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人壽內控缺失遭罰2760萬 壽險業還有多少吳東進們?】
新光人壽董事長吳東進被金管會發現長期無視風控及董事會、投審會,自創並主導資負會(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進行毫無專業評估,完全由吳東進主導的高風險投資。
例如今年一月第一周連兩天砸九六六點六億元,追高美股ETF與國外股票,罔顧風險管理部門提出警示與建議。更爆出2011年新光人壽在宏達電最高價1100元時就高價買進6000張,到140元才認賠殺出,導致新光人壽損失金額飆破55億元!
代表新光人壽從2011年到現在長期以來都有這樣的狀況,但金管會卻到現在才處理!這段期間保戶所損失的錢,新光人壽的風控、內控失靈,金管會是否也該追究責任?
這些都是保戶的錢!!保險局說,壽險業的資產30兆元中,有90%是未來要支付給保戶的準備金,投資更應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及收益性;但新光人壽卻無視保戶利益,長期進行高風險投資!
今年嘉瑜就在財委會質詢台灣壽險業有66%都在海外投資,曝險率極高,希望資金能逐年回流,未來利差損、投資、現金增資都要公開透明。
嘉瑜也呼籲金管會整頓台灣壽險業、揪出這些長期無視保戶權益的「吳東進們」,更要追究新光人壽在吳東進授意下所進行的投資虧損及賠償責任!讓保戶們知道新光人壽無視法令的「違法」投資到底有多少!讓保險業的「吳東進們」一一現形,公諸於世!
🔺 長期破壞公司內控機制,
新光人壽董座吳東進遭停職
金管會昨(15)日宣布,新光人壽在投資決策、風控、資產配置等有六大投資缺失,因此祭出三大懲處,包括:一、處罰鍰2760萬元;二、停止新光人壽董事長吳東進職務;三、要求新光人壽調降國外投資比率,由現行43%調降至39%,且公司須在三個月內完成投資部門組織重整與究責報告。
據媒體報載,吳東進本人對此感到相當錯愕,甚至覺得自己「罪不至此」、停職處分來得莫名,若此報導為真,顯見吳東進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更不知道對於保戶來說他的行為有多惡質!
🔺 吳東進一手掌握資負會,
肆意拿取保戶保費進行高風險投資
金管會裁罰公告指出,吳東進一手掌握新光人壽資負會,不僅擔任主席之位、更有指定資負會半數成員之權力,資負會未作會議記錄、也無記載委員發言,會議怎麼開的、投資決策如何形成,完全看不出來,但這樣的資負會所作成的投資決策,卻可以無視風控部門的示警,並且凌駕於投審會及董事會之上,嚴重破壞新光人壽的內控機制,讓吳東進可以肆意妄為,拿保戶的保費來進行高風險的海外投資。
吳東進過去執掌新光人壽就曾因投資失利躍上新聞版面,2011年新光人壽以每股1100元的高價大力買進6000張宏達電,後來宏達電股價一路崩跌,吳東進卻始終不肯認賠停損,直到2015年才在新光金股東會上坦承自己被套牢,損失金額飆破55億元,新光人壽更得因此出售新光三越百貨A8館以平衡財務。從該事件就可看出吳東進的投資策略有重大缺失,且嚴重干涉企業內控機制,否則新光人壽的風管部門怎可能放任股價由1100元崩跌至2015年股價約140元上下才肯認賠殺出?
