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與傳說系列︱奧林匹斯十二神】
提到希臘眾神,除了宙斯、阿波羅、雅典娜和波賽冬外,你還能數出奧林匹斯十二神的名稱和他們象徵的意義嗎?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1189
#奧林匹斯十二神 (Dodekatheon) 是古希臘和古羅馬中最受崇拜的神。根據神話所指,在長達十年的 #泰坦之戰 中,宙斯帶領神族戰勝了泰坦神族,取得了世界的統治權並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上。
這十二位神的希臘名分別是:
眾神之王:#宙斯 (Zeus)
眾神的統治者,掌管天空與雷霆之神,代表正義。
眾神之后:#希拉 (Hera)
奧林匹斯山眾神中地位及權力最高的女神,也是宙斯的姐姐和第三位合法妻子。她是婚姻和婦女的保護神,掌管婚姻和生育。
海神:#波塞冬 (Poseidon)
宙斯的哥哥,在神話中為人類帶來馬匹,所以也被視為馬匹之神。
豐收女神:#狄蜜特 (Demeter)
是宙斯的姐姐,和宙斯有一個私生女。她是希臘神話中司掌農業、穀物,給予大地生機,也是大地女神。
智慧女神:#雅典娜 (Athena)
是智慧女神和戰爭女神,是宙斯的女兒,美貌與智慧並重,集戰爭﹑智慧﹑藝術﹑手工藝女神於一身。
光明之神:#阿波羅 (Apollō)
同是也是羅馬中的太陽神,光明磊落從不說謊。他非常聰明,通曉世事,亦是預言、醫藥和真理之神。
狩獵女神:#阿提米絲 (Artemis)
是月亮之神和狩獵女神,是奧林匹斯三大處女神之一,並保護處女貞潔和婦女生育,亦是兒童的保護神。
戰爭之神:#阿瑞斯 (Ares)
是戰神﹑暴力和血腥之神,象徵力量與權力,亦是人類禍災的化身。
愛神:#阿芙蘿黛蒂 (Aphrodite)
即是羅馬神話中,著名的維納斯。代表愛情、美麗與性愛的女神。擁有最完美的身段和樣貌,象徵愛情與女性的美麗。
火神和匠神:#赫菲斯托斯 (Hephaestus)
是諸神的工匠,具有高超的技巧,宙斯的神盾都是他鑄製的。
諸神使者:#荷米斯 (Hermes)
是邊界及穿越邊界的旅行者之神,是亡靈的接引神,亦是商業﹑偷盜和運動與競技之神。
爐灶女神:#赫斯提亞 (Hestia)
家宅的保護者,特別受到人類的尊敬,是原十二神之一,也是十二天神中輩份最高,但因為避免眾神爭奪王位,自願退出奧林匹斯十二神,將位置讓予酒神戴歐尼修斯 (Dionysus)。
除了以上十二位神,也有些版本也會以酒神戴歐尼修斯、冥王黑帝斯 (Hades)、死亡女神普賽芬尼 (Persephone)、大力士海克力士 (Heracles) 和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 (Asclepius) 取代。
大家對希臘神話中的神又有其他了解嗎?
------------------------
延伸閱讀:#阿斯克勒庇俄斯之杖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750
------------------------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kylai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2位【希臘神話電影】常出現的天神角色 |【12位奥林波斯主神】 12位奥林波斯主神人物介紹: 0:10 天神宙斯(ZEUS) 宙斯是眾神之王,主宰整個人界和天界。他重視正義並賞罰分明,但因生性風流,到處約炮。所以有許多天神或人神英雄都是都是他的子嗣後代。他的主要武器與力量來源是「閃電火」,象徵物...
「荷米斯之杖」的推薦目錄:
- 關於荷米斯之杖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荷米斯之杖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荷米斯之杖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荷米斯之杖 在 Skylai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荷米斯之杖 在 信使荷米斯,用飛天頭盔、飛天鞋守護生命靈數5 | 希臘十二神 ... 的評價
- 關於荷米斯之杖 在 Cadis原創|荷米斯的手杖#希臘神話系列 眾神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荷米斯之杖 在 荷米斯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荷米斯之杖 在 mercury神話-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08 ... 的評價
荷米斯之杖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家庭醫學】~ 爬山用登山杖好嗎?
最近帶老爸去附近郊山走走,做為心臟開刀完的復健;一直勸他用登山杖,把受力點分散,比較不會爬完山痠痛好幾天...
不過,長輩想的和我不一樣;因為覺得拿登山杖,就像拿枴杖一樣,表示自己已經老了,體力不好了,會被其他人笑,有污名化的感覺,所以堅持不拿。
為了這件事,我還特別去找了一些文獻,想要說服他;沒想到前兩天,去土城桐花公園時,他竟然想通了,說要試試看...果然一試成主顧,覺得很舒服,之後爬山都要用。
文獻都查了,也念了;那就分享給大家看看。
※ 國外的研究都是使用「一對」登山杖,所以不要問我用一支登山杖,會不會有一樣的效果。
這幾篇都是在「美國運動醫學會」(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所出版的期刊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找到的。
1. Effects of Hiking Downhill Using Trekking Poles while Carrying External Loads
https://doi.org/10.1249/01.mss.0000240328.31276.fc
找了15位男性,在坡度20度的木製人工坡道上,進行「下坡」測試。測定下肢關節的力矩 (net joint moments, NJM))、受力 (net joint forces, NJF)。
變因有以下兩組:(共6種組合)
A. 有沒有使用登山杖
B. 無負重│背包裝15%體重│背包裝30%體重
(題外話,他們背包用的是 Arc'Teryx Bora 40&80,我也想去背背看呀!)
