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童書團購中,姐姐們選書清單其中一本就是 #小不點卡卡伊養了一隻小鱷魚
這個小不點在法國可是紅了20年耶!可愛的卡卡伊雖然身體小小,但是卻有大大的勇氣。
在面對大人口中“萬惡的”鱷魚時,還是鼓起勇氣敞開心胸去理解和認識原本害怕、討厭的鱷魚。
在真正相處以後,才發現鱷魚並沒有這麼可怕~~~
小魚姐姐在錄這個故事的時候真的覺得很有即視感耶!
像有些大人小時候可能被小狗咬過,所以覺得小狗很可怕,也會叫他的小孩不要靠近小狗。
或是鈴噹姐姐最常在故事裡面和日常生活當中,幫他平反惡人形象的「鯊魚」也是😂
鈴噹姐姐:「大家都說鯊魚會吃人,不過其實真正被鯊魚吃掉的人很少很少~但是被人吃掉的鯊魚(魚翅)更多更多!」
不管是哪一種狀況,都是因著自己的生活經驗才有的反應,沒有所謂的對和錯。
不過如果願意花點時間好好的認識原本我們覺得害怕的人事物,有可能就會跟卡卡伊他們一樣發現「其實也沒有這麼可怕嘛!」
更多的時候,就算無法改變他人的刻板印象,依然可以從我們自身開始改變,有很多事情會越變越好喔!
🔺團購活動網址
https://bit.ly/3twi9ck
🔺日期:9/11(六)-9/17(五)
🔺滿千折100元折扣碼【funstory】,結帳時輸入現折使用
🔺消費滿1500元贈送《不家大戰盜垃圾船長》一本 (定價$280,數量有限 送完為止)
#最後是顧荷包注意事項👛
1️⃣要在「清單頁」點購物車圖示才享優惠,在書籍的介紹頁點「放入購物車」不算喔
2️⃣贈品不會顯示在購物明細內,會由出版社統計。團購期間內購買金額將自動累計,同一贈品限領一次。
也就是說,第一次買不夠再下第二筆也沒關係,出版社會合併計算送滿額禮給你
3️⃣贈品和主商品分開配送,主商品於3-5個工作天內到貨,贈品將於14個工作天內送達。
4️⃣本次團購不開放國外地址唷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狂人JoJ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Joyce的IG(just_be_joyce) :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_be_joyce/?hl=zh-tw FB: 邱怡澍Joyce914 誰說台語歌一定都是那個調調 改編完也蠻適合當偶像劇片尾的啦! 台語版一樣很好聽 之前參加過台語歌唱比賽 曾經有人說 ...
被討厭的勇氣版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心靈
■ 人際關係是永遠的課題
我們總以為不嚴重的人際問題能讓我們變得堅強,不,是我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堅強了,但有時還是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心灰意冷。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大抵都是如此,人際關係是考驗我們成熟和堅強程度的最佳試鍊。如果我們都能像孤島一樣獨自生存,就沒有必要變成熟,也不必煩惱如何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強。
但是,因為我們需要與他人一起生活,所以我們不得不學習變得更有智慧,否則會很痛苦。因此,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也說過:「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於人際關係。」
「源於自己的煩惱,比如內心的煩惱是不存在的,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煩惱,必然有他人的影子。」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
我在面對衝突時尤其脆弱,即使我不是當事者,只是旁觀者,也容易感到害怕。雖然經歷過許多事件後,我自認得到了足夠的訓練,但如果處在衝突的狀態中,我的心臟仍會砰砰直跳,並驚慌失措。看著這樣的自己,我明白:「啊,我還差得遠呢!」
大家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也會存在特別脆弱的部分,比如,無法忍受自尊心被他人傷害、因為不能忍受無禮的人而憤怒,導致衝突變大,或因為內向,所以站在群眾面前就會很痛苦等等。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個性而有各種各樣的苦衷。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習慣這些呢?
