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不知是這個世界改變了,還是我們改變了...
.
「在我們這趟旅程途中,有些事發生了,這些事讓我思考許久,這世界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改編自知名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同名日記,電影敘述年輕的格瓦拉與好友阿爾貝托,騎著名為「萬能者」的摩托車,遊歷南美多國的公路之旅,途中經歷改變了格瓦拉對於未來生活的志向...
.
想看《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的理由很簡單,#純粹只是想在大銀幕回味阿根廷和秘魯的美景(2019 年底與好友走了一趟南美行,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接下兩年會是這番光景)。電影相當好看,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與過度煽動的情緒,有的只是看待事情眼光的逐步改變。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片中,格瓦拉和阿爾貝托一起踏上旅程,兩人性格的差異在不同事件中慢慢顯現出來。阿爾貝托及時行樂,只要能達到目的,小奸小惡也可以接受,看見秘魯原住民遭受剝削,阿爾貝托想的是只要跟原住民結婚,就能組成原住民聯合團體,思想輕率而不切實際。反觀格瓦拉,一場無疾而終的戀情、旅途中對殖民與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的關注、以及在聖帕布羅擔任志工期間,眼見痲瘋病人所遭受的歧視感到不捨與疼惜(格瓦拉從小患有氣喘病,這使得他對病患/弱勢者多了點感同身受的能力)等,都讓格瓦拉受到極大的情感衝擊,進而想要改變現狀。
.
南美洲之行像是個分水嶺,讓兩個相近的人,看見彼此的差異,走上相異的道路。不同於阿爾貝托對於苦難者有所憐憫與同情,最終仍是選擇回歸社會的體制,格瓦拉則是將旅途中的見聞化為行動力,成為日後革命的動力。一如電影裡格瓦拉和阿爾貝托一起在聖帕布羅擔任志工,河流將土地區隔成南北兩村,北村是醫護人員住所(階級的上位者),南村是痲瘋病人的住所(遭受流放與隔離的病患)。北村跟南村舉辦足球賽時,格瓦拉是南村的一員,阿爾貝托則是北村的守門員,說明兩人立場(情感歸屬)的不同。格瓦拉生日當天,北村醫護人員與修女特地為他慶生,格瓦拉卻選擇冒險游泳渡河前往南村(而非搭乘船筏,以肉身達成目的),想要與南村的病人們一起慶祝生日,預告日後格瓦拉放棄原本可能擁有的階級(醫生),轉而選擇「艱困且危險」之路(革命家)的選擇。
.
「活著就是努力呼吸,並讓死神滾遠點!」
.
另外,格瓦拉和阿爾貝托共騎的摩托車有個暱稱:「萬能者」,《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中段,「萬能者」報廢無法繼續旅程。#萬能者原來不萬能,也是個有意思的隱喻。既是「心境的改變」,兩個年輕人在接觸到更多的階級與民眾、增長更多的見聞後,認清現實的殘酷與無情,原本的雄心壯志,在旅程中被打了折扣(明白「個人」力量的侷限);「萬能者」也影射南美國家的社會問題,殖民、階級、剝削、公義的蕩然無存等,國家並不萬能,更多時候讓格瓦拉感受的是它的失能與無能;「萬能者」也揭露了格瓦拉的未來,格瓦拉和阿爾貝托最初的構想是騎著摩托車走完整趟南美之行,但旅途中段「萬能者」便報廢退場,「萬能者」的命運不正似格瓦拉的人生嗎?在理想仍未實現前,便遭人暗殺身亡(年僅39歲)。
.