沒想到吳東進未能記取宏達電事件的教訓,又故態復萌干擾新光人壽投資策略,光是在今年1月初,新光人壽就曾在短短兩天內砸下966.6億元,追高買入美股ETF與國外股票,結果全球金融市場在三月受疫情衝擊重挫三成,新光人壽此筆投資的未實現損失就超過300億元,更導致新光人壽淨值比縮水至2.33%,代表來自股東口袋的自有資金甚少,新光人壽是拿保戶的錢在進行高度槓桿化操作,只要金融市場再有一股大波動,就可能會發生嚴重投資虧損,而這些錢,都是保戶放在保單裡的血汗錢。
✔ 金管會應徹查吳東進過往不當投資紀錄,若涉背信應移送檢調
嘉瑜今天已經行文給金管會,要求徹查並公告自2013年吳東進任新光人壽資負會主席迄今,新光人壽資負會有多少起造成公司及保戶利益受損的投資案、以及虧損金額總數;此外,吳東進利用資負會繞過公司內控制度,無視公司風控單位警示,屢次導致公司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除了嚴重破壞新光人壽內控機制、也嚴重影響保戶權益,這些行為是否有涉及刑法「背信罪」或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之虞,都需要金管會進一步釐清,嘉瑜也呼籲金管會若有相關事證應移送檢調單位偵辦,以捍衛保戶之權益!
🔺 我國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過高,若遇「黑天鵝」恐大額虧損
金管會昨(15)日針對新光人壽祭出三大懲處,以及保險局局長在記者會後對壽險業高層喊話,希望保險公司體認到公司主要資金來源是保戶保費,任何投資決策皆需嚴謹,嘉瑜認為無非是在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我國的壽險業有兩現象是世界第一,一是國人愛買壽險、「壽險滲透度」已連續13年居各國之首,二是壽險業資產的海外投資比重將近七成,高居世界第一,這兩項世界之最加總起來的結果是,國人把大量儲蓄都擺在保單內,而壽險業者則大量利用這些資金到海外進行金融商品投資,這也導致我國壽險業的整體匯率錯置風險與平均淨值比,與歐元區、美、日、韓等世界各國相比後,明顯置身在高風險地帶,只要匯率或金融市場有大波動,壽險公司就可能產生大額虧損。
✔ 2025年保險業需接軌IFRs17號公報,保險局應輔導業者提高風險耐受力
所幸國際金融市場在4月起快速回升,否則對於我國壽險業的經營結構,以及相對高風險的海外投資部位可能造成重創。然而,保險業在2025年起需適用IFRs17號公報,屆時從資產、負債到整個系統都需要更新,其中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就是保險業「損失要馬上認列,利益要逐期分攤」,對於我國保險業者衝擊甚大,金管會的監管力道必須相當確實,嘉瑜也呼籲保險局應引導保險業者調整商品結構,加強保險業海外投資匯兌風險控管,並鼓勵業者自行增提以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才能逐步提高國內保險業的風險耐受力,並健全經營體質,以確保保險業對保戶的承保承諾。
壽險海外曝險率高 高嘉瑜促漸回流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00521-Pv7g
0521嘉瑜財委會質詢
https://youtu.be/Rdxab1ETRJk
致新 董事會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全球疫苗大戰,荷蘭將向新冠肺炎疫苗國際研究項目資助5000萬歐元。以確保疫苗開發後,荷蘭可以取得疫苗。目前美國幾乎注資多數歐美藥廠,確保至少三億劑以上疫苗。歐洲國家齊聲高呼:新冠病毒疫苗必須要專利池,各方享用,不應由一個國家壟斷。
* 荷蘭重症患者持續減少,疫情出現好轉趨勢。荷蘭的疫情形勢並不太樂觀,確診病例每日大量增加。
但根據荷蘭國家患者分布協調中心的報告顯示,在重症監護病房中,新冠患者的數量已經下降到255人,比週三少了20人。
似乎荷蘭已經度過了疫情增長的高峰。
國家急診系統主任恩斯特·庫佩斯(Ernst Kuipers)說:「如果能夠保持這種下降趨勢,到下週一的時候,整個荷蘭ICU病房裡將只有175名新冠患者,這會給其他需要看急診的患者騰出很多空間。」
