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吵感情愈好嗎?不見得!但衝突是真正理解對方、改變關係的起點】
(((疫情效應之一:家人彼此厭惡?)))
疫情期間,不少家長私訊給我說家裡的衝突變得很多,除了親子之間,更有天天絕對不連戲、卻沒完結篇的手足衝突,有些連夫妻之間也怒目相對,床頭吵、但床尾也和不了,相看兩厭。
家人之間二十四小時被迫黏在一起,到底是親密的「靠」在一起,還是痛苦地「銬」在一起?相信有不少家庭這一陣子已暗潮洶湧、一觸即發,或是早已煙硝處處、千瘡百孔。
「疫後大未來」作者Scott Galloway精準說到疫情期間全球家庭的兩個共同點:
•開始厭惡配偶
•開始厭惡子女(或是子女更厭惡父母)。
在台灣疫情再度爆發時,一位在美國經歷了一年多封閉生活的同學跟我說,令她非常驚訝的是,不少只羨鴛鴦不羨仙的佳偶經歷了這一年多之後竟變成怨偶,還有人以離婚收場。
另外,則是青少年把自己封閉,爸媽看不慣他們,他們也完全不把爸媽放在眼裡,防疫禁令如同關禁閉,親子關係比室友還疏離。沉溺在數位世紀的青少年則有愈來愈高比例的憂鬱傾向。
(((從小一路吵到大的娘家,是我最能自在展現自己的所在)))
說到家庭衝突,我想到了我的國中生物課,其中有一章是講基因配對,有個重點是關於血型的配對。
我記得老師說,若爸媽都是O型,那麼,配出來的孩子就全部都是O型,風趣的生物老師還順便說了血型與個性的關係,最後,她居然下了一個結論:
「如果你們全家都是O型,那你家可熱鬧了,肯定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當時這段課程我上得可認真了,因為當下覺得老師已不是生物老師,而是個半仙,真說準了我家的狀況。老師還問:「有沒有人全家人都O型的啊?」我就傻傻地舉了手,老師報以神秘又同情的一笑。
我娘家共六人,爸媽再加上四個女兒,果真如生物老師的神機妙算,真的三天就有小拌嘴、一週內絕對來個大震盪。
通常一開始只有兩個人吵架,但因為O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雞婆天性,一定演變成四個人吵;最後,六個人全都會跳下海,變成全家大亂鬥,驚濤駭浪、雞飛狗跳,正是我娘家的寫照。
當時我驚訝地看著生物老師,點頭如搗蒜。
可是奇怪得很,一晃眼,快半個世紀過去了,從小一路吵到大的不平靜娘家,如今,卻是全宇宙中,讓我感覺最自在、最肆無忌憚的無偽全真所在。
幾個姊妹感情至真至深至切,濃得化不開的相互依存感,讓年過半百的我開始不大敢想像姊妹們終究會老去的未來。
娘家姊妹的Line時刻叮叮咚咚,一點芝麻豆大的事隨時貼、隨便貼、隨時嘻笑怒罵、感時傷懷、喳呼喳呼沒完沒了,一如小時候天天耍寶逗笑或吵鬧不休,只是,到如今,姊妹只耍寶、訴心曲,少了拌嘴與吵架。
而更奇快的是,從小在沒有教養技巧可言的打罵教育中長大的我們,如今卻是朋友眼中最孝順團結的家庭。老媽幾乎受到皇太后級的高級照護與孝順回報。
我就在想,為什麼一個從小吵到天翻地覆、全家人都伶牙俐齒、吵起架毫不留情的家庭,最後卻最具支持力量、最溫暖照人、最能讓每個成員無須偽裝展現真性情?
