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新聞竟責怪陳時中部長前天(8/16)上我節目時涉嫌「放空」聯亞,下午又聽聞有一位記者引述藍營某立委說法,提問懷疑部長上節目受訪中有美化聯亞之嫌,因此,我特別整理8/16周一專訪陳部長時的逐字稿,部長面對我追問聯亞是否有好消息時,多次都沒有回答,在影片第6分30秒開始,請評論者或提問的朋友們,根據真實的情況,不要添油加醋。
20210816《寶島強強滾》專訪陳時中部長節目上半段逐字稿(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CmAWLZSh9A……
簡余晏:請問部長,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再降一級呢?還有柯文哲市長之前提到萬華是不是能解封?八大行業什麼時候可能解封?
陳時中:警戒的降級,當然是大家非常希望,但無論怎麼樣,在個案的數目現在減到相當低。但是警戒心不能降低,所以戴口罩勤洗手是必要的。第二對於就是說日常的生活,盡量能稍微正常一點,不要大家的壓力那麼大。但是對於「特殊的生活」可能要稍微忍耐一下。
簡余晏: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日子不可能回來了嗎?
陳時中:可以啊,大口還是要相隔啊,還是要有距離啊。但非必要的生活還要稍微忍耐一下。目標是希望整體防疫上,如果強度夠強防疫的疲乏容易產生,在體育、音樂、文化。這些有益身心的工作能夠盡量恢復正常、可能跟病毒長期抗戰維持得比較久。
簡余晏:如果有一天清零假設一週以上,可不可能再降一級?
陳時中:當然,如果能夠連續清零一週之後,觀察一周恐怕還不夠,至少兩周到四周吧。
簡余晏:是,這樣。所以大家努力,打拚一下兩周到四周,我們就要可能再降一級台灣再創一個歷史性的國家奇蹟喔。
簡余晏:這兩天聯亞證實送EUA,我們訪問黃高彬醫師,他是說只要EUA一過,他有信心當天或第二天兩百萬劑就立刻提供出來,可以立刻注射。那就是部長覺得醫師這個說法有沒有over呢?還是稍嫌保守呢?聯亞的EUA的進度如何?
陳時中:聯亞昨天開過審查會今天中午會公布,公布他審查的一個結果。那不過呢在裡面,聯亞是有檢驗封緘的一部分,但我記得就是那個量還沒到那麼大,不過聯亞的生產力是非常的好他們的反應槽很大,生產的量能很高。
簡余晏:所以是好消息吧?因為我們節目播出的時間就是中午了。
陳時中:中午就一起一併的公告。
簡余晏:是下午兩點公布?
陳時中:是下午兩點
簡余晏:是好消息嗎?部長有一點搖頭!但是無論如何,國內的國產疫苗。這段時間,高端現在在網路上登記的人數也是節節攀升了。對於高端跟聯亞這段時間的表現是否如部長預期的呢?
陳時中:第一個當然我們講說是疫苗,大家都是很清楚,它必然是一個戰略物資,而這戰略物資我們當然對外來購買,充足的準備也很重要。但是讓國內有一個自給自足的能力也很重要,畢竟我一再強調對Covid19是長期抗戰。不管在生活面也好,在疫苗面也好。所以疫苗一定要能夠自給自足,這是一個戰略面的問題。從去年年中起就鼓勵國內廠商投入研發跟製造。疫苗的研發跟製造事實上是非常困難的事。怎麼樣在一開始適當選擇我們有足夠能力的疫苗。因為時間也沒有辦法等很久去研發新的,所以那時就選擇長期比較有經驗的次單位疫苗予以鼓勵。
我們鼓勵方向很多,在行政上盡量做相關協助,查廠各方面速度增快、可是畢竟核心到底有沒有效果就不是我們幫得上忙。我們只是訂定一個標準,讓廠商知道有這樣一個標準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如果達得到或更好當然最好。達不到當然就等於是效果不彰,或安全性不足當然不行。大家記得在從六七月開始發展國產疫苗的時候各方意見不一。有人主張速度不夠快,補助不夠多。有人覺得說我們做的出來嗎?投資那個大家都做不出來,有一些希望鼓勵的,也有妄自菲薄的。但國家的政策理念認為這是一個戰略物資,所以必須要投資必須要做,不論成敗。成當然最好,敗還能吸取一些經驗,可以持續往前走。如果什麼都不做什麼都沒有。所以那時候秉持這樣戰略去思考國產疫苗怎樣能夠真的站起來!
