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卸責 #側翼抹黑,這就是陳時中的『我負責』」,當各界將疫情破口指向3+11時,#陳時中 部長卻突然不認3+11是破口,甚至說「機組員及 #諾富特 群聚沒有影響社區」,直接打臉天天在他身旁開記者會的羅一鈞和張上淳,#側翼 #網軍更無視3+11政策在4月15日上路,萬華群聚最早發病日則在4月25日,不斷洗「萬華群聚比3+11早」的風向,試圖將疫情破口指向 #萬華。執政黨從上到下不斷 #推諉 #卸責 #甩鍋 的行徑,讓他們不禁想問,到底是指揮中心的專家們說謊,還是 #蘇貞昌 院長、陳時中部長 #為了官位不擇手段?>
衛福部長陳時中24日至立法院備詢前,被媒體問及3+11破口,竟回答「3+11跟800條人命有什麼關係?」並稱,「硬要把兩者連結在一起要有證據」。陳時中此話一出,引發在野黨抨擊,#民眾黨 則翻出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時,指揮中心的說法,怒轟「夠了,真的夠了,請蘇貞昌院長與陳時中部長不要再欺騙人民,找回你們那一點僅存的良知好嗎!」
輿論引發負面發酵,民眾黨昨(25)日則在臉書回顧指揮中心過去說法,首先是「病毒不會憑空出現,就是來源自 #華航諾富特 管理失當」,4月15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以一紙新聞稿,放寬機組人員邊境管理政策,正式開啟3+11的錯誤開端;5月15日,指揮中心公布華航諾富特、#萬華茶藝館、#獅子會群聚 及 #宜蘭遊藝場 的基因定序結果,確認都是感染序列相同的英國變異株,當時羅一鈞副署長說,「可認定應該是同一個序列病毒株在相互傳播」。
5月17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確診個案都是同一個病毒株序列,「合理推測為一條傳播鏈」,只是在不同地點被檢測出來,本土確診個案看起來都是同一來源造成,「這就是台灣社區的一個大群聚事件」。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華航機師與諾富特飯店群聚感染,累計已有31人確診新冠肺炎,其中還包括一名機師教官,推測是在模擬機上遭傳染。有機師擔心,模擬機空間狹小,很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另外也有諾富特飯店員工爆料,房間來不及消毒,就給下一位房客入住,擔心疫情因此擴大。有國內專家認為,如果防疫沒有落實,的確很可能會接觸傳染。 詳細...
航位推測法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0 年臺灣開港通商後,自此捲入西方強權在東亞地區的地緣政治角力。
一方面,南臺灣海域歷來海難頻繁,不時有漂民被視為入侵者遭原住民殺害;而清廷長年將瑯嶠一帶視為「化外之地」,治理態度消極,國際強權因而獲得可乘之機。
相隔不到十年的「羅妹號事件」(1867)、 「牡丹社事件」(1874),便是強權藉口船難爭端、嘗試搶占臺灣的例子。
當時,以漢人為經營體系的糖、樟腦、茶葉出口,讓臺灣躋身世界貿易體系。不過從考古學調查,被清國視為化外之地的原住民部落,也並非與世隔絕。
1980 年代在墾丁一帶發現的「社頂遺址」,石棺內採用屈肢蹲踞葬、複體多次葬,判斷是古時排灣人盛行的墓葬形式。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郭素秋副研究員進一步做考證。
她將考古挖掘的社頂、龜子角遺址地點,與 1904 年日人繪製的「臺灣堡圖」套疊,進行古今比對,證實了這兩處應該就是「羅妹號事件」中力戰美軍的主角──龜仔甪社的相關遺址!
剽悍的龜仔甪社族人,是否孤立封閉、鮮少與外界接觸?考古研究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社頂遺址的陪葬品相當精緻豐富,有銅環、瑪瑙珠、玻璃珠,閩粵的瓷碗、瓷壺,甚至還有西班牙、墨西哥銀幣,都出現在排灣部族的石棺內。這些充滿「異國風味」的器物,與其他排灣遺址的考古發現相當吻合。
「從屏東牡丹鄉、滿州鄉、來義鄉的出土文物,大概三四百年前,原住民就大量使用福建燒製的陶罐和青花瓷。」
郭素秋解釋, 來義、恆春半島等排灣舊社皆位居深山,但從考古挖掘的出土文物,十三至十五世紀(宋元時期),部落已經出現福建的青瓷、白瓷。
十七至十九世紀(明清時期),排灣族家屋的出土文物,幾乎看不見部落傳統的手製軟陶,中國閩、粵陶瓷器取而代之成為日常用品。
來義舊社甚至挖出日本江戶時代的銅錢。
上述種種的考古發掘意味著:
「三、四百年前,深山部落與外界已有活絡的交流往來,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也是海外陶瓷器的消費者。」
「我完全沒料到會找到這麼多海洋性器物!部落看起來很山區、很邊緣,但並不是一般想像的貧瘠和無知。他們大量使用舶來品作為日用品,代表可以穩定地持續取得這些器物。」
郭素秋打趣地說,「其實部落可能過得挺好的,有大鐵鍋,還能用銀幣、瑪瑙珠、瓷碗陪葬。」
但這些海外器物,怎麼遠渡重洋到達南部深山?西班牙、墨西哥銀幣,又怎麼來到龜仔甪社的石棺裡?
