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視 ◎吳緯婷
你望著我的方式
像焚燒的白樺樹林
紙狀分層剝離
淡煙隱隱
糖霜覆裹住鬱結的山
像飄泊多年的雲朵
甘願安靜停留
於貧脊乾荒的原野
雨澤細細
癒合已碎裂的地
像一處柔軟的河流
承載豐沛的陽光
順著沉默處繞行蜿蜒
水行徐徐
光注滿已石化的海
像一隻飛蛾
明白另一隻飛蛾
迷戀星空的心情
甜的,碎的,迂行的
隱匿的陽光
--
◎ 作者簡介
吳緯婷,宜蘭人,師大國文系,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藝術行政與文化政策碩士,現職藝術行政。曾獲金車現代詩獎、台灣文學館愛詩網創作獎、漂母杯文學獎、蘭陽青年文學獎等。
寫詩、寫文、展覽、音樂、舞蹈、旅行。處處好奇,容易受歧路吸引,喜愛迷途風景。歪仔歪詩社社員,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著有散文集《行路女子:記每個將永恆的瞬間》。
(簡介取自詩集《一次性人生》)
--
◎小編 #宇路 賞析
這首題為〈注視〉的詩,結構相當工整,共分四段,每段五行,以「你望著我的方式」開展,帶出四種不同的譬喻,這種寫法令人聯想到歌詞,或是比較早期的新詩所用的「豆腐乾體」,表面上看來簡單,不過仔細閱讀,結構中尚有結構,譬喻中還有譬喻,音樂性方面要在固定的節奏裡做出一些變奏,才不致於呆板且能帶給讀者驚喜,這些技巧要操作得當算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四種譬喻中第一種,「像焚燒的白樺樹林」,包含了層層堆疊、焚燒(熱情)、朦朧(煙霧)等形容,加上「糖霜」來形容煙霧,多了一層甜蜜的感覺,因此這個譬喻是複雜的,有多種意涵(意義指涉)的意象。第二種譬喻「雲朵」相對就簡單一些,但作者也替它加上了一些屬性,「飄泊多年」對立於「安靜停留」,「雨澤」對立於「貧脊乾荒的原野」,讀者能很清晰的分辨詩當中給予與接受的關係。第三種譬喻「河流」與第二種類似,但多了一層轉折,直觀上應該是河流注入海,但是此處寫的是河流承載了陽光,將陽光注入海中。
第四段其實才算是本詩的重點,詩寫道:「像一隻飛蛾/明白另一隻飛蛾/迷戀星空的心情」,此處的主語和相對關係容易搞混,「迷戀星空」的並不是詩中的「你」而是敘事者本人,「你」其實是站在一種同理的角度,了解到對方(敘事者)的心情。末兩句「甜的,碎的,迂行的/隱匿的陽光」看似與前三句無關,但其實是用來形容星空,而且「甜的」對應到首段「糖霜」,「碎的」對應到第二段「地(荒原)」,「迂行的」對應第三段蜿蜒的「河流」,前三段的意象加總起來,得到「隱匿的陽光」這一特別的意象。
另外可以看到這首詩的一些巧思,例如各段的排比句型和疊字的使用,增加了詩的重複性,確實讓這首詩多了一些音樂的節奏感。第二段和第三段使用的意象與一、四段相比略嫌普通,若能改善這點,將大大增加這首詩的可看性,但以〈注視〉這樣的情詩來說,已經相當精采。
--
美術設計:幸秀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07.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情詩 #吳緯婷 #注視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橙瓢蟲找新家」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李明足 內容簡介: 銀川永續農場X小魯文化共同策畫 一本探索人與大自然、稻田與生物多樣性的食農教育繪本! 內附「有機米寶寶成長記」摺頁及延伸學習單 有一天,好多住在田裡的昆蟲和小動物一一倒下了! 橙瓢...