得到的結果是使用登山杖有助於:
※ 減少腳踝和膝蓋周圍的肌肉活動量,並限制髖部潛在的破壞性負荷。
※ 腳踝的屈肌和膝蓋的伸肌的離心收縮動作有所減少。這種減少將減少肌肉中細胞水平受到損害的可能性,使肌肉保持收縮力,並減少運動後疼痛和受傷的可能性。
結論:(用人話來說就是)
§ 無論有沒有背重物,使用登山杖下坡時,都能明顯減少下肢的負擔。
2. Muscular and metabolic costs of uphill backpacking: are hiking poles beneficial?
https://doi.org/10.1097/00005768-200012000-00020
這篇是要來看看拿杖上坡有沒有好處。
找了5男5女,背負體重30%的重量,在傾斜5度的跑步機上模擬上坡1小時。測定「氧氣消耗」、「心率」和「運動自覺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另外會比較關節活動及肌電圖。
結果表示:使用登山杖時「步幅會增加」、「下肢肌肉活動量減少」、「心率較快」、「運動自覺強度較輕」
結論:
§ 在背負重物的情況下,使用登山杖上山,也可以減輕下肢負擔,並使得自覺的運動強度較輕 (比較輕鬆的感覺)。
註:心率較快在文章中覺得是上肢肌肉的運動,產生的需求增加所致。
3. Trekking Poles Reduce Exercise-Induced Muscle Injury during Mountain Walking
https://doi.org/10.1249/MSS.0b013e3181e4b649
前兩篇都是模擬的,這篇來實戰一下
37名受試者 (26男、11女),分為登山杖和無登山杖兩組,背負一日健行背包登山:斯諾登山 (海拔1,085米,威爾斯第一高山,英國第二高山)。
在上山及下山途中,分別紀錄「心率」&「運動自覺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另外在『上山前』、『下山時』、『下山後24小時、48小時、72小時』測定肌肉受傷的相關指標:最大自主收縮,肌肉酸痛,肌酸激酶(CK)和垂直跳躍表現。
結果表示:
※ 上坡時,登山杖組的自覺運動強度較輕;但心率無差異
※ 登山杖組,下山後的肌肉受傷相關指標較輕
肌肉最大自主收縮衰減量較少 (下山時、24小時、48小時)
肌酸激酶數值較低 (24小時)
結論:
§ 登山杖可以減少登山時自覺的運動強度,減少肌肉損傷的指標,在登山後的幾天內幫助維持肌肉功能,並減少可能造成的傷害。
〖小結〗
其實前面看了那麼多,總結只有一句話
-----------------------------------------
登山杖很好用,爬山帶著吧...
-----------------------------------------
特別是長距離、有負重的情況下,雖然研究中每一步關節的負擔只差一點點,但是距離拉長,傷害會增加,差異就會越來越大了。
最近發現上山的人變多了,在獲得健康之前,首先要避免自己受傷,才能爬得長長久久。
#爬山也要記得社交距離_室外至少1公尺
荷米斯之杖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佛子,一年之中,至少,須有一回
109年3月1日 六祖壇經 持誦法會
慶祝六祖慧能祖師聖誕(農曆2/8)
梁寒衣老師主持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13:30-13:50 報到,入場
13:50-14:00 入場,靜心
14:00-14:30 梁老師開示
14:30-15:10 行由品第一 ~疑問品第三
p.1~p.94
15:10-15:30 中場休息20分鐘
15:30-16:20 請梁老師入壇
定慧品第四 ~機緣品第七
p.94 ~p.198
16:20-16:35 中場休息 15分鐘
16:35-17:25 頓漸品第八~付囑品第十
p.198~p.280 (三皈依/迴向)
17:25-17:50 結語,勉眾
供花,敬獻此心香
17:50 茶敘,歡迎十方佛子共來閑飲一盌茶
賦歸。
主旨:生死中的立足親切!
春已至,金菖蒲璨開於庭前。
廿六年了,自從初次"禪七"契入本心以來,六袓《壇經》即成為自体的隨身法藏,一切經藏、祖師言句,以及修行……的衝突與決疑,最终,總回歸《壇經》作為取決和歸依。它是誕生中土,與中國人的肌里、体氣、人文、生命關注至為親切親和、血脈相依的經藏!也是"南宗禪"一一所有禪者、道流的本源。
日日晨昏,頂戴世尊,便也一併頂戴着佛座前的六祖肖像——一亇永恒不捨、偕行常住的隨身教授師!
總認為,作為—名佛子,一年之中,至少,須有一回,閱讀、展誦此經典,好誏此磅偉、而質樸的心魂沖擊、掃盪内在的昩黑與愚暗。
三月一日(農曆二月初八)為六祖誕辰,謹以十分的虔誠邀請佛子們的光臨一一武漢肺炎再度警醒了"世間無常,國土危墜",也再度提揭了生死之中,立足安穩、立足定明的必要!祈願
光明徧照,疫病永除
大鑑導師
梁寒衣 敬邀
瑣務中的青蓮
──六祖壇經,自性彌陀
《六祖壇經》,又名《法寶壇經》,簡稱《壇經》
《壇經》十品,是一則「常不輕菩薩」的紀事;也是一部「即心即佛」、「即身成佛」的寶典。欲「見性悟道」,瞭解中國禪宗──南宗禪、祖師禪的神髓,必從此源頭著手。中下得之,不難成為善人、賢人;中上悟之,圓修圓證,也不難證入七地、八地,乃至等覺、妙覺,同佛如來,一體無二。此經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往為本。認為「無從住本,立一切法」,體用一如,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一尊瑣務中的青蓮,塵勞中的彌陀。
瞭解六祖及其教法,須從樹幹根砥──
至剛勁、寒蹇、焦煎處看起,細參細惟,如實操履!如實行踐!
