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蒙特梭利的地方】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如何把家裡佈置成蒙特梭利環境呢?」最簡單的回答,就是提供佈置蒙特梭利教室的規則與方法。然而,我卻希望大家在這麼做之前,能夠多做一些思考。
我也曾經想要把家裡到處都弄得跟蒙特梭利教室一樣完美,但是我後來並沒有這麼做。我是個對教室環境要求極高的老師,每樣工作都要求精美、自然材質且同色調,還有強迫症一定要找到可以完美搭配的物件,不管走進什麼店裡,都會不受控制的開始物色可以成為教具的東西,即便如此,我依然決定不這樣佈置我的家。
蒙特梭利教室就是以「家」的概念來佈置的,為何現在反倒要把「家」佈置成跟「教室」一樣?瑪麗亞・蒙特梭利女士所創辦的第一個蒙特梭利教室,名為Casa dei Bambini(兒童之家),Casa是義大利語「家」的意思。我們致力於把教室打造成像家的環境一樣,因為我們希望教室不是硬梆梆、冷冰冰的地方,而是充滿「家」的感覺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有助於建立起跟孩子的連結,家是最熟悉最安全的地方,當教室也變得跟家一樣溫暖時,孩子就能得到安全感,當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就能放心大膽的專注在學習各樣事物上。
一般來說蒙特梭利環境有三大要素,兒童(Children)、預備的成人(Prepared Adult)、預備的環境(Prepared Adult)。標準的蒙特梭利教室是採混齡教學的,以學齡前兒童來說,一個班級通常會由3-6歲的孩子組成,年齡平均分佈(ex:5個三歲孩子、5個四歲孩子、5個五歲孩子...),很多人會質疑不同年齡的孩子怎麼能在同一個班呢?因為我們大人自己本身對學校的經驗就是,大家全部坐一起,用一樣的課本,做一樣的事,學一樣的東西。然而蒙特梭利教室存在適合各個年齡層的教具,老師按照孩子的程度與興趣來給予教學,所以這自然也就不是一個問題了。混齡制的班級事實上還能營造一個小家庭/小社會的環境,讓大的孩子有機會照顧小的孩子,讓小的孩子向大的孩子學習,給予他們豐富的社交互動學習機會。想一想,我們家庭裡的兄弟姐妹們不就是最自然的混齡制嗎?
預備的成人顧名思義就是老師,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蒙特梭利老師,對於兒童發展有清楚的了解,熟悉每一樣教具的教學目的與操作方法,並且能依照孩子的程度來給予課程。然而家庭裡的成人通常就是爸爸媽媽了,雖然爸爸媽媽不可能成為受訓過的老師,但是他們可以學習蒙特梭利精神,其中最重要的精神不外乎就是培養孩子獨立、尊重孩子、有限度的自由等,若將蒙特梭利精神落實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其實已經非常足夠了。
預備的環境就是教室,教室由四大領域所構成(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語言教育、數學教育),教室裡的教具非常豐富多元,材質大多為木製、金屬製、玻璃製、陶瓷製等較自然的材質。在家裡我們的確可以按著蒙特梭利原則來佈置,比如:兒童尺寸的傢俱(小沙發、小桌子、小椅子、小樓梯)、兒童尺寸的日常用品(小掃把、小水壺、小水杯、小餐具、小圍裙)、自然材質且具有教育性的玩具(看更多玩具介紹 https://reurl.cc/e9Q4D7 )。我認為日常生活類的活動在家是可以有的,但是不建議在家自己教其他類別的教具,雖然我是蒙特梭利老師,我也不在家教孩子這些教具,因為他們去的是蒙特梭利學校,我就放心交給老師了,在家裡就儘管快樂的玩吧~
在這邊我要特別提一下嬰兒圍欄,蒙特梭利提倡給予孩子探索環境的自由,所以是不會用任何圍欄來困住孩子的,我家除了樓梯口有一個安全門,其他都是完全開放讓他們到處爬、隨意移動的,任何危險物品、不想讓孩子碰的物品都一律收起來(比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但是一直叫他不要碰強一百倍),尖銳的桌角用防撞保護墊包起來,然後就放手讓他們自由的移動。
我們的「家」本身就是一個最棒的環境,不需要特別改造,而且別忘了家中的成人也是這個家的重要成員,不需要為了幫孩子打造環境,壓縮了自己的空間、放棄自己喜歡的傢俱,家裡就是要充滿大人小孩的東西才是家啊。除了按照孩子的年齡微調家裡的擺設(例如嬰兒時期有地墊),我自己喜歡偶爾調整傢俱擺放的位置,如同蒙特梭利教室每個新學期都會變換一下教室擺設,換換心情,也代表一個新的開始。
家,是最蒙特梭利的地方。
此篇亦刊登於親子天下嚴選文章:https://reurl.cc/0jgav9
#montessoriathom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氣專家羅寶鴻結合教養金三角「薩提爾、蒙特梭利、阿德勒」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https://cplink.co/Onn8yQwV 在育兒的過程中,你的內心是否有過以下吶喊…… 「寶貝吃飯超級無敵慢,佩佩豬都演完了還剩半碗...
