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五日是先總統 蔣公逝世46週年,前幾日我至慈湖謁陵,在老蔣總統靈前表達追思。隨後也轉往大溪陵寢,到經國先生靈前致意。老蔣總統過世時,經國先生為 蔣公在慈湖守靈一個月,我當年也一整個月隨侍在側。而當時陪同的人,如今也就剩下我一人了!
經國先生已辭世30餘年,但和他生前互動的情景仍歷歷在目,貼身學習,深深影響我後來從政處世的態度。
經國先生需要一位擔任英文傳譯的秘書,1973年8月,我從美國回到台灣,14日下午5:30,到行政院院長辦公室,晉見經國先生。此次晉見,就像一般職場上的面談(interview),大約談了40分鐘。經國先生詢問我在美國的情形,還有對國際宣傳有什麼看法?我當時也不知道那來的勇氣,竟然直言「中共在海外的宣傳方式值得重視」、「宣傳重點不是蓋了一座橋或興建什麼工程,而是建設過程中那些打動人心的歷程與艱辛……。」經國先生是個有大度量的人,他並沒有因為我提到中共的宣傳方式而生氣,反而隨即問我:「你什麼時候可以回來?」
返回美國之後,我先辭去「中國研究資料中心」的職務,全心全力在喬治城大學新建完成的圖書館專用研究室寫博士論文。由於我之前並沒有傳譯的經驗,因此,在寫論文期間,又在喬治城大學旁聽一學期「同步口譯」課程。
1974年元旦,我到行政院向經國先生報到,在行政院擔任12職等簡任秘書。一開始,我的工作主要是英文傳譯和外事工作,並在經國先生接見所有外賓後,做好會見談話記錄內容,處理外文信函,以及擔任經國先生與美國大使的聯繫窗口。有時候還要幫忙經國先生夫人蔣方良女士信函擬稿。
我上班第二天,經國先生的警衛私下跟我說,經國先生前一晚回到大直寓所,一見到夫人方良女士,就很高興地的告訴她,「我有一位很好的英文秘書了!」後來事實證明,是我「遇到一位好長官!」他對我不只是公事上的教導,在為人處事上對我影響更是深遠,十四年的近身追隨,在經國先生身邊學習,是我人生淬練最重要的一頁,也改變了我往後的一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
「處世態度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處世態度英文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處世態度英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處世態度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處世態度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處世態度英文 在 你把我弄糊塗了-You confuse 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處世態度英文 在 處事態度名言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處世態度英文 在 每天堅持15分鐘英語聽力進步明顯初級聽力【態度和 ... - YouTube 的評價
處世態度英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怎麼辦,我覺得我不配 | 我就爛啊 | #其實我們都自卑 | 阿德勒觀點 // 李長潔 😥
.
繼上次的「#厭世作為一種態度」為自我療癒的一集後,今天,應該算是自我揭露與剖析的一集(羞恥 + 邊錄邊發抖),再次送給我們這些每天都有重重的打擊與滿滿的愧疚感的魯蛇。在「厭世」的討論中我們談到,厭世其實是一種「處世」,可以用自嘲來抵抗全世界的不公平。那這次我們就,再次追根究底,除了詩意的反諷主義外,到底我們的心靈怎麼了?為何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做得不對?又該如何修身自持呢?