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變得完美。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們也會吵架,並因為人際關係而受傷,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會因此而煩惱。無論我們多麼成熟且堅強,遇到問題時仍會痛苦,所以我們只能盡力尋找避免痛苦的方式。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逐漸了解如何避開最糟的情況,也愈來愈知道該如何明智地應對。有些方法對於在人際關係中守護自己的心特別有幫助,現在我想談談其中幾個。
(1)不要浪費力氣證明自己是對的
認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驅使人行動和成長的原動力。孩子們為了得到父母或老師的認可不斷努力並逐漸成長,成人們則為了獲得能在社會中生存的能力而付出努力。在親近的朋友和夫妻之間,如果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認可,也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但也正是這種「認同需求」引起許多人際問題,使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很脆弱。
反向思考後會發現,我們只要能從「認同需求」中獲得自由,就能活得更開心。被他人眼光所綁架的人,會強迫自己把心思花在許多不必要的事物上,當我們的認同取決於他人時,我們就無法自己掌控,結果就是再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饋。
尤其韓國是特別喜歡批評的社會。看著最近的新聞報導,我有時會覺得,別說認可和支持了,只要不挨罵就萬幸了。隨著網路的發展,許多人在匿名的保護傘下說出許多可怕的話。另外,我們藉由手機聊天工具不斷與人接觸,所以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接受他人的評論。我們在學校學習國文、英文和數學,但卻沒有學到智慧溝通的方法。在職場,甚至家人之間也經常互相批評。愈是親近的人,說話愈尖酸,愈讓人感到痛苦。我們會覺得對方似乎完全不了解自己,因而傷心且委屈。這樣的情緒讓我們很容易崩潰,任何人都一樣。
但是,說話傷人的人,內心往往有著傷痛。無論他們多努力希望獲得認可,也不會有太大收穫。因此,守護自己的方法不是費盡心思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是將精力放在強調「那個人是錯的,我是對的」上,相反地,應該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傷心。這樣就能看到隱藏在這些情緒後的認同需求,並且能了解到「啊,我是因為想得到認可才這樣啊!」、「原來那個人不知道我的真心,所以我才會傷心。」這樣一來,我們反而會減少向外尋求認同,也能節省心力,因為我們已經了解自己了。
請記住,不要因為尋求他人認同而浪費力氣,甚至失去自己。如果是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問題,他人不認同也沒關係,乾脆讓自己挨罵也是一種方法。若我們可以相信自己,能夠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即使沒有他人的支持,也完全沒問題。就算他人不認同,你所做的事依然是正確的。別人詆毀、討厭自己,或者嫉妒自己,事後回過頭去看,往往會發現那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是為了討好別人,或者為了證明自己正確才會消耗過多的能量,因為這讓我們將生活的主控權放在他人手上,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我想大家應該都不希望因為執著於他人的認同,而讓自己的人生朝不願意的方向發展。
「你正確不是因為別人認同你,而是你實際做的事及其理由是健全的。」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2)覺察比較的情緒
不是別人折磨自己,而是自己折磨自己的情況之一就是自卑感。因為未達到他人決定的標準而感到自己不足,這就是自卑感。自卑感需要有比較對象才會產生。我也會不知不覺把自己與他人比較,並因此覺得自己不夠好。但是你知道,其實自卑感和優越感沒有分別嗎?在佛教心理學中,比較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統稱為「傲慢」。通常我們會認為感到優越是傲慢,但事實並非如此。優越感、自卑感,甚至認為自己和別人是同一等級的心態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比較」而產生的。
將其他個體與自己比較,並感到痛苦的生物只有人類。田裡的花也是照著自己的步調開花,不會和別的花比較。請想想看,看著梔子花盛開的杜鵑花,會因為自己不開花而傷心嗎?花朵們都是依據季節開花和凋謝,不會費盡心力模仿其他的花,也不會因為長得比別的花好而驕傲。在這方面,人類也許比花更脆弱。
但是,如何消除這種自然而然比較的心態呢?持續研究佛教冥想的美國第一代冥想領袖約瑟‧戈爾斯坦(Joseph Goldstein)是這麼說的:每當產生比較之心時,只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心。也就是說,當傲慢的心態出現時,沒有必要灰心喪氣,也不必責備自己或感到驚訝。只要對自己說:「啊!這個情緒又來了。」並接受它,同時了解這只是暫時而非固定不變的心態,如此一來,這種情緒就會自然消失。
我之所以認同將比較的心稱為傲慢的心,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源於「我們自認為了解那些我們其實不了解的東西」。只看到他人的某一面,便與自己進行比較,其實這也是誤以為了解他人的傲慢態度。複雜的人類,能讓我們像用尺衡量東西一樣簡單地分析並比較嗎?
