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進擊的巨人》是我心目中的神作:意義這件事,會隨著放棄而消失嗎?】
2021 年 4 月 9 日,我淚流滿面的看完漫畫《進擊的巨人》最終話。
歷經長達 12 年的等待,作者諫山創給予這部作品一個後勁極強的結尾,雖然仍有網友憤憤不平地表示是「爛尾」。幸好絕大多數的網友,包含我自己,都認為這是《進擊的巨人》最好的完結,每個角色的安排都適得其所,既能動情,又符合邏輯。
-
從小到大,自認少男漫畫看過不少,「王道劇情」是我最喜歡的套路,但是《進擊的巨人》之所以會被我列為心目中第一名的神作,在於它已經不僅僅是英雄組隊闖關的故事,其中更包含勾心鬥角的政變、立場轉換的糾結、選擇的兩難。
關於「選擇」的人性議題,古往今來的動漫電玩、影劇作品都已經講到快老掉牙,但《進擊的巨人》獨特的地方是:這部漫畫做選擇的不會「只有主角群」,它會讓其他配角做出選擇,也讓觀眾見到他們承擔這份選擇所帶來的結果與變化。
《進擊的巨人》中的每個角色都有成長曲線,沒有一個人物是多餘,甚至出現原本讀者認為是「路人」的角色,後面居然晉升成「半配角」這種奇異的發展。
由於每個角色都值得開一篇文章細述,談「人物」肯定講不完,所以我這篇只想說說這部作品帶給我最大的啟示是什麼。
– 以下將涉及「動畫」劇透內容,沒有看過作品的人請略過,漫畫結局不會劇透 –
傳奇德國作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在散文《來自過往的詢問》中提及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因為有值得獻身,值得深愛的事物,人生才有意義。」
這位文學巨擎的真知灼見,我認為正是貫穿《進擊的巨人》的核心主旨。
我們原生家庭的教育薰陶、成長環境遇到的受挫經驗,以及面臨與朋友和愛人來回交手,再來眼看他們來了又走的惆悵裡,到頭來終於發現:
即便這些人事物都會變成回憶,可他們無形中都在步步形塑我們內心的世界觀、道德判準,還有為了追求某種盼望而產生的「意義」。
於是這份「意義」,終至影響我們做出的每個決定。
排除掉故事後段牽扯進兩國陰謀論,《進擊的巨人》起初大架構是「趕跑巨人」,主梗看似簡單,但細究每個角色撻伐巨人的理由,其實各有不同。
-
男主角艾倫想殺巨人,是不甘自己成為像家畜一樣被鎖在牆內的人類,他追求的意義是「自由」;女主角米卡莎對巨人沒有多大興趣,其意義就是「追隨艾倫」,加入調查兵團的理由跟殺巨人無關,只想保護艾倫;阿爾敏夢想走出牆外,是想知道書中的沙漠和海洋長什麼樣子。
再看調查兵團,第 13 屆團長艾爾文,他驅逐巨人的意義是想「探索歷史的真相」;第 14 屆團長韓吉,她加入兵團是滿足研究巨人本體的好奇心;里維兵長擊殺巨人,是童年時見到兩位好友遭巨人虐殺,他想打跑巨人,意義是為全人類謀福利,倒成為劇中起心動念最符合英雄主義的人物。
根據內心立場,和礙於大環境局勢的壓力,每個人物都必須面臨「強迫做出選擇」的時候。
可是,正因每個人追求的價值不同,當一方做出選擇,就勢必得犧牲另一方的意見,於是便見到角色們如何在妥協與堅持中擺盪,情緒與性格上的轉折便各自鮮活,成就《進擊的巨人》這部人性浮世繪。
-
意義是什麼?這是時下厭世感濃厚的年輕人始終在探尋的疑惑。
一旦理想無法立即得償所願,他們開始怨天尤人,質疑現在做的每件事情都「沒有意義」。
還有一種人,他們一邊追尋自己的理想,一邊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到處去求神問卜,聽各方國師的星座運勢,抽籤算命,就害怕萬一失敗,這份意義就會從此失去。
就我個人觀點論,觀賞《進擊的巨人》最有感觸的就是「里維兵長」和「女王希斯特莉亞」追尋意義的方式,他們分別代表人類靈魂中「大我」與「小我」的展現。
里維兵長,他是在變數中不斷奉行己身「為全人類付出」和「讓兵團其他成員們的犧牲有回報」價值觀,因此做出許多讓觀眾、連他自己都很心痛的抉擇,可是他依舊活在當下,為這份取捨負責。
女王希斯特莉亞,她則是在變數中不斷成長,逐漸找回自己存在的價值,她的意義其實沒有多麽高大上,只是拿回自己原本的名字,懂得開始「練習自己做決定」,無愧於心的活著,發自心底的遵循使命。
這讓我想到台灣電影《艋舺》中,由蔡昌憲飾演的小流氓一句台詞:「意義是殺小,拎北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
但實際上,小流氓嘴上所奉行的義氣,正是他的意義。
-
意義這件事情,它早在你出生之時就存在,你可能有感覺,可能沒感覺。
有的人可能是里維兵長和米卡莎,早早就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向,一路追隨且心無旁騖。
但我曉得更多數的人,他們可能是希斯特莉亞與尤彌爾,從原本被社會價值賦予的規矩,一路步步掙脫框框,終究明白意義不過就是「相信自己的目標」與「不後悔自己的決定」,如此簡單而已。
