「今天含著眼淚吃萊豬,明天就會抱著牌位吃核食。」
#「主動討萊豬吃」這種要求沒見過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今天吃萊豬明天吃核食
影片連結:
https://ppt.cc/ff7pux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英文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黑白集 吳音寧何勞小英護航? #吳音寧
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發聲挺吳音寧,說她會做事卻被誤解,要求農委會協助她面對政治攻防。此話發自總統兼黨主席,可以想見農委會如何誠惶誠恐!
當天農委會專案報告「新農業」,卻花了相當篇幅比較北農在吳音寧和前任總經理韓國瑜的績效,對吳堪稱照顧有加。以中央級的「關愛眼神」看待民營的北農人事,讓人不解,難道吳音寧是「中央特任官」不成?
吳音寧被稱為誤入政治叢林的小白兔;事實上,政治叢林她並不陌生,問題出在她的能力和資歷。先前春節和元宵節連續休市太長,導致農產品無法出貨而價格大跌,農民罵翻天;包括她年薪兩百五十萬元,與她僅曾任鄉公所秘書的資歷顯不對稱,也讓年輕世代罵翻天。這些,都不脫市井小民街譚巷議的範疇;要說有什麼「政治」陰謀,頂多是民進黨和柯文哲間的政治角力罷了。
民進黨為了吳音寧,傾全黨之力保她、挺她,凡外界批評一律歸為「抹黑」,不惜讓農委會表態「前言不對後語」,最後連蔡英文都以總統高度出面,扯出政治攻防之說。這不正是民進黨典型風格?例如確定「拔管行動」後,亦是傾全黨之力,不惜連續折損兩位部長,連司法調查都出手,同樣由小英發言「定調」。
民進黨滅管,不惜毀了教育部;挺吳音寧,令農委會兩面不是人。這是為保「民進黨價值」而在所不惜嗎?以政治攻防而論,是高明還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