Walter Salles 導演將《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拍得抒情、幽默、動人,本片的配樂與攝影非常突出,演員更是令人難忘,飾演 Rodrigo De la Serna 的躁動與飾演格瓦拉的 Gael García Bernal 的冷靜,形成強烈對比,搭在一起的效果相當好,有讓人感受到兩個角色的差異以及彼此間的深厚情誼。
#大銀幕看到庫斯科和馬丘比丘的景緻感動到不行啊啊啊
#好懷念旅行的時光
著名 守門員 在 Soccer Fun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頂級護膝】Mc David 護膝
唔想好似版主飛完蒲崗村仿草成腳血,仲要比人鬧。緊係要好好保護自己個膝頭啦。著名護具生產商Mc David一定岩你用。首先唔會好似傳統護膝一大舊喺膝頭,影響靈活性之餘仲要醜怪。Mc David採用高密度嘅泡綿作為護膝嘅物料,夠耐磨嘅同時六角形設計有助吸收撞擊時震盪,以及提升透氣度。
而加長款式比一般護膝冇咁易移位,而且腳套物料採用專利技術,令你保持涼爽透氣。仲可以放入洗衣機機洗。著左佢個場再爛,點飛撲都唔怕啦👍🏻唔使再怕傷口同比另一半投訴🤣
Size: S - XL
Price: $499 (一對裝)
歡迎Whatsapp 51288455查詢訂購
#唔使再怕比人投訴 #踢爛地都唔怕 #護膝 #守門員用品 #守門員裝備
著名 守門員 在 賴叔閱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underland ’til I die” (Season 1) — 至死不渝
Medium: link.medium.com/gPA41CT8G5
//
Netflix 嘅紀錄片 (我更加覺得係紀實連續劇,英文字 “Docuseries” 大概都係咁解) 相當之多元化而且製作認真,作為一個體育迷,賴叔喺 “Drive to Survive” 之後,搵到以英格蘭球會新特蘭為主角嘅 docuseries “Sunderland ’til I die” (以下簡稱 “STID” ,我好懶) 為觀看。
STID 目前拍咗兩季,第一季有八集,第二季有六集,分別紀錄咗 2017–18 及 2018–19 兩個球季嘅故事。如果對英格蘭球壇唔太熟悉嘅朋友,我建議就咁直踩 14 集,唔好手多多走去摷最新嘅新聞嚟睇。原理,就同入戲院之前唔好睇劇透影評差唔多。一旦知道現狀, STID 眾多畫面及懸疑鏡頭就失去咗意義架喇。
至於本身跟貼球壇消息嘅朋友,我覺得 STID 觀賞價值係一般般嘅,畢竟入面講嘅嘢唔算特別深入,喺每集 30 分鐘嘅空間入面,能夠交代嘅事情亦都有限。如果你係東北部球會紐卡素或米杜士堡嘅球迷,鍾意喺宿敵嘅傷口上灑鹽,咁呢套 docuseries 對你哋嚟講又有另一番風味。
- - -
喺劇透之前,或者都簡單交代下我對新特蘭嘅認識 (即係冇經過 Google / Wiki / research 之下就咁講) 。呢支綽號「黑貓」嘅球會,係著名嘅「升降機」,過去廿幾年以來,反覆來回頂級嘅英超同次級嘅英冠都好幾次。 1990 年代末佢哋有高矮雙煞 Niall Quinn 同 Kevin Philips 孖寶在陣,守門員係丹麥國腳蘇連遜,以中小型球會嚟講都總算曾經光輝過。
新特蘭嘅主場 “Stadium of Light” 中文直譯「光明球場」,容量達 49,000 人,喺英格蘭球壇嚟講絕對唔失禮,另一支老牌球會愛華頓嘅主場葛迪遜公園 (Goodison Park) 爆棚都唔到四萬人,同樣來自東北嘅紐卡素主場聖占士公園 (St. James’ Park) 容量亦都係 52,000 左右。可想而知,新特蘭呢間球會嘅規模,或者比上不足,但比下,絕對有餘。
不過 STID 第一季嘅背景,就係講緊新特蘭剛剛喺英超降班,行政總裁 Martin Bain 著手重建球會,爭取盡快重返英超行列。背後嘅壓力,主要都係一個字:錢。英超 (English Premier League) 作為歐洲四大聯賽之一,商業價值龐大,電視轉播權嘅收益相當可觀。降班之後,雖然有所謂嘅 “parachute payment” (合共 9,100 萬英鎊,喺球會降班後三年分批發放) 補助,確保球會財政上「軟著陸」,但係開源節流嘅功夫都係必不可少。