蘭陽文學獎作品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學走進地方:談「地方文學獎」 ◎責編/宇路
在談「地方文學獎」之前,要先說什麼是「地方」。「地方」是人文地理學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很簡要的說,它包含了「空間」、「地景」以及「地方感」三個要素,更廣泛而言,在一個地理範圍內,其自然環境、人為建物等物質條件,以及語言文化歷史、政治社會、人與空間的互動和人賦予空間的特殊意象意涵等社會建構,都包含在「地方」這個概念當中。(註一)
對於「地方」一詞有認識後,再說到文學。在台灣,所謂的「地方文學」或說「在地書寫」,這樣的文字可能在日治或更早在清代就已經開始,然而有意識地將地方的自然、人文、歷史書寫進文學作品,自台灣本土化運動後才大量發生。至一九九〇年代,各地縣市政府因應這股風潮,陸續舉辦地方鄉土文史誌、縣市文學獎(註二),時至今日,除了臺北、新北、臺中、打狗鳳邑(高雄)等大城市的文學獎,亦有竹塹(新竹)、夢花(苗栗)、蘭陽(宜蘭)、磺溪(彰化)、雲林、桃城(嘉義)、南瀛(臺南)、菊島(澎湖)、浯島(金門)、馬祖、後山(花蓮及台東)、玉山(南投)、大武山(屏東)文學獎等,幾乎都以該縣市舊地名或特色為命名,惟桃園以知名台灣文學人物鍾肇政命名,也有非縣市政府舉辦的小區域文學獎,如阿里山文學獎。這些地方文學獎,以投稿者資格限制(當地戶籍及就學就業身分)或是主題限制,即便無硬性的主題限制,書寫該地方相關的主題也較具評審優勢。
地方文學獎的制度,也造成了部分投稿者「鑽漏洞」的現象發生,經過內容模糊化、替換關鍵字等處理,就能將原本投稿甲縣市的作品投稿至乙縣市,加上地方文學獎的得獎門檻通常較全國性大型文學獎低,而有「爸爸分身」和縣市文學獎獎棍名單這樣的情況發生。(註三)但是,地方文學獎是否就沒有優秀的作品?倒也不盡然,況且一篇文學作品本來就不會只有一個主題,以李家棟於後山文學獎的得獎作品〈環礁裡的提琴〉為例,書寫綠島政治歷史事件,假設有報刊雜誌或獎項徵稿「白色恐怖」主題,只要不違反一稿多投和不可抄襲的原則,依然可以投稿,而相類似的白色恐怖事件,也不會只有在綠島上發生。
在每個縣市都有至少一個文學獎的今天,或許我們該思考的不是如何阻止獎棍狂掃地方文學獎,而是去思考究竟何謂地方?如何在文學作品中凸顯在地性,乃至於讓讀者在文學作品中,讀到「地方感」並產生地方認同?我想這才是最根本,能讓文學走進地方的方法。
註一:參考《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年,群學出版。
註二:參考Youtube影片「一個人的散文裡面有好幾個爸爸?為何文學獎難以阻止『獎棍』」,來源《朱宥勳使出人生攻擊!》頻道,影片連結:https://youtu.be/f7_JCpT09iI。
註三:同註二。
--
美編、圖片來源:靖涵 https://www.instagram.com/c__nh_n/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2002年府城文學獎新詩正獎,其中一行只有14個「哈」和12個連在一起的驚嘆號!!!!!!!!!!!!
——By 小編A
#地方 #縣市 #地方文學獎 #地方感 #在地認同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20210301-2.html
蘭陽文學獎作品 在 大書蟲帶小書蟲來啃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 蘭陽創作繪本《我家住在田中央》呼朋喚友來抽書,認識宜蘭 📣
用童趣的望遠鏡,看到四季不同的蘭陽平原
故事內容📚
小女孩拿著望遠鏡,站在陽台上和媽媽比賽誰是千里眼,並將所見之景象畫成圖畫。不同於媽媽全景式的觀察,小女孩的眼光像特寫鏡頭,聚焦在動態、有趣的事物上,例如:把秧苗插入土裡的插秧機、像一把把小剪刀似穿梭的燕子、花花綠綠的稻草人、跳舞的白鷺鷥、紅紅彎彎的利澤簡橋等等。
對比成人和孩童所見的不同視角,書中小女孩在望遠鏡中發現的景物,作者也以不講求正確比例的仿幼兒繪畫手法來呈現,透過童趣的表現方式,貼近年齡層較低的讀者們。
🎨 🎨 🎨 🎨 🎨 🎨
作家背景👩🏫
石麗蓉老師當了二十五年的老師後,現在定居在美麗的蘭陽平原上。因為身分證上的出生地註記著宜蘭,父親與先生都是宜蘭人,所以對宜蘭有著深厚的情感。目前從事繪本、詩和繪畫創作以及兒童美術教學。作品曾榮獲文化部金鼎獎、好書大家讀、信誼幼兒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等。喜歡採集生活中、生命裡讓人心動的題材,並用簡潔而有韻味的文字和畫面呈現出來。
相關報導📰
宜蘭縣政府
https://reurl.cc/v1M1l1
書蟲媽🐛
https://reurl.cc/WLnL67
🏠
購買連結🛒
隨書附贈紀念版及創作版明信片,可畫下並收藏屬於自己的風景
小魯文化
https://reurl.cc/9XlXj8
博客來
https://reurl.cc/LdEd8a
🌾 🌾 🌾 🌾 🌾 🌾
抽獎參加辦法
🌾按讚
🌾設公開分享文
🌾留言「2020蘭陽創作繪本《我家住在田中央》」,並tag 2位朋友
活動於12月18日(五)晚上12點截止,於12月19日(六)公布一位中獎朋友,本次贈書由書蟲媽提供,並提供郵寄(限台灣本島)
蘭陽文學獎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橙瓢蟲找新家」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李明足
內容簡介:
銀川永續農場X小魯文化共同策畫
一本探索人與大自然、稻田與生物多樣性的食農教育繪本!