蒙特梭利教學法原則 在 蝸牛媽媽育兒心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另類教育一年體驗後的小總結]
當初抱著期望、熱誠、欣賞進入學校工作,今日卻因私人理由,又抱著很多疑惑而離開。也許我可以藉此好好沈澱,反思後再努力前進。
至今我仍然非常欣賞學校的辦學理念,更同意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本質本該如此。然而,在實踐上總有落差,一切都是人和行政管理的問題。
這裡的孩子都是可愛的。他們有著主流學校孩子所沒有的活力、創意、愛心、堅忍和勇氣;也許學術上的能力較外面的弱,但不是本來能力的問題,而是這裡根本不想「催迫」,也認為「慢」與「順其自然」都是正常不過,可接受的。
可是,我又總是替這裡的孩子感到可惜。因為他們最應該學習到的,卻仍未真正學習得到(又或許是時辰未到)。不是學生的問題,是學校實踐「教育」的方法上始終未能真正切合理念,但奈何暫時無具體方法,取得共識下有更好的修正。
我常認為「教育」是一門專業,不是幾個人單說理想的事業,更不是幾個成人幫忙集體托兒的苦差事。因此聽著欠師訓少主流教學經驗的同工間中的抱怨,不禁讓我疑惑:沒有確切的信念和教學的自信,這樣子施教,我們能真正陶造到孩子嗎?不過資歷淺的教師需要時間成長,短時間內影響實踐是情有可原,也可以理解。唯如何持續提升教師專業,同時又減少現任教師壓力(因為太多老師做到身心靈疲憊不堪,經常請病假或停職/辭任歇息),是學校高層需要思考的。
但這裡讓我最最最困惑的還是「限制與自由」的問題。我們會否太早給予自由,卻又沒有清晰的限制,以致衍生下面一連串的現象?
因著「人本」,這裡沒有系統沒有標準化的訓輔基制,最多只有「生活法庭」,案件的處理經常「因人而異」,這樣所謂的「規範準則」便非常模糊,加上老師們的理解手法各不相同,在「管教」的層面上便難以掌握。在高舉自由的校風下,部分孩子像不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更不明白何謂「尊重」,只知道爭取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一旦被師長勸喻或教訓,便容易用「情緒」解決問題,偏偏好些師長又竟然怕了,便唯唯諾諾地虛應了事,或是苦口婆心地嘮嘮叨叨。這樣子,孩子能成長嗎?