255名新冠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位於荷蘭醫院,一名在德國接受治療。
* 極限運動又出事故,荷蘭警方出動無人機找遇險衝浪者:席凡寧根是荷蘭最著名的海濱度假勝地。
5月11日晚上,在席凡寧根(Scheveningen)的北海附近,一群水上運動者愛好者相約衝浪,不幸遭遇險情。就在當天晚上,有七名衝浪者被救出,其中兩人搶救無效身亡。
當地救援隊迅速介入搜救,一天之後,救援隊發現了另外兩名衝浪者的屍體,它們看到了其中一名23歲青年人的屍體,但因為條件受限,無法打撈回來。
到目前為止,緊急救援部門已經花了一周的時間尋找這名年輕人的遺體,警方現已出動無人機繼續找尋遇難者。
* 荷蘭首相呼籲年輕人開始參與時代變革:「如果不同意校長的決策,那麼就去阻撓他的行動,對於你們所在的社區中心或者體育館來說亦如是。開始自下而上的革命吧。」在1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荷蘭首相呂特呼籲年輕人更多地參與進新冠病毒危機的決策討論與制定中來。
呂特說近期為抑制新冠病毒傳播而採取的一些限制性措施也使得兒童和年輕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人能夠準確地知道在不久的未來我們的國家將變成什麼樣。你會如何行動呢,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繼續工作、學習、運動,和朋友一起做音樂嗎?內閣的同僚,包括我自己,我們都認為你們(年輕人)也思考並參與討論這個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最終我們的未來也會是你們的未來。國家非常需要你們的想法與創造力。」
參看目前的情況,荷蘭的年輕人遵守了社交疏遠規定,而且也向一些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過在這個影響輻射舉國上下的危機時刻,行動比言說更有力,呂特建議年輕人直接與學校董事會或市議會面對面,將單純的想法轉化為行動,「從年輕一代開始一點點的變革。」
* 荷蘭農業部長:水貂可能已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了農場員工:儘管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人類的概率不高,荷蘭農業、自然及食品質量大臣斯考滕(Carola Schouten)說,但皮毛農場的水貂很有可能已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了一名工人。
荷蘭在四家農場水貂生活的穀倉里的灰塵和所飼養的動物身上探測出了新冠病毒。根據斯考滕的說法,這名農場員工感染的病毒與工作農場在水貂身上發現的病毒相似,若得到證實,這將會是荷蘭境內新冠病毒動物傳染人的第一個例子。
研究發現,在四所水貂農場中,有兩所檢測出的新冠病毒毒株相似。從現在起,水貂農場都將採取額外的防護措施,為員工們提供防護服,遊客禁止參觀棚廄——斯考滕說在棚廄外的空氣樣本中尚未發現新冠病毒的存在。
荷蘭在2013年推出皮草養殖禁令,其中包括11年的過渡期。在水貂農場作為全球首個出現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大型養殖機構之後,國內的反皮草運動呼聲愈發高漲,有人呼籲斯考滕在下一個水貂或人類感染病例出現前終結荷蘭境內的皮草農場。
* 大部分荷蘭影院劇院將開放,但收入明顯減少:內閣將進一步放寬政策:荷蘭絕大多數的電影院和劇院都將從6月1日起重新開放,荷蘭人民可以看電影或去劇院觀看演出了。
但是在進入電影院和劇院時,依然有嚴格的條件:每個人必須保持1.5米的距離,大廳里只能坐三十個人。這項規定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們的安全,但是影院負責人就不那麼開心了,因為這是無利可圖的。
儘管如此,電影院行業協會NVBF的負責人諾爾特尼斯(Gulian Nolthenius)預計,電影票依然會很快售罄。「這其中包括Pathé、Kinepolis和Vue三大巨頭,它們共同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市場。」
