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無聲》陳姸霏與劉子銓:地獄跟天堂,是同時存在的】
上次就已經在專頁推薦過電影《#無聲》,延伸探討我對善惡的看法,近日有機會和片中的男女主角 #劉子銓 和 #陳姸霏 聊聊天,聽他們分享拍片過程的點滴。
電影《無聲》的故事,從聾啞學校之中不可說的秘密遊戲出發,帶出許多社會性侵案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陳姸霏和劉子銓在片中是全手語對話,拍攝前花 3 個月上手語課。
伴隨片中角色情緒高低,手語打出的速度都會不同,有時情緒一激動,手速就要快,他們起初最有感的就是「手痠」。
除了一邊打好手語,導演一邊也會有些與表演相關的指令,聽指令、記手語同時進行,宛如在練金庸小說的「左右互搏術」,每回拍攝都是考驗他們分心二用的本領。
劉子銓透露最難的一場戲,就是他在游泳池邊質問陳妍霏,「因為跟她講到很激動,動作要有很氣的感覺,那場很難,手要很快。」
───
該片基調是沉重和謹慎的,不只吃演員的演技,還吃他們的感受力。
陳姸霏在片中飾演女主角「貝貝」,是一個性侵受害者,她坦言拍攝前並沒有針對社會案件做調查,因為她相信每個女人在遇到身體被侵犯的時候,感受其實都是相似的。
哪怕有多麼想說出口,但社會給予的蕩婦羞辱、惡意揣測或不信任,縱使說了,只會擔心會有二次傷害,不如不說。
她表示:「關於被『被欺負』跟『不敢說出來』,根本性質都差不多,有些女生不敢說出自身經歷,就是因為她們可能說過,卻發現並沒有被理解。」
事實上在《無聲》裡,貝貝呼救過,當遭遇第一次侵犯時,她寫過聯絡簿,也親自找過老師(還是位女性),結果對方只是告訴她:「你們不是只是在玩嗎?」
貝貝不是一昧軟弱的那方,她堅強過、嘗試過,但社會沒有創造一個安全網接住她,甚至還把她推開,讓她獨自消化一切。
最後,貝貝只能洗腦自己:對啦,我們都是在玩。
───
看著貝貝反覆被拽進煉獄,卻又反覆自我安慰,陳姸霏透露拍攝期間很痛苦,收工時,她都會安排一場儀式,好讓自己不會一直深陷角色。
她說:「我會聽米津玄師的〈Lemon〉,當初是看日劇認識這首歌,它陪我走過很多難過的事情,聽完心情都會平復許多。」
〈Lemon〉有段歌詞是這樣說的:「那些日子的悲傷,那些日子的痛苦,只要是連你一起的那些,我全部都會深深愛著。」
被譽為以色列最偉大的作家 #艾默思奧茲 在回憶錄《愛與黑暗的故事》歷經國家認同、戰亂、家庭破碎,他仍會在看著父親的相片告訴自己:一切都會好的,我們會戰勝一切,把一切置之度外。
天堂跟地獄是共存的,對有些尚未陷入真正絕望之人,即便深不見底的黑暗,只要有一絲微弱光芒,就足以指引他們摸索向前,畢竟沒有什麼事情比死亡更糟了。
對艾默思奧茲來說,他的信仰是家人;對貝貝來說,她有家人,有男主角張誠,還有何仙姑。
對陳姸霏來說,她沒那麼多苦難,現階段很滿足,一首好歌與漫畫,就可以拯救她的心。
演《無聲》的時候,看著貝貝的樂觀,陳姸霏經常會想著,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有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去想,人生再怎麼糟,應該,都不會再這樣糟下去了吧?」
一個幸福結局,值得我們去等待,哪怕要用很長很長的時間,但只有活下去,你才有機會親自見證。
───
接下來是劉子銓,他出生演藝家庭,爸爸是劉亮佐,但他小時候的夢想是挖化石,國中想當NBA球員,演員從未在他的選項裡,「國小演聖經故事,被爸爸問要不要演戲,我說不想。」他笑道。
早前,他演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媽媽的遙控器〉展現戲劇才華,但他拒絕過導演陳慧翎兩次,直到後來被說服參演,才發現表演的意義既深且廣。
他說:「演員可以體會別人的人生,而角色有時可以鼓舞別人,有時也可以帶給人反思。」
劉子銓在《無聲》飾演的「張誠」,是哲學家一般的存在,從看著貝貝被侵犯的義憤填膺、對加害者的憤恨不解。走到最後他開始懷疑,所謂反派,真的是反派嗎?