從前我欣賞這裡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尤其對孩子的權利自由方面),到今日卻反思真正的師生關係該是怎樣。之前《明周》記者曾因為我上午在課室內教訓學生,下午卻跟孩子玩麻鷹捉小雞,因而在報導中形容學校的師生關係如「探戈」。(我都不知是褒是貶)經過一年,我都問自己:我經營了怎樣的師生關係?做到當初欣羨的彼此尊重的平等師生關係?顯然不能,也許我不太相信有完全平等的師生關係,也不認為師生間有那種必然對等的「互相敬重」。所謂「師生」,本來便不平等,我們最多只能做到「亦師亦友」,而且這種層次也只介乎孩子高中時候才比較成熟做得到。在此之前,基於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都是由「他律」到「自律」的發展,老師的角色有時無可避免地要擔當「衰人」的角色,成為他們眼中阻礙自己自由的壞蛋;但基於教育原則和需要,做此角色也無妨。假以時日,相信學生總會明白過來。學校裡總有幾位老師明白自己的角色,也一直努力,可是團隊不一,努力中的老師便會感到努力「被」徒然之餘,師生關係或因而受損。所以我一度氣餒,亦為瀕臨破裂的師生關係而感到無奈。不過⋯⋯如今看來,我和任教班別的關係又真是很差嗎?他們表面像喜歡挑戰我,但又總是有隱隱的關愛,真是奇怪的「探戈關係」⋯⋯
出於對「自由學習」理論(即高舉Free Play, Free to choose之類的說法)的質疑,也出於認同「限制/界限」對孩子的重要性,我最終未能徹底接納學校過於自由的教學取向。
由過去接觸的蒙特梭利,到現在學習中的華德福教育,他們也提出相類似的疑問:兒童少年希望我們來確定界限,這不是由於他們的洞察力或非凡的知識,而是出自本能,因為這對他們至關重要。我們給予的界限不應該是任意的、脫離現實的,否則將有損我們的權威。約束必須有客觀的理由,盡管孩子可能不贊同⋯⋯設界限時,不一定要對孩子說清道理,但你自己必須清楚你設定的界限有充足的理由⋯⋯沒有約束,孩子會迷失方向,失了明確性,而變得煩躁不安。(《解放孩子的潛能》Martyn Rawson)難怪早前聽香港華德福基金會副主席善美老師分享時,她也提及:我認識學校的一些創辦人,也欣賞他們的努力和成果。儘管大家有些理念不盡相同,他們太早給孩子有自由與選擇權。這是我當時由衷的認同。
「界限與自由」的議題是需要花上很多時間來探索和試驗的,但我相信兩者間要取得平衡是不難。「孩子的潛能還沒有實現,需要生活去發現和挖掘。只有出自對潛能的真正尊重,我們才能在設置的界限和給予成長的自由空間之間找到平衡。」(Martyn Rawson)相信上面的論述是我體驗這一年教學後要再思考重整時的一個可行方向。
不過,誠言學校的確因著自然綠色教育的理念、人性化的上課時間、充足的戶外活動、多元化的體藝活動、對學生甚少比較、少功課少考測、肯定學生的自我價值感、有系統的生活教育、強調探索少提供參考答案的教學取向、主張勞動、減少人工化物、強調有機健康素食及養身體健操等,都是有效保護孩子身、心、靈健康整全的發展;這些都是值得主流學校參考,亦是現時過度催迫孩子的主流教育比不上的地方。
說到底,我明白沒有學校、團隊、機構能完美無瑕(No Perfect School),我也自問自己為學校所作的真是非常有限。作為香港另類教育的第一校、表表者,學校仍有其存在價值,也必須繼續存在。因此盼望學校創辦人s...和後起之士能有求變自省、力臻卓越的心,繼續努力求進步。
至於我,在前輩的鼓勵下則另有籌謀,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不求別人組織的庇護,不賴別人資源名聲的支援,獨立試行心中最想嘗試的「教育」。不過,我仍是虛心的想:我心中的教育不是唯一,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抱著給不同孩子多一點不同的體驗總是好的心態而為,也想為教育界再多作不同可能性而為。也許最終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跟主流比拼也不外如是,不能動其分毫,連自己和孩子也繼續順流而流。但
在自己的能力內,盡其力,發其光,向著自己的夢前進。在多元教育體系中,找一道橋,取其中庸,也不為過吧!
