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世界,呈現出你是怎樣的人。
這篇把Klein客體關係裡的母嬰分離描述地非常詳細,很值得一讀,與大家分享。以下轉自心理咨詢師王雪岩:
精神分析的過程,是一個深入人的內心世界,去探索人內心深處的細微情感過程的過程,探索的意義在於:當我們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理解越多時,我們對人性的理解也就會越豐富,當我們對人性的理解越多時,我們去接納、關懷他人的能力越強,同時那些束縛我們的情感桎梏會被解開,我們的內心的潛能會被釋放出來,我們的能力不但可以獲得大大的提升,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靈會更加自由,我們的生命質量也會因此獲得大幅度提升。
而這一切,都需要借助於治療室裡兩個人的情感交錯來理解,這個過程,就是移情分析。而咨訪雙方的情感交互過程,其實像極了一個孩子在長大過程中,與養育者之間的情感過程。
所以,在咨詢過程中,來談者會被不斷的問到「你的感受是什麼」。有時候,這個普通的問話會讓來談者非常沮喪:「我什麼都沒有體驗到」,「我覺得與你之間沒有什麼情感」,沒有情感,其實恰就是一種情感狀態。
有時候,一談到情感,就會被誤解為濃情蜜意,似乎只有愛的情感才算是情感,其實,情感這件事情還蠻複雜的,愛是一種基礎性的情感,恨也是。
在人之初,也許愛與恨是嬰兒心中最突出的情感體驗,隨著日子漸長,在愛與恨之間,又發展出了五花八門的情感體驗,這些情感成為一種強大的推動力量,推動我們與世界建立各種各樣的關係,推動我們對世界產生各式各樣的應對(防禦機制)。簡單點說,某種程度上,我們心中的愛恨情仇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也決定了我們可能有什麼樣的生活。
人內心中,最複雜,最困難的情感,可能就是愛與恨了。有時候,愛與恨是一體的,不過是事物的一體兩面;有時候,愛與恨是截然分開的,決定了人生完全不同的走向;有時候,愛與恨是摻雜在一起的,斷不開,理不清,給我們內心帶來的除了困惑就是混亂;有時候,愛與恨是毫無連接的,使我們一時生活在火焰山,一時生活在大冰川;有時候,愛與恨又是極富創造性的,在愛與恨的擺蕩間,可以發現諸多不一樣的風景,可以發展出諸多有用的功能。
愛與恨起源於出生,也許還要更早。對一個初生的嬰兒來講,當他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當他第一次感受到離開了溫暖的子宮,不得不接受冷空氣的刺激,不得不應對各種各樣被傷害,甚至死亡的威脅,讓自己努力活下去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崩潰的,此時,他來到了一個「迫害」他的世界,接下來的幾年,他努力的活著,努力幫助自己也借助於母親(養育者)的幫助來應對世界對他的「迫害」,最早的恨與恐懼就這樣產生了。
同時,他能感受到乳房給他帶來的滿足,這些滿足體驗也在幫助他建立最初的安全感,他對滿足他的乳房(媽媽)充滿了愛意。可是有的時候,這個乳房也不能那麼完美的滿足他,比如有時候會讓他嗆奶,有的時候不能及時哺育他,這就讓他很困惑:那個好媽媽去了哪裡?為什麼眼前這個媽媽現在要傷害我?為了抵御這些受傷的感覺,嬰兒開始發展一些自己的最原始的應對:分裂。
所謂分裂,就是說嬰兒現在把乳房在感覺中做了個區分,那個讓他感覺舒服和滿足的乳房來自好的媽媽,有時候好媽媽不在眼前,壞媽媽就會出來傷害他,讓他喝壞的、「有毒」(無法信任)的奶,或者讓他挨餓。
這個分裂的過程可以幫助嬰兒感覺這個世界上總是會有一個好的媽媽存在的,只是這個好的媽媽在別處而已,所以就不必害怕那個壞的媽媽(來自外部或內部世界的迫害感)會來要了他的命。這個分裂的機制在嬰兒成長的早期會非常有效的幫助他度過最初的困難,但是,如果這個方式一直成為他應對世界的主要方式,一直帶到成年期,就會成為具有破壞性的方式。
這樣方式會讓他無法對世界形成現實性感知,他可能恨所有那些讓他感覺不舒服的人,所有不滿足他的人他都可能會將其感受為壞人,因為他只在自己的情感世界裡對世界做了很原始的處理,而這個處理是非黑即白的,缺少整合的感知。
比如領導安排他做事情,如果他感覺有困難,他可能就會將領導感受為壞人,是故意要為難他的,所以,他恨領導,其實,領導的安排裡可能同時存在著對他的信任,這是他無法體驗到的。這時候的恨,與被恨的人沒有太大關係,而是感受到恨意的人將自己內在的破壞性內容投射給了被恨的人,是不那麼健康的了。
恨這種情感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有用的,恨可以幫助個體遠離被傷害的可能,恨可以給人帶來力量感,從而讓這個人能夠投入戰鬥來保護自己,所以,恨同樣是我們人類所需要的一種情感。當然,如果恨在一個人的內心所佔的比重太大了,就會成為一種破壞性的力量,也會衍生出其他更多種破壞性的情感。
隨著嬰兒的長大,他慢慢意識到,好媽媽與壞媽媽其實是同一個人,只是有的時候她能很好的滿足他,有時候不能。這個發現是讓嬰兒有些受挫的,他不得不讓自己試著去接受自己失去了那個「全好」的媽媽,開始有些抑鬱,他試著放棄一些對媽媽的恨,因為當他恨媽媽時,他也會感覺是自己在傷害那個好的媽媽,而他所恨的那個媽媽身上所具有的好的那部分感覺又是他所渴望的。這時候,這個孩子內心開始感受到一些衝突性的情感,他擔心自己的恨已經傷害了好媽媽,所以他開始對媽媽內疚,有了一些罪惡感,為了緩解這些惱人的感受,他開始走上了修復之路。所以,這些讓人不舒服的體驗,現在變成了一種成長的動力。