目前仍是待解之謎。郭素秋推測,因緣於大航海時代下的殖民浪潮與全球貿易,讓遠在墨西哥的銀幣、菲律賓(西班牙殖民地)的物資,有機會飄洋過海。
同一時期的福建,也出現類似銀幣,隱然勾勒出在美洲墨西哥城、菲律賓馬尼拉、中國廈門、臺灣瑯嶠之間輾轉流通的貨貿關係。
透過出土文物、文物的使用痕跡和記號,對照歷史脈絡,考古學家雖無法完全還原銀幣流通的路線,卻獲得了一幅全球尺度的圖像,映照出各地人群透過戰爭、殖民、貿易產生的連結。
而從這一枚銀幣,也隱約窺見臺灣原住民曾在全球貿易舞臺「參一腳」。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FB和IG,我們會隨著劇情發展,分享相關歷史知識。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斯卡羅 #瑯嶠 #原住民 #排灣族 #龜仔甪社 #陪葬品 #社頂 #社頂遺址 #舶來品 #貿易
閱讀完整文章:
【研之有物】▹《斯卡羅》真實考古揭密:羅妹號事件中擊退美軍的排灣族,其實是熱愛舶來品的大戶 https://bit.ly/2VyeTR3
航位推測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10紐約時報
*【拜登稱”我們的耐心正在消退”,要求員工都須接種疫苗】
拜登全力推動三分之二的美國員工都要接種疫苗,並要求私營部門所有員工超過100人的企業,都需要接種疫苗或每週進行檢測。拜登也強制要求醫護人員、聯邦承包商和聯邦工作人員注射疫苗,如果他們拒絕,將面臨紀律處分。總統在白宮演講的宣佈,影響社會方方面面,也反映拜登對大約 8000 萬有資格獲得注射但沒有得到注射的美國人深感沮喪。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us/politics/biden-mandates-vaccines.html
*【拜登加強推動疫苗施打是為美國經濟而戰】
拜登總統積極擴大接種疫苗數量阻止Delta傳播,因其拖累了經濟復甦,餐館、航空和其他服務資料顯示,近幾周,直接性消費縮減。儘管消費者和企業,沒有像2020年春天疫情嚴重時,那樣嚴重的縮減開支,但該病毒仍威脅著經濟復甦。與前幾次浪潮相比,對商業活動施加限制的州和城市要少得多,政府官員誓言,美國不會回到“封鎖或關閉”狀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us/politics/biden-vaccines-economy.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拜登總統宣佈的新疫苗要求,得到了渴望減緩冠狀病毒傳播的醫生們的讚揚,專家們的警告,這“太少且太晚了”。而共和黨成員則譴責這一舉措“違憲”。
#在拜登政府表示,將取消50萬美元的救災貸款上限後,中小企業將可從聯邦政府申貸最多200萬美元。
#拜登總統呼籲各州在冠狀病毒病例激增的情況下,採取更積極的措施讓兒童繼續上學,呼籲州長要求所有學校僱員接種疫苗,並呼籲各地區實施更定期的檢測。
#洛杉磯強制要求 12 歲及以上的學生接種疫苗。
#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博士告訴政治新聞網站 Axios,冠狀病毒感染率是結束大流行所需的十倍以上。目前,美國每天大約有150,000 例新感染病例。
#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表示,一些富裕國家提供加強注射的決定將阻礙低收入國家獲得冠狀病毒疫苗,並認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沒有免疫力低下的健康人需要接種疫苗。額外的注射。在包括德國、法國、以色列和美國在內的富裕國家,向某些弱勢人群(包括老年人)和公眾提供額外劑量的勢頭越來越大。
#去年年底,聯邦政府的首席死亡統計員收到了令人震驚的發現:一份死亡證明稱,有人於 2020 年 1 月死於 Covid-19,這一啟示將提早了該病毒在美國傳播的時間。
#澳洲航空成為首批要求國際乘客接種疫苗的航空公司之一。
#一名法官發出禁令,以結束華盛頓州學區的反蒙面抗議活動。
#從 10 月 1 日起,蘇格蘭將需要疫苗接種證明才能進入擁擠的場所。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09/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喀布爾機場重啟國際航線,塔利班允許美國護照持有者和外國人離開】
自美國的撤離行動結束以來,第一架民用航班於週四離開阿富汗,抵達卡達首都杜哈。機上載有100餘名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旅客。塔利班表示,美國人或其他外國人將被允許離開,但尚不清楚數萬名有資格獲得美國簽證的阿富汗人的命運。阿富汗過渡政府新總理重申,任何曾與美國一起工作的人將獲得大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world/asia/taliban-americans-afghanistan.html
*【9·11恐襲20年:我們“永不忘記”的是什麼?】
每當人們在帽子、旗幟或汽車後面看到“永不忘記”這句話時,都會猛然想起9·11那一天。20年過去了,紐約人選擇記住什麼,或者忘記什麼?這裡是他們的故事。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909/9-11-new-york-remember/
*【專欄:拜登,又一個失敗的總統】
拜登本應恢復白宮的尊嚴,卻成為固執但搖擺不定,雄心勃勃但無能的象徵。美國迫切需要避免又一段失敗的總統任期,拜登的表現令人擔憂。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09/biden-failed-afghanistan/
*【朝鮮慶祝建國73周年,舉行午夜閱兵】
