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味心頭好開團&直播預告~想看姐姐泡哪支茶?
好茶連結:https://goo.gl/VhNzYL
今天晚上九點,姐姐要來開箱啦~(不知道能不能順利請到小羽的美女乾媽來開,請大家用念力,因為姐還是比較擅長拿鍋鏟)
沈潛了好幾個月沒給大家帶來覓幸新的消息,雖然無聲無息,但這幾個月覓幸的夥伴都在為這次的心頭好系列忙著~上山探訪茶園品茶兼試(視)茶(察),然後拜訪參觀幾個合作的茶點工廠(因為眼見為憑,品質一直是我們最講究的),還有最令人興奮的,是跟姐姐我私心很愛的麥芽糖品牌~好米芽,共同合作開發了新口味的茶香爆米香。蹺家團的媽媽們剛好有機會嚐到測試品,不甜不膩還帶著回甘的茶香,甚至顛覆本來不愛吃爆米香媽媽的想法,許多人都等著上市要來搶購(因為......第一批嚐鮮版是『限量』)。這麼多我們精心挑選跟研發出來的新品,我也終於等到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天。
先來大概介紹,這次我們又把茶區的高度拉到更高,為大家挑了四支高山好茶~龍鳳峽高冷烏龍、合歡鐵觀音白茶、阿里山有機金萱、高峰有機烏龍,一樣走的是我們堅持的無毒&有機系列,就為了讓大家透過手中的一杯茶,好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能量。這次推出的幾個組合分別是:
一、山頭味心頭好雙入組(鐵觀音白茶+龍鳳峽烏龍&阿里山有機金萱+高峰有機烏龍)
先說,只有這個組合有『鐵觀音白茶』。因為量,真的非常非常少。要不是我們即時攔截茶農大哥,整批快一百斤的白茶全都往中國去(真的捶心肝,好東西都外銷去了)。而且因為鐵觀音的茶樹本來就不多,今年是因為中國有大訂單,才有這批客製的白茶,明年,有沒有真的也不知道。白茶,簡單來說就是只有日光萎凋(乾燥),不殺青不烘焙。喝的就是茶葉的本質,所以能拿來作白茶的茶,一定都要是上上之選。在台灣做白茶的茶師不多,想試試的朋友是真的不要錯過。
另外,這次找到的有機金萱,應該是虎哥的巔峰之作,以前我老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金萱的奶香到底是奶在哪?這一次,水才沖入茶壺,就飄出濃郁的奶香(還是小志先生先發現,可能是最近都他泡茶)。所以有著聞起來就很舒服的奶香味,跟高山茶特有的清香。
而龍鳳峽烏龍,是透過姐的國中導師引薦而找到的。她本來就是個茶人,近幾年因為兒子在中國開茶館更是深入了解茶藝。龍鳳峽是杉林溪茶裡最頂級的一支,因為那的茶園環境特別好,製出來的茶,除了帶著大家常說的『山頭味』又多了股我愛的鮮果香。所以虎哥私底下把這隻茶命為鮮香No.1
最後,要介紹的是高峰烏龍。高峰這兒,是台灣最初培植高山烏龍的地區之一,當地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繚繞,非常適合茶樹生長。又因平均日照時間短,在這生長的茶樹芽葉柔軟,葉肉肥厚,所以果膠的含量特別高。沖出來的茶湯有著茶農大哥說的豐富果膠。還記得上山的那天,原本天氣還陰陰涼涼,誰知下了場午後雷陣雨,雲霧散盡後在山邊看見彩虹(有在這次的尋茶影片裡,眼尖的你看到了嗎?)那一幕似乎道盡人生日常,有種烏雲總會褪去陽光總會出來的感動,而也正是那場雨,才能有美麗動人的彩虹(姐最近內心戲很多)。
二、快客+單入好茶組
每次旅行搭機,只要我的快客杯一出動,就會有人留言詢問哪兒買?姐姐這次應許大家的心願,讓你好杯搭好茶,還有粉藍灰紫綠五色可選(我自己就搜集了三色)。這次媽媽翹家團,就是讓媽媽們帶著自己的快客到日月潭邊喝茶,讓未曾這樣泡茶給自己喝而因此感到愛到自己的媽媽們印象深刻。
三、茶米香+單入好茶組
一樣先說,茶米香目前就只有這個組合裡有而且限量,喜歡爆米香又是抹茶控的朋友推薦指數十顆星請手刀下單(因為中秋將至工廠的工作量都爆炸,不確定有沒有機會加單)。這個茶米香之所以厲害是因為所用的材料每個都很講究,有好米芽遵循古法製作、不甜不膩不黏牙的麥芽糖,有來自三星的有機米,還有三峽的有機碧螺春粉,嚐起來類似抹茶系列的甜點,我特別喜歡在嘴巴裡前段的米香中段的麥芽香,及後段的茶香,連甜點都有前中後段的滋味,你說厲不厲害。
四、新的茶點:堅果酥跟楊桃乾
這個蔓越莓堅果酥也是我吃過就指定要進來分享給大家的。我喜歡的原因除了酥香好吃不甜膩,再來就是所有使用的材料都是原始食材沒有化學成分,就跟自己做的一樣安心。
而楊桃乾之前因為一下就賣斷貨,所以一直沒機會在我的團裡面分享給大家,雖說覓幸把它叫成樹上的小星星,但它本人卻是偽芒果(一條一條厚厚的,沒見過那麼大塊的楊桃乾,哈哈!)我也都是要藏好才不會被小孩秒殺。
以上,終於把我心愛的茶茶跟茶具茶點們介紹完畢啦!
