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大人不容易 #身體需要補藥
#那心理層面有準備好嗎?
.
還記得在國中升高中那陣子,曾喝過家人為我準備的「補藥」,說是可以調理身體,讓它能更順利度過青春期。現在想想,這或許是一種儀式,對喝下去補藥的我來說,它暗示著我即將來到另一個階段;同時,這樣的補藥也是另一種來自家人的支持,讓我在面對成年、長大路上,遭遇種種挑戰的時刻感覺比較不孤單。
.
不過,在一個人轉大人時,他/她的身體往往是比較被顧到的。但,心理層面呢?
.
特別是在青春期邁入成人期,那個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時刻,等著我們的雖然是許多的希望(大人常這樣說),但若仔細想想,希望的背後,會不會也是一種長大必須背負的責任,特別是在每個做決定的時候,裡頭藏著的那股「未知」與「恐懼」。
.
這種情況往往容易引發我們的焦慮感受。可惜的是,在孩子成長的學習過程中,對於焦慮情緒的認識往往不夠(其實,大人也是),就更別提知道如何有效面對焦慮了。當焦慮累積久了,又不願意(或不敢)向大人討論時,情況往往容易惡化。
.
不過,好消息是,心理學家已經發展出許多工具,可以用來幫助我們有效地應對焦慮情緒。這次想跟大家分享的好書《轉大人微焦慮求生指南》,就是其中一本「轉大人」好幫手。雖然書名看似寫給青春期的孩子,但對於在生活中常感緊張、焦慮、不安的大人,其實也適合翻翻本書,把過去還沒修完的「焦慮課」學分修完。
.
你可以看看這份清單,有沒有覺得其中幾項是在講自己?
.
□盡力避免任何「不確定」發生。
□習慣自己完成所有事情,不讓他人幫忙。
□不斷向他人確認事情的狀況沒有失控。
□花費過多時間規劃。
□用忙碌來逃避,避開需要做決定的狀況。
□無止盡的重複確認,希望讓自己安心。
.
這些現象的「背後」,其實都是焦慮——各種我們用來逃避焦慮,卻不知不覺讓焦慮更嚴重的惡性循環(專業術語稱為「#安全行為」)。面對這種逃避的狀況,書中分享了四種練習擁抱「不確定性」的作法:
.
(一)自我覺察: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
(二)踩剎車:在躁動不安時不要急著做反應、
(三)轉換觀點:學習用不同觀點來理解「不確定性」、
(四)活在當下:練習正念技巧。
.
都是在諮商、臨床實務裡,我們會與個案討論和練習使用的好工具。
.
本書案例涵蓋範圍很大,從社交煩惱(害羞)、胡思亂想、因緊張而無法專注唸書、離家焦慮、求職、面試與職場焦慮等皆有提及,是本非常易讀的準大人轉大人不焦慮陪伴指南,與大家分享~🙌
.
--
.
書名:《#轉大人微焦慮求生指南:年輕人的心靈陪伴之書,陪你挺過成長過程中的不安,學會如何不尷尬地長大》
作者:布麗迪.蓋勒格博士為英國資深心理學家;蘇.諾莉斯博士則為英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第三作者菲比.麥克艾文則是一位焦慮的過來人。
出版:時報出版(2021/7)
.
◼️翻翻紙本書:https://reurl.cc/0jNZvl
◼️點點電子書:https://reurl.cc/9r8R3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50的網紅人中沛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這種要大不大 要小不小的年紀 真是困擾呢ಠ_ಠ 大家有什麼樣的煩惱呢?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喔~ 想用聽的請訂閱👇👇👇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8gVR3 soundon👉https://reurl.cc/e89REK...
要大不大要小不小 在 Engene.tc 飾品配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月份新品
萬年不敗珍珠四件組
單顆珍珠就不用多介紹了
重頭戲在那對拉絲勾勾珍珠
要大不大要小不小最剛好
一體成形直接穿進耳洞不用在另外耳扣
非常方便
推坑組❤️❤️❤️❤️❤️
單一色:金
要大不大要小不小 在 Liz營養師飲食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活營養 系列》
最近無論是疫情的讓人擔心😕
重新適應生活步調(乖乖在家、必須出門上班、在家帶小孩等),
能放鬆的人僅有少數,多數帶有些焦躁與焦慮...
尤其對於部分甲狀腺疾病患者而言,更甚。
(本篇歡迎搭配 #營養師好朋友 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甲狀腺 位在脖子前側、喉結下面、氣管兩旁,
形狀像蝴蝶🦋長得左右對稱的樣子。
會分泌甲狀腺素(是一種荷爾蒙,碘則是它的原料),
跟身體所有~器官、組織的運作和新陳代謝都有關係。
所以我常常說,甲狀腺疾病就是個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病,
一般來說不太會致死,但是會影響全身與生活。
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有:
❗️甲狀腺亢進
❗️甲狀腺低下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癌
又以前兩者最常見。
👩🏻⚕️甲狀腺亢進患者須減少吃碘,
因為身體裡已經又太多的甲狀腺素,如果再給他太多原料,整體就會更多更亢進,
造成甲狀腺腫大,整體代謝過快心跳也快、體重減輕、落髮、體溫高怕熱、眼睛凸、手抖...等,
亢奮導致失眠,但心裡很累會焦慮緊張,易怒...。
這時可能就會想,所以甲狀腺低下的症狀都和亢進相反,
要補碘囉❓
❌
上述的常見疾病,是個統稱,其中又係分很多種病因,
碘攝取不足,確實會造成其中一種低下症,
但我國的鹽巴裡居多都有額外再添加碘,就是為了避免國人碘攝取不足,
所以現在真的因為這個原因的人,很少。
有一部分的人是自體免疫的問題 #橋本氏甲狀腺炎
自體免疫造成的甲狀腺低下,
若沒有吃藥治療,補充再多的碘也沒有太多幫助,
『異常的抗體不斷抵抗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
原料夠,但工廠被破壞了,也無法生產產品🚫
而若是有口服促甲狀腺藥物,同時又補充高碘飲食,
過量的碘人體無法妥善吸收,反而抑制甲狀腺素的生成,
一昧的補碘最後可能會走向更嚴重的甲狀腺低下問題。
(人體就是這麼神奇又任性😵)
所以其實都需要減少碘的攝取喔!!
它們不是互補立場。
💡每個人的病程和嚴重度不同,要限制到多嚴格需要因人而異考量,畢竟碘也是很重要的營養素之一。
除了飲食之外,好好休息、作息正常、懂得放鬆心情,
對於甲狀腺的保護效果也是極好的喔😊
圖文和文字解說看懂了嗎?
➡️追蹤我鼓勵我吧
➡️收聽 #podcast:營養師好朋友
——-
#thyroid #蝴蝶 #女性 #碘131 #低碘飲食 #stayhome #均衡飲食 #健康 #自煮生活 #代謝 #體重 #瘦 #weightcontrol #dietitian #nutrition #lizdailyfood #staycalmandeathard #營養師Liz #newpost
要大不大要小不小 在 人中沛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這種要大不大 要小不小的年紀
真是困擾呢ಠ_ಠ
大家有什麼樣的煩惱呢?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喔~
想用聽的請訂閱👇👇👇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8gVR3
soundon👉https://reurl.cc/e89R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