我是一個親子作家,但是,我自己也有栽在親子問題上受傷難過的時刻,這些時刻,我的姊姊們才不會在乎我是不是個專寫親子議題、道貌岸然的傢伙。
在她們眼中,我不過就是一個心不平靜、需要倒倒垃圾、抓抓浮木的平凡小妹,她們為一個別人稱呼為「老師」、「親子作家」的家人獻上毫不保留的及時救援。
(((不是愈吵感情愈好,而是愈吵愈懂自己與對方)))
難道,感情真的愈吵愈好?不!從小根本沒機會被教導好好傾聽、好好溝通與對話的我們,往往只會破口大罵、甚至演上全武行。
只不過,年齡增長的我們,馬齒並沒有徒長,各自也修持了幾十年,總歸有點長進,終歸學會了好好溝通的技巧。
但我真正想表達的是,對照一些寧可保持沉默、甚至冷漠疏離也不願把話說清楚講明白的家庭,我的感悟是:因為願意吵架,所以我們愈吵愈懂對方,最後吵成了彼此肚子裡的蛔蟲。
我們非常明瞭解彼此的個性與特質,對方的困境、限制、擔憂、苦楚與需求,一切盡在不言中。
因此,一起長大、一起變老,早就懂得繞過對方的雷、避掉對方的痛點,最後磨成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最佳應援團。
我們姊妹之間連哭點笑點都不必點通,一個眼神、幾個字、一個動作,就能引發連鎖反應,笑出眼淚、哭成花臉。
在這裡我必須鄭重表明,我不是鼓勵吵架。吵架,很不好,代表彼此還沒學會更好的溝通對話技巧,但暗藏於其中有個值得鼓勵的動機,那就是因為在乎彼此,所以很想把話講清楚,有個心想把死結打開來。
我跟所有私訊我的家長說,家有青少年的家庭,千萬別用無菌高標準來衡量親子關係,因為此時期幾乎很難避開爭吵。
因為,孩子在短時間之內迅速變化,大多數的爸媽來不及適應與改變對應之道;而孩子也尚未具備完全獨立自我負責的能力,卻又力斥父母的監督與介入。這種充斥著矛盾的不平衡狀態,本來就處處埋藏地雷,沒有人可以完全不踩到。
我姑且稱此時期的親子爭吵為「激烈溝通」吧,乃是因為,我覺得其中至少也蘊藏著在乎彼此、想表達關心、想相互了解、想把心結打開的良善美意。
(((避免衝突、繞過問題,最後會累積成「衝突債」)))
在「良性衝突」(平安叢書出版)這本書裡,我很認同一個概念,那就是「衝突債」。
作者Liane Davey是組織心理學博士,他認為「每個組織都無法避免衝突、也都需要衝突,但是人們傾向避免衝突、或避免表達不同意見,以規避問題所在,最後就會形成『衝突債』。」
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就被教導衝突是不好的,所以很多人習慣繞過問題,而非去穿越它們,但是作者說:「衝突是組織的基本要素」、「爭議性的問題必須解決才能繼續往前推動」。
若是問題一直沒有被提出來討論、讓彼此確認界限,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問題與對立就變成一種固定的存在,各自將在自己的玻璃罩下保持慣性且疏離、沒有溫度的關係。這絕對悖離人類合作的群性本質。
一個正常的家庭絕對會產生各種不同意見的擦撞,因為每個成員都有不同的個性與生活經驗、價值觀與解讀方式都不同,因此,夫妻意見相左、兩代衝突、手足爭吵,絕對不是「和諧」的相反詞,「正是通往真正深層理解與達到動態和諧的必要過程」。
累績過多懸而未決的內心疙瘩、維持脆弱的表面和諧,整個組織勢必在某一天爆發慘痛的代價:互不信任、彼此猜忌、淡漠疏離、不在乎彼此、無法相互支持照應,最後注定是分道揚鑣的平行線。
我省察到的是:我們姊妹若從小到大從不敢有衝突,或沒有勇氣表述自我,就絕對無法因撞擊而帶來彼此的覺知,因而去理解到對方的底線與痛點、在乎與不在乎。這將少掉了刺激自我省思、學習分清人我界線的機會。
良性的衝突,是一種「破壞性創新」,它像一座充滿礦產的危險高山,裡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如果願意好好挖掘資源,我們將學會看清對方的脆弱敏感,也能一次又一次讓我們更精準地預測對方的反應,避免挑釁對方的罩門,而隨著成熟度增長、隨著接觸到愈來愈多有效溝通的好工具,我們終將學會如何「好好的吵架」,甚或,平和有效的溝通。
人若非天生特具慧根,多數凡夫俗子勢必都得經歷一次次的良性衝突,才能提升對人際互動的敏感度,也才可能學會帶著覺知關照自己的表達方式。
但人們都討厭衝突,因為衝突帶來心裡的不平靜、關係的暫時斷線,但我告訴來信的家長們,當有一天連衝突都嫌煩、都懶的時候,那就是哀莫大於心死,代表連最基本的「在乎」都已消失。
(((衝突隱藏著豐富的資源,是自我靈性與群性最快速提升的機會)))
所以,請不要對「衝突」抱著這麼大的畏懼與懊惱,它的背後埋藏著豐富的資源,每一次衝突,請好好抓準這些資源,每個人將會對自己、對別人產生更深的覺知,這是讓自我靈性與群性獲得最快速提升的大好機會。
如今,若是家裡發生任何衝突,我已學會先觀照自己的情緒,然後,想一想,這個衝突裡面,我如何能讓對方感受到我的心情、想法、界線與原則?而又如何讓對方知道我之所以有這些想法的原因?