然而,這樣的錯誤卻以各種面貌蔓延。父母以生下孩子為由,介入子女的生活,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為止,並認為自己知道什麼對子女最好。不只如此,好朋友、戀人或夫妻之間也會輕易定義對方「是某種人」,並以此作為指責的工具,甚至彼此詆毀。
但是,我們究竟為何能輕易說出「了解」誰呢?我們連自己也不了解,卻認為自己很了解別人,這實在太荒謬了。
「因此要反覆告訴自己:『我不了解任何人。』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間都應該要互相提醒。我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並不了解對方(……)因為不了解,所以需要對方說明,並像初次見面一樣傾聽對方。如果不打破『了解』的信念,並反覆提醒自己不了解對方,就無法逃出這個地獄。」
─李允珠,《忍耐自己的時間》(나를 견디는 시간)
正如李允珠作家所說的,我們所了解的只有我們並不了解任何人(家人、朋友、戀人)。
(3)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
因為自以為了解他人而產生的常見錯誤,就是輕易侵犯他人的領域。所以人際關係中,需記住的第三點就是「區分他人與我的界線」,我們必須記住對方是對方,我是我。
無法區分他人和我的界線會引起兩大問題。一是依賴,因為無法確信自己做的選擇是否正確,所以總是依賴父母或朋友的意見。為了安心,總是希望別人陪在身邊,如果不能如願以償,就會把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這相當於把自己生活的自主權讓給了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另一個問題是干涉。就像父母希望操控子女的人生一樣,介入他人的人生。這是家人之間經常發生的情況,也很常發生在朋友、同事或戀人之間。因為愈親近愈容易越界,也愈容易讓人相信自己能改變對方。
干涉並不只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對方身上,也包含為了幫助家人、朋友或同事,過度消耗自己的心神。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因為覺得失業的兒子很可憐,所以繼續提供經濟援助,母親很容易覺得這是「為了兒子好」,但其實也有可能只是為了不讓自己覺得不舒服,所以持續提供兒子經濟支援。母親的支援會不會反而使兒子失去立足的機會?會不會因為這樣,兒子反而無法下定決心獨立呢?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
很多人總是以「因為愛你」為由幫助他人,卻拖延了那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自立」。那真的是愛嗎?
因此,我們有必要區分「為了他人」介入某件事,是真的為了那個人,還是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我們應明確區分他人和自己的界限。尤其是因為東方集體主義文化的特性,讓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不區分界線的家庭環境中,這也讓我們在這方面經常感到疑惑。每個人的界線都截然不同,所以更容易無意中犯錯,並產生衝突。我們應該如何分清楚界線,並互不侵犯呢?