那華枝璀璨、次第鋪展、開闡的其餘九品,
毋寧更肖以環繞著首品所作的注釋與言詮。
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這即是他教法的精髓。
獦獠
瘴癘之鄉的嶺南。流人埋骨的惡地。
野店終年沈沆著騾馬馱獸腥羶的糞氣。
泥濘時更顯得騷盪、辛嗆。
一個蠻貊之鄉的蠻貊風景。
寫實著人間的汗澇與艱辛──
存在是鐵錚錚的血肉,與泥汗間的真實──
淹浸的泥汗中,轉來一個同著蠻貊風景一樣獷直樸野的獦獠。
那人低著頭,馱著木柴,獸一樣,矮矮沉沉的趕路。肩上的汗巾濕涔涔地駁染著東一塊、西一塊的補丁,灰舊的葛衣汗燥燥地撲著暑氣。
這是南宗禪的初始:一個窮荒莽野、僻陋無文,大字不識一個的蠻子。一個腰懸斧柄、蹲在蕭荒墟市裡賣材的打材人。
也是禪和子耳熟能詳、形成歷史的巨大轉身的一幕:蠻子卸完柴,立於戶外,悠悠聽罷行客誦讀《金剛經》,恍然冥悟,且生起一個石破天驚、斬然決絕的信念:我要作佛!
一個大氣淋漓,百千世代,難於有人敢於果敢承擔,果敢直認,果敢直語的宣言!
「我想作佛!」那名粗獠的漢子,安置了老母,即風塵濩莽,攀越叢嶺,筆直來到黃梅東禪寺。
「什麼人?來此求啥?」五祖斬釘截鐵問道。
「我想作佛!」一個草包文盲。那個漢子卻不顧粗鄙,了無漸縮地筆直回答。
「一個小小的南蠻子!說什麼作不作佛!」五祖喝道。
「南蠻子皮相雖與和尚不同,卻不見佛性有何差別?」漢子曠曠落落回答:「弟子胸中常有光照:以為不離開本然自性,即是生命福田──不知和尚如何教導?」
「去!給我上碓坊!」五祖劈頭截斷道。
有相菩提與無相菩提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
恍若兩首光滑的「順口溜」般,即若完全不思其義、不遵其行,千載以下,一名七、八歲的孩童,之於這兩首「悟道偈」也能琅琅上口──太滑溜了!以致當真「滑移」出去,難能真正定格下來,深參、深惟其中的義涵,從而折射為一己修行的本參與本行。
兩首「悟道愒」卻晰明指陳了,北宗、南宗之於「生命體相」與「修行形式」的根本差異:
一個認為,聖諦有為。
一個認為,聖諦無為。
一個認為「有」,此輾轉三世,此身與心,菩提與煩惱,涅槃與輪轉,佛與魔、聖與凡、天堂與地獄、罪相與聖道、塵砂與無明……皆具體存在、具相而有,得次第磨除、次第銷落,斬除一切蕪枝雜葉、惑亂習性,始遺菩提柯幹清堅明澈。
一個認為「無」,此菩提自性本自空寂,本自清涼。只要當體安住,認得一切叢花亂影、蕪枝惑葉,本然虛幻,本然無生!當下即清清皎皎地不為其迷惑,更不與之共舞(視枝葉蕪影為實有,而隨逐著它,拚命擦拭、拚命消除,即是另一種形式的「共舞」),當下即是自性涅槃,並不別有涅槃可立。
前者「以幻銷幻」,以為牢獄具體而設,須拆去一堵堵圍牆,搬去一塊塊磚頭,始能自在無礙,徹底「出牢」。後者卻直見「空如來藏」,了知城牆、牢獄、獄卒與囚人,乃至刑具與玩具……皆如幻設,皆為虛相投影,當下不為其所惑、所迷,即本解脫,即曠盪「出牢」!更無庸時時摩想著如何「越獄」與「逃獄」。
若識「空」時,無論劇碼如何上演──只要不入戲,不躍上舞台,認假成真,跟著一起捉捉放放,摩摩捏捏,則本自安恬靜定。
前者認為,必須努力拂拭、消滅波浪,始能獲得湛湛明性。
後者卻澈見,僅要不起波浪──或於波浪起時,剎那照見,不更增添、刪減,則本自湛湛明性。並不於波浪之外,另有湛潔之流;僅要不為浪頭所惑,則是本然的湛湛之流。
菩提,是回歸,而非構築。並不是向外樹立了什麼,而是了知空性,決定無一法可得。
無得,則無縛。
一個是「有相菩提」:次第銷盡枝葉,於「空如來藏」外緣徘徊打轉,只等拔除菩提「有」根,悟入空性。
一個是「無相菩提」:頓見空性,悟覺菩提無相──連樹身都不立,況乎其餘的柯幹雜葉?有何可捉摸撫弄的?