父母的良好養育可以成為孩子修復創傷體驗的重要力量來源,當愛的體驗源源不斷進入孩子的情感世界的時候,就會成為中和孩子對世界的恐懼體驗的強大稀釋劑,會幫助孩子緩解恨的情感,實際上,能夠幫助孩子修復創傷體驗的資源,唯有愛與信任。當然,前提是孩子有能力吸收這些愛,否則,外界不管向他注入多少,如果他不能吸收,也等同於無。
如果那些破壞性的情感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修復,被迫害的體驗一直在這個孩子的內心佔有主導地位,他就無法發展出對母親的信任,他需要一直留出一部分精力來防備「來自母親的迫害」,於是他就無法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與母親發展愛的關係當中,愛無法被接收,就會進一步阻礙他稀釋傷害感的過程,早年的創傷體驗(不一定是現實中的創傷,有可能只是來自他的內心世界的恐懼)無法得到修復,以至有可能影響成年後的婚戀關係以及與周圍人的信任關係。
修復的過程是困難重重的,因為孩子的「被迫害」體驗幾乎是天然存在的,這是因為初生嬰兒現實中的確存在著生存的困難,他需要在長大的過程中,一點點確定自己生存的能力,來慢慢建立對自己、對周圍人的信任,來逐步緩解對死亡、對迫害感的恐懼。但一個個體在與命運的爭戰中,不可避免的,常常會處於弱勢,所以,一帆風順的修復並不太可能發生。更常見的是,修復的過程中,會走上一條又一條的岔路,會發展出各種更複雜的情感體驗,然後再修正,再修復,幸運的話,還是會回到原來的發展路線上來,如果一直無法得到到修復,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適應不良,甚至病理狀態。
一個孩子成長與修復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破壞性情感,但不是每一種都一定會經歷到,而是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成長路線,所以,也會經歷不同的情感體驗,當然也會發展出不同的應對模式,這就是每個人的獨特性所在,這個獨特性本身就提示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招鮮」的妙招,讓每個人都可以只要知道了這個招術就能完成修復的過程,修復的過程,是每個人必須經歷過艱難體驗才能完成的過程。
比如妒忌,這是一種非常具有破壞性的情感過程,之所以說它非常具有破壞性,是因為妒忌是這樣一種狀態:我無法忍受你擁有好的東西而我沒有,為了讓我自己感覺好一些,我要破壞你所擁有的好的東西,哪怕這個破壞的過程是以傷害我自己為代價的。
這就意味著,擁有妒忌的人,是不能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體驗的,因為對方越給他好的東西,就越證明別人有好的東西而他沒有,這會讓他更加痛苦,也會加劇他的破壞。而如果他一直無法從外界吸收到營養(愛的體驗),他真的可能會讓自己營養不良,甚至「殺死」自己(精神病理性狀態)。
比如嫉妒:我無法忍受你們之間是相愛的,而我只能看著你們相愛卻不能加入你們,你們拿走了原本我可能得到的好的東西,所以我恨你們。所以,在嫉妒的人眼裡,別人搶走了他的好的東西,而不是他自己沒有,這就可以讓他回避體驗喪失的痛苦,進而也失去了修復的動力。
比如退縮:我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在自己的精神空間裡創造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我只要躲在這個自己的世界裡就好,儘管這會讓我失去與別人的聯繫。退縮的人與現實失去了聯結,就會讓自己的幻想無法經過現實的檢驗,就會進入一種「我認為天空是綠色的的就應該是綠色,我認為螞蟻比大象大,大象就應該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狀態,這樣的狀態讓他一旦接觸現實,就會無比受挫,就更加不敢走出自己的幻想世界。
比如貪婪:我幻想裡只有擁有更多才能感覺安全,所以我常常要不斷索取,否則就會感受到無比的恐懼。越貪婪,受挫感越強,越受挫,就越憤怒,最終,可能會發展為與世界為敵。
當然,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實際體驗到的破壞性情感,可能比這些要多得多。
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所經歷過的情感波瀾恐怕不會少於過五關斬六將的難度,當他一關一關的度過這些艱難時,最終他會發展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能力:感恩。
當這個孩子發展出了感恩的能力時,意味著他內心的那些迫害性的體驗對他的困擾已經減少到可以忍受、可以控制的範圍,他發展出的愛的能力可以幫助他均衡被傷害的感覺。
在精神分析中,這個過程叫做修通。當他修通了那些破壞性的情感體驗,愛的情感就可以清晰的被感受到,這是因為,他現在可以停止將內心的迫害性焦慮投射出去,這樣,他所感受到的世界也就不再那麼危險,他不再對世界抱著敵意時,世界也會對他露出笑臉,於是,他的情感世界就可以進入正向循環。當然,那些危險的體驗在某些時候還會再度回到他的世界中來,但是,當他越有能力感受到愛的體驗時,那些危險對他的影響就會越小了。
