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剛落幕,韓國電影「寄生上流」奪得4個重要獎項,無疑是本屆最大贏家。而如果已入圍獎項的數量來看,漫改電影「小丑」在11個獎項被提名,雖然最終只拿到2個獎項,但其中一個是重量級的最佳男主角,也堪稱是本屆亮點。
有人喝采,自然有人就很慘。本屆奧斯卡,有部電影被提名了10個獎項,最終卻是槓龜,無庸置疑的本屆最慘。其實能夠入圍這麼多獎項,代表這部影片絕對是上乘之作,而且這些提名還包含: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還2個影片腳色一起入圍)、最佳改編劇本……這一些重量級獎項。可這在槓龜後,卻更顯得該片是如此的寂寥,而這部電影就是馬丁‧史柯西斯(英文名:Martin Scorsese)執導的「愛爾蘭人」。
「愛爾蘭人」的故事,改編自美國幫派份子─查爾斯·布朗特,在2004年著作的回憶錄:《我聽說你漆房子》。
先談談這個看來極為奇特的書名:我聽說你漆房子,這其實是一句江湖術語,意思是黑道在一間房子內把受害人掛掉後,通常會粉刷房子好遮掩噴濺出來的血跡(順帶一提,本片中,還有黑道在家鋪地毯的橋段,這是為了方便收拾的殺人事前準備,這也算是一門行業內部慣用手法了)。從書名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是記錄美國黑幫,甚至會談到謀殺的故事。
本片的時間跨度極大,從1950年代一路演到2000年代,當中還穿插一些美國重要歷史事件,也就形成將近3個半小時的片長,以現在商業電影來看可謂宏篇巨著。
我想這是對一般人不那麼討喜的第一個原因:實在有點長(youtube頻道─誠實預告,還調侃「愛爾蘭人」是:我會把它放入待觀賞影片的名單中,挺幽默的說出這部片的處境)。
另一個原因,則是裡面的歷史因素,這尤其對非美國社會的觀眾形成一個頗高的門檻。說實在話,我是個歷史老師,我在看這部片尚且要先暫停,先跑去查電影中由艾爾帕西諾飾演的吉米·霍法到底是何許人也,那對於歷史背景知識較少的觀眾,觀賞本片很容易不時出現:他是誰?他在哪裡?他在講什麼?類似一連串的問號,這對觀影體驗自然又打了折扣(而且我嚴重懷疑:八成美國人自己對其中的歷史腳色也不是很瞭)。
其實先前有說過,能夠入圍多個獎項,代表「愛爾蘭人」品質精良。
首先能看到三大影帝飆戲,像是艾爾帕西諾的霸氣橫溢、喬佩西笑裡藏刀中的胸有成足、勞勃狄尼諾的收放自如(他在幾個毆打人的橋段看出瞬間的暴戾,但大多時候,他卻是鮮少言語而且充當各方緩衝的老好人,之後又演出老年時對一些過去的懊悔卻又對一生原則的堅持,能駕馭這麼多時間跨度及各方面性情,勞勃狄尼諾為我們展示什麼叫做「薑是老的辣」),就是一個見證演技的時刻。
另外,不像一些好來塢大片公式化的起承轉合,「愛爾蘭人」很少有被刻意營造的高潮時刻(即便到影片重點的中後半段,都沒呈現出刻意的激情),但這反而是現實的呈現。畢竟不是每次槍戰,都要搞得像駭客任務一樣,穿一身超級顯眼的黑大衣及墨鏡,然後掏出一堆槍開始狂掃。真正的黑幫槍擊,反而都強調快狠準的低調,像是國內知名黑幫的竹聯幫,裡面的一位頭號殺手,最著名的暗殺方式是先利用聲音引開人的注意,之後以及低的存在感突然跑到目標前放個幾槍,然後就迅速地離開現場,我想若依照這個廠景的描述,相信當事人最大的感想應該是矇圈的錯愕,而不是什麼鋪墊後的高潮。不過這不代表「愛爾蘭人」無聊(雖然我自己多少是有點不太習慣),它的敘事像是一種連綿不斷的水流,激出一個波動後,將有漣漪接連出現,直至淡出到事過水無痕,在細膩中去呈現劇中人物的心境然後隱隱地觸動觀眾。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要呈現老本行,科普一下「愛爾蘭人」中的歷史元素,希望能讓觀影的朋友對這部片有一些認識。
1. 為何是愛爾蘭人