我是否真的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到他的處境、他當下的心情、以及他背後隱藏的錯綜複雜的爆發源?我能展望到這次衝突帶來彼此更深的覺知與一起成長嗎?
這才發現,唯有經歷過意見相左、唯有願意如實表達內心的想法,才有機會成為關係親暱長遠、且值得信靠的真正家人。
任何一方若不斷隱忍、息事寧人,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但最後可能造就出一個只懂自己、甚至只能利己而學不會善解、利他的巨嬰。
因為沒有任何浪潮打擊到對方的背脊,沒機會刺激到對方的鏡像神經及深層的心智系統。
這就是為什麼過度隱忍的父母可能養出無法感知別人痛處的自私孩子,但也可能剛好相反,因為這無疑的是一個錯誤的示範,也就是教導孩子,即使不公不義,也絕對不要站出來「用愛心說誠實話」、學習去爭取該有的權益。
規避問題的父母,很可能為子女示範息事寧人、維持脆弱而疏離的和諧,「因為衝突不被允許,你從未學會如何與人進行開誠布公、善意或有效益的衝突。」
我想說的是,沒有家庭是零衝突的,這不是要安慰所有疫情中有衝突的家庭,因為,我深切體驗到,衝突,不見得只會造成傷害,破壞裡隱含著「創造性資源」,且絕對遠遠多於「僅止於表面的平靜無波」,畢竟,有適度力道的浪頭,才能衝擊到石頭,石頭才有機會改變位置。
(((衝突帶來的痛苦,逼使我們學習更有效、締造雙贏的溝通技巧)))
當然,這裡所說的良性衝突絕非口無遮攔、無休止的大吵大鬧,而是,當難以避免義正嚴詞的「積極溝通」時,請絕對不要只有自責與自愧,在情緒過於激動時停下來、各自分開的那一刻開始,很可能就是開始挖掘資源且創造覺知的起始點。
於是,爸媽因而體會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在快速改變,開始學著思考如何運用智慧來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如何拿捏介入與監督的分寸,如何締造孩子感受到被相信的正向氛圍。
而這些看似氣氛搞砸弄僵的一次次激烈溝通,似乎撕裂了親子的情感,但是,隨著孩子不斷長大、隨著離家、隨著必須體驗獨自扛起責任的每個新階段降臨,孩子都會在回溯這些衝突中更加體貼到父母一路來的辛苦與無私。
這些效應,不可能發生在當下,但是,每一次的良性衝突,都有可能刺激到孩子去體認到父母的焦慮、難處與無條件的初心。
當然,學習避開引發恨意的溝通技巧,是另一個課題,但是,不斷衝突所帶來的痛苦,痛苦又引發衝突的無限循環,很可能就演變成一股最強勁的動力,逼使我們不得不去學習更有效、締造雙贏的對話與溝通方式。
所以,帶著覺知來看待衝突,就是引發改變的創造起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0的網紅吳沛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北卡網頁說明更新 ✅ 店家優惠局處協調中 台北卡的成效不彰是我在財建部門質詢時的重點之一。 拿桃園市做比較,桃園市民卡卡上線至今四年發行已經超過116萬張,但台北卡發行五年卻連100萬張都還沒達標。台北卡的服務缺乏誘因,難怪當我詢問現場官員有幾位有台北卡時,舉手的沒有超過半數。 ▎距離1...