.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心理學領域專家,更非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粉絲,但本集透過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從內心真實的人性面,一步步面對自己的「自卑」與「脆弱」,坦承「比較」帶來的「煩惱」。阿德勒的一句話:「#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深深地打擊、打動、打中著我的內心,久久不能自己。而他提出的共融感(Gemeinschaftsgefuhl),與其衍伸出來的社會公平的理想,也讓我深思良久。所以,今天我們透過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剖析自我,並思考在社群媒體的情感轉向下,個人情感如何被媒介化,又該如何貞定自我、安身立命。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就爛,我每天都爛到爆
▶ 你是哪一種冒牌者
▶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 幸與不幸:兩種過度的自卑情結
▶ 自卑做為人生的動力
▶ 社群媒體中的自我與扭曲之鏡
▶ 我就魯啊,甚麼是成功
▶ 脆弱就是勇氣
▶ 滿滿的一碗雞湯喝到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lqfv8882zv0876q2j30cnh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__8VGQ_ZC7lYCinyDv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zGaAufMlfHyY6sUXXMaZR?si=gH9uDnNxSVukMRWWwQCpgA&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2-%E6%80%8E%E9%BA%BC%E8%BE%A6-%E6%88%91%E8%A6%BA%E5%BE%97%E6%88%91%E4%B8%8D%E9%85%8D-%E6%88%91%E5%B0%B1%E7%88%9B%E5%95%8A-%E5%85%B6%E5%AF%A6%E6%88%91%E5%80%91%E9%83%BD%E8%87%AA%E5%8D%91-%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14055714
.
///// 完整論述 /////
.
.
▓ #我就爛啊
.
我的line大頭貼,是用「我就爛」的梗圖,自介是廢。一方面是厭世的自嘲,但也是一種真實心境脈絡的反映。前幾週發生一些事情,讓我又更深深地感受到,身為「兼任下流」(美其名是斜槓人生)的自卑感。說真的,那是濃濃的自卑,我每天都在經驗著,隨時有可能被社會體制忽視、排除、淘汰的焦慮與威脅。研究不足、SSCI不夠、沒上過班、沒出國過水一下、不會程式設計、不能蓋3D、教學經驗不夠好、不能用英文上課,以上的弱點可以逐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簡言之,我就爛。但我到底爛不爛?我真的努力不夠嗎?是我每天都在捫心自問的問題。
.
▓ #5種冒牌者,你是哪一種?
.
1978年,Pauline Clance提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用以指稱,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他們時常通過「#更加勤奮」、「#害怕造假」、「#運用魅力」、「#謙虛」來迴避假冒的懼怕。
.
Valerie Young(2008; 2011)分析了冒牌者症候群的5種常見的類型:完美主義者、專家、天資聰穎之人、強烈個人主義者、工作狂,他們有各自在害怕被認為不夠努力的原因。但事實上,70%的人都曾有冒牌者症候群的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存在的惱人情緒(Sakulku, 2011)。
.
▓ #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的決裂
.
這種對自卑情感的描繪,可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詮釋。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現代自我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並列為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山頭。有趣的是,阿德勒與榮格都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對精神分析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後來他們都因為在理論上與弗洛伊德意見不同,而先後與弗洛伊德決裂了。
.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決裂,大家在電影《危險療程》(A Most Dangerous Method, 2011)中可見其風雲。基本上就是,榮格不認為「性」就是人的全部,而有一種更普遍的生命經驗—集體無意識。而後發展出「榮格精神分析學派」。阿德勒則是因為否定了佛洛伊德的創傷假設,人格的決定並非在「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而是在「#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強調自我生命的作用,並且認為「自卑」(inferiority)遠比「性」來的更具分析性。撰寫《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後來發展成「個體心理學派」。
.
▓ #朝向共同體關係
.
相較於佛洛伊德的生理取向、元素論的、客觀的驅力心理學,阿德勒發展出一種社會取向、主觀知覺、整體觀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我必須要將人放在一個實際的生活型態中,才可以獲得對人的理解與解釋。因此,所有的人生問題,包含驅力滿足,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所有的價值問題,都是社會問題。然而,人要社會化的健全完滿,並非以壓抑作為代價(佛洛伊德的概念),而是慢慢透過「#社會感」(social feeling)、「#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的持修而建構起來。不過,阿德勒這裡用的原文是「Gemeinschaftsgefuhl」,在Ferdinand Tönnies對社會與共同體的區分當中,阿德勒說的應該是對共同體(community)的情感、聯繫以及歸屬。而這個對共同體所懷抱的目標,是一種虛構的、未來式的無限關懷,唯有這個目的性的關懷,才能讓個體獲得更美好、統合的人生。
.
