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活動 信義房屋「全民社造行動計畫」開放師生組隊奪獎金!
你是學校的老師或學生,心中有想讓社區變更好的想法,卻苦無資源嗎?
全民社造行動計畫鼓勵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師生,都能組隊報名提案,最高享有 15 萬元獎助金!
2020 年首獎得主 #萬芳高中 老師黃小萍表示,參與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既獲得實際獎金與資源的協助,更結識許多盟友,讓後續的推動工作更為順利!
計畫徵件只到 4/30 止,即刻了解更多資訊
👉https://pse.is/3d95zg
社區一家 #社區營造 #全民社造行動計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萬芳 高中 資訊 組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年,臺北市北投區復興四路70號,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張哲生 攝)
1953年,臺灣省教育廳有鑒臺北縣市人口眾多,就學子弟激增,乃於4月間決定創設省中一所,陳永康先生奉派為籌備處主任,學校定名「臺灣省立復興中學」,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所辦理的第一所中學校。其校區位於大屯山麓,面對關渡平原,因校舍依山勢而建,而有「山城」之稱。
1953年8月間,學校正式成立,惟因當時經費短絀,只有班費而缺乏開辦專款,以致圍牆和專用辦公室都付之闕如,操場也只有現在的四分之一,不過大家皆秉持「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營之;陳永康先生為首任校長,當時高中收三班,初中收五班,男女兼收。
1956年,復興中學憑著一股教育熱忱,自願將全省各校問題學生一律收容,期望愛心所至能令頑石點頭;而所收學生爾後大多從軍報國,脫胎換骨,成為優秀的人才、社會的中堅。
1963年8月,王果正先生調掌復中,擔任第二任校長,逐年拆除舊舍,大事整建,校園遂煥然一新。
1966年,自強樓、篤行樓落成。
1968年7月1日,因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及北投鎮劃入臺北市,全稱為「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士林區」及「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北投區」,位於北投的復中遂隨之更名為「臺北市立復興中學」。
1969年,科學館落成。(後來更名為勤學樓)
1970年7月,初中部結束,復中開始參加北區高中聯招。並於8月更名為「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1973年8月,周封歧先生接任第三任校長,學校建設大有進步,新生入學報到人數亦逐年增加,淳樸的校風屢獲社會各界佳評。
1975年,行政大樓改建完成。中正堂、復興大樓、圖書館亦都次第落成。
中正堂的落成乃復中的一件大事,它在1975年9月竣工,總工程費為新臺幣一千餘萬元,裡頭可容納3500人,外觀宏偉,是一座多元性的建築,共有四層樓:地下室為社團活動中心,一樓及部分二樓乃員生餐廳,二樓尚有體育活動教室,三樓則是大禮堂兼體育館。
復興大樓亦於1975年秋天完工,四層樓共有39間教室,宏偉美麗,全部供作教學大樓;一樓是特種教室,分為烹飪、縫紉、國畫、西畫教室,其餘則作為普通教室。
圖書館共三層樓,面積達1547平方公尺;三樓為閱覽室,二樓設有閱報室、辦公室、教師研究室及輔導中心,一樓則為書庫及儲藏室。
1976年,敬業樓完工。9月間學生宿舍啟用。復中為解決遠來學生的住宿問題,並提供生活服務,特興建可供800人居住的學生宿舍,男、女各乙棟,總工程費為新臺幣一千餘萬元。男、女宿舍分別建於校園南、北兩端,設計新穎,每室住8人,每人各有一床、一桌、一衣櫃、一檯燈,另設有交誼廳、盥洗室,皆為現代化設備,並有大專畢業的輔導員細心照顧,於晚間實施課業輔導。
1978年8月,王祥鑑先生接任第四任校長,以「教學為先,行政第一」自我期許,校譽日隆。
1982年,實踐樓(特種教室)、樂群樓(學生活動中心)先後落成。
1983年,建立全校供電系統、改善照明設備、整修洗手間等工程均如期完成。
1984年,自強樓、篤行樓新舖的磨石子地面使教室煥然一新。奉教育部指定為高級中學自然科學教材實驗教學學校之一。設立資訊及數學資源教室,完成共110人使用之語言教學設備。
