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太陽紅太陽升,香港出了個乃共先生 | SOSreader】
基於香港權貴能力較低,要撈取政治本錢,通常都是標榜大道德,殺子以媚上。蔡若蓮長子跳樓自殺,成為政治鬥爭事件是一例;港獨和反港獨標語,也引來新亞書院的院長黃乃正加入輿論陣線。中大前學生會長 周竪峰與中國學生對罵,本來小事一件,黃乃正以為檢到寶,搬出錢穆、唐君毅等人來泰山壓頂,借死人的嘴巴來批評別人。後來新亞學生會看不過眼,維護同學,因「筆誤」而將給黃乃正的名字寫了作「黃乃共」。
很多權貴,尤其是教育界的,又要做妓女,又要拿貞節牌坊。學生會這樣一寫,很多親中權貴都感到氣憤。就像他們對於蔡若蓮喪子,而遭香港人恥笑,既想用來出名,也真心感到羞憤。因為他們心裡都害怕如此喪子,遭人這樣恥笑。就像他們覺得被人指斥「乃(舐)共」是侮辱。
因為是事實,所以更加在意。這些人做北京政府的奴才,只做了一半,身體馴服了,但自心沒有戰勝,沒做全套,即是不專業。專業的奴才要知道主子是誰,也要時時刻刻以主從關係為榮。
乃正兄,舐共就舐共,沒甚麼可恥的,舐共令人榮華富貴,寧舍不同。「舐」字聽來很低俗,其實是愛國愛黨的最佳形容詞。所謂「舐」犢情深,動物充滿愛意地舔舐子女,尤如父母愛護子女之情,都是用個「舐」字。香港一大票親中權貴,對中國對中共對馬恩列史毛鄧江胡習,都是那麼含情脈脈的又舐又舔又啜。既然已經做了,又為甚麼怕人講?香港難道不是受中國共產黨統治嗎?「乃共」又有甚麼問題?
叫乃正先生「乃共」,是客觀事實描述。雖然院長的全名是「黃乃正」,但既然如此愛國,三句不離中國文化,那麼外界為他取一個「乃共先生」的外號,也甚有古君子之風。等於水鏡先生、臥龍先生、 伊川先生、 晦庵先生。乃共先生那個「先生」更妙,既是形容一名男性,也表明他是一位作育英才、德偃當世、垂範後代的老師。
何況乃共亦是乃正。政者,正也。新亞那班往聖先賢,支持的是中華民國,我是不同意的。相信乃共先生也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中國的「正」統。故「乃共」本身無異於「乃正」,站穩正確立場,不是非常好、非常具有中國文化的外號嗎?聽說學生會向乃共先生致歉。幫他改了一個那麼好的尊號,不求感謝表揚,還向其致歉,真是孺子可教。
===================
付費連結:https://sosreader.com/project/indiehongkong/
網購盧斯達的新書:https://goo.gl/6W4tN8
或到三聯、商務、中華書局找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