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唯其澈見「空如來藏」自性本覺,始是五祖弘忍冥夜付託衣缽的本懷。
禪宗史上「師師密咐,心心相承」至為驚動、瑰美的一幕,怕是垂遲的五祖為純厚的六祖,一位韶德的巨匠為個蠻鄉的青年,攤開袈裟,以袈裟遮圍著那蠻子的身軀首足,為之低低弘講《金剛經》的慈顏與慈美罷。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五祖弘忍剔開了六祖於直墜「空如來藏」後,可能有的偏空隔礙,而啟開了六祖大氣淋漓,與萬法璀璨並存,應用萬法、成就萬法、圓轉萬法的「大光明藏」。
一個果敢無畏,正視萬法,尊重萬法,而於其中朗闊開展,正向修習的菩薩「智道」與「圓徑」。
以致,鏡智頓開,陡然映現萬象光明的惠能,於澈悟之際,要脫口詠嘆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定靜澄明,於無染無著處,開展萬法,成就智明──這是六祖惠能教法的核心,即「自性真佛」、「真性自用」,也是他屢屢強調的「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這是他於諸乘間所定義的「最上乘」:即「萬法俱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
由是,他的「無念」,並不是空空白白,不生一個「念頭」,而是「知見一切法,心不著,是為無念」;也是「動上有不動」的「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更是他爾後教法中「轉智成智」,以及「三身四智」的立足點。
既認「自性真佛」、「即心即佛」、「是心作佛」──六祖惠能至為雄偉剛健處,在於將金光閃閃、遙遙昇西,距離恆河沙般遙遠,而「百千萬劫難遭遇」的諸佛,再度置反於渾矇有情的體內,叫人直下承擔、識取「人人體中的那一尊佛」。
於他,「三身如來」──法身、報身、化身,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毘廬遮那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乃至千百億化身;並不止於神光威赫,我們向外磕磕碰碰、膜拜祈禱的那三尊,而是一時並存,具現於每一個生命的本體中,於我們的心量、智慧,和行為中。人類的心念、思惟、見解與行為,自動折射了十法界每一類樣相與狀態,也潛隱涵攝了每一尊菩薩的特質與形容;如是,慈悲時,即是觀音;智慧,即是文殊;喜捨,即是大勢至;平直,即是真彌陀。
依此,諸佛所具顯的「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並非遙在天邊,而實存於每群生的本覺靈智中,建立於以無我、平等之心,觀察、對待、成就萬法,同時將生命意識所觸知的每一範疇、情境,皆消化、轉化為智慧的泉源。
他的「轉識成智」偈,所揭櫫的是日用中朗朗平澄,對待生命、應用萬物的法則: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自性自度
九江驛江聲滔滔。
暗夜中,唯有舟楫橫散的長影。
葦岸孤曠,唯有濤吞江岸,嘩嘩流滅。
唯有兩條人影綢繆相對。
一個是禪門重鎮、威德巍巍的一代宗師;一個是葛衣傖陋,且講著很「侉」的土語的南蠻獦獠。
該離去了!
五祖弘忍凝視著這唯有半夕法緣的法子:千萬額顱中,唯他一人識得,我與諸佛本為一江之水!本為一脈之流!此水,與彼水;此軀,與彼軀,更無有別。
他固愛惜神秀淵明的博朗;但,法,不可以以人情交割!
「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功德福相!」在如明星一般猝然的啟悟中,菩提樹下悟覺的世尊詠嘆道。歷代諸祖皆見此而悟,見此而直下承擔:摩訶迦葉如此,阿難如此……達摩、慧可、僧璨、道信,乃至於自己,以及眼下法脈,皆如此。
僅止是認證了此「一江之水」的奧祕。將來者,亦如是。
「我來渡你!」五祖縱身上船,把起船櫓,於暗冥中擺渡。長燈將滅,這是他與倏短的法子的最後一程。
「和尚請坐!合是弟子來搖櫓。」一雙繭厚的掌即伸過來握住船櫓,用很侉的土腔說道:「迷時,由師而渡;悟了,即須自度──依自性本覺而渡!」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即名天人師、佛」──宗門下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本。而所謂「頓悟」、「見性」,即是行者於電光石火之際,剎那經驗到「如來藏空性本然」,而與「諸佛法性、諸佛本心」合為一體。由於頓契空性,因而鑿破三千,打破累劫以來,藏識中視此輾轉三世、宇宙萬相為實體、實有,而牢執不捨的根本無明。
當然,「見性頓悟」可能僅是頓時切入如來藏,瞥見那道強烈的「生佛一體」的光束。我們累劫的習性與頑拗的執念依然洶湧而強勢!且採取了主控而主導的地位!行者照樣可能流轉於種種情境、狀態中,淹沒於自身的「眾生心」與「凡夫心」中。
由是,同樣以「頓悟」為前提,南宗禪亦衍生了「頓悟頓修」和「頓悟漸修」兩派──行者們依據自身不同的根器、資質、經驗,乃至於先前累積的禪定深度,而有各別的指授與言詮。
於六祖,生死迅速中,「見性」是一切修行的首務。必須決志死心向善知識覓道問路,及至識自本心,識自真性為止。一旦豁然開解,則須以此「空性」、「本覺」為師,向內恆恆提斯,恆恆照破……這是惠能的「自性自度」,也是他所謂的「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
以悟覺的「自性本覺」作為一己修行的真實落腳處、皈依處,才是真修行、真道場,這是為什麼六祖要行者念念現見、返歸自身的「一體三寶」、「唯心淨土」,唯其當真識此不疑!信此不疑!行者才可能死心塌地,據此向內開展人人本具的「一體三身佛」,圓成性相中的「四智菩提」,而非永永向不可撈摸處,求索西天!
如是,於禪堂上,惠能所「變現」的西方淨土,並非諸部大乘經卷中的,佛以足趾按地,海印發光,而七寶佛土、莊嚴樓閣、寶樹寶花一時映現的神妙境界;也非《維摩詰經》中的維摩詰居士般,能將妙喜國土的不思議境界,如轉陶家輪盤一般,托於掌中,示現大眾。禪堂紋風不動,土石林木依然故我,諸般神通與玄異皆未發生!須彌、鐵圍、地獄、惡鬼、神龍、魚鱉、天人、菩薩、佛……諸般形像皆只在我們剎那的心象變現中,依心而存,依念而作。老老實實,唯此而已。
本來無生,本來涅槃
「見性」既然攸關重大,是一切修行的起點、終點和關鍵點。因此,《壇經》十品,從悟道至圓寂,六祖惠能反反覆覆所欲指陳、揭示的,也僅是「密在汝邊」的自性真佛罷了,是「菩提本無樹」的更上一著──
這是為什麼青原行思禪師回答「聖諦亦不為,何階級之有?」六祖深深契印,令行思為首座,首領禪門──唯其一刀兩斷,直入空如來藏,見本無生。佛尚不立,何況魔耶?