內附「有機米寶寶成長記」摺頁及延伸學習單
有一天,好多住在田裡的昆蟲和小動物一一倒下了!
橙瓢蟲和好朋友長腳蛛急急忙忙逃走,來到另一片稻田。
這片稻田看起來不太一樣,
秧苗有點稀疏、田埂長滿了花草……
這裡會是橙瓢蟲和長腳蛛可以安心生活的新家嗎?
當稻田裡噴起農藥,好多生物因此倒下時,橙瓢蟲和長腳蛛急忙逃離原本居住的家。牠們來到了一片稻田,看起來好像有點不一樣:稻子間的間隔很大,田埂上不是光禿禿的土,而是長滿了綠草、開著花,空氣中也沒有難聞的農藥味。原來這是一片有機稻田,農人不噴灑化學農藥、肥料、除草劑,讓生物們可以安心生活。
但是,這樣稻子不會被害蟲吃掉嗎?農人可以有收成嗎?
其實橙瓢蟲、長腳蛛和其他昆蟲,因為可以安心定居下來,在稻田開心打獵吃蟲,順便就幫農人除掉了害蟲,成了農人的好朋友,一起守護著稻田,讓稻子健康成長。農人因此有了收成,土地沒有毒物殘留,大家可以吃到無毒健康的米飯。這樣四方皆贏的局面,不是童話,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請跟著《橙瓢蟲找新家》一起關愛土地,友善環境。
作者簡介:李明足
文學博士、助理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暨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關心環境生態、食農教育,藉由繪本、小說跟孩子述說生態環保的重要。
曾任蘭陽繪本創作營及聯合文藝營繪本講師,榮獲新詩獎、全國生態文學獎、蘭陽文學獎等獎項。繪本作品《看見》(小魯文化出版),入選「好書大家讀」選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小說《我並不孤單——少年鍋餅的勇氣之旅》,入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繪者簡介:劉貞秀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喜好自然,常常帶著孩子爬山、涉水,或陪孩子到山林觀察生態,希望能在孩子的童年中留下自然豐饒美麗的回憶。繪本作品《前面還有什麼車》(小魯文化出版),曾獲文化部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香港豐子愷圖畫書獎入圍,橋梁書《動物大鬧奇奇鎮》(小魯文化出版),獲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策畫者簡介:銀川永續農場
銀川永續農場創建於西元1996年,農夫賴兆炫沿用父親的名字「銀川」命名,曾榮獲十大青年農民、農企業菁英獎、神農獎。目前銀川為臺灣最大的有機農場,曾獲「臺灣十大有機農業貢獻單位」殊榮。銀川永續農場有三百公頃的種植面積,以及有機專用、專業的碾米場與食品加工廠,帶領著一百三十餘位農民與一群熱愛生態的夥伴們,深耕土地。
近年來,以「培育二十年後的農業菁英」為目標,舉辦食農教育、有機生活營等推廣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有機農業對環境的重要性,永續傳承。
出版社粉絲頁: 小魯粉絲俱樂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蘭陽文學獎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一次性人生」現代詩介紹
訪問作者: 吳緯婷 (Tina Wu)
內容簡介:
愛是太成熟的腐果
愛是整個熱帶的中心
是無論談過多少次戀愛都不會變老的女孩之愛
│有一百種並行的現實│
│但只有一次性的人生│