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是沒有順利發展到這一步的,因為發展到這個位置,既需要來自外部的、現實的安全體驗,比如良好的養育過程、安全的養育環境,也需要內部的良好心理環境,即生本能與死本能的動態平衡。當一個孩子內心中的死本能(迫害感)所佔的比重太大時,外部環境的良好養育就很難被體驗被吸收,他依然會將這個世界感受為充滿了迫害,因為那些迫害感實際上是來自他自己的內心,所以,他無法去除它們。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雖然經歷過父母良好的養育,但是依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精神病理症狀的原因。
在生命的前三四個月,嬰兒只能動用分裂的機制,把壞的體驗全部投射到外面去,來保留給自己一些安全一些愛的體驗;隨著他的長大,他慢慢會積累一些經驗,那個讓自己感覺痛苦的媽媽也是自己愛著媽媽,於是分裂的過程慢慢減少,整合(將好媽媽、壞媽媽感受為同一個人的能力,即對世界建立現實性理解的能力)的進程增加,之所以能夠發生整合,是因為這個孩子在一次次的痛苦體驗中,慢慢發現這些痛苦並不能真的殺死自己,他開始信任自己有能力應對來自世界的傷害。而且,只要媽媽再度滿足他的需要,好的體驗就會回來,而不是像之前感受的那樣,媽媽離開了自己,好的體驗就永遠消失了,這就意味著,孩子現在有了時間感,當時間感發展出來,孩子就發展出了更現實的感受世界的能力,對世界安全感增加、發展出更多信任的能力。
孩子的各種能力就是這樣一點點成長起來的,每發展出一些新的能力,他應對傷害感的能力也會增加,他感受養育者的能力就會更加接近現實,他整合的能力就會增加,他的內心世界整合度越高,他動用分裂的機制就會越少,投射給外面的迫害感也會減少,投射減少意味著他從外部世界感受到的傷害感也會減少,因為很多時候孩子所感受到的外部傷害其實來自於自己的投射。這樣他感受到的世界安全度也會增加,慢慢的,他的自我功能越來越強,他越信任世界,他就越有能力探索世界,他對世界探索的越多,理解得越多,他就越有能力修正自己幻想中世界帶給他的傷害性體驗,最終完成心靈的成長。
良好的養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好的養育可以慢慢減弱那些那些生命早期的傷害性體驗對一個孩子的影響,當然,這並不是在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來自父母的愛,是孩子發展修復功能的支持力量,但又不能替代孩子的發展過程,也就是,孩子必須經歷那些艱難過程,才能真正發展出健康的心智來,而父母無法直接給予他們。父母的愛,是一個持續供給給養的過程,當孩子遇上各種發展困難時,父母能夠穩定在那裡,能夠堅定的給予支持,並且不會因為孩子遇上發展的困難而過度焦慮,父母就可以收留孩子的迫害性焦慮,父母收留的能力越強,留給孩子的安全發展空間就會越大,發展也會相對順利。孩子可以在這樣的支持性環境中,一次次修復傷害性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積累著安全經驗,直到有一天他感受到是可以信任這個世界的,他就可以發展更多愛的能力,他的心靈世界中積累的愛的能力越多,他的人格就會越健康,因為他不必敵視這個世界了。
這就是為什麼對於父母來講,對兒女最好的祝福,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因為只有父母將自己的生活過好,才不會被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焦慮擊中,才能帶給孩子安全的體驗,同時提供保護的空間,如果父母自己內心就是很匱乏的,那很可能就會將關係倒置過來,父母需要兒女為自己承擔很多焦慮,這時候,父母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成長,反而可能會增加孩子成長的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精神分析師可以幫助他的來訪者成長,那是因為精神分析師有相對健康的人格,有更多的耐受焦慮的能力,有更多與不確定性共處的能力,所以他能夠耐受來訪者的破壞性內容,持續給予來訪者支持性體驗,而這些體驗最終會轉化為來訪者生長出愛的能力的培養基。如果父母具備了這些能力,他們完全可能幫助孩子發展健康的人格,而如果父母的人格狀況太糟糕,往往會培養出不健康的孩子。
所以,人內心的各種情感都是有其功能的,沒有哪種情感一定是好的,也沒有哪種情感是全壞的。愛可以給我們帶來安全,但愛的需要也可能會喚醒我們的貪婪;恨可以讓我們痛苦,但恨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力量感,保護我們遠離傷害;內疚可以控制我們,使我們會違心的做一些事,但內疚也可以推動我們對所愛的客體進行修復。
我們所經歷的所有這些情感,都在推動我們發展與這個世界的關係,都在塑造著我們自己的生命狀態。所以不管哪種情感,都可能是我們人生的一筆巨大財富,只有當我們對自己的情感理解越透徹時,我們對它善加利用的可能才越大,如果我們對它們太不瞭解,就可能反過來被它所控了。
#看到這你很有耐心
#獲益不少吧
#原來一個人的心靈成長之路很複雜
#要有對好與壞的容受力是需要修通的
#我認為你找我麻煩
#其實是我把內在的破壞性投射給你
#非黑即白是分裂過程未得修復
同時也有1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於蘇格蘭地區流傳的裁縫妖精。 據說會以棉花、亞麻纖維編織絲線,縫紉服飾,作成洋裝。 通常會以彎著腰的老婦人姿態現身,有著和人類小孩相近的幼小身軀。 既是...
