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胡麻 #粒粒皆辛苦的醇厚種子 part-2
👨🔧從栽種到採收費盡心思
胡麻到底有多費工?「#摘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植株尾端開出白色胡麻花時,花雖美,但看在農民眼裡花蕾多半不能發育,為了把養分留給果莢裡的芝麻,農民便要摘心—— 在不傷及果莢下摘除花朵,每一株的取捨點不同,不能以機器齊頭式裁切,必須人工處理。
早年以手摘,稱為「捻尾(liàm bué)」,「捻(liàm)」是指摘取植物的莖、花朵,「尾(bué)」指植株的尾端。後來農民覺得手工實在太費時,便改用加長版鐮刀,凌空一勾,咻咻咻地把花揮落,因此又稱為「捽尾(sut bué)」。
如果是長得好的植株會掛滿果莢,可以想像成一串綠色鞭炮,每只鞭炮就是一個果莢,果莢裡躲著胡麻,胡麻會從果莢底部慢慢往尾端逐漸變黑,代表收成日近了。有二十多年胡麻種植經驗的善化區胡麻產銷班班長蘇正雄彎下身,把果莢像開花生殼那樣壓開,說:「有時要這樣偷看,整株都變黑了沒?」果莢裡的芝麻就像畢業旅行睡大通鋪的學生那樣,平躺成一排,胡麻愈黑亮愈飽滿愈好,咀嚼之後散發的香氣愈足且久久不散。
等到整株胡麻變黑後,便要把約100公分高的植株連根拔起,好幾株再捆成一把,再由兩人將四把尾端相互緊靠,再捆成一束,如相機腳架狀立起,還要插竿固定,避免傾倒,成為田裡獨特的風景。
這段時間最為關鍵,萬一下雨了要幫胡麻穿雨衣;還要擔心眼看大功告成就來搬麻把的竊賊,農民會像護城河般在田邊泥地注水,避免遭竊賊長驅直入。若是葉子發黃、果莢爆裂,那就真的是「芝麻開門」了,拾取芝麻要張開帆布墊在植株下,蘇正雄補充,拔起來的植株根部全是泥沙,得在帆布墊外先敲掉根部的泥沙,避免混入芝麻,就像滿腳泥濘的人要進入家門前,先擦腳一樣,避免弄髒地板,然後才能開始敲打果莢,接住掉落的芝麻。
😲如同淘金般的淬煉過程
胡麻收成利潤比稻米高一倍,可說是農田裡的高經濟作物,不只如此,芝麻的後續處理過程也如淘金沙般繁複。掉落在帆布上的胡麻帶有枯葉、砂石,需要先經由大目篩子過篩,再以鼓風機去除夾雜物,還要用小目篩子過篩,即使如此,還是有無法分離的粉塵、細沙,最後還需要水洗胡麻,洗好澡後還需做日光浴,日曬除去水分。原來平常吃到的芝麻不含沙,並不是理所當然。看過胡麻收成的人說:「我看過一次收成後,從此吃燒餅掉芝麻,即使是掉到桌縫裡也會摳出來吃。」
部分收成的胡麻會送到榨油廠榨油,除了胡麻本身品質,焙炒溫度也是影響麻油氣味與味道的重要關鍵。焙炒後需經過幾道程序才送到「油車」(榨油機)榨油,這名稱自清代開始便有,榨油廠便稱為「油車間(iû-tshia-king)」。每2.4公斤的胡麻才能榨出1,000c.c的麻油,榨完油的胡麻粕則可再做為肥料。
💡胡麻小知識💡
胡麻營養豐富,含有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群、鐵、鋅、鉀、鈣,還有蛋白質、醣類、膳食纖維,是養生食材。
🍂文/陳靜宜 攝影/蔡宗昇 插畫/Kin Lee
🍄[文字及圖片版權屬臺南市政府所有,請勿任意下載及重製]
👀更多悠活台南精彩文章 請線上觀看:https://is.gd/YVKmE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蛋 殼 睡 墊 下 雨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喔喔雨變大了!!快跑、快!」