這個目標地朝向,依靠「#創造力」來達成。創造力就如同「心靈」(soul),提供了行動的獨特性與自我的一致性,最終形成一種生命風格,這個生命風格可以用來解釋往後種種的生命行動與詮釋,也可以被補強、修正、改善。而創造力朝向目標,目標則又指引創造力,交互展開影響,配合得好,就會透過創造力不斷克服,邁向完滿發展,配合得不好,則削弱創造世界的力量,停留在原地。
.
▓ #被討厭的勇氣
.
如上述,阿德勒認為如果我們創造力受阻,主要會表現在自卑感與社會情懷缺乏。自卑是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感,可能是焦慮、適應不良、無法達成等負面脆弱,而唯有透過自卑,人才有追求超越的可能。這聽起來就有一種存在主義的感覺。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期待從一個相對不利的狀態,進而去追求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
在我們無法接納與超越自卑的同時候,會衍伸出兩種過度狀態,一種是過度炫耀優越,透過「我就爛」到「我就讚」的想法轉變,來迴避自卑的狀態。另一種則是過度自卑,停留在更強烈的自我否定中,也可以作為迴避自卑的方式。當然,這兩種狀態都很常見,或許,那是人性的一部分。在更多時後,我們會漸漸地期待與執行,逐步克服自卑的條件或想法,以達到更美好的自己,回歸到人生的主要議題上,例如愛情、友誼、工作等。
.
▓ #社群媒體中的比較競爭
.
社群媒體將眾人快速脫離時空,集結一起,我們的人生上線(on-line),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新形態的人群聚集樣貌成形。我們一天可能有超過4小時都在社群媒體上,我自己幾乎8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具有社群媒體特質生活中。
.
互動、互文、視覺化、即時、無所不在的新媒體特質,一方面讓人際關係更自由,自我表達更暢達,另一方面卻也形成一種無止境的市場競爭。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Instagram這個以「視覺」為導向的社交媒體,而相片堆砌出的社交世界,極其重視相貌、裝扮、行頭、奢侈品,等生活表層的東西;這種直接、淺薄、表象的社交,更容易引發年輕人的自卑與焦慮。
.
▓ #扭曲的鏡子
.
社群媒體的媒介邏輯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自我認同與社交習慣,社群媒體讓人在虛實交錯、真假難分的平行時空中,營造出一個看似積極的世界;我們可以塑造自己想呈現的形象,得到讚美與回饋,產生愉悅的感覺。但正如《反正我很閒》辯證著,你沒上線,究代表你不存在(?)而這個自我建構的自由,到底自不自由。
.
康庭瑜(2019)討論了這個問題,她對女性IG使用者進行訪談,試圖了解IG上的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們,或是,我們是否可以真的獲得「我是我」的認同感。年輕女性在IG上用更加性感的姿態,表達自己的身體自由,模糊了「超性感(hypersexualized)的名流身體」和「日常生活中的大眾女體」之間的界線;此外,女孩們透過自拍獲得自信、愉悅與同儕認同,很常是無償自願的。
.
康庭瑜問到,這算是一種「賦權」嗎?其中提到兩種後女性主義的自我形象再現觀點,一種是自主的身體性感化,以反擊男性凝視;另一種則是透過形象塑造專家的介入,重新打造自己的身體。這都強調著「#女人可以」(the can-do woman)的態度。在社群媒體的自拍上,不同的平台表現出不同的人際關係,也有不一樣的自我展現。
.
康庭瑜找到一種辯證式的觀點,存在於我們的社群媒體自拍中,「大眾的性感/我的性感」、「男性的性感/女性的性感」、「身體的物質性/身體化的氣質」、「霸權的性感/反抗的性感」。其中的反抗,雖說是一種在台灣男性凝視下的賦權,卻投入了另一個西方凝視的殖民觀點之中。所以,我們看起來過得好嗎?
.
▓ #華人的成功意識形態
.