Pathé是在荷蘭擁有最多分店的連鎖店,目前已售出超過3.6萬張電影票。一位發言人表示,6月首日上映的電影已經開始售罄。但重新開張的電影院對於Pathé來說,也是無利可圖的——影院最多能容納三十個觀眾,平均每四個座位中就有一個座位。該公司表示。在某些情況下,比如在埃因霍溫分院,一天能賣出的票數甚至下降了90%。
* 疫情導致新的弱勢群體和重大社會問題:荷蘭社會影響臨時工作組在給內閣的建議中說,新冠疫情已經為荷蘭社會埋下了隱患。據以阿姆斯特丹市長哈爾瑟瑪(Halsema)為首的工作組稱,許多人的生計在短時間內受到威脅。
許多人面臨財務問題,這可能導致壓力加大,孤獨情緒蔓延,家庭暴力和學費拖欠等問題,甚至也可能無家可歸。
據工作組稱,在疫情的打擊之下,新的弱勢群體正在出現,例如個體經營者、靈活工作者和完成教育或學習的年輕人等。這個工作組包括哈爾瑟瑪(Halsema)、市長德普拉·範·佈雷達(Depla van Breda)、SCP主任金·普特斯(Kim Putters)和教育學榮譽教授米沙·德溫特(Micha de Winter)等人,他們希望採取措施防止問題加劇。
例如,必須為弱勢群體提供早期幫助,為他們提供工作,工作組還主張可以自主取消一些限制,以便在本地執行更加靈活的政策。
* 疫情期間,陽台上發現貓頭鷹:比利時小鎮出現了令人興奮的一幕:年輕的荷蘭人巴特和朋友合租,他在家裡的窗戶上發現了棲息在此的貓頭鷹。被發現時,貓頭鷹們正在窗戶外面的鳥巢中相依。
巴特居住在吉爾市中心,那裡約有40,000名居民。貓頭鷹和它們的幼崽停留在那裡是很罕見的。因為通常來說,這些動物很害羞,很少露面。
據瞭解,貓頭鷹已經在巴特的陽台上築巢,並在那兒產了兩個卵,但它們並未被孵化。2月初,巴特在花箱中發現了3個卵,巴特查詢了貓頭鷹繁殖的季節,並期待著可以在復活節前後孵化出小貓頭鷹。
現在,貓頭鷹寶寶已經五周大,巴特每天都在窗前看著他們聚會。「有時候它們三個坐在玻璃前面看電視。」
巴特說,貓頭鷹母親很害羞。在吉爾中心的教堂周圍發現了貓頭鷹,確切來源尚不清楚。巴特在Facebook上表示,預計這群可愛的小傢伙們還會在他的陽台上再待兩個月。
* 荷蘭大城市的文化議員要求政府給予更多支持
荷蘭四個主要城市的文化議員寫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政府向文化部門投入更多資金。根據四名議員的說法,現在分配的3億歐元是不夠的。
分別來自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烏特勒支的四名文化議員在信中說,文化部門的儲備資金正在消耗殆盡,「我們分析了四大部門在文化方面受到的影響,截至2020年7月1日,這些城市的虧損額為1.14億歐元。作為四個主要城市的文化議員,我們當然不希望破壞並重新修建這些文化設施,這要付出很多額外費用。」
「與中央政府不同,市政當局不應出現預算赤字。而且,未來幾年我們將面臨巨大的財政挑戰,介於如今我們的預算已經面臨壓力,如果我們要保持文化基礎,中央政府必須介入。」他們在信中這樣寫道。
鹿特丹博物館,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物館,烏特勒支中央博物館,海牙美術館和阿姆斯特丹Stedelijk博物館館長稱,如果沒有額外的支持,博物館文化產業將變成一個「灰色地帶」 。
* 荷蘭某肉類加工廠5名工人Covid-19檢測呈陽性,現已關閉。
據荷蘭《每日彙報》(AD):荷蘭赫龍洛(Groenlo)屠宰場中有45名工人檢測出冠狀病毒呈陽性,目前該工廠已經在週三關閉。
此前,荷蘭最大的肉類加工公司維揚(vion)集團在Scherpenzeel也遭受了冠狀病毒的襲擊,當時有28名來自東歐的工人檢測出陽性,並在河上的游輪上進行了隔離。
荷蘭聯合工會(FNV)發言人約翰·克里恩(John Klijn)表示,肉類加工是勞動密集型工作,雇用了大量工作人員。因為80%的勞動力是移民工人,他們生活在一起,並一起乘車上下班,如果沒有保持適度的社交距離,極易引發問題。
致新 董事會 在 胡言亂語股票討論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8081) 致新董事會決議通過公開收購(3438)類比科之股份
#收購價格為每股新台幣23元
1.併購種類(如合併、分割、收購或股份受讓):
公開收購
2.事實發生日:107/12/5
3.參與併購公司名稱(如合併另一方公司、分割新設公司、收購或受讓股份標的公司之名稱:
