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李家超任資審會主席,非官守成員包括梁愛詩、范徐麗泰及劉遵義】https://bit.ly/3dPPfNE
工作一天後,看看今天不能錯過的新聞:
1.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公佈「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名單——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出任委員會主席,三名官守成員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三名非官守成員為基本法委員會前副主任梁愛詩、前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及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
2. 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拘捕九人,聲稱他們涉及一個名為「光城者」的港獨組織,企圖製造炸彈及策劃襲擊海底隧道、鐵路、法院等公共設施。據警方公佈,被捕人士包括六名中學生、一間大學的管理層,以及組織金主,組織逾60萬港元財產已被凍結。
3. 台灣大陸委員會發表《香港移交24週年情勢研析報告》,指出中共去年在港實施《港區國安法》之下,香港「一國兩制」在政治層面已由「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徹底質變為「愛國者治港」、「中共全面管治」,整體呈現「中國大陸化」,民主制衡力量及自由人權遭到扼殺,司法獨立受到動搖。
4. 《朝日新聞》引述日本政府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於「2019 冠狀病毒」疫情依然反覆,當局考慮只接待少數貴賓列席東京奧運會開幕禮,並且安排大型場館及晚上九時後的賽事和活動閉門進行。
5. 加拿大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及部份外國人若在入境14天之前已經完成接種認可疫苗,可獲豁免強制隔離檢疫14天。
6. 以色列衛生部門公佈初步數據,指「輝瑞 / BioNTech 疫苗」對 Delta 變種病毒的有效率為64%,但就預防重症及住院的有效率仍然高達93%。
============================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英法海底隧道深度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明周專欄:關於《後人間喜劇》的創作歷程
|從人間到後人間|
《後人間喜劇》這本書的故事,是二〇一八年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駐校作家的時候開始醞釀的。從八月初到十二月底,我住在大學校園裏的南大湖畔。南大湖背後有一段美談—話說五十年代南洋大學(南洋理大的前身)創校之初,資金匱乏,為了建設校園,師生們胼手胝足,合力挖出了一個大湖。自此南大湖便成為了南大的名勝。環湖小路叫做南洋谷,沿路立着一排白色的舊式小樓房,用作教員宿舍。我住在其中一幢樓房的三樓,窗外就是湖景—如果湖還在的話。
也許是小小的不幸,我駐校期間南大湖正在進行重整工程,計劃是改建為一個漂亮的公園。公園內依然會有湖,但形態和大小應該和原本的不同。我最初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泥坑,挖泥車每天在重塑坑的深度和形狀。在接着的半年,我目睹新的湖漸漸成形,湖畔架起了各種建構物的雛形,看樣子相信是未來的瀑布、引水道、觀賞台、小路等等設施。我未及看到新公園的落成,駐校期便結束了。
雖然施工有點吵,但我天天站在窗前觀看工程進展,也有點樂在其中。有一天我忽發奇想,覺得工人正在湖底挖掘一條秘密隧道。這條隧道將會通往附近的軍事設施。在發生什麼緊急事故的時候,特種部隊會通過秘密隧道,從湖中悄悄鑽出來,執行特別任務。一年後,這個古怪的念頭成為了我的新小說裏的一個情節。
如果說《後人間喜劇》的構思就是從這條想像的湖底隧道中冒出來的,可能會太誇張。不過,小說的大部分靈感,的確是在駐校期間產生的。初到南大的時候,一個人住在宿舍,人生路不熟,大學位置又頗為偏遠,整天困在校園裏。晚上打開電視,發現有一個韓劇頻道,便即管看看,怎料一看便放不下來。我之前從來不看韓劇,但在南大卻看了好幾部,有些也不算是特別吸引的,只是像服食了催眠藥似的產生了依賴。
其中有一齣《鄰家律師趙德浩》,講大有前途的檢察官趙德浩,因為正義感太強,處事手法也太大膽,而觸怒了惡勢力。他被壞人設局丟了官,前途盡毀,妻子帶着女兒離去,一度陷入人生低谷,甚至淪為流浪漢(很韓劇的煽情橋段)。後來奮發圖強當回律師,為弱勢者尋求公義,對抗惡勢力,因此而跟舊人仇敵再次碰頭,鬥得你死我活。雖然情節甚為精采,但也不過是常見的通俗故事。
後來我在宿舍裏苦讀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頭腦中冒出了按照康德的先驗論,打造一台「康德機器」(Kant Machine)的可能性。一部科幻小說的雛形便在我的腦海中出現。只是,這個概念如何化為故事,需要什麼人物,開頭還是毫無頭緒。大概到了駐校的中段,有一天我的思緒中出現「胡德浩」這個名字。很明顯,「胡德浩」是從《鄰家律師趙德浩》那裏來的,但胡德浩不是律師,他是個科學家。他是哪方面的科學家?當然是模控學,cybernetics啦!