想看姐姐吃什麼泡什麼茶呢?請選擇~
覓幸茶旅中秋獻禮~山頭味心頭好系列這裡買:https://www.mysteajourney.com/categories/moonfest
虹姐 我們 做 到了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紫色 #粉色
文案真的很生動 XD 色票更是畫龍點睛
這件事情我已經察覺到很久了,至今還是不知道切確的原因。
那就是村子裡的女性長輩們,身上穿著非常高比例的紫色系衣服。
紫色是個概稱,廣泛的色域,含括了淡粉紅、螢光粉紅、桃紅、猩紅色、印刷的洋紅、偏紅的紫、偏藍的紫、螢光的紫、帶黑的紫、粉色的紫,到豬肝色。
年紀也微妙的分佈,年紀較輕的,偏好穿粉紅色,而年紀大的長輩,會選擇較暗的豬肝色,其他的,就錯錯落落地選擇中間的各種紫色調。
說到女生的年紀,想到一個題外話。在村子裡如何稱呼女性長輩真的是門藝術。
有時候跟著美虹姐去拜訪她的親戚們,討教醃漬食物的做法時還好辦,就跟著一起叫阿姑、嬸婆。
如果美虹姐叫阿姨,我們就叫沒有親戚關係時稱呼的“阿姨阿”。
但平常,要叫姐、叫姨,還是叫阿嬤,總讓人分不清邊界。不能把人叫老了,所以習慣往年輕點降一個輩分,所以出現了叫陳榮昌老主委為阿公,但是卻喊他的太太為阿姆(伯母)的有趣現象。
但真的有年紀的阿嬤,又不能把人叫小了,那就顯得親狹而不尊敬。三十歲的我,如果喊一個七十歲的阿嬤為姐,阿媽應該也會因為我的沒大沒小而困惑吧。
唯一可以跨越這種鴻溝的只有美虹姐,名號太響亮,上至七十幾主委阿公,下至五歲的江鳳梨,都喊美虹姐,簡直已經變成名字的一部分了。
回到正題,考慮良久後,本來可能命名成阿姊紫、阿嬤紫的這個顏色,我還是把她中庸地,取中間段命名成“阿姨紫”。
跟宜蘭色其它的顏色一樣,這個顏色也有特別容易被觀察到的時節,那就是宮廟有活動的時候,在廟裡的廚房大鍋大鏟辦桌出菜的阿姨們,或是在前頭聚在一起聊天的婆婆媽媽團,幾乎是無一例外穿著紫紅色調的衣服。
但平常在路上摩托車腳踏車迎面過來,或是走路、在田裡工作,也很容易搜集到這個顏色。
更有趣的是看到外面的曬衣竿上,各式不同色調的紫紅色系衣服被一字晾開,就像漂亮豐富的panton色票,如果真能拿電腦裡的檢色器去點選,絕對可以搜集到一大套顏色。
我的稻子收割後,太空包裝載大卡車上,開到了烘榖場。一跳下大卡車,就看到現場的老闆娘,談笑的友人,還有忙的打轉的女兒,從上衣,防曬外套到鞋子包包,宛若舉辦單色趴,或是規定好的制服色,全是各種粉紅色、紫紅色、紫色。
一邊走過去一邊開玩笑說:“今天要穿紫色噢,都沒有約捏,不然我就也穿來了!”