從康庭瑜的辯證中可以理解一件事,先不管賦權與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協商。與他人的眼光協商。可能她的關心是「審美」,我的關心是「成功」。社群媒體上的顯現,也很常被拿來當作是自我實現(成就)的評斷與自我評斷。同樣的,我們一方面在台灣人的成就價值中,可能同時也欽羨西方的成就判斷。
.
高旭繁(2013)整理了建構華人幸福的來源,包含「自尊的滿足」、「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的和諧」、「對金錢的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對生活的樂天知命」、「過得比他人好」、「對自我的控制與實現」、「短暫的快樂」、「對健康的需求」,與西方對個人情感表達、人際關係的展現的強調相異,台灣人較強調「內在」與「合群」,隱含「內聖外王」的意義。
.
簡單來看,幸福、成就的判斷上,台灣人對被群體認同「#努力工作」為重要的依據;然後,我們的成就歸因,除了對家人外,大都會表示謙虛,將最後的成就歸功給「運氣」、「貴人」,一方面不帶給他人壓力,另方面則產生報恩的連結想像,以獲得更多的機會(韓貴香,2010)。不知道滑坡到哪裡了,總之,就覺得在社群媒體裡的自我與他人協商,又想要個人表態,又要顧慮他人觀感,真的是蠻累人的。
.
▓ #回到自我的認同與肯定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該片用一種警告的意味,說明著我們人際關係的媒介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深深受到社群媒體邏輯的影響,資訊傳遞與接收的慾望,形成了一種被視覺化、感官化、表面化的比較、競爭,進而感到狂喜、興奮、失落、焦慮,範疇當然包含了前述的「外表」、「成就」等。在數位時代,有許多自我認同、人際關係上的焦慮,都來自社群媒體,當然,社群媒體上互動的重要性,已然不須多言,只是那種情感、情緒的自持就更加重要了。
.
回到阿德勒。阿德勒認為人在出生之後,就會從各個環境中找到自己適切的位置,並從個人的內在中,找到對某一團體的歸屬感,最後自願地對「#群體做出無私奉獻」,而這正是社群情懷的核心精神。但,其實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尋求他人的認同,而是在一個社群價值下,追尋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這個非常個人化的修練軌跡,並不是很容易,但可以試著每天朝向目標逐步做一點點改變。
.
▓ #我們該怎麼做
.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卑與超越》、《被討厭的勇氣》當作心靈雞湯文,這次為了解釋、解決自己的心情,細心地進入到個體心理學的境地裡,才慢慢懂得阿德勒的真正想法,充滿了人性關懷。或許我沒有真的如此贊成阿德勒的論墊,也不一定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希望可以提供你我一些對自己更好的想法。
.
我認為,阿德勒的社會情懷、社群感、共融感,可以當作一是一個中心價值,也就是無比較的社會公平。但若說真的可以做的是,承認自己有這些想法,並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它們。我們可以單純觀察這些想法,不去處理它們。然後慢慢去面對,甚至與這些令人感到脆弱的想法共處。
.
然後重建思考路徑,相信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卑的細微之處,並且試著懷抱勇氣(courage)。勇氣並非勇敢,社會學家Brené Brown(2012)在《脆弱的力量》中區分,勇敢是應付困境的能力,勇氣則是全心全意面對自己的恐懼,接納自卑脆弱的心境。她的脆弱研究裡發現,勇氣與脆弱總是共存的,那些自卑感反而就是讓我們可以成為我們的道路。
.
我們可以偶爾會覺得自己就是很爛,充滿挫折,但脆弱不等於懦弱,勇氣允許自己脆弱,也讓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
|
📂 #參考文獻:
.
1.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
2. Young, V. (2008). The Impostor Syndrome. Finding a Name for the Feelings. Overcoming the Impostor Syndrome.
3. Young, V. (2011). 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 Why capable people suffer from the impostor syndrome and how to thrive in spite of it. Currency.
4. Sakulku,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1), 75-97.
5. Brown, B. (2012).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Teachings on Authenticity, Connection and.
6. Stein, H. T. (2013).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 1-297.
7. 陳美姿, & 周麗端. (2020). 望子成龍女成鳳? 教養信念在社經地位與家庭學習環境間的中介效果. 教育心理學報, 52(2), 365-388.
