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重溫】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收到楊永明校長送來《有時母親 有時自己》,該繪本不但榮獲2016歐洲插畫大獎的,而且顛覆了一貫的童書,通過孩子的視野,描繪出母親的另一面,「不要害怕,我的母親跟我說。你出生的時候,我就已在我心上刺下鳥的鳴唱。你發出的第一聲哭喊,粉紅的星芒,你討人愛的臉龐。朝向你的道路,我永遠都不會忘。」如詩的文字,治癒的插畫,讓天下在職及全職媽me反思,如何在為人母親時繼續做自己。
做自己,說易行難,因為母愛的本能,總是順著孩子的方向走,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像最近因為籌備另一專題而認識的三位偉大母親Connie、Sharon及Kowie:Connie十多歲下嫁澳籍丈夫,二十多歲誕下美得不可方物的混血女兒,今年才30出頭的她為這個家付出半生青春,卻失去了曾經自信滿滿的自己; Sharon兩年半來沒日沒夜奔走於ICU,天天陪女兒與死神拔河,直至女兒於年初辭世,昔日漂亮如日本娃娃的她才驚覺自己變成大媽;曾是萬人迷的Kowie本是幸福人妻,卻被癌症折磨得體無完膚,女兒嫌她老不肯合照,丈夫嫌她醜另娶青春少艾……
她們都是平凡中見不平凡的母親,謙卑的接受母親這個身份,默默的提著明燈照耀孩子,卻忘掉天地彷彿也想不起自己!然而,正如書中希望傳遞的重要訊息 – 各位母親,請別忘了好好照顧自己、留住自己、尋找自己,總有那麼一天,妳們也能展翅高飛。
#鄧明儀 #親子專欄 #親子教育 #親子
同時也有28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ezManag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學習當主管這件事,是永不止息的功課#導讀國外商管好文/書籍,給主管&想升職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同時結合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分享。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有點喉嚨不太舒服請見諒|多了一些自己的反思分享|新開了投票互動來玩吧! https://for...
親 職 好文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彼思動畫的科學秘密」:當認真做一件事做到極致時,你就係王者】
開咗咁耐都完全book唔到,今日終於book到,但依然係超多人。
誤以為係當年文化博物館嘅Pixar展覽,點知原來完全唔同,係講Pixar背後嘅科學同數學。你見到一格畫面,可能係好多隊人花幾十個鐘先至做到出嚟,而果度只係一秒入面嘅1/24格。你睇Pixar啲戲知道佢好病態好瘋狂,點解可以迫真到咁,但冇諗到背後點樣做出嚟,原來係咁有科學,而呢樣嘢都唔係傳統就咁做動畫,而係唔同角色、唔同景物,分分鐘都有一套獨家電腦系統程度,先至可以模擬做到咁複雜效果。
成個展覽都一如科學館本身設定,可以俾你親身去試,甚至用Pixar套系統自己製作效果。展覽都幾乎用盡曬所有Pixar電影最神嘅部份,例如《海底奇兵》點樣利用光學製造水嘅迫真效果、《蟲蟲特工隊》點樣用動物視點去設計縮小嘅世界、《怪獸公司》當年一鳴驚人嘅毛毛動作點樣做出嚟、《勇敢傳說之幻險森林》公主頭髮原來結合埋力學、《五星級大鼠》複雜嘅法國餐廳景色點樣構想、《反斗車王》大量動作場面點樣建構唔同質感同層次、《沖天救兵》點樣善用光暗對比去烘托頭十分鐘超感動氣氛、《玩轉腦朋友》點樣喺幻想同現實中平衡製造電影感、《超人特工隊》唔同角色唔同動作又可以點設計等等,而呢一堆效果,大部份你都可以親身參與。個人最深刻係動作部份,冇諗過Pixar癲到有套獨立系統去製作角色嘅動作。展覽都有穿插Pixar員工生活日常,睇到你都想去返工。如果你鍾意Pixar,呢個展覽絕對值得睇過之前果兩個。