聖諦本非有為之法。
而南嶽懷讓的「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使得六祖摩頂讚歎:「只此不染污,諸佛所護念!」唯其了知「本來涅槃」,若果不起波浪、不被染污,即本如來藏湛湛清皎。
故六祖要說「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因其真實照了與諸佛一體的「一江之水」的奧祕。
至於永嘉玄覺的「體即無生,了本無速」,直劈諸佛胸臆,更不見半分商量。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幻華、幻輪,於其一掌間,霹靂銷為微塵;但見無生,剎那即了;即此「了」字亦不立!
二者皆於一口、一偈之間,驚雷閃電,道盡了教門下「頓悟頓修」的玄旨。
「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既是宗門施設的本懷,因之行者皆應將《壇經》的第七、第八〈機緣品〉與〈頓漸品〉牢置胸間,作為本參,而細參深研。兩品皆是六祖接引禪人所作的「觀機逗教」與「直指人心」,也是禪者「見佛真髓」所透破的本參。六祖衣缽底蘊,盡集於此。
識眾生!不為眾生轉,即見佛
既然「體即無生,了本無速」──本自無生,本來涅槃、本無可了、可證之處,那麼還有什麼「頓悟頓修」、「頓悟漸修」可講究的?
千萬別會錯意!《楞嚴經》中說道:「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見道,如所述,僅是剎那瞥見如來藏空盪盪、豁落落的本來面目罷了。僅止於瞬息認證了體內的「真佛」,確認了你、我,以及所有生命中都清清楚楚、一模一樣的存在著「這個」,而不僅於經典、文字的抽象理論與描述。
見性,僅於頓時摩見「佛在眾生中」,佛光騰躍,曠磊磊地,粉碎一切虛空、微塵,也粉碎我們之於世間實體的執念。但是,稍後那被粉碎的虛空微塵又照樣直挺挺的站了起來,生命累劫之於器世間的頑拗執念、見解與習性依舊以它既有的思惟模式採取強勢的運作,冀圖穩固其根砥。我們的「凡夫心」與「眾生心」照常淹沒一切──意思是,人之所以為人,且習以為「常」的「常情」,照樣運行流轉:種種的虛幻、恐懼、憤怒、懷疑、期待、失望、悲傷、掙扎、瞋恨、怨懟、愛欲、焦慮、傲慢、敵對……依然故我,如同上了發條的轆轤般,日日、時時,研磨箇不停。
由是,六祖要說:「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若心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眾生成佛。」
禪門中,現今仍常以「一念返照」、「一念清淨心」來惕勵行者──自然,這一念「清淨心」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淨、垢」相對的那個「淨」,而是「當體空寂之心」──了知如幻,而當下安心;之於種種情緒,種種毀譽、挫傷、悔逆、嫉恨……都不增添,也不浸淫,更不任之襲捲,由之把玩、拋弄。當下即認出它們是「眾生」!是由「外眾生」而被相對喚起、相應的「內眾生」,因而澄明安靜、不由之迷亂,與之共舞。
但是,通常人們很難「識得眾生」──當諸「心」起動,種種「情緒」、「情感」起動,我們很難將之「識辨」、「認取」為「眾生」。尋常,人們尚未看出,便已淹沒在它們的激流、漩渦中了──我們立即如進入於捕鼠夾中,淹埋於情緒、情境裡,在快樂、痛苦、失敗、憤怒、焦慮、欲念……中不息的打轉,尋找種種理由、藉口和解釋,想著那人如何如何……我該怎樣怎樣……該擁抱歡呼?或保護自我?還是打擊魔鬼?……
於是,不僅難以念念「認得」、「識別」眾生,也難以時時、日日「擇辨」……往往,我們僅是執取那些「眾生」為「自我」,為我的「心」,而在其中轉側磨碾、跌宕起伏……及至過了數個月、數年、數十年……乃至臨死,亦不曾識得「眾生」。
既則一生皆在這千千萬萬億億個眾生所圍堵的厚牆外徘徊、迷走;自然無法穿越人牆識取這個曖曖幽獨的真佛。
見性,即是於這叢叢層層厚堵的「眾生之牆」中劈開一道裂隙,認證性中湛然涼寂的真佛。一念返照,即是一念認證,一念見佛。念念返照,即念念回歸,念念見佛。修行,即是以此為核心,將認取眾生的心,轉為認取本覺的心。由是,六祖道:「佛,覺也。」、「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頓悟頓修
