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好好在家守護台灣🇹🇼 #讓我們一起來
某天我出門開會,
開車從南萬華、中萬華、到北萬華往台北車站,
原本就不熱鬧的萬華更加蕭條,
和平醫院旁完全沒人,
花園酒店的餐廳、麵包店全部停止營業,
再到西門町也是所有商家都拉下鐵門,
連鴨肉扁都不敵疫情暫停營業😭,
萬華就像世界末日的空城,
這景象讓我好是揪心,
眼淚不自覺地在眼眶裏打轉。
▪️就算夢想幻滅也要將最後一份食材做成便當,
送往需要的醫療單位,
才能安心拉下鐵門結束多年創業心血的小餐館。
▫️撐得住的商家擔心
原本經濟狀況就不好萬華鄉親因為失業沒飯吃,
做起了待用餐來照顧大家。
「我是萬華人」社團中
商家一句句暖心的
「有困難就來找我,吃頓飽才有免疫力」
讓我每次看到都覺得很溫暖。
▪️因為商家關閉失業的家
因為染疫分崩離析的家
讓原本在臺北市就是孤兒的萬華更加艱難了......
「萬華」這次傷得這麼重,
何時能再看到人潮已經是不敢妄想了!
我知道很多地方人流都已經慢慢增加,
我也知道你可能覺得
「我不過開車繞繞又不會怎樣」
「我不過清晨人少去運動又不會怎樣」
(但聽說清晨長輩不戴口罩運動的也還不少)
「我不過出去走走因為再不走走我快瘋了」
也還聽說躲到中南部生活的.......
如果你看到萬華現在的狀況,
我想你會願意守在家裡,
因為守著家就是守著你愛的地方,
這塊滋養你成長的土地!
我也清楚這樣的文章不會有人愛看,
但我真心希望若是我小小的呼籲
可以讓一個人因此取消了端午的活動,
都會讓我覺得這些文字是有意義的!
若是你想買食材,
歡迎你跟萬華的朋友買~
絕對不是因為萬華人需要幫忙的悲情訴求,
南萬華的果菜市場、環南市場
本就是供應北部食材最重要的集散地,
食材新鮮、品質優良、多樣化絕對沒話說,
歡迎大家多多支持!
👍萬華食材宅配買起來:https://ppt.cc/fLlnyx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流淚流汗燻龍眼乾 立秋之後,就進入龍眼盛產的旺季,台南的東山區,家家戶戶忙著燒柴烘龍眼乾,五天五夜不能熄火,還要忍受四十度高溫,淚流滿面灰頭土臉的傳統作法,已經愈來愈少,來看看消失中的煙燻古法。 ☞平凡蔥麵包的不平凡 台中有一位麵包店的老闆,曾經年少輕狂,直到媽媽拎著他,到家裡對面的麵包店當學徒...
「西門町麵包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花花的低醣世界sunny's LCHF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食記] 西門町「麵包廚房」小坐- 看板Foo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麵包廚房- Reviews 的評價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非凡大探索】手打料理賣相美- 西門町天然手作烘焙【1003-4 ... 的評價
- 關於西門町麵包店 在 [食記] 台北西門麵包廚房傳說中的芋頭蛋糕 的評價
西門町麵包店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年2月6日傍晚,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7號,超過70年歷史的明星咖啡館。(張哲生 攝)
1949年,一個18歲的建中畢業生與6個年紀比他大三輪的俄羅斯人,在臺北市武昌街開啟了「明星」的璀璨歲月。
故事要從更早說起。1917年俄國共產黨發動革命,一位出身貴族的俄國沙皇侍衛隊指揮官艾斯尼(Elsne),跟著軍隊奮戰不敵之後,一路輾轉流亡到上海;此時他的同鄉布爾林於上海霞飛路7號開設「明星咖啡館」,後來艾斯尼跟隨國民政府到了臺灣,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當時年僅18的簡錦錐先生,結為忘年之交,且跟幾個俄國同鄉,包括布爾林在內,於1949年在臺北武昌街一段7號合作經營「明星西點麵包廠」,並於麵包店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