Pixar可以去到世界動畫王者,除咗故事夠驚喜,都要有咁極致、無人能及(甚至老細迪士尼都係近年先追得上)嘅動畫製作水平,先可以做到王者。佢哋最初喺《反斗奇兵》、《蟲蟲特工隊》仲用緊傳統「大牛龜」電腦年代,已經決心要製作最高水平電腦動畫,先可以成為先河。有時,認真可能便輸了,但有時極致認真,一係唔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就可以Pixar咁爆紅。
參觀後感,都一如當年做AIA嘉年華,香港怪獸家長加埋佢哋下一代,堅係絕配,比當年AIA更覺香港已經玩完:
你睇緊條片,可以有條細路走埋嚟亂咁襟走佢,你叫佢:「小朋友,人哋睇緊架!」佢家長會走埋嚟話:「我屌你咩,家陣教仔駛唔駛你教呀?」
你玩緊佢啲遊戲(明明得一個位好明顯俾一個人玩),有細路可以一嘢走埋嚟(企圖)推開你自己玩。當然,我咁大個人,死坐喺度,佢唔會推得郁,如果你好少少語氣叫我俾你試,我唔會唔走,而佢竟然係打我?!然後我喝佢,佢即刻lur地爆喊:「唔制呀,我要玩呀!佢唔俾我玩呀!」
細路見到掣亂咁篤亂咁拍絕對明白,而有部份操作涉及數學同力學,我都要諗一諗先明佢做緊乜,但有細路亂咁拍亂咁chok,職員叫佢唔好亂拍時,個阿媽竟然叫佢:「唔緊要啦,你拍爛咗,我哋下次嚟咪有新game玩囉?」
以上嘅都係香港人。最恐怖係,我幾乎聽到絕大部份細路,都係講緊普通話。當「真.香港小朋友」走曬時,冇咗「真.香港小朋友」,香港係唔會死,自然會有一班「新.香港小朋友」嚟溝淡,只係,香港核心文化,已死。
所以咁講啦,要去,就到時間的話,唔好weekend去。
所有迪士尼、彼思電影海報及精品現於網店熱賣中,請即按此連結搶購:https://bit.ly/3itkzEA
‼️電影網店全新貨品已上架,低至$5起,快啲嚟搶購啦:https://bit.ly/3qLPkpk
【Patreon加強版】尊享優惠、更多深度獨家電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bit.ly/3a9wOzy
或使用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MeWe請Follow】mewe.com/p/travelerwithmov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
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親 職 好文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講起住酒店,我最懷念係,曾經充實活過嘅證明】
出唔到去嘅時候,香港人都流行玩Staycation,但基於自己冇朋友,你去staycation嘅分別,係一個人喺屋企同一個人喺酒店,舊年去過一次真心覺得幾悶。畢竟你唔係去緊旅行,或者住間渡假酒店,一個人都有好多嘢玩、夜晚你都可以去吓夜市影夜景,香港地你仲有咩好去?當無聊極致時,有一刻諗過不如搵間酒店住下,但諗起只係轉個環境,不如罷了。
偶爾有個機會去返次酒店,又攞返種感覺,發現有一種感覺久違了。
雖然自己讀酒店出身,但始終都係個窮L,再加上都係個冇朋友嘅窮L,去旅行住酒店機會唔多(除非仲平過Hostel或者果附近冇Hostel),亦都唔想咁悶,不如住Hostel識吓人,住得最多最深刻,係當年做旅遊記者果陣。
分享過好多次,果陣我住嘅超級豪華酒店,大概係我他朝一日發咗達都未必會住,試過住到金碧輝煌成間villa大到一圈可以行五分鐘、試過喺山林間有個私人溫泉(雖然浸浸下發覺好多蚊)、試過喺園林入面有間特大房,360度都係「江南煙雨」咁包圍、試過住到泰式皇宮咁入面咩都有,你一日唔出房都唔覺悶,亦試過住到六星級酒店,可以喺間房直接遊去個大泳池,而個泳池講緊有幾層,由滑梯貫穿。
正因為你做旅遊記者要介紹間酒店,一般都會安排到最好最正嘅房型你住、個景色都一定係最好,而對方對你態度都好到無倫,唔止間房佈置到極奢華、幾支酒任你開、不斷有嘢食送入你房,最癲係喺酒店走廊遇到個維修叔叔定掃地嬸嬸,都講得出你叫咩名同你say hi,果種尊貴感覺,真係驚會被縱壞。
當然,做得呢行都知道,酒店背後應該已經開早會,你個樣已經傳閱曬全酒店所有人:拿認住呢條契弟呀!大家都已經喪屌:屌,都唔知乜水嚟,又要認住佢?喂佢個名點讀呀😂