根據數據調查,在美國,愛爾蘭異的移民人數僅次於德裔移民,佔美國人口約12%。事實上,在19、20世紀共有1000萬以上的愛爾蘭人離開家鄉,這個數字是愛爾蘭共和國人口(480萬)的兩倍。
為何愛爾蘭人這麼想移民?其中一個原因是英國對愛爾蘭的強力干涉。雖然就在旁邊,但愛爾蘭和英格蘭可是大不相同,像是英格蘭信奉新教系統的英國國教,愛爾蘭人卻信仰天主教;英國歷史上的光榮革命,起因是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超級想要信仰天主教,因此連續欺騙英國議會好幾次(英國有規定國王必須是英國國教徒),搞到議會聯合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發起政變,詹姆士二世就跑到同樣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尋求支援,結果英國軍隊就接著入侵愛爾蘭爆打一頓,可見雙方感情非常的差。後來英國雖然統治了愛爾蘭,但雙方的歷史恩仇、文化衝突,還有英國在愛爾蘭的經濟政策,都使當地人越來越肚爛,所以有向外移民的動力。
當然,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就是1845年發生的「馬鈴薯飢荒」。馬鈴薯號稱是窮人的恩物,是許多愛爾蘭家庭的主要糧食(平均每人1年能消耗1噸的馬鈴薯),沒想到馬鈴薯疫病從1845年開始席捲歐洲,染病的馬鈴薯整個腐爛發霉,產量銳減的結果就是糧食危機,這對極倚靠馬鈴薯的愛爾蘭無疑是滅國級災害。許多愛爾蘭人只好遠離家鄉,資源豐富但亟需人力開發的美國討生活。(當時每年平均有25萬愛爾蘭人來到美國。)
這些愛爾蘭移民來到美國,當然只能接受較為下層的工作,社經地位也不高,因此早期的美國黑幫不少就是從這些貧困的歐洲人誕生(這其中還有比愛爾蘭人的義大利黑幫,如果想要見證義大利人在美國的黑幫風采,絕對要去看「教父」,美國黑幫電影的封神之作)。
順帶一提,如果不想接觸黑幫題材但想對愛俺蘭移民有所認識,由瑟夏羅南主演的「愛在他鄉」,就有講述歐洲移民們來到美國是如何從陌生到定居的心路歷程,個人覺得是部挺好看的電影(因為有瑟夏羅南)。
2. 神出鬼沒的尼克森
電影中有提到為數眾多的歐洲移民,對於美國總統選舉有著不小的影響力。而在片中,有兩位總統出現率較高,一位是甘迺迪總統,另一位則是尼克森總統。
其實在甘迺迪當選總統前,美國總統是五星上將退役的艾森豪,他的副手搭檔就是尼克森。而尼克森擔任副總統時期,曾經接待過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雙方還就社會主義跟資本主義的優劣上演一番唇槍舌戰,史稱「廚房辯論」,而事後許多人都認為尼克森在辯論中佔了上風為美國贏了一口氣。
看起來尼克森幹的不錯呀,所以在艾森豪任期屆滿要卸任美國總統後,尼克森就以副總統的經歷參選總統,而他的對手就是甘迺迪。
其實以行政經歷,尼克森比甘迺迪老練的多,甚至甘迺迪還因為參選年紀太年輕,飽受各方質疑。卻沒想到,那年美國總統的競選新增加了電視辯論這個選項,結果年輕、喜歡露出笑臉,加上高語速的甘迺迪,在畫面上狠壓了尼克森(另一個細節是,當時電視轉播是黑白畫面,甘迺迪因為穿的是深色西裝,所以對比感級強,尼克森卻是淺色西裝,以至於有觀眾表示:「尼克森好像跟背景融在一起似的毫無存在感。」
當然,甘迺迪能勝出的原因很多(包含艾森豪執政任內竟讓古巴共產革命成功,這也是個原因),但最終,尼克森輸掉這場選戰,讓甘迺迪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統。
尼克森下一次登場是8年後的1969年,由於甘迺迪總統的繼任者,詹森總統過度涉入越戰導致民意下滑,這次他成功的競選上美國總統。(話說如果想了解甘迺迪,我想「誰殺了甘迺迪」是部非常經典的歷史電影,裡面探討了甘迺迪突如其來的死亡以及背後可能的政治黑幕。)