簡余晏:所以我就整理那個時候。部長你看這是東森新聞罵你的,那個時候他說你:國產疫苗當然都希望他成功,但我無法保證。他一定成功。東森新聞就罵你說權力一把抓,為了推國產疫苗,居然拿全國的性命賭上去,這樣罵你。所以我留下來,因為我看了非常激動。另外一位是吳子嘉名嘴他罵你說,政務人員介入國產疫苗恐涉內線交易,政務人員這當然是影射是你。接著他直接點名陳時中嗆部長說,你買不到疫苗,只會擋。他罵你的話是這樣,不要臉到極點了,他說你只會擋。接著這一句話,你一定告的贏。他說,陳時中部長海削完你東西給我。他說,你疫苗要給他,結果意思是說,你海削完,你有海削什麼東西嗎?吳子嘉又說:二十億的高端炒股到八百億了,在寶傑的節目裡這樣罵,然後就要再接著罵你,說陳時中還在凹,何時才能鬆綁BNT?當然吳子嘉的立場大概清楚,很多人都建議你直接告。應該告的贏,說你只會海削,說你只有擋,說你根本沒有買疫苗,這個部分您要怎麼回應?大家覺得你也委屈了?這段時間晚上都睡不好,半夜又因為疫苗還會驚醒,然後睡到了部長室的沙發裡面已經是一個頭形了,但他卻這樣罵你說還在凹只會擋疫苗。
陳時中:沒有啦,買疫苗在我講,這是我們一個戰略非常重要,國產重要,購買也重要。事實上大家可以回想。九月三十號其實就在第一時間跟Covax就簽約了。
簡余晏:幾月三十號?
陳時中:去年的九月三十號。去年的十月三十號,我們就跟AZ也簽約了。然後十一月就跟BNT的總公司在談,那時候是已經正式開始談。大家都知道在那個時間點,只要是簽約後開始談,前端都有很多工作要做。第一個大家現在都會講說這個疫苗怎樣,這個多好多好。去年九月前、或八月十月前那誰又跟我們講說,哪一個疫苗一定會成功?那個時候全部的疫苗都在做二期中或二期剛過三期開始,沒有人知道哪一項會好。所以必然也是一樣。等於是要多方的投資嘛!我們不可能全部只去買一樣。萬一失敗,我們的疫苗就都沒有,所以也經過不斷的一些討論,選擇一些可能性比較高的,那相關的一些都是一直這樣子的一個作業。那我必須要很沉痛講說,這裡面再購買所謂的利益,你連邊都沾不到啦,談什麼利益?這裡面是國際上現在漸漸很清楚、國際上有很多的掮客。就是大家有看到一些國家的例子。我們也是經過很多掮客來跟我們講啊。我們也知道說,疫苗都是國家的東西他(指一般掮客)拿不到。我們經過多方的查證,半年來來跟我講的有多少人
簡余晏:去年十二月前?
陳時中:十二月前稍微比較少,十二月之後就變得很多,獻其當疫苗在缺乏的時候,那時候就很多很多(掮客)來講,那要多方查證。那時候我對來談的人都是一句話而已,先提供原廠的授權,或起碼原廠給我一封信,表示說你確實有東西,否則講得天花亂墜什麼東西都沒有,那怎麼往下談?大部分都在要求要拿出一個原廠的信,我也conform的letter跟原廠去詢問,大部分都打退堂鼓啦。
簡余晏:幾分之幾打掉退堂鼓?
陳時中:全部。
簡余晏:百分之百?
陳時中:都百分之百,這中間因為它這個金額很大,所以這個掮客就很多,
講得也天花亂墜。因為在國際上很多你不見得都認識。這個是我什麼,什麼在哪裡,北歐的投資公司很大啦,他們要怎麼樣怎麼樣。第一個就是沒有授權我們不要。第二個是要付錢的我們不要。那個大概是這樣弄,所以我們在這個金錢上面也非常的注意,價格上跟原廠其實很難跟談。因為畢竟都是賣方的市場。
簡余晏:而且你的對口是直接原廠公司。
陳時中:當然當然我們一直都跟原廠,我們去年大概五、六月起就跟幾個比較可能成功的管道都建立這樣的一個窗口。那時候不管是BNT也好,或是莫德納也好,嬌生也好。還有那個我們現在買的AZ也好,其實都很早。我們大概五六月就建立管道。那這個五六月的時候,其實國際上還瀰漫著這個問題,就是說,那疫苗會不會成功?但我們知道,這非要趕快把管道先建立好不行,要預先準備。如果都不成功那也沒辦法,但我們不能放棄有機會可能成功的廠商。
簡余晏:他(指名嘴吳子嘉)說還有一個說你錢都付了,貨什麼時候給?給錢卻不知道什麼時候交貨,好奇怪。
陳時中:我們來看看就是說,去韓國嘛。韓國現在不是大家就是沸沸揚揚說,韓國很積極,派了副部長到美國,去要求這些貨。可以去問問韓國,他們有沒有先付錢?大家都先付錢啊,你沒有先付錢,連談都不用談,這是一個國際的通例,為什麼大家都先付錢?為什麼要先付錢?因為他們投資非常的大,而且你要進來有一點像是一起投資,所以在以前那時候他們也不保證成功。他們不保證三期成功,你要不要買?他們也不保證供貨一定會,盡量。我有一個schedule給你,我盡量。到這一年來,這半年來,全部的廠商沒有一家照時間供貨,也不是台灣這樣子,全世界都這樣子。我就講一個就是韓國。他說他號稱莫德納買了四千萬劑,量顯然是大很多。他們都還要到美國親自到美國去談這些事情。你就知道大家在供貨的延遲上面,其實每一個國家都曾受到很大的壓力,不是只有臺灣這樣子。