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的阿德勒,也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因此,阿德勒強調「課題分離」。就是要將他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的分離。他告訴我們明確且簡單的區分標準。那就是,思考誰最終會面對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
面對成績或前途問題後果的是子女本人,如果失業的兒子不求職,其結果應由本人負責,因為沒有任何人能代替另一個人生活,所以能負責選擇結果的人只有當事者一個人。我負責我的生活,你負責你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的課題推給別人,也不要把別人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再親近的人對自己指手畫腳,也不能被對方動搖。我們人生的決定權在自己身上。
到目前為止介紹的三種方法都不是容易實踐的方法。但如果對這三點掉以輕心,不僅心靈會受到威脅,甚至會失去自己生命方向的鑰匙。在人際關係中堅定守護自己的心,就像是自己堅強地主導自己的生活一樣。如何?這三點是不是值得一試呢?以下提供在實踐過程中能給予勇氣的短祈禱文來幫助大家。
「我做我的工作,你做你的工作。
我不是為了符合你的期待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也不是為了我才存在於這個世界。
你就是你,我是我。
如果我們的心偶然相合,那是美好的事,
若不是如此,那不是沒辦法的事嗎?」
─弗雷德里克.皮爾斯(Friedrich Salomon Perls)
.
《#我的心也需要呵護》
快樂會消逝,情緒也會過去,你需要的是奪回心靈方向盤,照顧脆弱的心
내 마음을 돌보는 시간: 연약한 마음을 단단하게 지켜내는 셀프 심리학
.
作者:金慧伶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5)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人我關係中,要能守護自己的心,對我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交友簡單,減少不必要的互動。這包括社群網站上面的朋友,還有我們選擇關注的對象。
還有多花時間在自己身上,這要刻意排時間給自己,而不是有了空閒時間再說。照顧自己的心靈是責無旁貸,可是多少人不願意對自己好好負責。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可愛的書,持守內心,減少無謂地向外追逐!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被討厭的勇氣版次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書名/ #人生雖苦但還是值得活下去
作者/ #岸見一朗
出版/ 感謝 #皇冠出版 #平安文化
今日介紹8月新書,是《被討厭的勇氣》作家的全新力作,近期收到的邀約裡我最期待此書了。讀完令我心情平靜,對生老病死與未知的未來不再那麼恐懼,書中也多次提到阿德勒心理學,此學派的思想果真能好好運用在生活之中呢!
此書分為八章,探討在人生中如何面對必將歷經的生、老、病、死、與人際關係,以及人生為何總是那麼苦?又該如何積極面對當下?作者也不時加入自己的人生經歷,配合許多阿德勒心理學的金句,細細解說,來改善你心底最深層的恐懼。
摘錄我的劃線段落(「」內為摘要):
📌關於〔人生很苦〕:「生病成為一個契機,讓人開始覺得過去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其實一文不值,那是因為『破壞性的大浪』也就是死亡逐漸逼近,人終於知道人生是有限的。」
→我也是如此,在大病一場之後,人生真正的價值與該做的事才慢慢浮上檯面。如同作者所說的「挫折反而比成功更能學到東西。」
📌關於〔生病〕:「家人生病的時候會放大家人之間的關係。」
→不只有正面的幫助,也可能摩擦增加而造成不愉快。
「不要把未來跟希望連結在一起,與其說不要,應該是說未來無法和希望連結,因為未來並不存在。」
→隨著年紀增長,愈來愈能體會「未來並不會來」這件事,只有「當下」才是永恆不變,我們永遠活在「當下」,有什麼想做的就要當下去做。
📌關於〔老〕:「只要活在『當下』、『此時此地』就不會老也不會死。衰老和死亡,沒有所謂的好或壞。」
「人不是因為衰老才無法增長智慧,而是因為怠於學習才會衰老。」
→將近30的我也開始對於年齡感到恐慌,路上背著書包的女學生們是那麼青春洋溢,而我只能駝著身子帶著黑眼圈上班去,仿佛是為襯托她們而活著…。唉,我想多了,是吧?
📌關於〔沒有意義的實用性〕:「即使不是因為生病,也有可能為了照顧孩子或雙親而無法在外工作。這種時候,人也不會因為無法工作而失去自己的價值。」
→有不可逆的因素而無法工作時,真的很讓人懷疑自己在這世界的實用性啊!或許也需要厚臉皮一點,讓自己好好休息,總會進入到新階段的。
📌關於〔忘了死亡也無所謂〕:「活著本身就有價值,活著就是對家人的貢獻,這一點從平常就要傳達給父母知道才對。」
此書心理學的觀點不會太難懂,能讓自己在這充滿競爭的世界裡找到一方平靜之地;讓對萬事萬物皆充滿刻板印象的現代人,有轉換思考的機會。像是給人心理諮商般,那些你所煩惱的事或許是多慮了,一同與作者來場心靈對話吧!