宜蘭女子吳緯婷的詩集《一次性人生》,展現了她對文字的柔軟與堅毅並重,古典情懷與傲嬌新世代同行,她深情書寫宜蘭,喚醒對家鄉土壤的愁思,也帶點小刺寫愛過而離開的那些情人。
她在每一天都不可能複製昨日的當下,以詩記時,詩是她愛與存在的證明。《一次性人生》收入吳緯婷寫詩十年間精選的七十首作品,這些飄忽的軌跡,是她時間的琥珀,凍結某一個切面,是砂礫,也是一次性人生細細、苦苦、包裹的珍珠。讀她的詩,彷若聆聽一位年輕女子唱歌,原先預想會聽見清脆新麗,而當歌聲滑出,卻帶有淡淡菸嗓似的老靈魂,若即若離──
輯一「神魂」,放任意識奔流、意象紛繁的作品,或觸及時代議題。
輯二「忘遠近」,寫給宜蘭的情詩,透過宜蘭的文史,素描生於斯長於斯、熱愛的土地。
輯三「曇花」,情詩獻給愛/錯過的人,她有時大膽殘忍,有時柔軟卻倔強。
輯四「浮生」,她跳躍的靈動的哲思,短小卻慧黠,波光點點掀起漣漪。
中間穿插的節氣之詩、中/終場,則象徵了時間的流動性,
捕捉著每一個人都是「一次性的人生」,有起承與轉合,有休止與散場。
作者簡介:吳緯婷
宜蘭人,師大國文系,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藝術行政與文化政策碩士,現職藝術行政。
曾獲金車現代詩獎、台灣文學館愛詩網創作獎、漂母杯文學獎、蘭陽青年文學獎等。
寫詩、寫文、展覽、音樂、舞蹈、旅行。處處好奇,容易受歧路吸引,喜愛迷途風景。歪仔歪詩社社員,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著有散文集《行路女子:記每個將永恆的瞬間》。
●本書收錄之得獎詩作:
‧2018第六屆金車現代詩獎特優/〈一次性人生〉
‧2018第四屆礁溪詩詞徵選佳作/〈溫泉女子〉
‧2018第九屆金音獎最佳風格類型專輯入圍(跨界聲音詩合作)/〈龜山〉〈涉水──歪仔歪橋〉〈雪山隧道──致5月11日凌晨〉〈Baisin之歌〉
‧2016第十一屆葉紅女性詩獎決選入圍/〈雨夜〉〈蘇丹的宴會〉
‧2015台灣文學館愛詩網新詩創作獎首獎/〈夏至〉
蘭陽文學獎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有禮這一家:生命禮俗大揭祕」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鄭宗弦
內容簡介:
禮俗就是繁文縟節嗎?你會想到傳統禮俗就頭痛?
難道禮俗就是大家都說要做,我就跟著做?但是我從來不明白禮俗背後的意義?
鄭宗弦的《有禮這一家:生命禮俗大揭祕》以小學生的視角,描述1980年代的一個大家族,在面臨每個人生命各個階段時,如何藉由生命禮俗,表達對生命的尊重與期盼,達成該階段的任務。看似傳統守舊的禮俗,其實是充滿溫情的細細叮嚀,更是最真誠的祝福。
作者簡介:鄭宗弦
1969年出生於嘉義縣新港鄉,現定居台中市。從小便醉心於繪畫與民俗藝術,後來愛上寫作,作品以少年小說、散文和童話為主。
他是個得獎高手,曾經榮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觀光文學獎、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圖書獎、小太陽獎、金鼎獎推薦獎、環境教育優良圖書綠芽獎、大墩文學獎、玉山文學獎、蘭陽文學獎、夢花文學獎等獎項。
著作有:《阿公的紅龜店》、《媽祖回娘家》、《神豬減肥記》、《有人在鹿港搞鬼》、《香腸班長妙老師系列》、《鄭宗弦的「鬼」故事系列》、《豬頭小偵探系列》等書籍。
他立志要寫出優秀的故事,分享他所鍾愛的人、生存的土地、常民文化和民間藝術。他期盼大家閱讀他的作品,在欣賞文學趣味之餘,能進一步珍惜鄉土,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