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民主黨拋棄的的白人】
讀傑德.凡斯(J.D. Vance)的回憶錄《絕望者之歌(Hillbilly Elegy)》。這本書在2016年六月出版,不久,川普正式獲得共和黨提名。當時,美國媒體、專家、建制派菁英,因為川普崛起而感到意外,這本書立刻登上暢銷排行榜,被認為是了解川普支持者必讀的一本。
英文 hillbilly是對「鄉巴佬」卑賤鄙視的字眼,特別指美國大阿帕拉契山區幾個貧窮州的居民,他們正是上次選舉中川普的強力支持者。
作者凡斯就是出生在典型的hillbilly家庭,屬於蘇格蘭──愛爾蘭裔,有著鮮明且根深蒂固的次文化,凡斯形容:他們對家庭與國家都極度忠誠、全心奉獻,但不喜歡外來者,或者是長相或行為跟他們不同的人,尤其介意跟他們說話方式不一樣的人。
他們聽川普說話,很有親切感,一點都不覺粗俗:聽歐巴馬說話,不只是不同階級出身,根本就像不同國度的人。
經濟上,他們屬於勞工階級,「祖先是南方奴隸經濟體系中的臨時工,之後成為佃農,再成為煤礦工,後來又成為工廠黑手和磨坊工人。」隨著中西部工業製造中心逐漸落沒,逐漸失去經濟安全感、穩定的住所及家庭生活,困在「社會流動力低落、貧窮、離婚、藥物上癮……」的惡性循環中,成為美國社會中最沒辦法出頭天的一群人,這樣的絕望感由子孫世襲。
(書中寫到,根據數據顯示,他們不但比許多窮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拉丁美洲移民更悲觀,甚至也比物質條件比他們落後更多的非洲裔美國人悲觀。)
每當他跟人提起這個族群的困境,總有人會跟他解釋說,問題出在經濟結構的層面,只要有更多好的工作機會,整體生活自然會隨之改善。
他以前也認同這個想法,但後來的一些經驗讓他認為,有更深層的文化因素。
在凡斯祖父母移居的俄亥俄州小城中,大多數居民是跟他們一樣從阿帕拉契山城移居而來的鄉巴佬,這是一個血氣方剛、火爆衝突的社區文化:對外,他們誓死保衛家庭(因此持槍文化在此永不衰敗),舉止粗俗,暴力是解決問題最容易的方式;但對內,他們同樣用暴力對待家人孩子。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根本沒有足夠的文化資本(情緒穩定度),去追求一個更好的人生,他眼睜睜看到「很多年輕人失去勤奮工作的能力,就算得到好工作也難持久。…被解雇時還會覺得是別人對不起他。」
凡斯的幸運是,他有姥姥(外婆)。青春期的凡斯,因為母親的毒癮、家暴、感情不穩定(至少換了16個男友,結過6次婚),正走向自暴自棄的邊緣,姥姥挺身而出,讓他搬去同住,條件是「拿好成績、去打工、以及幫忙做家事」,跟姥姥相依為命的三年,是他人生翻轉的起點,他成績變好了,自信心增加,打工讓他有機會觀察周遭的社會現象,注意到階級問題,更重要的是,因為這份穩定的情感支持,讓他也開始願意打開心房,結交到許多摯友,並且對未來有了盼望,一步步打破階級複製的魔咒,擁有了他自己從來都想像不到的幸福人生。
自由派菁英過度聚焦在種族議題,還把「白人特權、白人至上主義」的標籤套在他們身上,無疑是把他們推得更遠。這本書出版不到三個月,希拉蕊說:川普支持者有一半是「種族主義者、性別歧視者、恐同症、仇外症和伊斯蘭恐懼症者」,把川普的半數支持者,歸類成「一籮筐可悲的人」(the basket of deplorables),冷漠的認為他們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希拉蕊的話加深他們長期被「主流社會」拋棄、呼聲被壓制的感覺。
凡斯認為任何想解決工人階級問題的人,都應該直視問題中的「軟體」元素,也就是個人的選擇及責任。當他訪問社區裡的老師時,老師說:「政府希望我們當這些孩子的牧羊人,但他們都忽略了,這些孩子的父母是虎豹豺狼。」即便政府在結構上增加補助拯救貧窮學區,但如果孩子連一個身心安頓,專心學業的家庭生活都沒有,那麼結構的改變只是徒勞。
其實凡斯這本回憶錄最想強調的是家庭與個人的責任,需要改變的不只是制度。他呼籲他出身的hillbilly族群:別再耽溺於受害者心態而憤怒,或耽溺於自卑心態而報復,認為全美國都聯合起來排擠他們(這也是川普的陰謀論能打動他們的原因),或認為美國夢將他們排除在外。
凡斯用自己的生命故事一再指出:內山老粗式的混亂家庭生活、家庭暴力與毒品氾濫,永遠不可能給下一代往上爬的環境。Hillbilly確實面臨著社會、文化與經濟上的焦慮,但若不內省啟動自己的能動性(父母與孩子皆然),而是訴諸犬儒思想,或報復性地選出一個能幫他們打主流社會一巴掌的領導者,只會讓這我們世世代代在混亂和貧窮中無盡循環。這個族群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粗俗與不屑,不是空頭支票,而是腳踏實地的希望。
我過去所接觸的美國人,大部分是來自東岸西岸都會區、受惠於全球化的自由派菁英;川普當選後,我才幡然醒悟,這些菁英階層和他們所主導的主流媒體,是如何誤解或忽視了這群川普支持者,說他們沒見過世面,甚至妖魔化、弱智化他們,這麼做,只是更加深他們對體制的不信任,更激化社會對立。