自一念覺開始,而後十念覺、百念覺、千念覺、萬念覺……乃至念念覺!──念念回歸本覺空明,度心中所有癡愚、嫉妒、愁慘、諂曲、我慢、毒害的眾生,即是起「真性真佛而度眾生」。及至本覺燭照力量更更穩定沉厚,從薄弱的一道光束,進而如展開的扇面般圓明鑑照,恆恆穿透虛昧眾生,而安住本覺,與自體佛性合而為一。
而每一念的返照,必然是「頓」的──是從迷惑的煩惱、眾生叢中,剎那起覺、頓見真佛,而回歸空寂。這樣安住著,稍後──數念、百念……之後,眾生之潮又洶湧而上,行者又先須「識眾生」,查察自身已然又陷入「人牆」……再度頓見眾生,返歸本覺。
因之,念念見,即念念頓。每一次的起覺,皆是「頓悟頓修」,頓見而返歸!念念之間,更不容間隙與次第。
那所謂的「漸」,無非是時光延展,如來藏安住、保任,穩定、鞏固的狀況──從一日數見,進而念念相繫,刻刻即見!眾生虛化,如來藏體現圓明,放光動地。不再只是眾生圍伺下,一個微明的小點;稍忽,即淹滅於擠沓的「人」海中。
千年所積的薪材,雖有火炬炯然明炤,怕也要燒上數月、數年之久罷。由是,歷來祖師,於宗門下頓悟玄旨,卻罕見立即施設門庭,舉棒吆喝的,多半仍經驗數年或數十年的索隱,安住、保任,及至如來藏湛然圓明,始才應機接世。大梅禪師遁隱山茨,一遁即四十寒暑。即六祖自身,亦遁於獵人隊中,熏修磨礪達十五年之久。而在那難苦悠漫「辛苦受盡,命似懸絲」的十五春秋,五祖早已圓寂,他的周圍缺乏任何師友,所明澈曉了的,也僅是「自性自度」,以空性作為一己的善知識。恆於人性的蓁莽無明、屠割烹爨中,內照本覺,見自真佛,而度一切內外魍魎眾生。
塵勞中的彌陀
沉重的大石墜在腰上,摩擦著骨盤兩側。陋小的南蠻子,矮矮沉沉,沉穩而有力地踏著碓板。
木杵扣著砧石,一下一下,發出沉滂的迴音……
──禪和子們須深深深深地永遠銘記住這幅渾沉、美麗、平凡而厚樸的圖景,且如彼一般,將之視為一己修行的基柱。自矮矮負著薪材的行道初始,乃至腰石舂米、夜傳衣缽,這幅厚樸的圖像將永恆持續著,成為《壇經》以及六祖惠能的教法開展的根砥。
它是大樹至為虬勁堅厚的根莖,行者須從這裡覺察其菩提心木的本因本由,化為一己實際的軌則。
九江驛遠遠滅去。在懷集、四會的苦岡野嶺、莽莽叢茨間,始承衣缽的禪宗六祖默隱著,以一個荒蠻野夫的姿態。他毛茨翦翦,面貌平凡,了無神秀丰神雋秀、氣格恢宏,令人一望儼然的王霸之器。同時,目不識丁,缺乏任何專業與才技,渺無人世的光環與符號。
他甚且連射弋也不能。除卻原始的勞務與雜役、苦力與苦役,他一無所有。
且甚至連僧侶都不是!
一個埋首於社會底層,身分與定位的「下下人」。一個人人可得而吆喝,而踐踏、輕侮、嘲弄,與訕笑的粗潦僕役,一如昔時於東禪寺的廊廡一般。此刻,仍是的!他低低矮矮地蹲在破灶邊,身上撲著灰黑的炭屑。繭厚的指爪時時掰著獸網,試圖釋放困陷其中,慌恐掙扎的活物。
自然,不免會有一頓口沫橫飛的幹爹、罵娘之語。
我們不難想像,身為一名低微的雜役,跟隨、照管一隊獵人,那日常生活中,無盡充斥的龐雜、困頓、繁瑣與勞倦……
「惠能,來!」、「惠能,去!」、「惠能,這樣……」、「惠能,那樣……」如是的吆喝,白日、冥夜總是發自不同的方向,與人面。
這即是六祖禪的背景:一朵瑣務中的青蓮。
現實上,他根本無能和達摩,乃至於歷代祖師一般地寂隱窟穴,闃默長坐、凝心攝意、冥入本覺……那麼,如何能於傳統的「禪坐」之外,恆見本覺?於種種繁冗、勞務、行動與言音中,皆能定靜平寧,恆住空寂、恆持清明,將是修行重要的課題。
深磨、深礪;深演、深練……
然後了知,問題不在於起、坐,也不在於知、見;而在於,是否能於紛擾的萬象、浮亂的境界,於動靜觀瞻之際,恆念空寂、恆見本覺,而安住不動……不隨之起念染著,也不與之紛亂共舞……
問題不在於皮骨的「坐」,而在於是否能恆恆「安住於內在的不動道場」──於「識眾生」的剎那,即刻返回、即刻安住。
即見自性空寂,本來無一物。
染者,與受染者,皆如幻作,皆無實相。由是,於相,而離相,而無染著,亦不執取。此才是「真坐」。
因之,有別於昔往的「四禪八定」,六祖惠能之於「禪坐」的定義是:「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而「禪定」是「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