「良善之地完結」的推薦目錄: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吳沛憶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心得] The Good Place 良善之地S04E13(雷) - 看板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良善之地完結了 - Netflix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美劇癮歐美娛樂資訊平台- 【主創宣佈《The Good Place 良善之 ...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心得]The good place良善之地結局女主角的最後- 看板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閒聊] 《良善之地》 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閒聊] 《良善之地》 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Re: [心得] 良善之地~全季完結心得~ - EAseries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良善之地ptt <> line webtoon 追漫券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閒聊] 《良善之地》 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 - 看板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閒聊] 《良善之地》 到底是天堂還是地獄?- 看板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良善之地結局ptt,大家都在找解答。第1頁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完結美劇推薦ptt】[問題]完結的美劇?-看板EAs... 第1頁/ 共1頁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閒聊]良善之地與其他20齣雖好卻拿不到艾美獎的遺珠- 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閒聊] 有人在看良善之地嗎? artpoet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心得] 良善之地~全季完結心得~ | EAseries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良善之地完結 在 良善之地美劇觀後感︱地球是折磨人類的實驗場?︱Episode7 的評價
良善之地完結 在 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視年度大戲《火神的眼淚》第九集《真相》與第十集《初衷》完結篇--- 最後的遺書,遺憾的圓滿。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30615884
「有些錯誤,是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但遺憾與愛,總會在某一刻得到最後的救贖...」
剛看完了公視年度大戲《火神的眼淚》第九集《真相》與第十集《初衷》完結篇,感觸良多,人性的善惡爭鬥,從沒有一刻停止,但在台灣現今的社會中,政客意識形態權力鬥爭、官僚、噬血媒體與名嘴之亂,讓廣大的第一線人員,屢屢身陷在缺人缺裝備的生死風險,從本劇中的消防員,到Covid-19 防疫當下的醫護人員都是如此。
在台灣,總是要出了人命,才會讓媒體與政客關注,但當風頭一過,在各方繁複的利害關係交錯下,那些無辜的犠牲者也只是徒然,佩服導演與幕前參與演出的演員,與幕後全體工作人員的道德勇氣,觸碰與掀開隱藏在真相背後不堪的醜陋人性。
第十集《初衷》完結篇,從子伶意外收到義陽最後的遺書與來自孕婦的謝函,讓她得到了最暖的撫慰,走出了小我的悲傷天空,進而與自行辭職等候司法調查的前議員王文德聯手,將消防法案力推進立法院,到志遠主動與父親告解,説出當年失火燒死哥哥的真相,跟醫生要求心理諮商,更克服心魔重回鋼琴前演奏,那隨之揚起的琴聲,不僅給了一直關愛他的雙親最好的答案,也是《火神的眼淚》最動人心絃的結尾,餘韻綿綿,一切盡在不言中。
看到最後第十集《初衷》完結篇,慢慢明白導演與編劇透過觸動人心的影劇,在我們身處的社會,悄悄地撒下人性良善與爭取公平正義種子的深意與用心。
現在的台灣,人,從來不是最美的風景,只希望看過這部劇集,身在各行各業的朋友,能從自身做起,那麼有一天,台灣或許不用再看到消防員與家屬,或者說所有站在第一線崗位的工作者與家屬的眼淚!
