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出發敦煌莫高窟的小姐妹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志蓮淨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佛教志蓮幼兒院、佛教志蓮中學、志蓮淨苑文化部、志蓮淨苑夜書院、志蓮淨苑圖書館。此外,志蓮淨苑亦定期舉行法會。院址位於香港九龍上元嶺志蓮道五號,寺堂以仿唐代原木結構建築為特色,與周邊的斧山公園及南蓮園池結合為大型的仿唐...
莫高窟220窟 在 小丑兔子魔術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週末何處去?【#跟著繪本作家去旅行】到 #台中 必訪——科博館的敦煌壁畫展!
文|《九色鹿》作者 林秀穗、廖健宏
提及敦煌,我們會想到什麼?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還是響徹沙漠裡的駝鈴?不管是哪樣,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來說,想來趟絲路之旅,是非常不易,至少事前得計劃上一些時日,但古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是有其道理的,而且果然一點不假。
這次,很意外地,居然可以不必行萬里路,就能讀到萬卷書!
應該說是機緣巧合嗎?#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剛好在展出 #敦煌莫高窟壁畫展,展期從4/26──10/1日,巧合的,我們創作的圖畫書《#九色鹿》,就以莫高窟257窟西面的壁畫鹿王本生論改編,歷經三年創作,終於在今年五月面市。
前一陣子到 台中小大繪本館分享創作,透過好友介紹,有幸到台中科學博物館參觀「#敦煌風華再現」續說石窟故事展,在策展人的導覽下,才更進一步明白「經變」這兩個字的意思,有關「經變」一詞,據『敦煌學大辭典』的解釋,其亦稱變或變相,廣義來說,凡依據佛經繪製之畫,皆可稱之,聽到這兒,當下我們的心怦怦跳,也就是說我們創作的圖畫書『九色鹿』也算是另一種的「經變」嗎?
想到這兒,心中不由得,有一點小小驕傲了起來。但仔細一想,如果真的被稱為是另一種「經變」,內心不由得又惶恐了起來,就怕沒把屬於佛陀的本生故事敘說好。不過既然提到了本生論的故事,就來談談背景吧,『九色鹿』的故事是出於金光明經,佛陀的本生故事,而所謂本生,即是佛陀在得到正覺成佛之前,無限生的故事,而其中一世,佛陀轉生成了故事裡的鹿王,即是九色鹿,這次的展覽裡,也有『九色鹿』的壁畫,大家如果有機會到台中,千萬別錯過了這次的展覽。
當然,除了九色鹿的壁畫外,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如五百強盜成佛因緣故事、薩埵太子本生故事、乘象入胎、降魔變……,另外也有佛像的彩塑和洞窟的藻井、供養者的畫像,尤其是供養者的畫像,透過這些畫像,讓我們瞭解到不同時代的穿著、風俗、生活背景等等,非常有趣。這次的展覽裡,還仿真了220和275兩個石窟,和158窟的佛陀涅盤像,聽了策展者的導覽,才知道建構這兩個石窟的不易,還有幾乎一比一呈現佛陀涅盤像在展場的困難。
時序跨入了八月,也是暑假之末,趁著展覽期間,不妨撥空來趟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敦煌風華在現」美的饗宴之旅,另外應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之邀,在九月十日我們也會親自在展覽現場為大朋友、小朋友們說美麗的《九色鹿》故事。
🦌經典值得收藏——《九色鹿》:
博客來👉https://goo.gl/Oj5Duh
誠品👉https://goo.gl/TEVZEt
金石堂👉https://goo.gl/xJeguX
莫高窟220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志蓮淨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佛教志蓮幼兒院、佛教志蓮中學、志蓮淨苑文化部、志蓮淨苑夜書院、志蓮淨苑圖書館。此外,志蓮淨苑亦定期舉行法會。院址位於香港九龍上元嶺志蓮道五號,寺堂以仿唐代原木結構建築為特色,與周邊的斧山公園及南蓮園池結合為大型的仿唐建築群,是香港的特色建築及景點之一。志蓮淨苑亦是香港唯一的「女眾十方叢林」,為從各地而來的各方女高僧提供修道場所。1934年由葦庵法師和覺一法師,在藍昌源等居士協助下,成立一所佛教女眾十方叢林,作為供僧侶清修的場地。由於大量難民隨著國共內戰影響而湧入香港,不少聚居於黃大仙及鑽石山一帶的木屋區,社會福利服務的需求甚大,志蓮淨苑於1948年開辦義學為貧窮兒童提供教育機會。1957年開辦非牟利的孤兒院及安老院,收容貧苦無依。1988年5月,香港政府因興建大老山隧道而清拆志蓮淨苑及周邊的木屋區,政府的市區重整計劃及熱心人士的支持(特別是藝術界及演藝界的積極參與),造就了志蓮淨苑的重建計劃,首先重建護理安老院、志蓮中心,隨著是佛寺、學校、蓮苑等。志蓮淨苑的重建工程於1989年展開,全部重建工程於2000年5月18日完竣,並正式落成啟用。志蓮淨苑的殿堂是以中國唐代傳統木構建築為藍本,採用天然建材,殿堂的木構件,均以榫接方式結合,不須使用釘子,比例和諧優美。殿堂供奉的佛菩薩像依據佛經描述,參照盛唐造像風格,厚重端麗,其造型、手印、執持法器各異,彰顯諸佛菩薩特有的願力和德行。整個殿堂南、東、西邊設三個大門,分別是「山門」、「東門」及「西門」。整體建築佈局為「三進三重門一院」:
• 第一進(闊66米,深36米):山門/蓮池/長明燈/長廊/天王殿/鐘樓/鼓樓
• 第二進:大雄殿/客堂/藥師殿/祖堂/觀音殿/臥佛殿/淨土經變圖
• 第三進:葦公紀念堂/五觀堂/法堂/藏經樓/方丈室/念佛堂
• 一院:萬佛塔
志蓮淨苑以盛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北「觀無量壽經變」圖作為佛寺設計規劃藍本,以中軸線為主體佈局,呈現對稱、均衡的唐代建築風格。小部份的建築手法亦採日本「和樣」形式。全棟建築物完全以檜木打造,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手造木構建築群。「西方淨土變」又稱「阿彌陀經變」,估計是敦煌石窟最早出現的經變之一,所謂「經變」,即是把佛經的內容「變」成圖畫,甚至雕塑的尊像,「西方淨土變」就是以圖畫來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為配合‘志蓮’的古樸設計,不少樹木有數以百年計樹齡,其中更有兩棵羅漢松是由湖南移植來港二千年以上,大大小小的樹木姿態各異、妙趣橫生。而整個寺院內的木窗,亦以獨特設計,窗內的木條以菱型擺放,據悉亦能阻隔雨水的進入,卻無損涼風飄送入內。無論看植物、建築、古園林設計,亦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在護理安老方面,經五年重建和擴建,志蓮護理安老院成為全港最大的護理安老院,共可容納三百五十多位長者。並有日間護理中心及物理治療中心。可見志蓮淨苑在弘法利生各方面,均積極投入,蓬勃開展。1982年得到董事會主席王澤長積極支持,又開辦了達一萬平方英尺的志蓮圖書館,現時館內藏有佛學、哲學、建築及藝術書籍四萬餘冊,並公開提供圖書借閱、期刊閱覽及佛學資料查詢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