由是,導引出以「無念為宗,無相為禮,無住為本」的南禪法門,而此法門是三而為一的,建立於內炤自性,內炤本覺為主──立足於不動道場,而氣象闊瀾,廣袤學習萬法、應用萬法……於中,轉一切識為一切智。
三年、五年、十年,或更久更長?……寒暑不易,瀆毀不易,苦志、苦節,而不易!……於時光的荼苦磨礪中,屠割殺戮的獵人們始在這個樸陋的役者身上,發掘出他潛默皎璨的人格與操品,宛如自叢掩的亂垛,挖掘出一尊洞窟古佛一般。那是他在獵人隊中的「隨宜說法」──但是,終其茨隱的十五個年頭,乃至法性寺的論議、剃度,他始終未曾出示衣缽,也僅止於一名麤頭亂服,淹漬於塵勞中的白衣居士。他的布衣葛服,即是法服。糞掃雜役,即是道場。折挫夷毀,即是檀城。他所唯一能認證的,僅是內在的佛、法、僧。依此,自性自度。
唯其於僧團中,他仍歷煎了「眾生心」的迫周與迫辱。因此,他很瞭解,所謂「出世間」並非一定指涉叢林僧團,而指「出離自我內在的眾生心」。真正的佛法僧,存在於「對空性的正見」。
「物忌獨賢,人惡出己,辛苦受盡,命似懸絲」──飽經人間的辛哀滄桑、侮慢恥垢,訕笑凌夷……由是,六祖惠能的教法並不建立於向高空,尋索一個更高蹈、虛玄、浩渺而莊嚴的境界,而是篤實回歸地面,回歸本體,回歸生命的基礎對待。於中,智慧洞明,柔忍涵容,遠離一切愛憎取捨……
「要識得自己內在的眾生!洞澈他們!不要為之所欺誑──」那樸實至極的話語是這樣諄諄告誡的:「嫉妒心、疑毀心、憍慢心、懷害心、人我心、競諍心、譟忿心……種種偏執、見取,即是我們胸中的眾生。」
常不輕
識眾生,即識佛
識得波浪、安住不動,即本湛明之流。
但莫污染,即本來佛。
芒花拂白。這是第八個秋日,我黏貼著脫落的卷帙──自從參閱《壇經》,八個秋日,它始終是自身的隨身法藏,與我一併泊止於每一次的羈旅與遠行中。藤黃的扉頁,竟如一枚枯葉般,萎萎捲起,娑娑墜落,且泛白磨光了。天涯行役,所祓仗的,最終,竟只是這一卷老黃的扉冊──它使我如眺北極一般,恆常於驛動的萬相、人面中,瞭望見磐穩心目,至為湛寂、深定的力量。
八個秋日,空山無人,即以之作為親炙的教授師。所參的,也僅足「轉識成智」偈罷了。
芒花老去,皤然回首,才頓覺:《壇經》全旨,於第一章〈行由品〉的前半,於法性寺剃度之前,或許即已說畢、書完了罷──這是一則「常不輕菩薩」的本紀:那人以低俯塵世的姿態,於垢濁人世、荒莽塵勞中,瀝明一己的佛性,且以「無輕」的眼光,皎皎明澈,斬釘截鐵地,指陳出每一個生命內潛的真佛。要人撥開棘叢窟穴,認得他!信得他!返歸他!
「自性中有真佛!莫錯過!你們皆將成佛!……」那苦口婆心的姿態,竟像極了遼古經卷中常不輕菩薩的授記。
自然,如常不輕菩薩一般,偏執、慢侮者,刀杖、瓦石以加之。人們寧可相信佛在西天,非人類可為。
──終其一生,除卻南北宗的諍論,其餘諸宗的問難、詰辯、毀眥,從未曾修歇過。以致,六祖邃深慈憫,恆常惕勵行者:「佛法無諍。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以自性為歸。」
一尊瑣務中的青蓮,塵勞中的彌陀。瞭解六祖及其教法,須從樹幹根砥──至剛勁、寒蹇、焦煎處看起,細參細惟,如實操履!如實行踐!那華枝璀璨、次第鋪展、開闡的其餘九品,毋寧更肖似環繞著首品所作的注釋與言詮。
是即此一尊佛!他的教法在他的手繭與裂足中。是成就萬象,荷擔勞瑣,而空寂安澄!
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這即是他教法的精髓。
舊來不動
素面榛顏,打柴窮漢。從來不是金軀供養。
搖手把櫓,擊槳中流,僅為了於晦黯叢矇的眾生心室中,湛明一偈:
法界圓融無二相,
舊來不動名為佛。
*原刊於梁寒衣著【優曇之花】一書
荷米斯之杖 在 Skylai TV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2位【希臘神話電影】常出現的天神角色 |【12位奥林波斯主神】
12位奥林波斯主神人物介紹:
0:10 天神宙斯(ZEUS)
宙斯是眾神之王,主宰整個人界和天界。他重視正義並賞罰分明,但因生性風流,到處約炮。所以有許多天神或人神英雄都是都是他的子嗣後代。他的主要武器與力量來源是「閃電火」,象徵物是老鷹。
0:27 天后赫拉(HERA)
赫拉是婚姻和婦女的守護神。她是天神宙斯的姐姐,也是他的第七任妻子。赫拉以善妒聞名,對宙斯的不忠誠總是感到憤恨。她曾幫助過一些混血英雄完成任務,但也常是許多英雄的敵人,特別是針對宙斯的私生子。她的象徵物是母牛,還有美麗的孔雀.
