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企劃 丨醫療與科技巨頭聯手 共商智慧轉型
繼今年5月「醫療器材管理法」正式實施後,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同步成立「智慧醫療器材專案辦公室」,並在8月26日舉辦本年度第一場「台灣智慧醫材領袖高峰會」。
新冠疫情持續已超過兩年,在與疫情共生的時代下,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的需求激增,於此同時,台灣醫療與資訊科技產業要怎麼強強聯手,助攻全台智慧醫療轉型智慧?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廣告)
#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藥署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遠距醫療 #疫情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慧醫療影音第一集《亞洲人的醫療,讓台灣用科學與民主來寫》 在 未來城市FutureCity 首映,不到三週就突破 53.4 萬人次觀看, 由此可見台灣民眾的關注程度, 不僅如此,它可能還是攸關讓台灣產業整體升級的好生意? 幾經多日,讓大家敲碗許久的第二集即將上線, 我們邀請政府與科技界的關鍵人物...
「衛福部 智慧醫療」的推薦目錄:
- 關於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iTho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衛生福利部- #衛福編編分享時間 #智慧醫療時代來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2022 智慧醫療與數位醫院發展線上論壇】7/27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2022 智慧醫療與數位醫院發展線上論壇】7/20 ... - YouTube 的評價
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施振榮呼籲 推動台醫療朝產業化、國際化發展
2021-09-27 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即時報導
宏碁集團(2353)創辦人施振榮27日出面呼籲,台灣醫療服務應走出台灣巿場,積極推動醫療產業化及國際化,跨領域在台灣ICT產業基礎上發展智慧醫療,未來醫界人才不僅不會供需失衡,還可創造更大價值。
對於台灣醫師人力供需議題,施振榮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指出,面對未來智慧醫療產業的大趨勢,台灣醫療應積極推動朝向「產業化」及「國際化」兩大方向發展,台灣培育的醫師人才就不致供過於求。
施振榮表示,智慧醫療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全世界都朝此方向積極推動,台灣的醫療服務也要結合科技及台灣的ICT產業基礎,朝此方向發展,這些都需要更多醫界人才跨領域投入,才能加速智慧醫療產業的發展。
此外,國際巿場比台灣大百倍以上,台灣的醫療服務如果不只服務國內巿場,積極面向國際巿場,未來不僅需要更多優秀的醫界人才,還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施振榮表示,退休後在2008年與國際醫藥大廠諾華合辦的「醫療機構CEO論壇」中,醫界反應健保制度限制了台灣醫界的發展。為解決血汗醫護的問題,當時就建議台灣醫療服務應該要開拓國際巿場,同時增加國內高所得者的健保自費項目,因為健保制度只是基礎,讓台灣累積能量,如果朝國際化發展,台灣還有很大的空間。
他指出,例如彰化基督教醫院帶領醫院朝西進及南向發展,就有很好的成效。尤其透過國際化,台灣還可以把服務國外巿場取得的資源,用來培育更多人才,並提升國內的醫療服務水平,造福國人。相較之下,如果服務對象只限於國內巿場,發展就會相對受限。
施振榮表示,台灣有發展醫療產業的優勢,包括醫護人才水準高、全民健保制度領先國際、有生醫及電子的優秀人才等等,台灣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戰略布局,政府政策也要扮演引導的角色,諸如衛福部在思維上應以管制與產業發展並重、爭取TFDA時效、遠距醫療法規、健保給付TFDA核准的智慧醫材、國健署採用TFDA核准的智慧醫材來提升國民健康等。
他並建議,台灣也要長期經營及形塑TFDA在國際上的品牌形象,在國際巿場上受到認同,如此才能掌握智慧醫療的新機會,並對全人類做出更多貢獻。
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iTho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edTech月報第4期重點:
★行政院BTC瞄準4方向,呼籲衛福部提出新世代醫院智慧化方案,加速各級醫院IT系統升級
★杜奕瑾揭臺灣4大醫療聯合學習進展,高市府發起高雄醫療特色FL專案
★人力不足如何拼醫療AI?國泰醫院採新創結盟策略
★臺中榮總智慧醫療下一步:發展醫療AI聯盟產業
★蘋果重磅宣布健康資料分享功能正式上線,疫苗接種憑證還能證件化存在錢包
#看更多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6867
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智慧醫療影音第一集《亞洲人的醫療,讓台灣用科學與民主來寫》
在 未來城市FutureCity 首映,不到三週就突破 53.4 萬人次觀看,
由此可見台灣民眾的關注程度,
不僅如此,它可能還是攸關讓台灣產業整體升級的好生意?
幾經多日,讓大家敲碗許久的第二集即將上線,
我們邀請政府與科技界的關鍵人物,
一同論述現階段智慧醫療的阻礙跟挑戰。
客座總編輯吳明賢邀請 衛生福利部 健保署 署長李伯璋 與 雲象科技aetherAI 執行長 葉肇元 (Joe Yeh),一同切入分析。
李伯璋擔任健保署署長已4年7個月,剛來時,人家跟他說:「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甚至還有人說,健保資料庫相當於垃圾。
但後來他體認需珍惜前輩規劃的健保制度,沒進健保署,很難瞭解它是個力量非常強大的機構。此刻的智慧醫療遇到個資保護的問題,身為主管機關,健保署如何解決?
此外台灣ICT產業執世界的牛耳,當跟投資人講智慧醫療大夢時,他們會說台灣醫療是世界第一,但講到軟體業就會皺眉頭,也因為這樣,資金無法到位,很難形成正向循環。
健保總額至今已突破7000億的台灣,未來醫界想做相關研究,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做了哪些事? 能夠做嗎? 該怎麼做? 強強聯手的跨領域合作中遇到什麼挑戰?