歐巴馬在2008大選的一場造勢活動中,批評白人勞工階級「他們越來越充滿仇恨,所以他們緊握槍枝或宗教信仰,厭惡非我族類,反非法移民及反貿易情緒高漲,藉此表達心中的挫折感」(They get bitter, they cling to guns or religion or antipathy to people who aren't like them or anti-immigrant sentiment or anti-trade sentiment as a way to explain their frustrations.)。此話一出,立刻被各方批評他的菁英主義,而歐巴馬也反指他的話遭到曲解。此發言至今仍被反覆引用來說明美國菁英與庶民大眾之間存在的認知差異。
「認同上癮症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誰來閱讀】解決「認同上癮症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誰來閱讀】解決「認同上癮症」一起找回安全感我們邀請到諮 ... 的評價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大新聞大爆卦】疫情爆發讓DPP民調銳減15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手機成癮者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手機成癮者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手機成癮者英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家人認同上癮症的必吃,FACEBOOK和美食部落格 的評價
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語言選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odcast選物 no. 9】Unlocking Us|On Loneliness And Connection
🎙推薦節目名稱:
Unlocking Us|專門研究脆弱與羞恥的學者、講者、作者Brené Brown (布芮尼‧布朗) 在2020年新推出的podcast節目,每一集都讓我暫停重複暫停重複,節目長度一小時左右,每次聽完都像讀完一整本書那樣滿足。
🎙推薦本集:Dr. Vivek Murthy and Brene on Loneliness and Connection
嬰兒對關係依賴的需求,從來不害羞,受過社會化衝擊之後,才慢慢學著隱藏,學著寂寞。寂寞在人類行為演化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是提供警訊,藉著提高生理壓力指數,提醒我們要回歸族群,增加生存機率,但現代生活就算孤立也不會失去維生所需,所以我們開始忽略寂寞的警訊,對此,這一集Unlocking Us節目訪問的對象Vivek Murthy表示,寂寞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其實比想像巨大許多。
Dr. Vivek Murthy曾經擔任過美國高級衛生官員,負責制定許多公共健康政策,接受標準醫學院訓練的他,後來逐漸意識到處方箋中有藥有治療,但最能療癒的是關係與連結,意識之於健康,不再只是神秘學範疇,科學也努力在 #愛 的領域中學著探索。
以下我試著分享四個節目重點,文長,希望你喜歡。
1.🚶🏻🚶🏻🚶🏻【到處寂寞的人 到處不寂寞的我】everywhere to be seen, and nowhere to be seen
醫學對主觀評量的事特別沒轍,例如疼痛,又或是寂寞。
抽血檢測後說你紅血球不足,就算你不認同,也還是貧血,但寂寞沒有儀器可以檢測(目前),只要你說 #我不寂寞 ,誰也無法反駁。
但寂寞確實過於普遍,已經有許多國家衛生機構表示,寂寞已構成流行病規模(epidemic),那麼為何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自己也許孤獨,但不寂寞?Vivek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社會普遍看壞寂寞(stigma),把寂寞等同於失能失意(broken),於是我們對人不說自己寂寞,對自己,也不承認寂寞。
另一個原因是大家對寂寞的既定印象(stereotype)太深,認為寂寞的人都獨自躲在角落,事實上,Vivek認為,寂寞也可能以憤世易怒展現,或是對特定行為或物質上癮,我們對於成癮的自己,都說是 #不負責任 ,但不會說是因為寂寞。
2. 👥 👤 👥【三種寂寞】3 dimensions of loneliness
我有美滿的婚姻,我有愛我的家人,為何我有時還是覺得寂寞?