大家一邊看看自己看看對方,才發現說對耶,怎麼這麼巧!?
其實沒有巧,平常就都這樣了,只是都沒有意識到而已(笑)。
話說我的衣服跟配件,粉紅色跟紫色的東西,也默默地變多了。
至今,阿姨們身上的紫紅色,密集出現原因,都跟紫色象徵的一樣,神祕。
虹姐 我們 做 到了 在 旅飯 PanTrave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宜蘭〗 有一種紫色,叫做「阿姨紫」
各位宜蘭鄉親有沒有發現,在地的女性長輩經常穿著紫色的衣服,尤其是宮廟舉辦活動的時候,大家就像約好了一樣總是以紫色系的裝扮現身。
不過要是細看又可以察覺到,每個人的風格依稀是以年齡層劃分,從上衣到鞋、褲、配件的紫色穿搭又各自有不同的深淺層次。
究竟這個神秘的習俗(誤)的由來是什麼?有請宜蘭人解惑~~
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或親朋好友們美美的阿姨紫實穿圖唷💜
這件事情我已經察覺到很久了,至今還是不知道切確的原因。
那就是村子裡的女性長輩們,身上穿著非常高比例的紫色系衣服。
紫色是個概稱,廣泛的色域,含括了淡粉紅、螢光粉紅、桃紅、猩紅色、印刷的洋紅、偏紅的紫、偏藍的紫、螢光的紫、帶黑的紫、粉色的紫,到豬肝色。
年紀也微妙的分佈,年紀較輕的,偏好穿粉紅色,而年紀大的長輩,會選擇較暗的豬肝色,其他的,就錯錯落落地選擇中間的各種紫色調。
說到女生的年紀,想到一個題外話。在村子裡如何稱呼女性長輩真的是門藝術。
有時候跟著美虹姐去拜訪她的親戚們,討教醃漬食物的做法時還好辦,就跟著一起叫阿姑、嬸婆。
如果美虹姐叫阿姨,我們就叫沒有親戚關係時稱呼的“阿姨阿”。
但平常,要叫姐、叫姨,還是叫阿嬤,總讓人分不清邊界。不能把人叫老了,所以習慣往年輕點降一個輩分,所以出現了叫陳榮昌老主委為阿公,但是卻喊他的太太為阿姆(伯母)的有趣現象。
但真的有年紀的阿嬤,又不能把人叫小了,那就顯得親狹而不尊敬。三十歲的我,如果喊一個七十歲的阿嬤為姐,阿媽應該也會因為我的沒大沒小而困惑吧。
唯一可以跨越這種鴻溝的只有美虹姐,名號太響亮,上至七十幾主委阿公,下至五歲的江鳳梨,都喊美虹姐,簡直已經變成名字的一部分了。
回到正題,考慮良久後,本來可能命名成阿姊紫、阿嬤紫的這個顏色,我還是把她中庸地,取中間段命名成“阿姨紫”。
跟宜蘭色其它的顏色一樣,這個顏色也有特別容易被觀察到的時節,那就是宮廟有活動的時候,在廟裡的廚房大鍋大鏟辦桌出菜的阿姨們,或是在前頭聚在一起聊天的婆婆媽媽團,幾乎是無一例外穿著紫紅色調的衣服。
但平常在路上摩托車腳踏車迎面過來,或是走路、在田裡工作,也很容易搜集到這個顏色。
更有趣的是看到外面的曬衣竿上,各式不同色調的紫紅色系衣服被一字晾開,就像漂亮豐富的panton色票,如果真能拿電腦裡的檢色器去點選,絕對可以搜集到一大套顏色。
我的稻子收割後,太空包裝載大卡車上,開到了烘榖場。一跳下大卡車,就看到現場的老闆娘,談笑的友人,還有忙的打轉的女兒,從上衣,防曬外套到鞋子包包,宛若舉辦單色趴,或是規定好的制服色,全是各種粉紅色、紫紅色、紫色。
一邊走過去一邊開玩笑說:“今天要穿紫色噢,都沒有約捏,不然我就也穿來了!”
大家一邊看看自己看看對方,才發現說對耶,怎麼這麼巧!?
其實沒有巧,平常就都這樣了,只是都沒有意識到而已(笑)。
話說我的衣服跟配件,粉紅色跟紫色的東西,也默默地變多了。
至今,阿姨們身上的紫紅色,密集出現原因,都跟紫色象徵的一樣,神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