「明星」名稱是從其俄文店名「Astoria」而來,「Astoria」是俄語「宇宙」之意,明星正是星海中最美麗的那顆星。
早期的明星咖啡館只靠著販賣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著明星麵包店的俄式麵包與西點,以異國風味吸引著臺北人。每天下午四點、五點,不少外國使館與達官貴人的黑頭車紛紛來到武昌街,等著在第一時間購買剛出爐的麵包回去,蔚為奇觀。加上來自俄國的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當年時常造訪明星品嘗家鄉味,她每回必嚐的是「俄羅斯軟糖」,這可是當年俄國皇室御用的點心。這些故事都讓明星咖啡館增添不少神秘的傳奇色彩。
明星咖啡館一開始吸引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達官、商人,絡繹不絕,畫家們像是郎靜山、陳景容、楊三郎、顏水龍也常到此聚會。到了1959年,詩人周夢蝶在咖啡館樓下騎樓擺起小小的書攤,引來一些愛好文藝者聚集。往後21年,這裡成了動人的臺北文學傳奇。
時光雖匆匆,但至今還是不少人記得騎樓下的消瘦黑衣詩人。書攤營收有限,詩人曾一度餓昏倒地,簡先生伸出善意援手供他熱食,傲骨詩人卻堅持自己買單。只能喝得起一杯咖啡,或許太苦,也或許為添增飽足感,周夢蝶於是加了8顆方糖,這杯咖啡最後是苦是甜,只有詩人肚裡分明。從此,開啟了明星咖啡館與作家的相知相惜。
許多人在騎樓下買書之後,到二樓的咖啡館喝杯咖啡、閱讀,有時也和周夢蝶一起聊聊。有冷氣的咖啡館環境比家裡好得多,初初嶄露角的年輕作家流連於此埋頭寫稿。像是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陳若曦、楚戈、方明、劉大任、王禎和、陳映真等人,一杯咖啡,可以坐上一日,篇篇動人的文學作品,在明星咖啡館誕生;《現代文學》、《創世紀》、《文學季刊》也曾在此編輯討論。
裝潢帶有古樸歐風風采的明星咖啡館,彷彿是近代臺灣的文學沙龍。白先勇說:「臺灣六十年代的現代詩、現代小說,羼著明星咖啡館的濃香,就那樣,一朵朵靜靜地萌芽、開花。」據說白先勇最愛二樓樓梯口靠近櫃臺的座位,面對一屋子眾生群像。不知道他的代表作—小說「臺北人」所描述的一個個鮮活臉譜,是否其中有乞靈於穿梭過明星咖啡的身影?還有作家將明星咖啡館當作第二個家,例如初為人父的黃春明,就曾在咖啡館的桌上為寶貝兒子換尿布。
80年代,臺灣經濟逐漸起飛,股票高漲至一萬二千點。全民炒股的熱鬧反而成了明星咖啡館熄燈的主因。簡錦錐回憶道,當時股票族佔據了所有的桌子,作家反而找不到位置坐。再加上自身體力日衰、女兒旅居外國後續無人接手,從1949到1989長達40年,明星咖啡這閃亮的臺北之光,暫時熄滅了。咖啡店關門了,但一樓的麵包廠依然在,二樓空間則租予「居仁堂素食館」。
麵包店的經理說,這15年間,不斷有客人跑來要喝咖啡,老顧客頻頻詢問不是說休息3年嗎?怎麼一晃15年過去了,依然不見咖啡館蹤影?直到2003年一場火災後,在舊日粉絲連署奔走下,咖啡館浴火重生,簡錦錐的女兒簡靜惠自美返臺,重新打造明星的光采。
老闆簡錦錐說,白俄羅斯人於1958年時曾經動念將明星賣掉、結束營業,或許因為位於城隍廟正對面,在中國習俗裡是正沖,一賣兩年沒有人敢買,方才持續營業。1989年明星咖啡謝幕,原以為這個號稱「臺灣近代文學永遠的地標」40年的傳奇篇章,就此逐漸淡出臺北人的記憶。
但也或許因位於廟前亦得神佑,大火一場只是虛驚,煙燻明星,反而帶來了再生的機會,也讓眾多文人想起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眾多桌椅有的送給客人,多數借放至埔里寶岩寺的倉庫裡,一放十多年。直到九二一埔里逢大難,該寺幸運安然無恙,倉庫裡的老家具們依然安好。或許,正是時候到了吧,加上火災挑起了機緣,明星咖啡館在眾人的期待下復活。
2004年5月,消失15年的明星咖啡館重現臺北了。
現在的明星,試圖重建當年的原貌,用的是老桌椅,開心迎進老客人、新客人。屋裡隨處拾起,都是一塊塊的歷史拼圖,拼湊起60年來的歲月。