簡余晏:了解喔,所以部長剛剛講的很清楚、但是這些的罵的在政論節目裡面講的沸沸揚揚。我記得有另外一位名嘴,他就公開說陳時中那時候為什麼BNT不給他買個三千萬劑呢?為什麼買一個五百多萬劑呢?對不對。像這樣的說法
我的一群律師朋友說,願意為你義務來打這個誹謗官司,你要不要接受呢?你就要簽個名,他們就開始告了。
陳時中:對啦,我覺得其實就是說以我們的政務體系或官方的這樣的體系,我們是不太喜歡。為了這種事情去告。但是若以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覺得這些話語都已經沒有證據下,這樣在講已經過分啦,其實是已經過分了。去年九月多台灣哪一個人有這麼大的一個膽量去買三千萬的BNT。就更不要講說就是說
,進行到一半後來就停下來。三千萬的數目從來沒有在我們腦筋閃過。
確實那時大家都在講東洋。東洋他們是來提說,他們要買三千萬劑。他們要買。那希望政府要來買,我們就跟他講,三千萬不可能。那時候情況第一個你這個EUA都沒有的也不保證成功的。第二個台灣的冷鏈那時候還沒有準備完成。那第三個我們那時候認為說以這樣子施打的速度,冷鏈是要七十度以下,那時候的冷鏈跟現在不一樣。那時候BNT那時候是,他的冷鏈在負七十度以下
解凍後只能用五到七天。你三千萬要怎麼進來?要怎麼去安排相關的冷鏈。所以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大概就跟東洋講說。三千萬我們大概台灣沒有辦法。而且第二個很重要,我不可能把全部的疫苗投資都放在一家公司裡面。還要有其他的公司,其他的不同的製程
簡余晏:這是為了分散風險、
陳時中:當然要把風險升分散掉,他已經EUA過了, 也許我們可以考慮全部就放在一家,可是問題是那時候都沒有人過。那是你在未知的風險,我們不能把國家的錢也是錢,不能把這個全部的風險押在一家嘛,所以我們要分散幾家去押。然後能夠讓他到時候如果有通過,或者是沒有通過的話,有通過有一部分可以用。
簡余晏:所以買到目前為止,有沒有覺得哪一個疫苗?你覺得最放心安全覺得划算?
陳時中:你說哪一個疫苗?我們還是覺得就是說,每一個疫苗他的一個作用機轉都不一樣。其實各有優劣點、也沒有人敢講說哪一樣就比哪一樣更好。現在大家都在講確效。那其實,每一家公司在做的確效的時間點跟他所選的國家。然後這裡面所產生的不同的變異數,就影響到他的一個確效,所以那個東西其實常常就在講說。有時候專家常常在跟我們講的就是說,不能拿這個確效的數目來互相比較。除非你是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時間,發展的變異株是一樣的。這樣的一個背景下那個確效的比較才有意義。我今天現在美國做的一個確效,跟日本做的一個確效,跟在印度做了一個確效,那個就是不一樣,所以你沒有辦法拿那個來比拿那個比。但是這裡面為什麼會,大部分發展的越早的,其實那個確效的數目是看起來是越漂亮。我是說越早上市的,因為他們實驗做的早。實驗做的早,那時候病毒株相對的單純。然後大家那個時候所設計的,也是針對那個時候有的病毒株,所以效果看起來好。所以到後來比較慢出來,因為他設計針對也是前面的基本病毒株。可那時候變異開始出來了,所以你在不同的國家,疾病的情況發展發展不同的得到的確效不一樣。所以用那個來做就是說,互相的比較,基本上意義是不大,但是有一個參考的價值。有一個參考的價值,因為它的一個平臺不一樣,所以其實長期它的副作用到底是怎麼樣?其實現在也沒有人真的很清楚。當然這都是在一個大規模的疫情裡面,公共衛生上面那面必然做的一些選擇。那沒有辦法的。你要疫苗要能夠說短時間的安全、長時間的安全,那需要很長的時間的觀察。
第二個,我記得裡面有一句話,我必須要嚴正的否認:說國產疫苗裡面是拿生命開玩笑,這個話是絕對錯的。因為國產以安全性而言,我們現在做三千個的二期。三千個二期已經在國際上都認可,如果安全性在這個實驗上沒有問題,就代表是沒有問題。當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這是國際所認可的一個安全。
然後第二個就是說,我們讓全民都去打,我們強迫全民都去打高端嗎?沒有。我們只是跟他講說,經過一定的方法。被驗證了之後,我們認為這是可以用的疫苗,然後讓他用。那到底他的確效怎麼樣?大家問我說你確效的數目是都沒有,那本來就沒有,確效的數目是去做三期後所得到的。那為什麼台灣不強迫大家來做三期呢?台灣就完全沒有那樣的一個條件來做三期。因為你找不到那些病人,三期裡面大家看看,他最基本的期中報告,所有國家的期中報告,大概都要累積的就是說打這個疫苗,整個實驗的組裡面,能夠有確定的病人。裡面至少要有一百萬。那要開解盲,有些國家會訂兩百,如果疫情比較嚴重的,因為數目越大,那個比較起來就是那個越準確。