張誠的世界觀不斷地被顛覆,終於得出結論:「人沒有好壞,都是漸進式的轉變。」
轉變的關鍵期,需要周遭人的勇敢、愛和同理。
若說貝貝象徵電影裡最純粹的善,張誠就很像美國總統候選人一直在爭取的搖擺州選民,在善與惡、悲觀主義與樂觀主義間反覆拉扯。
張誠這個角色很有層次,不只跟自己對話,也跟世界對話。
劉子銓透露,揣摩過程中經常自言自語,也不停跑去跟導演柯貞年溝通,探索張誠的多面性:他是複雜?還是簡單?是害羞?還是勇敢?
和陳姸霏一樣,劉子銓也有他脫離角色的方法,收工回家都會看一部溫馨電影,用來平衡拍攝時的暗黑情緒。
某場拍攝車禍戲,他心情極度不好,回飯店無意間看老片《阿甘正傳》,竟獲得療癒效果:「每次看到男主角敘述人生就像巧克力盒的段落,就覺得人生很長,保持希望是很重要的。」
---
訪完兩個新人演員,我發現他們在《無聲》的獲得都是相同的,一個看似悲觀絕望的題材,他們的領悟到的卻是跟「勇敢」有關。
勇敢幫助別人,勇敢為別人發聲,勇敢去愛人,畢竟只要每個人都能對外界釋放一些理解跟愛,那些力量累積下來,是可以幫助很多內心早已千瘡百孔的人。
讓他們可以明白:人間,還是有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艾默思奧茲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青鳥選讀 #愛與黑暗的故事
為移動的家寫一個故事_讀《克雷的橋》,也回看台灣的移動故事
#張惠菁談克雷的橋 #報名請進 https://bit.ly/2XaB0sZ
「假如你一定要我用一個詞形容我書中所有的故事,我會說:家庭。要是你允許我用兩個詞形容,我會說:不幸的家庭。要是你耐住性子聽我用兩個以上的詞來形容,那就請你坐下來讀我的書。」
—— 艾默思.奧茲《愛與黑暗的故事》
《愛與黑暗的故事》是以色列傑出作家艾默思.奧茲全部創作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品。講述一個猶太家族近百年榮辱故事的同時,又講述著猶太民族興衰的歷史,頗具史詩之風。
:::#講座推薦 :::
「移民」與「家庭」在《克雷的橋》中扮演著重要的關鍵字,但當我們回想起這兩組字的時候,是否也想起了:臺灣?張惠菁以此探討這本為移動的家寫下的故事,回望台灣作為多族群移民社會的移動故事。
∞ 主題|為移動的家寫一個故事_讀《克雷的橋》,也回看台灣的移動故事
∞ 日期|11/21(四)
∞ 時間|1930-2100
∞ 地點|華山青鳥書店
∞ 講者|張惠菁
講座入場費:150元,可抵當日購書,或兌換飲品券乙張
#報名請進 https://bit.ly/2XaB0sZ
艾默思奧茲 在 她的圖書館 • Her Libra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鄉村生活圖景》Amos Oz.
「他站在那裡等待了片刻,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等待什麼,直到看見那條狗在對面離他三十呎遠的人行道上熱切地看著他。他想走上前去撫摸那條狗,可是狗站了起來,慢慢往前走,保持著原來的距離。」-p.162
-
特里蘭,田野和果園環抱的拓荒者村莊。
一群終日尋找,卻遍尋不著的失物之人。
-
故事發生在奧茲夢境裡的虛構村落― 特里蘭。藉由鄉村人物的日常風景勾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複雜的情愁。「繼承/親屬/挖掘/迷失/等待/陌路/歌唱/彼時一個遙遠的地方」,八篇各自獨立的故事,在人物們穿插出演中,構成特里蘭的鄉村生活圖景。
.
在閱讀這一本短篇時,每篇的結尾很多時候我其實是摸不著頭緒的。就和書裡的人物一樣像是終日尋找卻遍尋不著的失物之人。而奇妙的是我卻還是想一直沿著奧茲的文字不停挖掘,途中偶爾迷失、偶爾走上陌路,而最終都像妻子留下字條就忽然人間蒸發的特里蘭村長一樣,只能等待。
.
#鄉村生活圖景 #艾默思奧茲 #AmosOz
#木馬文化 #她的圖書館 #readingintaiwan
https://lorobook.pixnet.net/blog/post/284570524
艾默思奧茲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艾默思奧茲 在 文房講座活動影片03艾默思・奧茲《愛與黑暗的故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活動介紹| 一位以文學撫慰受創靈魂的作家一個猶太家庭見證建國的創世紀艾默思・奧茲《愛與黑暗的故事》 《愛與黑暗的故事》充滿了自傳色彩,儘管奧茲本人否認,讀者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