8. 韓貴香. (2010). 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2(1), 41-76.
9. 康庭瑜. (2019). 賦權及其極限? 後女性主義, 社群媒體與自拍. 新聞學研究, (141), 1-38.
10. 張瑋庭. (2018). 用阿德勒心理學觀點談人際關係-以網路社群軟體 [Instagram] 為例. 諮商與輔導, (391), 49-52.
|
#結果新麥超容易噴 😅
處世態度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101新加坡聯合早報
*【過渡期結束 英國今天正式脫歐】
英國漫長的脫歐進程昨天正式完結,隨之而來的“後脫歐”時期將帶來更多不確定與巨大變化,對英國未來世代產生深遠影響。英國定布魯塞爾時間今天零時結束脫歐過渡期,正式退出歐洲單一市場。儘管英國與歐盟已就未來新關係達成協議,雙方商品貿易將繼續享受零關稅與零配額待遇,但預料英歐貿易仍將受到影響,進出口成本也會因通關手續複雜化而提高。英國國家農場主聯盟主席巴特爾斯說,該聯盟成員“預計邊界貿易將受到干擾”。英國食品和飲料聯合會負責人賴特也表示,英國食品供應將受到顯著影響,一些食品的價格可能上漲。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01-1112883
*【強森父親計畫申請法國公民權】
就在英國首相強森成功帶領英國脫離歐盟之際,他的父親Stanley Johnson卻證實,他計畫申請法國公民權。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Stanley Johnson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接受法國RTL電臺訪問時說,他的母親在法國出生,所以他一直都把自己視為法國人。這位80歲的歐洲議會前保守黨議員在2016年的脫歐公投中投票繼續留在歐盟,他的兒子強森則帶頭發起脫歐運動,之後還成為英國首相並帶領英國與歐盟正式分道揚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01-1112962
*【強森誓言將英國轉變為”科學超級強國”】
英國首相強森誓言,要將後脫歐時代的英國轉變為“一個科學超級強國”。彭博社報導,英國脫歐過渡期於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上11時宣告結束,英國正式脫離了歐盟單一市場。強森在元旦前夕發表的新年獻詞中說,他將抓緊脫歐給予的新機遇,帶領英國拓展生物科學、人工智慧以及電池和風力發電技術方面的前沿領域,並創造數以百萬計的高技能工作崗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01-1112955
*【馬克洪建議與梅克爾一同訪華】
中歐在2020年的最後第二天完成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法國總統馬克洪隨後肯定中歐對話,並建議與德國總理梅克爾一同訪華。馬克洪前日在推特上寫道:“過去幾年,中歐之間的對話得到了加強與更平衡,而且還在繼續。”據路透社報導,中歐領導人視訊會議的筆錄顯示,馬克洪建議,在未來幾個月與梅克爾一起訪問中國,討論醫療保健和環境等領域的合作。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10101-1112934
*【注射疫苗後仍有可能確診? 專家:人體須約兩周產生抗體】
有美國護士注射冠病疫苗八天后感染病毒,專家解釋疫苗並非靈丹妙藥,在注射疫苗後人體仍需約12天的時間才會對病毒產生抗體,因此人們仍需採取安全措施。這名加州的急症室男護士Matthew Wietzke,45歲,在12月18日注射輝瑞疫苗,之後出現副作用,並在26日接受檢測後確診染上冠病。當地專家不排除護士接種前就感染病毒,但這起事件還是引發公眾對於冠病疫苗的擔憂。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01-1112881
*【阿根廷繼英國後批准阿斯特捷利康疫苗 歐盟美國本月內料不會亮綠燈】
阿根廷繼英國之後批准使用英國製藥商阿斯特捷利康和牛津大學聯合研發的冠病疫苗。歐洲聯盟和美國則表明,不可能在1月內為這款疫苗開綠燈。阿根廷國家藥品管理局週三說,阿斯利康/牛津疫苗已獲得緊急授權。阿根廷早前已經跟阿斯特捷利康簽署了疫苗生產協議,將同墨西哥一起為拉美地區生產這款疫苗。阿根廷是世界上第二個、也是拉丁美洲第一個批准這款疫苗的國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01-1112882
*【佛奇:有信心克服問題加快步伐 接種疫苗後美國秋季可達群體免疫】
美國發現了境內第二起B.1.1.7變種冠病病毒病例。儘管病毒傳播力變強了,但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估計,到了今年秋季,美國有望通過接種冠病疫苗得到足夠的群體免疫力,屆時民眾的生活將可局部恢復正常。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01-1112884
*【美國疫苗接種進度滯後】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顯示,截至12月30日,美國已發放逾1240萬劑冠病疫苗,有258萬9125人已經接種。這顯示每天平均只有20萬人接種,速度並未達到所設目標。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01-1112885