【 Ep2. 法規過時?台灣智慧醫療的 挑戰、困難】
◆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aka 台大醫院院長 #吳明賢
◆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 #李伯璋
◆ 雲象科技執行長 #葉肇元
◆ 未來城市總監 #陳芳毓
00:00 來賓介紹
01:45 智慧醫療數據如何取得?
03:17 分級醫療促進資料上傳
04:22 健保覆蓋率高有助防疫
05:19 有醫療和科技,就能解決問題?
05:52 軟體產業弱 缺中高階人才
07:38 智慧醫療的挑戰與機會?
08:51 找出利基 唯一更勝第一
09:53 疫情中,健保數據新應用?
11:01 健保數據須走向商業應用
13:46 健保與醫院數據 雙管齊下
16:25 健保數據如何協助新創?
16:45 資安要求高 不能遠距用資料
18:05 業界也能用數據發表論文
18:22 健保數據只能用來做研究?
18:35 法律不止防弊 更要興利
19:57 以重懲嚇阻資料濫用
21:12 法令鬆綁 資料為業界所用
22:40 去識別、去連結 保護隱私
25:19 外國產品已進口 台灣優勢流失中
28:09 健保年花7000億 如何創新?
31:31 軟體無獨立管理辦法
32:56 低風險醫材 可放寬審查
33:47 法規過時 明朝劍斬清朝官
34:34 主管機關醫師少 認知落差大
#智慧醫療
#我們的未來醫生
#未來城市 #智慧城市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P2kc5RHI9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tjZDrd2TyJBCmLvc9WfQl_Dbe1A)
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是否能改善護理執業環境,並維護病人安全?
🔸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醫療照護的需求已經不只在醫院,長照相關的連續性照護在社區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然而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報告書,卻多著重在電子病歷,完全沒有提及智慧醫療在社區及長照方面的規劃。
💥如果病歷只掌控在醫院手上,社區的醫事人員看不到個案的狀況,又要如何做好慢性病照護?
📌📌根據201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衛福部總共開發了31個跟病歷、藥歷、健康等資訊相關的APP,總共花費約1500萬元,然而累積下載總數卻僅有約42萬,其中花了近500萬元開發的「雲端都治手機APP」,#更是只有321個累積下載數,成本效益相當低!且在這31個APP中,跟慢性病個案相關的也僅有一個「健康妙管家」,真的難以看到衛福部對慢性病照護的重視。
先前我才凍結健保署本年度的「健康智慧行動躍升計畫」預算,期待健保署與國建署可以針對社區民眾的健康管理,合作研議能整合慢性病管理功能的軟體開發套件,讓願意被慢性病管理的個案,#都可以把自己的看診資料分享到社區的個管師,否則政府挹注再多資源,沒有被民眾使用都是浪費。
📌📌此外,衛福部的智慧醫療政策報告書也提及,期待可以透過醫療評鑑來減少文書作業,但這很諷刺,#因為現行護理人員最大的文書作業來源就是要應付評鑑!為了追求好看的數字,不少醫院會在評鑑期間限制門診人數、減少收治住院病人和急診待床,結果造成大型醫學中心在評鑑前後門診爆滿,列入評鑑的目的與預期效益為何?衛福部應再審慎評估!
🎯建議
✔請衛福部追蹤健保署與國健署在慢性病管理功能的整合進程。
✔請衛福部各單位研擬智慧醫療相關的資料庫或APP整合或統一下載說明的入口網站。
🔸專科護理師的人力困境🔸
9月1日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規範後,限縮工時所產生的醫療人力及醫療業務缺口,勢必會由專科護理師或其他人力來補足,然而專科護理師在支援急慢性病房、開刀房、加護病房與急診各區等醫療業務時,#卻沒有被分配到相關項目的健保照護點數!衛福部應該依據專業能力與執行醫療業務的不同而有合理的薪資調整。
🎯建議
✔請勞動部協同衛福部、醫策會評估專師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的可行性。
✔請衛福部研議健保點數是否能部分回饋專師。
✔請勞動部輔導專師成立產業工會。
🔸護理人員的on call執業環境🔸
有些病房有所謂的「待命班」,也就是俗稱的「on call」,那些待命班的護理人員雖然沒有在上班,卻還是處於一種隨時待命的狀態,只要病人的數量增加至一定數量,#就得馬上趕到單位上班。
此外,待命班因無法提供勞務事實,#亦無法獲得實際出勤的薪資,這部分on call的工時又要怎麼計算?政府是否能夠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大數據及智慧設備等新科技,來改善護理的執業環境,並維護病人的安全?
🎯建議
✔請勞動部研議如何應用雲端運算、物聯網、大數據及智慧設備等新科技,去監督各高壓職場是否有落實勞檢及職場衛生安全,以提升勞工安全。
#質詢
#智慧醫療
#慢性病照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jbXdkKCIXY/hqdefault.jpg)
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2022 智慧醫療與數位醫院發展線上論壇】7/27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數位醫院#醫院無紙化#電子病歷上雲疫情對各國帶來嚴苛考驗,對 醫療 體系也帶來許多影響, 衛福部 提出的《 醫療 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 ... ... <看更多>
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2022 智慧醫療與數位醫院發展線上論壇】7/20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疫情對各國帶來嚴苛考驗,對 醫療 體系也帶來許多影響, 衛福部 提出的《 醫療 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提到三大重點,一是在電子病歷以FHIR 格式 ... ... <看更多>
衛福部 智慧醫療 在 衛生福利部- #衛福編編分享時間 #智慧醫療時代來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智慧醫療 時代來臨健保資料庫適度開放醫病雙贏 · #健保署 歷經25年,累積就醫申報的大數據資料,是全世界 唯一的巨量寶庫。近年來,適度資料開放,讓政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