謝謝《進擊的巨人》的存在,讓我們在看到每個角色的拼搏過程中,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為自己的立場負責之餘,同時也能理解對方的決定與立場。
#ADaymag
「艋舺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啾啾姊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好雷] 艋舺觀後感(內有劇情)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安定亞- 台視《艋舺的女人》即將在台播出結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問卦] 電影:艋舺的幾個疑問? -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Re: [討論] 艋舺怎麼還沒拍續集? - movie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LIVE] 艋舺的女人最終回TTV八點檔- 看板Taiw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影評] 艋舺~~ 觀後感- 看板Ourmovies 的評價
- 關於艋舺結局 在 艋舺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艋舺結局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艋舺青山宮的年度繞境活動引發爭議,不少萬華居民抱怨整場廟會活動到半夜三四點還在放鞭炮,高分貝噪音讓附近民眾苦不堪言,也再次激起宗教民俗究竟是「堅持傳統」還是「適應當代」的討論。
這篇討論青山王暗訪的文章,雖然是幾年前的觀察,但從今年民眾的反應中可以看見,台灣傳統民俗活動的某些問題依舊沒有改善。
一如文中所說:多元、豐富飽滿與生命力原是廟會引以為傲的特色,然而為了拚場、為了面子,造成活動越拖越好、聲量越吵越好,場面較勁越拚越好。如果青山王遶境活動最終導致的結局是不同社群的人們彼此敵視,相互撻伐,甚至賤斥民俗文化本身,這會是我們所希望見到的嗎?https://bit.ly/3qz5SSd
艋舺結局 在 啾啾姊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就這陣子寫小說,邊寫邊找資料的下場就是一直被推各種廣告,一開始廣告推廚具餐具,再來有交友網站、服裝化妝品……
寫到結局時因為找了一下婚戒資料,現在臉書滿面牆都是婚戒婚紗廣告。
唯有旅行、機票的廣告一點影都沒出現,真的最高品質靜悄悄餒。
📷 啾啾姊姊 /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 Mar. 2020
艋舺結局 在 安定亞- 台視《艋舺的女人》即將在台播出結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視《艋舺的女人》即將在台播出結局,預計12月起,分別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電視台播出喔. ... <看更多>
艋舺結局 在 [問卦] 電影:艋舺的幾個疑問? -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推薦與評價
蚊子結局是死了嗎? 2.和尚是喜歡志龍嗎? 3.阿伯這角色的意義是什麼? 4.為什麼要幹掉Masa? 不是殺geta就好了嗎? 5.小凝是不是喜歡蚊子啊? 6. ... <看更多>
艋舺結局 在 [好雷] 艋舺觀後感(內有劇情) -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艋舺 觀後感
前言:這部電影是以男人與男人間的感情為主軸。
本文還是按照人物的個性來描寫。
在電影初期,有一幕是太子幫打架的情景,
後來人越集越多,五人見苗頭不對就烙跑,
這烙跑的順序,我認為是有意義的,可以深刻的彰顯五人的性格:
阿伯跑第一,志龍第二,蚊子第三,白猴還要上前打,被和尚拉著跑。
本文擬由此切入:
1.阿伯的個性:阿伯的爸爸是殺豬的,
但阿伯拿著殺豬刀的手卻抖得很厲害,他父親打罵著:
拎北殺了幾十年的豬你一頭都不敢…
但他自稱打趴過很多人;也上過很多女人,
這種人男生們應該不陌生,大家身邊或多或少都出現過這樣的人~~
嘴巴上把自己說得很有種、性伴侶人數沒有五十也有一百
(我沒打錯~~這種人就是這麼喜歡豪洨)
而去嫖妓時,看到小凝右半邊臉一大塊胎記,先是嚇得往後退一大步,
然後接著破口大罵:幹!長成這樣還出來嚇人!