畢竟,「人生雖苦,但還是值得活下去!」
說不定,盛開的花叢就在下個轉角等著你。
-
-
-
-
#心理學#阿德勒#阿德勒心理學#日本文學#好書#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 #閱讀日常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書蟲#書單#心靈勵志#勵志#勵志書籍
被討厭的勇氣版次 在 狂人JoJ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oyce的IG(just_be_joyce) :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_be_joyce/?hl=zh-tw
FB: 邱怡澍Joyce914
誰說台語歌一定都是那個調調 改編完也蠻適合當偶像劇片尾的啦!
台語版一樣很好聽
之前參加過台語歌唱比賽
曾經有人說 你長得比較適合去唱國語歌 :D
不知道唱台語歌或是唱國語歌的人都該長怎樣
台語歌或許總是給人老一輩的人在聽的感覺
但是改編之後我覺得其實音樂才不被語言所限制
改成台語一樣很有感覺~
-
這次從混音 錄製 拍攝 剪輯 全部一手包辦 (是說哪次不是:D 一直以來都是)
新手從教學影片上一點一滴的學習也算是蠻有成就感的
要完成cover其實也沒那麼困難 如果不要那麼完美症候群其實一天就可以完成
但我就是聽了又聽 總是不滿意
所以前前後後錄了好幾次
總共錄出快要100個cut 並交叉剪輯這首歌才完成的
或許沒有非常完美 但已經很有成就感了
btw我覺得這首歌好適合"你的婚禮"這部電影的情節
反正要怎樣討厭一首歌 翻唱就可以啦
因為你會聽它千百次 :D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如果你要討厭一首歌
除了把它設成鬧鐘 你還可以cover它!
因為真的聽到爛掉了 一開始很喜歡 但現在有點恐怖 :D
2.網路是會迷惑人心的
你在youtube上聽到那些好聽的cover
可能都是一句一句錄好多次錄出來
或是百萬調音師
由於我只是菜鳥 所以我根本沒調甚麼東西(我不會啊QQ)
-
最後徵求有興趣之後一起cover一起玩音樂的人
我真的沒很懂 但就是喜歡選一些喜歡的歌來唱
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合作 :D
-
封面照感謝@凱納視覺攝影
-
改編歌詞
分手後第幾個冬天
今天是好天氣
有時會想起你
看到你給我的批信
我一直沒勇氣
接受你的離開
所有人攏替你歡喜
我怨嘆命運創治
原來你的心早到不跟我佇同位
感謝你乎我勇氣
來見證你的愛情
我後悔為啥當時 沒堅持
我抱著祝福未來的心情
看到他用心的布置
我知影這是你夢想的情景
我卻不佇你身邊
我看著你的相片
想起著咱的愛情
我猶原不願相信 失去你
足久不見你對我很客氣
講一句我也祝福你
原諒我勇氣不夠先離開
我沒講的話是
猶愛你
不知不覺鐘聲響起
你守候在原地
等待著他靠近
溫柔的他單膝跪地
鑽戒緩緩戴進
你的無名指裡
當所有人都替你開心
我卻才傻傻清醒
原來我們之間已沒有任何關係
感謝你特別邀請
來見證你的愛情
我時刻提醒自己 別逃避
今天你妝扮得格外美麗
這美也曾擁在懷裡
可惜這是你和他的婚禮
而我只是嘉賓
我放下所有回憶
來成全你的愛情
卻始終不願相信 這是命
說好的永遠變成了曾經