其實對於兩岸關係來說,尼克森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他任內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為日後美國語眾共的建交立下級大基礎。
而他最成功的政績,就是派出曼哈頓博士介入越戰,然後將越南納入美國的第51個州……不好意思,我無聊了,以上是出自電影「守望者」的平行宇宙內容(但從一步漫改電影挑選尼克森當時間背景,可見尼克森真的對美國有極大的影響力)。真實歷史是,尼克森很果決的撤出越南戰場,還美國社會一個和平。
從以上描述可以看到,尼克森在外交政策上非常靈活,雖然好像是虧損(像是對越南撤軍),但卻是聯合共多勢力對主要對手的蘇聯進行壓迫。但同時,他卻又與蘇聯建立較為友好的關係,極大舒緩美國國內對於冷戰的壓迫性。
尼克森的成功,反映在他後來成功連任美國總統,但這其中卻發生讓他聲名大噪的水門案。簡單來說,「水門案」就是尼克森有幕僚去竊聽競選對手的辦公室,由於對手的辦公室叫水門大廈,本案因此得名。其實竊聽這件事是小事,關鍵在於尼克森最初否認這個事實,等到後來調查出尼克森的確和水門案有關,這種詐欺的行為惹火了極為重視誠信的美國群眾(起碼是那時候還重視誠信的美國),導致尼克森最終只好辭職下台,他也成為當過兩屆副總統、兩屆總統,又是唯一一位在任內下台的美國總統。
看完以上這些「簡介」,現在大家有沒有比較了解電影中的一些場景或是歷史名詞了呢?
3. 公會的重要
片中由艾爾帕西諾飾演的工會會長,態度極為囂張,而且控制許龐大資金,還能夠狠訊黑道人物。到底一個工會會長會合能如此強勢呢?
由於美國國土極其廣大,加上1950年代,航空業的運輸量不足,鐵路則顯得老舊(畢竟是19世紀就興建的產物,現在美國鐵路品質還是公認的爛),星羅密佈的公路運輸業就成為貨品運輸的重要媒介。
然後美國在1935年又通過勞工關係法,讓企業主不能以員工參加工會或罷工為理由解僱他們,於是工人們開始積極加入公會好保障自己權益,巔峰時期參加工會的勞動者超過總人數的25%(對比現在公會參與度已經不足10%)。於是公會形成一股龐大的勢力,他們可以用罷工要脅老闆,同時也因人數眾多,成為及需要被爭取的票倉。
依照這樣的背景,就不難理解為何一個工會領袖擁有向各界叫版的本錢了吧?
有光的地方就會產生陰影,人類社會總少不了神秘的地下秩序。人們對他們畏懼的保持距離,卻又忍不住自身好奇心的想一探究竟。
「愛爾蘭人」因美國黑幫人物的自白,而呈現出美國黑幫的重要內幕(即便我要提醒,任何回憶錄的發言都要對可信度打上頗高的問號)。說起華人的黑幫,其實在政治的影響力也曾經盛極一時,像是戒嚴時期,國民黨就聯合竹聯幫份子暗殺了批評蔣經國的作家,引發名震一時的江南案(有人說,江南案的爆發,導致蔣家威望進一步下滑,讓蔣家第三代基本梅可能繼續承接政治權力)。那本土黑幫的內幕,今日竟也有其中的大佬爆出其中的事蹟。也就是今日跟大家分享的《竹聯:我在江湖的回憶。臺灣第一部幫派主持人親筆史記》。
如果想要增廣見聞的朋友,今天又有機會來抽獎了。請完成以下步驟:
1.
在本文按讚及分享(請設成公開分享,不然我會看不到)。
2.
留言一句,「來看江湖故事」
我們將在1個禮拜後,抽出2位幸運兒得獎,有興趣的朋友就來參加一下吧。
購書請往這裡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606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00的網紅黑白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從現在開始訂閱吧→http://bit.ly/1pUfVAW ● 系列播放清單→http://bit.ly/1RTsPMr ● 更多影片播放清單→http://bit.ly/1RIZOw3 撲頭露內!火燒起來了。 麥克風設備:Blue Yeti USB 鍵盤:Tt曜越 波賽頓青軸 滑鼠:...