回答這個問題,Vivek在他的新書《Together》裡提到了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所需要的連結養分有三種層次,任一層次的滿足,並不能跨越填補彼此:
#intimate loneliness: 對找尋互相喜愛、互相信任的知己(confidant)或親密伴侶的渴望
#relational loneliness: 對找尋能夠支持與陪伴自己的友誼的渴望
#collective loneliness: 對找尋同一種信念、目標、興趣的群體的渴望
3. ⚠️【與自我失聯】connecting with ourselves
我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或在活絡的社交圈裡頭,仍然可能覺得寂寞。
Vivek說,如果我們以外在條件定義自己(extrinsic source of validation),以物質、以名聲、以社會成就來衡量自我價值,這樣的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容易使盡力氣討好跟追求認同,不願顯現 #自認不會被接受 的自己,觀察視野因此內縮,時時刻刻在審查自己是否符合社會期待,無力去深刻理解他人,無暇去好奇想像另一個人,有限的同理讓我們無法建立真誠的關係,少了關係的滋養,我們容易墜入惡化的螺旋(downward spiral),更加無法喜歡自己,看不見內生的自我價值(intrinsic source of value)。
4.💀【寂寞有病】Relax, ok?
因為文明病去看了醫生,離開診間前醫師會貼心告誡:放輕鬆,壓力不要太大。
可惜那是結果,不是方法。這樣的溫暖提醒,跟「記得血壓不要太高喔」一樣讓人無法著力。
跟寂寞有關的生理症狀,一直是到近幾年才越來越受到醫界重視,其中尤其著名的,是專門研究社交關係與公共衛生健康關聯性的美國心理學家Julianne Holt-Lunstad,她這幾年的幾篇學術研究,總結了寂寞的破壞力,長期的寂寞,對壽命的影響相當於一天抽15根菸,其他寂寞會造成的身體疾病,包含了:失眠、免疫失調、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失智、憂鬱症、焦慮、衝動行為。
因為意識到寂寞對公衛的殺傷力,英國在2018年設立了寂寞部長Minister for Loneliness,期望減低日益嚴重的社會集體寂寞。
整集節目除了以上四點,其實還有不少豐富的對話,如果你想多了解,歡迎私訊報名這集podcast的英文學習討論會,或是到語言選物IG上去學個三句英文也可以。
連結在這 👉🏼 https://reurl.cc/r88ZOb
#語言選物 #podcast選物 #學英文 #podcast #寂寞 #孤單 #brenebrown
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柳俊江 Lauyea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文,長文,建議大家花時間去讀讀。
面書今早提醒我:「用戶很久沒有看到你的更新消息了!」
在極端膚淺,非黑即白,而且被少數「積極發言者」佔據社交網絡的時代,厭倦為掌聲抽水,更厭倦被人曲解扣帽。說是精英心態也好,中產包袱也好,面書的確離我越來越遠。這篇文章解構了當中不少的結,值得大家細心去解讀。