*【科學家對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資料可靠性存疑】
英國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與牛津大學聯合研發的冠病疫苗獲准在英國使用,為抗疫“武器庫”增添一款更易處理的疫苗選項。比起更早上市的輝瑞疫苗,阿斯特捷利康的疫苗在儲藏需求和價格方面都更佔優勢,但其晚期試驗結果一度引發混淆,令歐洲科學家和監管機構對有關資料的可靠性存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01-1112886
*【英格蘭防疫調升至最高第四級】
變異病毒令病例激增,英國從昨天起把英格蘭多地的防疫級別調升至最高的第四級,約4400萬人口的出行因此受限,學校也延後開學。愛爾蘭則為減緩醫院的負荷,昨天第三次進入封鎖狀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101-1112888
*【韓新確診病例再破千 逾九成為社區病例】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月1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韓國較前一天零時新增冠病確診病例1029起,累計確診病例6萬1769起。韓聯社報導,週五新增病例較前一天多了62起,僅隔一天又再次超過1000起。當天新增病例中,社區感染病例1004起,境外輸入病例25起。同日新增死亡病例17起,累計死亡人數917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01-1112974
*【世衛授予輝瑞BioNTech疫苗緊急使用授權】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給予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緊急使用授權,此舉旨在加快發展中國家獲取冠病疫苗的速度。路透社報導,世衛組織說,它將與地區夥伴合作,向各國衛生當局提供有關這款疫苗的接種資訊以及其預期的好處。世衛組織建立了一個緊急使用清單(EUL)程式,協助沒有監管資源的較貧窮國家迅速批准包括冠病等各種新疾病的藥物,以避免出現延誤。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101-1112957
*【馬國明年2月開始接種冠病疫苗 慕尤丁願率先接種】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說,衛生部將從明年2月開始,分三個階段實施冠病免疫計畫,而他本身及前線人員會是首批接種疫苗的人,以向人民證明,政府購買的冠病疫苗是安全及有效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1-1112837
*【研究:早期社交隔離措施不足以控制變種冠病病毒】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針對早期冠病毒株的社交隔離措施不足以控制英國近期出現的冠病新變種病毒,且這具有“巨大的傳播優勢”的病毒對20歲以下人群感染的比例更高。彭博社報導,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其他科研機構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新的變異病毒具有“巨大的傳播優勢”,並與“幾乎所有地區的疫情加重”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它可以將病毒的再生數,也就是一個病人可以傳染多少人,提高多達0.7。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1-1112839
*【美國為韓軍支援兵接種冠病疫苗】
美國星期四起開始為韓軍支援團地區隊士兵中的醫療人力接種冠病疫苗,成為在韓國境內首批接種冠病疫苗的韓國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31-1112836
*【中國出現首起變種冠病病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網站發佈英文報告,公佈患者是一名23歲從英國返回中國的女子。女子12月14日在中國接受冠病檢測,當天得知檢測結果呈陽性後被送往醫院。研究人員隨後進行病毒基因排序,斷定患者帶有早前在英國發現的VUI202012/01(B.1.1.7)變種病毒。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101-1112971
*【官媒民調: 七成中國民眾贊同“戰狼外交”姿態】
《環球時報》民調顯示,超過四成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在中美問題上應保持強硬態度。分析認為,調查反映了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正在上升。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佈的民調顯示,七成受訪者認為“戰狼外交”是中國該有的外交姿態,也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在中美問題上,應保持強硬態度。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101-1112872