接著小凝瞪著他,他又罵:幹!是看三小!而且伸手要打。
因為他把女性視為很弱小的動物~~甚至比豬還弱小。
你不敢殺豬卻敢打女人?當然這是可以討論的。
反面的論點可能是,第一,豬並沒有侵犯到阿伯的領域,
而當時的小凝嚇到了他,
但想必接著他心裡緊接著想的是:『幹!拎北會被一個女人嚇到?』
後來的罵她甚至伸手要打她也都只是維護自己的領域不被侵犯~~
儘管小凝根本沒做什麼。
第二大概就是,殺豬畢竟是奪走一條生命,
打了她一巴掌比起來好像輕微很多。
阿伯為什麼要加入黑道?大概有兩個理由,
第一,很多畫面都顯示:他只是為了好玩,沒想太多。
阿伯是很能自得其樂,隨遇而安的人。
這樣的人在男生中常是開心果,要打要鬧都少不了他。
例如白猴用酒潑他再騙他是尿、
在大家聚集在廟口有人跑來說在水門那看到阿忠的前一秒的鏡頭
(那時MASA大已經死了),在這樣氣氛下他還在那邊玩著鬧著。
第二,他本性懦弱,但又不承認,必須找一個很兇狠的東西來靠著。
另外,在白猴用酒潑他再騙他是尿那個場景,
大家可以試著把角色替換一下:白猴敢對志龍、和尚做同樣的事?
也不是說白猴認為阿伯好欺負,在一個群體中,阿伯就真的比較『俗』,
而且他也把這俗辣展現讓其他人看到知道。
男人間的友情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它混雜了很多的東西在裡面。
2.白猴:一開始的介紹中,白猴小時後被人欺負,受不了之下突然還手,
才發現自己很能打,後來太子幫烙跑的順序中,
他也是想都不想的要留下來殿後,他對自己認定為兄弟的人非常的忠誠,
直性子,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欺負我我就會給你死。
後來聽了蚊子一席話,就趁蚊子睡著時想去探聽真相,
到被打成植物人背黑鍋…等等,這麼真的男人就是一句話:
天塌下來老子扛,兄弟們你們先走。
3.志龍:他本性到底還是懦弱的,但也許是因為身為GETA大的兒子,
在外表上偽裝的非常好,但在灌狗仔孩那一幕中,開始流露出本性。
他不敢自己下手,所以叫和尚封嘴,封了嘴後,他再叫:右眼!
但和尚勸他時他崩潰大哭:他搞的是我的女人阿!
這句話應該要轉換成:他侵犯了我的領域阿!
但如果真的帶種的話,就不會崩潰的大哭了。
後來他想自己動手但和尚搶過了說:我來。
後來的發展越來越凸顯他的懦弱,父親死了,
自己卻不敢出現在靈堂,躲在鐵皮屋裡喝酒。
也不提報仇的事,完全沒主見的,和尚叫他們去菲律賓避風頭他就去。
或許,身為GETA大的兒子就是他的原罪。
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家庭,他應該會做別的選擇吧。
4.蚊子:一個從小被欺負到大的傢伙。
一路被欺負到高中,但骨子裡是有勇氣的,
從他上前搶回雞腿便可知。
要是一個從小被欺負到大的人,如果骨子裡沒勇氣,
應該已經很習慣的不反抗了。
後來他被圍毆也是一樣的用沾著狗屎的鞋反抗。
在天台上,欺負他的人排成一排,
他卻『幻想』著自己是電影、電動遊戲當中的人物,
用波動拳就可以打趴一排的人~~他不喜歡和人爭執打架。
所以和尚對他說:今天你不弄死他們,明天他們就會弄死你時,
他會那樣的哭:為什麼要逼我?我不喜歡這樣阿!
他純真、愛幻想、習慣逃避的另一面可以由和小凝的相處可以看出來。
他不想看到小凝被打(他不喜歡爭執、不喜歡有人受傷),
所以他挑了小凝;在床上和小凝講話時,
樓上傳來的淫聲浪語讓他們很尷尬,所以他和小凝戴起耳機,聽音樂來逃避。
蚊子是個不知道自己要幹嘛的人。他沒有目標,他很容易受別人影響,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去日本看櫻花~~
因為一張他從未見過的父親從日本寄的,印滿櫻花的明信片。
或許擁有個父親就是他最大的願望。
在第一次看到GETA大的時候,是戴著浴帽炒飯的搞笑模樣,
但GETA大招呼大家吃飯時那股威嚴,卻又讓人覺得很親切。
就像白猴跟他說的:這就是正港台灣黑道!俗又有力!