我試著衷心祝福你
請原諒我不體面沒出息
選擇失陪一下 先離席
又不是偶像劇
怎麼我演得那麼入戲
這不堪入目的劇情
感謝你乎我勇氣
來見證你的愛情
我後悔為啥當時 沒堅持
我抱著祝福未來的心情
看到他用心的布置
我知影這是你夢想的情景
我卻不佇你身邊
我流盡所有回憶
來慶祝你的婚禮
卻始終沒有勇氣 祝福你
謝謝你送給我最後清醒
把自己還給我自己
至少我還能夠成為那個
見證你們愛情的
嘉賓
#嘉賓 #改編翻唱 #台語版 #女版 #你的婚禮 #不遺憾 #張遠 #路飛文 #cover # 蔡恩雨 #Priscilla Abby
被討厭的勇氣版次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桐人現實世界的妹妹,其實真實身份為表妹,15歲,2009年4月19日出生,被和人暱稱「小直(すぐ)」,外表看起來運動神經發達,但在現實世界或遊戲世界都不懂游泳和在水上或水中進行的活動。擅長劍道,從小毫不間斷地揮舞了8年竹刀的努力女孩。是在國中時擠進全國前8名,僅僅高一就獲選參加全國大賽的好手。
小時候和和人是感情很好的兄妹,因為和人的緣故開始學習劍道。在和人想放棄劍道而被祖父責罵時,哭喊著自己會連哥哥的份一起努力而持續劍道至今。但在和人放棄劍道而迷上電腦後,兄妹間漸漸不太講話。
和人被關進SAO的世界後,開始對兩人之間的冷漠關係感到後悔。聽到和人正在SAO最前線奮戰的消息而燃起希望,盡心盡力的照顧和人的身體。為了更了解和人,開始踏入自己討厭的網路遊戲世界。 SAO事件發生後,得知和人不是自己的親哥哥而是「表哥」,在懂事前因姨父、姨母車禍死亡而被自己家收為養子。
在ALO中的角色為風精靈「莉法」,是族內排名前五名的實力玩家。
在妖精之舞篇中,遭火精靈集團獵殺時被「桐人」搭救,在雙方都沒有發現對方真正身分的情況下,莉法教導還是ALO新手的桐人基礎知識與自力飛行的訣竅,並自告奮勇擔任桐人前往世界樹的導遊。遊戲內不斷被一起冒險的桐人吸引,在現實世界也有如潰堤般發覺自己對和人的心意。了解到和人和亞絲娜的羈絆與「桐人」就是「和人」後,非常消沉與自責。受到同班同學長田鼓勵後才鼓起勇氣重新面對和人,和桐人再次挑戰世界樹。
在幽靈子彈篇中,與夥伴們在ALO內觀看GGO「第3屆BoB大賽」實況轉播時,得知死槍是前SAO「微笑棺木」公會的生還者。
在斷鋼神劍篇中,跟隨著桐人、亞絲娜、克萊因、西莉卡、莉茲貝特、詩乃等人攻略聖劍任務。
在PSP/Vita遊戲原創劇情裡,使用NERvGear並使用ALO的帳號登入SAO,然後與桐人和亞絲娜相遇。
在劇場版《序列爭戰》中,熱衷於Augma的AR遊戲《OS》和相關活動,還以OS的優惠使用健身房的服務。之後,因參加學校劍道部的合宿活動而無法參與OS的活動。其後桐人為了奪回亞絲娜等人的記憶而拼命地提升OS排名,決定把自己練習劍術時的影片供給桐人參考。
在Alicization 篇中,跟隨著亞絲娜等人一起尋找失踪的和人。
在Alicization Underworld 大戰篇中,自結衣口中得知Underworld中人界與暗之國的大型戰爭並在結衣的指示下與詩音一起前往RATH六本木分部跟菊岡取得聯絡,其後透過菊岡給予的超級帳號03「地母神提拉利亞(地母神テラリア)」登入Underworld以參與大戰,實力被半獸人族譽為足以殺死暗之國皇帝。
#SAO #刀劍神域 #莉法
被討厭的勇氣版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