蒙特梭利教學法原則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彩虹與太陽』
今天聽說,我的一位老師好朋友受委屈了。
最近,在她學校裡的一位工作夥伴,會在她背後、家長前批評她的教學方式,但她卻一直忍耐著。我知道這消息後,十分感慨。。
台灣名導演魏德聖先生曾經講過一句話:「塞德克族信奉的是彩虹,日本民族信奉的是太陽;但他們不知道,其實彩虹和太陽都是在同一個天空上面的。。。」
蒙特梭利的教學方式,尤其是操作方法,每個老師也都會有不一樣的風格;只要不偏離基本理念與原則,這箇中的差異,是應該要彼此尊重與接受的。
但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 - 愛與尊重,卻很難每個人都能有深刻的體會,這只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走到五樓的人,自能知道五樓窗外的風景;還沒到達的人,沒有辦法猜想得到;就算講得天花亂墜,也會給明眼人一看就識破。。。
我們不怕別人比較或批評,只怕自己不夠真材實料。「反求諸己」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做到哪裡,學到哪裡。往往很多人都是迷失在末梢的外相上,而失去了內心真正的涵養。。。
『若要師道興,唯有師讚師』。要讓台灣教育抬頭,要讓我們教師在社會上更為人所尊重,實在是不應該再有這些明爭與暗鬥啊...
天佑台灣。
蒙特梭利教學法原則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人氣專家羅寶鴻結合教養金三角「薩提爾、蒙特梭利、阿德勒」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https://cplink.co/Onn8yQwV
在育兒的過程中,你的內心是否有過以下吶喊……
「寶貝吃飯超級無敵慢,佩佩豬都演完了還剩半碗飯!」
「兒子失控鬧起來可以超過一小時……然後,我也失控了QQ」
「孩子做事拖拉,我一直叫一直叫,叫到都厭世了他還不動如山!」
「專家都說要溫柔且堅定,但我常常破功,是我修行不夠嗎?」
「我快沒耐心的時候請老公接手,結果他罵的比我更兇!怎麼辦?」
人氣教養專家羅寶鴻第一門線上課程,集結3大學派+20年幼教經驗+100場以上講座精華,透過影像教學示範親子互動方式,讓你優雅養出孩子正向人格!
⭐課程亮點1:融合教養金三角,一門課傳授20年幼教精華
不同教養學派各有優勢!擁有20年幼教經驗的羅寶鴻老師,結合「蒙特梭利x阿德勒x薩提爾」三大學派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
⭐課程亮點2:直指6種育兒困境,生動展演親子對話歷程
人稱「教養界郭富城」的寶鴻老師,8個單元親自示範與孩子對話的「說什麼」與「怎麼說」精髓:生動展演「孩子吃飯慢、不睡覺、哭鬧、沒禮貌⋯⋯」等惱人情境,一次掌握與孩子溝通的言詞、表情、態度與對話節奏。反覆觀看,多次練習,你也可以是溫柔又堅定的父母。
⭐課程亮點3:照顧自我情緒的6種練習,朝優雅育兒之路邁進
終結3秒爆氣的親子關係,就從覺察自我的內心開始!6個情緒修復練習──
積極暫停、靜心練習、3A情緒急救、3R修復關係、減少打罵、肯定自己,育兒的日常,也能保有優雅與自信。
📍講師簡介
本課程講師羅寶鴻,一個七歲男孩的爸爸,從不把育兒工作全託付給太太的他,透過陪伴孩子的親身經驗,不但印證了蒙特梭利教養理論的深奧,更將阿德勒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模式融入他的日常。
除了專業的訓練外,他也有二十年的幼兒教育經驗,舉行過數百場演講與工作坊。他在幼教領域的耕耘、溫暖與耐心的回應家長提問,獲得許多家長的肯定與信賴。
寶鴻老師自二○一七年開始出版了兩本暢銷書,銷售近五萬本。書中內容條理分明,一字一句溫柔卻充滿力量,是讀者「要隨時拿出來反覆翻看」的教養與心靈指南。
📍課程章節
第一章 前言
單元1 前言
第二章 教孩子:教養實戰示範篇
單元1 吃飯慢吞吞 X 正向語言
單元2 不想睡覺 X 讀懂身心發展
單元3 哭鬧一 X 用語言辨識感受
單元4 哭鬧二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5 哭鬧三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6 堅持固執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7 拖拉被動 X 每日作息表
單元8 沒有禮貌 X 和善且堅定
第三章 愛自己:爸媽情緒安定篇
單元1 積極暫停區
單元2 三A情緒急救
單元3 靜心練習說明