那一百個病例,台灣在那個時候怎麼去找一百個病例來做?那你要做到多少一百個病例?台灣我們講最嚴重的時候最嚴重的時候,我們總共一萬五千個病例,這一萬五千個病例在這兩個月裡面,那我們要找到一百個病人,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一萬五除以一百,一百五。你把兩千三百萬人除下去。你要找多少人做?你要找十五萬到二十萬人來做這個實驗,而且在一個非常剛好在那個時間裡面,錯過那個時間也沒有,晚一點再開始做,你病例永遠收不到這樣。所以你台灣沒有辦法做這樣的一個實驗,但是台灣又在戰略上需要。那當然我們就選了一個免疫橋接,以中和抗體來做一個不劣性的比較。國際上現在已經漸漸大家也都這樣做(免疫橋接)。近來有很多的文章表示說,中和抗體那個東西可以代表一個有效性、那我們希望說,這種參考的東西能夠越多越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佳龍 : 教育部應遵守承諾 在四月底前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草案送至立法院 立法委員林佳龍國會辦公室新聞稿 2014/03/12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時指出,教育部雖已提出「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草案」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草案」,但卻在今年二月...
「詢問 審 稿 進度」的推薦目錄:
詢問 審 稿 進度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戰鬥藍成員落漆質詢
李眉蓁該補修的第一門課:《預算法》
昨天國民黨高雄巿議會 #KK政線議員 進行了聯合質詢,剛開始的內容還有模有樣,包括詢問各局處上半年預算執行情形,並聽取局長們說明執行率為何較高與不佳的原因,其中水利局長答復因原物料價格飆漲等因素,導致許多工程標案流標,在汛期之前無法順利施工。
進入到中場,#李亞築 議員先是要求市府考慮 #停辦今年的國慶煙火與明年的燈會。坦白說,基於防疫考量,若屆時疫情有變,改成線上或比照東奧嚴格的防疫下等其他形式也是可行的,但目前各項活動都在規劃中,政府也打算推出五倍券來振興經濟,此時就貿然決定停辦,無疑令高雄觀光產業和許多店家斷送商機。
接續質詢的 #李眉蓁,2010年起已連任三屆議員、去年還獲國民黨提名為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她語出驚人地表示,因市府上半年減少150億元的支出,希望市府把這些錢發給市民,每個人5千元。
高雄市目前總人口為275萬5491人,每人發5千元,大約是137億7745萬5000元,150億元看似足以因應。可是眉蓁啊,妳可是KK政線中的資深議員,居然連《預算法》的規定都不懂,實在是太離譜了!看來不只碩士學位該被撤銷,議員資格應該也要註銷才是。
主計處依據 #預算法,每年度都會編制 #中央及地方政府預算籌編原則」,簡單說,整年度的預算分月、季或分期執行,如果預算執行金額比分配數高,執行率就會較高,反之則稱為不佳,也會被管考人員盯上。
上半年度因為疫情,許多局處的歲出計畫難以順利推動,但目前才來到8月,仍有一季的時間可以設法趕上進度,如果到了年底仍無法執行,可以辦理預算保留。不能保留的,就繳回國庫。
預算的流用有一定的限制,大家比較熟悉的原則主要有兩個:第一,經常門可以流用到資本門,資本門不可以流用到經常門;第二,流入數額不得超過原預算數額百分之二十,流出數額不得超過原預算數額百分之二十。
更重要的概念是,歲出和歲入的預算是必須平衡的,受疫情影響而減少歲入,歲出就會跟著縮減。如果失衡,就會造成赤字。
撇開這些法律規定或常識,李眉蓁的建議最有趣的地方是,把省下的錢(尚無法執行的預算)全拿來發放,但國民黨常拿來說嘴的債務高築,#難道都不用還錢了嗎?水利局的案子若仍無法開標,淹水問題可以自動改善嗎?如果發錢就可以振興經濟,其實許多中央部會或地方局處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年初就開國庫發錢,政府不用編計畫和預算進行建設,人民從家裡開門就可以直達百貨公司購物,中間不須道路舖設或維護,也不用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疫苗可以如謠言般,從天際 #用吹箭直接打在大家的臂膀或脖子,不需醫護人員協助施打。
昨日 #趙少康 在臉書說,李眉蓁加入了 #戰鬥藍行列,可喜可賀!不過,身為當年立院戰神之一的趙少康先生,能否先成立 #戰鬥營,把李眉蓁等六名高市議員先帶去訓練,至少讓他們稍微了解一下《預算法》,不要鬧出這種笑話!