要有對好與壞的容受力是需要修通的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於蘇格蘭地區流傳的裁縫妖精。
據說會以棉花、亞麻纖維編織絲線,縫紉服飾,作成洋裝。
通常會以彎著腰的老婦人姿態現身,有著和人類小孩相近的幼小身軀。
既是趁著學習新娘禮儀而助人的妖精,也是會代替在結婚前手忙腳亂的新娘完成禮服的
夢之婚禮仙女。
身高/體重:50~60cm‧10~20kg
出處:不列顛島妖精史
地區:蘇格蘭
屬性:中立‧善
性別:女性
「新娘,真是好呢─!
輕飄飄又閃閃發光的,就像花朵一樣美麗,像鳥兒一樣令人炫目的對吧?
怎麼會有討厭她的理由嘛!」
○在妖精國不列顛的哈貝特洛特
作為裁縫妖精於斷章登場。
與救世主托涅莉可一同平息了不列顛的紛爭。
由於在妖精歷400年時,與靈子轉移所到來的瑪修相會而導致命運被大幅改寫……
非也,是拚盡全力超越命運的妖精。
在救世主托涅莉可與初代妖精騎士從舞台表面退下之後,獨自一人遊歷不列顛島,宣揚
結婚典禮的文化,送出了許多位新娘。
進入了女王歷之後,在北部的洞穴中將自己化為石頭,並沉睡直至2017年的相會之時。
在謝菲爾德拯救了一無所知的瑪修之後,帶領迦勒底的御主前往奧克尼島,接納了自己所
做出的選擇。
雖然在異聞帶有著托托洛特這個名字,不過聽聞瑪修所述說泛人類史中的哈貝特洛特故事
之後,憧憬著那樣的存在,自石像中甦醒後便自稱為哈貝特洛特。
◆
原本是翅之氏族的胡鬧之人,在與托涅莉可的單挑落敗,之後便以同伴身分一同行動。
(雖然身為裁縫妖精,卻因為無法在異聞帶中將新娘給送出一事,深受"存在的差異"所苦
,這股無處宣洩的情感便使得托托洛特變成了胡鬧之人)
之後,作為與救世主托涅莉可一同奮戰的初代妖精騎士托托洛特而活躍著。
此外,曾經在斷章中提及過瑪修的盾牌上頭被人以粉筆寫上了『瑪修』一事,那就是出於
哈貝特洛特的傑作。
在她說出「借我看看」而拿到盾牌的瞬間,就迅速的寫上了『瑪修』兩字。
之所以會是以粉筆書寫(測量尺寸時所使用)就是這個原因。
○個性
內向,主動。
不大會表達自我主張的意見,對於應做之事‧想做之事則會全力實行。
喜好善人,厭惡惡人。
雖說如此,由於本人為中立立場,對於區分善惡一事,何者為優又或是何者為劣,無法
做出判斷。
這是因為哈貝特洛特基本上就不會憎恨他人之故。
對於和平『感到快樂就好了』。
對於紛爭『因為很麻煩所以是不好的』。
抱持著這樣的價值觀。
基本上,是個只要能夠開心地做著裁縫工作就會感到快樂的妖精。
雖然異聞帶中的哈貝特洛特,由於沒有發生『送出新娘』的這個文化,因此在記憶方面
產生了問題,不過原本的哈貝特洛特則是幼小且聰慧的妖精。
並且,不論異聞帶亦或是泛人類史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十分重視情感。
雖然與妖精有所牽扯的人類大多會吃上苦頭,不過哈貝特洛特卻始終有著"保護新娘"這樣
的妖精觀。
縱使那位新娘有著令人愧疚的過去,又或者是肩負了某種罪過。
只要是為了新娘的幸福未來,哈貝特洛特便會犧牲自己,引導著新娘前往幸福的結局。
○幸運的紡織絲線:A
據說哈貝特洛特所紡織的絲線會帶來幸運,穿上了以其絲線編織而成的服飾之人更會立即
變得健康。
平安無事,健康第一的咒語。
接二連三,不斷的為同伴予以祝福。
○快速的紡織絲線:B
裁縫工作會接到急件乃是家常便飯之事了。
為了完成新娘的無理要求,哈貝特洛特也曾經在一天之內就做好了禮服。
「變的超級快速的啦!」
○新娘的守護者:EX
不論碰到了何等逆境,何等困難,何等的壞心眼,都絕~~~~對要讓人變得幸福的
哈貝特洛特的妖精觀。
能為一名對象施加各式各樣的支援效果。
僅限於女性才可使用。
「我倒是覺得有男生想當新娘也沒問題就是了啦─?」
『為妳紡織的時之車輪』
等級:EX
種類:對軍寶具
範圍:1~99
最大捕捉:30人
Spinstar‧Habetrot。
別名又叫哈貝喵砲。
哈貝特洛特原本的寶具是『送給新娘的紡織車(Bridal‧Spinwheel)』這樣一個能讓新娘
變得耀眼的禮服,基於諸多緣由而變成了現在的『用很厲害的大砲射出很厲害的子彈』的
樣子。
(由於迦勒底所召喚的是泛人類史的哈貝特洛特,對於自己的靈魂當中為何會有這件武器
一事,並不清楚其理由)
在哈貝特洛特使用之時,為了替代魔力爐心而使用飛輪產生魔力,變成了將鈕扣以電磁砲
形式所擊發的物理兵器。
並未附加上了天壽的概念。
◆
哈貝特洛特所乘坐的捲線車(Spinning‧Wheel),其內在正是『毀損的黑色槍身』。
(哈貝特洛特為了掩蓋黑色槍身,在上頭覆蓋了輕飄飄的布料)
說實話,對於身為妖精的哈貝特洛特而言,光是持有作為最新型機械的黑色槍身一事就是
種毒了。
之所以會一直慎重地進行保管,就僅僅是出於「有朝一日瑪修會需要用上它」的直覺。
也就是哈貝特洛特為了送給身為友人的瑪修的未來,因而持續地守護著黑色槍身之故。
○妖精哈貝特洛特
不論是泛人類史的哈貝特洛特,亦或是異聞帶的哈貝特洛特,她的本質都沒有改變。
這就是,只要見到了(會令哈貝特洛特感到,她有著成為幸福新娘資格)的女孩子,就會
一股腦地照料,提供支援。
像這樣的女孩子,哈貝特洛特會將她稱作『我的新娘』。
在送出了一位新娘之後,便會立刻尋找下一位新娘,就算已經有了一位新娘,如果又發現
了其他的孩子的話,也會立刻著迷在那人身上,被說是很容易三心二意的個性。
雖然不大會說出口,然而她是獻身精神的凝聚體。
比起自己的幸福,還會更加重視新娘幸福的,自我犧牲型妖精。
◆