喺一般嘅情況之下,公司縮皮,裁員就係最容易嘅方法。但係足球球會嘅世界有少少唔同。由於球員一般都係用有年期嘅合約同球會簽約,除非有條款訂明,否則球會降班之後都冇得夾硬將球員嘅工資下調。相反,球員如果有其他球會青睞,大可以要求轉會他投。喺僱傭關係嘅天秤上,降班後嘅新特蘭明顯地處於弱勢。
接掌球隊帥印嘅教練 Simon Grayson 手頭上就係有一大班唔多願意陪新特蘭降落次級聯賽但係又人工豐厚嘅球員。點樣鼓動佢哋同舟共濟?點樣配合會方削減開支嘅要求,而限米煮限飯?呢啲問題,喺班主 Ellis Short 入主近十年之後決定拒絕再泵水施救嘅情況下,變得更加嚴重。 (值得一提, Ellis Short 曾經係私募基金 Lone Star 嘅副主席)
- - -
球會風雨飄搖,最受傷嘅,其實係球迷。
新特蘭位處英格蘭東北部,昔日係造船業嘅重鎮,但隨住英國經濟轉營,區內經濟好景不再,居民嘅收入自然係好極有限公司。作為市內唯一一支職業球隊,新特蘭成為咗眾人嘅精神寄託。由星期日返教會嘅信眾,到凍肉店嘅員工,無不對球會成敗榮辱牽腸掛肚。
STID 一直追訪幾個新特蘭老牌球迷,個個都買咗十幾廿年 (或更長時間) 嘅季票。睇住佢哋由英冠球季開鑼滿有信心,到球會成績疲弱不振而時有挫敗、氣餒但對「黑貓」始終不離不棄,喺香港嘅各位觀眾可會諗返,香港人有啲咩嘢球隊可以撐?或者都係香港足球代表隊同埋一眾為港爭光嘅運動員啩⋯⋯
除咗球迷, STID 亦花唔少時間追訪球會嘅工作人員。喺體育行業,球員同教練固然係焦點。但係球會營運嘅部份,其實都有好多員工喺幕後幫手,例如話掌管廚房嘅 Joyce 、負責門票、管理嘅團隊等等。對於佢哋嚟講,能夠盡可能幫助球員以最好嘅狀態迎戰每場比賽,能夠為球會賣出最多嘅門票,已經係盡咗佢哋嘅本份。至於球隊嘅成績、升班降班,佢哋只能夠甘苦與共 — — 如果球會冇因為節省成本而裁員嘅話。
- - -
某程度上,我覺得 “STID” 搵新特蘭作為 Docuseries 嘅主題算係神來之筆。因為「黑貓」喺 2017–18 球季嘅進展,絕對講得上係 dramatic 。由第一集睇到第八集,大家會清楚見到眾人嘅精神面貌如何變化,當初嘅信誓旦旦或信心滿滿,到最後如何變成肉隨砧板上,不得不逆來順受。
新特蘭嘅興衰背後,固然有不幸嘅地方,但更多嘅係球會承受昔日自己大花筒、藥石亂投嘅惡果。但凡球員並非同心同德,而係各懷鬼胎,打算大難臨頭各自飛,喺狗咬狗、腳踢腳嘅英冠聯賽,球隊實在難以生存。即使球隊換上有來頭、有魅力嘅教練 Chris Coleman 都好,球隊唔能夠保住勝果,後防又漏晒水咁,就只可以換來一班至死不渝嘅忠心球迷嘅一泡眼淚。
Credit: https://flic.kr/p/cUdU45 by Ronnie Macdonald
- - -
想睇更多賴叔時政見聞、金融掃盲及職場文章,請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huklai
#hk #hongkong #patreon #blogger
著名 守門員 在 太壯烈足球守門員用「生命擋球」--蘋果日報20141120 的推薦與評價
... 用盡生命擋球」恐怕不是一個誇張的形容詞而已,日前網路上瘋傳一段搞笑影片,兩隊足球隊激戰至PK加時賽,其中一隊的 守門員 ,真正實行了「... ... <看更多>
著名 守門員 在 亞洲守門員訓練中心Asia Goalkeeper Academy - 有幸與一代 ... 的推薦與評價
有幸與一代著名守門員馬必雄,馬爺聚會. Mobile uploads · Jul 18, 2014 · Facebook for Android ·. View Full Size. Cheung S Kin and 83 others 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