👉KK政線議員質詢影片連結
https://ivod.kcc.gov.tw/watch/20/202108KCC0305R1100809101004VIDEOmp4
📌李眉蓁議員質詢摘要逐字稿如下:
我看了一下,全部攏總加減起來,我們高雄市政府應該可以減少大概150億的支出。那既然這150億的支出有多出來的話,那高雄市政府就不是像對外講的就是沒有錢,沒有錢。所以今年大家在那邊講說可以發五倍券,或是可以發現金,現金到底是1萬,2萬,3萬,攏像ㄟ用喊的,可是我們加減起來我們發現高雄市政府既然有剩錢的話,是不是最快的方式就是給我們的高雄市民每個人加碼5千塊,這就是振興經濟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快的,而且人家收到現金也是最高興的。我是想要訴求說,希望我們的陳市長把這些不必要的浪費,或者說疫情停辦的,沒有辦法,執行率做不到的,我們把它全部150億的預算來加碼發給高雄市民5千塊。
👉《預算法》相關條文
1️⃣第 61 條
各機關執行歲出分配預算,應按月或分期實施計畫之完成進度與經費支用之實際狀況逐級考核之,並由中央主計機關將重要事項考核報告送立法院備查;其下月或下期之經費不得提前支用,遇有賸餘時,除依第六十九條辦理外,得轉入下月或下期繼續支用。但以同年度為限。
2️⃣第 62 條
總預算內各機關、各政事及計畫或業務科目間之經費,不得互相流用。但法定由行政院統籌支撥之科目及第一預備金,不在此限。
3️⃣第 63 條
各機關之歲出分配預算,其計畫或業務科目之各用途別科目中有一科目之經費不足,而他科目有賸餘時,得辦理流用,流入數額不得超過原預算數額百分之二十,流出數額不得超過原預算數額百分之二十。但不得流用為用人經費,且經立法院審議刪除或刪減之預算項目不得流用。
#眉蓁十年來有審過預算嗎
#十年來的薪水是白領了嗎
詢問 審 稿 進度 在 林炳利服務團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21副議長林炳利質詢新聞稿
👉建議安南區公所遷建併入第三分局用地👈
【南市訊】
幾乎已成危樓的安南區公所,因改建用地難覓,市府皆以補修方式因應。副議長林炳利認為第三分局與和順派出所將遷建的安南區塭南里用地上,尚有一千多坪多餘空間,他建議市府能將新建安南區公所併入該用地。市長黃偉哲說,遷建安南區公所的用地有幾處正在選址。民政局長姜淋煌說塭南里納處用地是選項之一。
副議長林炳利表示,位在安中路上的安南區公所,現與圖書館、戶政事務所共用辦公空間,僅有1棟聯合辦公廳舍,該建物已有40多年歷史,在921大地震中有受損傾斜,幾乎是危樓,但市府都已固定修補方式補強,卻讓在內部上班的員工上班時心驚膽跳,擔心若地震來襲會危及生命安全。尤其安南區公所除空間小、耐震能力有限外,周邊停車空間不足等問題,也讓造成民眾洽公不便。
副議長林炳利指出,第三分局與和順派出所將遷建到塭南里的大同新村,該用地面積有3千多坪,但第三分局與和順派出所僅用到二千多坪,尚多出一千多坪的空間可用,他建議安南區公所可遷建到該處,還能解決停車問題。他並詢問都發局長莊德樑該用地是否有規劃從中闢建道路呢?莊德樑說?該路不屬計畫道路,也無開闢需求,因此會調整都市計畫。
對副議長林炳利關切安南區公所遷建,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原規劃「租用」或「承購」康寧大學圖書館作為安南區公所辦公處,但今年6月康寧大學新董事會由台北醫大團隊勝出,因其自有用地需求,已不適宜作為方案之一。短期內安南區公所將以原辦公廳舍辦理耐震補強工程為目標,提升建物耐震能力及安全,中長期將朝原址重建或異地新建方向努力,目前由安南區公所通盤考量審慎研議中。
此外,副議長林炳利也關心安南區全民運動館進度,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當初在統籌符合建設全民運動館資格的行政區時,即首推安南區,也獲得中央核准建設了,市府會盡快執行標案流程、盡快開工,讓安南區的朋友有個好的運動所在。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安南區全民運動館規劃設計案已於今年7月19日上網公告(公告期間為30天),預計於8月底決標後進行規劃設計,明年2月取得建照,3月辦理工程招標,6月開工,並預計於2024年6月工程竣工(工期為730天)。鄭新輝表示,該案將委請工程顧問公司同步進行促參委外案評估,針對安南區的人口組成、運動習慣、現有運動設施種類及市場調查做綜合性評估後,納入未來場館促參委外條件的參考,以符合民眾實際運動需求。
詢問 審 稿 進度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林佳龍 : 教育部應遵守承諾