依然羅曼蒂克,依然燈光溫柔,看著明星咖啡館,簡錦錐笑言,這裡是相親好地方,暫停的時光並沒有造成任何的距離。
然而,有些時代、有些世代已經走遠了。老客人回來點上一杯咖啡,追憶似水年華,也有祖父母帶著孫兒,來到他們年輕時駐足的地方,讓故事一代代延續下去,新的世代創造著新的時代。
而當年的少年家常客,有不少已是文壇或藝壇巨擘,他們也回來明星舉辦活動。如林懷民、陳若曦等人,在復業後的明星三樓不時煮咖啡論劍。文藝青年兩鬢已班白,但豪情不減當年,也讓文學氣息再度與咖啡香相遇。
或許,味道會有點不一樣,但重新點上燈的明星咖啡館,已成為一種新的力量,延續再延續⋯⋯
明星的歷史沿革:
1917
俄國發生「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身為皇室貴族顛沛流離哈爾濱,三年後輾轉到上海法租界。
1920
白俄人布爾林洛維赤(Petter Noveehor)於上海霞飛路(今淮海中路)開設「明星咖啡館」。
1949
白俄人喬治艾斯尼(George Elsner)隨國民政府來台,相識台北人簡錦錐,並於北市武昌街一段5號開設「明星西點麵包店」,當時為西門町唯一的西點麵包店,轟動一時,也深受前總統蔣經國夫婦喜愛。
1950
於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成為當時外國人首屈一指的西餐廳,尤其是俄國人蔣方良女士,更愛於此會見俄國人士,一解鄉愁,回味俄國料理。聆聽家薌音樂。
1952
韓戰停火,由於台海情勢未明,布爾林等人移民至澳洲等地以躲避共產黨威脅,明星股權首次重組。
1959
明星詩人周夢蝶先生,周夢蝶開始在明星一樓賣書,所賣書本包含詩集、哲學、經濟、散文、小說等,甚至還包含大陸禁書,吸引不少文學同好,逐成風氣。
1960
房地產權移轉,明星股權二次重組。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定期於明星咖啡館聚會。
1966
《文學季刊》創刊,尉天驄、陳映真、黃春明等人時常在明星三樓校稿討論內文,黃春明之子國珍甚至被稱做「明星之子」。《看海的日子》因而誕生 。
1980
周夢蝶先生因胃病開刀結束20年來在明星一樓的書攤生涯。並轉至2樓明星咖啡館繼續與文學愛好者聚會。
1989
明星2樓咖啡館暫時停業。
2003
明星二樓素食店發生大火,所幸沒有發生重大災情,經媒體批露後,許多老客人紛紛來電關心。
2004
重新開幕,2004年5月開始試賣,7月盞燈再現,邀請台北市長馬英九及文壇重量級作家,如周夢蝶、黃春明、龍應台、林懷民、隱地、羅門、蓉子、陳若曦、李瑞月、劉秀美、楚戈…等人出席開幕茶會,各家媒體相爭報導此一盛況,並確立了明星咖啡館為文藝沙龍的地位。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曾說:「沒有明星,即使後來有雲門舞集,也不會是現在的模樣。」
2009
明星60周年慶暨創辦人簡錦錐先生新書《武昌街一段七號》發表會。
西門町麵包店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星咖啡館
#原來俄羅斯軟糖是棉花糖
#不是文青咖啡館而是婆媽交誼廳
我在台北這個城市居住求學工作
超過50年,卻是第一次坐在武昌街,城中市場對面的二樓明星咖啡館,喝著加了白蘭地的紅茶,輕咬著像極了棉花糖的俄羅斯軟糖。
老實說,很多年前我採訪過一樓的西點麵包店,也訂過它鋪滿草莓晶凍的蛋糕,甚至當它重新開幕,登上二樓想喝個下午茶,然而一次次的相遇經驗都沒有特別開心,所以沒理由也沒機會再去。
不過我內心留著對明星咖啡館的一點憧憬,是來自已逝美食家韓良露告訴我的回憶,她說年輕時經常出入明星,與許多文化人聊天抬槓,一待就是一整天不走。
現在的明星咖啡館限時一個半小時,而它的歷史不必我贅述,谷哥一清二楚,而重要的還是感覺。
生意很好,環境很吵,服務變好(上次來在門口站很久沒人搭理),這不是文青咖啡館而是婆媽交誼廳,這樣反倒好,不符合我的期待卻接近我的氣質。
開心啊!坐到靠窗的卡式沙發,有大木窗和大圓柱,感覺更復古,大理石餐桌還框上木邊,坐椅算小,我和保師傅一人坐一邊很舒服,別人想蹭進來就擠了,令我好奇這是否也是俄羅斯人尺寸?