良善之地完結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公視年度大戲《火神的眼淚》第九集《真相》與第十集《初衷》完結篇--- 最後的遺書,遺憾的圓滿。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30615884
「有些錯誤,是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但遺憾與愛,總會在某一刻得到最後的救贖...」
剛看完了公視年度大戲《火神的眼淚》第九集《真相》與第十集《初衷》完結篇,感觸良多,人性的善惡爭鬥,從沒有一刻停止,但在台灣現今的社會中,政客意識形態權力鬥爭、官僚、噬血媒體與名嘴之亂,讓廣大的第一線人員,屢屢身陷在缺人缺裝備的生死風險,從本劇中的消防員,到Covid-19 防疫當下的醫護人員都是如此。
在台灣,總是要出了人命,才會讓媒體與政客關注,但當風頭一過,在各方繁複的利害關係交錯下,那些無辜的犠牲者也只是徒然,佩服導演與幕前參與演出的演員,與幕後全體工作人員的道德勇氣,觸碰與掀開隱藏在真相背後不堪的醜陋人性。
第十集《初衷》完結篇,從子伶意外收到義陽最後的遺書與來自孕婦的謝函,讓她得到了最暖的撫慰,走出了小我的悲傷天空,進而與自行辭職等候司法調查的前議員王文德聯手,將消防法案力推進立法院,到志遠主動與父親告解,説出當年失火燒死哥哥的真相,跟醫生要求心理諮商,更克服心魔重回鋼琴前演奏,那隨之揚起的琴聲,不僅給了一直關愛他的雙親最好的答案,也是《火神的眼淚》最動人心絃的結尾,餘韻綿綿,一切盡在不言中。
看到最後第十集《初衷》完結篇,慢慢明白導演與編劇透過觸動人心的影劇,在我們身處的社會,悄悄地撒下人性良善與爭取公平正義種子的深意與用心。
現在的台灣,人,從來不是最美的風景,只希望看過這部劇集,身在各行各業的朋友,能從自身做起,那麼有一天,台灣或許不用再看到消防員與家屬,或者說所有站在第一線崗位的工作者與家屬的眼淚!
良善之地完結 在 吳沛憶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台北卡網頁說明更新
✅ 店家優惠局處協調中
台北卡的成效不彰是我在財建部門質詢時的重點之一。
拿桃園市做比較,桃園市民卡卡上線至今四年發行已經超過116萬張,但台北卡發行五年卻連100萬張都還沒達標。台北卡的服務缺乏誘因,難怪當我詢問現場官員有幾位有台北卡時,舉手的沒有超過半數。
▎距離1:卡片福利不足、APP使用不便
「使用者體驗」是當今所有服務的核心,但市府同仁顯然忽略了這點。桃園市市民卡除了運動中心優惠、客運乘車優惠以外,還提供了超過一千家跨縣市的特約店家。我們台北市呢?目前… 0家,如果只有基本的市政服務,是很難讓市民有申請意願的。
▎距離2:辦會員像是在跑大地
台北卡改版3.0既然強調資訊化,應該就要能提供市民更便利的申請服務。
現在線上申辦的管道有二,一個是你剛好有自然人憑證和一台讀卡機(相信大家通常都沒有),另一個是你到「台北市民e點通」審核資料。在實際操作過後,我發現要成功丟出e點通的申請,前後總共需要開啟11個頁面,這真的是強調「資訊化」的台北卡應該有的設計嗎?
資訊局說的帳號安全維護重要,我當然同意,但這跟商業開發並不互斥。用意良善的產品卻沒有市民使用,也只是在浪費市民們的納稅錢。
我希望資訊局檢討台北卡當前的所有缺失,並且朝著增加福利誘因、減少申請程序的方向改善,讓我們與台北卡的距離也能完結。
#吳沛憶我陪你
#沛憶陪你顧市政
良善之地完結 在 良善之地完結了 - Netflix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良善之地完結 了 . Netflix. 2020年2月2日23:13. 從去年12月開始看第一季第一集之後一個禮拜內就把四季都看完了今年一月Netflix終於釋出最後完結的五集真的好好看完結 ... ... <看更多>
良善之地完結 在 美劇癮歐美娛樂資訊平台- 【主創宣佈《The Good Place 良善之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年6月12日 — 主創宣佈《The Good Place 良善之地》將於來季第四季完結】 據報今次完結的決定,主因是創作團隊在第一季續訂後盤算後續發展時已經計劃在50集內完結。 ... <看更多>
良善之地完結 在 [心得] The Good Place 良善之地S04E13(雷) - 看板EAseries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板上有心得了,但還是跟風發一篇QQ
難得看到收尾那麼完整、見好就收不拖季數、不爛尾的影集,
(想想各種末季被砍集數的、播完才知道不續約的、死撐著不願意收尾的)
儘管整體的步調有點吃電波,我還是很喜歡。
看最後一集的時候我人在戶外,戴著口罩邊看邊哭,
哭到整個口罩都濕掉QQQQ (噁)
(以上亂聊防雷)
從第一季聊道德、聊人類互助相處、聊善的意志、聊 What do we owe to each other?