我也是在駐校時期開始閱讀關於模控學的書,特別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羅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和克勞德.夏農(Claude Shannon)的理論。當然還有討論模控學和「後人類」的路標之作,文學評論家Katherine Hayles的《How We Became Posthuman》。這些我從前在這個專欄裏都曾經寫過。事情就這樣一拍即合。有了科幻部分的概念,又有了故事部分的人物,一部新小說的胎兒慢慢成形,但距離它的出生,還需要孕育一段日子。當時的要務,是好好讀完康德的三大批判。這個任務,我一直進行到次年年中,即是回港之後半年了。
二〇一九年六月,香港爆發了反送中運動,社會形勢急劇惡化。思維的衝擊和情緒的波動,令許多人在這段日子無法專心做事。我準備好開筆的小說也一拖再拖。受到韓劇啟發的故事,是一部通俗喜劇,跟當前的氣氛格格不入。在這個被現實的陰霾全面籠罩的時刻,絕無可能把故事設定在香港。其實我早就決定把主要場景設定在新加坡,但對於香港的部分卻舉棋不定。且別說兩個城市歷來常常被拿來比較,在當時的局勢下,一個變成了人間地獄,另一個則依然是人間天堂。(至少從舒適和安穩的角度而言。)我決定把兩邊寫成平行世界,而主角胡德浩從一邊跑到另一邊,經歷了如夢似幻的人生。
這是我第一次寫主要場景不是香港的小說,也是第一次全面動用了通俗小說的形式。包括胡德浩在內的所有主要人物,無論外形、性格和名稱也是取自《鄰家律師趙德浩》的。妻子張海卿變成社會菁英柳海清,年輕女律師李恩祖變成女學生林恩祖,地方檢察院檢察長申瑛溢變成國家科技委員會主席江英逸,律師事務所總裁張信祐(張海卿父親)變成了前內閣部長柳信祐,壞蛋企業家鄭金茂變成同樣是壞蛋企業家的周金茂,還有申瑛溢的檢察官兒子申志旭變成了機器人學年輕學者江志旭……情況就好像我請了那批演員去演一部人物設定相似,但題材卻完全不同的戲。
這部小說由去年十月中開筆,到十二月底完成,共二十四萬字,只是用了七十多天。這個速度,除了是因為情節緊湊的使然,也反映了我內心的某種迫急。不是急於求成,而是在急轉直下的現實情勢下,作出的一個徒勞的力挽狂瀾的姿態。當然,所謂的力挽狂瀾,不過是純屬妄想。一本小說不能挽回什麼。它只能用狂想實現自己的自由,以及用笑聲,去抵禦現實的悲情。
英法海底隧道深度 在 大英國辦公室小職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活] 沒有時間看電視,就聽Podcasts吧❗️新的嗜好&補腦法 🎧
身為一個忙率沒時間看電視的職業婦女,這半年來我的新嗜好是聽Podcast補腦❗️
開車上下班的路上,手機接上藍芽,聽喜歡的節目,以下是我愛的節目,分享一下
✅報導者 - 一個禮拜一集,由繁化簡的討論一些很重要但少被關注到的人事物。我每週都很迫不急待阿
https://www.twreporter.org/a/podcast-list
✅每週電影介紹影評人Kermode and Mayo's film review:英式幽默小鬥嘴的影評,我的最愛啊。雖然沒時間看電影,去電影院很奢侈,還是想保持假文青一下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b00lvdrj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一位在矽谷科技工作的台灣人,分享工程師的工作心得。雖然我不會去矽谷工作,但知道他們的體系也挺妙的
https://www.facebook.com/107226310793179/posts/133525114829965/?d=n
✅How I Built This with Guy Raz:主持人很有技巧的深度訪談美國成功創業者的故事,涵蓋傳統或創新產業。訪談不會很吵,很用心分享。每集最後,主持人都會問該來賓,你覺得你的成功是運氣Luck還是努力hard work? 每位來賓的答案都不同,很妙
https://podcasts.apple.com/gb/podcast/how-i-built-this-with-guy-raz/id1150510297
