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與和平 - 紀念二戰結束七十六週年】
今天是日本宣告投降之日,同時也是二次大戰結束的和平之日。時任國民政府主席及盟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的蔣中正,在重慶中央廣播電台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這段談話標示著在經歷長達八年的浴血奮戰、付出了三百二十一萬官兵及上千萬同胞傷亡的慘重代價後,中華民國終於締造成功抵禦外侮、協助盟軍贏得二戰,光復台灣並提升國譽的不朽事蹟,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光輝而濃厚的一筆。
從《廬山談話》到《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蔣中正委員長一以貫之的就是「決不輕易放棄和平」,以及「為和平而戰」的信念。七七事變以來全國不分黨派和地域,放下歧見、共赴國難,團結在這個信念之下奮戰,才有最終抗戰勝利、共享和平的成果。兩岸都應該重視這個歷史遺產和精神,用心傳承並努力維持。
從更宏觀的歷史視野來看,這個日子也標示著自近代以來,區域內長期被殖民主義壓制的民眾,以及被軍國主義壓迫的日本人民,終於獲得解放。我們固然要珍視當前與盟邦的友誼,但也不能忘卻過往必須銘記的歷史。因此,在七十六年後的當下,用歷史彰顯和平的可貴,避免悲劇重演。應該是兩岸不分黨派、東亞地區人民不分政治立場的最大公約數。
對於死難同胞的不幸和參戰官兵的犧牲,以及先烈先賢諸多可歌可泣的事蹟,中國國民黨從未忘記。所以從7月7日盧溝橋事變起始,到8月13日淞滬會戰、8月14日的筧橋大捷,以及目前8月15日的抗戰勝利,國民黨每逢對中華民國非常重要的抗戰紀念日,都會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紀念。
目前國民黨於中央黨部舉辦「飛虎八十」特展,這其中固然象徵了中華民國跟美國並肩作戰的友誼,但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彰顯中華民國對世界和平的付出,以及蔣中正委員長和中華民國政府在整個抗戰期間的領導貢獻。
中國國民黨僅以蔣中正主席在重慶中央廣播電台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的彩色還原圖片,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以及我們傳承光榮歷史、堅守和平信念的決心!
想了解更多抗戰的光輝歷史,快點擊連結來看「飛虎80」線上特展: https://rocflyingtigers80.imweb.m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蔣 中正 廬山 談話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紀念七七事變八十四週年 - 緬懷歷史、銘記教訓】
今天是七七盧溝橋事變八十四周年,回顧這段影響日後兩岸政治走向和當代東亞地緣格局、牽動數千萬人命運的歷史,對於同樣處在劇烈變遷時代的我們,更是別具意義。八十四年前的今天,盧溝橋事變導致抗戰全面爆發,由蔣中正委員長領導全國軍民同胞不分黨派及地域共同合作,開啟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段堅苦卓絕、充滿血淚,但同時也是光輝燦爛、最為榮耀的時刻。
再經歷了長達八年的浴血奮戰、付出了三百二十一萬官兵及上千萬同胞傷亡的慘重代價後,中華民國終於締造了成功抵禦外侮、協助盟軍贏得二戰,提升國譽及光復台灣的不朽事蹟。對於死難同胞的不幸和參戰官兵的犧牲,以及先烈先賢諸多可歌可泣的事蹟,中國國民黨從未忘記、也不敢忘記。四年前的七七抗戰八十周年,國民黨曾舉辦擴大紀念活動,特別邀請到二十位抗戰英雄出席,逐一介紹他們參與抗戰的事蹟,感謝他們對國家的犧牲奉獻。
事實上,除了緬懷先烈、表彰他們的貢獻外,我們認為在當下紀念七七事變,對於兩岸人民有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首先,七七事變讓國共兩黨放下歧見、共赴國難,奠定了往後抗戰勝利、光復台灣的基礎。其次,台灣自乙未戰爭開始,就開啟了長達四十二年對日本殖民統治的反抗,締造了同樣悲壯的歷史。七七事變成為台灣擺脫殖民的轉捩點,有許多台籍志士遠赴大陸參與抗戰,讓靠著自己的力量光復故鄉的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因此,紀念七七盧溝橋抗戰,應該是兩岸不分黨派和政治立場的最大公約數。
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從歷史吸取教訓,避免悲劇再度發生。眾所周知的,盧溝橋事變的起因,是當時在宛平城附近演習的日軍,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城中搜查,遭國軍拒絕後,雙方的衝突於是不斷上升,最終導致戰爭的爆發。但比較鮮為人知的是,雖然情勢緊張,但當時雙方的決策高層都沒有為此事開戰的意願和打算。事件發生後第十天,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曾於廬山談話提到:「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在表明底線的同時,也向對方拋出最後的橄欖枝。然而,迷信武力的日本少壯派軍人,執意要擴大事端,錯失了這個稍縱即逝的和平機會,終於導致發生無可挽回的戰爭悲劇。
當前台海周邊局勢詭譎多變,各種軍事活動頻繁。而兩岸關係則漸趨緊張,敵意螺旋不斷上升,事情的發展似乎朝著令人不安和擔憂的方向前進。因而在八十四年後的今天,我們追溯過往的這段歷史,更具有現實的重大意義。我們呼籲兩岸都應該用歷史彰顯和平的可貴,避免悲劇重演。過去兩岸人民可以不分黨派和身分為了民族存亡和擺脫殖民的共同目標而放下分歧、攜手奮鬥,現在也一定可以為了兩岸和平穩定和繁榮發展的最高價值而化解衝突、對話合作。
八十四年前的中國國民黨,面對盧溝橋突發的槍響,處變不驚、毅然決然的承擔起維護和平、捍衛國家民族生存發展的重擔。八十四年後的中國國民黨,面對兩岸關係和中華民國生存發展的挑戰,也會以負責任的態度,承擔起同樣的重大責任,這是中國國民黨向來的精神,也是中國國民黨一貫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