[#沈旭暉隨緣家書📖] 很久沒有在媒體寫5000字的文章,近年和不少朋友都在思考平行時空之間的「空際關係」理論,感謝《信報》讓我全文分享。
你的受眾是誰人? ──互聯網3.0如何顛覆「共識民主」,又如何重生
日前和研究網絡民族主義的荷蘭同行聚舊,我們一直觀察每人都是自媒體、人工智能已介入的互聯網3.0,對民主理論不少假設被網絡顛覆的終局,深以為憂,但也依稀看見改變的契機。無論是個人也好、報紙也好,總要思考自身的目標受眾和定位,而要前瞻未來秩序,還得從民主政治的精英共識被瓦解談起。
一去不返的超穩定結構:民主制度的精英理論
民主除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等原則,經典理論還強調參與者應是理性、主動的公民,他們會充份了解不同資訊,經反覆討論,才按民主程序參與、投票。然而隨著民主化陸續普及,以上假設明顯顯得「離地」,因為一般人平日都是討厭政治、非理性、被動的,只有自身利益被挑起/曲解時(例如英國脫歐),才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慾望。
既然選民平日不關心政治,不少學者主張民主制度是否有效,並非取決於大眾,而是全賴制度中的精英,這就是「民主制度的精英理論」:這些「政治企業家」通過和平、有限度的競爭,維護民主制度的運作,同時排拒了種種極端選擇,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只是「搞莊式」競爭,競爭過後,精英還是各司其職,不論在朝在野,依然通過同一制度獲利。權力名義上歸於人民,但這是鳥籠式民主,目的只是增加政治家對大眾的責任感和認受性;制度的「開放幻覺」,就是為了維持精英的「道德戒命」。所以二戰後,各國制度都設了安全閥,例如在歐洲和日本,極右思想成為非法,美式馬拉松民主則強調競選經費大比併,一般人總覺得「選來選去都是同一群人」,這就是麥高風傳來傳去、但權力永遠在小圈子流傳的「卡拉ok政治」。
即使是威權政府,也是背景相近的精英控制,於是民主、威權國家之間,也容易達成妥協,違背理性的舉措,始終不常出現。香港的「一國兩制」,就是典型的精英產品,來自制度截然不同的中英兩國精英共識,也為香港中產接受。但假如當年就有網絡3.0,內地網民、英國網民、香港網民如何反應,則是另一回事。
互聯網3.0,瓦解精英共識的十個關鍵
精英共識的好處,是令社會穩定操作,建構規範,讓鐘擺到極端前遇上防火牆,但弊端自然是僵化,成為既得利益者操控的超穩定結構,令社會停滯不前。互聯網3.0本來是很好的工具改變弊端,問題是同時也破壞了安全閥,破而不能立。整個共識政治的瓦解,可以歸納為下列十點,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自覺的參與其中:
1. 話語權的顛覆:資訊來源無窮盡之後
精英從前通過影響主流媒體,定義何謂難登大雅之堂的雜音,令社會共識比較單一。但在互聯網3.0,所有人都可以輕易入場,對任何議題發表意見、不受審查,而且反過來「佔領」主流傳媒,因為互聯網的實時性質,讓話語權掌握在無時無刻都在屏幕旁邊的網民之手。他們沒有精英的枷鎖,自居非既得利益者,沒有責任管治,發表意見的目標不是為了共識、也不是為了提出可行方案,反而樂見爭議沒有Endgame。此所以反對派群組的內部獵巫,從來都比攻擊對手更熾熱。
2. 迷因時代:Too Long Didn’t Read