「艾爾之光黑白之道」的推薦目錄: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黑白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Elsword Taiwan )白鬼夜行稱號取得!!黑白之道稱號開啟 的評價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黑白之道稱號獲得紀念 噴武器之前休息一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艾爾之光ELSWORD TW Code:Esencia 魂靈殘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Elsword TW艾爾之光]Rune Master黑白之道稱號畢業Black ... 的評價
- 關於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告白艾爾22885... 的評價
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比歌手更像歌手的音樂家傳記電影
芮妮齊薇格飾演的《茱蒂》,已經獲得多項影獎提名。齊薇格將1939年以18歲青春之姿唱紅《綠野仙蹤》主題曲的茱蒂嘉蘭, 表演得唯妙唯肖、機可亂真。除了齊薇格之外,21世紀還有好幾位演員,像是泰隆艾格頓、雷米馬利克、凱特布蘭琪等等,也都曾以精湛演技詮釋20世紀創作歌手,將這些音樂藝術家的風華英姿再現螢幕。
1.
《茱蒂》(2019)是關於茱蒂嘉蘭(Judy Garland, 右)的傳記電影,茱蒂曾為《綠野仙蹤》演唱主題曲〈彩虹之上〉而成為好萊塢巨星。當眾人沉迷於她美麗的歌聲之時,她卻掙扎於家庭事業、睡眠用藥等精神之苦。這是位偉大女性以歌聲撰寫生命的故事。
2.
《火箭人》(2019)是部關於艾爾頓強的傳記歌舞電影,由《金牌特務》系列男星泰隆艾格頓主演(左),講述強哥瀟灑狂放的成名過程,還有性愛酗酒吸毒等踰越作風。屹立搖滾樂界五十年餘的強哥就是部搖滾樂史。自信瘋狂與超越是他一貫的追求。
3.
《波希米亞狂想曲》(2018)以皇后搖滾樂團的靈魂人物佛萊迪墨裘瑞(雷米馬利克飾)為故事中心,描述墨裘瑞(左)在短暫精彩一生中的掙扎創造與突破。他勇於逾越常規,創造搖滾樂的新樂章,同時也突破種族與性別的世俗眼光。
4.
《瘋狂邁爾士》(2015)是由Don Cheadle(左)導演/製作/主演的電影,由Miles Davis的人生側面、背景、與低潮,刻劃這位爵士樂音樂家的超凡絕倫。隨著故事進行,一張張邁爾士的音樂專輯,愛情與人生的回憶,以及音樂創作哲學也隨之流淌。
5.
《搖滾愛重生》(2014)是海灘男孩(Beach Boys)創始人之一的Brian Wilson傳記,片名取自Wilson在1988年發行的歌曲Love & Mercy。Wilson在發展音樂事業同時,也飽受精神疾病之苦。飾演Wilson的Paul Dano(右)以此角獲得多項男主角獎。
6.
《搖滾啟示錄》(2007)是關於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迪倫(Bob Dylan)的非典型傳記,分別由六個角色主演迪倫的六種創作面向,飾演其一的凱特布蘭琪(左)以此角獲得多項影獎。迪倫因為踰越道德、挑戰界線,改變與顛覆而創造出他的藝術時代。
7.
《玫瑰人生》(2007)傳記法國歌手愛迪·琵雅芙長達三十多年精彩的歌手生涯,由瑪莉詠·柯蒂亞主演(左),柯蒂亞栩栩如生地表現琵雅芙的歌唱事業與愛情人生,並以此角獲得8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玫瑰人生」片名取自琵雅芙著名的歌曲La Vie en rose。
8.