哈貝特洛特之所以會將新娘視為『寶物』,是因為自己是永遠無法成為『大人』的妖精。
其實是想要讓自己當上新娘的,卻因為無法實現夢想之故,那麼至少就去守護著讓自己所
著迷的,美麗少女們的未來吧
這是被稱作補償心理,又或者是"有朝一日我也……沒事,如果我也能變成那樣的話就好
了─"的,閃爍的夢想。
#FGO #哈貝特洛特
要有對好與壞的容受力是需要修通的 在 心靈僻靜花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下期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線上)
#預計10月開課
每一個擁有靈魂的存有,都能夠和自己的天使及指導靈連結。在課堂中,我們除了看到自己內在自我架構的完善,了解自我在每一剎那的起心動念,和自己靈魂的腳步調頻,及開啓超感官來感應並接收宇宙間的訊息外,更能和一直在自己身邊的守護天使及指導靈相遇,過程中的靈羽浮光著實令人驚嘆。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自己才是那人生補夢網中最偉大的編織者,為困厄流離的人生,落下完美的註腳,而創造出精彩的風景。
如果你也在性靈探索的路上,亦或是暫時擱淺在心靈的暗礁或淺灘上,歡迎一同來體驗一個不同維度空間的課程,讓你不再需要借閱他人的人生,來給予方向及指引。你,就是自己最棒的引渡者。
✏️【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
常有人問我塔羅解牌的方向,說實在塔羅牌難就難在從多種不同層面切入會呈現不同面向的結論。雖說它有原本心理原型的意涵在,但隨著解讀人的經歷及特質,所解讀出的結果會有所不同。天使塔羅課設計的初衷,是讓大家能以連結天使的能量來做為解讀塔羅牌的基礎,為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尋找方向性指引,及在靈性意識擴展上有工具能幫助我們深入和自己對話。
天使塔羅課是一套完整的密集課程,從能量調頻、接收天使訊息到解讀塔羅牌義。和一般仿間塔羅課不同的是,塔羅牌義只占解讀中20%,主體是以接收天使訊息為主。我的方式是和九位第五次元脈輪的大天使們、指導靈及九位IET療癒天使團隊合作,依照祂們的指引及牌義解牌,並深入探究問題核心意義及所要帶給個案的相關訊息,這會較能夠深層地來探究潛意識或靈魂想要提醒些什麼。基於這樣的經驗,我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以此種方式為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獲得智慧、指引及心靈啓發。
課程超感官接收部分以不同風格塔羅為主,塔羅牌義則以偉特塔羅為主。
📌課程結束你會學習到:
• 如何和自己的能量氣場調頻
• 如何開啓超感官能力
• 如何接收天使訊息
• 如何得知身體病痛所傳達的訊息
• 西方神祕學元素及應用
• 色彩象徽符號及意義
• 數字代表意涵及象徵、靈性數字、古希伯來文數字
• 星座三態宮、四象宮及元素性質
• 78張塔羅牌牌義及相關神祕學及神話元素
• 牌陣解牌及應用
• 天使塔羅諮詢師結業證書
📌課程地點:
線上google meet
📌課程費用:
新台幣$30,000
--------------
#靈魂之旅
這期課程即將來到尾聲了,很開心與大家一同成長學習了三個月,還真有點捨不得。
我個人很喜歡這堂課,當初把新書的內容轉為課程,是因為部分內容深度較深,除了從靈魂角度去理解人生之外,還有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及理論。透過每天群組的文章及一週一次的課程講解,教學相長我自己也獲益不少。如果你對於了解自己的各種面向、潛意識的運作及在各種關係間的衝突有興趣,歡迎報名下期「靈魂之旅」,預計十月開課。
💜
在人的情感深處,其實藏有許許多多隱祕又生動的人性需求。
不論是兒時與父母的關係、長大後與同儕朋友或長官部屬的關係、婚戀關係及人際關係等,無一不再顯現給我們看心靈修復之路的成長有多重要。一個人從嬰兒時期對周遭環境(人事物)的感知,將形成對世界的現實感知,而足以影響著成年人的一生。雖然我們已無法回到過去改變當時的環境,但我們能探索自己的內在運作,理解自己在無意識層面都是如何在與人及世界互動,而造成所謂自己的命運,或是如何一再地遭遇相同挫折的。
我個人的體驗是在找尋方法解決前,得先理解造成問題的原因,這一步已是一個大關卡;若是能有對原因的理解,那麼接下來的實際作為及療癒就能透過自己付出的努力去改變。真正推動自己成長及覺察的,是願意面對的勇氣及嘗試。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時間:
星期日晚上7-8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
靈魂之旅課程心得:
學員1)
這趟靈魂之旅走到至今,靈魂真的很有趣,有很多的收穫與驚喜。每一次上課我都很期待,有時候在寫筆記時會遺露一些重點,所以希望老師之後的每堂課都能錄音,這樣每次回聽時就會更清楚。謝謝老師帶領我們穿越了靈魂之旅。