人類有文明以來,資訊傳播的形式,一直影響思維方式,正如數學算式與圖表較文字容易表達抽象思維,英文則比中文適合邏輯。網絡世界由於資訊極度氾濫,一篇一萬字長文和一幅「抽水圖」能吸引的眼球,一律是1/10秒,而且後者必然更受青睞。當怎樣上載角度、濾鏡合適「呃like」的照片或影音,已成為取代文字的「語言」,慣於視角衝擊,就再難接受複雜的論說。傳統教育要學生博覽群書,得出自身結論,但網絡圖片完全反其道而行,每每是「小編」把一萬字化成「一句到尾圖」。這不只是賦予資訊第二生命,還是將之變成「迷因」(meme),再認真討論,「就輸了」。
3. 釋放犬儒:陰謀論主流化
在現實生活,我們都受制於各種制度,而凡是制度,自然都有官僚、不合理之處,才能同時擁有穩定社會的功能。問題是制度的正面功能,不會被網絡討論,因為那是無形的;制度的負面問題,通常是有型的,輕易成為討論焦點,產生龐大的失信效果,成為陰謀論的泉源。美國策略師Roger Stone是最懂得普及這潛能的高人:他是特朗普昔日的顧問,以旁門左道成名,統戰陰謀論網站Infowars為特朗普競選的奇兵,是平生得意之作。Infowars散播的都是「美國利益集團策劃9/11」一類「驚天大陰謀」,天天製造fake news、毫無公信力,只以宣揚精英不可信為己任。但Roger Stone說得對:別管那些,這網站每月有超過一千萬點擊率,比《經濟學人》、《新聞週刊》傳播得更廣,於是創辦人Alex Jones就成為特朗普的貴賓。順帶一提,Jones剛被Facebook封鎖了,自然也是他口中的陰謀論一部份。
4. 撕裂國度:演算法的絕對化
資訊爆炸後,怎樣判斷實用、高質資訊的「交易費用」極高,結果就交由社交媒體的演算法代勞。演算法除了分析用戶喜好,還會派發他們喜歡的內容。久而久之,用戶會以為自己在同溫層看到的東西,就是全世界;不少人都發現自己和朋友在社交網絡中、特別是在現實不大有自信的一群,一旦被「充權」,會變得自我特別大,容易罵戰、變得極端,甚至有上癮和情緒問題,不能自拔。
問題是這樣的演算法,只是把一個極度複雜的世界,化作極度簡化的二元對立。在美國,一般人的立場不會完全認同單一陣營,可以是55%傾向民主黨、45%傾向共和黨(香港則是「55%黃:45%藍」),但一旦網絡記錄了喜好,55%的傾向,就會看到100%的親民主黨內容。同樣道理,演算法不會把這裏99%的國際關係文章派送給你,卻會把我們1%的「抽水圖」送到面前,那可能卻是你認識我們的全部。網中人當局者迷,除了55%的傾向逐漸被洗腦到100%,也以為在Newsfeed看到的一切都不是供閱讀、而是供發洩,哪怕顯示的是動物新聞,兩極留言依然是「libtard Vs fascist」、「共匪Vs漢奸」,正常用戶自然卻步。
5. FOMO:注意力經濟體
現實社會的做deal來來往往多輪,但社交媒體是注意力經濟,注意力聚散極快,「抽水」的時限也極快。不少網民產生了一種新情緒:「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很擔心不能及時對正在發生的「大事」發表「評論」,繼而失去最後的存在感;既然假定每一秒都有「大事」發生,就養成手機不離手的生物性依賴。為照顧FOMO患者,根據演算法,人多者勝,能掀動即時回應的,不是客觀事實、深度分析,而是訴諸爭議、嘩眾取寵和罵戰,特朗普就是這樣起家的。觀眾不需要同意小報內容,但觀看激烈的表演、在場邊「食花生」,也是另類紓壓、娛樂。為了曝光這利益,網紅故意「玩膠」、意見極端化和人身攻擊,成為心照不宣的行規,有時甚或要自製罵戰──光譜一端的激進,引來另一端謾罵,兩者「鬥爭」推高收視,才互利互惠。即使是嚴肅的研究,也自行「加圖加辣」,一切就本末倒置。