0:43 海神波塞頓(Poseidon)
波塞頓是希臘神話中的海神,與天神之王宙斯、冥界之王黑帝斯是兄弟。他的個性像大海一樣善變,時而狂暴,時而冷靜。他曾經從浪花中創造出馬這種動物,所以也被奉為馬神。他的力量象徵物是一把三叉戟。
1:00 農業女神狄蜜特(Demeter)
狄蜜特是掌管大地農業的女神,也是宙斯的姊姊和第一任妻子。狄蜜特的故事中,最著名的就是女兒泊瑟芬被冥王黑帝斯抓到冥界當冥后的事。最後在宙斯居中協調下,狄蜜特與黑帝斯達成協議,讓泊瑟芬半年在地底當冥后,半年回到地上陪伴母親。只有在泊瑟芬陪伴的這半年,狄蜜特才會讓土地上的農作生長。其他時候她會傷心到讓大地寸草不生,四季也就因而產生。
1:20 戰神阿瑞斯 (Ares)
阿瑞斯統管所有戰爭相關的事項,是野蠻、戰爭與屠殺的代表。他是宙斯與天后赫拉的兒子,生來孔武有力,擁有高超的武藝。但因個性粗暴野蠻,極不受奧林帕斯天神喜愛。他與掌管愛情及美貌的女神阿芙蘿黛蒂有婚外情。
1:38 智慧女神雅典娜 (Athena)
雅典娜是代表着智慧和戰爭的女神。傳說宙斯吞了懷孕的妻子墨提斯後,因為頭痛欲裂,就叫火神赫菲斯托斯拿斧頭將自己的頭劈開。雅典娜就從宙斯劈開的頭中躍生而出。她曾發明過雙輪戰車和織布機,並送給人類橄欖樹,也是希臘雅典城的守護神。她的象徵物是貓頭鷹、橄欖樹,及嵌上梅杜莎的頭的神盾。
2:00 太陽神阿波羅(Apollo)
阿波羅是射箭、預言與藝術之神。他也精通音樂,是月亮女神阿蒂蜜斯的雙胞胎弟弟。在殺死了巨蛇皮同後,阿波羅成為德爾菲神諭預知未來的主要力量,也是德爾菲神殿所供奉的天神。他的象徵物是希臘豎琴、月桂樹以及老鼠。
2:20 月亮女神阿蒂蜜絲(Artemis)
阿蒂蜜絲是掌管月亮的女神,也是狩獵之神。她曾立誓永遠不婚,因此追隨她的信眾也多半傾向不婚且遠離男人。她喜歡狩獵,所以與她的追隨者總是漫遊在各個野地。她的象徵物是鹿,還有弓。
2:36 火神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
赫菲斯托斯長相醜陋而且瘸腿,但擁有高超的鍛造技術,是火神和鐵匠之神的代表。他是天神宙斯的兒子,宙斯把美麗的愛神阿芙蘿黛蒂許配給他。他的象徵物是火、斧头和锤子。
2:52 愛神阿芙蘿黛蒂(Aphrodite)
阿芙蘿黛是蒂掌管愛情及美貌的女神。她有一條魔法腰帶可以提升魅力,讓任何人愛上她。雖然她嫁給了火神赫菲斯托斯,但卻卻常和戰神阿瑞斯幽會。她的象徵物是鴿子。
3:03 偷竊之神荷米斯(Hermes)
荷米斯是宙斯的兒子,也是商業、旅行、偷竊及醫藥之神。他曾經偷了阿波羅的牛,後來他送給阿波羅自己發明的豎琴來做為賠償。
他的象徵物是一支有著一對翅膀的雙蛇杖,而雙蛇杖也成為現今醫藥界的象徵圖案。
3:24 酒神戴歐尼修斯(Dionysus)
戴歐尼修斯是宙斯與底比斯公主生的孩子,他原本是一般的混血人。但在發現酒的釀造法之後,宙斯賜予他不死的天神身分。他的特殊能力是能讓所有花草果樹生長繁茂並結實纍纍,特別是能釀酒的葡萄。他的象征物包是葡萄、常春藤和酒杯。
推薦影片:
5個迪士尼不能說的陰謀論 |內有【18禁】不雅圖【慎入】| 到底是Disney的陰謀論還是有心人士的炒作?| Skylai Tv https://goo.gl/FkxMQN
十大神州上古神器 | 排名第一的既然不是軒轅劍!? | 傳說中的神兵利器,你懂幾個?【Skylai Tv】 https://goo.gl/cqL5SC
五名希臘神話中最可怕的怪物 https://goo.gl/aJPdzm
订阅我的频道观看更多影片,免费的哦: https://goo.gl/FKqtR7
同时,也记得去”赞“我的facebook page噢:
https://www.facebook.com/skylaitv/
(这里有可能会出现youtube不方便上传的影片噢^^)
Skylai爱看的频道:
老王频道
OldOrange-TV-老陈
Yooyo Tv
HenHen TV
变色龙 TV
Rebecca's diary
JinRaiXin -迅雷進
CaseyNeistat
CodyHong Tv
SernHao Tv
Stephie 蔚絲
eunicelicious TV
笑波子
Little Fork Tv叉仔
Chris TV / 生活大小事
LittleForkTv 叉仔
樂在其中
卡爾 頻道 Carl Ho
奇怪的仙人掌
關鍵詞:
希臘神話、12位奥林波斯主神、希臘天神、希臘天神故事、天神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塞頓、農業女神狄蜜特、戰神阿瑞斯、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月亮女神阿蒂蜜絲、火神赫菲斯托斯、愛神阿芙蘿黛蒂、偷竊之神荷米斯、酒神戴歐尼修斯
荷米斯之杖 在 Cadis原創|荷米斯的手杖#希臘神話系列 眾神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Cadis原創|荷米斯的手杖#希臘神話系列♾ 眾神信使荷米斯傳說中他擁有一支金手杖這支手杖又被稱為商業杖手鍊設計的無限符號取自其手杖上那對金色的翅翼在工作中能 ... ... <看更多>
荷米斯之杖 在 mercury神話-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08 ... 的推薦與評價
在神話作品中,荷米斯經常被描述為一位腳踩戴翼飛鞋、頭戴隱身頭盔、手持一柄雙蛇杖的 ... 【莫丘利權杖】 雙蛇杖源自於希臘神話的神使赫密斯(Hermes)的魔杖Caduceus。 ... <看更多>
荷米斯之杖 在 信使荷米斯,用飛天頭盔、飛天鞋守護生命靈數5 | 希臘十二神 ... 的推薦與評價
哈囉大家好,我是Conrad,058你我發,祝2020年大家一路發!今天要來講希臘12神系列,是跟數字5有關係的 荷米斯 , 荷米斯 他是旅人之神、信使之神、商業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