在四月底前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草案送至立法院
立法委員林佳龍國會辦公室新聞稿 2014/03/12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時指出,教育部雖已提出「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草案」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草案」,但卻在今年二月遭到行政院退回,應盡速修改後重新送出。此外,關於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部分,也應努力在四月底前送至立法院,以利在本會期能夠一併處理。對此,教育部長蔣偉寧承諾,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草案會在四月底前交付立法院審查,同時也會將個人、機構與團體三者整合在一個版本內。至於另外兩個尚須修改的草案,他也會在了解進度後,盡速修改重新送出。
另外,由於上個會期進行總預算協商時,立法院曾做出明確決議,要求教育
部基於高級中等教育法第十三條相關規定,於一個月內制訂相關規定,以保障及補助個人、團體及機構方式辦理各級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林佳龍也提醒蔣偉寧一個月的限期已經過了,但至今仍未看到教育部有遵照決議,提出任何辦法,希望教育部盡速改進。對此,蔣偉寧則表示感到抱歉,但絕對會按照決議內容進行,只是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內部再多一點討論。
最後,林佳龍表示,他在農曆過年前曾詢問教育部,是否各私校教師的年終獎金能夠正常發放? 當時部長及司長都說沒有問題,教育部都有介入輔導。但實際上,過年期間仍有私校教師領不到年終,甚至還不惜至教育部門前抗議。林佳龍不滿指出,這顯示教育部一方面對私校教師的權益保障仍不夠用心,另一方面,對於承諾立法委員的事項也沒有積極落實,必須多加檢討。
詢問 審 稿 進度 在 當投稿進度十分緩慢作者又有時間上的壓力時催稿是一個解決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期刊不會特意延宕程序但若不小心超過允諾的turnaround time時作者可以撰寫一封禮貌而玩轉的催稿信✍ 信中陳述一下自身的投稿情況並詢問稿件目前的進度這樣會使期刊 ... ... <看更多>
詢問 審 稿 進度 在 何時能寫信給期刊社,進一步詢問進度?《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 ... 的推薦與評價
寫信去請問喔,它其實還是有些技巧,你要告訴他,你的論文 審稿 的編號,他才好查嘛!然後,我是哪一篇文章、我在哪一天的時候送出去的、目前已經經過了 ... ... <看更多>
詢問 審 稿 進度 在 Re: [閒聊] 出版社的拋磚引玉- 看板eWrit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olesga (qb)》之銘言:
: 我是春天出版的總編輯莊宜勳。
qb,終於看到你出現了,這裡沒了你就一點都不有趣啊XD
: 看了版上很多人的討論,但發現都沒有出版社的人來提供觀點,所以來拋磚引玉一
: 下。
: 發現板上很多人在抱怨出版社的這些那些,讓我提供另一個觀點談談出版社的營運
: 及審稿:
: 以我為例,每天進公司一開信箱至少有20封的新小說投稿,有10通電話來詢問審稿
: 的進度,有說不定數量的信件詢問退稿理由……重點來了!我已經排定下半年的出
: 版計畫,手邊有這個月待編的書(大約是半年以上的時間前簽約排定要出的書),
: 這時有位投稿一星期後打電話過來問審稿進度,然後又兩位打電話過來問退稿理由
: 的電話,說明完繼續編這個月要出的書,忙了一天,第二天一進公司又有至少有20
: 封的新小說投稿……然後有位剛簽約的作者一直打電話過來提供他對於他新書的想
: 法、問他的書封面何時做好、問他的簽書會可以怎麼辦(坦白說真的問得有點早)
: ,說明完後開始寫要跟通路提報的新書資料,跟設計溝通封面,催繪者的進度……
: 時間很快,繼續把稿子帶回家校,而我信箱已經躺了至少60多封待審的稿子。
其實批踢踢還有個publish 板,裡面也蠻多編輯辛酸的。而且看你這樣寫,我想很多
人應該能理解。
不過我一直有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在這個資訊爆炸,人人可寫作的時代,編輯這職業
人數卻沒有相對應的成長?