我點了明星紅茶,是紅茶加白蘭地,所以有酒氣,保師傅點俄羅斯果茶,是紅茶加黑醋栗果醬,所以有點濁,滋味很獨特,而且明星咖啡館使用的玻璃茶壺很漂亮,形狀很歐風,壺蓋藏機關,不必開蓋只要提起卡住,就能讓茶葉離水。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曾在西門町電影街,日新戲院對面採訪過一家法國小茶館,這家店的鎮店之寶是一支壺上有壺的大型俄羅斯茶壺,但在明星咖啡館反而沒有。
俄羅斯軟糖是有椰奶味,中夾核桃的棉花糖,而蔣經國總統夫人方良女士最愛的蘭姆核桃糕,其實不是蛋糕,因為麵粉用量很少,全是核桃,桂圓等料,我深信台灣坊間流行的桂圓糕是源於此,認真吃超好吃。
整家店的歷史感很重,照片,書籍,資料都令人佇足拍照,下次我想來喝加了酒的咖啡,會更搭俄羅斯甜點,如果還有肚子,想吃羅宋湯。
幾年前採訪了一位俄羅斯名廚,他告訴我羅宋湯沒有加番茄,用的是甜菜,不知道明星咖啡館的是番茄還是甜菜?
不管答案如何,明星咖啡館就是活歷史,值得尊敬亦值得親近。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fb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不重播
西門町麵包店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流淚流汗燻龍眼乾
立秋之後,就進入龍眼盛產的旺季,台南的東山區,家家戶戶忙著燒柴烘龍眼乾,五天五夜不能熄火,還要忍受四十度高溫,淚流滿面灰頭土臉的傳統作法,已經愈來愈少,來看看消失中的煙燻古法。
☞平凡蔥麵包的不平凡
台中有一位麵包店的老闆,曾經年少輕狂,直到媽媽拎著他,到家裡對面的麵包店當學徒,他才收起玩心個性,而他拜師學藝的師傅,烘焙界神等級的野上志寬,野上師傅告訴他,要先做人,才做麵包,他一直記在心裡磨練了十幾年。
☞手工鮮榨 金桔就是要配檸檬
高雄有一家歷史超過五十年的檸檬汁,傳承到第三代,還是用最傳統的不鏽鋼榨汁器,半個世紀以前阿公、阿嬤就是檸檬鮮榨,放進玻璃的大腳桶,接棒的第三代老闆還是堅持手工,檸檬全部從屏東產地購買。
☞日本料理老店新戰場
有一家從西門町起家的日本料理店,第二代搬到了板橋從頭開始,但是顧客總會比較老店新店的味道,還得常常跟客人解釋,為什麼會有分店,第三代的他,從小就決心逼自己快點練出廚藝,幫爸媽分擔責任。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rcE6pljCXo/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mkXaNT6dcPyHutNlawwpdgWGIQQ)
西門町麵包店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半夜熬湯清晨開賣 老店羊肉湯鮮嫩香甜 part1【台灣1001個故事】
台南人的早餐總是脫離不了鹹食,其中有一家,經營二十多年的老羊肉湯店,它以溫體涮羊肉湯出名,很多醫生或老師都是這裡的老顧客。
☞老台北味傳承半世紀 沙茶迷魂香 製作重細節 part2【台灣1001個故事】
台北有一家沙茶火鍋店,據說是沙茶火鍋的始祖,還帶動了西門町的火鍋一條街的興起,依照傳統方式製作的沙茶醬,口味十足香氣濃郁,有好多的大明星都是他們店的粉絲。
☞顛覆想像不用烤 冷凍麵包回溫直接吃 part3【台灣1001個故事】
一家麵包店賣的竟然是冷凍麵包,把麵包冷凍之後只需回溫,就能夠鬆軟又有香氣,連好多的外國顧客也都慕名而來。