6. 騎劫效應:你的受眾是什麼人,你才是什麼人
傳統精英就是掌握互聯網3.0的定律,也因為要照顧現實社會的目標群組,不能網紅上身;一旦豁了出去,卻每每被更激進的聲音騎劫,回到現實,則過猶不及。這解釋了為甚麼好些公眾人物真人「正正常常」,但到了各自的網絡,就判若兩人,天天詛咒別人死亡:只要看粉絲留言,就明白何謂「殺君馬者道旁兒」。畢竟最積極參與討論的網民,大多是同質性強的少數人,但因為大多數人是沉默的,他們就能以少數的比例,左右內容生產;Youtube的小額支付系統,也是令少量金錢左右網紅方向。結果,看似坐擁數以十萬計粉絲的網紅,有時只是被少數網民、情報機構、公關公司玩弄的網中人。
7. 政治不正確的「言論自由」
納粹是怎樣覆亡的?不是因為意識形態激進、政治不正確,而是因為戰敗;戰後西方奉行反種族主義、和平反戰等「普世價值」,但不代表種種政治不正確思想不存在。到了互聯網3.0,新納粹一類公然反對戰後普世價值的思想重新聚集,包裝為「言論自由」的一種,並已通過民主制度進入建制,代言人變得更「敢言」;市場增加了,也會創造供應,特朗普、約翰遜等都是精英,卻刻意強調政治不正確,進一步瓦解了剩餘的共識。即使是紐西蘭恐襲,不少網民也說「殺得好」,這種聲音是永不應「包容」的,可惜卻會永存,就像孌童小電影充斥在深網一樣。
8. 中產失語症
穩定的社會,需要龐大的中產階級支持。中產雖然術業專攻,也有較強的社會資本,但要付出大量心力維護「第一身份」,可以攤分去經營網絡的時間,可想而知。結果這片處女地,就由網絡原住民佔據,一個喚風換雨的網紅,可能在現實世界沒有資源,但在網絡如魚得水;他們的生存由廣告費、甚至單純的快感支持,可以與現實社會毫無關係,也毋需理會舊世界的共識。作為普世價值守護者的中產階級,慢慢陷入失語,對普世價值的全球反動,則應運而生。
9. 反精英的弔詭:否定的肯定
傳統精英認同「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網絡世代剛好相反:自己既然是輸家,妥協是輸、不妥協也是輸,唯有否定對方,才能肯定自己。網民清算精英共識,例如香港的「獅子山下精神」,其實是爭取話語權。那當新一代成為新精英,是否可以建構新共識?卻不一定。這是有趣的弔詭:網民潛意識習慣「否定的肯定」,只會找有價值的稻草人,不會浪費時間否定沒有價值的人;同時,也不會肯定沒有被潛在否定價值的人。所以邏輯上,網紅成為社會精英,早晚要經過被否定的「認證」,很難存在現實、網絡同步被肯定的領袖和共識──直到兩個平行時空合體的一天。
10. 有圖無真相:外力大規模介入之後
當以上現象變成「結構」,下一步就呼之欲出:互聯網3.0變成兵家必爭之地,擁有龐大資源的企業、政府紛紛介入,各取所需。大國特工固然會通過非常手段,影響輿論、乃至策劃騷亂,而且由於操作成本不高,任何商業公司,都可以將之變成一門業務,劍橋分析、「fake news」製作公司、討論區早已充斥的「殭屍用戶」,都是如此。最新人工智能技術更能產生「深偽短片」,模仿名人的口音、影像,偽造他們沒有發表過的言論視頻,比單純的fake news欺騙性更大。網絡本應為一般網民充權的特點,反過來,又變回可供精英利用的缺點:最終一小撮新精英君臨天下,掌握資源的比例可能更高,只是舊精英的共識,卻一去不返了。
破立:朱克伯格的FB5實驗,其實是甚麼?