*【去年13次航經台海創新高 專家:美軍要展現強硬抗中姿態】
兩艘美國軍艦昨天穿越臺灣海峽,這是美軍2020年第13次航經台海,創下新高,被北京批為“挑釁攪局”,受訪軍事專家指出,美軍歲末高調推高航經台海次數,是要宣示強硬抗中,台海軍事局勢其實已有降溫跡象,但還有待三周後上任美國總統的拜登來定調。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101-1112873
*【國藥集團疫苗獲中國批准上市 官員:將為全民免費提供】
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的冠病滅活疫苗獲批准附條件上市。中國官員稱,將為全民免費提供冠病疫苗。這是中國官方批准上市的首個國產冠病疫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時飛在一場發佈會上說,中國國藥(Sinopharm)的這款疫苗“已知和潛在的獲益,大於已知和潛在的風險,完全達到了預設的附條件上市標準要求”。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101-1112871
*【習近平籲續寫“春天故事” 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昨晚7時播出習近平年度賀詞錄影。長約10分鐘的賀詞中,習近平形容過去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他首先對中國各界抗擊冠病疫情的努力做出高度評價說:“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向不幸感染的病患者表示慰問,並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101-1112876
*【多處大樓疑發生水管排洩管傳病毒 港專家籲加強監管排汙系統】
香港多個社區暴發冠病疫情,疑與大廈喉管傳播病毒有關,專家認為目前可見病毒傳染與排汙系統關係密切,多與管缐老化破裂、錯誤改裝排洩及水管有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101-1112877
*【黎智英再度被關押】
香港法院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再度裁定關押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結束了黎智英不到九天的有限度自由。綜合香港電臺、香港01和《明報》等報導,香港終審法院昨天批准香港律政司的部分上訴許可申請以及臨時扣留命令,黎智英必須再度暫時被還押,直到2月1日正式審理律政司的上訴案。昨天的案件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以及兩名常任法官張舉能和李義審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101-1112875
處世態度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市,排行老二的楊鎮遠,父親是一位機械技工;而母親是位樸實的家庭主婦,影響了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以及美術的薰陶。童年沒什麼機會購買玩具的楊鎮遠,從國中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手工玩具:以文具店常見的鐵絲為材、偷偷使用父親的機械工具,將鐵絲凹折成各種人型與動作,加上路邊撿到的免費現成品 - 充滿台味的皮帶鐵鍊、金屬十字架和骷髏頭,將之合成於自己的作品中,開啟了對於金屬加工的喜好與基礎。
到了大學就讀台藝大雕塑系的鎮遠,發展出鐵絲人偶的進階版,他將金屬雷切為人型,加上精細的配件:刀、弓、矛,把象棋和棋盤立體化,可謂東方版的西洋棋,尺寸有整個桌面的棋盤十分壯觀生動,彷彿人型將會於夜間開始活動。
藝術家楊鎮遠覺得自己個性執著、在創作與待人處事上十分有耐性。雕塑系分組時,從小與金屬便有淵源的鎮遠,想當然爾選擇了金屬造形為他的分組第一志願。進入金屬造形組後,對於創作很有自己的想法與期許,學校的金屬組的教學導向於意象與抽象性的、並且需配合上完整全面性的理論,在他表達出自己所想要創作的方向時,指導教授適時給予意見了,並且尊重於他的理念與思想,因此大學四年慢慢造就了這次展出的系列作品。