1985年,購置電腦13部,通往操場及莊敬樓之走廊架設完工。圖書館設立主任一人,採開架式管理,增闢期刊室,大量添購圖書,且以辦學績優教育局特准再增2班(共78班)。
1986年,採用RAC彩色瀝青膠鋪設運動場跑道。翻修復興大樓、科學館、篤行樓之教室屋頂,整修敬業樓廁所,將洗手台置於廁外。為男女生宿舍及東西向教室安裝遮陽板,並進行大禮堂屋頂鋼架油漆維護。新增視聽教室設備全套;補充電腦14部;備有地球科學教材以及新課程教學資源多種。
1987年,興建特別教室20間,充實各專科教室設備增加教學資源,使學校教學設備更臻充實完善。
1987年10月24日,強烈颱風琳恩(Lynn)侵臺,吹倒了情人坡上的情人樹。
1988年,徵收校地,擴建專科教室,整建操場、中正堂,游泳池加裝太陽能設備。
1989年8月,鄭美俐女士接任第五任校長,太陽能游泳池啟用,新建科學館逐步完成。
1990年,鄭校長推動各項獎勵辦法,使學生在課業上更加積極奮發,迭創佳績。
1991年,新科學館啟用,舊科學館改為勤學樓。蒙教育部指定為高中圖書館示範發展十大學校之一。實施補救教學,提倡讀書風氣,校務蒸蒸日上。
1995年8月,陳必讀先生由大安國中調掌本校,擔任第六任校長,積極進行操場填築加高工程,完成男生宿舍整修工程,籌設家長會辦公室。
1997年,完成操場填築加高工程 (含兩百公尺標準跑道、籃球場、排球場表演台、兩層等)竣工啟用,整建藝術類科教室、拓寬教師辦公室、整修行政大樓、圖書館,勤學樓屋頂防漏工程。利用校區天然環境發展特色,籌設藝術類科(音樂、舞蹈、戲劇、美術),自八十六學年度各招收新生一班。
1998年8月,陳萬富先生接任第七任校長,結合教師會、家長會及學校行政三方力量,致力於行政格新、加速軟硬體設備更新,提高教學品質、積極走入社區,以提學校形象與能見度。11月,全國公立高中唯一的實驗劇場落成啟用,提供了教學及藝術推廣的多重功能並與文建會合辦「教師編導研習營」,獲各界好評。
1999年12月19日,與日本沖繩縣立宮古高等學校締結為姊妹校,為第一所與外國學校締結姊妹校的臺北市立高中。
2000年,結合家長會力量,於89學年度完成教室冷氣機之裝設,提供山城學子絕佳的學習環境。
2001年,復興高中與惇敘工商職業學校、華岡藝術學校、稻江商業職業學校、泰北高中、十信高中,及啟聰學校等7所學校,共組「大屯學園」,共同辦理招生宣導、跨校選課、展演合作,共享教學資源,為學校社區化跨出重要的一步。另外,溫水游泳池整修工程完竣,不僅更加美觀,且增加游泳池之使用效益。
2005年8月,第八任校長呂豐謀接掌校符,以「全人教育」為主軸,確定「精緻、適性、終身學習」之辦學三大向度,開啟復興另一新頁。響應教育部對學生髮式規定之廢止,學生服儀委員會召開會議,集合多方意見(學校行政、家長代表、老師代表、學生代表),廢止學生髮式之規定,以指導代替處罰,使師生關係更加和諧。
2007年,教育部實施「繁星計畫」大學入學方案,復興高中成績亮眼,共錄取14人(國立大學11人、私立大學3人),另「南星計畫」錄取中山大學1人,為全國錄取人數最多的高中。
2008年,人文史地教育實驗班獲教育局審核通過,於97學年度招收第一屆學生一班。
2011年8月,呂豐謀校長榮退,由方淑芬女士接任第九任校長。
2015年8月,方淑芬校長調任萬芳高中,由鄭雅芬女士接任第十任校長。
2019年8月,劉桂光先生接任第十一任校長。
萬芳 高中 資訊 組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29 台港大遊行—撐港反極權】
▱ #集合時間:2019年9月29日 15:00
▱ #集合地點:立法院旁濟南路
▱ #遊行路線:濟南路集合出發 → 中山南路 → 青島西路 → 公園路 → 襄陽路 → 重慶南路 → 衡陽路 → 中華路 → 漢口街 → 館前路 → 忠孝西路 → 公園路 → 青島西路 → 青島東路 → 林森南路 → 返回濟南路進行晚會
※請聲援團體協助轉發本次行動臉書活動頁面!
香港反送中運動已持續將近三個月,原本有法治和自由的香港,在極權威脅之下,遍地催淚瓦斯和橡膠子彈殼,街頭抗爭竟成為香港青少年的日常。而香港人民高喊的「五大訴求」,港府回應消極,卻默許警察暴力。這是一場艱辛而漫長的抗爭,苦撐的香港,需要台灣的支持!此刻,香港人用肉身與極權搏鬥,正是對台灣人最大的警醒:我們要守住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和自由!
為了展現台港同心對抗極權的意志,兩地將共同串連聲援活動,台灣將在2019年9月29日立法院旁舉辦「九二九台港大遊行」,邀請台灣和香港人一起站出來,共同守護人權、自由、民主價值。
同時,若9月29日當天也邀請港人朋友們,前來台灣立法院外濟南路上,與台灣朋友一同遊行,並呼籲香港政府和台灣政府回應遊行的「四項主張」!