單元4 靜心練習
單元5 為何要減少打罵教育
單元6 修復關係三R
單元7 如何肯定自己
第四章 結語
單元1 結語
📍課程規格
單元數:17堂課
課程總長:200-210分鐘
📍課程適用對象
✔ 家有0~6歲寶貝的家長或祖父母
✔ 想為育兒提前做功課的認真準爸媽
✔ 天天跟小孩相處的幼教工作者
✔ 看完書還想要看示範的忠實讀者
✔ 總是跟羅老師活動擦身而過的頭號粉絲
📍課程效益
✔ 當孩子有狀況時,先看到他的內在發展需求
✔ 減少打罵,用正向教養原則回應孩子各種狀況
✔ 透過練習,學會安頓自我的方法
✔ 在育兒的日常中平心靜氣,保持優雅與淡定
✔ 就算無法做到完美,也能欣賞自己的努力
📍推薦人
台大臨床醫學博士&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 黃瑽寧
育兒顧問 大樹老師
看了書,最重要的是演練,持續練習,才會慢慢成為你的實用工具。羅寶鴻老師很貼心,結合他兩本書的菁華,把一些重要的觀念和技巧,透過實際的案例,帶領讀者一次又一次,跟著線上課程重複練習。
一如羅老師新書書名「安定教養學」,羅老師的線上課程給人一種安定感,
讓讀者學到方法,也慢慢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資深蒙特梭利幼兒園園長 何翩翩
其實只要開始聽到羅老師的聲音、看到他的肢體語言,就已經可以感受到那股在教養孩子時,最需要的安定力量。這次不但可以學習到有效的教養實戰技巧,更可以親身感受到羅老師最溫暖又堅定的提醒,這樣的課程影片不帶回家反覆溫習就太可惜啦!
廣播金鐘最佳主持人&暖男煮父 蔣偉文
認識羅寶鴻超過25年,很幸運的在我學習當好爸爸角色的路上,可以親身體驗、觀摩他的親子互動,學到不少正向教養心法,受益良多,進而邀請他成為蔣公廚房的親子專家來賓,受到各界極大的迴響!
現在羅寶鴻老師開設線上課程了,真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不僅幫助家長理解、處理小孩的各種情緒,在面對教養挑戰時,也能從容不迫,因應自如,不僅安定小孩的心,也安定家長的心,讓我們懷抱著對孩子的愛,與孩子一同茁壯成長吧:)
資深新聞主播&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 蕭彤雯
如果要針對飛碟電台生活同樂會節目的聽眾進行票選:「你最喜歡的來賓是哪位?」我有把握前三名中,一定有寶鴻老師。每週二的『親親我的寶貝』單元,只要是寶鴻老師來,就會有很多媽媽高喊:「老師快救救我!我需要加持!」
『療癒系教養專家』,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寶鴻老師:有著溫暖的聲音,能撫慰媽媽們受創的心靈;有著帥氣的長相,能滿足媽媽們也需要有帥哥能看的視覺需求……最重要的是:簡單明瞭的教養建議及口訣,能讓家長容易記憶並且非常實用。綜合以上幾點,我實在太開心看到老師的線上課程啟動!絕對是值得收藏的課程。
親職教育講師 魏瑋志(澤爸)
愛孩子,就應該要在衝突下的教養,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寶鴻老師的線上課程,跳脫文字的約束,用穩定且磁性的聲線,示範在每個實際的親子狀況下如何去應對,讓在親子路上焦慮不安的你,獲得安定。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https://cplink.co/Onn8yQwV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蒙特梭利教學法原則 在 我是如何自學蒙特梭利教育法的?【育兒好書分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如何自學 蒙特梭利 教育法的?【育兒好書分享】 |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 蒙特梭利 書籍和YouTube頻道?你想在家 蒙特梭利 自己的孩子但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 <看更多>
蒙特梭利教學法原則 在 從聲音開始】 蒙特梭利觀察到孩子具有的 「語言敏感期」 的推薦與評價
MEFA 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Montessori Education Foundation Association ... 「如果完全不熟悉蒙特梭利教學法,也可以使用蒙式教材嗎?」 其實,蒙特梭利更著重的是原則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