然後,有個傢伙拿著斷了的手指給GETA,GETA看了就說好,
接著便邊吃邊看包著手指的報紙,當手指擋住他視線時,
還不停的用筷子撥開斷指。
這一幕讓蚊子目瞪口呆:這才是真正的男人阿!
無形中也把GETA當成自己的父親。
後來的烤雞腿也追加一隻,兩個人蹲在廟口前吃雞腿時,
蚊子吃得很高興。這應該是他夢寐以求的畫面吧:
和父親一起蹲著吃烤雞腿。
後來GETA死了,蚊子哭得很傷心。又一次,父親又離我而去。
前面提到過,我認為蚊子骨子裡是有勇氣的人,
接下來發生的事也可以為這背書。包括穿孝服、拿靈位、
甚至是一心為GETA報仇(反而是志龍這個親兒子悶不吭聲?)
片中有一句話不知我有沒有記錯:混黑道如果講道義就混不下去了。
這是個利益至上的地方,友情在這地方吃的開嗎?
本部片在蚊子這條線想表現黑道這樣講利益的的地方,
還是有最純摯的友情的,
就像蚊子和小凝一樣,
在妓院當中一樣有最純真的愛情產生的可能。
5.和尚:這是本片我最喜歡的角色。
有什麼比愛上自己仇人的兒子更諷刺?
和尚是愛著志龍的,畫面繁多,
例如嫖妓時獨缺和尚顯示異常性向、
志龍和女朋友吵架時和尚進來罵了一句『番婆』、
在舞廳跳舞時,志龍摟著女朋友,阿伯和白猴跳過來說:吼~戀愛~,
下一秒我們見到和尚憤怒的眼神。
志龍沒勇氣在狗仔孩的右眼塗強力膠,他搶過來說:我來。
(或許他不動手志龍最後還是會塗,
但他不想要志龍背負著親自下手的罪惡感)。
他為了避免志龍被打,跳出來說狗仔孩的事都是他不好、
後來重傷躺在床上得知父親少了一臂是GETA砍的,
但那時他已經愛上志龍了。
在槍殺MASA和GETA之間,他選了GETA,
但為父親抱了斷臂之仇的同時,卻也造成愛人志龍如此的痛苦。
在影片的最後,蚊子對他伸出手假裝要擁抱他,卻騙了他~~
就像他最後對志龍告白,志龍卻也出來砍他一刀是一樣的道理。
在友情和愛情之中,和尚選擇了後者,
因為和尚拿出槍,發現對著的是志龍時聲淚俱下的對他說: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對照的是走出門外躲在暗處,毫不遲疑的對跛腳的蚊子開槍。
在黑道這條路上,他根本沒把這當成一生的大事業,
所以拿槍而捨棄了刀。他根本不想當大哥。
在黑道和愛情上他一樣選擇了後者。
在影片的最後,蚊子發現和尚是叛徒,背叛了他們的友情,
用欺騙的方式讓和尚靠近,再狠狠的戳他一刀,也讓他嘗嘗被背叛的感覺;
然後在重疊的頭顱上,和尚若開槍,
那顆子彈應該會穿過蚊子的頭然後也鑽進自己的腦子裡。
我個人認為,這時的和尚已經有自我毀滅的傾向了。
志龍已經得知GETA是我殺的,我雖然告白了,又有什麼用呢?
我相信那一瞬間和尚是真的想扣下板機的,
但後來仍放下手槍(我這邊打了個哈欠,
沒看到是他自己放下手槍還是因為被砍一刀所以放下槍的),
然後他轉頭看見砍自己的人就是這麼多年來他愛的人。這或許是他笑的原因:
反正我本來就想死了,你來正好。
(要是可以選擇的話,你會不會選擇一個自己深愛的人來結束自己?
特別是你知道你們的愛情已經不可能了。)
在和尚個人描寫的最後,我想把鏡頭拉回一開始他出生的的擲茭。
神說,這孩子是命中註定的兄弟命。
所以,遇上志龍是天註定的、
後來發現geta是父親斷臂的兇手是天註定的、
遇上外省幫大舉入侵是天註定的。
他必須親手毀滅自己的愛情也是天註定的。
P.S:可能有些人有疑問:為什麼和尚的父親不把和尚送到MASA大那邊,
而要跟著GETA混?