照理來說有供需就會有機會,但我看到的只有編輯工作量越來越多越來越重,審稿對
他們來說越來越難(有人甚至就隨便審稿了)。
qb,你在這行打混這麼久了,應該能看出點端倪吧?試問一下每年文組畢業的那麼多
人才應該不難找,但出版社增加編輯的速度卻依然趕不上作者增加的速度?是因為人
事成本問題?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再冒昧問一下,依你多年的經驗,是否能找到減輕編輯工作量,讓編輯能專心找好書
好作者的好辦法?
: 我相信一定很多人覺得不被重視,為什麼一投稿後便是漫長的等待期……我不知道
: 其他出版社的審稿作業情形,我只是說說我目前遇到的情形。
: 關於退稿還要寫退稿理由,坦白說以我們出版社很難執行,每個投稿的人都希望得
: 到出版社的指點,我曾經試過退稿的時候給一些意見,但通常信會回得沒完沒了…
: …我只能說很抱歉,錯別字真的太多,劇情乏味……諸多的情形,我實在很難在一
: 封信內馬上把你教會成暢銷作家。
這後面的話有點刺耳,聽聽就算了XD
我覺得這是誠意問題,當你這樣去想的時候,你對投稿者的誠意已經打折扣了。當大
多數編輯都這樣想的時候,這在出版業界跟作者之間就會形成一種共識。
那就是「我們之間只存在利害關係,沒有談忠誠度的必要。」
於是乎,一稿多投的情況就出現了,於是乎不看出版社就亂投的情況出現了。
於是乎,你每天都會有一堆稿子要看,而且諷刺的是,你不知道你手上的稿子是不是
只有你看過。
當然我並不是要嘲諷什麼,只是在描述必然的結果。
打從網路時代開始,資訊爆炸的現象出現,這情況早就被預見了。因為濫竽充數的效
應發酵,創作這個行為越來越沒有價值。
即使有人懷念以前美好的時代,那也已經是過往雲煙,不可求了。務實點的想法就是
就現況來做改變,適應當今的環境才是生存之道。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不只出現在出版業界,也是現今普遍的殘酷法則。
: 越寫越多該繼續編書了,很多話我決定長話短說……
: 投稿的技巧,想要編輯有興趣在眾多來稿中先開你的信看,從信件主旨、打開信後
: 的文字編排、自介、故事大綱等都要「用心」。大家可以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是
: 編輯,信箱中有60篇小說,你會先點開哪封信看。我舉個例:一篇投稿的主旨只有
: 兩個字:投稿,打開後沒有內文,只附上一個word檔,打開後編排亂七八糟,第一
: 頁就有十個以上的錯字,總字數只有三萬多字;另一封信主旨有讓編輯為之一亮的
: 書名,信中附上詳細的寫作經歷、故事大綱……打開小說內文編排整齊,統計字數
: 符合出版標準,一開頭就引人入勝……試問你會先看誰的投稿,要如何寫退稿理由
: ?
: 至於出書過稿後,如何跟出版社溝通,那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 我手邊剛看完九把刀的《殺手,無與倫比的自由》書稿,書中有段殺手跟他經紀人
: 的對話我覺得很適合來給等待出書的作家:
: 「那我,什麼時候可以殺一些比較厲害的人!」
: 鄒哥白了他一眼。
: 現實人生不是小說,哪那麼多精彩刺激。
: 「等。」
: 我還喜歡舉王建民當例子,除了他是從牛棚熬出來的強投,他升上大聯盟又何嘗沒
: 有機運在呢?
: 但我相信他除了懂「等」,一定沒有浪費時間。
: 不能再寫下去了,本來還想談談很多話題例如一稿多投,
: 讓我草草做個結尾吧!
: 發這篇文的初衷,除了想拋磚引玉,也想跟曾經因跟出版社包括敝社在內接觸而受到
: 委屈的人說聲抱歉,不管是不是因為我們出版社的關係,也祝福各位作家在寫作這條
: 路上都能順心如意。
: 繼續看稿子去:)
發這篇文的初衷,也沒別的意思,只是想要靠北一下,還有問一些問題。
最後講點揪肝心的話,雖然我沒寫出過能讓自己滿意到覺得絕對可以出版,沒人出版我
就自己出的書,想偷吃亂投稿也沒成功過啦。但我以為光靠一些小步數取勝,每個細節
都斤斤計較,實在不像是成天只想寫出傑作的人該有的思考格局。
講難聽點:
你他媽的我把全副精力都花在寫作上了,好不容易寫完也改過好幾次,這本書就是代表
我的全部,他就是完全的了。你還要我再花心力去分解它然後挑大綱寫些會讓你有興趣
的東西,還要我弄些會讓你有興趣的自介,我到底是要來賣書還是賣大綱?還是說其實
是賣身啊?
