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開放殘針登記!各家醫院,尤其診所疫苗接種往往有殘劑,能打疫苗,建議不要猶豫,不要等待,我們的疫苗並不足夠,能夠用殘針,就要施打疫苗》
*根據消息:為防民眾預約接種疫苗卻爽約,專家建議比照南韓,開放30歲以上民眾預約打殘劑。
一瓶疫苗本來可以打十人,甚至兩瓶「客家節省打法」可以打21-22人。
疫苗一旦開罐,六小時即會過期,必須扔擲。近期,因為AZ開打初登場,許多老人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打AZ,加上當地可能醫療資源有限,或者弱勢長者沒有好的醫生咨詢,我們的CDC又沒有透過疾管家及各種管道,告訴民眾,那些人不適合施打AZ,那些人不能打Moderna 。
這些過去在美國、英國、歐洲,都已經有明確資訊。
許多長者不幸死亡,媒體鋪天又蓋地報導,嚇壞更多85歲老者不敢施打疫苗,尤其AZ。
這幾天陸續聽到許多疫苗,最後剩下的殘針,因為法規沒有彈性,醫院診所怕被懲罰,偷打,於是疫苗被扔擲浪費的訊息。
先是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疫苗開瓶後,剩下的殘劑處理,就請現場醫師自行判斷,原則上是預約優先,再來是1到7類人員,若真的找不到符合順位的人來打,開封時效又要到了,那也沒關係,「打在自己國民身上都是應該,總比丟到垃圾桶好。」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思考三天後答案如下:同意開放殘針,但各醫院需把殘針名單往上報。
終於有了定論。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479559.html
AZ許多人害怕它可能誘發血栓,初期統計數據為百萬分之四,後來又增為十萬分之七。
但亞洲人比白種人,不容易得血栓。
例如韓國政府公布,截至本月15日,全韓國已有1582萬人接種首劑疫苗。
韓國自2月26日開始接種疫苗,截至6月16日午夜包含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種累計施打1582萬7645人次,其中通報副作用案例共5萬3773件,占總體比例約0.34%。
在1582萬人中,累計261人在接種後死亡,其中施打輝瑞BNT疫苗者占159人,施打AZ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占101人。
至於和疫苗的關係,近期才有答案。
副作用案例當中,接種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的案例占0.42%,接種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占0.21%,接種美國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副作用占0.19%。
261起接種疫苗後死亡案例當中,施打嬌生疫苗者僅占1人。
南韓目前只證實一宗血栓死亡個案死因與疫苗有關。南韓自2/26起展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首次證實一宗血栓死亡個案的死因與疫苗有關。
據《韓聯社》,南韓一名30多歲的男子,上月27日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惟於本月5日開始出現劇烈頭痛、嘔吐等徵狀,接受治療並無改善,終於16日證實不治。
韓國疫苗損害調查小組,確認死者出現了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TTP),並證實此宗死亡個案屬南韓首宗死因與接種疫苗有關的個案。
歐盟藥品監管機構早前表示,血栓應被列為阿斯利康疫苗的一種非常罕見副作用。南韓為預防接種者出現血栓,宣布自12日起30歲以上市民才可接種AZ阿斯利康疫苗。
3. 韓國的標準為三十歲以下不建議施打,比歐洲寬鬆,歐洲是60歲以下不建議施打。
4.目前臺灣的疫苗數量有限,連重大傷病都被排在第九類。
即使70歲以上的人,求打一劑,都不容易。
我們的社會各行各業皆要求政府重視他們的風險,於是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士,第七類及第二類不斷擴增人數,第七類從六月初5萬人,現在已經快要破百萬人。
這些狀況在美國剛剛施打疫苗時,各企業包括Walmart,Amazon ,Home De pot⋯⋯皆曾遊説。在川普政府時代的疾病中心一概拒絕。
但台灣,總有它的特性,我想我們離平等、民主、人道價值觀的文明,有很大的距離。
誠心建議:所有50歲以上的朋友,為了保護自己,不要痴痴地等。
政府由於一開始施打順序欠缺專業與公平,為了平息風波,未來你只會看到不斷插隊的各行各業。
許多50歲的人以為他們可以等到郭董的BNT。事實上BNT商業訂單已經滿載至2022年底,我也不知道TSMC、郭台銘、慈濟等,能不能因為上海復星集團讓出代理權額度(一億劑,港澳新加坡已經使用約2000萬劑)後,變魔術很快買到。
在感恩他們、也為他們加油之餘,建議大家,尤其50歲以上的人,凡事要有危機意識,不要大意。
先向施打疫苗的診所登記,只要診所有殘針,只要你的醫師同意,當大家都在等待果陀,於規範一直下修AZ施打年齡(因為大家都在等Moderna ,BNT),趕緊為自己爭取權益,施打疫苗。
祝福!
https://yns.page.link/nuQvm?soc_src=unv-sh&soc_trk=li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 性紫斑症 在 Newtalk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韓國通報首起接種AZ疫苗釀「罕見血栓病例」經治療無大礙將獲賠償
- - - - -
🔥觀點評論點這裡:https://reurl.cc/1Q8zlD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 性紫斑症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作聰明的後果不堪設想!
大家千萬不可因為有臨床報告奎寧對新冠肺炎病毒有效,而自行購買奎寧服用。而且奎寧在美國已經有一對夫妻,自行服用「奎寧」鬧出人命。亞歷桑納州醫療體系23日發新聞稿指出,當地一對60多歲夫婦就是擅自服下氯奎寧(chloroquine),半小時內就出現身體不適,被緊急送醫後,丈夫不幸身亡,妻子雖暫時逃過死劫仍命危。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對夫婦所服的藥物,竟然是家中買來清除鯉魚體內寄生蟲的藥物。就連遠在非洲的奈及利亞,都傳出搶購「奎寧」胡亂服用的情況,證實至少有3起因服用過量而中毒的案例。
除了相關新聞報導外,我也轉貼了食品藥物管理術署,有關奎寧的資訊如下:
以下資訊Quinine成分藥品之藥品安全資訊風險溝通表 【發布日期:2010-07-14】 發布單位:藥品組
藥品成分:
Quinine
藥品名稱及許可證字號:
本署核准含該成分單方製劑許可證共2張,包括:規那比寧膠囊(Quinine HCl Capsules)衛署藥製字第020549號(詳如附件)
適應症:
抗瘧疾
訊息緣由:
2010年7月8日,美國FDA發布含Quinine成分藥品之用藥安全資訊,說明該藥品之核准適應症為治療瘧疾,非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夜晚腳抽筋。
藥品安全有關資訊分析及描述: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近日發布含 奎寧( Quinine)成分藥品之用藥安全資訊,依據美國不良反應通報資料,發現多起因醫師未依 FDA核准 適應症使用含奎寧 成分藥品,而引起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包括血小板缺乏症( thrombocytopenia)、溶血性尿毒症(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以及永久性腎臟損傷等。美國 FDA提醒醫療人員及民眾注意,含 該成分藥品之核准 適應症為治療 瘧疾 ,若未依核准適應症使用該藥品 ,可能造成病患極大之使用風險 。
風險溝通說明:
提醒醫師注意處方含奎寧成分藥品時,應謹慎評估其用藥之風險與效益,並嚴密監視不良反應之發生。任何未依藥品仿單標示所載而為藥品之使用(off-label use),更須格外注意利益及風險之評估,且須詳實告知病患可能發生之風險。此外,未依藥品仿單標示所載而為藥品之使用(off-label use)所發生之藥品不良反應,無法獲得藥害救濟。
風險溝通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