當時做旅遊記者都分享過好多次,表面有呢啲風光嘢當然正,內裡其實好辛苦,一日可能要去廿個景點、最高紀錄一日食八餐,幾靚景色都只能趕鴨仔、幾好食都冇胃口;如果返中國出trip,得你一個男仔就要同在場六七個「老總」隊酒,講緊唔係紅酒白酒,係70度烈酒,夜晚返到酒店幾奢華都冇用,你累到抱頭就睡——唔病的話,病仲分分鐘又痾又嘔,有咩facility都未必歎到。
如是者,酒店俾我感覺並唔係歎嘅地方,而係「home away home」,有個地方俾你短時間內攤抖下——住到有個brand我會好懷念佢酒店大堂種香薰味,又會好鍾意某個brand嘅薰衣草枕頭,更鍾意某個brand可以任食佢自家品牌雪糕(唔駛開名你都應該估到)。喺最累嘅日子入面,你起身果下或會唔知自己喺邊,再加上幾乎日日都要轉地方,就係呢種「家」嘅感覺俾到我一種舒適同平安感,第二日再四圍做採訪。讀酒店果陣,成日重申酒店要俾客人一種「家」嘅感覺,讀果陣以為係太理想嘅吹水,親身感受過就明白。
如是者,我有一種習慣,每入一間酒店都會影佢間房、記錄我唔同地方嘅「家」,平時唔會影嘢食嘅我,喺酒店入面食嘢都會影相。如果住喺城市入面酒店,夜晚我都會熄曬所有燈影街景——當然如果住郊外又有大露台,我會影星空。嚟到香港,打開窗簾,你個視野唔會遠得邊度,係一個你好熟識地方,只不過由唔同嘅角度影出去,但有一刻,都拎得返以前做旅遊記者嘅感覺。
做旅遊記者唔係一件輕鬆事,到最後精神同健康不支,加埋是非鬥爭太勁就冇再做。往後,人生遇過嘅工,幾乎冇一份係正常,你問返我最懷念嘅工,點都係旅遊記者。果陣青春覺得自己有無限可能出去闖闖,辭咗職頭果幾年都冇後悔過。唔做旅遊記者,我單靠自己嘅人脈同呢個page,都一樣有咁嘅待遇,但今時今日你問返我呢個選擇有冇做錯?都會有少少後悔嘅。當興趣變成工作,你可能會累會感到乏味,但最少,都有你嘅興趣喺度,最少,你累得嚟生活係充實,而唔係單純為咗錢而行屍走肉。
前幾日同朋友講起,舊年你仲會期待幾時可以去旅行,今年大家已經冇咗呢個期待,甚至開始接受咗,呢一世都唔會再有機會去到旅行,除非移民。偶爾拎得返呢種久違嘅感覺都唔錯丫,最少係自己曾經充實活過嘅證明。
✨ 網店正式開張!新張期內貨品低至$5!請即睇:https://bit.ly/3qLPkpk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使用QR code:https://bit.ly/3a9wOzy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親 職 好文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學習當主管這件事,是永不止息的功課#導讀國外商管好文/書籍,給主管&想升職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同時結合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分享。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有點喉嚨不太舒服請見諒|多了一些自己的反思分享|新開了投票互動來玩吧! https://forms.gle/oUwxApDwSHmnSznF6
★ 本集導讀書籍:《the making of a manager: what to do when everyone looks to you》
(暫譯:優秀管理者的後天養成之路)
★ 亞馬遜去年最佳商業書第一名、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作者:Facebook 產品設計副總 Julie Zhuo 的十年管理心法。
本集節目章節
開始時間 標題
00:00:20 領導力不是你想的那樣
00:01:58 ✓三需求法則(成就動機理論) 你是哪一種
00:05:45 導讀開始《the making of a manager》CH1 .part2
00:06:21 五因素模型
00:08:05 主管應每日自問Purpose理想願景(Why)、people團隊(Who)、process過程(How), 以及操作心法