也許在當年,真是和尚的父親犯了錯,不斷臂無法交代。
另一個解釋大概是宿命論、原罪論了。
結語:結尾的艋舺代表『小船』或許暗示著這艘船上只能坐很少的人。
很多人必須被犧牲,
白猴可能會自願犧牲、
文謙是被老大交出去犧牲,後來不甘心就決定自己當老大要操控自己的命運、
志龍生下來就必須當老大、
和尚則是其中最悲慘的角色:他為了愛犧牲,而且最後得不到諒解。
KFEN 2010/2/8
--
交換著流浪的方向
台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news/kf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4.31.117
我文中寫的"為什麼要逼我?我不喜歡這樣"是我揣摩蚊子當時的心聲
並不是電影中講出來的話
狗仔孩等人排在蚊子面前,十分鐘過去了蚊子動也不動
後來和尚過來說了那句話 蚊子哭著揍狗仔孩
這個畫面應該是表示蚊子不喜歡和人爭執的 但狗仔孩他們欺負他在先
如果他忍氣吞聲的話 只會被欺負的更慘而已
這種男人間的相處模式 逼的蚊子只得動手~~如果他不想一直被欺負下去的話
所以蚊子在打狗仔孩時 心裡應該是吶喊著 為什麼要這樣
我不想打人 你為什麼要逼我打你
載明作者出處即可 再次感謝回應!
就這點我仍維持原見。導演導演在很多畫面都給了暗示
例如...你看著你的好兄弟和他的女人在跳舞時
會露出像和尚那樣的眼神? 那樣的眼神是憎恨、是忌妒
隨後和尚強逼著再喝就會吐的蚊子再喝一杯
男生間應該可以體會這種感覺~痛苦時 有人喝到快吐但仍陪你喝
感覺痛苦分擔了不少~~隨後和尚拿綠油精給蚊子擦
也顯示了和尚明知這杯再喝下去你會很不舒服
但我還是要你陪我再喝一杯 陪我分擔一點我心中的痛苦
搜尋了前面一些討論艋舺的文章
有幾個點或許可以再討論一下
1.有板友提到蚊子打人之前的內心戲感覺就很突兀,
演完應該是很好笑的內心戲之後馬上他就哭著揮拳打人,
這情緒的轉折實在太令人錯愕。
這一點我的文中有提過,我個人傾向解讀為 這個轉折是為了彰顯蚊子的性格
蚊子就是一個很貼近你我的正常17 18歲的男生
他對於打架這東西的認識
就停留在電影的李小龍或電動的波動拳、漫畫的龜派氣功
但要他真正揮拳頭 往狗仔孩的臉上一拳拳打下去
這麼現實的事一下子發生了 大家或許可以把自己代入看看。
蚊子不想要動手打人 但他今天不打 明天就換他繼續被打
所以他哭著面對現實
2.有板友提到關於灰狼這角色,設定是蚊子的爸爸這點也感覺有些多餘
我則是覺得不足 承前所述 蚊子把GETA看成自己的父親
他也親眼看到和尚和外省幫的出入 也應該可以推知GETA的死
大概和外省幫勢力想進入艋舺分一杯羹脫不了關係
但可惜的是一直到最後 蚊子沒有機會得知灰狼是他的親生父親
我還蠻想看這段轉折的~如果蚊子得知灰狼是他親生父親
因為蚊子已經把GETA代入父親的角色了~~
但若得知外省幫頭頭的灰狼,"間接"害死GETA的兇手才是他親生父親
這對他又會是什麼影響?
想必他會覺得~他的人生到處充滿背叛
被和尚、被自己的親生父親。
3.有板友提到片中的櫻花應該是拿來美化的手法,
但是其實最後噴血慢動作的那段後製有點讓人無言...
我個人傾向解讀為 這還是蚊子的性格使然
就像他在幻想自己是李小龍 幻想自己發波動拳龜派氣功
在妓院藉由聽音樂把自己和小凝脫離那場所
這裡也是同樣的個性作祟 他本來就是很容易沉在自己幻想裡的清純高中生
他要死了 他在死前很自然的看到了自己最想看的櫻花
※ 編輯: kfen2006 來自: 118.169.193.50 (02/10 02:39)
已回應在我PC-HOME的網頁 感謝回應
另外有人可以解釋一下M文的標準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