--
話很難聽,但不是針對你,只是站在某些極端偏頗的創作者立場說些話而已。你也知道
我這個人嘴賤的很,大家都G版老友了,就多擔待點吧,肛溫啊~~
--
https://blog.yam.com/hermis/category/2293959
料理,是紳(ㄅㄧㄢˋ)士(ㄊㄞˋ)的嗜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40.157
這部分的確值得討論,如果能舉列出幾項數值:
一、自網路小說興起後出版社增加的速度
二、自網路小說興起後作者增加的速度
三、自網路小說興起後購買網路小說實體書者增加的速度
四、自網路小說興起後編輯增加的速度
那或許我們兩個提出的問題就有討論空間,但是我也只是提問,要的也是一點經驗,所
以數據就免了,而且你說的也是我沒注意到的盲點,所以就這樣吧。
你說的沒錯,的確是態度問題,所以我也只能感慨。
物以稀為貴,當創作變得廉價之時,作家兩字也變得跟屁沒兩樣了。
身為一個新手作家,似乎不搖尾乞憐積極爭取,出書的機會就會少到靠北。拿幾個文
學獎不如寫一本暢銷書,或許你運氣好一輩子就可以不愁吃穿。
所謂的寫作,該當把心力全投注於此這件事已經不在。當一個作家在下筆前要考慮的
雜事已經多到超過寫作本身時,那還叫創作嗎?
結果是,創作本身非得被商業化定型,作家本身非得社會化,非得照某個模組去形塑
推銷自己時。
請問一下,你到底是作家還是上班族?
喔,作者本位,這名詞聽起來真是棒。
其實在作者跟編輯之間,有個很有趣的迷思。
寫得出佳作的作者,如果非得把心力全投注在寫作上,他真的有時間思考怎麼推銷自己
嗎?
我在這一年的產量很低,原因無它,有太多跟寫作無關的雜事在煩著我了。這一年我充
分感受到一個創作者的時間跟心力被瓜分時,他很難寫出能看的東西。
我不否認自己是個庸才,但我相信,天才有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集中力,同樣的法則套
在天才身上,我想他也沒興趣去做推銷自己這種事。
光是忙著把自己腦中的東西實體化就沒時間了,還有時間思考怎麼推銷自己?我看有的
人根本連寄信去投稿出版社都懶吧。
結果就是,一堆拼命推銷自己的作者或許有機會寫出能看的東西,但要寫出能讓看得人
都紛紛驚嘆的佳作,很難。
各位編輯,你們在感嘆作者太多,卻都找不到好作者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那些真正的寶
物往往都藏在最灰暗的角落?我想你們應該都有想過,只是眼前就一堆東西給你們挑的
時候,人都是懶得再自己去挖寶的。
尤其是這些東西已經多到你們消化不完的時候wwwww
沒錯!你說的沒錯!正常人時間管理沒有問題!正常人可以用上班族的態度鞭策自己!
這種正常人很多,正常的生活很多正常人都辦得到XDDD
說真的,這種正常人很多,而且大多都跟你一樣。我相信非常多能抽空投稿,能寫出好
自介與大綱的正常人真的很多,而且真的非常多,真的多到不行。
但,那一直不是我想討論的作者類型。因為這種的太多了,多到氾濫的程度,所以沒有
好到讓人驚艷的程度。
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這話我前面也講過了。稀世珍寶往往都是特立獨行,才會有
其珍貴的地方。我在提的那種作者類型往往就是做不到正常人作得到的普通事,所以才
會連這點基本小事都做不好。
這一直都不是態度問題,他們做不好不是因為他們態度不好,而是因為他們做不到,而
有的人卻會拿態度問題出來貼他們標籤,那他們還真是可憐。
(原文已修改)
(這邊要跟gwcatgwcat板友道歉,他的確沒貼標籤,這是我的錯,請您見諒)
更可憐的是,我相信很多編輯都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真的很可憐。他們做不到的事情
被歸類成不想做,而被貼上態度不好的標籤,一開始就被拒於門外。
原來這是個講求態度的年代,不是個講求實力的年代,受教了,真的是受教了XD
※ 編輯: hermis 來自: 118.171.40.157 (06/17 13:36)
※ 編輯: hermis 來自: 118.171.40.157 (06/17 13:37)
了以示負責我還是在這邊註明一下,但原文刪除就是。
這種說法要是演變到最後,恐怕會斷了編輯的生路吧?
當行銷、校正等原本該編輯做的工作都淪落到要作者自己來的時候,出版社除了給通路外
還有其他功用嗎?
那麼,出版社還要編輯做什麼XDDD????
如果有一天連通路都要作者自己找的時候,那麼,還要出版社做什麼XDDD????
當一堆事情都可以作者自己來的時候,這種作者寧願自己賺也不會給出版社抽成的。
而這種魔王級的人物不是沒有,我就知道兩三個這類的強者........
※ 編輯: hermis 來自: 118.171.40.157 (06/17 14: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