本公司公開收購台灣類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普通股股份5%~90.07%。
4.交易相對人(如合併另一方公司、分割讓與他公司、收購或受讓股份之交易對象):
台灣類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應賣之股東。
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否
6.交易相對人與公司之關係(本公司轉投資持股達XX%之被投資公司),並說明選定
收購、受讓他公司股份之對象為關係企業或關係人之原因及是否不影響股東權益:
不適用。
7.併購目的:
(1) 透過此次公開收購以期開展雙方公司資源整合之機會,整合兩家公司的銷售管道,合力擴大國內外市場占有率與客戶群,提升競爭優勢。
(2) 考量雙方公司產品應用領域相似,透過有效整併集團資源,雙方可擴大集團營運規模。
8.併購後預計產生之效益:
公司期待擴大營運規模與提升國際競爭力,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經營,為全體股東和產業創造價值。
9.併購對每股淨值及每股盈餘之影響:
公開收購後,若能充分發揮綜效,對日後每股淨值與每股盈餘應有正面之助益。
10.換股比例及其計算依據:
一、 換股比例:不適用。本次公開收購全數以現金為對價,收購價格為每股新台幣23元。
二、 計算依據:依據可量化之財務數字及市場客觀資料加以分析,並考量收購溢價後訂定之,亦委請獨立專家對收購價格之合理性出具意見書。
11.預定完成日程:
本次收購期間自(台灣時間)民國107年12月7日(即「收購期間開始日」)至108年1月10日(即「收購期間屆滿日」)止。惟本公司得依相關法令向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申報並公告延長收購期間至最多50日。接受申請應賣時間為收購期間每個營業日上午9時00分至下午3時30分 (臺灣時間) 。在本次公開收購
之條件成就、公開收購對價已匯入受委任機構名下之公開收購專戶,
且未經依法停止公開收購之情況下,預定為公開收購期間屆滿日(如經延長則為延長期間屆滿日)後第5個營業日(含)以內支付收購對價,並交割成交之有價證券。
12.既存或新設公司承受消滅(或分割)公司權利義務相關事項(註一):
不適用。
13.參與合併公司之基本資料(註二):
不適用。
14.分割之相關事項(含預定讓與既存公司或新設公司之營業、資產之評價價值;被分割公司或其股東所取得股份之總數、種類及數量;被分割公司資本減少時,其資本減少有關事項)(註:若非分割公告時,則不適用):
不適用。
15.併購股份未來移轉之條件及限制:
不適用。
16.其他重要約定事項:
不適用。
17.本次交易,董事有無異議:否
18.其他敘明事項:
一、 本案涉及本公司未來整體策略規劃,為進行本次公開收購案,業經董事會決議授權董事長或其指定之經理人代表本公司簽署與交付所有相關必要合約或文件,並處理與本次公開收購有關之一切必要程序並採取相關必要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向主管機關
提出與公開收購相關之申報、延長本次公開收購期間或任何其他與本案有關之必要或適當行為。
二、 本次公開收購依據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1第2項及第4項暨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第7條第1項及第11條第1項規定,應向金管會申報並公告始得為之。
本公司擬於民國107年12月6日依據前開規定向金管會提出申報並公告。
三、其他公開收購條件請詳公開收購說明書。
查詢公開收購說明書之網址為:
(一) 公開資訊觀測站
http://mops.twse.com.tw/mops/web/t162sb02
(公開收購專區)
(二)元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之網頁:
http://www.yuanta.com.tw
註一、既存或新設公司承受消滅公司權利義務相關事項,包括庫藏股及已發行具有股權性質有
價證券之處理原則。
註二:參與合併公司之基本資料包括公司名稱及所營業務
之主要內容。