整個下午我們都在陰晴不定的天氣中行走,長長的萬榮林道彷彿沒有盡頭,幸好大多數時間都是霧雨的狀態,才讓我們沒有在裝備最重的時候還得承擔惡劣天氣。
神奇的是,正當我暗暗慶幸今天沒有穿到雨衣時,一個轉彎九族工寮就出現在視線中,天上卻馬上倒下傾盆大雨,綠豆般的雨點讓我們也顧不得什麼下背包拿雨具了,直接加速往工寮衝,宣告以半乾燥狀態結束這疲累一天。17天的糧食,加上被迫外掛的腳架與綁在背包邊的蛋殼睡墊,說不累是騙人的。
驚魂甫定,我們就把所有能裝水的容器全擺到屋簷下接起水來,絲毫不浪費啪拉啪啦打在鐵皮屋頂上的大雨,甚至還祈禱雨下大一點。一直到雨停為止,我們整整接了16公升水起來,免去往前取水的辛勞,加上乾燥的鞋襪與身體,心情大好!山上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九族工寮在萬榮林道46k,接近終點的地方,我沒有想過會再訪這棟已經家徒二壁、山風可以毫無阻礙穿過走廊的工寮遺跡,更沒想過兩年過後他狀態沒啥改變,我還能睡在同一個位置、仍然完整乾淨的床板上。真的是感謝所有睡過的山友們維持整潔,更感謝命運之神讓我們來能再次相逢。
登山路線上的林業工寮,象徵著台灣民國五十年代後那段輝煌無比的林業時光、象徵著巨木森林與後世子孫訣別,也代表著一段50年的登山史話。
就算再喜歡,我心裡也很清楚,這些林業工寮將在我們這個世代一一與我們告別,這是誰也擋不住的時代變遷。飯後,我躺在散發著霉味的床板上,感受著耳邊輕拂的風,轉身又摸了摸睡墊旁的床板,輕輕地對它說:「謝謝你,用剩餘的生命保護我們免受風雨侵襲、仍孤零零的在這被人們遺忘的地方,無私地為過客提供溫暖舒適的家。晚安,希望還能再見。」
#南三屋脊大散步・再會九族工寮
#背包 Mystery Ranch Marshall 105
蛋 殼 睡 墊 下 雨 在 王麗雅 Liya 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跟團嘉明湖四天三夜裝備:
1.登山包、包包雨套、登頂小包 #MysteryRanch
借了32L,拉鍊與布料都很耐撐,被我塞滿滿紮實,如果用40L打包會比較不費力,出發前整個包將近9公斤,大Y字拉鍊在收納或是找東西時很方便,穩定的背負系統,揹四天下來肩膀與腰都沒有抗議。
2.登山杖: #BlackDiamond Carbon 折疊
收納體積小攜帶方便,很堅固,要拉長或縮短也快速。
3.登山鞋 : #Hanwag Banks GTX 高筒防水健行鞋
好走穩重,過溪涉水,爬完山回家腳指甲都完整,腳底沒有不舒服。
4.休息涼鞋 :#LunaSandals
登山鞋底的夾腳涼鞋
5.衣服
羊毛薄排汗衣2件、羊毛運動內衣2件、羊毛內褲3件、羊毛襪2雙
#Smartwool 、軍綠上衣#Fjällräven、分趾襪 #Yamatune
美麗諾羊毛透氣、快乾、親膚保暖、與不易發臭(親身實驗登山四天回到家聞過)
底層服裝是身上穿一套、帶一套備用,回到山屋稍微用濕毛巾或濕紙巾清潔身體、換上寬鬆舒服的登山褲、襪子、涼鞋。
我在登山用品店買專門洗劑,用洗衣袋放洗衣機洗,不要用含有酵素或柔軟劑的洗劑,也不能烘、不能太用力扭乾,以免破壞羊毛纖維(容易變形,穿了1天就開始發臭)
登山褲 #fjällräven
一件是合身有點厚度彈性很好,膝蓋與屁股有加厚防磨處理,穿脫不用拉鍊,上廁所很方便,我行進間都穿這件。
另一件登山長褲是寬鬆的基本款,當成回到山屋放鬆休息睡覺褲,穿在睡袋裡剛剛好。
化纖長袖中層刷毛1件、超暖輕薄羽絨外套1件 : #patagonia
起步時穿短袖+中層+風衣,走一走熱了再脫中層。太陽下山後加穿羽絨外套+風雨衣(6月晚上降溫至6度左右)