✅還有Daodu Tech 科技島讀介紹跟談論最近的科技業現象
🎧以上是我會固定聽的🎧
我喜歡聽時事的故事,系列報導的事件,以下幾個聽的很過癮,也深深覺得「人性啊」
✅The Dropout:惡血bad blood,矽谷最大投資弊案伊莉莎白的故事,一連六集,包含訪問前員工或揭弊的當事人,很精彩。@台客J的荷蘭筆記,最近剛好也分享了讀完書的心得
https://podcasts.apple.com/gb/podcast/the-dropout/id1449500734
✅The Missing Crytoqueen:大推大推,必聽!虛擬貨幣興起,這位保加利亞的牛津博士,如何推廣這金融革命,吸金幾百億,然後有一天消失了!她還活著嗎?
聽完這個依然發生中的事件,我心真是百感交集啊!可憐的還是資訊落差的小老百性
Podcast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p07nkd84
文字報導
https://www.bbc.co.uk/news/stories-50435014
✅Believe: 美國奧運體操教練Larry Nassar的事件,他是如何取得家長的信任,對女學生上下齊手,多年之後,他是如何最終被揭露惡性
https://www.npr.org/podcasts/510326/believed
✅BROKEN: Jeffrey Epstein:鬧的很大,扯入政商王子名流的未成年女性abuse的事件,到底他是誰,為什麼有麼大的勢力?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很幸運,但當人在弱勢環境時,被利用,真的是壞人難防
https://www.stitcher.com/podcast/sony-music-podcasts/broken-jeffrey-epstein
✅Tunnel29: 真實故事,二戰後,東德關閉邊界,東德學生逃到西德後,挖了一個隧道,想搶救東德的親友。故事當然沒這麼簡單,非常緊湊刺激
https://www.bbc.co.uk/sounds/play/p07r39cw
✅Fake Hieress:一位俄國背景的德國26歲女生,如何在紐約住霸王飯店、吃霸王餐,吹捧自己是富豪繼承人,騙了四年才被看穿
她的故事被Netflix買下版權,後續還有戲。然後被他騙的朋友則把故事權賣給了HBO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m000c9mb
🎧之前剛來英國時,為了練聽力,把廣播跟電視當背景音聽,然後有一天,我居然發現我聽懂了,他們變成不是背景音。
🎧我覺得就像是聽音樂,多亂聽就會發現自己喜歡聽的類型啦
📷如果騎車上學,就不能聽Podcast 啦
👉🏼👉🏼👉🏼我的書【大英國小職員職場奮鬥記:拒絕壓榨!大膽出走海外就業去】👈🏼👈🏼👈🏼
博客來購書網址:https://goo.gl/V5Vm7y
誠品購書網址:https://goo.gl/fEFNDP
樂天電子書:https://goo.gl/KStfuT
👉🏼香港:三聯、中華、商務書局
👉🏼英國郵寄購書請私訊
英法海底隧道深度 在 英法隧道: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修建100年才完工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世界上最著名的# 海底隧道 应该就属日本青函 隧道 和# 英法 海峡 隧道 了英吉利海峡是分割英国与欧洲大陆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按理说在这之间建造一条 ... ... <看更多>
英法海底隧道深度 在 英法海底隧道-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該隧道的海底部分長度以37.9公里成為世界第一;相形之下,比海底部分全長23.30公里的日本青函隧道(全長53.85公里,深度240公尺)更勝一籌。… See more. No phot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