【活動主張】
(一)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五大訴求,香港政府應盡快回應、和平面對人民的示威與抗爭。
(二)拒絕「一中和平協議」
和平協議將把台灣鎖進「一個中國,終極統一」的牢籠,拒絕「一中和平協議」才能捍衛台灣主權與民主。
(三)港台同學,齊上齊落
「齊上齊落」就是「共同進退」,港府不應限制港生出入境,應盡速釋放被捕者,保障他們的受教權,讓港生能來到台灣,和台灣學生一起上課。
(四)庇護機制,刻不容緩
台灣政府應盡速設立、制定「庇護港澳政治難民之具體配套措施和明確法制」。
【發起、主辦暨聲援團體】
▱ 連署成為聲援團體:http://bit.ly/taiwanwithhongkong
▱ 台港大遊行志工報名:http://bit.ly/twwithhkvolunteers
▶ 發起團體: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TYAD、台灣公民陣線、香港邊城青年、臺灣學生聯合會
▶ 主辦團體:經濟民主連合、 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Covenants Watch、永社 Taiwan Forever Association、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PCT) 、 環境法律人協會 Environmental Jurists Association, EJA 、華人民主書院、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監所關注小組 Prison Watch、好民文化行動、 公投護台灣聯盟、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獨立青年陣線、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聯合國協進會(TAIUNA)、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TAEDP、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Human Rights Network for Tibet and Taiwan、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陸續邀請中)
▶ 聲援團體:守民主護台灣大聯盟、台灣之友會、台灣制憲基金會、台灣社、台灣北社、台灣中社、台灣南社、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台北水噹噹姊妹聯盟、台灣教授協會、真理大學學生會、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西藏台灣人權連線、Fridays For Future,PCT、臺北市立大學學生會、遊行酒組聯盟、台大研協會、國立中正大學學生議會、環境法律人協會、國立中正大學公共事務研習社、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高雄學生民主聯盟、波波研究室、文華高中文華青年自治會、中部共生青年組合、社會科學實踐種子論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系學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臺中家商學生自治會、台灣圖博之友會、華人民主書院、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人本教育基金會、高醫透明革命星火社、台南彩虹遊行聯盟、自由台灣黨、靜觀法律事務所、台南香港關注組、蜜蜂公民、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台灣安保協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所學會、台灣教師聯盟、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會、陳文成基金會、國會調查兵團、交大敵霸閣、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台灣基進、台灣反迫遷連線、台北蜂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會、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台大濁水溪社、島國前進、台中市醫界聯盟、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桃力發展協進會、社會民主黨、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北律師公會、台灣國會透明化促進協會、政大野火陣線、社團法人彰化縣磺溪文化永續協會、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鄭南榕基金會、反共反習大聯盟、台南連儂牆、社團法人慕哲人社、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東吳大學學生會、國立中山大學放狗社、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台灣團結聯盟、民國前進 National Progress、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香港邊城青年、臺灣青年民主協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新台灣和平基金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臺灣學生聯合會、台灣人權促進會、獨立青年陣線、臺灣學論議題論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生會、全國中學學生權益研究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學會、台灣公民陣線、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北北新巢協會、台灣勞工陣線、香港浪潮、北部反送中關注組、臺灣學權意識倡議組織SRIOT、搶救台灣行動聯盟、成功高中代聯會、成大學生會、社團法人台灣共生青年協會、台灣在家自學聯盟、東吳難容社、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反共反習民主革命大聯盟、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學生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亞大不學無術丈量室、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國際社會主義前進、台灣維新、基隆市生根文化創意協會、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明道中學烏水陣線、東吳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系學會、VOICE聲音結社、雙和小蜜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會、游擊放映、萬芳青蘋果、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Only實驗教育、時代力量、上學好日子、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系學會、台灣相思草人權促進協會、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系學會、在台藏人福利協會、淡江大學怒江學會OB、台灣女性學學會、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民族黨、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學生會、財團法人台灣青年基金會、TCS台灣公民幹細胞、點亮咖啡、凝火之聲、國立屏東大學學生議會、綠黨、台槓青年、Formosa青年議會(連署聲援後更新增加中)
【活動經費與捐款資訊】
本次活動經費,由經濟民主連合負責支應,捐款贊助本活動,可以經由以下方式:
▶ 線上捐款:https://pse.is/G6E8T
▶ 銀行帳戶
806 元大銀行古亭分行 帳號20362-0000-26543
戶名:社團法人經濟民主連合
▶ 索取捐款收據與徵信:http://goo.gl/forms/Vv0IG8bkL2
欲加入聲援團體,請填寫本表單!
》個人連署,支持是次遊行訴求:http://bit.ly/taiwanwithhongkong
》團體連署,加入遊行聲援團體:http://bit.ly/taiwanwithhongkong
#穿黑衣撐香港
#中國國慶前台灣撐香港砸中共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