現代深度心理學穿透心靈的表層,進入了潛意識的範疇一樣。我們不是只是身在這個世代,而是可以運用潛意識的能力連結各個世代的自己,以汲取累生累世的智慧。這段話讓我想到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曾說:「夢境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
或許常看老師的文章,對於夢裡的情境發生往往反應現實當中靈魂被壓抑而無法呈現出來,最近有個友人同樣的夢境夢了5~6次,她以為是亂夢,後來女主告訴我時,我當下直覺告訴我事情沒那麼簡單要趕快處理。夢裡的男主角跟男主角的爸爸常去女主角的店裡跟店老闆聊天,女主角本身會塔羅占卜跟接收到造物主訊息,因此男主爸爸常來找女主詢問意見,有一天詢問到他的媳婦是怎樣的一個人,女主有跟男主爸爸說媳婦是孩子氣的人,這時男主的爸爸心裡有個底,他其實屬意女主成為媳婦人選,但沒說破,女主也看到男主跟太太的未來的結局不圓滿,但她也不能說。夢裡女主的車壞了無法外送,男主就說要開車送她去外送,在路途中,男主的太太打電話來,男主不接,女主覺得奇怪,男主就說我跟太太離婚了,接著男主跟女主說我喜歡妳很久了,於是擁抱了她,女主嚇到後醒來。我就跟女主說妳要跟男主的太太說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要跟太太道歉,也要跟男主說妳已經有對象讓他對妳徹底死心。後來在事情終於圓滿落幕,男主與太太願意重新面對彼此努力,讓這件事的結果瞬間翻轉。夢的根源源自於男主的爸爸的「起心動念」,當時女主跟我說她現實生活中沒有跟任何人說出男主爸爸跟女主所說的話,我就跟女主說:「沒有說出來,不代表靈魂不知道。」
由此可見,我們內心所想的每個人、事、物,都會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而讓事情會有所改變,顯化能力也是跟潛意識息息相關,現在的我會更謹慎於自己的想法與說出去的話,想法與話語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它就像一把利刃也像一對溫暖翅膀,完全取決於你當下的能量意識。
透過這場靈魂之旅,我成長很多,也感受到靈魂所要教導我們的功課,很多事情不能從單一面向去看,而是要從很多角度去覺察,過去的我無法真實地做自己,我拼命地壓抑自己的情緒與批判自己只是為了成為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兩年前的我已走到了極限,走到了生與死的邊緣,巨大的痛苦不斷朝我襲捲而來,我告訴自己不想再這樣過日子了,我決心要改變自己,透過自我對話讓我有機會面對過去的自己,這一切讓我很感謝過去的自己,我常在想每個選擇都是靈魂的選擇,透過這個選擇靈魂所要給我的功課是什麼,這些經歷讓我突破與成長,當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我的心境也與過去不一樣了,也會感受到對方會這麼做的原因,對於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我選擇寬恕放下,放下的一刻,我的靈魂是輕盈的,我才能更堅定地走向未來的我。
學員2)
首先非常感恩這次的課程能以線上的形式開課,讓遠在德國的我也能參與。課程中老師透過心理學理論和案例解析,探討靈魂之旅、心理防衛機制、原生家庭與親密關係等議題,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切入,發現自己那些隱而未現的靈魂傷痛。我總能在每週的文章中發現自己的新面相,原來那些我走不過去的坎,是來自於我的原生家庭及成長環境;原來那些我討厭的人事物,只是我的內在投射,是我最不想面對的自己。本次的課程是個能開啟「自我覺察」的大門,將焦點重聚到「我」身上,讓我們有機會窺探自己的潛意識,並正視自我療癒的責任。也很感謝老師在課程中提供了許多相應的自我療癒的方法,透過層層的解析,我才發現其實一直以來我並沒有好好的對待自己。本次的課程除了讓我更了解自己的需求與限制,也讓我有機會去同理、擁抱那個內在需要照顧的小孩。
學員3)
之前對自己前世今生有興趣,所以就找Blair老師看看自己的前世今生。Blair老師詳盡的解說,使我對自己前世今生的事情更有興趣。所以當Blair老師開前世今生有關的課程,我就立馬參加。老師曾經提過她的取態是由心理方面解說,那時候還沒上課不了解。等上課了才發現內容和玄學沒太大關係。是從心理方面去看待什麼是前世今生。我特別喜歡這種上課方式,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大家有問題可以問老師,其中有的問題我一時想不到都被同學補齊,轉眼間,課程快完了,我還真有點捨不得呢。
學員4)
課程內容基礎是關係探討包含了關係療癒,關係療癒的前提是建立在自我覺察之上!原生家庭的影響範圍之廣,大部份的問題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可以影響到所有跟人之間的關係,家庭教育基本影響到二十五歲以前的人生,至於影響到幾歲也取決於個人的覺察。我的起步比較慢,我是到35歲才有覺察到,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覺察到 ,這課程讓我的覺察更輕鬆也更快速。課程中,老師也分享了療癒原生家庭的方法,目前還沒有時間去嘗試,相信方法是有效的。非常開心有機會上到這課程,非常感謝老師的指導與分享。
