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故鄉—羅東,是台灣重要木材集散地。生活周遭,老是聞到製材場的木頭味。尤其傳統的手工棺材工廠,夏日午後 斧頭、鑿子隨地丟工人們睡在棺材板上,那滿地的木屑香味,一旁收音機則播放台語歌,這就是木頭給我童年的啟蒙。」—四分衛虎神
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 #製琴師與他的琴人
。題外話。
最近很常聽到「我小時候是聽四分衛的歌長大的」
#要不要來辦一場我是聽四分衛長大的同樂會
稍早《製琴師與他的琴人》台北映後座談第四場,由四分衛 Quarterback樂團吉他手虎神擔任主講。作為一位吉他琴人的虎神,在看完電影後覺得很特別的一點是,片中的琴人們大多數都已是白髮蒼蒼,卻還熱情不減地常常到這家吉他小店舖去走跳,和老闆聊聊最近的生活、信手拈來彈上一小段樂段,彼此間的情誼難能可貴。電影中製琴取材自紐約老木材,使即將被淘汰的木材原料能再次被賦予新生命的概念,讓虎神想到小時候在宜蘭家鄉,有許多鄰居也是做木工的,彷彿又聞到熟悉的濃濃木頭香。
虎神也分享最近剛好有一位在日本學製琴的學生想幫他量身訂做一把「虎神專屬手工吉他」,這段期間兩人亦頻繁討論了彼此對這把琴的想法,這位學徒也計畫未來學成後將回來台灣,繼續製琴的事業。會後有一位觀眾說他父親是虎神的粉絲,從小就常聽爸爸放四分衛樂團的音樂,今天特別把父親的電吉他帶來現場給虎神簽名留念,想要給父親一個驚喜!
#四分衛虎神 #製琴師與他的琴人 #細工慢活
(photo by Mondo Wang)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