參加遊行者包括預備役軍人、員警、工人和醫務人員。金正恩身穿西裝,身材明顯消瘦。他沒有利用這一機會發表激烈講話或展示新型導彈,升級與美國的衝突。分析認為,本次閱兵式的目的在於展示實力,增強防疫工作的士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world/asia/north-korea-parade-covid-sanctions.html
*【美國司法部就“最嚴墮胎禁令”起訴德州】
司法部認為這項法律違憲。此前最高法院沒有採取行動阻止該法案通過,但也沒有就其是否符合憲法做出裁決。通過將這一問題置於訴訟的核心,司法部將迫使最高法院表態。如果大法官選擇審理此案,可能會導致不同的裁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us/politics/texas-abortion-law-justice-department-lawsuit.html
*【巴西總統禁止社群網路刪除特定內容】
波索納洛此前宣稱,他會輸掉明年大選的唯一原因將是投票舞弊。但民調顯示,如果現在選舉,他將下臺。波索納洛一直把社群媒體當作擴音器來推動他的政治運動,並成功當選。分析人士稱,巴西的新規似乎是首個限制科技公司控制網站內容的國家政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world/americas/bolsonaro-social-networks.html
*【新新世界專欄 | “開倒車”?中國弱化英語教育意味著什麼】
上海取消小學英語期末考試等“減負”政策認為是當局對英語和西方影響的抵制。中共正在加強意識形態控制和民族主義宣傳,弱化英語被許多人視為遠離開放世界的又一步。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909/china-english/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即將達成全面合併】
俄羅斯總統普丁為他在白俄羅斯四面楚歌的獨裁盟友,提供了一條新的生命線,承諾提供便宜的天然氣和超過6億美元的新貸款,作為推動後蘇聯鄰國更緊密融合的一部分。普丁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過去一年中六次會面,敲定了拖延已久的整合計劃,一些分析人士推測,這代表兩國即將進行全面合併。兩位領導人宣布了這樣一個計劃的輪廓,但重點是調整兩國經濟,同時擱置棘手的政治問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world/europe/russia-belarus-putin-lukashenko.html
航位推測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華航機師與諾富特飯店群聚感染,累計已有31人確診新冠肺炎,其中還包括一名機師教官,推測是在模擬機上遭傳染。有機師擔心,模擬機空間狹小,很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另外也有諾富特飯店員工爆料,房間來不及消毒,就給下一位房客入住,擔心疫情因此擴大。有國內專家認為,如果防疫沒有落實,的確很可能會接觸傳染。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523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華航機師#諾富特#新冠#防疫破口#接觸傳染#機師教官#諾富特消毒#公視新聞#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B5fNoC24wE/hqdefault.jpg)
航位推測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內新增2例本土確診,還有一例在釐清感染源,兩例本土個案當中,其中1例是防疫旅館的房務主管,另一位是案1078,一名華航機師的同住家人,由於目前還有幾位機師的確診感染源找不到, 指揮官陳時中推測比較有可能有環境病毒,造成內部傳播鏈。但目前還不敢確定,初步假設是環境感染造成第二波機師被感染 。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89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VaRQVT2dNU/hqdefault.jpg)
航位推測法 在 追劇時間Emm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Emmy第一時間採訪「曾經卡住長江口的航運界金童」,在中國長江經歷過同樣事件,航運界高層秘密透露他對蘇伊士事件的看法,並且詳解網路疑問。我們繼續徵求問題,航運界金童隨時待命解答!🚢
(把你的疑問寫在留言板,題目踴躍的話會有第二集喔。)
為何第一時間長榮說是瞬間強風💨?
長榮會賠死嗎?
歐洲能源會中斷嗎?
哪種物資被塞死?
🚢公司有特殊股權設計?
塞住了軍艦?
過路費會暴增嗎?
最後要怎麼脫困?
長榮操縱全球航運價格?
這是設計的意外嗎?
更多長榮的秘密在這裡👉【大排長榮塞子拔了,航海王竟開始飆高,航運股還可再買?】https://lihi1.com/App5R
#長榮 #胡采蘋 #財經網美 #蘇伊士運河 #長賜號 #好望角 #長榮海運 #股價 #海事 #海上作業船 #高潮位 #遠洋商船 #埃及 #尼羅河 #孤獨的挖土機 #東京海上 #AIG #船體險 #貨物險 #大排長榮 #大牌長榮
#Emmy追劇時間
有親身經歷的航運界金童推測蘇伊士事件走向,請把你的疑問寫在留言板,題目踴躍的話會有第二集喔。喜歡我們的影片請按讚,記得按訂閱並且開啟小鈴鐺🔔!
【Emmy追劇時間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mmyTheat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h8gsoJKpO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