《控制》(2007)是部關於歡樂分隊(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的黑白傳記電影,由山姆萊利主演(左),描述這位身處70年代英國龐克搖滾樂界的創作歌手,在音樂與人生中的顛覆與掙扎。「控制」取自柯蒂斯描寫顛間發作的歌曲She's Lost Control。
#Yahoo懶人卡
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看到《灣生回家》的製片人田中實加(陳宣儒)終於出面認錯,揭露自己的謊言。筆者有感而發,想到了距今45年轟動全球的「霍華.休斯假傳案」。相互對照,兩件事情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
1971年,一位無名作家向出版社遞上了一封信,他聲稱那是首富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的親筆信,授權他來為其撰寫傳記。出版社如獲至寶。要知道,霍華.休斯從五〇年代末就消失在大眾目光中,關於他的獵奇八卦和假死訊從未停歇,如今卻忽然要出傳,無論在娛樂圈、政治圈還是出版界都將是頭條新聞。
.
「註:霍華.休斯是誰?可參考電影《神鬼玩家》(The Aviator ,2004),片中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所飾演怪癖富豪就是休斯先生,他曾是美國極富爭議性的新聞人物,其事業版圖跨足航太、電影,深具影響力。」
.
不過麥格羅-希爾出版社還是對此不太放心,將推薦信送去給專家進行鑑定。沒多久,好消息傳來,信是真的!出版社與取得連載權的《生活》雜誌陸續提供這個名為克利夫.爾文(Clifford Irving)的無名作家酬勞,共計上百萬美金。
.
至於休斯為何找上爾文?其實他在1969年曾為一本名為《FAKE! The Story of Elmyr de Hory, the Greatest Art Forger of Our Time》的傳記執筆。該書講述的正是偽畫大王艾米爾.德.霍伊(Elmyr de Hory)的一生。在爾文上呈的推薦信中,休斯對該書大力讚賞(後來有人說爾文早就對「造假」一事那麼感興趣,大家未免反應太遲鈍)。
.
同年秋天,克利夫.爾文交出了這份二十三萬字的書稿,稱這是他與休斯面會上百次後的結晶,甚至通過了書商安排的測謊。許多熟悉霍華.休斯的專家學者讀後紛紛為其背書,讚嘆該書可信度甚高。出版方遂不疑有他,大張旗鼓舉辦宣傳活動。果然掀起一陣炫風。
.
只是正當該書準備上市之際,1972年1月,隱居逾十年的霍華.休斯忽然召開電話連線的記者發布會,澄清自己從沒計畫出版自傳,更稱自己根本不認識克利夫.爾文,全美一陣譁然。受到千夫所指的爾文卻一點也不慌張,他登上CBS的《60分鐘》(60 Minutes)自清,解釋自己很可能被偽裝成休斯的騙子給擺了一道,絕無惡意行騙的可能。
.
只是他的供詞很快被各界戳破,爾文在事發後兩周出面道歉,承認這一切全是他自導自演的一場騙局。1972年,他因串謀詐騙與偽證罪獲判兩年有期徒刑,實際服刑17個月,並登上《時代雜誌》(Time)封面,獲封「年度大騙子」。與其共謀的妻子伊迪絲.爾文(Edith Irving)因為涉嫌在瑞士創辦休斯的假帳戶,先後被美國與瑞士監禁共兩個月。與爾文同謀的西班牙童書作家理查.薩斯坎德(Richard Suskind)也獲判六個月有期徒刑。
.
1981年,克利夫.爾文出版了自傳體小說《騙局》(The Hoax),講述自己瞞天過海的傳奇經歷。該書銷量突破百萬本,獲得書評高度肯定。
.
綜觀出版史,在他人過世之後寫偽傳的事並不罕見,但在人家健在之時下手,確實前所未見。談到為什麼會想出這麼奇葩的計畫,爾文稱自己與共犯薩斯坎德都認為像霍華.休斯這樣的隱士,也許不會出面指控他們,就索性豁出去了。還稱自己煞費苦心在各大圖書館與檔案室作足了功課,可非天馬行空亂寫一通。
.
莫非爾文真的覺得自己瞞得下去嗎?也許真是如此天真,也許只是刻意炒作以求成名而已?
.
經過此事件後,爾文確實聲名大噪,出獄後出版了十二本小說,多半獲得市場良好迴響,有四本登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榜。1999年,爾文自行創辦網站自銷當年由他所瞎扯出來的《霍華.休斯傳》,讀過的人認為確實幾可亂真,因為書中內容多半讓休斯談論逝者,而逝者又無從反駁,爾文確實狡黠過人。
.