00:12:23 ✓以量化說明乘法效應(ROI) 主管要讓團隊加乘
00:16:20 火燒屁股怎麼辦
00:17:00 馬斯洛需求法則/ 反思台商狀況
00:18:10 組織下個月瀕臨破產, 親自滅火三例
00:19:29 節目導讀方式/目的是要反思與應用
對於訪談內容、方向有任何建議
歡迎透過Apple Pocast評論給我
:: 本集投票互動 https://forms.gle/oUwxApDwSHmnSznF6
:: 各家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Pocket Casts|Youtube
:: 匿名私訊區_來信/交流/受訪: https://forms.gle/RBgiv6fTSftAetsd9
ezmanagergo@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qyqd5u8Dw0/hqdefault.jpg)
親 職 好文 在 -兔子加糖-佐藤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公是日本職人/皮革職人 佐藤
從創業到現在一年,
一直都很想找機會試試看!
但基於懷孕到顧新生兒根本沒有餘力…
終於等到女兒比較會自己玩時~~~~
來挑戰啦😆😆😆😆😆😆
也歡迎大家來店裡玩玩Diy 😊
移住台灣的理由
https://youtu.be/0pMoG4Sl4vE
老公的工作
https://youtu.be/2UKDOlS-cD8
關於我們✨
日本皮革職人 佐藤(🦊砂糖)
+ 台灣老婆 佐藤 安(🐰兔子)
= 兔子加糖
女兒佐藤 澪(👼🏻豆子)
🌠 Facebook 🔎 兔子加糖 x 佐藤 安
🌠 Instagram 🔎🐰An.sato //🐹 Mio.sato // 🦊micchi.sato
🌠Email : uim0604@gmail.com
🌠手工皮革&日本服飾 FB or IG 🔎 SATO STUD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TeC21utfUs/hqdefault.jpg)
親 職 好文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隨性頭頂一副眼鏡的鄭老師,國中就被診斷為先天性弱視,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觀看這個世界。以美術學校為志願,他左眼觀察遠方場景,右眼聚焦近處作畫,即使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求學生涯中頻頻受挫,手中的畫筆始終沒有停下。得到受日本教育的父執輩與母親的支持,鄭老師赴日專攻插畫,畢業作《和平的希望》是該校五十年來第一件外國人獲得校長賞的作品。
歸國後從插畫到平面設計、展場佈置、印刷,甚至跨入室內設計,老師豐富的職涯可比越級打怪,快速密集地練功,技能與經驗值瞬間飆升。人生歧路上不斷拓展的專業領域,都成為他與微縮模型相遇的行前準備。
進入微縮世界的契機,是一張偶然看到的照片。昭和感的工務店門口,陳列了鋼彈、R2D2、瓦力,尋常街景中熠熠著不凡刺點,竟是日本職人荒木智的微縮作品。
-
出品|中華文化總會
片頭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影像團隊|做好文化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中華電信、華南銀行
平面攝影|林政億
文字撰寫|王巧惠
#中華文化總會 #匠人魂 #微縮模型大師
------ 一起興風作「浪」 ------
APP store:搜尋「浪Liv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浪Live | Website : https://www.lang.liv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A762Awdpb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