要有對好與壞的容受力是需要修通的 在 心靈僻靜花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missthirty
#下期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線上)
#預計10月開課
每一個擁有靈魂的存有,都能夠和自己的天使及指導靈連結。在課堂中,我們除了看到自己內在自我架構的完善,了解自我在每一剎那的起心動念,和自己靈魂的腳步調頻,及開啓超感官來感應並接收宇宙間的訊息外,更能和一直在自己身邊的守護天使及指導靈相遇,過程中的靈羽浮光著實令人驚嘆。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自己才是那人生補夢網中最偉大的編織者,為困厄流離的人生,落下完美的註腳,而創造出精彩的風景。
如果你也在性靈探索的路上,亦或是暫時擱淺在心靈的暗礁或淺灘上,歡迎一同來體驗一個不同維度空間的課程,讓你不再需要借閱他人的人生,來給予方向及指引。你,就是自己最棒的引渡者。
✏️【天使塔羅諮詢師證書班】
常有人問我塔羅解牌的方向,說實在塔羅牌難就難在從多種不同層面切入會呈現不同面向的結論。雖說它有原本心理原型的意涵在,但隨著解讀人的經歷及特質,所解讀出的結果會有所不同。天使塔羅課設計的初衷,是讓大家能以連結天使的能量來做為解讀塔羅牌的基礎,為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尋找方向性指引,及在靈性意識擴展上有工具能幫助我們深入和自己對話。
天使塔羅課是一套完整的密集課程,從能量調頻、接收天使訊息到解讀塔羅牌義。和一般仿間塔羅課不同的是,塔羅牌義只占解讀中20%,主體是以接收天使訊息為主。我的方式是和九位第五次元脈輪的大天使們、指導靈及九位IET療癒天使團隊合作,依照祂們的指引及牌義解牌,並深入探究問題核心意義及所要帶給個案的相關訊息,這會較能夠深層地來探究潛意識或靈魂想要提醒些什麼。基於這樣的經驗,我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以此種方式為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獲得智慧、指引及心靈啓發。
課程超感官接收部分以不同風格塔羅為主,塔羅牌義則以偉特塔羅為主。
📌課程結束你會學習到:
• 如何和自己的能量氣場調頻
• 如何開啓超感官能力
• 如何接收天使訊息
• 如何得知身體病痛所傳達的訊息
• 西方神祕學元素及應用
• 色彩象徽符號及意義
• 數字代表意涵及象徵、靈性數字、古希伯來文數字
• 星座三態宮、四象宮及元素性質
• 78張塔羅牌牌義及相關神祕學及神話元素
• 牌陣解牌及應用
• 天使塔羅諮詢師結業證書
📌課程地點:
線上google meet
📌課程費用:
新台幣$30,000
--------------
#靈魂之旅
這期課程即將來到尾聲了,很開心與大家一同成長學習了三個月,還真有點捨不得。
我個人很喜歡這堂課,當初把新書的內容轉為課程,是因為部分內容深度較深,除了從靈魂角度去理解人生之外,還有很多心理學的知識及理論。透過每天群組的文章及一週一次的課程講解,教學相長我自己也獲益不少。如果你對於了解自己的各種面向、潛意識的運作及在各種關係間的衝突有興趣,歡迎報名下期「靈魂之旅」,預計十月開課。
💜
在人的情感深處,其實藏有許許多多隱祕又生動的人性需求。
不論是兒時與父母的關係、長大後與同儕朋友或長官部屬的關係、婚戀關係及人際關係等,無一不再顯現給我們看心靈修復之路的成長有多重要。一個人從嬰兒時期對周遭環境(人事物)的感知,將形成對世界的現實感知,而足以影響著成年人的一生。雖然我們已無法回到過去改變當時的環境,但我們能探索自己的內在運作,理解自己在無意識層面都是如何在與人及世界互動,而造成所謂自己的命運,或是如何一再地遭遇相同挫折的。
我個人的體驗是在找尋方法解決前,得先理解造成問題的原因,這一步已是一個大關卡;若是能有對原因的理解,那麼接下來的實際作為及療癒就能透過自己付出的努力去改變。真正推動自己成長及覺察的,是願意面對的勇氣及嘗試。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時間:
星期日晚上7-8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
靈魂之旅課程心得:
學員1)
這趟靈魂之旅走到至今,靈魂真的很有趣,有很多的收穫與驚喜。每一次上課我都很期待,有時候在寫筆記時會遺露一些重點,所以希望老師之後的每堂課都能錄音,這樣每次回聽時就會更清楚。謝謝老師帶領我們穿越了靈魂之旅。
現代深度心理學穿透心靈的表層,進入了潛意識的範疇一樣。我們不是只是身在這個世代,而是可以運用潛意識的能力連結各個世代的自己,以汲取累生累世的智慧。這段話讓我想到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曾說:「夢境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