2007年,由雷瑟.霍斯楚(Lasse Hallström)執導的電影《騙局》(The Hoax)上映,該片基於爾文的同名小說改編,李察.吉爾(Richard Gere)飾演爾文,艾爾菲.摩里納(Alfred Molina)飾演薩斯坎德,瑪西亞.蓋.哈登(Marcia Gay Harden)飾演伊迪絲。只是爾文對這部電影改編相當不滿,稱它「荒誕無稽」,他說不該由年屆60歲的李察.吉爾飾演時年40歲的自己,還說電影將自己描述成「為了錢」,但他的動機只是覺得有趣而已。
.
無獨有偶,在爾文之亂過後,以《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聞名於世的遁世作家沙林傑(J. D. Salinger)也有類似遭遇,逼得他只好出庭證明自己沒有受訪。
.
田中實加造假案跟本案例固然有本質上的差異,田中的爭議點多在盜圖與偽造出身這點,至於究竟他著書描述的灣生故事是真是假,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能證明。但為了宣傳促銷自己的作品而公開扯謊,看準霍華.休斯/灣生無力反駁,卻也是田中與爾文的共通點。
.
其實,田中的敗筆還是在盜圖事件,若說出身背景和灣生訪談真偽還能矇混,盜圖就是完全罪證確鑿,且這些畫家均在世,無奈程度大概與當年無端受牽連霍華.休斯相仿。
.
明明知道幹這樣子的事情很有可能被揭穿,卻仍執意去做。現在大家並不懷疑爾文是為了成名跳火圈,那田中實加究竟又是居心何在?會不會五年、十年後,市場上也會出現一本田中實加為造假自首的自傳體小說?
.
你會看嗎?我倒還真想一讀!
.
.
2007年,爾文受到《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訪問。記者並不懷疑爾文偽造字跡的高超能力,但卻對他當年能透過測謊大惑不解。對此,爾文回憶當年,他說,當年參加測謊時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你真的見過霍華.休斯本人嗎?」他頓時憶起童年,有一回他跟父親造訪好萊塢,爸爸指著一個高大的男子,對小爾文說:「那個人是霍華.休斯!」
.
「你看!我相信我說的是實話。」爾文說。
.
.
從田中實加騙局到霍華.休斯假傳案(圖文版)
http://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1394597
.
.
(圖為電影《騙局》劇照,飾演克利夫.爾文的李察.吉爾。後方黑白照為霍華.休斯。)
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黑白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從現在開始訂閱吧→http://bit.ly/1pUfVAW
● 系列播放清單→http://bit.ly/1RTsPMr
● 更多影片播放清單→http://bit.ly/1RIZOw3
撲頭露內!火燒起來了。
麥克風設備:Blue Yeti USB
鍵盤:Tt曜越 波賽頓青軸
滑鼠:ASUS ROG SICA
→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weaselchannel/
→U.N.I Studio : https://www.facebook.com/U.N.Istudio201509/
-----------------------------
大家好,我是黑白狼,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如果有任何的意見或是問題,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
當然,"訂閱"了我的頻道可以接收最新的影片訊息喔!!
也可以多多"推廣"及"分享"我的影片給朋友知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ZJ0jfPDX4E/hqdefault.jpg)
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黑白之道稱號獲得紀念 噴武器之前休息一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黑白之道 稱號獲得紀念♥噴武器之前休息一下~感謝陪我打的好隊友![ 艾爾之光 Elsword]. 2K views · 2 years ago #巔峰行者 ...more ... ... <看更多>
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艾爾之光ELSWORD TW Code:Esencia 魂靈殘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艾爾之光 ELSWORD TW Code:Esencia 魂靈殘影-鎮魂核心成長5 黑白之道 15襲擊戰飾品布律那歐襲擊戰稱成勞改畢業戰力五百萬裝備. 389 views · 4 weeks ago ... <看更多>
艾爾之光黑白之道 在 (Elsword Taiwan )白鬼夜行稱號取得!!黑白之道稱號開啟 的推薦與評價
黑白之道 稱號開啟. 595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Eve. 1.62K. Subscribe ... 艾爾之光 ELSWORD TW Code:Esencia 布律那歐襲擊戰8/19 15-6 悲願祭壇2:36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