☞真材實料零添加 家傳沙其馬大受歡迎 part4【台灣1001個故事】
一位原本開公司的女強人意外中風,決定不再為了賺錢犧牲健康,回家調養身體時想到父親做的沙其馬,只用雞蛋、麵粉跟麥芽糖做成的沙其馬,真材實料口感酥軟紮實。
☞替客家發聲的家常菜 老菜餔入菜 飄香老湖口 part5【台灣1001個故事】
新竹湖口老街,因為保存完整的舊時風貌,每到假日吸引好多遊客,到這裡來體驗復古情調,這裡也是客家人聚集的地區,不少的客家菜餐廳都非常有名的。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aaxPiWB7K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s3mzo_l0BQerNhRlm1lB89gizIw)
西門町麵包店 在 麵包廚房- Reviews 的推薦與評價
芋頭控絕對不容錯過,號稱台北最好吃芋頭蛋糕店,隱身在西門町商圈,萍子推薦麵包廚房Artisan Bakery ,在西門町開業20幾年老字號麵包蛋糕店,歐式氛圍空間,主打 ... ... <看更多>
西門町麵包店 在 [食記] 西門町「麵包廚房」小坐- 看板Foo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店名:麵包廚房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峨眉街66號
電話:(02)2311-9866
營業時段:中午12:00至下午9:00,週日週一公休
消費日期:2018年9月
https://writerou.pixnet.net/blog/post/348877096
﹝位於中醫醫院旁﹞
週末下午,至西門町國賓戲院重看1990年出品的王家衛經典名片《阿飛正傳》。
買了票,距開演尚有一個半小時,先在附近逛街。來到中醫醫院旁的「麵包廚房」,這兒
相較於「誠品」周遭,人潮較少,「麵包廚房」也顯得低調不顯眼,正好可以小坐。
「麵包廚房」店內多利用原木家具混搭裝潢,給人質樸溫馨的感覺。
﹝店內﹞
據了解,「麵包廚房」在西門町已有20年歷史,店家強調手工製作的純天然原味,堅持使
用最好的原料來製作每一樣產品。推開大門,空氣中可以聞到單純而可貴的麥香。
﹝檯燈﹞
「麵包廚房」當然以販售麵包和蛋糕為主,包括紅豆麵包、肉桂捲、栗子蛋糕、法芙娜巧
克力蛋糕、香橙蛋糕、焦糖蘋果蛋糕、戚風蛋糕、波士頓派、芋頭蛋糕、可麗露……等,
尤以芋頭蛋糕為經典招牌,但每一樣產品的價格都比一般稍貴。如今,店內擺設數張木桌
與小圓桌,也提供咖啡、茶、巧克力和義大利麵了。
﹝美式咖啡﹞
這天點了美式咖啡(105元)和法式經典小點可麗露(65元)。美式咖啡出乎預料之香醇
,大勝連鎖咖啡店;可麗露表層深褐色焦糖十分脆口,而蛋白與牛奶烘焙的內餡濕潤柔軟
又Q彈,讓人充滿幸福感。
﹝可麗露﹞
《阿飛正傳》依然好看,真正的藝術永遠不會褪流行。同樣的,「麵包廚房」的咖啡和可
麗露也令人一再回味。
--
https://blog.udn.com/ccpou/articl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43.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538221860.A.5CC.html
※ 編輯: oylq2000 (111.248.243.70), 09/29/2018 20:20: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