雖沒有各式商業玩具充斥童年,但電視卡通倒是沒有少看,可說是各類型皆有涉略,例如日本的海賊王,美國迪士尼的《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長篇動畫等更是能啟發他的想像力。說到DC美漫與日漫就侃侃而談的楊鎮遠,與筆者討論起2016年3月在台上映的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英語: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分析起蝙蝠俠與超人的故事背景,以及雙方對立的原因。而另外一個影響楊鎮遠創作頗深的為日本動畫公司GAINAX出品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福音戰士》想必為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此部動畫描述在洪荒時代之後,因物理化學反應,地球上開始生長生命之樹,人類因『心的屏障』而產生隔閡,生命間冷漠而悲哀,孤寂充滿心靈,使得人類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原創的歷史與神話發展出福音戰士的新世界。其中動畫劇情結合了許多元素:宗教(ex.諾亞方舟、基督教的使徒)以及機械、生物科技等,加以縝密的細節設定與充滿科幻的劇情發展,引發楊鎮遠對於人類的未來的想像,創造出飛行系列。
根據考古學家提出的研究,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分化始於500至700萬年前,古代人的遺骸指出人類某些生活特徵是近期快速演化而來,例如人類的狩獵與採集生活大約於1萬1千多年前,轉變為農耕與生火熟食;同時生理構造也跟著改變。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漸漸演化出現代人的外貌與身體構構造,例如隨著人類開始農耕,其後裔較容易產生較多的酵素利於分解食物中的澱粉。
西元1837年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參與小獵犬號的五年航行後,回到英國倫敦便有了生物並非不變的想法,之後所提出的演化論思想更影響了人類對於自身物種的探索,更成為近代生物學的主流學說。
如果要想像,何不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與世界?此次個展的主打系列作品-飛行系列,就是楊鎮遠對於未來世界的異想。
18世紀,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被發明且應用於各式機械上:紡織機、蒸氣機車(蒸氣火車),使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變革,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與人力勞動的時代,更造成社會的變革。19世紀中後期~20世紀初,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船、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愛迪生發明燈泡與留聲機等…都在此時期出現,便利了人類生活,同時開始高速生產、進入電力時代,強調速度與效率的時代來臨了!
當人們習慣了這些便利與高效,心態也隨之改變。楊鎮遠認為當未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已進步至一個極致時,即便人類仍不斷地在演化中,或許人將不再滿足於當前的演化速度,開始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把自身改造成賽博格,加快演化速度。(註:來自英文Cyborg,即為生化人或是機械化有機體)因此基因不再是人類演化的唯一條件。同時在未來世界,人類賴以為生的陸地有可能因為汙染嚴重而不再適合生物居住,比起飛到外太空,也許離開陸地往天空或是往海底發展是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要如何在高空生存?在楊鎮遠腦中的演化日誌:人類將保有原本的形體,卻有著巨大的金屬翅翼,穿過平流層在空中飛行與自由行動,彌補人類發明的空中載具所缺乏的機動性。
此次展出作品以不鏽鋼為主材,輔以其它金屬作銜接或點綴。楊鎮遠之所以會選擇不鏽鋼,是因為其明亮光潔的表面材質帶有未來科技感,本身強烈的反光明暗對比、銳利的線條,也讓人類對未來的人類多了一層期許與想像。鎮遠的作品在造型上線條簡約,充份彰顯出堅韌材質的美感,他相信只要材質、造型配合能相得益彰,並且不間斷學習、進修,增加自身技能,終有一日將可應用於創作上。(文:金車文藝中心)
楊鎮遠簡歷:
2008 霧峰國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豐原高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就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處世態度英文 在 處事態度名言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2022年07月 的推薦與評價
處事態度名言在Youtube上受歡迎的影片介紹|,提供處事態度名言,人生態度名言,處事態度名言,智慧人生格言相關Youtube影片,找處事態度名言就在網路品牌 ... ... <看更多>
處世態度英文 在 每天堅持15分鐘英語聽力進步明顯初級聽力【態度和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聽力【 態度 和觀點篇】#美式 英文 #英語學習#英語聽力#學 英文 # 英文 聽力#英語聽力初級# ... 中老年心語#養老#幸福人生#晚年幸福#深夜讀書#佛#為人 處世. ... <看更多>
處世態度英文 在 你把我弄糊塗了-You confuse 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