繼續談 Best version of yourself、每件事會導致什麼結果,
以及最後的永生、Inner peace,
主題環環相扣著西方(以及微量的東方)哲學,
誰會想到喜劇影集的結局那麼好哭QQQQ
誠如其他板友說的,這個結局真的會帶來平靜(邊打又哭酸),
就算我自己是信仰基督教也一樣XD
對於永生論,我還記得我小時候曾經對著我的教會輔導說:「我覺得永生好長」
她聽到這個問題應該也是傻眼,
但「永生」對我來說確實是很深奧的概念,
所以看到 Good Place 其實充滿奶昔(X)充滿呆滯的靈魂(O),
我彷彿看見自己小時候的疑問被投射在故事裡,
因此看到大家找到真正的平靜後,可以放下往前走,心情真的很複雜,
有種被安慰到的感覺,但又覺得很難過(即使心中知道他們是沒有遺憾的是開心的)。
上一集(S04E12)結束時,我不斷幻想最後大家會怎麼收尾,
也爬梳了一下 The Good Place 的意義,尾韻真的很強。
在現世總是有太多外在的因素影響我們的決定,
而Michael設計的新系統允許人在來世時可以挪去所有外在因素,
純粹憑藉內心的意志來評分,並且通過考驗後得以活一次,還可以活無限久,
直到準備好時離開,
這個離開有點像是再度死亡,還是沒有什麼「天堂見~」的永久的消失。
不過再活一次時,如果完成了自己的所有願望,離去還會令人害怕嗎?
或許不會,但和一切道別時一定仍是感傷的。
但永生之旅正是因著有終點(正如此戲亦到了結尾),才能過得更好更有目標。
不然如果永生只是把石頭成功地推上了頂點,然後呢?
從 Jason 的離開開始,我的眼淚就沒有停過QQQQQ
畢竟自己也像是跟著這四個人類 + 一個 Bad Place 建築師 + Janet 一起度過了四年,
看到大家真的永遠的離去(就算他們早就活了幾千個Jeremy Bearimy),還是會感到悲傷。
最讓人感動的是儘管他們感情都那麼好,每個人都還是獨立的。
Michael 想變成人類這段我真的是心情複雜到爆,
他是真的愛上人類的脆弱、人類的不安,
而不是純然受到四個人的影響才愛屋及烏,
所以在四個人紛紛離去時,還能自己留著往前走,因為他是有著自己的目標的,
稍微沖淡了離別的悲傷。
(由 Ted 的老婆來演 Michael 的吉他老師真的好棒QQ)
最後Eleanor 跟 Janet 在樹下聊起 Michael:可能會有高潮、有低潮、學會一些事等等,
配上 Michael 在人間的體驗,我完全哭到沒有眼淚。
Michael 畢竟還保有著自己的記憶,
到現在我還是會想著,
當 Michael 經歷了人類的死亡後,他會如何通過測驗呢?
再次見到 Janet 時,他應該是會記得的吧?
我自己是個追根究柢的人,但是我很喜歡這部戲留白的部分,
像是整個來世的起源怎麼來的、像是Jeremy Bearimy上面為什麼會有一個點XDD
這些東西都沒有解答,而且也不需要解答,還天馬行空地遠超出人類對時間的線性理解,
就如同 Good Place 的人們穿越那扇樹門後會變成什麼一樣,無從得知的留白好美。
(而且很好哭QQQQQQ)
甚至我很感謝被留下的是 Janet,
因為她活在所有的時空,
並不會真正體感到大家的離去,
顯得比較不殘忍一點。
(才怪,還是超殘忍的)
不過 Janet 依然不知道那扇門後面是什麼,
這種無法被解釋的離去增添了結尾的藝術性跟美感。
謝謝這部戲陪了我四年的時間(實際上是三年,我第二季上映前不久才剛看第一季XD)
最近偶爾會滑滑劇組的instagram來沖淡結尾後的餘韻,
大家真的感情都好好,有些NG片段也好歡樂,真的好喜歡QQ
發一篇文好好的跟這部戲說再見,也說謝謝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26.18.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580700424.A.132.html
D'arcy甚至戴著 J&J 的那條手鍊,超暖的QQQQQ
那個專訪好可愛,推薦大家去看(然後繼續哭)
裡面有提到他們光是讀劇本就一直哭,
還有去歐洲拍殺青戲也是含淚QQ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