或許常看老師的文章,對於夢裡的情境發生往往反應現實當中靈魂被壓抑而無法呈現出來,最近有個友人同樣的夢境夢了5~6次,她以為是亂夢,後來女主告訴我時,我當下直覺告訴我事情沒那麼簡單要趕快處理。夢裡的男主角跟男主角的爸爸常去女主角的店裡跟店老闆聊天,女主角本身會塔羅占卜跟接收到造物主訊息,因此男主爸爸常來找女主詢問意見,有一天詢問到他的媳婦是怎樣的一個人,女主有跟男主爸爸說媳婦是孩子氣的人,這時男主的爸爸心裡有個底,他其實屬意女主成為媳婦人選,但沒說破,女主也看到男主跟太太的未來的結局不圓滿,但她也不能說。夢裡女主的車壞了無法外送,男主就說要開車送她去外送,在路途中,男主的太太打電話來,男主不接,女主覺得奇怪,男主就說我跟太太離婚了,接著男主跟女主說我喜歡妳很久了,於是擁抱了她,女主嚇到後醒來。我就跟女主說妳要跟男主的太太說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要跟太太道歉,也要跟男主說妳已經有對象讓他對妳徹底死心。後來在事情終於圓滿落幕,男主與太太願意重新面對彼此努力,讓這件事的結果瞬間翻轉。夢的根源源自於男主的爸爸的「起心動念」,當時女主跟我說她現實生活中沒有跟任何人說出男主爸爸跟女主所說的話,我就跟女主說:「沒有說出來,不代表靈魂不知道。」
由此可見,我們內心所想的每個人、事、物,都會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而讓事情會有所改變,顯化能力也是跟潛意識息息相關,現在的我會更謹慎於自己的想法與說出去的話,想法與話語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它就像一把利刃也像一對溫暖翅膀,完全取決於你當下的能量意識。
透過這場靈魂之旅,我成長很多,也感受到靈魂所要教導我們的功課,很多事情不能從單一面向去看,而是要從很多角度去覺察,過去的我無法真實地做自己,我拼命地壓抑自己的情緒與批判自己只是為了成為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兩年前的我已走到了極限,走到了生與死的邊緣,巨大的痛苦不斷朝我襲捲而來,我告訴自己不想再這樣過日子了,我決心要改變自己,透過自我對話讓我有機會面對過去的自己,這一切讓我很感謝過去的自己,我常在想每個選擇都是靈魂的選擇,透過這個選擇靈魂所要給我的功課是什麼,這些經歷讓我突破與成長,當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我的心境也與過去不一樣了,也會感受到對方會這麼做的原因,對於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我選擇寬恕放下,放下的一刻,我的靈魂是輕盈的,我才能更堅定地走向未來的我。
學員2)
首先非常感恩這次的課程能以線上的形式開課,讓遠在德國的我也能參與。課程中老師透過心理學理論和案例解析,探討靈魂之旅、心理防衛機制、原生家庭與親密關係等議題,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切入,發現自己那些隱而未現的靈魂傷痛。我總能在每週的文章中發現自己的新面相,原來那些我走不過去的坎,是來自於我的原生家庭及成長環境;原來那些我討厭的人事物,只是我的內在投射,是我最不想面對的自己。本次的課程是個能開啟「自我覺察」的大門,將焦點重聚到「我」身上,讓我們有機會窺探自己的潛意識,並正視自我療癒的責任。也很感謝老師在課程中提供了許多相應的自我療癒的方法,透過層層的解析,我才發現其實一直以來我並沒有好好的對待自己。本次的課程除了讓我更了解自己的需求與限制,也讓我有機會去同理、擁抱那個內在需要照顧的小孩。
學員3)
之前對自己前世今生有興趣,所以就找Blair老師看看自己的前世今生。Blair老師詳盡的解說,使我對自己前世今生的事情更有興趣。所以當Blair老師開前世今生有關的課程,我就立馬參加。老師曾經提過她的取態是由心理方面解說,那時候還沒上課不了解。等上課了才發現內容和玄學沒太大關係。是從心理方面去看待什麼是前世今生。我特別喜歡這種上課方式,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大家有問題可以問老師,其中有的問題我一時想不到都被同學補齊,轉眼間,課程快完了,我還真有點捨不得呢。
學員4)
課程內容基礎是關係探討包含了關係療癒,關係療癒的前提是建立在自我覺察之上!原生家庭的影響範圍之廣,大部份的問題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可以影響到所有跟人之間的關係,家庭教育基本影響到二十五歲以前的人生,至於影響到幾歲也取決於個人的覺察。我的起步比較慢,我是到35歲才有覺察到,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覺察到 ,這課程讓我的覺察更輕鬆也更快速。課程中,老師也分享了療癒原生家庭的方法,目前還沒有時間去嘗試,相信方法是有效的。非常開心有機會上到這課程,非常感謝老師的指導與分享。
要有對好與壞的容受力是需要修通的 在 慈濟清水靜思堂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付出無所求,不要抱著【做功德,消災解難】的心態行善,功德是自己用功修行,認識自己,認知自己有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不斷修心養性,而且為人間付出;功德是自己做、自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