然而,時代是不應悲觀的。互聯網3.0能瓦解精英共識,卻不能瓦解追求穩定、知識和品味的中產,他們也會產生自己平衡線上、線下生活的心得。以本人為例,一方面是典型傳統精英產品,雖然與政府有不少合作、也同情公民社會不少訴求,但第一身份從來是自己的專業,只會圍繞專業發展產業;第二身份則是世界公民,要同時在幾個地方擁有事業、物業與朋友圈;明白的不用說也明白,不明白的說一萬遍也是徒然。但我也有一個網絡身份、為數不少的followers,每天在平行時空,都遇見強烈非黑即白、概念上只能在單一地方生活、習慣了平面套版形象的網友,加上我名字的點擊率在演算法從來很高,每隔一陣子,就得到光譜各極的關愛。回到現實的朋友,卻視我的網絡分身為可用的「影響因子」,平行時空之間的「空際關係」,就這樣操作了十多年。但我深信,線上、線下時空並存,只是新舊時代的過渡;在共識已被瓦解的當下,誰都不應不自量力談大和解,只應該通過定義自己的社群,知道誰是、誰不是目標受眾,建立線上、線下大同小異的圈子,才能走出離開上述十大機制的第一步。
很抽象?不是的。Facebook的朱克伯格日前宣佈大改版,目標是令第五代「FB5」的Newsfeed重要性下降,希望不再被fake news、低質資訊濫用,還原基本步為朋友、群組「小feed」的交流市集。他也實驗Instagram不公開顯示Likes數,以免製造「高壓的社媒環境」。這固然是回應Facebook的自身危機,但也是新精英對舊共識溶解後遲來的回應。我們不清楚FB5走向何方,但Facebook近年的老化,與及Instagram、Snapchat、抖音等的興起,都反映上述機制不容易永續。即使是目前的Instagram,訊息結構也是將網路生態推回學者Robert Dahl提出的「多頭政體」,重新肯定能凝聚共識的中介人。當社交媒體以Messenger一類較私人的溝通主導,「網絡共同話題」逐步被「群組話題」取代,新的訊息結構更強調訂閱、社群管理,以及社群議題的製造、深耕。使用IG Story的朋友會明白,「你問我答」,目的就是展現媒體持有者的個性,來凝聚社群歸屬感;有能力建立獨特性、願意花時間資源深耕的社群主人,才是未來同步生活於線上、線下的精英。Facebook曾邀請一些活躍網絡的各地學者參與官方focus group,筆者也身在其中,當時談及對未來網絡結構的意見,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交媒體「化零為整」的現狀流弊叢生,應變成「化整為零」的未來。
化整為零:由瓦解舊共識過渡到新共識,可能嗎?
未來網絡烏托邦的理念很簡單:任何人、媒體和品牌,都要先精準定義自己的受眾,受眾並非越多越好,「抽水呃like」得回來的沒有多大用途,只有反效果。雖然網絡並非凝聚共識的地方,演算法催生的大眾共同話題不可能高質,潛在卻是高質群組的育成所。「大台」的需求日益下降,網民不會對品牌產生無可動搖的忠誠,卻期望每個品牌最精的一環做得更好;只要第一步踏穩,品牌/網紅成為一個「斜槓身份」(slasher)、而不是單一工作者,逐步發展週邊產業,卻是理所當然。
當每個群組化為一個由參與者塑造的利益團體,上層精英的角色是議題生產、問責,成為名實相符的KOL,以其「關鍵意見」開拓新的經濟、社會潛力,同時也有責任維持群組的質素和利益,否則可以直接被取代。這結構會令每一個範疇、圈子的新權威慢慢產生,而且凝聚了由下而上、經peer review產生的小共識,再移植到現實世界,比傳統共識的產生方式更穩固,令未來精英毋需再溝通線上、線下,平行時空逐步合二為一;他們在時空壓縮的全球化時代,更不會被地域所限,定能擁有不同地方的基地。至於消閒資訊、fake news和haters,自然還是鋪天蓋地,但隨著下一代每人都懂得這些伎倆,最終也會與嚴肅資訊分流。在這轉型期,每人都要選擇自己的角色;假如繼續在傳統單一職業打滾,或以此刻的網絡常態為永恆,後悔就晚了。
延伸閱讀:
-哈拉瑞《人類大未來:從智人到神人》
-鐵馬克《生命3.0: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蛻變與重生》
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5月6日
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誰來閱讀】解決「認同上癮症」一起找回安全感我們邀請到諮 ... 的推薦與評價
【誰來閱讀】解決「 認同上癮症 」一起找回安全感我們邀請到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老師與大家來直播聊聊天請檢視看看下列這些問題,你是否感同身受? ... <看更多>
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大新聞大爆卦】疫情爆發讓DPP民調銳減15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進黨#游盈隆#民進黨民調#墜崖式崩落#民進黨傲慢#蔡 英文 #微解封#指揮中心記者會#民進黨 認同 度#817萬#疫苗乞丐《精彩 ... 王尚智:懷疑他有眼球 上癮症 ? ... <看更多>
認同上癮症英文 在 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誰來閱讀】解決「認同上癮症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誰來閱讀】解決「 認同上癮症 」一起找回安全感我們邀請到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老師與大家來直播聊聊天請檢視看看下列這些問題,你是否感同身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