風雨衣 #BlackDiamond
很輕很挺的面料,行進間當風衣時腋下有拉鍊可開散熱,當雨衣時遮雨禦寒效果好。
雨褲 H/H
登山圓盤帽 #fjällräven
原本是Nike的休閒漁夫帽,這次回來添購小狐狸登山圓盤帽,帽緣比較寬,輕量防風防潑水快乾材質。
魔術頭巾 :保護頭部不要吹風,也可以當圍脖、睡覺眼罩。
防風防滑手套:#Smartwool
保暖或是需要攀爬路段需要。
抗UV墨鏡:保護眼睛。
頭燈:Black Diamond (電池式)
過山洞時、晚上都需要
6.睡袋 :Q-tace
雖然山屋有提供睡袋,但我有點潔癖喜歡窩在自己的睡袋,親膚、升溫快速不悶熱、信封式腿可伸展、頭部抽繩設計保暖。
7.充氣枕頭 #Seatosummit
讓肩頸放鬆休息
8.輕量充氣睡墊:sea to summit
山屋通鋪有舖塑料墊,我爬嘉明湖沒帶,但山友們有帶充氣墊或蛋殼睡墊,休息更舒適。
9.胸前袋:#Chums
裝糖果、手機、衛生紙、護唇膏隨手取得超方便
10.個人用品:
護手霜、護唇膏、眼霜、面霜、毛巾、耳塞、口罩、牙刷、衛生紙、溼紙巾、備用電池、行動電源、Applewatch 、雨傘
我沒有帶防曬、隔離霜與化妝產品,水源不足的高山,頂多用濕毛巾或濕紙巾擦臉清潔,海拔高容易曬黑曬傷,大太陽時戴上手套、圓盤帽、墨鏡、魔術頭巾當脖圍蓋過鼻子預防曬傷也是一種方法,這一次因為貪圖曬溫暖的高山太陽,只戴圓盤帽,所以有曬黑脫皮,但我不在意,覺得是一個特別的經驗回憶。
11.個人藥品
家醫科醫生處方預防高山症藥物、腸胃藥、維他命、止痛藥
12.餐具
鈦合金碗 #SnowPeak
塑料折疊叉、匙 #MSR
不喜歡金屬互刮的聲音所以這樣搭配,一頭是匙一頭是叉的設計,手會沾到湯汁。
13.輕量防水袋
一個裝衣物,ㄧ個裝睡覺用品,一個裝藥品,可以壓縮節省空間。
防水與壓縮效果比塑膠袋安心,塑膠夾鏈袋在擠出空氣時太粗魯怕它破掉,擔心漏水套2層,製造更多垃圾。
14.水壺
保溫瓶 #HydroFlask 710ml
很冷時可以喝到溫熱水是幸福
寬口水壺1個:運動水壺
這次回來添購Nalgene OTF 750ml
行程間小口補水很重要
15.食物
行動糧:鹽糖、日紫蘇梅糖、維他命軟糖、義美巧克力水果軟糖、椰棗堅果、Bekind堅果棒、日式米果、自製燕麥棒、水果乾、黑糖薑片。
有很多人會帶洋芋片、科學麵,這類的食物會讓我一直想口乾舌燥想灌水,所以不適合我。
午餐:麵包或飯糰、乾燥飯
即溶咖啡
運動飲料粉
看流汗狀況,午餐或回到山屋時喝
16垃圾袋:
乾燥飯、糖果夾鏈袋可以留下來裝垃圾,一大一小,小的放在好拿的地方,大的儲存每天的垃圾揹在後背包。
沒有最厲害的裝備,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裝備,看到有些嚮導協作只穿拖鞋短褲爬嘉明湖,都要體驗過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我一開始也是跟朋友借裝備,確定真的喜歡再下手買,很幸運可以與部分品牌合作推廣。有其他問題不要私訊直接留言。我沒有販售不知道型號,想買直接截圖問店員❤️
Sea to Summit Taiwan Q-Tace.旅行的溫度
Rockland Hydro Flask Taiwan Smartwool Taiwan Mystery Ranch Taiwan Fjällräven Taiwan MSR Taiwan #登山裝備 #嘉明湖 #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